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4328U - 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4328U
CN216564328U CN202122833093.4U CN202122833093U CN216564328U CN 216564328 U CN216564328 U CN 216564328U CN 202122833093 U CN202122833093 U CN 202122833093U CN 216564328 U CN216564328 U CN 216564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ixing
spring
rod
in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330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帅达
吕彪
张磊
崔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liaier Sheny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liaier She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liaier Sheny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liaier She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330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4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4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4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涉及线束固定领域,包括固定条、固定柱、固定环、限位槽、推杆、挡片、第一弹簧、滑槽、盲槽、插杆、第二弹簧、固定块、插块、插孔、固定座、卡块、第三弹簧、驱动杆、驱动块和安装座,固定柱数量为多个,且一端分别等距安装在固定条的外壁上;固定环安装在固定柱的另一端。该装置可根据不同匝数的线对固定环的内部空间进行调节,设备的适用面更广,通过开合的插杆更加便于线束的放入和取出操作,省时省力,而且既可将线束固定在平面,也可将线束沿圆周方向进行均匀的排列,不仅便于对线束的分股检修,且排版方式多样,丰富了线束的安装方式,更加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是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由绝缘护套、接线端子、导线及绝缘包扎材料等组成,线束为一组金属线和电缆绑在一起,负责运载设备之间来往的信号和电源的连接。
目前,现有市场上的线束在进行固定时,由于线束固定夹的一体固定式设计,导致线束夹只能对固定匝数的线进行固定,进而限制了线束夹的使用范围,而无法做到根据不同匝数的线对线束夹进行调节,而且,现有的线束固定方式大多只能固定在平面上,如此线束排版方式单一,且线束的安装方式受限,因此提出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市场上的线束在进行固定时,由于线束固定夹的一体固定式设计,导致线束夹只能对固定匝数的线进行固定,进而限制了线束夹的使用范围,而无法做到根据不同匝数的线对线束夹进行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通过固定环、限位槽、推杆、挡片和第一弹簧的配合,可将内嵌入固定环内腔不同匝数的线进行夹紧固定,通过滑槽、盲槽、插杆、拨杆和第二弹簧的配合,可促使固定环实现开启或闭合状态,从而更加便于线束的放入和移出。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条、固定柱、固定环、限位槽、推杆、挡片、第一弹簧、滑槽、盲槽、插杆、第二弹簧、固定块、插块、插孔、固定座、卡块、第三弹簧、驱动杆、驱动块和安装座,固定柱数量为多个,且一端分别等距安装在所述固定条的外壁上;固定环安装在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限位槽开设在所述固定环的外壁上;推杆一端内嵌在所述固定柱的内腔,且另一端贯穿所述限位槽的内腔并延伸进所述固定环的内腔;挡片安装在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且可滑动的内嵌在所述限位槽的内腔;第一弹簧套接在所述推杆的外壁上,且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推杆和所述固定环的外壁上;滑槽开设在所述固定环的一端;盲槽开设在所述固定环的另一端;插杆一端可滑动的内嵌在所述滑槽的内腔,且另一端内嵌在所述盲槽的内腔;第二弹簧套接在所述插杆的外壁上,且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插杆的外壁和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固定块安装在所述固定条的一端;插块安装在所述固定块的外壁上;插孔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开设在所述插块的外壁两侧;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固定条的另一端;卡块