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2112U - 一种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92112U
CN216592112U CN202220933604.1U CN202220933604U CN216592112U CN 216592112 U CN216592112 U CN 216592112U CN 202220933604 U CN202220933604 U CN 202220933604U CN 216592112 U CN216592112 U CN 216592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abinet
air
purifica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336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慧
申晓东
连林雯
朱政伟
梁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to CN2022209336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92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92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92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属于空气净化装置技术技术领域;包括机柜和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柜一侧的机门;所述机柜的两侧侧壁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部,所述机柜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通过多个减震组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鼓风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过滤部、液体净化部、在液体净化部内设置分散组件、第二过滤部、加湿器、加热部,提高了净化范围,更好的与净化液充分接触,有效的提高了空气的净化效果,进一步对空气进行净化,进一步使空气得到更好的净化,满足室内所需空气干湿度和热度需求,提高了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装置技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国主要城市不断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PM2.5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而PM2.5的主要成分是由气态污染物转化而来的硫酸盐、硝酸盐、氨盐和一些含碳的颗粒物,它们占到总重量的近70%。
PM2.5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最敏感人群,而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和阻拦能力,人们一直寻找减少PM2.5危害的有效方法。
空气净化是指针对室内的各种环境问题提供杀菌消毒、降尘除霾、祛除有害装修残留以及异味等整体解决方案,提高改善生活、办公条件,增进身心健康。室内环境污染物和污染来源主要包括放射性气体、霉菌、颗粒物、装修残留、二手烟等。
例如公开号为CN211435482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涉及空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设于室内的进气端和设于室外的排放端,进气端与排放端之间设有用于净化处理空气的空气净化单元,空气净化单元包括排气管道,以及由进气端向排放端依次设置的颗粒分离组件和气体分离组件,颗粒分离组件包括若干片滑移连接在排气管道中的颗粒过滤网,颗粒过滤网与排气管道分离设置,能够拆卸,颗粒过滤网与排气管道之间通过密封连接件活动连接并密封,本装置对室内空气中存在的固体颗粒具有良好的处理和过滤效果,同时整体建造成本较低,能够适用于工厂等大空间中使用,提高了工厂向周边环境排放空气的质量,以更低的成本达到更好的空气处理效果。
但上述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节装置存在如下缺点,通过将空气通入储液箱内,与储液箱内的净化液接触,实现将空气进一步净化,而且当空气进入的流速大时,空气与净化液产生大量气泡,导致气泡内的空气无法得到净化,降低了空气净化效果,并且不能够控制空气的湿度,降低了该装置使用环境的适用性,实用性低,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空气与净化液产生大量气泡,导致气泡内的空气无法得到净化,降低了空气净化效果,并且不能够控制空气的湿度,降低了该装置使用环境的适用性,实用性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包括机柜和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柜一侧的机门;所述机柜的两侧侧壁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部,所述机柜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通过多个减震组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进气端通过进风管与多个所述第一过滤部相连通; 所述机柜内固定连接有液体净化部、第二过滤部、加热部,所述液体净化部通过出风管与所述鼓风机的出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部通过第一连通管与所述第二过滤部相连通;所述机柜的顶部固定连接加湿器和出风盒,所述第二过滤部通过第二连通管与所述加湿器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连通管,所述第三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部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出风盒通过第四连通管与所述加热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和所述第三连通管上均固定连接有电控阀,所述机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电控阀、所述加热部、所述鼓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液体净化部内设置有用于空气分散的分散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部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柜内壁上的收集罩,所述收集罩内设置有多级过滤网,所述机柜的侧壁上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设置有隔板,所述放置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隔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卡接在所述限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液体净化部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柜内的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机柜,所述注液管的端部呈漏斗结构,且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储液箱的底部呈斗状,且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机柜,且固定连接有排液阀,所述分散组件与所述储液箱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分散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储液箱内壁上的第一分散板和第二分散板,所述第一分散板位于所述第二分散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分散板上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分散板上的孔径,所述出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散头,所述分散头位于所述第一分散板的下方,所述分散头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部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柜内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活性炭放置盒和吸水棉放置盒,所述活性炭放置盒上设置有活性炭,所述吸水棉放置盒上设置有吸水棉,所述过滤箱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活性炭放置盒和所述吸水棉放置盒均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过滤箱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柜内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加热管上固定套接有多个安装架,多个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均与所述机柜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管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管的另一端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贯穿所述鼓风机上安装座的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母,所述安装螺栓上套接有减震垫和减震柱,所述减震垫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安装螺栓和所述安装座相贴合,所述减震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安装板相贴合,所述减震垫和所述减震柱均为橡胶材质。
