CN216612004U - 一种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2004U
CN216612004U CN202123057916.5U CN202123057916U CN216612004U CN 216612004 U CN216612004 U CN 216612004U CN 202123057916 U CN202123057916 U CN 202123057916U CN 216612004 U CN216612004 U CN 216612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ing box
opening
package according
plate
l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579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亚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inp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inp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inp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inp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579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2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2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2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盒,包括:外包装盒;内包装盒,其上端开口,所述内包装盒容置于所述外包装盒内且可推拉相对移动,以使所述内包装盒闭合或打开;以及容置于所述内包装盒内的多个内衬,其中每一所述内衬均为双层结构,且表面设有开口以供一被包装物品嵌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组成配套产品的多个被包装物品分别容置于各个内衬中,通过内衬上的开口对被包装物品进行约束限位,实现对各个被包装物品有效约束,防止被包装物品因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晃动而损坏,提高了包装盒的防护性能;另外内包装盒与外包装盒采用推拉式的开合方式,便于被包装产品的展示;避免将配套使用的多个产品分开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门铃产品、控制器、智能设备等产品中配套使用的电子产品,常常将多种相关的产品配套在同一包装盒内。目前,大多数包装盒中的多个内衬是直接放在包装盒内的,被包装物品直接摆放在内衬上,内衬无法对被包装物品形成约束使得放在内衬中的产品不够稳固。在运输的过程中,被包装产品会上下或左右晃动,从而容易造成产品损坏,现有的包装盒难以满足这类包装物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要求。也有一些厂家将配套产品分成多个包装盒进行包装,但是这样一方面导致包装材料的浪费,另一方面还会使包装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包装配套产品时现有包装盒的内衬无法对被包装物品形成约束容易导致被包装物品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盒,包括:
外包装盒;内包装盒,其上端开口,所述内包装盒容置于所述外包装盒内且可推拉相对移动,以使所述内包装盒闭合或打开;以及容置于所述内包装盒内的多个内衬,其中每一所述内衬均为双层结构,且表面设有开口以供一被包装物品嵌入。
优选的,各所述内衬纵向排列。
优选的,各所述内衬排列后嵌入所述内包装盒内。
优选的,各所述内衬相同或相异。
优选的,各所述被包装物品之间具有装配关系。
优选的,各所述被包装物品之间具有通讯连接关系。
优选的,各所述内衬横向排列。
优选的,每一所述内衬边缘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板支撑于所述内包装盒的底部以使其与所述内包装盒底部分离,进而在所述内衬下方与所述内包装盒的底部之间形成隐藏容置空间。
优选的,各所述支撑板两两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为梯形。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高度低于所述外包装盒的深度,以使被包装物品上部凸出于所述内衬。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内包装盒内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由所述内衬的上边缘向下竖直折弯形成。
优选的,所述内衬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内衬分别为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衬上层设有供被包装物品上部嵌入的第一开口,下层设有供被包装物品下部穿出的第二开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口的形状与三脚插头或两脚插头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开口形状相同或相异。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上下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由上方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缺口,以与被包装物品侧壁的凸起结构相嵌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口为月牙形、椭圆形或腰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衬包括第一上层板、与所述第一上层板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下层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上层板和所述第一下层板同一侧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上层板上,所述第二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下层板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上层板的边缘并向下延伸。
