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07615U - 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07615U
CN216607615U CN202121200049.3U CN202121200049U CN216607615U CN 216607615 U CN216607615 U CN 216607615U CN 202121200049 U CN202121200049 U CN 202121200049U CN 216607615 U CN216607615 U CN 216607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supporting seat
support
top surfac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000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庆礼
张明荣
杨龙
吴文锋
魏文
李文顺
张永
李少荣
谢圣君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000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07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07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07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该治具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以及调节装置;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以及第三支撑座依次叠置,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围合形成第一吸附腔和第二吸附腔,第一吸附腔和第二吸附腔均用于与真空发生装置连接;第一支撑座上设有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第一吸附区的面积小于第二吸附区的面积,第一吸附区设有多个与第一吸附腔连通的第一吸附孔,第二吸附区设有多个与第二吸附腔连通的第二吸附孔。当对小尺寸的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时,可以采用第一吸附区吸附固定待加工产品,当对大尺寸的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时,可以采用第二吸附区吸附固定待加工产品,这样可以提高治具的适应性。

Description

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玻璃板等玻璃材料在电子产品中应用非常广泛,这些玻璃材料通常需要采用激光打码设备等激光加工设备对其进行相应的加工。其中,加工过程中玻璃材料不能够移动,需要通过相应的治具对其进行固定。由于待加工的玻璃材料的尺寸类型较多,有的尺寸较大,有的尺寸较小,现有的治具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尺寸不同的玻璃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治具不能很好地适应尺寸不同的玻璃材料的问题,提供一种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治具,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以及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以及所述第三支撑座依次叠置;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围合形成第一吸附腔和第二吸附腔,所述第一吸附腔和所述第二吸附腔均用于与真空发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有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所述第一吸附区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吸附区的面积,所述第一吸附区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吸附腔连通的第一吸附孔,所述第二吸附区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吸附腔连通的第二吸附孔;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支撑座和所述第三支撑座二者中的一者相接,并能够对另一者施力,使所述第二支撑座带动所述第一支撑座相对所述第三支撑座移动,以调整所述第一支撑座的水平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吸附板、多个第一支柱以及多个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均设置在所述吸附板上,并均凸出所述吸附板的顶面,所述第二支撑座连接在所述吸附板的底面上;每一个所述第一支柱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吸附孔,每一个所述第二支柱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吸附孔,所述第一吸附孔由所述第一支柱的顶面贯穿至与所述第一吸附腔连通,所述第二吸附孔由所述第二支柱的顶面贯穿至与所述第二吸附腔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柱的顶面比所述第二支柱的顶面更靠近所述吸附板。
