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0154U - 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及水龙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及水龙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90154U
CN216590154U CN202123011496.7U CN202123011496U CN216590154U CN 216590154 U CN216590154 U CN 216590154U CN 202123011496 U CN202123011496 U CN 202123011496U CN 216590154 U CN216590154 U CN 216590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ucet
stabilizing
groove
rotating pipe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114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彦宽
谢毓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Luoli Toilet And Bathro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Luoli Toilet And Bathro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Luoli Toilet And Bathro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Luoli Toilet And Bathro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114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90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90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90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及水龙头,包括第一稳固套及形成在转动管外表面的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的槽底形成有供第一稳固套有形变空间的形变槽,第一稳固套套设在第一环形槽内且在受压状态下第一稳固套挤压第一环形槽及形变槽,通过第一稳固套、第一环形槽和第一形变槽之间的配合,当第一稳固套受到压力,朝形变槽内发送形变时,使得整个水龙头出水管和转动管在径向上的稳定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及水龙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浴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及水龙头。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水龙头是我们常用的一种产品,我们常见的厨房水槽水龙头为了满足厨房用水的复杂情况,所以厨房水槽水龙头出水口都较高且可转动。现有厨房水槽水龙头结构包括出水管、转动管、龙头主体、阀芯和开关,转动管与出水管的下端固定密封连接,且转动管可伸入到龙头主体内与进水腔连通,在龙头主体上转动并且限位,为了使得转动更加的顺畅,转动管外侧壁都具有一个环形凹槽并且套入一个与环形凹槽匹配的半环形稳固圈,半环形稳固圈通常为塑料材质,通过设置一个半环形稳固圈使得转动更加顺畅,减小转动管在转动过程中的磨损,半环形稳固圈上形成有一螺纹通孔,通过螺栓从龙头主体上旋入到半环形稳固圈上后,对转动管进行一个稳固的作用且缓冲转动管在转动过程中与龙头主体摩擦,使得转动更加的顺畅。
但是现有厨房水槽水龙头还是存在稳定性的问题,由于半环形稳固圈没有完全与环形凹槽相贴合,导致转动管稳定性不强容易抖动,有鉴于此,本案便针对其问题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其一提供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它能够使得第一稳固套和第一环形槽贴合得更加紧密,稳定性更好,其二提供一种包含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的水龙头,该水龙头出水管和转动管稳定性更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径向稳固机构,所述径向稳固机构包括第一稳固套及形成在转动管外表面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底形成有供第一稳固套有形变空间的形变槽,所述第一稳固套套设在第一环形槽内且在受压状态下第一稳固套挤压第一环形槽及形变槽。
所述形变槽形状为环形。
所述形变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底的连接面为斜面。
所述第一稳固套形状为环形,所述第一稳固套形成有切口。
所述第一稳固套形成有倾斜切口。
所述径向稳固机构还包括第二稳固套及形成在转动管外表面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在第一环形槽的下方,所述第二稳固套套设在第二环形槽内。
所述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还包括限位体,所述限位体用于限制转动管的轴向移动。
所述限位体与第一稳固套或转动管卡挚配合。
所述限位体包括连接柱,所述第一稳固套形成有供所述连接柱伸入的连接部。