优选地,所述减震柱内开设有多个减震孔,所述减震柱内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减震柱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机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与所述机柜的一侧内壁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出风盒的截面呈腰形结构,所述出风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机柜的两侧和顶部均设置有第一过滤部,实现对室内不同环境的位置处,均可进行空气净化,提高了净化范围,通过设置液体净化部、在液体净化部内设置分散组件,实现将第一步净化后的空气进行第二步液体净化,分散组件能够将空气进行分散,更好的与净化液充分接触,有效的提高了空气的净化效果,通过设置第二过滤部,进一步对空气进行净化,进一步使空气得到更好的净化,通过设置加湿器、加热部、出风盒和电控阀,实现对净化后的空气能够加湿处理,加热处理,满足室内所需空气干湿度和热度需求,提高了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的实用性。
通过减震柱、减震弹簧、减震垫,能够对鼓风机运行中的震动进行降低,减少震动噪音,提高舒适性。
通过设置分散头、第一分散板和第二分散板,初步净化的空气通过出风管进入储液箱内,通过分散头进行初步分散,然后通过第一分散板和第二分散板进一步分散,提高空气与净化液接触,避免空气流速大时,产生大量的大的气泡,导致空气不能充分与净化液接触,降低空气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并入本文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进一步用来对本公开的原理进行解释,并且使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公开。
图1为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过滤部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液体净化部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减震组件局部剖开正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加热部、第二过滤部配合局部剖开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柜;2、机门;3、控制器;4、第一过滤部;5、鼓风机;6、进风管;7、安装板;8、减震组件;9、出风管;10、液体净化部;11、排液管;12、注液管;13、第一连通管;14、第二过滤部;15、加湿器;16、出风盒;17、转动盘;18、第二连通管;19、第三连通管;20、加热部;21、收集罩;22、多级过滤网;23、隔板;24、弹性片;25、储液箱;26、分散头;27、第一分散板;28、第二分散板;29、安装螺栓;30、减震垫;31、减震柱;32、减震弹簧;33、减震孔;34、安装螺母;35、过滤箱;36、活性炭放置盒;37、吸水棉放置盒;38、加热管;39、加热丝;40、电控阀;41、第四连通管;42、限位板。
如图所示,为了能明确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在图中标注了特定的结构和器件,但这仅为示意需要,并非意图将本实用新型限定在该特定结构、器件和环境中,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这些器件和环境进行调整或者修改,所进行的调整或者修改仍然包括在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在这里做以说明的是,为了使实施例更加详尽,下面的实施例为最佳、优选实施例,对于一些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替代方式而进行实施;而且附图部分仅是为了更具体的描述实施例,而并不旨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在说明书中提到“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指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另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其它实施例(无论是否明确描述)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性应在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
通常,可以至少部分从上下文中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取决于上下文,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另外,术语“基于”可以被理解为不一定旨在传达一组排他性的因素,而是可以替代地,至少部分地取决于上下文,允许存在不一定明确描述的其他因素。
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标称/标称地”是指在生产或制造过程的设计阶段期间设置的针对部件或过程操作的特性或参数的期望或目标值,以及高于和/或低于期望值的范围。值的范围可能是由于制造过程或容限中的轻微变化导致的。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大约”指示可以基于与主题半导体器件相关联的特定技术节点而变化的给定量的值。基于特定技术节点,术语“大约”可以指示给定量的值,其例如在值的5%-15%(例如,值的±5%、±10%或±15%)内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之上”和“在……上方”的含义应当以最宽方式被解读,以使得“在……上”不仅表示“直接在”某物“上”而且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之上”或“在……上方”不仅表示“在”某物“之上”或“上方”的含义,而且还可以包括其“在”某物“之上”或“上方”且其间没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
此外,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部”、“在…之上”、“上部”等空间相关术语在本文中为了描述方便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或多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如在附图中示出的。空间相关术语旨在涵盖除了在附图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的在设备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设备可以以另外的方式被定向,并且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可以类似地被相应解释。
如图1-图4和图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包括机柜1和转动连接于机柜1一侧的机门2,机门2通过一对铰链与机柜1转动连接,机柜1的两侧侧壁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部4,机柜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安装板7的顶部通过多个减震组件8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鼓风机5,鼓风机5的进气端通过进风管6与多个第一过滤部4相连通;机柜1内固定连接有液体净化部10、第二过滤部14、加热部20,液体净化部10通过出风管9与鼓风机5的出气端相连通,第二过滤部14通过第一连通管13与第二过滤部14相连通。