可选的,所述吸附板的底面间隔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撑座封闭所述第一凹槽以形成所述第一吸附腔,所述第二支撑座封闭所述第二凹槽,以形成所述第二吸附腔。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还设有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均用于与待加工产品上的第三定位结构配合,以限定待加工产品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的放置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定位柱,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柱均设置在所述吸附板上,并均凸出所述吸附板的顶面;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定位柱,多个所述第二定位柱均设置在所述吸附板上,并均凸出所述吸附板的顶面;所述第一支柱的顶面、所述第一定位柱的顶面、所述第二支柱的顶面以及所述第二定位柱的顶面四者与所述吸附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第一吸附区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吸附区重合。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有多个调节螺纹孔,多个所述调节螺纹孔排布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四周,所述调节螺纹孔由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面贯穿至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底面;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顶丝,每一个所述顶丝与一个所述调节螺纹孔配合,并能够穿过所述调节螺纹孔以抵触在所述第三支撑座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座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座上,所述连接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均匀排布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四周;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周向上,每一个所述连接件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所述调节螺纹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激光加工设备,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治具。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当对小尺寸的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时,可以采用第一吸附区吸附固定待加工产品,当对大尺寸的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时,可以采用第二吸附区吸附固定待加工产品,这样可以提高治具的适应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调节装置调整第一支撑座的水平度,可以实现对待加工产品的水平度进行调整,从而可以使加工效果更好。
此外,治具的第一吸附腔和第二吸附腔由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围合形成,从而可以使两个吸附腔的制备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治具的第一支撑座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小尺寸的待加工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治具吸附小尺寸的待加工产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大尺寸的待加工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治具吸附大尺寸的待加工产品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0、治具;10、第一支撑座;101、第一吸附区;102、第二吸附区;103、第一吸附孔;104、第二吸附孔;1、吸附板;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21、第一段槽;122、第二段槽;123、第三段槽;13、第一抽气孔;14、第二抽气孔;2、第一支柱;3、第二支柱;4、第一定位结构;5、第二定位结构;6、避让孔;7、调节螺纹孔;20、第二支撑座;30、第三支撑座;200、小尺寸的待加工产品;201、平面;202、弧面;300、大尺寸的待加工产品;301、定位槽;400、气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治具100用于吸附固定玻璃板等待加工产品,治具100可以应用于激光加工设备,其中,激光加工设备可以是激光打码设备等。激光加工设备除了具有治具100之外还具有激光头和工作台,激光头和治具100均安装在工作台上,激光头用于对治具100上的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治具100包括第一支撑座10、第二支撑座20、第三支撑座30以及调节装置,第一支撑座10设置在第二支撑座20上,第二支撑座20设置在第三支撑座30上,第三支撑座30安装在工作台上,实际产品中,三者可以由上而下依次叠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座10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方式等固定在第二支撑座20上,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20围合形成第一吸附腔和第二吸附腔,其中,第一吸附腔和第二吸附腔相互独立不连通。第一支撑座10上设有第一吸附区101和第二吸附区102,第一吸附区101设有多个与第一吸附腔连通的第一吸附孔103,第二吸附区102设有多个与第二吸附腔连通的第二吸附孔104。第一吸附腔和第二吸附腔均用于与真空发生装置连接,使得第一吸附区101和第二吸附区102能够分别吸附待加工产品。其中,在本文中“多个”在是指大于或等于两个。
如图3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附区101的面积小于第二吸附区102的面积,当对小尺寸的待加工产品200进行加工时,可以采用第一吸附区101吸附固定待加工产品,当对大尺寸的待加工产品300进行加工时,可以采用第二吸附区102吸附固定待加工产品,这样可以提高治具100的适用性。其中,大尺寸的待加工产品300可以是8寸的玻璃板,小尺寸产品可以是4寸的玻璃板。