一种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转动管、出水管以及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所述龙头主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置腔并在第一容置腔内安装有控制第一容置腔导通或隔断的控制阀组,所述龙头主体还形成有与第一容置腔相连通的第一容置孔并在第一容置孔内可转动地且密封配置有所述转动管,在安装状态下第一稳固套受到第一容置孔孔壁挤压而挤压第一环形槽及形变槽,所述出水管下端与所述转动管上端连接,所述转动管的管道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连通。
所述龙头主体侧表面形成有第二容置孔,所述第一容置孔和所述第二容置孔相连通,所述限位体包括连接柱,所述第一稳固套形成有供所述连接柱伸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二容置孔并伸入所述第一稳固套的连接部内。
所述限位体包括盖帽和卡簧,所述转动管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接的侧壁下方形成有环形的卡簧槽,所述卡簧套设在所述卡簧槽内,所述盖帽压在所述卡簧上方,所述盖帽上表面形成有直径与所述出水管外径相同的通孔,所述第一容置孔开口处的龙头主体上形成有环形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壁形成有内螺纹,所述盖帽的外侧壁形成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槽内壁的内螺纹和所述盖帽的外侧壁的外螺纹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转动管的第一环形槽内设置供第一稳固套有形变空间的形变槽,第一稳固套与第一环形槽两者组合后的外径略大于龙头主体的第一容置孔相配合处之内径,当转动管插入到龙头主体的第一容置孔时,由于第一稳固套受到龙头主体内壁的挤压,且上下收到第一环形槽侧壁的限制,只能朝形变槽方向发生形变,第一稳固套被挤入形变槽内,增大了第一稳固套和第一环形槽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稳固套和第一环形槽贴合得更加紧密且包覆度更好。与现有技术的转动管相比,在转动管受到外力时,接触面积变大压强变小,稳定性更好;同理,制得的水龙头不容易晃动,转动顺畅。
2.通过设置环形的第一稳固套,增大第一稳固套与转动管的贴合面积,增加径向稳定性,且第一稳固套设置了倾斜切口,当稳固套受到龙头主体内壁挤压力时,倾斜切口会闭合使得第一稳固套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力学性能更好。
3.进一步在转动管下面设置第二环形槽和第二稳固套,形成上下两环形稳固支点,使得整个转动管的稳定性更好,不容易晃动,转动更加的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径向稳固机构的压缩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径向稳固机构的未压缩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龙头转动管稳固机构和龙头主体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龙头转动管稳固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转动管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龙头主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水龙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径向稳固机构的未压缩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径向稳固机构的压缩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龙头转动管稳固机构中限位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图1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11、转动管;114、第一环形槽;1114、形变槽;115、第二环形槽;116、卡簧槽;12、第一稳固套;121、切口;13、连接柱;14、第二稳固套;15、盖帽;16、卡簧;
2、龙头主体;21、第一容置孔;211、连接槽;22、第二容置孔;23、第一容置腔;24、第二腔室;
3、出水管;4、阀芯;5、拨动体;6、过水管路;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2、出水管3、转动管11及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
龙头主体2形成有第一容置腔23和第一容置孔21,第一容置孔21开设在龙头主体2顶部并与第一容置腔23相连通,第一容置腔23的输入端形成有用于外接水管的安装孔,第一容置腔23内配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容置腔23导通与隔断的控制阀组,控制阀组可为拨动式阀组或旋钮式阀组,继而通过控制阀组实现第一容置腔23的出水开关与出水流量。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控制阀组为拨动式阀组,包括阀芯4和拨动体5,阀芯4位于第一容置腔23内,拨动体5与阀芯4的控制端相连接;若第一容置腔23是冷热混合腔则阀芯4为冷热混合阀。
转动管11可转动地且密封设置在龙头主体的第一容置孔21内,具体的:转动管11插入第一容置孔21内并伸入到第一容置腔23内,转动管11外侧壁与第一容置孔21内侧壁之间配合有密封圈7,通过密封圈7可使得第一容置腔23的水流不会从第一容置孔21向外漏。同时,转动管11上设有轴向贯通的管道,第一容置腔23与转动管11的管道相连通以实现第一容置腔23的出水。
