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1218U - 光路转向组件、变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路转向组件、变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1218U
CN216561218U CN202122905587.9U CN202122905587U CN216561218U CN 216561218 U CN216561218 U CN 216561218U CN 202122905587 U CN202122905587 U CN 202122905587U CN 216561218 U CN216561218 U CN 216561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ng surface
optical path
piezoelectric
reflection
ref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055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坤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055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1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1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1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路转向组件、变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所述光路转向组件包括压电部以及设置于压电部的反射部,反射部的背离压电部的一侧具有反射面,压电部用于通电以控制反射面发生形变,以改变反射面的曲率半径。该光路转向组件能够在实现变焦成像的同时,实现变焦摄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

Description

光路转向组件、变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路转向组件、变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智能设备(例如手机、扫地机器人)为了获取不同焦距下的影响效果,多采用透镜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实现变焦,然而采用上述的方式,所需占用的空间较大,难以实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路转向组件、变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变焦成像的同时,实现变焦摄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路转向组件,所述光路转向组件包括压电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压电部的反射部,所述反射部的背离所述压电部的一侧具有反射面,所述压电部用于通电以控制所述反射面发生形变,以改变所述反射面的曲率半径。
本申请提供的光路转向组件,通过设置压电部以及反射部,并利用压电部通电控制反射部的反射面发生形变,以调整反射面的曲率半径,从而当光路转向组件应用于变焦摄像模组时,能够帮助实现变焦摄像模组的调焦,替代了相关技术中镜片或者是镜片组发生位移实现调焦的方式,从而在设计变焦摄像模组时,无需预留供镜片或者是镜片组发生位移所需的空间,因此有利于实现变焦摄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
此外,采用压电部通电控制反射部的反射面发生形变以实现调焦的方式,能够通过通入的电压大小或电流频率控制反射部的反射面发生形变的程度,进而有效控制反射面的曲率半径,从而调焦方式更加可控且精度更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部为镀设于所述压电部的反射膜层,或者,所述反射部为反射镜。反射部为镀设于压电部的反射膜层时,反射部与压电部可形成为一体,从而压电部通电直接控制反射部发生变形,控制方式更加直接且光路转向组件整体更加紧凑,有利于变焦摄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
而反射部为反射镜的设计,反射部为独立部件,且相对于压电部可独立设置,从而能够根据不同使用场景选择不同的反射镜类型,使得变焦摄像模组的适用范围更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镜为环氧树脂反射镜或者是液态反射镜。反射镜采用环氧树脂或者是液态反射镜的方式,反射镜更易于变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部为反射镜时,所述反射部通过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压电部上,所述压电部用于通电以控制所述弹性部件发生形变进而使得所述反射面发生形变。由于弹性部件较易发生形变,因此通过弹性部件将反射部固定至压电部上,有利于传力至反射部以控制反射部发生形变,从而避免反射面因形变量不足而无法达到所需的曲率半径的情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弹性变形层以及弹性胶层,所述弹性变形层设于所述压电部上,所述弹性胶层的一侧设于所述弹性变形层背离所述压电部的一侧,所述反射部设于所述弹性胶层的另一侧。考虑到压电部发生形变时,可能会对反射镜产生摩擦力,导致反射镜产生不规则应力,影响反射镜的反射效果,因此在反射镜以及压电部之间设置弹性变形层以及弹性胶层,利用弹性胶层固定反射镜于弹性变形层上,同时利用弹性变形层隔绝压电部对反射镜产生的摩擦力,从而能够降低对反射镜的反射效果的影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反射部的厚度。