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1560U - 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 - Google Patents

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1560U
CN216611560U CN202123115196.3U CN202123115196U CN216611560U CN 216611560 U CN216611560 U CN 216611560U CN 202123115196 U CN202123115196 U CN 202123115196U CN 216611560 U CN216611560 U CN 216611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eller
water
assembly
cavity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51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秋阳
段旭鹏
赵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d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d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d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d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151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1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1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1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推进领域,涉及一种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其包括机身、增压装置、进水组件、以及出水组件。其中,机身内部形成有空腔,增压装置设于空腔内,进水组件环设于机身外圈,并与空腔连通,出水组件环设于机身外圈,并与空腔连通。其中,增压装置将机身外部的水通过进水组件抽吸进入空腔内,通过出水组件喷射出去后提供驱动力。以使得在机身轴向上布置进水组件与出水组件,以使得进水组件与出水组件以采用串接式的方式连接于机身,使得缩小机身的尺寸,方便用户携带。

Description

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推进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水下推进器多采用螺旋桨驱动,螺旋桨通过旋转与流体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推力。高速旋转的螺旋桨桨叶容易对人体和水下生物造成伤害,尽管后续发展的涵道技术、喷泵技术能够缓解这一问题,但是对于便携式(单人使用)的水下推进器来说,空转时仍然有可能对人体或衣物造成损坏。由于单人使用的水下推进器与人体紧密接触,传统螺旋桨驱动系统会产生较大的噪音,长时间使用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无桨推进技术通过将螺旋桨封闭于管道当中,避免了旋转叶片可能造成的危害并降低了流动噪音。随着空气中无桨风扇技术的发展,无桨推进在水下的应用已成为可能。
目前的无桨水下推进器,大多采用与机身并联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的缺点是机体的体积大,不方便携带,对于便携式水下推进器来说不太理想。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旨在形成一种串联式结构的无桨推进器,缩小无桨推进器的尺寸,方便用户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包括:
机身,所述机身内部形成有空腔;
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设于所述空腔内;
进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环设于所述机身外圈,并与所述空腔连通;
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环设于所述机身外圈,并与所述空腔连通;
其中,所述增压装置将所述机身外部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组件抽吸进入所述空腔内,通过所述出水组件喷射出去后提供驱动力。
可选地,所述出水组件为环状管道,所述环状管道套接于所述机身的外围,所述机身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导流管道,所述环状管道连通设置于所述导流管道。
可选地,所述导流管道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流管道设于所述机身的外围,并介于所述环状管道与所述机身之间。
可选地,所述导流管道的横截面为翼型形状;
或,所述环状管道的外周面与内周面呈锥形;
或,所述环状管道设于所述机身的尾部,所述尾部的外周面为曲面。
可选地,所述环状管道包括面向所述机身的内壁、与背离所述机身的外壁,所述环状管道的内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于靠近所述出水口处形成为弯曲的曲面。
可选地,所述进水组件包括多个导流片,多个所述导流片环设间隔布置于所述机身的外围,相邻所述导流片之间形成进水口。
可选地,所述增压装置包括螺旋桨与电机,所述螺旋桨与所述电机设于所述进水组件的两侧,所述螺旋桨设于所述进水组件与所述出水组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电机靠近所述进水组件的一侧设有导流罩,所述电机背离所述进水组件的一侧设有电池仓。