优选的,所述第一下层板的边缘设有多个弯折的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支撑板贴合并支撑于所述内包装盒的底部,使得所述内包装盒的底部与所述第一下层板之间形成所述隐藏容置空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内衬的上层设有第三开口,以供被包装物品由所述第三开口嵌入所述第二内衬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衬用于嵌入门铃接收器,所述第二内衬用于嵌入门铃发射器。
优选的,每一所述内衬由一张纸板压折、粘接成型。
优选的,所述外包装盒为相对两端面开口的长方体,所述内包装盒为上端开口的矩形槽体。
优选的,各所述内衬为宽度与所述内包装盒宽度相等的长方体。
优选的,所述外包装盒的表面设有贴签标记。
优选的,所述贴签标记设置于所述外包装盒的上侧面。
优选的,所述贴签标记为L形,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贴签标记相对所述上侧面的中分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贴签标记为压痕或裁切缝。
优选的,所述贴签标记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均为直线形状;且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长度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通过内包装盒内设置多个双层结构的内衬,使组成配套产品的多个被包装物品分别容置于各个内衬中,通过内衬上的开口对被包装物品进行约束限位,实现对各个被包装物品有效约束,防止被包装物品因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晃动而损坏,提高了包装盒的防护性能;另外内包装盒与外包装盒采用推拉式的开合方式,便于被包装产品的展示;避免将配套使用的多个产品分开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盒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外包装盒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内包装盒2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内包装盒20展开状态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内包装盒20展开状态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内包装盒20展开平面图;
图8是图1中第一内衬3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第一内衬30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第一内衬30的展开平面图;
图11是图1中第二内衬4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第二内衬40的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第二内衬40的展开平面图。
图中:10-外包装盒、20-内包装盒、201-底板、202-后板、202a-外后板、202b-内后板、203-前板、203a-外前板、203b-内前板、204-侧板、204a-外侧板、204b-内侧板、30-第一内衬、301-第一上层板、302-第一下层板、303-支撑板、304-第一开口、305-第二开口、306-第一连接板、207-第一加强板、308-缺口、40-第二内衬、401-第二上层板、402-第二下层板、403-支撑板、404-第三开口、405-第二连接板、406-第二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下面介绍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较优的一个,旨在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了解,但并不旨在确认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和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包括外包装盒10、内包装盒20和多个内衬30、40。
如图3所示,所述外包装盒10为相对两端面开口的长方体,所述外包装盒10由单张矩形纸板进行四次折弯,然后粘接形成两侧面开口的长方体,其内部具有形状矩形的容置空间。
如图4所示,所述内包装盒20为上端开口的矩形槽体,其截面形状与所述外包装盒10的截面形状近似相同,进而与所述外包装盒10相适配。所述内包装盒20可由所述外包装盒10开口的一端插入所述外包装盒10内,进而推入所述外包装盒10内被容置,以使所述内包装盒20闭合。同时还可抽拉所述内包装盒20使其与所述外包装盒10相对移动、甚至分离,这样可使所述内包装盒20打开、及由所述外包装盒10内取出。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包装盒用于包装门铃产品,因此从节约体积的角度考虑所述外包装盒10和所述内包装盒20的形状均设计为长方体,但是在实际应用时所述外包装盒10和所述内包装盒20在包装时的形状以及尺寸不受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限制,其可以根据其所容纳的被包装物体的形状以及尺寸而调整。
如图4所示,所述内包装盒20包括底板201、后板202、前板203和两侧板204。其中所述底板201位于所述内包装盒20底部。所述前板203和后板202前后相对设置,所述前板203和所述后板202的底部均与所述底板201连接,两所述侧板204位于所述前板203和所述后板202之间,所述侧板204底部与所述底板201连接、前后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前板203和所述后板202。所述底板201、所述前板203、所述后板202和两所述侧板204围成一槽口朝上设置的槽体。
更具体的,如图5、6和7所示,所述后板202、所述前板203和两所述侧板204均由双层板构成。避免所述外包装盒10受到挤压作用时直接挤压被包装物品,提高保护能力。所有双层板均由所述底板201的边沿延伸并进行二次折弯形成。如所述后板由所述底板201的后边沿向上竖直折弯一次形成外后板202a、再由所述外后板202a上边沿向下竖直折弯一次形成内后板202b。按照这种折弯方式对所述底板201的其他边分别折弯形成所述前板203和两侧板204。其中所述前板203由外前板203a和内前板203b组成,每一所述侧板204由外侧板204a和内侧板204b组成。
如图1和2所示,各所述内衬同时容置于所述内包装盒20内。具体而言,各所述内衬纵向排列,即以层叠的方式堆叠于所述内包装盒20内。各所述内衬还可以横向排列,即横向排列后容置于所述内包装盒20内。具体可以根据被包装物品的形状和体积决定排列方式。各所述内衬可以设置为相同,也可以设置为相异,同样视被包装物品的形状和体积而决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各所述内衬横向排列,各所述内衬为宽度与所述内包装盒20宽度相等的长方体,以与所述内包装盒20相匹配。这样各所述内衬排列后嵌入所述内包装盒20内,所述内包装盒20的内壁对各所述内包装盒形成约束作用,使各所述内衬处于稳定状态,避免包装盒在运输移动过程中各个内衬发生晃动。