在实际使用时,真空发生装置可以单独对第一吸附腔和第二吸附腔中的一者进行抽真空,这样在吸取小尺寸的待加工产品200时,可以不对第二吸附腔抽真空,进而降低压力损失,提高第一吸附区101的吸附能力。同样的,吸取大尺寸的待加工产品300时,可以不对第一吸附腔抽真空,以提高第二吸附区102的吸附能力。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吸附区101可以是指各第一吸附孔103中最外侧的第一吸附孔103所围绕形成的区域的,比如图1中的第一吸附区101为矩形框M所覆盖的区域。同样的,第二吸附区102可以是指各第二吸附孔104中最外侧的第二吸附孔104所围绕形成的区域的,比如图1中的第二吸附区102为矩形框N所覆盖的区域。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座10包括吸附板1、多个第一支柱2以及多个第二支柱3,其中吸附板1与第二支撑座20相接,第一支柱2和第二支柱3均设置在吸附板1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座20连接在吸附板1的底面上,吸附板1的底面上设有间隔开的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第二支撑座20封闭第一凹槽11以形成第一吸附腔,第二支撑座20封闭第二凹槽12,以形成第二吸附腔。
如图2所示,第一凹槽11为矩形槽,第二凹槽12为U形槽,U形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段槽121、第二段槽122以及第三段槽123,第一凹槽11设置在第二凹槽12的第一段槽121和第二段槽122之间。组装后,第一吸附区101至少有一部分位与第二吸附区102重合,比如图1所示,此时第一吸附区101完全位于第二吸附区102内,这样设置可以使治具100的空间利用更加合理,从而可以降低治具100的尺寸。
如图2所示,这些第一支柱2和第二支柱3均设置在吸附板1上,且这些第一支柱2和第二支柱3均均凸出吸附板1的顶面。每一个第一支柱2上设有一个第一吸附孔103,每一个第二支柱3上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吸附孔104,第一吸附孔103由第一支柱2的顶面贯穿至与第一吸附腔连通,第二吸附孔104由第二支柱3的顶面贯穿至与第二吸附腔连通。即待加工产品最终是吸附在第一支柱2的顶面或者第二支柱3的顶面,由于第一支柱2的顶面的面积远小于吸附板1的顶面的面积,故加工时更容易保证第一支柱2的顶面的平行度,从而可以降低加工难度。同样的第二支柱3的顶面面积也远小于吸附板1的顶面的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加工难度。
实际生产中,吸附板1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安装孔,其中,第一安装孔由吸附板1的顶面贯穿至与第一吸附腔连通,第二安装孔由吸附板1的顶面贯穿至与第二吸附腔连通。
第一支柱2和第二支柱3均为管状结构,第一支柱2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等方式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且第一支柱2的中空部与第一吸附腔连通。第二支柱3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等方式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且第二支柱3的中空部与第二吸附腔连通。
可以理解的,若第一支柱2的底端凸出或平齐于第一安装孔底部开口(也即第一支柱2凸出或平齐于第一凹槽11的底面),那么第一吸附孔103只包含第一支柱2的中空部;若第一支柱2的底端不凸出第一安装孔,那么第一吸附孔103包括第一支柱2的中空部以外,还包括第一安装孔与第一支柱2不重合的一段孔。同样的,若第二支柱3的底端凸出或平齐于第二安装孔底部开口(也即第二支柱3凸出或平齐于第人凹槽的底面),那么第二吸附孔104只包含第二支柱3的中空部;若第二支柱3的底端不凸出第二安装孔,那么第二吸附孔104除了包括第二支柱3的中空部以外,还包括第二安装孔与第二支柱3不重合的一段孔。
此外,沿着第一支柱2的轴向,第一支柱2包括第一段柱和第二段柱,其中,第一段柱的直径小于第二段柱的直径,二者之间形成台阶面,组装时第一段柱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台阶面抵触在吸附板1的顶面上。这样更容易使各第一支柱2的顶面平齐,其中,第一支柱2的顶面也即为第二段柱远离第一段柱的表面。同样的,第二支柱3也采用类似于第一支柱2的阶梯轴状结构设计,以利于使各第二支柱3的顶面平齐。
如图1和图2所示,吸附板1的侧面设有第一抽气孔13和第二抽气孔14,第一抽气孔13与第一凹槽11连通,第二抽气孔14与第二凹槽12连通,第一抽气孔13和第二抽气孔14均安装有气接头400,两个气接头400通过相应的气管与真空发生装置接通。
另外,治具100还具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设置在吸附板1的底面和第二支撑座20顶面之间,且第一密封圈环绕在第一凹槽11的外侧,第二密封圈环绕在第二凹槽12的外侧,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设置在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设置可以使第一吸附腔和第二吸附腔的密封程度更高,提高治具100对待加工产品的的吸附固定能力。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柱2的顶面比第二支柱3的顶面更靠近吸附板1,即第一支柱2凸出吸附板1的顶面的高度小于第二支柱3凸出吸附板1的顶面的高度。这样在通过第二支柱3吸附大尺寸的待加工产品300时,可以避免第一支柱2对其产生干涉。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座10上还设有第一定位结构4和第二定位结构5,第一定位结构4和第二定位结构5均用于与待加工产品上的第三定位结构配合,以限定待加工产品在第一支撑座10上的放置位置。即第一定位结构4用于与小尺寸的待加工产品200的第三定位结构配合,第二定位结构5用于与大尺寸的待加工产品300的第三定位结构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4和第二定位结构5均设置在吸附板1上。具体的,第一定位结构4包括多个第一定位柱,这些第一定位柱均设置在吸附板1上,并均凸出吸附板1的顶面,通过这些第一定位柱便可以对待加工产品进行定位。另外,这些第一定位柱均设置在第一吸附区101的外侧。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结构5包括多个第二定位柱,这些第二定位柱均设置在吸附板1上,并均凸出吸附板1的顶面,通过这些第二定位柱便可以对待加工产品进行定位。另外,这些第二定位柱均设置在第二吸附区102的外侧。
另外,第一支柱2的顶面、第一定位柱的顶面、第二支柱3的顶面以及第二定位柱的顶面四者与吸附板1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即组装后四者的高度依次增大。这样第二支柱3吸附大尺寸的待加工产品300时可以避免与第一定位柱产生干涉。同时,第一定位柱比第一支柱2高,这样更方便对大尺寸的待加工产品300进行定位;同样的,第二定位柱比第二支柱3高,这样更方便对大尺寸的待加工产品300进行定位。
