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1840U - 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1840U
CN216561840U CN202123015874.9U CN202123015874U CN216561840U CN 216561840 U CN216561840 U CN 216561840U CN 202123015874 U CN202123015874 U CN 202123015874U CN 216561840 U CN216561840 U CN 216561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ing
pen
point
scanning
limi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158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0158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1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1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1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涉及点读扫读两用笔技术领域,包括扫读点读笔本体,扫读点读笔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扫读点读笔本体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扫读笔盖和点读笔盖,扫读笔盖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块,按压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安装块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卡针,扫读笔盖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扫读笔盖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活动卡块,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扫读笔盖的内顶壁设置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卡块的设置,达到了增加了盖子卡接部位的实用效果的,通过硅胶气囊和按压块的设置,达到了不易使盖子丢失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读扫读两用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
背景技术
点读笔是采用国际最新光学图像识别技术和先进的数码语音技术开发而成的新一代智能阅读和学习工具,它体现了电子产品与教育行业的完美融合,实现了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点读笔能同时实现点读、复读、跟读、录音、娱乐等诸多功能;扫读笔一般是指翻译笔和摘录笔结合的扫描笔,即扫,即摘,即翻译,即记忆等出色功能。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13024860 U中公开的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虽然该实用新型将点读笔和扫读笔一体式结合,避免了出现携带两支笔占用空间的情况,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性,但是该实用新型,多次的开合笔盖后,常常会对卡接部位产生磨损,从而造成盖不上盖子的情况,而且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一端盖子取下无处存放,会导致盖子丢失的情况,使用该实用新型存在盖子卡接部位效果较差和盖子易丢失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包括扫读点读笔本体,所述扫读点读笔本体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扫读笔盖和点读笔盖,所述扫读笔盖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卡针,所述扫读笔盖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扫读笔盖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活动卡块,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扫读笔盖的内顶壁设置有限位槽。
所选的,所述扫读点读笔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扫读点读笔本体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按键和喇叭孔。
所选的,所述挡板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安装块的外表面抵接。
所选的,所述扫读笔盖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连杆的一端与限位块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活动卡块的外表面抵接。
所选的,所述扫读笔盖的一端设置有硅胶气囊,所述硅胶气囊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硅胶气囊碑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设置于扫读笔盖的一端,所述第二气囊设置于点读笔盖的一端。
所选的,所述按压块包括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设置于扫读笔盖的一端,所述第二卡块设置于点读笔盖的一端。
所选的,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深度从右至左由深至浅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槽下之上由深至浅设置,所述第三限位槽从左至右由深至浅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相互之间首位相连,所述卡针的一端活动连接于限位槽的内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点读扫读两用笔,通过活动卡块的设置,使该点读扫读两用笔具备了使盖子卡接效果更好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对按压块的按压,从而使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的作用将活动卡块弹开,进而将扫读笔盖和点读笔盖分别于扫读点读笔本体卡接,增加了卡接效果,并且防止了扫读笔盖和点读笔盖的意外掉落,从而达到了增加了盖子卡接部位的实用效果的。
2、该点读扫读两用笔,通过硅胶气囊和按压块的设置,使该点读扫读两用笔具备了便于卡接扫读笔盖和点读笔盖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该装置某一端的时候,可将盖子打开后,将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进行卡接,从而避免了扫读笔盖和点读笔盖取下后乱放,造成丢失的情况,达到了不易使盖子丢失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扫读笔盖和点读笔盖前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扫读笔盖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扫读笔盖俯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扫读笔盖内顶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扫读点读笔本体;2、显示屏;3、按键;4、喇叭孔;5、扫读笔盖;6、点读笔盖;7、按压块;701、第一卡块;702、第二卡块;8、安装块;9、连杆;10、卡针;11、挡板;12、第一弹簧;13、限位块;14、活动卡块;15、硅胶气囊;1501、第一气囊;1502、第二气囊;16、第二弹簧;17、限位槽;1701、第一限位槽;1702、第二限位槽;1703、第三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包括扫读点读笔本体1,扫读点读笔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2,扫读点读笔本体1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按键3和喇叭孔4,扫读点读笔本体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扫读笔盖5和点读笔盖6,扫读笔盖5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块13,连杆9的一端与限位块13的内侧壁滑动连接,第二弹簧16的一端与活动卡块14的外表面抵接,扫读笔盖5的一端设置有硅胶气囊15,硅胶气囊15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硅胶气囊15碑包括第一气囊1501和第二气囊 1502,第一气囊1501设置于扫读笔盖5的一端,第二气囊1502设置于点读笔盖6的一端,扫读笔盖5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块7,按压块7包括第一卡块 701和第二卡块702,第一卡块701设置于扫读笔盖5的一端,第二卡块702 设置于点读笔盖6的一端,按压块7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8,安装块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9,安装块8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卡针10,扫读笔盖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11,挡板11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的一端与安装块8的外表面抵接,扫读笔盖5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活动卡块14,连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扫读笔盖5的内顶壁设置有限位槽17,限位槽17包括第一限位槽1701、第二限位槽1702和第三限位槽1703,第一限位槽1701的深度从右至左由深至浅设置,第二限位槽1702 下之上由深至浅设置,第三限位槽1703从左至右由深至浅设置,第一限位槽 1701、第二限位槽1702和第三限位槽1703相互之间首位相连,卡针10的一端活动连接于限位槽17的内部。
