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4237U - 一种变电站以及便于远期升压过渡的变电站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电站以及便于远期升压过渡的变电站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4237U
CN216564237U CN202122800137.3U CN202122800137U CN216564237U CN 216564237 U CN216564237 U CN 216564237U CN 202122800137 U CN202122800137 U CN 202122800137U CN 216564237 U CN216564237 U CN 2165642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overline
gis
gis equipment
transformer sub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001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钦
李晔
韩根伟
王亚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Electric Power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Electric Power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Electric Power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Electric Power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001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42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42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42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经济性好、停电时间短的便于远期升压过渡的变电站布置结构,还提供一种变电站,涉及变电站设计领域。一种便于变电站远期升压过渡的布置结构,包括第一配电装置,还包括第二构架和第三构架;所述第三构架、第二构架、第一GIS设备、第一构架沿同一直线依次布置,所述第三构架上设有用于与站外终塔连接的进线,所述第三构架与第二构架之间设有用于布置运行电压高压第一GIS设备的第二GIS设备的间隔,所述第三构架与第二构架之间设有第二跨线,所述第二构架与第一构架之间设有第一跨线;所述进线与第二跨线之间以及第二跨线与第一跨线之间分别设有跳线。本实用新型减少停电时间过长对生产、运行带来的影响,节省了投资。

Description

一种变电站以及便于远期升压过渡的变电站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以及便于远期升压过渡的变电站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系统和实际建设需要,考虑到输电线路初期需要降压运行的工程技术需求,如:输电线路按220千伏电压等级建设,初期需降压至110千伏电压等级运行。以220千伏为例,在以往的此类变电站设计中,是先建设110千伏配电装置,即:先建设110千伏的进线构架、GIS设备和出线构架,降压运行的线路临时终端塔在站外,再接入110千伏配电装置的进线构架上,当后期需要升压时,再建设220配电装置。上述方式在远期升压时,需在220千伏配电装置的进线构架外重新修建终端塔,并在站外将线路改接到终端塔上,此方案停电时间长,并浪费改建线路的投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经济性好、停电时间短的便于远期升压过渡的变电站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经济性好、停电时间短的便于前期降压运行的变电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变电站远期升压过渡的布置结构,包括第一配电装置,所述第一配电装置包括第一构架和第一GIS设备,所述第一GIS 设备的一端通过第一引线与第一构架上的出线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构架和第三构架;所述第三构架、第二构架、第一GIS设备、第一构架沿同一直线依次布置,所述第三构架上设有用于与站外终塔连接的进线,所述第三构架与第二构架之间设有用于布置运行电压高压第一GIS设备的第二GIS设备的间隔,所述第三构架与第二构架之间设有第二跨线,所述第二构架与第一构架之间设有第一跨线;
所述进线与第二跨线之间以及第二跨线与第一跨线之间分别设有跳线,所述第一GIS设备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引线与第一跨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跨线与第三构架的连接点高度和第二跨线与第二构架的连接点高度均不小于20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跨线的下方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高度H,16m≤H。
一种变电站,包括第一配电装置,所述第一配电装置包括第一构架和第一GIS设备,所述第一GIS设备的一端通过第一引线与第一构架的出线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构架、第三构架、变压器和运行电压高于第一GIS设备的第二GIS设备;所述第三构架、第二构架、第一GIS设备、第一构架沿同一直线依次布置,所述第三构架上设有用于与站外终塔连接的进线,所述第三构架与第二构架之间设有能够布置第二GIS设备的间隔,所述第三构架与第二构架之间设有第二跨线,所述第二构架与第一构架之间设有第一跨线;
所述第二GIS设备安装在第三构架与第二构架之间的间隔内,一端通过第三引线与进线连接,一端通过第四引线与第二跨线连接;