所述机柜1的顶部固定连接加湿器15和出风盒16,加湿器15通过螺栓与机柜1的顶部固定安装,加湿器15为现有技术,工作原理不在赘述;第二过滤部14通过第二连通管18与加湿器15相连通,第二连通管18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连通管19,第三连通管19的一端与加热部20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出风盒16通过第四连通管41与加热部20相连通,第二连通管18和第三连通管19上均固定连接有电控阀40,机门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器3,电控阀40、加热部20、鼓风机5均与控制器3信号连接,控制器3为PLC控制器。
所述液体净化部10内设置有用于空气分散的分散组件,对室内空气净化时,鼓风机5启动,室内空气通过第一过滤部4进入进风管6内,然后通过出风管9进入液体净化部10内,经过液体净化部10过滤后的空气进入第二过滤部14内再次进行过,当需要对空气进行加湿时,第二连通管18上的电控阀40开启,第三连接管19上的电控阀40关闭,加湿器15开启,将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当需要干燥的空气时,第二连通管18上的电控阀40关闭,第三连接管19上的电控阀40开启,净化后的空气进入加热部20内,然后经过第四连通管41、出风盒16排入至时内,加热部20开启,即可对净化后的空气加热,向室内注入加热的空气,通过在机柜1的两侧和顶部均设置有第一过滤部4,实现对室内不同环境的位置处,均可进行空气净化,提高了净化范围,通过设置液体净化部10、在液体净化部10内设置分散组件,实现将第一步净化后的空气进行第二步液体净化,分散组件能够将空气进行分散,更好的与净化液充分接触,有效的提高了空气的净化效果,通过设置第二过滤部14,进一步对空气进行净化,进一步使空气得到更好的净化,通过设置加湿器15、加热部20、出风盒16和电控阀40,实现对净化后的空气能够加湿处理,加热处理,满足室内所需空气干湿度和热度需求,提高了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的实用性。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过滤部4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柜1内壁上的收集罩21,收集罩21内设置有多级过滤网22,机柜1的侧壁上开设有放置孔,放置孔内设置有隔板23,放置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隔板2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片24,弹性片24卡接在限位槽内,通过设置多级过滤网22,能够初步对空气孔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处理,通过设置隔板23、弹性片24和限位槽,方便隔板23从机柜1上取下,方便定期对多级过滤网22进行清理或者更换,提高了操作方便性。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3和图6所示,所述液体净化部10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柜1内的储液箱25,储液箱25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液管12,注液管12的一端贯穿机柜1,注液管12的端部呈漏斗结构,且螺纹连接有密封盖,储液箱25的底部呈斗状,且固定连接有排液管11,排液管11的一端贯穿机柜1,且固定连接有排液阀,分散组件与储液箱25相连接,初步净化后的空气通过出风管9进入到储液箱25内,通过净化液再次净化,进一步提高了对空气净化效果,更换储液箱25内的净化液时,将密封盖打开,排液阀打开,即可对净化液更换,操作简单,便于定期对净化液进行更换。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分散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储液箱25内壁上的第一分散板27和第二分散板28,第一分散板27位于第二分散板28的下方,第一分散板27上的孔径大于第二分散板28上的孔径,出风管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散头26,分散头26位于第一分散板27的下方,分散头26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初步净化的空气通过出风管9进入储液箱25内,通过分散头26进行初步分散,然后通过第一分散板27和第二分散板28进一步分散,提高空气与净化液接触,避免空气流速大时,产生大量的大的气泡,导致空气不能充分与净化液接触,降低空气的净化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图4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过滤部14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柜1内的过滤箱35,过滤箱35内设置有活性炭放置盒36和吸水棉放置盒37,活性炭放置盒36上设置有活性炭,吸水棉放置盒37上设置有吸水棉,过滤箱35上开设有滑槽,活性炭放置盒36和吸水棉放置盒37均通过滑槽与过滤箱35滑动连接,从储液箱25内净化后的空气,通过该第一连通管13进入过滤箱35内,然后通过吸水棉放置盒37上的吸水棉对潮湿的空气进行干燥,然后在通过活性炭放置盒36内的活性炭对干燥的空气再次进行净化,进一步提高了空气净化效果,通过设置滑槽,方便活性炭放置盒36和吸水棉放置盒37的取放,便于定期更换,结构简单,提高了操作方便性。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8所示,所述加热部20包括设置于机柜1内的加热管38,加热管38内设置有加热丝39,加热丝39与电源电性连接,加热管38上固定套接有多个安装架,多个安装架的一端均与机柜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三连通管19的一端与加热管38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第四连通管41的一端与加热管38的另一端侧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加热管38和加热丝39,实现对加热管38内的空气进行加热,能够提供加热后的净化空气,满足室内不同的使用需求。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减震组件8包括贯穿鼓风机5上安装座的安装螺栓29,安装螺栓29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母34,安装螺栓29上套接有减震垫30和减震柱31,减震垫3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安装螺栓29和安装座相贴合,减震柱3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安装座和安装板7相贴合,减震垫30和减震柱31均为橡胶材质,减震柱31内开设有多个减震孔33,减震柱31内设置有减震弹簧32,减震弹簧3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减震柱3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减震柱31、减震弹簧32、减震垫30,能够对鼓风机5运行中的震动进行降低,减少震动噪音,提高舒适性。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机门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板42,限位板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与机门2转动连接,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7,限位板42的一侧与机柜1的一侧内壁相贴合,通过设置限位板42和转动盘17,便于将机门2与机柜1进行限位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出风盒16的截面呈腰形结构,出风盒16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更好的将净化孔的空气分散至室内,提高了分散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机柜的两侧和顶部均设置有第一过滤部,实现对室内不同环境的位置处,均可进行空气净化,提高了净化范围,通过设置液体净化部、在液体净化部内设置分散组件,实现将第一步净化后的空气进行第二步液体净化,分散组件能够将空气进行分散,更好的与净化液充分接触,有效的提高了空气的净化效果,通过设置第二过滤部,进一步对空气进行净化,进一步使空气得到更好的净化,通过设置加湿器、加热部、出风盒和电控阀,实现对净化后的空气能够加湿处理,加热处理,满足室内所需空气干湿度和热度需求,提高了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另外,为了避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并没有详细说明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柜和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柜一侧的机门;