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内壁上,且另一端内嵌入所述插孔的内腔;第三弹簧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卡块的外壁内侧;驱动杆一端延伸出所述固定座的外壁;驱动块安装在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卡块的外壁内侧相抵;安装座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条的外壁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固定条为弹性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固定环的形状为“C”字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插杆的一端安装有拨杆,所述拨杆向外延伸出所述固定环的外壁,且可滑动的内嵌在所述滑槽的内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驱动块设置为梯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驱动杆的外壁套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内壁和所述驱动杆的外壁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挡片的外壁呈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通过固定环、限位槽、推杆、挡片和第一弹簧的配合,可将内嵌入固定环内腔不同匝数的线进行夹紧固定,通过滑槽、盲槽、插杆、拨杆和第二弹簧的配合,可促使固定环实现开启或闭合状态,从而更加便于线束的放入和移出,该装置在保证对线束紧密固定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匝数的线对固定环的内部空间进行调节,设备的适用面更广,同时通过开合的插杆更加便于线束的放入和取出操作,省时省力,节省操作时间;
2、通过固定块、插块、插孔、固定座和卡块的配合,可实现插块内嵌入固定座的内腔并得到固定,从而实现固定条的两端进行固定,即可根据使用需求将固定条固定在柱状物体的外壁圆周,该装置既可将线束固定在平面,也可固定在物体的外壁,促使线束沿圆周方向进行均匀的排列,不仅便于对线束的分股检修,且排版方式多样,丰富了线束的安装方式,更加实用,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固定条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挡片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安装座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固定座的主视图。
其中,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固定条,2、固定柱,3、固定环,4、限位槽,5、推杆,6、挡片,7、第一弹簧,8、滑槽,9、盲槽,10、插杆,11、拨杆,12、第二弹簧,13、固定块,14、插块,15、插孔,16、固定座,17、卡块,18、第三弹簧,19、驱动杆,20、驱动块,21、第四弹簧,22、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条1、固定柱2、固定环3、限位槽4、推杆5、挡片6、第一弹簧7、滑槽8、盲槽9、插杆10、第二弹簧12、固定块13、插块14、插孔15、固定座16、卡块17、第三弹簧18、驱动杆19、驱动块20和安装座22;固定柱2数量为四个,且一端分别等距安装在固定条1的外壁上;固定环3安装在固定柱2的另一端;限位槽4开设在固定环3的外壁上;推杆5一端内嵌在固定柱2的内腔,且另一端贯穿限位槽4的内腔并延伸进固定环3的内腔;挡片6安装在推杆5的另一端,且可滑动的内嵌在限位槽4的内腔,当挡片6受力沿着限位槽4的内腔向内侧移动时,可带动推杆5向固定柱2的内腔内侧移动;第一弹簧7套接在推杆5的外壁上,且两端分别安装在推杆5和固定环3的外壁上,当推杆5向内侧移动时,可促使第一弹簧7发生弹性形变,去除对挡片6的外力作用后,借助第一弹簧7的弹力可推动推杆5,进而促使挡片6与物体紧密接触;滑槽8开设在固定环3的一端;盲槽9开设在固定环3的另一端;插杆10一端可滑动的内嵌在滑槽8的内腔,且另一端内嵌在盲槽9的内腔,当插杆10在外力作用下脱离盲槽9的内腔后,可将线束内嵌入固定环3的内腔;第二弹簧12套接在插杆10的外壁上,且两端分别安装在插杆10的外壁和滑槽8的内壁上,借助外力促使插杆10脱离盲槽9的内腔时,可促使第二弹簧12发生弹性形变,去除对插杆10的外力作用时,借助第二弹簧12的弹力可促使插杆10重新内嵌入盲槽9的内腔;固定块13安装在固定条1的一端;插块14安装在固定块13的外壁上;插孔15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开设在插块14的外壁两侧;固定座16安装在固定条1的另一端;卡块17一端转动安装在固定座16的内壁上,且另一端内嵌入插孔15的内腔,通过卡块17卡入插孔15的内腔,可实现插块14与固定座16之间的稳定,即实现固定块13与固定座16的稳定,实现固定条1呈圆环形并稳定;第三弹簧18两端分别安装在卡块17的外壁内侧,通过第三弹簧18可对两个卡块17进行拉伸,进而实现两个卡块17的位置稳定卡入插孔15的内腔;驱动杆19一端延伸出固定座16的外壁;驱动块20安装在驱动杆19的另一端,且与卡块17的外壁内侧相抵,向内侧移动的驱动杆19可带动驱动块20向内侧移动,并对卡块17的外壁进行挤压,促使卡块17以转动连接处为轴向外侧转动逐渐脱离插孔15的内腔;安装座22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安装在固定条1的外壁上,通过安装座22可将固定完毕的线束安装在所需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固定条1为弹性体,从而可借助外力将固定条1弯折呈圆环形。