如图8和图11所示,每一所述内衬(30、40)边缘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支撑板(303、403),各所述支撑板支撑于所述内包装盒20的底部以使其与所述内包装盒20底部的底板201分离,且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外包装盒10的内壁贴合,以在所述内包装盒20的底板201与所述内衬之间形成隐藏容置空间,所述隐藏容置空间用于包装零配件,例如螺钉、双面粘胶、数据线、信号线等零配件;如此一来,用户从外面将只会看到容置在内包装盒20盒口与内衬之间的被包装物品,并不会看到下方被隐藏的隐藏容置空间中的零配件,使得整体的观感更加的简洁,提升用户体验。同时,由于所述隐藏容置空间的存在,在所述包装盒跌落时,若所述内包装盒20底部与地面接触受到挤压,所述隐藏容置空间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以避免被包装物品受到挤压,减少挤压对被包装物品带来的损伤。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高度低于所述内包装盒20的深度,使所述内衬上容置的被包装物品相对该内衬上部凸出,这样便于被包装物品由所述内衬上取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303、403由所述内衬30、40边沿向下折弯形成,且所述支撑板可绕其与所述内衬的折缝线转动。各所述支撑板303、403底部支撑于所述底板201上,使所述内衬30、40与所述底板201分离,所述内衬30、40下方与所述底板201之间形成容置空间,避免所述外包装盒10受到挤压作用时直接挤压被包装物品,提高保护能力。
所述支撑板303、403的数量和形状可以不做限制,满足支撑所述内衬30、40和被包装物品即可。为了保证各所述支撑板303、403具有较好的支承效果,将各所述支撑板303、403两两相对设置。如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303、403形状为等腰梯形,至少两所述支撑板303、403平行相对设置。
每一所述内衬30、40用于容置一被包装物品,因此所述内衬的数量可以根据组成配套产品的被包装物品的数量决定,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如本实施例中被包装的配套产品为门铃产品,该门铃产品由门铃接收器和门铃发射器组成,其中门铃接收器为带插头的圆盘形,门铃发射器为无插头的圆盘形。因此所述内衬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所述内衬分别为第一内衬30和第二内衬40。
每一所述内衬均为双层结构,且表面设有开口以供一被包装物品嵌入。所述第一内衬30上层设有供被包装物品上部嵌入的第一开口304,下层设有供被包装物品下部穿出的第二开口305。所述第二内衬40的上层设有第三开口404,以供被包装物品由所述第三开口404嵌入所述第二内衬40内。其中所述第一开口304为与被包装物品上部的形状相适配的缺口,所述第二开口305为与被包装物品下部的形状相适配的缺口,以使被包装物品上部由所述第一开口304嵌入所述第一内衬30内,且被包装物品下部由所述第二开口305穿出延伸至所述第一内衬30至所述底板102之间。另一所述被包装物品由所述第三开口404嵌入所述第二内衬40内。
如本实施例中被包装物品为圆形的门铃接收器,其下部设有两脚插头。所述第一开口304用于嵌入门铃接收器上部的圆柱部分,因此其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二开口305用于供门铃接收器的两脚插头穿出,设置为月牙形。但是在包装其他形状的物品时,所述第一开口304和所述第二开口305的形状及尺寸不受本实施例中的形状限制,可以根据被包装物品的具体形状设置,如所述第一开口304还可以设为矩形等形状,所述第二开口305用于穿出三脚插头等部件时,还可以设置为椭圆形、腰形等形状。
所述第一开口304和所述第二开口305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具体由被包装物品的形状决定。所述第一开口304与所述第二开口305上下相对设置,便于被包装的门铃接收器放入。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开口304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305的面积,使所述第一开口304由上方覆盖所述第二开口305,更是方便被包装的门铃接收器取放。
更具体的,如图8和9所示,所述第一内衬30包括第一上层板301、与所述第一上层板301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下层板30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上层板301和所述第一下层板302同一侧的第一连接板306。所述第一上层板301和所述第一下层板302为形状相同的矩形板,所述第一开口304设置于所述第一上层板301的中部,所述第二开口305设置于所述第一下层板302上。
此外,所述第一开口304的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缺口308,以与被包装物品侧壁的凸起结构相嵌合。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缺口308为矩形,用于卡入门铃接收器侧壁凸起的开关按钮。
继续如图8和9所示,所述第一上层板301的一边向下竖直折弯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板306,其他三边向下竖直折弯形成各个所述支撑板303,所述第一连接板306再向内水平折弯形成所述第一下层板302,这样形成中空结构的第一内衬30。同时所述第一下层板302的边缘设有多个弯折的第一加强板307,每一所述第一加强板307与一所述支撑板303贴合并支撑于所述内包装盒20的底板201上,以在所述内包装盒20的底板与所述第一下层板302之间形成一个所述隐藏容置空间,同时,通过所述第一加强板307也可以提高所述支撑板303的强度,以提高所述第一内衬30承载能力。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用户在不了解该包装盒的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忽视了所述隐藏容置空间中的被包装物品,所述第二开口305还具备观察孔的作用,换句话说,在用户在取出所述第一内衬20上方的被包装物品后,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开口305发现所述隐藏容置空间中的零配件,以防止遗漏物品。
如图11和12所示,所述第二内衬40与所述第一内衬30结构基本相同,所述第二内衬40同样由第二上层板401、与所述第二上层板401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下层板402、以及连接所述第二上层板401和所述第二下层板402同一侧的第二连接板406,所述第二上层板401的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板403,所述第二下层板402的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加强板407。所述第二内衬40与所述第一内衬30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下层板402上未设开口。