这样,能够避免弹性部件的厚度过大影响反射部的形变程度,同时,弹性部件厚度较小也有利于实现变焦摄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电部为压电片。由于压电片自身能够通电并随电压和频率的变化发生形变,因此能够简化变焦摄像模组的结构,有利于实现变焦摄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电部包括压电致动器以及与所述压电致动器连接的液态驱动器,所述反射部设于所述液态驱动器上,所述压电致动器用于通电以使所述液态驱动器变形带动所述反射部的反射面发生形变。压电部采用压电致动器和液态驱动器结合的方式,在压电致动器通电时,能够挤压液态驱动器,使得液态驱动器带动反射部发生形变。由于液态驱动器相对较为柔软,液态驱动器与反射部接触时,能够缓解反射部受到摩擦力影响产生不规则应力的情况,进而能够降低对反射镜的反射效果的影响。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焦摄像模组,所述变焦摄像模组包括镜片组、图像传感器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光路转向组件,所述镜片组位于所述反射面的入射光路或出射光路上;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镜片组的出射或所述反射面的反射光路上,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接收经所述镜片组出射或所述反射面反射的光线以实现成像。由于该变焦摄像模组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光线转向组件,所以该变焦摄像模组能够满足小型化的设计需求,实现变焦拍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路转向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光路转向组件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光路转向组件分别为第一光路转向组件和第二光路转向组件,所述第一光路转向组件的所述反射面为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光路转向组件的所述反射面为第二反射面;
所述镜片组设于所述第一反射面的入射光路上,光线经所述镜片组进入并出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面,经由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面,以经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至所述图像传感器进行成像,即此时,镜片组相对第一反射面为前置设置,或者,
所述镜片组设于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出射光路上,光线经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面,经由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至所述镜片组,以经所述镜片组出射至所述图像传感器进行成像,即此时,镜片组相对第二反射面为后置设置,或者,
所述镜片组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光线经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至所述镜片组,经由所述镜片组出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面,以经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至所述图像传感器进行成像,即此时,镜片组为中置设置。
可见,当光路转向组件为多个时,在布置光路转向组件和镜片组的位置时,可采用前置、中置或者是后置方式,镜片组的布置位置更加灵活,能够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布置。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变焦摄像模组,所述变焦摄像模组设于所述壳体。由于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第二方面的变焦摄相模组,所以该电子设备具有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变焦摄像模组的有益效果,能够在实现摄像模组小型化设计的同时,实现电子设备的变焦拍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路转向组件、变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该光路转向组件应用于变焦摄像模组,该光路转向组件通过设置压电部和反射部,从而当压电部通电时,利用压电部控制反射部发生形变,改变反射面的曲率半径,改变照射于反射面的光线路径,进而达到变焦拍摄的目的。此外,由于该光路转向组件应用于变焦摄像模组时,反射部固定设置于压电部,反射部未发生位移,因此,变焦摄像模组无需预留供镜片或者是镜片组发生位移所需的空间,有利于实现变焦摄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焦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经由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反射的光线路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片组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路转向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路转向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光路转向组件;2、镜片组;3、图像传感器;4、电极;5、弹性部件;6、滤波片;1a、第一光路转向组件;1b、第二光路转向组件;11、压电部;12、反射部;51、弹性变形层、52、弹性胶层;111、压电致动器;112、液态驱动器;121、反射面;121a、第一反射面;121b、第二反射面;100、变焦摄像模组;200、电子设备;201、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目前,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为了获取不同焦距范围的影像效果,通常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其中一种是通过在电子设备上搭配多个摄像头,例如微距镜头、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等进行拍摄,然后经过影像融合获取不同焦距的影像效果。