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固定环3的形状为“C”字形,从而当插杆10脱离盲槽9时,线束可经由固定环3外侧的开口处进入固定环3内腔,从而时线束的嵌入更加方便,而无需将线束从固定环3的顶端向下贯穿。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插杆10的一端安装有拨杆11,拨杆11向外延伸出固定环3的外壁,且可滑动的内嵌在滑槽8的内腔,通过外力拨动拨杆11可带动插杆10一同进行移动,从而更加便于对插杆10进行操作。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驱动块20设置为梯形,从而保证向内侧移动的驱动块20可驱动卡块17向外侧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驱动杆19的外壁套接有第四弹簧21,第四弹簧2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固定座16的内壁和驱动杆19的外壁上,通过第四弹簧21可实现驱动杆19的自动复位,即去除对驱动杆19的推动作用后,其可在第四弹簧21的作用下向外侧移动,而无需人为手动将驱动杆19向外侧拉动方可促使其恢复初始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挡片6的外壁呈弧形,从而保证其可与多支线束的外壁进行更全面的接触。
上述实施例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工作原理或使用方法步骤为:
步骤一:对线束进行固定时,借助外力拨动拨杆11,拨杆11带动插杆10沿着滑槽8的内腔进行移动,促使插杆10逐渐脱离盲槽9的内腔,并促使第二弹簧12产生弹性形变,将线束经由固定环3外壁的开口处嵌入进固定环3的内腔,随着线束的逐渐增多,线束将推动挡片6沿着限位槽4的内腔向内侧移动,促使挡片6带动推杆5一同向固定柱2的内腔移动,同时促使第一弹簧7发生弹性形变,当线束全部嵌入固定环3内腔后,去除对拨杆11的外力作用,插杆10将在第二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重新内嵌入盲槽9的内腔,由此可将线束的一侧在固定环3的内腔的固定限位,借助第一弹簧7的弹力作用可推动推杆5和挡片6,借助挡片6实现对线束的另一侧进行固定,由此可实现对不同匝数的线束固定在固定环3的内腔;
步骤二:当需要将固定条1固定在物体外壁时,借助外力向内侧推动驱动杆19,同时将固定条1的两端以环状形式对接,使固定条1套接在物体的外壁,在外力作用下,驱动杆19将带动驱动块20向内侧移动,并对卡块17的外壁进行挤压,促使卡块17以转动连接处为轴向外侧转动,此时第三弹簧18被拉伸,以环状对接的固定条1将促使插块14可逐渐卡入固定座16的内腔,当插块14和固定座16对接紧密后,去除对驱动杆19的外力作用,则驱动杆19可在第四弹簧21的作用下恢复初始位置,进而带动驱动块20向外侧移动,在驱动块20逐渐向外侧移动的过程中,借助第三弹簧18的弹力作用可促使卡块17向内侧转动,进而卡入插孔15的内腔,通过卡块17卡入插孔15的内腔,可实现插块14内嵌入固定座16后位置稳定,即实现固定块13与固定座16的稳定,最终实现固定条1以圆环形式套接在物体外壁并得到固定,安装后的内嵌在固定环3内腔的线束,将等距分布在物体圆周,借助安装座22可将固定完毕的线束进行安装至所需位置。
实施例2
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条1、固定柱2、固定环3、限位槽4、推杆5、挡片6、第一弹簧7、滑槽8、盲槽9、插杆10、第二弹簧12、固定块13、插块14、插孔15、固定座16、卡块17、第三弹簧18、驱动杆19、驱动块20和安装座22,固定柱2数量为四个,且一端分别等距安装在固定条1的外壁上;固定环3安装在固定柱2的另一端;限位槽4开设在固定环3的外壁上;推杆5一端内嵌在固定柱2的内腔,且另一端贯穿限位槽4的内腔并延伸进固定环3的内腔;挡片6安装在推杆5的另一端,且可滑动的内嵌在限位槽4的内腔,当挡片6受力沿着限位槽4的内腔向内侧移动时,可带动推杆5向固定柱2的内腔内侧移动;第一弹簧7套接在推杆5的外壁上,且两端分别安装在推杆5和固定环3的外壁上,当推杆5向内侧移动时,可促使第一弹簧7发生弹性形变,去除对挡片6的外力作用后,借助第一弹簧7的弹力可推动推杆5,进而促使挡片6与物体紧密接触;滑槽8开设在固定环3的一端;盲槽9开设在固定环3的另一端;插杆10一端可滑动的内嵌在滑槽8的内腔,且另一端内嵌在盲槽9的内腔,当插杆10在外力作用下脱离盲槽9的内腔后,可将线束内嵌入固定环3的内腔;第二弹簧12套接在插杆10的外壁上,且两端分别安装在插杆10的外壁和滑槽8的内壁上,借助外力促使插杆10脱离盲槽9的内腔时,可促使第二弹簧12发生弹性形变,去除对插杆10的外力作用时,借助第二弹簧12的弹力可促使插杆10重新内嵌入盲槽9的内腔;固定块13安装在固定条1的一端;插块14安装在固定块13的外壁上;插孔15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开设在插块14的外壁两侧;固定座16安装在固定条1的另一端;卡块17一端转动安装在固定座16的内壁上,且另一端内嵌入插孔15的内腔,通过卡块17卡入插孔15的内腔,可实现插块14与固定座16之间的稳定,即实现固定块13与固定座16的稳定,实现固定条1呈圆环形并稳定;第三弹簧18两端分别安装在卡块17的外壁内侧,通过第三弹簧18可对两个卡块17进行拉伸,进而实现两个卡块17的位置稳定卡入插孔15的内腔;驱动杆19一端延伸出固定座16的外壁;驱动块20安装在驱动杆19的另一端,且与卡块17的外壁内侧相抵,向内侧移动的驱动杆19可带动驱动块20向内侧移动,并对卡块17的外壁进行挤压,促使卡块17以转动连接处为轴向外侧转动逐渐脱离插孔15的内腔;安装座22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安装在固定条1的外壁上,通过安装座22可将固定完毕的线束安装在所需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固定条1为弹性体,从而可借助外力将固定条1弯折呈圆环形。