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85783U - 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85783U
CN216585783U CN202123326802.6U CN202123326802U CN216585783U CN 216585783 U CN216585783 U CN 216585783U CN 202123326802 U CN202123326802 U CN 202123326802U CN 216585783 U CN216585783 U CN 216585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guide wheel
belt
guide
guid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268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粟宇静
白晓乐
付钢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Huaian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Huaian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Huaian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268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85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85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85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导轮组件包括导轮和轴承组,导轮的外周壁包括沿导轮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皮带配合部和第二皮带配合部,导轮限定出轴承室,轴承组安装于轴承室,且包括至少一个轴承,在导轮的轴向上,轴承组的轴向两端端面所处的平面包围第一皮带配合部和第二皮带配合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轴承组稳定支撑导轮,保证导轮组件使用可靠。

Description

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干衣机中的导轮主要用于张紧干衣机的皮带或调节干衣机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转速。相关技术中,导轮在工作过程中会绕与导轮中心轴线垂直的轴线发生较大扭转,导致支撑导轮运转的轴承的轴向受力不均,易使得轴承配合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所述导轮组件的轴承组稳定支撑导轮,保证导轮组件使用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导轮组件的衣物处理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包括:导轮,所述导轮的外周壁包括沿所述导轮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皮带配合部和第二皮带配合部,所述导轮限定出轴承室;轴承组,所述轴承组安装于所述轴承室,且包括至少一个轴承,在所述导轮的轴向上,所述轴承组的轴向两端端面所处的平面包围所述第一皮带配合部和所述第二皮带配合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通过设置轴承组的轴向两端端面所处的平面在导轮的轴向上包围第一皮带配合部和第二皮带配合部,便于使得第一皮带配合部和第二皮带配合部承受的作用力不会超出轴承组轴向两端端面所处平面包围的空间,从而使得轴承组的轴向受力均匀,有效保证轴承组稳定支撑导轮,保证轴承组配合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室的轴向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有导向孔,沿朝向靠近所述轴承室的方向,所述导向孔的至少部分的开孔面积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孔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向孔段、第二导向孔段和第三导向孔段,沿朝向靠近所述轴承室的方向,所述第一导向孔段的开孔面积和所述第三导向孔段的开孔面积均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导向孔段的开孔面积不变,所述第一导向孔段的开孔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导向孔段的开孔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孔段的直径为d,所述轴承组的直径为D,d=D+Δ,0.3mm≤Δ≤0.8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孔的壁面与所述导轮的轴截面的交线的至少部分为直线段,所述直线段与所述导轮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θ,45°≤θ≤6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孔的轴向长度为x,1mm≤x≤2.