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51539U - 一种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51539U
CN205351539U CN201520941271.7U CN201520941271U CN205351539U CN 205351539 U CN205351539 U CN 205351539U CN 201520941271 U CN201520941271 U CN 201520941271U CN 205351539 U CN205351539 U CN 205351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path
clearing machine
wind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412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仁亮
林景祥
齐丛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KE RUISAI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KE RUISAI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KE RUISAI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KE RUISAI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412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51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51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51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该净化机包括机壳,机壳上设置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回风进风口和回风出风口,机壳内部设置有连通新风进风口与新风出风口的第一风路以及连通回风进风口与回风出风口的第二风路,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相互独立,第一风路中设置有净化模块和第一引风模块,第二风路中设置有第二引风模块,机壳上设有插片,窗体上安装有固定片,固定片与窗体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插片插入所述第一凹槽中将净化机悬挂在窗体上。该净化机用于安装在窗体上,节省空间,赋予窗户空气净化功能;具有热交换功能,能够减少室内温度流失;净化效果好,性能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
背景技术
随着室内装修普遍化和精致化,各种装修材料在相对密闭的室内空间散发的污染物浓度不断累积,绝大多数人将近8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其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此外,由于大气环境的不断恶化,雾霾等环境问题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其中,PM2.5为可吸入颗粒物,其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美国心脏协会估计,仅在美国,被PM2.5颗粒污染的空气就导致每年约60,000人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清洁,通常采用开窗和安装排气扇的方法将室外空气直接引入到室内,这些没有经过净化直接被引入室内的空气往往混有PM2.5等有害物质,对人体会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如何有效净化室外空气,改善室内空气环境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CN104949219A公开了一种净化效果较好的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室内机,室内机的机壳上分别设有室内空气吸收口、室内空气排出口、室外空气吸收口和室外空气排出口,机壳的内部设有连通室内空气吸收口与室内空气排出口的第一流路和连通室外空气吸收口与室外空气排出口的第二流路,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相互隔离,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上还分别设有构成该流路其中一部分的过滤单元,过滤单元采用多孔金属薄膜为过滤元件;该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驱动室内空气依次经过室内空气吸收口、第一流路和室内空气排出口排向室外的第一动力单元和驱动室外空气排入室内的第二动力单元。但是,该室内机需要通过连接管道与室外相通,占地面积较大,此外,其净化模块仅采用金属多孔材料,空气净化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所述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安装在窗体上,保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所述净化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回风进风口和回风出风口,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连通新风进风口与新风出风口的第一风路以及连通回风进风口与回风出风口的第二风路,所述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相互独立,所述第一风路中设置有净化室外新风的净化模块和驱动室外新风经过新风进风口、净化模块和新风出风口的第一引风模块,所述第二风路中设置有驱动室内回风经过回风进风口和回风出风口的第二引风模块,所述机壳上设有插片,所述窗体上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窗体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插片插入所述第一凹槽中将净化机悬挂在窗体上。
所述净化机靠近窗体的机壳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插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口,所述插片的长度小于第二凹槽口的高度。
所述净化机机壳顶部安装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螺栓固定在窗体上。
所述净化机还包括用于第一风路和第二风路中的气体进行热量交换的热交换模块,所述热交换模块设置于第一风路和第二风路之间。
所述第一风路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CO2传感器及O2传感器,所述机壳上设置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热交换模块、温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CO2传感器及O2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第一引风模块和第二引风模块均为风机。
所述风机的风轮为贯流风轮、离心风轮或轴流风轮中的一种。
所述风机的蜗壳具有圆弧形结构。
所述第一风路中设置有两个净化模块:第一净化模块和第二净化模块,所述第一净化模块和第二净化模块分别安装在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处。
