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77626U - 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77626U
CN216577626U CN202122582640.6U CN202122582640U CN216577626U CN 216577626 U CN216577626 U CN 216577626U CN 202122582640 U CN202122582640 U CN 202122582640U CN 216577626 U CN216577626 U CN 216577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ase
exhaust valve
piec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826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博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FALCON AIRCRAFT ENGINEERING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FALCON AIRCRAFT ENGINEERING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FALCON AIRCRAFT ENGINEERING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FALCON AIRCRAFT ENGINEERING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826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77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77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77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涉及排气阀作动筒技术领域。该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包括底座(1)、旋件(2)、顶杆(3)、手柄一(4)和手柄二(5),所述底座(1)和旋件(2)均为圆形筒体结构,底座(1)安装在作动筒壳体(10)的上方,旋件(2)安装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顶杆(3)安装在底座(1)和旋件(2)的内部,顶杆(3)上设有安装盘、手柄过孔和外螺纹,所述手柄一(4)设置于顶杆(3)上,所述手柄二(5)安装固定在旋件(2)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作动筒内机件取出不便且易损伤工件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阀作动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
背景技术
在可变排气阀作动筒的修理过程中,需对该组件进行分解。在分解过程中,需从壳体内部取出一圆柱状零件。该零件嵌入壳体内,分解人员只能接触到它的端面,无法直接对其施力拉出。为了快速且安全的将该圆柱状零件从壳体中取出,而不伤害壳体和该零件,需要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能对零件均匀平稳地施加拉力,取出零件,以便完成可变排气阀作动筒的分解及后续修理工作。
在专利CN201911042801.3中,公开了一种柴油机排气阀与阀座的拆装工装,包括上下间隔设置且结构相同的上夹环、下夹环,以及数根拧紧螺栓和数根螺钉,上夹环和下夹环分别包括第一上弧形夹环体和第二上弧形夹环体,第一下弧形夹环体和第二下弧形夹环体,上夹环的弧形凸筋和下夹环的弧形凸筋分别与对应的排气阀限位凹槽、阀座限位凹槽匹配。方法包括A1)将上夹环和下夹环分别夹持住对应排气阀和阀座,A2)将上夹环夹持住的排气阀底部装进下夹环夹持住的阀座上口中。B1)将上夹环和下夹环分别夹持住对应的排气阀和阀座,B2)完成排气阀与阀座的分离。该专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能满足多种型号排气阀和阀座的装配和拆离。
在专利CN202011085295.9中,公开了一种排气阀杆的减损量测量方法、测量器具以及测量装置,可简便地测量排气阀杆的减损量。包含:第一测量工序,将包含以非接触方式检测与对象物的距离的距离传感器的测量器具配置于缸套内部的排气阀杆的下方,将与排气阀杆的下表面的距离作为第一测量值进行测量;第二测量工序,在第一测量工序后当所述排气阀杆运转了规定时间时,将测量器具配置于与第一测量工序中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将与排气阀杆的下表面的距离作为第二测量值进行测量;以及减损量计算工序,计算第一测量值与第二测量值的差,从而计算排气阀杆的减损量。
在专利CN201510182954.3中公开了一种主机排气阀检修工装,它包括支架组合件,所述支架组合件上设置有翻板组合件,所述支架组合件包括前后两个支撑架,所述翻板组合件包括翻板,所述翻板通过前后两侧中心位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架设于前后两个支撑架顶部,所述翻板正面设置有四个调整套管,所述调整套管内设置调节螺栓,所述翻板前后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锁紧板,所述支撑架组合件前后两侧设置有第一锁紧板。该专利公开的一种主机排气阀检修工装,它为主机排气阀提供了非常可靠方便的使用工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通过设置底座、旋件、顶杆、手柄一和手柄二,可将排气阀作动筒壳体内的圆柱形机件取出,在取出过程中,作动筒壳体受力均匀、取出速度可控,能减小手工操作等方式对机件表面、配合面等造成损伤的风险,解决了现有作动筒内机件取出不便且易损伤工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包括底座、旋件、顶杆、手柄一和手柄二,其中:
所述底座和旋件均为圆形筒体结构;
所述底座安装在作动筒壳体的上方;
所述旋件安装固定在底座的上方;
所述旋件上部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所述旋件上部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所述旋件的下部外侧设有轴承;
所述顶杆安装在底座和旋件的内部;
所述顶杆为圆柱体结构,顶杆靠近机件的一端设有安装盘,顶杆远离机件的一端开设有手柄过孔,顶杆的中部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旋件的内螺纹相配合;
所述手柄一设置于顶杆上的手柄过孔内;
所述手柄二安装固定在旋件上部的安装孔内。
可选或优选地,所述顶杆的安装盘上开设有多个螺孔,顶杆与机件通过多个连接螺钉进行连接固定。
可选或优选地,所述顶杆上的手柄过孔为水平方向的圆形通孔。
可选或优选地,所述底座和旋件通过多个紧定螺钉相连接。
可选或优选地,所述旋件上部的安装孔为螺纹孔,与手柄二上的螺纹相配合。
可选或优选地,所述轴承为推力球轴承。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通过对多台可变排气阀作动筒进行实际测量,从而确定配合面的外形尺寸、螺纹尺寸。根据圆柱形机件在壳体内装入的深度及机件高度,设计工装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在取出机件时,能对机件和作动筒壳体均匀施力;
(2)本实用新型能避免手工操作等取出方式对机件表面、配合面造成损伤的风险;
(3)本实用新型在取出机件时的取出速度适当,能向工作者提供充分的观察分析时间,有利于工作者对可变排气阀作动筒状态的分析观察;
(4)本实用新型各结构简单、部件之间连接可靠,使用时安装速度快;
(5)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降低可变排气阀作动筒维修工作风险、提高维修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剖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旋件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顶杆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
1-底座,2-旋件,3-顶杆,4-手柄一,5-手柄二,6-紧定螺钉,7-轴承,8-连接螺钉,9-机件,10-作动筒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包括底座1、旋件2、顶杆3、手柄一4和手柄二5,其中:
所述底座1和旋件2均为圆形筒体结构;
所述底座1安装在作动筒壳体10的上方;
所述旋件2安装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
所述旋件2上部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旋件2上部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旋件2的下部外侧设有轴承7;
所述顶杆3安装在底座1和旋件2的内部,顶杆3为圆柱体结构,顶杆3靠近机件9的一端设有安装盘,顶杆3远离机件9的一端开设有手柄过孔,顶杆3的中部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旋件2的内螺纹相配合;
所述手柄一4设置于顶杆3上的手柄过孔内;
所述手柄二5安装固定在旋件2上部的安装孔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杆3的安装盘上开设有多个螺孔,顶杆3与机件9通过多个连接螺钉8进行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杆3上的手柄过孔为水平方向的圆形通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和旋件2通过多个紧定螺钉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件2上部的安装孔为螺纹孔,与手柄二5上的螺纹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7为推力球轴承。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施例在取出机件9时,能对机件9和作动筒壳体10均匀施力;
(2)本实施例能避免手工操作等取出方式对机件9表面、配合面造成损伤的风险;
(3)本实施例在取出机件9时的取出速度适当,能向工作者提供充分的观察分析时间,有利于工作者对可变排气阀作动筒状态的分析观察;
(4)本实施例各结构简单、部件之间连接可靠,使用时安装速度快;
(5)本实施例能有效降低可变排气阀作动筒维修工作风险、提高维修质量。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S1 将顶杆3单独取出,与机件9配合面螺孔对齐,用连接螺钉8将顶杆3固定在机件9上;
S2 将组装成一个整体的底座1、旋件2、手柄二5、紧定螺钉6和轴承7,一起套在顶杆3和机件9上,将手柄一4按照如图2所示的位置安装,此时,旋件2的内壁与顶杆3的外壁螺纹相配合,将手柄一4穿过顶杆3上的手柄过孔;