所述第三开口404设置于所述第二上层板40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开口404的形状为圆形,以供门铃发射器嵌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三开口404的形状可以根据被包装物品的形状灵活设计,与被包装物品的形状相匹配即可,不受本实施例中限制,如设计为矩形、椭圆形。
如图2所示,针对所述外包装盒10的贴签问题,所述外包装盒10的表面设有贴签标记1011,所述贴签标记1011可以设置于所述外包装盒10表面的任意一面。本实施例中所述贴签标记1011设置于所述上侧面上,且本实施例中所述贴签标记1011被设置为L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贴签标记1011为L形所要表征的意思是:所述贴签标记1011的形状为类似于大写字母L的形状,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贴签标记1011包括第一定位部10111和第二定位部10112;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1011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10112均被设置为直线形的压痕或者裁切缝,且所述第一定位部101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部10112的一端相连且垂直设置,另外,所述第一定位部1011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10112的长度不相同,如本实施例图示举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10111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定位部10112的长度,使得所述贴签标记1011整体上行程一个类似于“L”的形状,在贴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该特征进行防呆,以防止贴签时标签贴反,进而,所述贴签标记1011可利用所述第一定位部10111和所述第二定位10112部所述形成的类似于“L”形状的直角特征进行定位,利用L形的两条边长度不同的特征实现防呆;本实施例中,所述贴签标记1011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贴签标记1011相对所述上侧面的中分线对称设置。在被包装物品容置于所述外包装盒10内后,利用贴签机通过两所述贴签标记1011进行定位贴签,从而将被包装产品相关的文字图案等信息内容正面直观地呈现在消费者眼前。一般的,所述贴签标记1011为压痕或裁切缝。以上技术方案中,通过贴签标记1011的设置,使得包装盒在贴标签的过程中更容易对标签进行定位校准,防止标签贴歪。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贴签标记1011的形状、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调整。针对所述贴签标记1011的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为其他具备定位效果的形状;针对所述贴签标记1011的数量和设置位置,例如另一实施例中:仅设置一个贴签标记,在贴签时,将该贴签标记作为中心点进行定位即可;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设置有3个贴签标记,其中一个贴签标记设置在上侧面的中心位置,另外两个贴签标记相对所述上侧面的中分线对称设置,且三个贴签标记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在贴签时,将中间的贴签标记作为中心点进行主要定位,将两边的贴签标记作为辅助定位,使得定位更加准确。当然,以上的三种贴签标记的形状、数量和设置位置的实施方式仅为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每一所述内衬由一张纸板压折、粘接成型。如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内衬30可由如图10所示的单张纸板压折粘接一体成型。同时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二内衬40可由如图13所示的单张纸板压折粘贴一体成型。另外所述内包装盒20可由如图7所示的单张纸板压折粘接一体成型,以减少生产工序,节省制造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装盒可以用于包装各种各样的配套产品,配套产品一般由多个存在关联关系的多个被包装物品,各所述被包装物品之间具有通讯连接关系,如本实施例中的门铃产品;各所述被包装物品之间具有装配关系。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装盒可包装的产品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列举的门铃产品,可以被包装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码产品、塑料、陶瓷、生物化工产品、食品医药等。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的是,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可以根据使用、放置的不同方式而相应地变化,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包装盒;
内包装盒,其上端开口,所述内包装盒容置于所述外包装盒内且可推拉相对移动,以使所述内包装盒闭合或打开;
以及容置于所述内包装盒内的多个内衬,其中每一所述内衬均为双层结构,且表面设有开口以供一被包装物品嵌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内衬纵向或者横向排列,且各所述内衬排列后嵌入所述内包装盒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内衬边缘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板支撑于所述内包装盒的底部以使其与所述内包装盒底部分离,进而在所述内衬下方与所述内包装盒的底部之间形成隐藏容置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板两两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为梯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高度低于所述外包装盒的深度,以使被包装物品上部凸出于所述内衬。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内包装盒内壁贴合;
