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80599U - 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80599U
CN216580599U CN202122639235.3U CN202122639235U CN216580599U CN 216580599 U CN216580599 U CN 216580599U CN 202122639235 U CN202122639235 U CN 202122639235U CN 216580599 U CN216580599 U CN 216580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groove
fixedly connected
equipment
groov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92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洋
宫清峰
朱闪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Langwe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Langwe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Langwe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Langwe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92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80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80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80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设备移载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包括本体、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开在所述本体的内腔左侧,所述第二安装槽开在所述本体的内腔右侧,所述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所述本体的顶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本体的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本体的底部前后两侧左侧均开有导向槽,所述本体的底部前后两侧右侧均开有滚轮槽,该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机械力推动着本体进行移动,不要人力进行推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工作效率提高,通过对设备进行夹持固定,使其不易晃动滑落,摔坏设备,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移载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
背景技术
设备的移载装置是将生产车间中成品设备搬运到封装区域或装载区域,对成品进行整理打包处理,通过运输工具运输到目的地;
目前,在车间中使用的移载装置,结构简单,需要人力推动,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影响其工作效率,且缺乏固定功能,使得在搬运过程中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滑落,损坏设备,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人力驱动,费时费力,且缺乏固定功能,容易发生滑落,损坏设备,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包括本体、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开在所述本体的内腔左侧,所述第二安装槽开在所述本体的内腔右侧,所述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所述本体的顶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本体的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本体的底部前后两侧左侧均开有导向槽,所述本体的底部前后两侧右侧均开有滚轮槽。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顶部镶嵌有控制面板,所述导向槽的内腔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腔左右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丝杆的外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副齿轮,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腔底部右侧开有动力槽。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块,且位于本体的上方,所述动力槽的内腔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与所述副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腔底部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腔前后侧壁之间右侧贯穿转动连接有联动杆,且延伸至滚轮槽的内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链轮与所述联动杆的外侧壁链轮之间套接有链条。
优选的,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转盘转动连接有滚轮,且位于所述滚轮槽的内腔,所述滚轮采用天然橡胶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与第一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工作人员直接手动操控控制面板,可以控制第二电机的启动和关闭,通过第二电机提供动力,带动链条转动,通过链条带动联动杆旋转,通过联动杆转动,带动滚轮转动,使滚轮与地面之间承受摩擦力,从而推动着本体进行移动,便于带动本体上的设备进行移动,不要人力进行推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工作效率提高。
2、该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通过防滑板,能够增到设备与本体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提高设备的稳定性,通过手动操控控制面板,可以控制第一电机的启动和关闭,通过第一电机提供动力,带动主齿轮旋转,通过主齿轮带动副齿轮转动,通过副齿轮带动丝杆旋转,通过丝杆转动,使滑块发生移动,通过滑块带动压块移动,改变压块与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便于对设备进行夹持固定,使其不易晃动滑落,摔坏设备,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本体;110、防滑板;120、限位块;130、把手;131、控制面板;140、导向槽;141、万向轮;150、滚轮槽;200、第一安装槽;210、丝杆;220、滑块;221、压块;230、副齿轮;240、动力槽;241、第一电机;242、主齿轮;300、第二安装槽;310、第二电机;320、联动杆;321、滚轮;330、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能够机械驱动,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提高设备在搬运中的稳定性,请参阅图1-4,包括本体100、第一安装槽200和第二安装槽300;
请再次参阅图1-4,本体1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110,本体100的顶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0,本体100的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把手130,本体100的底部前后两侧左侧均开有导向槽140,本体100的底部前后两侧右侧均开有滚轮槽150,本体100用于第一安装槽200和第二安装槽300的安装,防滑板110用于提高设备与本体100之间的摩擦力,限位板120用于设备的限位作用,把手130用于工作人员对本体100的操控,导向槽140用于万向轮141的安装,滚轮槽150用于滚轮321的安装;