S3 固定住手柄一4并保持其圆周方向不转动,转动手柄二5使其绕轴心旋转,此时旋件2边旋转边下降,轴承7、紧定螺钉6和底座1也随之下降,直到底座1与机件9接触;
S4 继续旋转手柄二5,固定住手柄一4使其保持圆周方向不转动,作动筒壳体10和底座1保持不动,旋件2绕轴心旋转,顶杆3在垂直方向上向上移动并带动作动筒壳体10内部的机件9向上移动,并逐渐与作动筒壳体10分离;
S5 当顶杆3顶部升至一定高度且感到手柄二5旋转阻力减小时,此时机件9内部与作动筒壳体10已完全分离,将作动筒壳体10固定,同时将本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整体垂直向上提起,由于机件9与顶杆3下端面连接,机件9将被取出;
S6 将连接螺钉8取下,机件9的分解工作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旋件(2)、顶杆(3)、手柄一(4)和手柄二(5),其中:
所述底座(1)和旋件(2)均为圆形筒体结构;
所述底座(1)安装在作动筒壳体(10)的上方;
所述旋件(2)安装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
所述旋件(2)上部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旋件(2)上部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旋件(2)的下部外侧设有轴承(7);
所述顶杆(3)安装在底座(1)和旋件(2)的内部,顶杆(3)为圆柱体结构,顶杆(3)靠近机件(9)的一端设有安装盘,顶杆(3)远离机件(9)的一端开设有手柄过孔,顶杆(3)的中部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旋件(2)的内螺纹相配合;
所述手柄一(4)设置于顶杆(3)上的手柄过孔内;
所述手柄二(5)安装固定在旋件(2)上部的安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3)的安装盘上开设有多个螺孔,顶杆(3)与机件(9)通过多个连接螺钉(8)进行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3)上的手柄过孔为水平方向的圆形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旋件(2)通过多个紧定螺钉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件(2)上部的安装孔为螺纹孔,与手柄二(5)上的螺纹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7)为推力球轴承。
CN202122582640.6U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 Active CN216577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2640.6U CN216577626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2640.6U CN216577626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77626U true CN216577626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41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82640.6U Active CN216577626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776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00509B (zh) 一种火箭贮箱箱底圆环与过渡环的匹配工装及方法
CN208961512U (zh) 一种圆形工件批量加工治具
CN206764344U (zh) 一种旋转定位装夹工装
CN216577626U (zh) 一种可变排气阀作动筒分解工装
CN103934793A (zh) 一种用于拆卸柴油机气缸套的工具
CN101712107A (zh) 耐压结构模型中t形肋骨的制作装置
CN203792256U (zh) 一种用于拆卸柴油机气缸套的工具
CN210876970U (zh) 一种封头高效旋压机
CN109396816B (zh) 一种透平式主机轴向装拆精密零部件的辅助工装及装拆方法
CN215699890U (zh) 一种薄壁件的加工夹具
CN110579197A (zh) 一种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测量仪
CN112894675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装配机械对中装置
CN209945179U (zh) 外l形环锻件装配面检测工装
CN108687484B (zh) 弹簧销法兰焊接定位夹具
CN111289357A (zh) 一种可用于真空高温压痕蠕变试验的夹具装置
CN213380157U (zh) 一种环座拆卸工装
CN220945035U (zh) 一种用于薄壁轴承压锥销工序的定位工装
CN216859514U (zh) 一种钢管水压试验机模具用装夹装置
CN220240585U (zh) 压缩机上下支撑压入工装
CN220472484U (zh) 一种叉车主减速器壳体检测加工定位装置
CN211438866U (zh) 自动调心的电机前端盖轴承压装工装
CN217291366U (zh) 一种带中心定位功能的法兰定位机构
CN220007659U (zh) 一种用于民航宽体机下轴承的安装工装
CN209190619U (zh) 一种用于装配蜂窝环的装配夹具
CN220944007U (zh) 一种气嘴压装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