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87205U - 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87205U CN216587205U CN202122892707.6U CN202122892707U CN216587205U CN 216587205 U CN216587205 U CN 216587205U CN 202122892707 U CN202122892707 U CN 202122892707U CN 216587205 U CN216587205 U CN 2165872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water storage
- heat dissipation
- heat
- ventil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using natural or 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e.g. straw, wool, clay or used tir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属于石制板材领域,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依次排列连接的第一散热层、第二散热层和隔热层,所述第一散热层位于远离房屋一侧,所述隔热层位于靠近房屋一侧,所述第一散热层包括蓄水板,所述蓄水板内设置有用于储存雨水的蓄水槽,所述第二散热层包括透风板和盖合板,所述盖合板与透风板胶接。蓄水板可在下雨天时,对雨水进行收集,而在阳光剧烈的时候,蓄水槽内的水就会挥发带走热量,达到散热效果;透风板能使风在其内部流动,并在流动时带走热量,实现双层散热;隔热板则可阻隔热量,防止其进入室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属于石制板材领域。
背景技术
大理石板材,石材的一种,主要盛产地在云南大理。由千万年地壳作用自然形成的大理石板材,具有独特的纹路花样、天然的毛细孔肌理与稳定的物理性,以及坚硬的石材特质,在居家空间长期使用也能有历久弥新的感觉。
大理石板材常作为幕墙的原材料,幕墙挂载于房屋的外侧需要长时间被太阳直射,在夏天的时候由于大理石板材的散热性能较差,大理石板材自身的温度难以散去,导致幕墙的热量辐射到房屋内部,使得房屋内部闷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提出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新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依次排列连接的第一散热层、第二散热层和隔热层,所述第一散热层位于远离房屋一侧,所述隔热层位于靠近房屋一侧,所述第一散热层包括蓄水板,所述蓄水板内设置有用于储存雨水的蓄水槽,所述第二散热层包括透风板和盖合板,所述盖合板与透风板胶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大理石板材设置为由第一散热层、第二散热层和隔热层三层复合而成,使得大理石板材具备了散热和隔热的性能,即使经过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依然不会使得室内的温度上升,避免了造成室内闷热;第一散热层位于外侧,包括带有蓄水槽的蓄水板,蓄水板可在下雨天时,对雨水进行收集,而在阳光剧烈的时候,蓄水槽内的水就会挥发带走热量,达到散热效果;第二散热层包括透风板和盖合板,透风板能使风在其内部流动,并在流动时带走热量,实现双层散热;隔热板则可阻隔热量,防止其进入室内。
优选的,所述透风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透风槽,所述透风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透风槽,所述第一透风槽与第二透风槽纵横排列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透风槽上设置有用于引风的导风口,所述盖合板上设置有与第二透风槽相连通的若干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透风板上设置第一透风槽和第二透风槽,第一透风槽和第二透风槽纵横排列分布,第一透风槽可将从侧面吹来的风导入透风板内,使其带走透风板上的热量;第二透风槽可将从顶面与底面吹来的风导入透风板内,使其带走透风板上的热量,同时还可在下雨时,排走第一透风槽内雨水;在第一透风槽上设置导风口,导风口可使得风更容易吹进透风板内;在盖合板上设置通孔,使得第二透风槽不被阻挡。
优选的,所述蓄水板与透风板胶接,所述蓄水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将外界与蓄水槽相导通的导水孔,所述蓄水槽内靠近导水孔的一端设置有斜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蓄水板上设置导水孔,使得下雨时,雨水可顺着导水孔进入至蓄水槽内,并被储存;在蓄水槽内设置斜块,使得挥发的水气未从导水孔处飘出蓄水板时,可粘附在斜块上,并在冷凝后沿斜块滴回蓄水槽底部。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与盖合板胶接,所述隔热板为中空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板的中空的结构,可以隔绝大部分热量,使得传导至屋内的热量较少,从而避免了屋内的温度上升,造成闷热。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外侧均涂设有环氧树脂涂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较高、耐酸性、耐碱性好,涂设有环氧树脂涂料的大理石复合板的耐腐蚀性能会大大提高,从而使得大理石复合板的使用寿命增长,节省下更换的资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原本单一材料的大理石板材设置为由第一散热层、第二散热层和隔热层三层结构复合而成,使得不具备散热效果的大理石板材得到了散热性能内,作为幕墙在房子外经历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也不会将大量热能传递到室内,避免了屋内产生闷热的情况;第一散热层为带有蓄水槽的蓄水板,可在下雨时储存雨水,并在平常时挥发雨水带走热量,达到散热效果;第二散热层为透风板和盖合板,透风板可使空气在其内部流通,并在流通时带走热量,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隔热层通过中空结构隔绝大部分热量,使得进入房内热量较少,避免了房屋闷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的蓄水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隔热板;2、盖合板;3、透风板;4、蓄水板;5、导水孔;6、导风口;7、第一透风槽;8、第二透风槽;9、蓄水槽;10、斜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包括本体,本体的外侧均涂设有环氧树脂涂料,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较高、耐酸性、耐碱性好,涂设有环氧树脂涂料的大理石复合板的耐腐蚀性能会大大提高,从而使得大理石复合板的使用寿命增长,节省下更换的资源。本体包括依次排列连接的第一散热层、第二散热层和隔热层,第一散热层位于远离房屋一侧,隔热层位于靠近房屋一侧。双层散热结构可将本体上的大部分热量消散导出本体,隔热层则可将大部分热量隔绝在外,使高温不会大量传导至室内,避免室内出现闷热的情况。