另外,吸附板1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和多个第二定位孔,每一个第一定位柱安装在一个第一定位孔内,每一个第二定位柱安装在一个第二定位孔内,通过第一定位柱对尺寸较小的待加工产品进行定位,通过第二定位柱对尺寸较大的待加工产品进行定位。
如图3所示,小尺寸的待加工产品200上的第三定位结构为其侧面,其中,其侧面包括一平面201以及一弧面202,此时第一定位柱的数量设置3个,其中两个第一定位柱用于与平面201抵触,另一个第一定位柱与弧面202抵触,进而实现对待加工产品的定位。如图5所示,大尺寸的待加工产品300上的第三定位结构包括两个定位槽301,此时第二定位柱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该待加工产品放置在治具100上时,两个第二定位柱分别置入这两个定位槽301,以实现治具100对待加工产品的定位。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座20可以通过锁紧螺栓、销钉等连接件固定在第三支撑座30上。连接件为锁紧螺栓时,第二支撑座20上设有避让孔6(如图1所示),避让孔6由第二支撑座20的顶面贯穿至第二支撑座20的底面,第三支撑座30上设有与避让孔相对的锁紧螺纹孔,锁紧螺栓穿过避让孔6后与锁紧螺纹孔配合,进而实现将第二支撑座20和第三支撑座30连接在一起。
其中,避让孔6、锁紧螺纹孔以及锁紧螺栓的个数均可以是多个,且避让孔6、锁紧螺纹孔以及锁紧螺栓三者一一对应。这样可以使第二支撑座20和第三支撑座30连接的更加牢固。在一实施例中,避让孔6设有四个,这四个避让孔6均匀排布在第二支撑座20的四周,即相邻两个避让孔6在圆周上的夹角为90°。
在一实施例中,调节装置安装在第二支撑座20上,并能够对第三支撑座30施力,进而可以使第二支撑座20带动第一支撑座10相对第三支撑座30移动,以调整第一支撑座10的水平度。其中,调节装置只是进行微调。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座20上设有调节螺纹孔7,调节螺纹孔7可以是由第二支撑座20的顶面贯穿至第二支撑座20的底面。调节装置包括顶丝,顶丝与调节螺纹孔7配合,并能够穿过调节螺纹孔7抵触在第三支撑座30上,旋转顶丝时,便可以使第二支撑座20相对第三支撑座30反向移动,此时第二支撑座20便可以带动第一支撑座10相对第三支撑座30移动,实现对第一支撑座10的水平度的调整。其中,第一支撑座10的水平度也即为各第一支柱2的顶面所在的平面的水平度。
在一实施例中,调节螺纹孔7设有多个,这些调节螺纹孔7分布在第二支撑座20的四周。此时顶丝也设有多个,顶丝和调节螺纹孔7一一对应,每一个螺纹孔可以与一个顶丝配合。在一实施例中,调节螺纹孔7设有8个,这些调节螺纹孔7分成四组,每一组包括两个,每一组的两个调节螺纹孔7对称设置在一个避让孔6的两侧,这样设置可以使调节装置对第一支撑座10的水平度的调整更加精准。
可以理解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设计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替换,比如: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支撑座10和第二支撑座20围合形成两个吸附腔,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也可以均设置在第二支撑座20上,比如二者均设置在第二支撑座20的顶面,此时可以通过第一支撑座10封闭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以形成第一吸附腔和第二吸附腔。当然,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二者可以是一者设置在第一支撑座10上,另一者设置在第二支撑座20上,比如第一凹槽11设置在第一支撑座10的底面,第二凹槽12设置在吸附板1的顶面,组装后第二支撑座20封闭第一凹槽11形成第一吸附腔,通过第一支撑座10封闭第二凹槽12形成第二吸附腔。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也可以是左右间隔排布,组装后第一吸附区101和第二吸附区102也为左右间隔排布。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待加工产品可以吸附在第一支柱2和第二支柱3上,一个第一支柱2上也可以是设置多个第一吸附孔103,一个第二支柱3上也可以是设置多个第二吸附孔104。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实现通过锁紧螺栓将第二支撑座20和第三支柱座固定在一起,避让孔6也可以是设置在第三支撑座30上,此时,锁紧螺纹孔设置在第二支撑座20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调整第一支撑座10的水平度,调节装置也可以是设置在第三支撑座30上,并能够对第二支撑座20施力,以使第二支撑座20带动第一支撑座10相对第三支撑座30移动,进而调整第一支撑座10的水平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以及调节装置;
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以及所述第三支撑座依次叠置;
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围合形成第一吸附腔和第二吸附腔,所述第一吸附腔和所述第二吸附腔均用于与真空发生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有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所述第一吸附区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吸附区的面积,所述第一吸附区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吸附腔连通的第一吸附孔,所述第二吸附区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吸附腔连通的第二吸附孔;
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支撑座和所述第三支撑座二者中的一者相接,并能够对另一者施力,使所述第二支撑座带动所述第一支撑座相对所述第三支撑座移动,以调整所述第一支撑座的水平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吸附板、多个第一支柱以及多个第二支柱;
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均设置在所述吸附板上,并均凸出所述吸附板的顶面,所述第二支撑座连接在所述吸附板的底面上;