所述变压器的一端通过第四引线与第二跨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五引线与第一跨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安装在所述第二构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跨线与第三构架的连接点高度和第二跨线与第二构架的连接点高度均不小于20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变电站远期升压过渡的布置结构和变电站,设置了第三构架和第二构架,并在第三构架与第二构架之间设置了布置第二GIS设备的间隔,这样前期通过利用第二配装置(第二GIS设备)的第二构架和第三构架作为第一GIS 设备进线塔,实现正常运行,后期升压过渡时仅需解开几处跳线,增加引线,在极短时间内即可实现过渡,减少停电时间过长对生产、运行带来的影响,同时,由于前期后期均从第三构架进线,也不需要对站外终端塔进行移位改建,也节省了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便于远期升压过渡的变电站布置结构;
图2是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第三构架1,第二构架2,第一构架3,第一GIS设备4,第二GIS设备5,第二跨线6,第一跨线7,跳线8,防护网9,变压器10,进线11,第二引线41,第一引线 42,第三引线51,第四引线52,第六引线101,第五引线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变电站远期升压过渡的布置结构,包括第一配电装置,所述第一配电装置包括第一构架3和第一GIS设备4,所述第一GIS设备4的一端通过第一引线42与第一构架3上的出线连接。上述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二构架2和第三构架1;所述第三构架1、第二构架2、第一GIS设备4、第一构架3沿同一直线依次布置,所述第三构架1上设有用于与站外终塔连接的进线11,所述第三构架1与第二构架2之间设有用于布置运行电压高压第一GIS设备4的第二GIS设备5的间隔,所述第三构架1与第二构架2之间设有第二跨线6,所述第二构架2与第一构架3之间设有第一跨线7;所述进线11与第二跨线6之间以及第二跨线6与第一跨线7之间分别设有跳线8,所述第一GIS设备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引线41与第一跨线7连接。
第三构架1与第二构架2之间设有用于布置电压高压第一GIS设备4的第二GIS设备5 的间隔,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构架1与第二构架2的高度需要满足与第二GIS设备5电压相符合的进出线布线高度要求,第二GIS设备5的运行电压与输电线路的最终(后期)运行电压一至,第一GIS设备4的运行电压与输电线路的降压运行(前期)的运行电压一至。
采用上述结构后,以变电站为降压站为例,假设输电线路前期运行电压为110KV,后期运行电压为220KV,在输电线路前期降压运行时,输电线路通过进线11、第二跨线6、第一跨线7以及第二引线41后与110KV第一GIS设备4的一端连接,实现向第一GIS设备4送电,使变电站前期实现正常运行。当后期输电线路需要升压运行(220KV)时,由于第三构架 1与第二构架2之间设有用于布置运行电压高压第一GIS设备4的(220KV)第二GIS设备 5的间隔,第三构架1与第二构架2之间设有第二跨线6,第二构架2与第一构架3之间设有第一跨线7,后期220KV变压器10进线侧可继续使用前期的第二跨线进线,出线侧利用第一配电装置GIS设备4出线,如图2所示,只需在第三构架1与第二构架2之间安装变压器 10和第二GIS设备5,然后再分别拆除掉进线11与第二跨线6之间以及第二跨线6与第一跨线7之间的跳线8,将第二GIS设备5的一端通过第三引线51与进线11连接,一端通过第四引线52与第二跨线6连接,将变压器10的一端通过第六引线101与第二跨线6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五引线102与第一跨线7连接,即可。如此,在后期升压过渡时仅在解开几处跳线,增加引线时停电,在极短时间内即可实现过渡,减少停电时间过长对生产、运行带来的影响,同时,由于前期后期均从第三构架进线,也不需要对站外终端塔进行移位改建,也节省了投资。
为了方便后期配电楼吊装施工,第二跨线6与第三构架1的连接点((挂线点)高度和第二跨线6与第二构架2的连接点(挂线点)高度均不小于20m。根据全钢结构配电楼施工经验,吊车吊臂最上端距地不超过15m情况下可以实现配电楼钢构的吊装,采用上述结构后,在正常情况下,考虑弧垂,第二跨线6的最低点的高度也大于15m,这样在后期需要升压运行时,也可在第二跨线6下方进行带电施工安装第二GIS设备5的配电楼。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吊车吊装时因为吊臂太高而触电,第二跨线6的下方设有防护网9,防护网9的高度H,考虑弧垂,16m≤H。可以理解的是,防护网9与第二跨线6之间距离需要满足第二跨线6的最小的空气对地净空距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变电站,包括第一配电装置,所述第一配电装置包括第一构架3 和第一GIS设备4,所述第一GIS设备4的一端通过第一引线42与第一构架3的出线连接,还包括第二构架2、第三构架1、变压器10和运行电压高于第一GIS设备4的第二GIS设备5;所述第三构架1、第二构架2、第一GIS设备4、第一构架3沿同一直线依次布置,所述第三构架1上设有用于与站外终塔连接的进线11,所述第三构架1与第二构架2之间设有能够布置第二GIS设备5的间隔,所述第三构架1与第二构架2之间设有第二跨线6,所述第二构架2与第一构架3之间设有第一跨线7;所述第二GIS设备5安装在第三构架1与第二构架2之间的间隔内,一端通过第三引线51与进线11连接,一端通过第一引线52与第二跨线6连接;所述变压器10的一端通过第六引线101与第二跨线6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五引线 102与第一跨线7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变电站在前期线路降压运行时,可以利用进线11、第三构架1与第二构架之间的第二跨线6作为第一GIS设备4的进线,而在后期运行时解需开几处跳线,增加引线即可。在后期升压过渡时仅在解开几处跳线,增加引线时停电,在极短时间内即可实现过渡,减少停电时间过长对生产、运行带来的影响,同时,由于前期后期均从第三构架进线,也不需要对站外终端塔进行移位改建,也节省了投资。
为了节省空间,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10安装在第二构架2上。
为了方便第二GIS设备5的配电楼吊装施工,变电站的第二跨线6与第三构架1的连接点高度和第二跨线6与第二构架2的连接点高度均不小于20m。为了避免吊车吊装时因为吊臂太高而触电,第二跨线6的下方设有防护网9,防护网9的高度H,考虑弧垂,16m≤H。

Claims (6)