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皮带配合部与所述第一传动带之间具有第一接触区域,所述第二皮带配合部与所述第二传动带之间具有第二接触区域,在所述导轮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接触区域的周向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周向中心位置形成的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β,90°<β<27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组包括沿所述导轮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位于所述轴承组的轴向两端,所述轴承组的轴向两端端面分别为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背向彼此的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间隔距离为y,所述导轮的轴向长度为z,2≤z/y≤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间隔距离为y,10mm≤y≤12mm,所述导轮的轴向长度为z,28mm≤z≤3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室包括第一轴承室和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一轴承室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室用于安装所述第二轴承,以公共轴线为基准,所述第一皮带配合部的同轴度公差和所述第二皮带配合部的同轴度公差均不超过0.02mm,所述公共轴线由所述第一轴承室和所述第二轴承室共同构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机体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所述导轮组件设于所述机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导轮组件,有利于提升衣物处理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轮组件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导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圈示的M部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导轮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轮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导轮组件100、第一平面A1、第二平面A2、
导轮1、轴承室10、导向孔10a、第一止挡台阶10b、第二止挡台阶10c、
第一轴承室10A、第二轴承室10B、连通室10C、
第一导向孔段P1、第二导向孔段P2、第三导向孔段P3、
第一皮带配合部11、第二皮带配合部12、
轴承组2、轴承21、第一轴承21a、第二轴承21b、
安装轴3、
第一传动带101、驱动电机102、壳体1021、端盖1022、
安装架103、固定孔103a、缓冲件1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100。
如图1和图2所示,导轮组件100包括导轮1和轴承组2,导轮1的外周壁包括第一皮带配合部11和第二皮带配合部12,第一皮带配合部11和第二皮带配合部12沿导轮1的轴向间隔设置,第一皮带配合部11适于与第一传动带101配合,第二皮带配合部12适于与第二传动带配合,便于保证第一传动带101与第二传动带沿导轮1的轴向间隔开设置,确保第一传动带与第二传动带不会发生干涉。
其中,导轮1限定出轴承室10,轴承组2安装于轴承室10,且轴承组2包括至少一个轴承21,则轴承组2的轴承21支撑导轮1转动,降低导轮1转动过程中的阻力,便于保证导轮1的回转精度。可以理解的是,当轴承组2包括多个轴承21时,多个轴承 21可以沿导轮1的轴向依次布置,便于提升轴承组2的轴向承载能力、径向承载能力。
如图1所示,在导轮1的轴向(例如,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轴承组2的轴向两端端面所处的平面包围第一皮带配合部11和第二皮带配合部12,则在导轮1的轴向上,第一皮带配合部11上任意位置和第二皮带配合部12之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轴承组2的轴向长度,且第二皮带配合部12上任意位置和第一皮带配合部11之间的最大距离也不超过轴承组2的轴向长度;换言之,第一皮带配合部11上任意位置和第二皮带配合部 12上任意位置在导轮1的轴向上的距离均不超过轴承组2的轴向长度,从而使得第一皮带配合部11和第二皮带配合部12均位于轴承组2的轴向两端端面所处的平面包围形成的空间内;或者说,在平行于导轮1中心轴线的平面上,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正投影和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正投影在导轮1的轴向上均不超出轴承组2的轴向两端端面的正投影所形成的轮廓。
在图1的示例中,轴承组2的轴向两端端面所处的平面分别为第一平面A1和第二平面A2,在导轮1的轴向上,第一皮带配合部11和第二皮带配合部12不超出第一平面 A1和第二平面A2所包围的空间;更为具体地说,第一皮带配合部11与第一平面A1对应、第二皮带配合部12与第二平面A2对应时,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远离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一端不会延伸至超出第一平面A1,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远离第一皮带配合部 11的一端不会延伸至超出第二平面A2。
由此,当第一皮带配合部11与第一传动带101配合、第二皮带配合部12与第二传动带配合时,第一传动带101施加至第一皮带配合部11以第一作用力,第二传动带施加至第二皮带配合部12以第二作用力,而第一皮带配合部11和第二皮带配合部12之间的最大轴向距离不超过轴承组2的轴向长度,使得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在导轮1 的轴向上均不超出轴承组2的轴向两端端面所处的平面包围形成的空间,则第一作用力的作用面和第二作用力的作用面不超出轴承组2的轴向两端端面所处的平面包围形成的空间,从而便于轴承组2更加稳定承载导轮1,使得轴承组2的轴向受力更加均匀,有利于减小甚至避免导轮1在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扭转而导致轴承组 2的轴向受力不均以损坏轴承21、损坏与轴承21配合的轴等,例如轴承组2的轴向受力不均导致轴承21内边沿啃伤与轴承21配合的轴,保证轴承组2配合可靠。