可选地,所述机身包括至少两个组合套筒,相邻所述组合套筒之间设置所述进水组件,至少两个所述组合套筒与所述进水组件相互对接形成所述机身。
可选地,一所述组合套筒内设置电池和所述增压装置,另一所述组合套筒的外围套设所述出水组件,至少一所述组合套筒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进水组件;
或,至少两个所述组合套筒的中轴线、所述进水组件的中轴线、以及所述出水组件的中轴线为同轴设置;
或,所述组合套筒为金属材质;
或,至少两个所述组合套筒中的至少一个为金属材质,至少一个为非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的机身上轴向布置进水组件与出水组件,以使得进水组件与出水组件以采用串接式的方式连接于机身,使得缩小机身的尺寸,方便用户携带。其中,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包括机身、增压装置、进水组件、以及出水组件。所述机身内部形成有空腔,增压装置设于所述空腔内,进水组件环设于所述机身外圈,并与所述空腔连通,出水组件环设于所述机身外圈,并与所述空腔连通,在工作过程中,增压装置做功,将所述机身外部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组件抽吸进入所述空腔内,并被压缩后,通过所述出水组件喷射出去后提供驱动力。如此,将进水组件与出水组件环设套接于机身的周面上,避免扩大机身的尺寸,以便于用户携带和收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405370880000031
Figure BDA000340537088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100,图1和图2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100结构设有机身10,设于机身10一端的头部20,以及设于机身10另一端的尾部40,在工作过程中头部20向前推进,尾部40向后喷射出水。整个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100呈长条形设置,具有结构紧凑,尺寸小的特点。
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100包括机身10、增压装置30、进水组件50、以及出水组件70。机身10内部形成有空腔11,增压装置30设于空腔11内,进水组件50环设于机身10外圈,并与空腔11连通,出水组件70环设于机身10外圈,并与空腔11连通。其中,增压装置30做功,将机身10外部的水通过进水组件50抽吸进入空腔11内,水在空腔11内来不及向外排出而在空腔11内聚焦,而增压装置30在不停的抽吸水,此过程使得空腔11内的水被压缩,而后通过出水组件70喷射出去后提供驱动力。
如图1至图3所示,通过在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100的机身10上轴向布置进水组件50与出水组件70,以使得进水组件50与出水组件70以采用串接式的方式连接于机身10,使得缩小机身10的尺寸,方便用户携带。其中,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包括机身10、增压装置30、进水组件50、以及出水组件70。机身10内部形成有空腔11,增压装置30设于空腔11内,进水组件50环设于机身10外圈,并与空腔11连通,出水组件70环设于机身10外圈,并与空腔11连通,在工作过程中,增压装置30做功,将机身10外部的水通过进水组件50抽吸进入空腔11内,并被压缩后,通过出水组件70喷射出去后提供驱动力。如此,将进水组件50与出水组件70环设套接于机身10的周面上,避免扩大机身10的尺寸,以便于用户携带和收纳。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图7和图8所示,出水组件70为环状管道71,环状管道71套接于机身10的外围,机身10设有连通空腔11的导流管道90,环状管道71连通设置于导流管道90。
环状管道71套接于机身10的外围,以使得从环状管道71喷射出去的水环绕于机身10的外围,呈360度角度,使机身10各个方向受到的驱动力平衡,利于保证机身10平稳推进。机身10设有连通空腔11的导流管道90,环状管道71连通设置于导流管道90,即环状管道71支撑设置于导流管道90上,并与导流管道90连通,以使得空腔11内的水通过导流管道90进入环状管道71,形成连通的管路。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7所示,空腔11内放置增压装置30,其中,如图5所示,进水组件50与出水组件70之间的空腔11形成过水的涵道111,导流管道90与涵道111连通,而为增压装置30提供动力的电池等部分被密封于空腔11的电池仓113内,防止进水。
如图3和图7所示,导流管道90设置为多个,多个导流管道90设于机身10的外围,并介于环状管道71与机身10之间。
为了使得空腔11内的水有效的进入环状管道71,同时加强环状管道71设于机身10外圈的稳定性,采用在机身10的外围设置多个导流管道90,如此,多个导流管道90连通支撑于环状管道71,以使得环状管道71可支撑设于多个导流管道90,并同时利用多个导流管道90将环状管道71与空腔11连通,提高水流通效率。
进一步地,导流管道90为三个,均匀设于机身10的外围。
可以理解的是环状管道71与机身10之间设有间隙,导流管道90设于该间隙之间,并将环状管道71与机身10连接,导流管道90作为支撑环状管道71的结构,同时,该间隙的存在使得与机身10外表面相接触的水流通过该间隙流出,进一步减小机身10阻挡水流的面积,减小流体阻力。
如图7所示,B部为外部水流通过机身10与出水组件70之间的间隙示意图。C部为外部水流通过进水组件50通过涵道111进入出水组件70,并从出水组件70喷射出的示意图。
进一步地,导流管道90的横截面为翼型形状;或,环状管道71的外周面与内周面呈锥形;或,环状管道71设于机身10的端部,机身10的端部为圆锥形。
如图9所示,导流管道90的横截面为翼型形状,也就是说导流管道90的外壁曲面的流线型,以使得与水接触时,减小流体阻力,进一步地,导流管道90的横截面可为对称的翼型形状。
如图9所示,环状管道71的外周面与内周面呈锥形,以使得环状管道71呈锥形的筒状结构,减小流体阻力。