每一个所述第一支柱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吸附孔,每一个所述第二支柱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吸附孔,所述第一吸附孔由所述第一支柱的顶面贯穿至与所述第一吸附腔连通,所述第二吸附孔由所述第二支柱的顶面贯穿至与所述第二吸附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的顶面比所述第二支柱的顶面更靠近所述吸附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板的底面间隔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撑座封闭所述第一凹槽以形成所述第一吸附腔,所述第二支撑座封闭所述第二凹槽以形成所述第二吸附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还设有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均用于与待加工产品上的第三定位结构配合,以限定待加工产品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的放置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定位柱,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柱均设置在所述吸附板上,并均凸出所述吸附板的顶面;
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定位柱,多个所述第二定位柱均设置在所述吸附板上,并均凸出所述吸附板的顶面;
所述第一支柱的顶面、所述第一定位柱的顶面、所述第二支柱的顶面以及所述第二定位柱的顶面四者与所述吸附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区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吸附区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有多个调节螺纹孔,多个所述调节螺纹孔排布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四周,所述调节螺纹孔由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面贯穿至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底面;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顶丝,每一个所述顶丝与一个所述调节螺纹孔配合,并能够穿过所述调节螺纹孔以抵触在所述第三支撑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座上,所述连接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均匀排布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四周;
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周向上,每一个所述连接件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所述调节螺纹孔。
10.一种激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治具。
CN202121200049.3U 2021-05-31 2021-05-31 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Active CN216607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00049.3U CN216607615U (zh) 2021-05-31 2021-05-31 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00049.3U CN216607615U (zh) 2021-05-31 2021-05-31 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07615U true CN216607615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81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00049.3U Active CN216607615U (zh) 2021-05-31 2021-05-31 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07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60087554A (ko) 베어링 몸체를 고정할 수 있는 대형 플랜지 가공기의 턴테이블
CN114458205B (zh) 一种深部原位保真取芯率定平台的装配方法
CN216607615U (zh) 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CN210966700U (zh) 一种改善键盘框架倒c角加工的夹治具
CN204487861U (zh) 玻璃板机加工用装夹底座组件
CN117248195A (zh) Cvd晶圆水平调节机构
CN110605597B (zh) 组合式定位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1074238B (zh) 调平装置及调平方法、半导体处理设备
CN216912721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的吸附治具
CN211681682U (zh) 一种pcb板插脚定位治具
CN212928118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用密封装置
CN210360094U (zh) 水平置焊接回转平台
CN217800427U (zh) 一种铣床用定位治具
CN217493896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打磨用定位工装
CN209850199U (zh) 集装箱支座的焊接夹具、同步旋转机构及旋转装置
CN216890666U (zh) 吸附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CN221019367U (zh) 一种中间框架焊接定位工装
CN221110221U (zh) 一种激光锡焊加工平台及其设备
CN219787516U (zh) 用于产品cnc加工的固定装置
CN217020099U (zh) 金属件定位用可调节式夹持装置
CN110103295B (zh) 一种吸盘模组
CN219005695U (zh) 一种钼板磨削定位治具
CN220456377U (zh) 一种芯片方向调整机构
CN215549963U (zh) 一种石英板吸附夹具
CN220050631U (zh) 一种地沟隔气焊接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