下面,以导轮1的轴向为左右方向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下面的技术方案之后,容易理解导轮1的轴向布置成其他方向的方案。在图1的示例中,轴承组2的轴向两端端面分别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处于第一平面A1,第二端面处于第二平面A2,第一平面A1和第二平面A2左右间隔设置,且第一平面A1设于第二平面A2的右侧;第一皮带配合部11设于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右侧,则整个第一皮带配合部11位于第一平面A1的左侧,以使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右端面间隔设于第一平面A1的左侧、或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右端面与第一平面A1齐平设置,且整个第二皮带配合部12位于第二平面A2的右侧,以使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左端面间隔设于第二平面A2的右侧、或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左端面与第二平面A2齐平设置,从而使得第一传动带101施加至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传动带施加至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第二作用力不会超出第一平面A1和第二平面A2所包围的空间,避免导轮1 在第一传动带101和第二传动带的作用下发生扭转导致轴承组2的轴向受力不均而使得轴承组2配合失效等。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皮带配合部11设于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左侧时,则整个第一皮带配合部11位于第二平面A2的右侧,且整个第二皮带配合部12位于第一平面A1 的左侧。
此外,当轴承组2包括一个轴承21时,该轴承21的轴向两端面分别为上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当轴承组2包括多个轴承21时,在导轮1的轴向上,多个轴承21中最外侧的两个轴承21的背向彼此的端面分别为上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比如轴承组2 包括两个轴承21,该两个轴承21的背向彼此的端面分别为上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又比如轴承组2包括三个轴承21,三个轴承21沿导轮1的轴向依次为第一轴承21a、第三轴承,和第二轴承21b,第一轴承21a的背向第三轴承的端面和第二轴承21b的背向第三轴承的端面分别为上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由此,相对于一些技术中,第一皮带配合部和第二皮带配合部中的至少一个在导轮的轴向上超出轴承组的轴向两端,导致导轮易发生较大扭转,使得轴承组轴向受力不均,本申请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100,通过设置轴承组2的轴向两端端面所处的平面在导轮1的轴向上包围第一皮带配合部11和第二皮带配合部12,便于使得第一皮带配合部11和第二皮带配合部12承受的作用力不会超出轴承组2轴向两端端面所处平面包围的空间,从而使得轴承组2的轴向受力均匀,避免导轮1发生较大扭转,有效保证轴承组2稳定支撑导轮1,保证轴承组2配合可靠,提升导轮组件100运转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轴承室10的轴向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有导向孔10a,沿朝向靠近轴承室10的方向,导向孔10a的至少部分的开孔面积逐渐减小,则导向孔10a的一部分的开孔面积沿朝向靠近轴承室10的方向逐渐减小、或者整个导向孔10的开孔面积沿朝向靠近轴承室10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导向孔10a的至少部分的直径大于轴承室10的与轴承组2配合部分的直径,以便于将轴承组2快速导引至轴承室10,有利于提升轴承组2的安装便利性和安装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当导向孔10a的一部分的开孔面积沿朝向靠近轴承室10的方向逐渐减小时,该导向孔10a的上述部分可以位于导向孔10a在轴向上的任意位置,比如该导向孔10a的上述部分可以位于导向孔10a的邻近轴承室10的一端、或位于导向孔10a 的远离轴承室10的一端、或位于导向孔10a的中部位置等等。
此外,当轴承组2包括多个轴承21时,轴承室10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导向孔10a,此时每个轴承21可以经由对应导向孔10a导引至轴承室10,以便于提升多个轴承21 的装配效率;比如,在图1的示例中,轴承21为两个,其中一个轴承21可以通过轴承室10轴向一端的导向孔10a安装至轴承室10,另一个轴承21可以通过轴承室10轴向另一端的导向孔10a安装至轴承室10。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导向孔10a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向孔段P1、第二导向孔段P2和第三导向孔段P3,第二导向孔段P2连接在第一导向孔段P1和第三导向孔段P3之间,沿朝向靠近轴承室10的方向,第一导向孔段P1的开孔面积和第三导向孔段P3的开孔面积均逐渐减小,第二导向孔段P2的开孔面积不变,第一导向孔段P1的开孔面积大于第三导向孔段P3的开孔面积,则第三导向孔段P3位于第二导向孔段P2和轴承室10之间。
由此,轴承组2在安装至轴承室10时,可以依次经过第一导向孔段P1的导引配合于第二导向孔段P2,而第二导向孔段P2的直径大于轴承组2的外径,便于轴承组2顺利配合于第三导向孔段P3,并在第三导向孔段P3的导引下配合至轴承室10,从而导向孔10a可以对轴承组2进行多次导引,提升轴承组2安装便利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向孔段P1的轴向长度、第二导向孔段P2的轴向长度和第三导向孔段P3的轴向长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例如,第二导向孔段P2的轴向长度大于第一导向孔段P1的轴向长度和第三导向孔段P3的轴向长度。
可选地,第一导向孔段P1的壁面与导轮1的轴截面的交线可以为直线段或曲线段,第三导向孔段P3的壁面与导轮1的轴截面的交线可以为直线段或曲线段,在导轮1的轴向上,直线段沿靠近轴承室10的方向、朝向靠近导轮1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曲线段沿靠近轴承室10的方向、朝向靠近导轮1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为凸曲线或凹曲线。在图3的示例中,第一导向孔段P1的壁面与导轮1的轴截面的交线为曲线段,第三导向孔段P3的壁面与导轮1的轴截面的交线为直线段,比如第三导向孔段P3为锥孔。