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固定环3的形状为“C”字形,从而当插杆10脱离盲槽9时,线束可经由固定环3外侧的开口处进入固定环3内腔,从而时线束的嵌入更加方便,而无需将线束从固定环3的顶端向下贯穿。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插杆10的一端安装有拨杆11,拨杆11向外延伸出固定环3的外壁,且可滑动的内嵌在滑槽8的内腔,通过外力拨动拨杆11可带动插杆10一同进行移动,从而更加便于对插杆10进行操作。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驱动块20设置为梯形,从而保证向内侧移动的驱动块20可驱动卡块17向外侧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驱动杆19的外壁套接有第四弹簧21,第四弹簧2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固定座16的内壁和驱动杆19的外壁上,通过第四弹簧21可实现驱动杆19的自动复位,即去除对驱动杆19的推动作用后,其可在第四弹簧21的作用下向外侧移动,而无需人为手动将驱动杆19向外侧拉动方可促使其恢复初始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挡片6的外壁呈弧形,从而保证其可与多支线束的外壁进行更全面的接触。
上述实施例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工作原理或使用方法步骤为:
步骤一:对线束进行固定时,借助外力拨动拨杆11,拨杆11带动插杆10沿着滑槽8的内腔进行移动,促使插杆10逐渐脱离盲槽9的内腔,并促使第二弹簧12产生弹性形变,将线束经由固定环3外壁的开口处嵌入进固定环3的内腔,随着线束的逐渐增多,线束将推动挡片6沿着限位槽4的内腔向内侧移动,促使挡片6带动推杆5一同向固定柱2的内腔移动,同时促使第一弹簧7发生弹性形变,当线束全部嵌入固定环3内腔后,去除对拨杆11的外力作用,插杆10将在第二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重新内嵌入盲槽9的内腔,由此可将线束的一侧在固定环3的内腔的固定限位,借助第一弹簧7的弹力作用可推动推杆5和挡片6,借助挡片6实现对线束的另一侧进行固定,由此可实现对不同匝数的线束固定在固定环3的内腔;
步骤二:当需要将固定条1固定在水平位置时,向内侧推动驱动杆19,驱动杆19可带动驱动块20一同移动,向内侧移动的驱动块20可促使卡块17向外侧转动,并逐渐脱离插孔15的内腔,借助外力向外侧拔出插块14,促使插块14脱离固定座16的内腔后,借助外力将固定条1抻平,通过安装座22可将固定完毕的线束进行安装至所需位置。
上述实施例试应用在线束固定领域,实施后得到的数据证明结果:
该装置在保证对线束紧密固定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匝数的线对固定环的内部空间进行调节,设备的适用面更广,同时通过开合的插杆更加便于线束的放入和取出操作,省时省力,节省操作时间,既可将线束固定在平面,也可固定在物体的外壁,促使线束沿圆周方向进行均匀的排列,不仅便于对线束的分股检修,且排版方式多样,丰富了线束的安装方式,更加实用,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条(1);
固定柱(2),数量为多个,且一端分别等距安装在所述固定条(1)的外壁上;
固定环(3),安装在所述固定柱(2)的另一端;
限位槽(4),开设在所述固定环(3)的外壁上;
推杆(5),一端内嵌在所述固定柱(2)的内腔,且另一端贯穿所述限位槽(4)的内腔并延伸进所述固定环(3)的内腔;
挡片(6),安装在所述推杆(5)的另一端,且可滑动的内嵌在所述限位槽(4)的内腔;
第一弹簧(7),套接在所述推杆(5)的外壁上,且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推杆(5)和所述固定环(3)的外壁上;
滑槽(8),开设在所述固定环(3)的一端;
盲槽(9),开设在所述固定环(3)的另一端;
插杆(10),一端可滑动的内嵌在所述滑槽(8)的内腔,且另一端内嵌在所述盲槽(9)的内腔;
第二弹簧(12),套接在所述插杆(10)的外壁上,且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插杆(10)的外壁和所述滑槽(8)的内壁上;
固定块(13),安装在所述固定条(1)的一端;
插块(14),安装在所述固定块(13)的外壁上;
插孔(15),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开设在所述插块(14)的外壁两侧;
固定座(16),安装在所述固定条(1)的另一端;
卡块(17),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16)的内壁上,且另一端内嵌入所述插孔(15)的内腔;
第三弹簧(18),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卡块(17)的外壁内侧;
驱动杆(19),一端延伸出所述固定座(16)的外壁;