使用时,当需要使用点读和扫读功能时,可直接将对应的盖子取下,通过按压按压块7,此时按压块7带动安装块8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杆9在限位块 13的内部滑动,并且时卡针10在限位槽17的内部滑动,通过第一限位槽1701、第二限位槽1702、第三限位槽1703的设置,当按压按压块7时,卡针10首先从第一限位槽1701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后,将直接进入第二限位槽1702 的内部,当松开按压块7后,由第一弹簧12的作用自动将安装块8弹回,卡针10的一端将卡接在第二限位槽1702的中部,再次按下按压块7,将时卡针10沿第二限位槽1702的中部向第三限位槽1703的内部移动,从而使卡针10 可从第三限位槽1703的一端移动至原位,当卡针10处于第二限位槽1702的内部时,连杆9从右端向左端伸出,从而通过第二弹簧16的作用将活动卡块 14向外侧弹出,从而使扫读笔盖5可卡在扫读点读笔本体1的一端,反之,当卡针10处于第一限位槽1701的右端时,连杆9处于缩进状态,从而通过第二弹簧16的作用刚好带动活动卡块14收回,从而使扫读笔盖5可自由套接在扫读点读笔本体1的一端,同理点读笔盖6的效果相同,当是使用一端的功能时,将一端的盖子如上述步骤打开后,可通过第二卡块702和第一卡块701的卡接,从而将扫读笔盖5和点读笔盖6连接在一起,进而有效避免扫读笔盖5和点读笔盖6取下后无处存放导致丢失的情况,将第一卡块701 和第二卡块702卡接时,由于第一气囊1501和第二气囊150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从而可对第一气囊1501和第二气囊1502及逆行挤压,由于硅胶气囊 15的设置也可对可活动的按压块7和扫读笔盖5之间的缝隙进行填补,从而使扫读笔盖5和点读笔盖6的结构更好。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卡块14的设置,使该点读扫读两用笔具备了使盖子卡接效果更好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对按压块7的按压,从而使连杆9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16的作用将活动卡块14弹开,进而将扫读笔盖5和点读笔盖6分别于扫读点读笔本体1卡接,增加了卡接效果,并且防止了扫读笔盖5和点读笔盖6的意外掉落,从而达到了增加了盖子卡接部位的实用效果的,通过硅胶气囊15和按压块7的设置,使该点读扫读两用笔具备了便于卡接扫读笔盖5和点读笔盖6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该装置某一端的时候,可将盖子打开后,将第一卡块701与第二卡块702进行卡接,从而避免了扫读笔盖5和点读笔盖6取下后乱放,造成丢失的情况,达到了不易使盖子丢失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包括扫读点读笔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扫读点读笔本体(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扫读笔盖(5)和点读笔盖(6),所述扫读笔盖(5)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块(7),所述按压块(7)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8),所述安装块(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9),所述安装块(8)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卡针(10),所述扫读笔盖(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11),所述扫读笔盖(5)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活动卡块(14),所述连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所述扫读笔盖(5)的内顶壁设置有限位槽(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扫读点读笔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2),所述扫读点读笔本体(1)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按键(3)和喇叭孔(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1)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的一端与安装块(8)的外表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扫读笔盖(5)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块(13),所述连杆(9)的一端与限位块(13)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6)的一端与活动卡块(14)的外表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扫读笔盖(5)的一端设置有硅胶气囊(15),所述硅胶气囊(15)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硅胶气囊(15)碑包括第一气囊(1501)和第二气囊(1502),所述第一气囊(1501)设置于扫读笔盖(5)的一端,所述第二气囊(1502)设置于点读笔盖(6)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7)包括第一卡块(701)和第二卡块(702),所述第一卡块(701)设置于扫读笔盖(5)的一端,所述第二卡块(702)设置于点读笔盖(6)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7)包括第一限位槽(1701)、第二限位槽(1702)和第三限位槽(1703),所述第一限位槽(1701)的深度从右至左由深至浅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槽(1702)下之上由深至浅设置,所述第三限位槽(1703)从左至右由深至浅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槽(1701)、第二限位槽(1702)和第三限位槽(1703)相互之间首位相连,所述卡针(10)的一端活动连接于限位槽(17)的内部。
CN202123015874.9U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 Active CN216561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5874.9U CN216561840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5874.9U CN216561840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1840U true CN216561840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38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15874.9U Active CN216561840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18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97607U (zh) 一种便捷式英语听力训练装置
CN216561840U (zh) 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
CN210896063U (zh) 一种可调整高度的英语教学展示装置
CN215382182U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的便携式档案接收装置
CN209280979U (zh) 细光纤切割装置的止回机构
CN214376501U (zh) 一种人脸识别装置的防护结构
CN215577083U (zh) 一种智能单词指读机
CN113163068A (zh) 一种内置蓝牙耳机的扫描笔
CN208893628U (zh) 变脸玩具和按压式变脸笔
CN214705100U (zh) 一种英语互动教学教具
CN111452525A (zh) 一种信息采集功能的智能公章
CN206413929U (zh) 一种按压式多功能眉笔
CN206517455U (zh) 一种弹屏式双屏手机
CN109582090A (zh) 一种平板电脑支撑架
CN213024860U (zh) 一种点读扫读两用笔
CN211236919U (zh) 一种便携式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指纹信息收录装置
CN219154063U (zh) 一种打印机用的便捷式开盖结构
CN219553015U (zh) 一种翻译笔
CN215679436U (zh) 一种可拆卸屏幕的扫描笔
CN109918686A (zh) 一种翻译软件终端设备
CN212723970U (zh) 一种信息科技的输入设备
CN215833960U (zh) 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用打卡装置
CN219243453U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台灯
CN206141068U (zh) 一种用于电容触摸屏气泡挤压治具
CN220773625U (zh) 一种便携式扫描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