第一散热层包括蓄水板4,蓄水板4内设置有蓄水槽9,蓄水槽9可以收集并储存雨水。蓄水板4顶端设置有若干导水孔5,下雨时,雨水可从导水孔5处落入蓄水槽9内。蓄水槽9的顶端对称设置有斜块10,当蓄水槽9内的雨水挥发后,有一部分会从导水孔5处直接飘出蓄水板4,有一部分会被蓄水槽9的顶端所挡住,于是冷凝后粘附在斜块10上,并在积累后滴落下来,使得蓄水槽9内的水可以被使用得更久。
第二散热层包括透风板3和盖合板2,透风板3的两端分别与盖合板2和蓄水板4胶接。透风板3上设置有若干横向排列的第一透风槽7和若干纵向排列的第二透风槽8,第一透风槽7与第二透风槽8纵横交错且均匀排列分布。第一透风槽7可将从侧面吹来的风导入透风板3内,使其带走透风板3上的热量,第二透风槽8可将从顶面与底面吹来的风导入透风板3内,使其带走透风板3上的热量,同时还可在下雨时,排走第一透风槽7内的雨水。第一透风槽7上设置有导风口6,导风口6为豁口,可使风更容易进入第一透风槽7内,且第一透风槽7上的导风口6为两侧交错分布,使得透风板3两侧的风不会对冲消散。盖合板2可包住透风板3,使得吹入透风板3内的风的流向更加单一,即流通更快速。盖合板2上设置有与第二透风槽8相连通的若干通孔,通孔保证了第二透风槽8的进风。
隔热层包括隔热板1,隔热板1与盖合板2胶接,隔热板1为中空结构,由于空气对温度的传导较差,因此中空的结构可隔绝大部分热量,使得热量不会被传导至屋内,从而避免了屋内产生闷热的情况。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依次排列连接的第一散热层、第二散热层和隔热层,所述第一散热层位于远离房屋一侧,所述隔热层位于靠近房屋一侧,所述第一散热层包括蓄水板(4),所述蓄水板(4)内设置有用于储存雨水的蓄水槽(9),所述第二散热层包括透风板(3)和盖合板(2),所述盖合板(2)与透风板(3)胶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风板(3)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透风槽(7),所述透风板(3)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透风槽(8),所述第一透风槽(7)与第二透风槽(8)纵横排列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透风槽(7)上设置有用于引风的导风口(6),所述盖合板(2)上设置有与第二透风槽(8)相连通的若干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板(4)与透风板(3)胶接,所述蓄水板(4)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将外界与蓄水槽(9)相导通的导水孔(5),所述蓄水槽(9)内靠近导水孔(5)的一端设置有斜块(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包括隔热板(1),所述隔热板(1)与盖合板(2)胶接,所述隔热板(1)为中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侧均涂设有环氧树脂涂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92707.6U CN216587205U (zh) | 2021-11-24 | 2021-11-24 | 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92707.6U CN216587205U (zh) | 2021-11-24 | 2021-11-24 | 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87205U true CN216587205U (zh) | 2022-05-24 |
Family
ID=81646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892707.6U Active CN216587205U (zh) | 2021-11-24 | 2021-11-24 | 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87205U (zh) |
-
2021
- 2021-11-24 CN CN202122892707.6U patent/CN2165872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10102918A1 (de) | Photovoltaisch und solarthermisch wirksame Verbundpaneele und deren Anwendung | |
CN208363260U (zh) |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 |
CN212405548U (zh) | 一种建筑外墙隔热通风装置 | |
Chenvidyakarn | Passive design for thermal comfort in hot humid climates | |
CN201546384U (zh) | 太阳能热压通风屋面及太阳能热压通风建筑 | |
CN2830554Y (zh) | 可调节室内温度和光照度的屋顶 | |
US4331128A (en) | Climate-controlled building | |
CN216587205U (zh) | 一种环保大理石复合板 | |
CN202157509U (zh) | 一种高分子木纤维运动地板 | |
CN205444788U (zh) | 一种保温的拼接地板 | |
CN213564806U (zh) | 防水透气铝蜂窝板 | |
CN108222317A (zh) | 一种绿化节能型建筑外墙结构 | |
CN201034361Y (zh) | 太阳能致动的热对流通风结构 | |
KR101015220B1 (ko) | 복층 집광판을 이용한 태양에너지 활용방법 | |
CN213947717U (zh) | 建筑用室内防霉防潮阻燃装饰板 | |
CN210177834U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驱动通风蒸发降温屋面 | |
Naseer |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Design: Revisiting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 |
CN209538496U (zh) | 一种便于拼接的pvc天花板 | |
CN214272447U (zh) |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隔热材料 | |
CN205369975U (zh) | 适于农村建筑改造的节能屋顶 | |
CN208023777U (zh) | 一种绿化节能型建筑外墙结构 | |
CN206274878U (zh) | 一种组合式光伏大棚屋面结构 | |
DE102007063367A1 (de) | Solarthermisches Wärmedämmverbundsystem für wärmespeicherfähige Fassaden | |
CN214738909U (zh) |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保温板 | |
CN214615201U (zh) | 内置发热层电热实木复合地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