当然,导向孔10a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导向孔10a仅包括第一导向孔段P1和第二导向孔段P2、而不包括第三导向孔段P3(如图4所示),或者导向孔10a仅包括第二导向孔段P2和第三导向孔段P3、而不包括第一导向孔段P1,或者导向孔10a仅包括第一导向孔段P1或第三导向孔段P3、而不包括第二导向孔段P2。
可选地,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第二导向孔段P2的直径为d,轴承组2的直径为 D,d=D+Δ,0.3mm≤Δ≤0.8mm,比如Δ为0.3mm、或0.5mm、或0.7mm、或0.8mm,保证第二导向段P2与轴承组2间隙配合,以确保轴承组2顺利通过第二导向段P2。
可以理解的是,轴承组2的直径可以理解为轴承21的直径;当轴承组2包括多个轴承21时,第二导向孔段P2的直径d和与其对应的轴承21的直径D存在关系d=D+Δ,该轴承21经由对应第二导向孔段P2导引安装至轴承室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向孔10a的壁面与导轮1的轴截面的交线的至少部分为直线段,该直线段与导轮1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θ,45°≤θ≤ 60°,则与该直线段对应的导向孔10a的部分的开孔面积沿朝向靠近轴承室10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便保证导向孔10a的导引效果,同时便于保证导向孔10a的加工便利性。
可选地,与上述直线段对应的导向孔10a的部分可以为锥孔,则导向孔10a的一部分形成为锥孔、或者整个导向孔10a形成为锥孔,锥孔的锥角为α,90°≤α≤120°,以便保证导向孔10a的导引效果,同时便于保证导向孔10a的加工便利性。其中,当导向孔10a的一部分形成为锥孔时,锥孔在导向孔10a的轴向上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比如,在图3的示例中,锥孔位于导向孔10a的邻近轴承室10的一端,且锥孔与轴承室10直接连通,θ为锥孔的壁面与导轮1的轴截面的交线之间的夹角,θ可以等于α/2,锥孔的轴向长度可选为0.5mm;当然,锥孔还可以位于导向孔10a的远离轴承室10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向孔10a的轴向长度为x,1mm≤x ≤2.5mm,比如x可以为1mm、或1.5mm、或1.8mm、或2mm、或2.5mm等,以便保证导向孔10a具有足够的轴向长度以有效导引轴承组2的装配,同时便于避免导向孔10a过长而增加导轮1重量和占用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皮带配合部11适于与第一传动带101的内表面配合以用于动力传送,第一皮带配合部11与第一传动带101之间可以通过摩擦力或啮合齿实现传动;同样,第二皮带配合部12适于与第二传动带的内表面配合以用于动力传送,第二皮带配合部12与第二传动带之间可以通过摩擦力或啮合齿实现传动,便于通过导轮1实现与导轮1相连的驱动电机102的输出转速的调节。
当然,导轮1的设置不限于此;例如,导轮1还可以用于第一传动带和/或第二传动带的张紧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直径大于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直径,则在第一皮带配合部11与第一传动带101配合、第二皮带配合部12与第二传动带配合以用于动力传送时,便于通过导轮1降低输出转速、增大输出扭矩;当导轮组件100用于衣物处理装置时,第二传动带可以与衣物处理装置的滚筒配合,以带动滚筒转动。
可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结构与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结构不同,以在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运动与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运动不一致时,便于使得第一皮带配合部11和第二皮带配合部12中的至少一个打滑,以减轻对第一传动带101 和第二传动带的损伤。
例如,在图1和图4的示例中,第一皮带配合部11为圆柱面,则第一皮带配合部 11与第一传动带101通过摩擦力实现传动,有利于简化导轮1的结构,简化导轮1的加工工序;第二皮带配合部12包括多个沿导轮1的轴向依次布置的楔形齿,每个楔形齿沿导轮1的周向延伸为环形齿,便于使得第二皮带配合部12形成多楔带轮结构,有利于提升第二皮带配合部12与第二传动带配合的承载能力,提升传动功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皮带配合部11与第一传动带之间具有第一接触区域,第二皮带配合部12与第二传动带之间具有第二接触区域,在导轮1的横截面上,第一接触区域的周向中心位置与第二接触区域的周向中心位置形成的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β,90°<β<270°,则第一传动带101施加至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第一作用力的至少部分分力的方向与第二传动带施加至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第二作用力的至少部分分力的方向相反,有利于减小轴承组2的负载,提升轴承组2使用可靠性。其中,β可以为120°、或150°、或180°、或200°、或250°等等。
举例而言,β=180°时,第一作用力的方向与第二作用力的方向基本相反,则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可以互相抵消一部分,使得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抵消后剩下的作用力传递至轴承组2以需轴承组2承载,有利于减小轴承组2承受的作用力,降低轴承组2的负载,提升导轮组件100的使用可靠性;90°<β<180°、或90°<β<270°时,第一作用力的部分分力的方向与第二作用力的部分分力的方向基本相反,同样可以使得第一作用力上述部分分力和第二作用力上述部分分力抵消后剩下的作用力传递至轴承组2,进一步改善轴承组2的受力,提升导轮组件100使用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轴承组2包括沿导轮1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分别位于轴承组2的轴向两端,轴承组2的轴向两端端面分别为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背向彼此的端面,则在导轮1的轴向上,第一轴承21a的背向第二轴承21b的端面所处的平面和第二轴承21b的背向第一轴承21a的端面所处的平面包围第一皮带配合部11和第二皮带配合部12,从而在导轮1的轴向上,第一传动带101施加至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传动带施加至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第二作用力均不超出上述两个平面包围形成的空间。