所述第一净化模块包括HEPA滤网、活性碳滤网、粗效过滤网或静电除尘滤网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所述第二净化模块包括杀菌材料层、光催化材料层和吸附材料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窗式室内新风净化机结构设计巧妙,安装方便,用于安装在窗体上,节省空间,赋予窗户空气净化功能;第一净化模块采用的多功能复合滤网,有良好的防霉性能,能够适应室内空气环境变化,按颗粒物粒径分层过滤,满足过滤效果前提下,可保持滤网低阻,延长使用周期;第二净化模块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深度净化,提高了新风净化机的适用范围;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具有热交换功能,能够减少室内温度流失,保证送达第二净化模块的空气温度相对恒定,提高了整体净化效果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的正视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安装于室内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将窗体置于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中部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提供的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安装于室外的示意图;
图中:1-新风进风口;2-新风出风口;3-回风进风口;4-回风出风口;5-新风风机;6-回风风机;7-热交换模块;8-第一净化模块;9-第二净化模块;10-窗体,11-插片;12-螺栓;13-第二凹槽;14-固定片;15-PM2.5传感器;16-CO2传感器;17-控制器;18-显示控制面板;19-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所述净化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有新风进风口1、新风出风口2、回风进风口3和回风出风口4,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连通新风进风口1与新风出风口2的第一风路以及连通回风进风口3与回风出风口4的第二风路,所述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相互独立,所述第一风路中设置有净化模块和驱动室外新风经过新风进风口1、净化模块和新风出风口2的第一引风模块,所述第二风路中设置有驱动室内回风经过回风进风口3和回风出风口4的第二引风模块,所述机壳上设有插片11,所述窗体10上安装有固定片14,所述固定片14与窗体10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插片11插入所述第一凹槽中将净化机悬挂在窗体10上。
所述净化机可安装于室内,也可安装于室外,或者窗体10置于所述净化机中间。
所述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轻巧简便,能够通过贴附或嵌入等方式密封安装在窗体10上,节省空间,赋予窗户空气净化功能,并且安装过程中无需在墙壁上凿孔、无需管道连通即可实现室内外空气交互,安装简洁美观。
所述净化机靠近窗体10的机壳上设有第二凹槽13,所述插片11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13口,所述插片11的长度小于第二凹槽13口的高度。
所述净化机机壳顶部安装有连接片19,所述连接片19通过螺栓固定在窗体10上。所述连接片19与窗体10接触的部分设置有减震片,防止窗体10因引风模块或换热器的工作产生强振动。
所述净化机还包括用于第一风路和第二风路中的气体进行热量交换的热交换模块7,所述热交换模块7设置于第一风路和第二风路之间。所述热交换模块7能有效进行新风和回风的热交换,保证室内环境温度,降低室内热量损失。
当室外空气质量较好时,可以关闭净化机,打开窗户自然通风;当室外空气较差需要关闭窗户时,可以开启新风净化机,保持室内空气舒适。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开启回风功能,可以有效减小室内热量损失,节约能耗。室内外温差不大时,可以关闭回风,则由新风进风形成的微增压,同样可以将室内污浊空气通过门缝隙挤压排出,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所述第一风路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15、CO2传感器16及O2传感器,所述机壳上设置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为显示控制面板18,所述显示装置、热交换模块7、温度传感器、PM2.5传感,15、CO2传感器16及O2传感器均与控制器17相连。所述控制器17中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能够将热交换模块7、温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15、CO2传感器16、O2传感器传输的信号通过显示装置显示。所述传感器、显示装置及控制器17的设置方便用户对窗式室内新风净化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满足室内空气质量要求。
所述第一引风模块和第二引风模块均为风机。
所述风机的风轮为贯流风轮、离心风轮或轴流风轮。
所述风机的蜗壳具有圆弧形结构,圆弧形结构的蜗壳不会蜗风,气流流场均匀,噪音小。
所述第一风路中设置有两个净化模块:第一净化模块8和第二净化模块9,所述第一净化模块8和第二净化模块9分别安装在新风进风口1和新风出风口2处。所述第一净化模块8及第二净化模块9均用于新风的净化,所述第一净化模块8与第二净化模块9可根据实际需要仅保留一个。
所述第一净化模块8包括HEPA滤网、活性碳滤网、粗效过滤网或静电除尘滤网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第一净化模块8能够适应室外空气成分、温度及湿度等环境变化,具有良好的防霉性能,能够按空气中颗粒物的粒径分层过滤,有效延长了滤网的使用周期、保证气流低阻并且分布均匀,所述第一净化模块8PM2.5一次过滤效率≥99%。
所述第二净化模块9包括杀菌材料层、光催化材料层和吸附材料层,能够持久净化空气中有害物质,包括VOCs、细菌及霉菌等。
实施例1
一种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净化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与窗体10连接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13、新风进风口1和回风出风口4,所述第二凹槽口设有插片11,所述窗体10上安装有固定片14,所述固定片14与窗体10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插片11插入第一凹槽中将净化机悬挂于窗体10上,所述机壳顶部安装有连接片19,所述连接片19通过螺栓固定于窗体10上,所述连接片19与窗体10之间安装有减振片,所述机壳朝室内的一侧设置有新风出风口2、回风进风口3与显示装置;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第一风路和第二风路,所述第一风路连通新风进风口1与新风出风口2,所述第二风路连通回风进风口3与回风出风口4;所述新风进风口1处设置有第一净化模块8,所述新风出风口2处设置有第二净化模块9;所述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之间设置有热交换模块7,所述热交换模块7实现新风与回风的热量交换;所述第一风路中设置有驱动室外新风经过新风进风口1、净化模块和新风出风口2的第一引风模块,所述第二风路中设置有驱动室内回风经过回风进风口3和回风出风口4的第二引风模块,所述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中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15、CO2传感器16及O2传感器,所述第一风路中的风机为新风风机5,所述第二风路中的风机为回风风机6,所述热交换模块7、新风风机5、回风风机6、显示装置、温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15、CO2传感器16及O2传感器均与控制器17相连,所述控制器17安装于所述机壳内部,所述控制器17中安装有单片机。
所述第一净化模块8包括HEPA滤网、活性碳滤网、粗效过滤网或静电除尘滤网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第二净化模块9包括杀菌材料层、光催化材料层和吸附材料层。
所述风机的蜗壳具有圆弧结构,所述风机的风轮为贯流风轮、离心风轮、轴流风轮或后倾式风轮中的一种。