所述机柜的两侧侧壁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部,所述机柜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通过多个减震组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进气端通过进风管与多个所述第一过滤部相连通;
所述机柜内固定连接有液体净化部、第二过滤部、加热部,所述液体净化部通过出风管与所述鼓风机的出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部通过第一连通管与所述第二过滤部相连通;
所述机柜的顶部固定连接加湿器和出风盒,所述第二过滤部通过第二连通管与所述加湿器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连通管,所述第三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部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出风盒通过第四连通管与所述加热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和所述第三连通管上均固定连接有电控阀,所述机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电控阀、所述加热部、所述鼓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液体净化部内设置有用于空气分散的分散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部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柜内壁上的收集罩,所述收集罩内设置有多级过滤网,所述机柜的侧壁上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设置有隔板,所述放置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隔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卡接在所述限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净化部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柜内的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机柜,所述注液管的端部呈漏斗结构,且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储液箱的底部呈斗状,且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机柜,且固定连接有排液阀,所述分散组件与所述储液箱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储液箱内壁上的第一分散板和第二分散板,所述第一分散板位于所述第二分散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分散板上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分散板上的孔径,所述出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散头,所述分散头位于所述第一分散板的下方,所述分散头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部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柜内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活性炭放置盒和吸水棉放置盒,所述活性炭放置盒上设置有活性炭,所述吸水棉放置盒上设置有吸水棉,所述过滤箱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活性炭放置盒和所述吸水棉放置盒均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过滤箱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柜内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加热管上固定套接有多个安装架,多个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均与所述机柜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管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管的另一端侧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贯穿所述鼓风机上安装座的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母,所述安装螺栓上套接有减震垫和减震柱,所述减震垫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安装螺栓和所述安装座相贴合,所述减震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安装板相贴合,所述减震垫和所述减震柱均为橡胶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柱内开设有多个减震孔,所述减震柱内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减震柱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机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与所述机柜的一侧内壁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盒的截面呈腰形结构,所述出风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
CN202220933604.1U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 Active CN216592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3604.1U CN216592112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3604.1U CN216592112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92112U true CN216592112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34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33604.1U Active CN216592112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92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22149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
CN104912464B (zh) 一种空气洁净门
CN206935578U (zh) 一种电子集尘器及空气净化装置
CN107084443A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11520828A (zh)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分层式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
CN216592112U (zh) 一种室内环境智能净化调控装置
CN205747362U (zh) 带ifd净化模块的全热交换器
CN107131587A (zh) 一种新型家用空气净化器
CN208398250U (zh) 一种窗式空气净化器
CN207527727U (zh) 一种医院用便携式空气净化装置
CN113108404A (zh) 一种高效舒适含杀菌功能的健康户式新风系统
CN105003966B (zh) 一种室内空气静电吸附净化装置
CN206222627U (zh) 一种中央空调室内出风口
CN205717821U (zh) 新风净化机
CN209655507U (zh) 吊顶式新风净化机组
CN209429967U (zh) 一种空气洁净窗
CN200989318Y (zh) 多功能居室新风机
CN206549340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6055786U (zh) 一种空气净化空调
CN205351539U (zh) 一种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
CN212511575U (zh) 一种安装在空调出风口的新风装置
CN110822582B (zh) 一种室内co2空气净化的装置与方法
CN208519855U (zh) 一种纳米功能材料异味处理装置
CN206037283U (zh) 一种具有集合净化和香薰功能的一体机
CN206207568U (zh)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