1.一种便于远期升压过渡的变电站布置结构,包括第一配电装置,所述第一配电装置包括第一构架(3)和第一GIS设备(4),所述第一GIS设备(4)的一端通过第一引线(42)与第一构架(3)上的出线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构架(2)和第三构架(1);所述第三构架(1)、第二构架(2)、第一GIS设备(4)、第一构架(3)沿同一直线依次布置,所述第三构架(1)上设有用于与站外终塔连接的进线(11),所述第三构架(1)与第二构架(2)之间设有用于布置运行电压高压第一GIS设备(4)的第二GIS设备(5)的间隔,所述第三构架(1)与第二构架(2)之间设有第二跨线(6),所述第二构架(2)与第一构架(3)之间设有第一跨线(7);
所述进线(11)与第二跨线(6)之间以及第二跨线(6)与第一跨线(7)之间分别设有跳线(8),所述第一GIS设备(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引线(41)与第一跨线(7)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远期升压过渡的变电站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跨线(6)与第三构架(1)的连接点高度和第二跨线(6)与第二构架(2)的连接点高度均不小于20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于远期升压过渡的变电站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跨线(6)的下方设有防护网(9),所述防护网(9)的高度H,16m≤H。
4.一种变电站,包括第一配电装置,所述第一配电装置包括第一构架(3)和第一GIS设备(4),所述第一GIS设备(4)的一端通过第一引线(42)与第一构架(3)的出线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构架(2)、第三构架(1)、变压器(10)和运行电压高于第一GIS设备(4)的第二GIS设备(5);所述第三构架(1)、第二构架(2)、第一GIS设备(4)、第一构架(3)沿同一直线依次布置,所述第三构架(1)上设有用于与站外终塔连接的进线(11),所述第三构架(1)与第二构架(2)之间设有能够布置第二GIS设备(5)的间隔,所述第三构架(1)与第二构架(2)之间设有第二跨线(6),所述第二构架(2)与第一构架(3)之间设有第一跨线(7);
所述第二GIS设备(5)安装在第三构架(1)与第二构架(2)之间的间隔内,一端通过第三引线(51)与进线(11)连接,一端通过第四引线(52)与第二跨线(6)连接;
所述变压器(10)的一端通过第六引线(101)与第二跨线(6)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五引线(102)与第一跨线(7)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10)安装在所述第二构架(2)上。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跨线(6)与第三构架(1)的连接点高度和第二跨线(6)与第二构架(2)的连接点高度均不小于20m。
CN202122800137.3U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变电站以及便于远期升压过渡的变电站布置结构 Active CN2165642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0137.3U CN216564237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变电站以及便于远期升压过渡的变电站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0137.3U CN216564237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变电站以及便于远期升压过渡的变电站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4237U true CN216564237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3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00137.3U Active CN216564237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变电站以及便于远期升压过渡的变电站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42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5458A (zh) 基于箱式变电站的多功能充电桩系统
CN207039041U (zh) 一种模块化预装式变电站
CN216564237U (zh) 一种变电站以及便于远期升压过渡的变电站布置结构
CN204835226U (zh)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配成两个完整串的线路布置结构
CN202210685U (zh) 大型风电场升压变压器系统
CN201329265Y (zh) 一种分解槽系列的供电装置
CN110752618A (zh) 一种与城市综合管廊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
CN215119560U (zh) 一种110kV配电装置单榀联合构架进出线结构
CN201985528U (zh) 一种采用线路铁塔串联补偿系统
CN200953272Y (zh) 三相v/v牵引变压器的接线结构
CN106100571A (zh) 一种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交流并联接线结构及光伏并网单元
CN103036157A (zh) 智能变电站hgis配电装置间隔设备整合及布置结构和方法
CN214154992U (zh) 海洋石油平台湿式静态集束海缆供电装置
CN202602140U (zh) 大型变压器中性点保护设备组合式电气装置
CN207380168U (zh) 一种校核电缆接线的装置
CN212114787U (zh) 一种缩短变压器停电时间的配电装置施工过渡布置结构
CN206878358U (zh) 基于箱式变电站的多功能充电桩系统
CN204905890U (zh) 一种大型风电场并网系统
CN212412440U (zh) 一种330kV HGIS配电装置出线布置结构
CN109494760B (zh) 一种750kV串联补偿配电装置的线路引接结构
CN214204949U (zh) 一种变电站高压母线站用电接线结构
CN203942257U (zh) 485网缆连接屏蔽器
CN203326442U (zh) 一种总降压变电站和整流所布置结构
CN109245145A (zh) 一种公路外场设备用远程供电系统
CN216085719U (zh) 一种330kV HGIS配电装置多方向出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