下面以第一轴承21a对应于第一皮带配合部11设置、第二轴承21b对应于第二皮带配合部12设置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下面的技术方案之后,容易理解第一轴承21a对应于第二皮带配合部12设置、第二轴承21b对应于第一皮带配合部 11设置的技术方案。
在图1的示例中,对于第一皮带配合部11而言,可以包括以下多种情况:1、整个第一皮带配合部11与第一轴承21a沿导轮1的径向相对设置,此时在导轮1的轴向上,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两端不超出第一轴承21a的轴向两端面所处的平面包围形成的空间;2、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一部分与第一轴承21a沿导轮1的径向相对设置,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另一部分与第一轴承21a沿导轮1的径向错位设置,此时在导轮1的轴向上,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靠近第二轴承21b的轴向一端伸出第一轴承21a的轴向两端面所处的平面包围形成的空间;3、整个第一皮带配合部11与第一轴承21a沿导轮1 的径向错位设置,此时第一皮带配合部11位于第一轴承21a的靠近第二轴承21b的一侧。
同样,对于第二作用力而言,也可以包括以下多种情况:1、整个第二皮带配合部12与第二轴承21b沿导轮1的径向相对设置,此时在导轮1的轴向上,第二皮带配合部 12的两端不超出第二轴承21b的轴向两端面所处的平面包围形成的空间;2、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一部分与第二轴承21b沿导轮1的径向相对设置,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另一部分与第二轴承21b沿导轮1的径向错位设置,此时在导轮1的轴向上,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靠近第一轴承21a的轴向一端伸出第二轴承21b的轴向两端面所处的平面包围形成的空间;3、整个第二皮带配合部12与第二轴承21b沿导轮1的径向错位设置,此时第二皮带配合部12位于第二轴承21b的靠近第一轴承21a的一侧。
其中,在导轮1的轴向上,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或大于第一轴承21a的轴向长度,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或大于第二轴承21b的轴向长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轴承组2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轴承21时,除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以外的其余轴承21均设于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轴承组2的轴向即为导轮1的轴向,例如轴承组2与导轮1同轴设置。
可选地,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轴承室10沿导轮1的轴向贯穿导轮1,且轴承室10包括第一轴承室10A、第二轴承室10B和连通室10C,连通室10C连通在第一轴承室 10A和第二轴承室10B之间,第一轴承21a安装于第一轴承室10A,第二轴承21b安装于第二轴承室10B;连通室10C的直径小于第一轴承室10A的直径,以在连通室10C和第一轴承室10A之间限定出第一止挡台阶10b,第一止挡台阶10b止抵于第一轴承21a 的轴向一端以实现第一轴承21a的轴向限位,连通室10C的直径小于第二轴承室10B的直径,以在连通室10C和第二轴承室10B之间限定出第二止挡台阶10c,第二止挡台阶 10c止抵于第二轴承21b的轴向一端以实现第二轴承21b的轴向限位。
进一步地,在图1的示例中,轴承组2内穿设有安装轴3,安装轴3上设有卡簧,卡簧用于止抵在第二轴承21b的远离第二止挡台阶10c的一端,以限制第二轴承21b的轴向移动。
可选地,轴承21为滚动轴承,轴承21与安装轴3过盈配合;当然,轴承21还可以为滑动轴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的间隔距离为y,即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的彼此相对的表面之间的间距为y,导轮1 的轴向长度为z,2≤z/y≤3,则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之间具有合适的间距,以便保证第一皮带配合部11和第二皮带配合部12在导轮1的轴向上均不超出第一轴承 21a的背向第二轴承21b的端面所处的平面和第二轴承21b的背向第一轴承21a的端面所处的平面包围形成的空间,从而实现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对导轮1的稳定支撑,避免导轮1发生扭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的间隔距离为y,即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的彼此相对的表面之间的间距为y,10mm≤y ≤12mm,便于避免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之间的间距过大而使得导轮1轴向长度较长、占用空间较大,也便于避免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之间的间距过小而使得第一皮带配合部11和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设置受限。