请参阅图1-3,第一安装槽200开在本体100的内腔左侧,第一安装槽200用于固定机构的安装;
请参阅图1和图3,第二安装槽300开在本体100的内腔右侧,第二安装槽300用于动力机构的安装。
请再次参阅图1-4,为了便于控制本体100移动,把手130的顶部镶嵌有控制面板131,导向槽140的内腔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41。
请再次参阅图1-3,为了便于提供动力,第一安装槽200的内腔左右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210,丝杆210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滑块220,丝杆210的外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副齿轮230,第一安装槽200的内腔底部右侧开有动力槽240。
请再次参阅图1-3,为了便于动力的传输,滑块2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块221,且位于本体100的上方,动力槽240的内腔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41,第一电机2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242,主齿轮242与副齿轮230相啮合。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3,为了便于提供动力,第二安装槽300的内腔底部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10,第二安装槽300的内腔前后侧壁之间右侧贯穿转动连接有联动杆320,且延伸至滚轮槽150的内腔,第二电机310的输出端链轮与联动杆320的外侧壁链轮之间套接有链条330。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3,为了便于本体100移动,联动杆320的两端分别通过转盘转动连接有滚轮321,且位于滚轮槽150的内腔,滚轮321采用天然橡胶材质制成。
请再次参阅图1-3,为了便于控制第一电机241和第二电机310的启动和关闭,控制面板131与第一电机241电性连接,控制面板131与第二电机310电性连接。
在具体的使用时,本技术领域人员通过手动将设备放置到本体100的顶部,使其与限位块贴合,通过防滑板110,可以增大设备与本体100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稳定性,通过手动操控控制面板131,启动第一电机241运行,通过第一电机241的输出端带动主齿轮242旋转,通过主齿轮242带动副齿轮230转动,通过副齿轮230带动丝杆210旋转,通过丝杆210转动,带动滑块220往右移动,通过滑块220带动压块221右移,使压块221与限位块120之间的间距缩小,压块221缓慢的与设备外侧壁接触,在限位块120的配合下,将设备夹紧固定,使设备不易脱落,通过手动操控控制面板131,启动第二电机310运行,通过第二电机310的输出端链轮旋转,带动链条330转动,通过链条330带动联动杆320的链轮旋转,使联动杆320转动,通过联动杆320带动滚轮321转动,使滚轮321与地面之间产生摩擦力,推动着本体100移动,从而对设备进行搬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0)、第一安装槽(200)和第二安装槽(300),所述第一安装槽(200)开在所述本体(100)的内腔左侧,所述第二安装槽(300)开在所述本体(100)的内腔右侧,所述本体(1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110),所述本体(100)的顶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0),所述本体(100)的右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把手(130),所述本体(100)的底部前后两侧左侧均开有导向槽(140),所述本体(100)的底部前后两侧右侧均开有滚轮槽(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30)的顶部镶嵌有控制面板(131),所述导向槽(140)的内腔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00)的内腔左右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210),所述丝杆(210)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滑块(220),所述丝杆(210)的外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副齿轮(230),所述第一安装槽(200)的内腔底部右侧开有动力槽(2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块(221),且位于本体(100)的上方,所述动力槽(240)的内腔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41),所述第一电机(2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242),所述主齿轮(242)与所述副齿轮(230)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300)的内腔底部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10),所述第二安装槽(300)的内腔前后侧壁之间右侧贯穿转动连接有联动杆(320),且延伸至滚轮槽(150)的内腔,所述第二电机(310)的输出端链轮与所述联动杆(320)的外侧壁链轮之间套接有链条(3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320)的两端分别通过转盘转动连接有滚轮(321),且位于所述滚轮槽(150)的内腔,所述滚轮(321)采用天然橡胶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31)与第一电机(241)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31)与第二电机(310)电性连接。
CN202122639235.3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 Active CN216580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9235.3U CN216580599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9235.3U CN216580599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80599U true CN216580599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42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9235.3U Active CN216580599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805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8597B (zh) 一种涂胶装置及瓷砖铺贴机器人
CN206926905U (zh) 一种自动化封箱机
CN112660777A (zh) 一种金属板材智能分切输送平台
CN206679726U (zh) 一种爬坡伸缩输送机
CN204528802U (zh) 瓦楞纸生产流水线上的输送装置
CN216580599U (zh) 一种设备搬运用叉式移载设备
CN212891092U (zh) 一种全自动打包机
CN206538097U (zh) 一种20吨单丝杠电动卧卷吊具
CN101745504B (zh) 一种瓷砖自动分级机
CN218893111U (zh) 一种移动式顶升链式输送机
CN218664250U (zh) 一种玻璃密封条生产用运输传送线
CN201587559U (zh) 自动封箱机的顶部封胶传输装置
CN112793638A (zh) 一种卷筒式包装材料转运车
CN213567940U (zh) 一种传动轮式输送装置
CN205773117U (zh) 货框升降车
CN221049741U (zh) 一种油漆生产用油漆桶输送装置
CN215622059U (zh) 一种建筑材料销售转运装置
CN219153843U (zh) 一种自动酒盒前盖板安装设备
CN210793283U (zh) 一种包装用导电片生产用转运装置
CN110040337B (zh) 一种便于出料的建筑装修用瓷砖转运设备
CN218663733U (zh) 可防滑的输送带
CN217707537U (zh) 一种门窗生产的传输装置
CN213622709U (zh) 一种移动式线缆输送装置
CN219193374U (zh) 一种整体推送式集装箱装货机的滚筒输送线
CN220467430U (zh)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运输用上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