在本实施例中,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包括限制转动管11径向摆动的径向稳固机构和限制转动管11轴向移动的限位体,通过龙头转动稳固结构使得转动管11在满足水平转动的同时限制其轴向位移以及径向摆动。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径向稳固机构包括第一稳固套12及形成在转动管11外表面的第一环形槽114,第一环形槽114的槽底形成有供第一稳固套12有形变空间的形变槽1114,优选地形变槽1114形状为环形,形变槽1114的槽底与第一环形槽114的槽底的连接面为斜面。第一稳固套12材料为低摩擦系数的塑性材质,优选地采用POM材质,第一稳固套12套设在转动管11的第一环形槽114内,第一稳固套12与第一环形槽114两者组合后第一稳固套12的外径略大于龙头主体2的第一容置孔21内径,当转动管11插入到龙头主体2的第一容置孔21时,如图2所示,第一稳固套12由于受到龙头主体2的第一容置孔21内壁的挤压,且第一稳固套12上下受到第一环形槽114侧壁的限制,只能朝形变槽1114方向发生形变,第一稳固套12被挤入形变槽1114内,增大了第一稳固套12和第一环形槽114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稳固套12和第一环形槽114贴合得更加紧密且包覆度更好。
为方便将第一稳固套12装入第一环形槽114内,本实施例的第一稳固套12形状为环形,第一稳固套12形成有切口121。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切口121为倾斜切口,如此在安装完成后第一稳固套12的周向整圈均可以实现与第一容置孔21的压紧配合,使得第一稳固套12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增强转动管11在周向各处的径向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体与转动管11卡挚配合,具体地,限位体包括连接柱13,限位体用于限制转动管11的轴向移动,第一稳固套12形成有供连接柱13伸入的连接部。龙头主体2侧表面形成有容置连接柱13的第二容置孔22,第一容置孔21和第二容置孔22相连通,通过连接柱13从第二容置孔22插入到第一稳固套12的连接部中实现限制转动管11的轴向位移。
出水管3下端与转动管11的上端连接,优选地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出水管3为鹅颈出水管3,出水管3远离龙头主体2的一端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通过出水管3与第一容置腔23相连通,在拨动体5控制阀芯4开启关闭来实现通水和闭合。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龙头,其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第一容置孔21底部经第一容置腔23直线延伸至第一容置腔23相应处的下壁,为方便表述,本实施例定义位于第一容置腔23下壁处的第一容置孔21部分为稳定孔部,转动管11底部也插入稳定孔部且转动管11底部外侧壁与稳定孔部内侧壁之间也配合有密封圈7,同时,在转动管11的对应第一容置腔23的侧壁位置处开设有连通孔,第一容置腔23经连通孔与转动管11的管道相连通以实现第一容置腔23的出水。转动管11底部外表面还形成有与第二环形槽115,第二环形槽115在第一环形槽114的下方,第二稳固套14套设在第二环形槽115内。第二稳固套14的材质与第一稳固套12相同。通过转动管11上面设置第一环形槽114和第一稳固套12,且转动管11下面设置第二环形槽115和第二稳固套14,形成上下两环形稳固支点,使得整个转动管11的稳定性更好,不容易晃动,转动更加的顺畅。
实施例3
如图5-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龙头,其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的水龙头为双出水口的水龙头,龙头主体2内还形成有第二腔室24,第二腔室24的输入端也形成有用于外接另外水管的进水通孔,第一容置孔21开设在龙头主体2顶部并沿第一容置孔21的长轴方向贯通至第一容置腔23和第二腔室24;转动管11底部也插入到第一容置腔23与第二腔室24相连通处的第一容置孔21位置内,并在第一容置腔23与第二腔室24相连通处的第一容置孔21位置内配置密封圈7;同时,在转动管11的对应第一容置腔23的侧壁位置处开设有连通孔,第一容置腔23经连通孔与转动管11的管道相连通以实现第一容置腔23的出水。转动管11底部外表面还形成有与第二环形槽115,第二环形槽115在第一环形槽114的下方,第二稳固套14套设在第二环形槽115内。第二稳固套14的材质与第一稳固套12相同。通过转动管11上面设置第一环形槽114和第一稳固套12,且转动管11下面设置第二环形槽115和第二稳固套14,形成上下两环形稳固支点,使得整个转动管11的稳定性更好,不容易晃动,转动更加的顺畅。
同时,本实施例水龙头还包括过水管路6,过水管路6内置于出水管3内和转动管11内且穿透转动管11伸入到第二腔室24内。过水管路6另一端延伸到出水管3远离龙头主体2的另一端,出水管3远离龙头主体2的另一端还形成有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在第一出水口的出水侧,出水管3内对应第二出水口的位置内配置有出水阀芯和出水阀芯开关,出水阀芯控制端与出水阀芯开关相连接,过水管路6与出水阀芯相连通,由出水阀芯来控制第二出水口是否出水。
实施例4:
实施例4中除了限位转动管11轴向移动的方式与实施例3不同,其余结构相同,如图12-13所示,提供了限位体的第二种实施方式:限位体与转动管11卡挚配合,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限位体包括盖帽15和卡簧16,转动管11与出水管3相连接的侧壁下方形成有环形的卡簧槽116,卡簧16套设在卡簧槽116内,盖帽15压在卡簧16上方,盖帽15上表面形成有直径与出水管3外径相同的通孔,龙头主体2上第一容置孔21的开口处形成有环形的连接槽211,连接槽211内壁形成有内螺纹,盖帽15的外侧壁形成有外螺纹,连接槽211内壁的内螺纹和盖帽15的外侧壁的外螺纹相适配,通过盖帽15旋入连接槽211内,卡簧16上表面与盖帽15的下表面相贴合,限制了卡簧16的轴向移动,从而对出水管3和转动管11进行限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2)