所述窗式新风净化机与窗体的安装位置如图3-5所示,所述净化机可安装于室内,如图3所示,也可安装于室外,如图5所示,或是将窗体置于净化机中。如图4所示。
利用所述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进行空气净化的流程为:
室外空气在新风风机5的驱动下由新风进气口经第一净化模块8、热交换模块7和第二净化模块9后从新风出风口2进入室内;室内污浊空气在回风风机6的驱动下由回风进风口3经热交换模块7从回风出风口4排到室外。
当室外空气质量较好时,可以关闭净化机,打开窗户自然通风;当室外空气较差需要关闭窗户时,可以开启新风净化机,保持室内空气舒适。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开启回风功能,可以有效减小室内热量损失,节约能耗。室内外温差不大时,可以关闭回风,则由新风进风形成的微增压,同样可以将室内污浊空气通过门缝隙挤压排出,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所述净化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有新风进风口(1)、新风出风口(2)、回风进风口(3)和回风出风口(4),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连通新风进风口(1)与新风出风口(2)的第一风路以及连通回风进风口(3)与回风出风口(4)的第二风路,所述第一风路与第二风路相互独立,所述第一风路中设置有净化室外新风的净化模块和驱动室外新风经过新风进风口(1)、净化模块和新风出风口(2)的第一引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路中设置有驱动室内回风经过回风进风口(3)和回风出风口(4)的第二引风模块,所述机壳上设有插片(11),窗体(10)上安装有固定片(14),所述固定片(14)与窗体(10)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插片(11)插入所述第一凹槽中将净化机悬挂在窗体(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靠近窗体(10)的机壳上设有第二凹槽(13),所述插片(11)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13)口,所述插片(11)的长度小于第二凹槽(13)口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机壳顶部安装有连接片(19),所述连接片(19)通过螺栓固定在窗体(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还包括用于第一风路和第二风路中的气体进行热量交换的热交换模块(7),所述热交换模块(7)设置于第一风路和第二风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路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15)、CO2传感器(16)及O2传感器,所述机壳上设置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热交换模块(7)、温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15)、CO2传感器(16)及O2传感器均与控制器(17)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风模块和第二引风模块均为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蜗壳具有圆弧形结构,所述风机的风轮为贯流风轮、离心风轮或轴流风轮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路中设置有两个净化模块:第一净化模块(8)和第二净化模块(9),所述第一净化模块(8)和第二净化模块(9)分别安装在新风进风口(1)和新风出风口(2)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模块(8)包括HEPA滤网、活性碳滤网、粗效过滤网或静电除尘滤网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模块(9)包括杀菌材料层、光催化材料层和吸附材料层。
CN201520941271.7U 2015-11-23 2015-11-23 一种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 Active CN205351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41271.7U CN205351539U (zh) 2015-11-23 2015-11-23 一种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41271.7U CN205351539U (zh) 2015-11-23 2015-11-23 一种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51539U true CN205351539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67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41271.7U Active CN205351539U (zh) 2015-11-23 2015-11-23 一种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515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2506A (zh) * 2017-04-28 2017-08-18 江苏中科睿赛污染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模块后置型新风净化机
CN107166693A (zh) * 2017-06-15 2017-09-15 山东鑫友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外空气优化交换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2506A (zh) * 2017-04-28 2017-08-18 江苏中科睿赛污染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模块后置型新风净化机
CN107166693A (zh) * 2017-06-15 2017-09-15 山东鑫友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外空气优化交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48442U (zh) 空气净化新风机
CN104196428B (zh) 智能空气净化窗
CN107202396A (zh) 一种双循环式新风系统和新风机
CN205897436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智能通风净化器
CN205137683U (zh) 一种自清洁空气净化系统
CN104456815A (zh) 室内空气补给净化系统
CN204738698U (zh) 一种新型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简易室内用门
CN204358858U (zh) 新风换气和空气净化机
CN208779622U (zh) 一种智能中央净化新风机
CN111174344A (zh) 一种富氧新风系统
CN205137723U (zh) 舒适新风净化一体机
CN201672605U (zh) 一种空气净化机系统
CN104005689A (zh) 一种空气净化门
CN205351539U (zh) 一种窗式室内空气净化机
CN206803271U (zh) 一种室内自动净化通风排油烟装置
CN203628866U (zh) 一种智能多功能新风机
CN201003843Y (zh) 一种用于空调机的新风过滤装置
CN204040833U (zh) 智能空气净化窗
CN201819315U (zh) 智能型空气净化恒温节能装置
CN200989318Y (zh) 多功能居室新风机
CN2583558Y (zh) 空气过滤通风机
CN210602120U (zh) 一种窗用智能新风净化机
CN212252981U (zh) 一种窗式新风净化器
CN2861835Y (zh) 环保水冷设备
CN203893322U (zh) 空气净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