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之间的间距过小时,第一轴承室10A和第二轴承室10B之间的间距过小,导致第一轴承室10A和第二轴承室10B加工困难、且两者的同轴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从而易导致导轮1偏心运转,使得轴承组2配合失效;则本申请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之间的间距,适当增加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之间的间距,便于降低第一轴承室10A和第二轴承室10B的加工难度,便于保证第一轴承室10A和第二轴承室10B的同轴度符合设计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轮1的轴向长度为z,28mm≤z≤30mm,便于避免导轮1轴向长度过长而重量较重、占用空间较大,也便于避免导轮1轴向长度过短而导致与第一传动带101、第二传动带配合可靠性欠佳。由此,通过合理设置导轮 1的轴向长度,便于保证导轮1与第一传动带101、第二传动带配合可靠,同时便于保证为轴承组2提供合适的安装空间以使轴承组2安装可靠以稳定承载导轮1。
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10mm≤y≤12mm,28mm≤z≤3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轴承室10包括第一轴承室10A和第二轴承室10B,第一轴承室10A用于安装第一轴承21a,第二轴承室10B用于安装第二轴承21b,以公共轴线为基准,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同轴度公差和第二皮带配合部 12的同轴度公差均不超过0.02mm,公共轴线由第一轴承室10A和第二轴承室10B共同构建。由此,可以避免导轮1运转过程中、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出现时松时紧的情况,有利于减轻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的磨损,同时便于使得第一传动带施加至导轮 1的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传动带施加至导轮1的第二作用力较为稳定,提升导轮组件100 的运转平稳性。
其中,第一轴承室10A和第二轴承室10B构建公共轴线的具体方式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同轴度和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同轴度的上述要求可以通过适当增加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之间的间距以降低实现难度,例如第一轴承21a和第二轴承21b之间的间距y满足10mm≤y≤12mm。
可选地,第一皮带配合部11的同轴度公差为0.01mm、或0.015mm、或0.02mm等;第二皮带配合部12的同轴度公差为0.01mm、或0.015mm、或0.02mm等。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轴承室10A与第二轴承室10B可以完全隔开设置,使得第一轴承室10A与第二轴承室10B不连通;或者,第一轴承室10A与第二轴承室10B连通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机体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100,导轮组件100设于机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导轮组件100,有利于提升衣物处理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102,轴承组2穿设有安装轴3,安装轴3固设于驱动电机102,以实现导轮组件100的安装固定。其中,当导轮1用于传动带的张紧调节时,导轮1与机体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用于推动导轮1以使第二皮带配合部12压抵于传动带,此时驱动电机102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缓冲件104,驱动电机102通过缓冲件104与机体配合,以使驱动电机102 可绕驱动电机102的中心轴线转动一点角度,从而在弹性件推动导轮1时驱动电机102 可以跟随导轮1转动,以保证驱动电机102适应导轮1的调节,而在传动带运转过程中,传动带的运转速度不同可以使得弹性件对导轮1施加的作用力不同,以便于实现传动带张紧程度不同的自适应调节。
可选地,缓冲件104为橡胶件,有利于减小驱动电机102传递至机体的振动。
在图5的示例中,驱动电机102包括壳体1021和端盖1022,端盖1022为两个且分别设在壳体1021的轴向两端,其中一个端盖1022上固设有安装架103,安装架103上形成有固定孔103a,安装轴3穿设于固定孔103a且与安装架103固定相连。其中,固定孔103a可以为盲孔或通孔。
可选地,衣物处理装置为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等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轮,所述导轮的外周壁包括沿所述导轮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皮带配合部和第二皮带配合部,所述导轮限定出轴承室;
轴承组,所述轴承组安装于所述轴承室,且包括至少一个轴承,在所述导轮的轴向上,所述轴承组的轴向两端端面所处的平面包围所述第一皮带配合部和所述第二皮带配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室的轴向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有导向孔,沿朝向靠近所述轴承室的方向,所述导向孔的至少部分的开孔面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向孔段、第二导向孔段和第三导向孔段,沿朝向靠近所述轴承室的方向,所述第一导向孔段的开孔面积和所述第三导向孔段的开孔面积均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导向孔段的开孔面积不变,所述第一导向孔段的开孔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导向孔段的开孔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孔段的直径为d,所述轴承组的直径为D,d=D+Δ,0.3mm≤Δ≤0.8