所述支撑板由所述内衬的上边缘向下竖直折弯形成。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内衬分别为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衬上层设有供被包装物品上部嵌入的第一开口,下层设有供被包装物品下部穿出的第二开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形状与三脚插头或两脚插头相适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开口形状相同或相异,且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上下相对设置。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由上方覆盖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缺口,以与被包装物品侧壁的凸起结构相嵌合。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为月牙形、椭圆形或腰形。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衬包括第一上层板、与所述第一上层板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下层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上层板和所述第一下层板同一侧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上层板上,所述第二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下层板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上层板的边缘并向下延伸。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层板的边缘设有多个弯折的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支撑板贴合并支撑于所述内包装盒的底部,使得所述内包装盒的底部与所述第一下层板之间形成所述隐藏容置空间。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衬的上层设有第三开口,以供被包装物品由所述第三开口嵌入所述第二内衬内。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内衬由一张纸板压折成型。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装盒为相对两端面开口的长方体,所述内包装盒为上端开口的矩形槽体。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内衬为宽度与所述内包装盒宽度相等的长方体。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装盒的表面设有贴签标记。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签标记设置于所述外包装盒的上侧面。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签标记为L形,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贴签标记相对所述上侧面的中分线对称设置。
24.如权利要求21~2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签标记为压痕或裁切缝。
25.如权利要求21~2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签标记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均为直线形状;且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长度不相同。
CN202123057916.5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包装盒 Active CN216612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7916.5U CN216612004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7916.5U CN216612004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2004U true CN216612004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701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7916.5U Active CN216612004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2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6165B (zh) 能堆垛的包装盒
KR20080107391A (ko) 인출식 셸형 패키지
CN101341075A (zh) 折叠盒和相应的制造机器
JP2015522491A (ja) 積層可能な物品の包装容器
CN216547213U (zh) 一种包装盒
US20070175778A1 (en) Cardboard packing box for cartridge container
CN216612004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6637177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1309263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6469092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0116745U (zh) 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及包装盒
CN216547212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6547215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1767614U (zh) 一种适用于电子元器件运输的包装盒
CN216469093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4002351U (zh) 一种音箱包装箱
CN216547216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3229386U (zh) 一种便携式内衬件
CN217228466U (zh) 包装盒
CN215664453U (zh) 互套两用抽拉盒
JP3164316U (ja) 緩衝材、包装物及び包装体
CN215554881U (zh) 一种多功能环保餐盒包装
CN219115961U (zh) 包装盒
CN219134983U (zh) 环保包装箱
CN218229887U (zh) 一种微波炉蜂窝卡纸包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