1.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径向稳固机构,所述径向稳固机构包括第一稳固套及形成在转动管外表面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底形成有供第一稳固套有形变空间的形变槽,所述第一稳固套套设在第一环形槽内且在受压状态下第一稳固套挤压第一环形槽及形变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槽形状为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底的连接面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固套形状为环形,所述第一稳固套形成有切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固套形成有倾斜切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稳固机构还包括第二稳固套及形成在转动管外表面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在第一环形槽的下方,所述第二稳固套套设在第二环形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还包括限位体,所述限位体用于限制转动管的轴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与第一稳固套或转动管卡挚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包括连接柱,所述第一稳固套形成有供所述连接柱伸入的连接部。
10.一种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龙头主体、转动管、出水管以及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所述龙头主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置腔并在第一容置腔内安装有控制第一容置腔导通或隔断的控制阀组,所述龙头主体还形成有与第一容置腔相连通的第一容置孔并在第一容置孔内可转动地且密封配置有所述转动管,在安装状态下第一稳固套受到第一容置孔孔壁挤压而挤压第一环形槽及形变槽,所述出水管下端与所述转动管上端连接,所述转动管的管道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主体侧表面形成有第二容置孔,所述第一容置孔和所述第二容置孔相连通,所述限位体包括连接柱,所述第一稳固套形成有供所述连接柱伸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二容置孔并伸入所述第一稳固套的连接部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包括盖帽和卡簧,所述转动管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接的侧壁下方形成有环形的卡簧槽,所述卡簧套设在所述卡簧槽内,所述盖帽压在所述卡簧上方,所述盖帽上表面形成有直径与所述出水管外径相同的通孔,所述第一容置孔开口处的龙头主体上形成有环形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壁形成有内螺纹,所述盖帽的外侧壁形成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槽内壁的内螺纹和所述盖帽的外侧壁的外螺纹相适配。
CN202123011496.7U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及水龙头 Active CN216590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1496.7U CN216590154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及水龙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1496.7U CN216590154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及水龙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90154U true CN216590154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52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11496.7U Active CN216590154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及水龙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90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2030B2 (en) Flow control switch valve
EP1956150B1 (en) Temperature control faucet with an improved structure
CN109595360A (zh) 水路切换装置及出水装置
US4917355A (en) Stop valve
CN216590154U (zh) 一种龙头转动管稳固结构及水龙头
CN216539015U (zh) 一种出水装置
JP7058744B2 (ja) 電子膨張弁
CN206889712U (zh) 瓶阀结构
CN212203138U (zh) 一种可360度旋转的水龙头
CN213628926U (zh) 旋式蝶阀
CN210193882U (zh) 一种发酵罐的液压出口阀
CN210770517U (zh) 一种分体式卫浴用水龙头
CN2752559Y (zh) 水龙头
CN217696092U (zh) 一种饮水机开关的阀体结构
CN210196591U (zh) 一种出水口方向可方便调节的角阀
CN220037574U (zh) 水龙头
CN220080181U (zh) 一种水龙头安装结构及集成水槽
CN219035655U (zh) 一种改进的双出水厨房龙头
CN201779309U (zh) 快速开关式调温水龙头
CN214838527U (zh) 新型阀门水龙头
CN210003821U (zh) 一种慢开龙头
CN21377672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连接装置
KR200409417Y1 (ko) 수전 배관연결 밸브
CN217355738U (zh) 一种双出水厨房水龙头
CN219013487U (zh) 一种可折叠龙头出水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