如图3所示,环状管道71设于机身10的尾部40,该尾部40的外周面为曲面,且尾部40呈渐缩的管状,有利于减小流体阻力。
环状管道71包括面向机身10的内壁711、与背离机身10的外壁713,环状管道71的内侧开设有出水口715,内壁711与外壁713于靠近出水口715处形成为弯曲的曲面。
如图7至图9所示,环状管道71的结构形成为科恩达装置,用于在水流通过该装置时,提高水流的推动力。如图9所示,环状管道71包括面向机身10的内壁711,与背离机身10的外壁713,环状管道71的内侧开设有出水口715,出水口715设置于内侧,可在环状管道71的过水空间内部形成集中的负压区域,更多的引入流体,有助于提高效率。
内壁711与外壁713于靠近出水口715处形成为弯曲的曲面,内壁711弯曲为导流瓣7111,使更多流体沿着导流瓣7111喷射出,形成引射效果,增大推力。引射,指的是流体高速流动时,由于速度较周围的流体快而带动周围的流体一起流动,高速流体周边压力的变化对周围的流体产生引流的作用。由此,小流体带动大流体一起喷射出去,提高流体推动力。外壁713于出水口715处形成曲面端7131,如图7所示,在该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100于水下工作时,B处的水流路径为外部水流穿过出水组件70与机身10之间间隙的示意图,结合图7与图9,可以看到外壁713的曲面端7131有利于外部水流通过出水组件70与机身10之间间隙,从而减小流体阻力。
进一步地,进水组件50包括多个导流片51,多个导流片51环设间隔布置于机身10的外围,相邻导流片51之间形成进水口53。
如图2和图5所示,为了使得水流能有效的进入空腔11形成的过水涵道111内,采用导流片51有序的将水流导入空腔11,其中,导流片51环设间隔布置于机身10的外围,相邻导流片51之间形成进水口53,也就是说在机身10外圈360度方向均设有进水口53,水流可沿着进水口53进入空腔11,大大提高水流进入空腔11的效率。同时,导流片51有效作为阻挡杂物进入空腔11的介质,使得当有水草等物质收到吸力想要进入空腔11时,导流片51可将其拦截,同时,也利于防止将使用者的衣物卷入空腔11,如此,使得用户在水下行驶时,减小故障的发生,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进水组件50的外周面呈倾斜设置,使其与水具有更大的接触空间便于水流进水口53进入空腔11。
进一步地,增压装置30包括螺旋桨31与电机33,螺旋桨31与电机33设于进水组件50的两侧,螺旋桨31设于进水组件50与出水组件70之间。
如图5至图7所示,增压装置30用于将水流抽吸进入空腔11,增压装置30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只要能实现上述目的即可。进一步地,增压装置30包括螺旋桨31与电机33,螺旋桨31与电机33设于进水组件50的两侧,以使得螺旋桨31设于进水组件50附近,便于将水抽吸进入空腔11。螺旋桨31设于进水组件50与出水组件70的之间,使得抽吸进入的水能被压缩后,通过出水组件70后喷射出去。
进一步地,电机33靠近进水组件50的一侧设有导流罩35,电机33背离进水组件50的一侧设有电池仓113。
如图5所示,为了使电机33隔绝水,在电机33靠近进水组件50的一侧设有导流罩35,导流罩35可阻挡水进入电机33,同时,导流罩35呈弧形的曲面,利于引导水流进入空腔11。电机33背离进水组件50的一侧设有电池仓113,用以放置电池,提供电源。
进一步地,机身10包括至少两个组合套筒13,相邻组合套筒13之间设置进水组件50,至少两个组合套筒13与进水组件50相互对接形成机身10。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提高机身10的可拆卸和装配性能,机身10可由至少两个组合套筒13组成,其中组合套筒13之间设置进水组件50,如此,由进水组件50将机身10分隔为两段,一段可以是形成为隔绝水的空腔11,另一段可以是供水流通的空腔11,并且组合套筒13与进水组件50相互对接形成机身10,以形成串接的连接方式,减小机身10的尺寸。
进一步地,一组合套筒13内设置电池和增压装置30,另一组合套筒13的外围套设出水组件70,至少一组合套筒13可拆卸地连接于进水组件50;或,至少两个组合套筒13的中轴线、进水组件50的中轴线、以及出水组件70的中轴线为同轴设置;或,组合套筒13为金属材质;或,至少两个组合套筒13中的至少一个为金属材质,至少一个为非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一组合套筒13内设置电池和增压装置30,以使得需要隔水的部件设于其中,另一组合套筒13的外围套设出水组件70,以使得另一组合套筒13可流通水,形成干湿分离,减小隔水部件接触水的风险。至少一组合套筒13可拆卸地连接于进水组件50,以使得形成多段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便于拆卸与检修,同时也便于更换部件。可拆卸地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接,卡接等方式,具体不作限定。如图9所示,另一组合套筒13设有螺纹131,进水组件50与其螺接连接。
至少两个组合套筒13的中轴线、进水组件50的中轴线、以及出水组件70的中轴线为同轴设置,以使得整个推进器沿轴向布置各部件,以使得机身10身形狭小,便于携带。
至少两个组合套筒13中的至少一个为金属材质,至少一个为非金属材质。采用金属材质可提高坚固性,采用非金属材质可减轻整体质量,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定。
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包括:
机身(10),所述机身(10)内部形成有空腔(11);
增压装置(30),所述增压装置(30)设于所述空腔(11)内;
进水组件(50),所述进水组件(50)环设于所述机身(10)外圈,并与所述空腔(11)连通;
出水组件(70),所述出水组件(70)环设于所述机身(10)外圈,并与所述空腔(11)连通;
