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84515U - 一种中和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和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84515U
CN216584515U CN202123050378.7U CN202123050378U CN216584515U CN 216584515 U CN216584515 U CN 216584515U CN 202123050378 U CN202123050378 U CN 202123050378U CN 216584515 U CN216584515 U CN 216584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edimentation
reaction tank
water
neutral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503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其涛
刘晓勇
安道尧
冀敏
赵慧
田志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503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84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84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84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和沉淀池。包括圆形的沉淀池,沉淀池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水池,沉淀池外侧分别设置有中和反应池、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浮渣井、集泥池和出水井,中和反应池上部与进水管连通,中和反应池下部通过过流孔II与混凝反应池连通,混凝反应池上部通过过流孔III与絮凝反应池连通,絮凝反应池通过预埋进水管与中心水池连通,浮渣井通过浮渣管与集渣斗连接,集渣斗设置在中和沉淀池水表面上;中心水池外侧底部设置有一圈泥斗,集泥池与泥斗之间通过预埋排泥管连通;出水井与沉淀池之间设置有阀门,出水井底部设置出水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加沉淀效率,可以调节沉淀池沉淀不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中和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和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减少用地面积,多采用蜂窝斜管异向流沉淀池、加速澄清池、脉冲澄清池等。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传统的沉淀池的只起到沉淀作用,其功能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沉淀池功能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中和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和沉淀池,包括圆形的沉淀池,沉淀池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水池,中心水池上开有过流孔I,中心水池与沉淀池外侧壁之间设置有桁架,桁架底部通过连接管与沉淀管连接,沉淀管设置在沉淀池下部位置,沉淀池外侧分别设置有中和反应池、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浮渣井、集泥池和出水井,其中中和反应池、混凝反应池和絮凝反应池中均设置有搅拌机,中和反应池上部与进水管连通,中和反应池下部通过过流孔II与混凝反应池连通,混凝反应池上部通过过流孔III与絮凝反应池连通,絮凝反应池通过预埋进水管与中心水池连通,浮渣井通过浮渣管与集渣斗连接,集渣斗设置在中和沉淀池水表面上;所述的中心水池外侧底部设置有一圈泥斗,集泥池与泥斗之间通过预埋排泥管连通;所述的出水井与沉淀池之间设置有阀门,出水井底部设置出水管。
进一步的,沉淀池内设置有一圈出水槽,出水槽位于沉淀池上部位置,出水槽外檐顶部的高程高于阀门顶部的高程。
进一步的,中心水池顶部的高程高于中和沉淀池顶部的高程,中心水池顶部设置有封盖。
进一步的,桁架一端底部通过旋转轴承安装在中心水池顶部,另一端底部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行走轮,行走轮沿沉淀池顶部运动。
进一步的,絮凝反应池底部设置有进水槽,预埋进水管与进水槽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中和、混凝以及絮凝工序整合在同一个结构中,增加了沉淀池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采用新的进水方式,以中心水池向沉淀池缓慢辐射式进水的方式,可以增加沉淀效率。
3.本实用新型采用可以移动的沉淀管加速沉淀,通过改变沉淀管的位置,可以调节沉淀池沉淀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图1中1-1剖面图;
图3为图1中2-2剖面图;
图4为图1中3-3剖面图;
图中1-出水管,2-沉淀池,3-中心水池,4-中和反应池,5-混凝反应池,6-絮凝反应池,7-浮渣井,8-集泥池,9-预埋进水管,10-预埋排泥管,11-泥斗,12-浮渣井排水检查管,13-进水管,14-过流孔I,15-桁架,16-沉淀管,17-出水井,18-出水槽,19-集渣斗,20-浮渣管,21-搅拌机,22-过流孔II,23-过流孔III,24-进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中和沉淀池,包括圆形的沉淀池2,沉淀池2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水池3,中心水池3上开有过流孔I14,中心水池3与沉淀池2外侧壁之间设置有桁架15,桁架15底部通过连接管与沉淀管16连接,沉淀管16设置在沉淀池2下部位置,沉淀池2外侧分别设置有中和反应池4、混凝反应池5、絮凝反应池6、浮渣井7、集泥池8和出水井17,其中中和反应池4、混凝反应池5和絮凝反应池6中均设置有搅拌机21,中和反应池4上部与进水管13连通,中和反应池4下部通过过流孔II22与混凝反应池5连通,混凝反应池5上部通过过流孔III23与絮凝反应池6连通,絮凝反应池6通过预埋进水管9与中心水池3连通,浮渣井7通过浮渣管20与集渣斗19连接,集渣斗19设置在中和沉淀池2水表面上;所述的中心水池3外侧底部设置有一圈泥斗11,集泥池8与泥斗11之间通过预埋排泥管10连通;所述的出水井17与中和沉淀池2之间设置有阀门,出水井17底部设置出水管1。
沉淀池2内设置有一圈出水槽18,出水槽18位于沉淀池2上部位置,出水槽18外檐顶部的高程高于阀门顶部的高程。
中心水池3顶部的高程高于沉淀池2顶部的高程,中心水池3顶部设置有封盖。
桁架15一端底部通过旋转轴承安装在中心水池3顶部,另一端底部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行走轮,行走轮沿沉淀池2顶部运动。
絮凝反应池6底部设置有进水槽24,预埋进水管与进水槽24连通。
工作过程:污水源从进水管1进入中和反应池4,并从中和反应池4依次进入混凝反应池5和絮凝反应池6,先后发生中和反应,混凝反应以及絮凝反应。先行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絮凝反应池6底部的进水管13进入中心水池3,中心水池3中的水可以通过过流孔I14进入沉淀池2进行沉淀。沉淀池2中的水沉淀完毕后,会溢出进入出水槽18,从出水槽18进入出水井17并排出。