驱动块(20),安装在所述驱动杆(19)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卡块(17)的外壁内侧相抵;
安装座(22),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条(1)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1)为弹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3)的形状为“C”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0)的一端安装有拨杆(11),所述拨杆(11)向外延伸出所述固定环(3)的外壁,且可滑动的内嵌在所述滑槽(8)的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20)设置为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9)的外壁套接有第四弹簧(21),所述第四弹簧(2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座(16)的内壁和所述驱动杆(19)的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6)的外壁呈弧形。
CN202122833093.4U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 Active CN216564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3093.4U CN216564328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3093.4U CN216564328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4328U true CN216564328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3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33093.4U Active CN216564328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43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6656A (zh) * 2022-08-04 2022-11-18 汉斯半导体(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scr线束检测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6656A (zh) * 2022-08-04 2022-11-18 汉斯半导体(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scr线束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38573A (en) Coil terminating means
US4273957A (en) Telecommunications access apparatus
CN100367589C (zh) 电力线绞线辊子及其操作方法
CN216564328U (zh) 一种机电线束定位装置
GB1599979A (en) Stator assemblies
CN109412096B (zh) 一种防暴力插拔的电气设备接线盒
CN104064411A (zh) 一种断路器的接线装置、断路器以及断路器组件
CN113241864B (zh) 一种高效型屏蔽电泵用定子结构及屏蔽电泵
DE102018207229A1 (de) S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CN110011087A (zh) 一种j型线夹带电搭接线操作装置及使用方法
DE102014221188A1 (de) Schaltringanordnung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CN220138912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压线钳
CN203800205U (zh) 带旋转卡头的平口螺旋接地线夹
CN203950757U (zh) 一种断路器的接线装置、断路器以及断路器组件
DE202017101204U1 (de) Heizungsumwälzpumpe
KR101588516B1 (ko) 쐐기형 인장 클램프의 제조방법
HU222703B1 (hu) Szénkefetartó lap
DE102007063584A1 (de) Elektrisches Installationsgerät
CN20964213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力箱
KR20050077512A (ko) 전기접속용 소형 콘넥터
CN112462117A (zh) 一种改进型电表箱
CN107004535A (zh) 真空开关设备、和触头组件以及将电触头固定至其电极的方法
CN210372655U (zh) 一种旋转监控器
US20060134988A1 (en) Cable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uch a connector
CN219513595U (zh) 一种移动式低压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