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的壁面与所述导轮的轴截面的交线的至少部分为直线段,所述直线段与所述导轮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θ,45°≤θ≤6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的轴向长度为x,1mm≤x≤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配合部与所述第一传动带之间具有第一接触区域,所述第二皮带配合部与所述第二传动带之间具有第二接触区域,在所述导轮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接触区域的周向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周向中心位置形成的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β,90°<β<270°。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包括沿所述导轮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位于所述轴承组的轴向两端,所述轴承组的轴向两端端面分别为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背向彼此的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间隔距离为y,所述导轮的轴向长度为z,2≤z/y≤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间隔距离为y,10mm≤y≤12mm,所述导轮的轴向长度为z,28mm≤z≤30mm。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室包括第一轴承室和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一轴承室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室用于安装所述第二轴承,以公共轴线为基准,所述第一皮带配合部的同轴度公差和所述第二皮带配合部的同轴度公差均不超过0.02mm,所述公共轴线由所述第一轴承室和所述第二轴承室共同构建。
12.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所述导轮组件设于所述机体内。
CN202123326802.6U 2021-12-27 2021-12-27 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216585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26802.6U CN216585783U (zh) 2021-12-27 2021-12-27 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26802.6U CN216585783U (zh) 2021-12-27 2021-12-27 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85783U true CN216585783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29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26802.6U Active CN216585783U (zh) 2021-12-27 2021-12-27 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85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55232B1 (en) Motorized transport roller
CN110214118B (zh) 具有摩擦和/或材料锁合的联接套筒的输送辊
KR20150021948A (ko) 풀리 구조체
EP2810851A1 (en) Steering system
CN100436846C (zh) 轴承装置以及轴承装置用支撑轴
CN216585783U (zh) 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导轮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0723198A (zh) 转向系统
EP3064414B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US6655516B2 (en) Concentrically arranged pulley and shaft with one-way clutch
JP2014502589A (ja) トルク支持体を有するローラーコンベヤー
US20080280714A1 (en) Belt pulley for the output shaft of a gear, gear, electric motor, and output shaft
CN104467254B (zh) 电驱动装置
EP3348696B1 (en) Washing machine
KR102168446B1 (ko) 반능동 스테빌라이저 장치
KR20140003055A (ko) 차량용 풀리
JP2007112272A (ja) ラック・ピニオン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軸受固定構造
KR20160132985A (ko) 롤러 태핏 디바이스 및 롤러 태핏 디바이스를 생산하는 방법
CN106169834B (zh) 变速驱动装置和用于加工变速驱动装置的方法
JP2007292161A (ja) 回転体支持構造及びアイドラプーリ支持構造並びに回転体支持ユニット
JP2014101898A (ja) ボール螺子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3136929U (ja) プーリー
US8684848B2 (en) Shaft coupling apparatus
KR101774260B1 (ko) 풀리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회전 전기 장치
KR20110096290A (ko) 액티브 롤 컨트롤 시스템에서의 스테빌라이저 바 마운팅 어셈블리
KR100942042B1 (ko) 베어링 부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