沉淀管16可以加速沉淀效果,以桁架15结构作为沉淀管16的固定结构,通过将桁架15设置为可以沿沉淀池2中心旋转的结构,可以随时调整沉淀管16的位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中和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的沉淀池(2),中和沉淀池(2)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水池(3),中心水池(3)上开有过流孔I(14),中心水池(3)与沉淀池(2)外侧壁之间设置有桁架(15),桁架(15)底部通过连接管与沉淀管(16)连接,沉淀管(16)设置在沉淀池(2)下部位置,沉淀池(2)外侧分别设置有中和反应池(4)、混凝反应池(5)、絮凝反应池(6)、浮渣井(7)、集泥池(8)和出水井(17),其中中和反应池(4)、混凝反应池(5)和絮凝反应池(6)中均设置有搅拌机(21),中和反应池(4)上部与进水管(13)连通,中和反应池(4)下部通过过流孔II(22)与混凝反应池(5)连通,混凝反应池(5)上部通过过流孔III(23)与絮凝反应池(6)连通,絮凝反应池(6)通过预埋进水管(9)与中心水池(3)连通,浮渣井(7)通过浮渣管(20)与集渣斗(19)连接,集渣斗(19)设置在沉淀池(2)水表面上;所述的中心水池(3)外侧底部设置有一圈泥斗(11),集泥池(8)与泥斗(11)之间通过预埋排泥管(10)连通;所述的出水井(17)与沉淀池(2)之间设置有阀门,出水井(17)底部设置出水管(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和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2)内设置有一圈出水槽(18),出水槽(18)位于沉淀池(2)上部位置,出水槽(18)外檐顶部的高程高于阀门顶部的高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和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水池(3)顶部的高程高于沉淀池(2)顶部的高程,中心水池(3)顶部设置有封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和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桁架(15)一端底部通过旋转轴承安装在中心水池(3)顶部,另一端底部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行走轮,行走轮沿沉淀池(2)顶部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和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反应池(6)底部设置有进水槽(24),预埋进水管与进水槽(24)连通。
CN202123050378.7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中和沉淀池 Active CN216584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0378.7U CN216584515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中和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0378.7U CN216584515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中和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84515U true CN216584515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11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0378.7U Active CN216584515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中和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845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56301U (zh)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用斜板沉淀池
CN216584515U (zh) 一种中和沉淀池
CN113754118A (zh) 一种可调节斜板絮凝沉淀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08465272A (zh) 一种斜板污水沉淀池
CN202625908U (zh) 一种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水净化池
CN113797606A (zh) 一种优化进出水及排泥方式的矩形周进周出沉淀池
CN204550258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1108760Y (zh) 一种高效斜板沉淀池
CN216571693U (zh) 污水格栅沉砂池
CN215479954U (zh) 自适应加重污泥澄清池
CN210495519U (zh) 一种医疗污水处理沉淀池装置
CN212283022U (zh) 一种污水处理斜管沉淀池
CN216320142U (zh) 一种水处理悬浮物去除并泥水分离的沉淀装置
CN2589465Y (zh) 固液分离器
CN111717991A (zh) 一种集约排泥型沟流式水解酸化池
CN206143009U (zh) 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系统
CN215712139U (zh) 一种设备清洗废水的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20413006U (zh) 一体式填料絮凝反应沉淀池
CN110156265A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16513030U (zh) 混凝沉淀池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CN215479960U (zh) 一种便于移动和清洗的絮凝沉淀设备
CN2890043Y (zh) 钢铁污水混凝沉淀及过滤处理系统
CN110314424A (zh) 一种侧方出水周边传动刮泥机及刮泥方法
CN215946968U (zh) 一种新型污水沉淀池
CN215137171U (zh) 一种溶液过滤器使用的液固分离沉降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n Qitao

Inventor after: Liu Xiaoyong

Inventor after: An Daoyao

Inventor after: Ji Min

Inventor after: Zhao Hui

Inventor after: Tian Zhiguo

Inventor before: Lin Qitao

Inventor before: Liu Xiaoyong

Inventor before: An Daoyao

Inventor before: Ji Min

Inventor before: Zhao Hui

Inventor before: Tian Zhi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