其中,所述增压装置(30)将所述机身(10)外部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组件(50)抽吸进入所述空腔(11)内,通过所述出水组件(70)喷射出去后提供驱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70)为环状管道(71),所述环状管道(71)套接于所述机身(10)的外围,所述机身(10)设有连通所述空腔(11)的导流管道(90),所述环状管道(71)连通设置于所述导流管道(9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道(90)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流管道(90)设于所述机身(10)的外围,并介于所述环状管道(71)与所述机身(10)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道(90)的横截面为翼型形状;
或,所述环状管道(71)的外周面与内周面呈锥形;
或,所述环状管道(71)设于所述机身(10)的尾部(40),所述尾部(40)的外周面为曲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管道(71)包括面向所述机身(10)的内壁(711)、与背离所述机身(10)的外壁(713),所述环状管道(71)的内侧开设有出水口(715),所述内壁(711)与所述外壁(713)于靠近所述出水口(715)处形成为弯曲的曲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50)包括多个导流片(51),多个所述导流片(51)环设间隔布置于所述机身(10)的外围,相邻所述导流片(51)之间形成进水口(53)。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装置(30)包括螺旋桨(31)与电机(33),所述螺旋桨(31)与所述电机(33)设于所述进水组件(50)的两侧,所述螺旋桨(31)设于所述进水组件(50)与所述出水组件(70)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3)靠近所述进水组件(50)的一侧设有导流罩(35),所述电机(33)背离所述进水组件(50)的一侧设有电池仓(11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0)包括至少两个组合套筒(13),相邻所述组合套筒(13)之间设置所述进水组件(50),至少两个所述组合套筒(13)与所述进水组件(50)相互对接形成所述机身(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一所述组合套筒(13)内设置电池和所述增压装置(30),另一所述组合套筒(13)的外围套设所述出水组件(70),至少一所述组合套筒(13)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进水组件(50);
或,至少两个所述组合套筒(13)的中轴线、所述进水组件(50)的中轴线、以及所述出水组件(70)的中轴线为同轴设置;
或,所述组合套筒(13)为金属材质;
或,至少两个所述组合套筒(13)中的至少一个为金属材质,至少一个为非金属材质。
CN202123115196.3U 2021-12-10 2021-12-10 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 Active CN216611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5196.3U CN216611560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5196.3U CN216611560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1560U true CN216611560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703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5196.3U Active CN216611560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1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30228214A1 (en) Mixed flow pump
CN101382150B (zh) 同步后流风机
CN101848834A (zh) 用于通过喷射水来推进的船只的割草器
JP2007198373A (ja) 流体噴射ノズル
US20090127384A1 (en) Wake Ingestion Propulsion System for Buoyant Aircraft
CN216611560U (zh) 串联式水下无桨推进器
CN105673559B (zh) 带机匣的高效子午加速轴流风机
CN206528589U (zh) 一种涵道组件及无人船
CN105179275A (zh) 新混流管道风机
CN206087246U (zh) 一种带防护功能的管道推进器
CN209795795U (zh) 多级旋管式泵喷推进器
JPH10244993A (ja) ダクトプロペラ装置
WO2023104129A1 (zh) 一种导流装置和潜水设备
CN110594199A (zh) 一种具有变截面进水管道式进水流道的喷水推进泵
CN216611548U (zh) 涵道壳体、喷嘴组件以及潜水推进器
CN211370785U (zh) 一种潜水用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
CN211076298U (zh) 一种吊舱式电动无轴泵喷推进器
US3655294A (en) Pump
CN109835453B (zh) 多级旋管式泵喷推进器
JP2000211582A (ja) 流体中を進行する軸対称ビ―クルのための推進装置
CN110871878B (zh) 一种新型喷水推进装置
US6991499B2 (en) Waterjet propulsion apparatus
US5876257A (en) Stator of propelling system of small powerboat
CN107701510B (zh) 一种增压高效低噪音体积小重量轻的流体驱动叶轮
CN219927952U (zh) 一种流线内壁的导管结构及应用其的推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