然而这种方式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对影像融合的技术要求较高。另一种方式采用连续光学变焦技术,通过透镜沿光轴方向连续移动以进行变焦和补偿对焦。然而在这种方式中,透镜需要沿光轴方向移动,即,对摄像模组或电子设备的轴向尺寸有要求,所需占用的空间较大,难以实现摄像模组或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路转向组件,所述光路转向组件应用于变焦摄像模组。该光路转向组件通过设置压电部和反射部,从而当压电部通电时,利用压电部控制反射部发生形变,改变反射面的曲率半径,进而改变照射于反射面的光线的路径,达到变焦摄像模组变焦拍摄的目的。一方面,该光路转向组件无需进行影像融合即可实现变焦拍摄,降低了变焦拍摄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该光路转向组件应用于变焦摄像模组时,反射部固定设置于压电部,反射部未发生位移,因此,变焦摄像模组无需预留供镜片或者是镜片组发生位移所需的空间,有利于实现变焦摄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
由于该光路转向组件应用于变焦摄像模组,因此,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具有上述光路转向组件的变焦摄像模组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焦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焦摄像模组,该变焦摄像模组可以应用于具有拍摄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是智能手表等)中,以实现变焦拍摄。具体地,该变焦摄像模组包括光路转向组件1、镜片组2以及图像传感器3,光路转向组件1包括压电部11以及设置于压电部11的反射部12,反射部12的背离压电部11的一侧具有反射面121,压电部11用于通电以控制反射面121发生形变,以改变反射面121的曲率半径,镜片组2位于反射面121的入射光路或出射光路上,图像传感器3设置于镜片组2的出射或反射面121的反射光路上,图像传感器3用于接收镜片组2的出射或反射面121反射的光线以实现成像。
值得说明的是,当无需调节焦距时,光路转向组件1中的反射面121可为平面,即,在未通电时,反射面121为平面。而当需要调节焦距时,压电部11可通电(例如可通过压电部11的相对两端连接电极4以实现通电),从而可通过改变电极4输入的电流频率或电压,以使得压电部11的中部,即,压电部11与反射部12连接的部分发生形变弯曲,带动设置于压电部11上的反射部12发生形变,从而改变反射面121的曲率半径,使得反射面121由平面变为凹面或凸面,以实现汇聚或发散光线,进而实现改变光线的光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焦摄像模组,通过设置压电部11以及反射部12,并利用压电部11通电控制反射部12的反射面121发生形变,以调整反射面121的曲率半径,从而实现变焦摄像模组的调焦,替代了相关技术中镜片或者是镜片组发生位移实现调焦的方式,从而在设计变焦摄像模组时,无需预留供镜片或者是镜片组发生位移所需的空间,因此有利于实现变焦摄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
此外,采用压电部11通电控制反射部12的反射面121发生形变以实现调焦的方式,能够通过通入的电压大小或电流频率控制反射部12的反射面121发生形变的程度,进而有效控制反射面121的曲率半径,从而调焦方式更加可控且精度更高。
可以理解的是,变焦摄像模组中的光路转向组件1可为一个或多个,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当需要实现短焦范围内的调焦时,变焦摄像模组内可包括一个光路转向组件1,进行一次光线汇聚或发散。而当变焦摄像模组需要实现长焦拍摄时,变焦摄像模组内可包括至少两个光路转向组件1,以多次汇聚或发散光线,扩大焦距可调节的范围。
请参阅图2,一些实施例中,当光路转向组件1为多个时,多个光路转向组件1可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光路转向组件1分别为第一光路转向组件1a和第二光路转向组件1b,第一光路转向组件1a的反射面121为第一反射面121a,第二光路转向组件1b的反射面121为第二反射面121b。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反射面121a和第二反射面121b在通电后形成的面型可为凹面或者是凸面,且第一反射面121a的面型可与第二反射面121b的面型不同。例如,当光路转向组件1为两个,光线经第一反射面121a和第二反射面121b进行二次发散或汇聚,并最终投射至图像传感器3时,第一反射面121a可为凸面,则第二反射面121b为凹面;或者,第一反射面121a为凹面,第二反射面121b为凸面,以使光线于第一反射面121a和第二反射面121b均能发散或汇聚,扩大焦距的调节范围。例如,如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线路径图,图2中仅示出光线经由第一反射面121a和第二反射面121b反射的路径,省略了变焦摄像模组的镜片组2以及图像传感器3。如图2中的(A)所示,在压电部未通电时,第一反射面121a以及第二反射面121b均为平面,光线经由第一反射面121a反射至第二反射面121b的过程中,并未发生发散或汇聚。如图2中的(B)所示,第一反射面121a为凹面,第二反射面121b为凸面,此时,光线经由第一反射面121a反射后汇聚至第二反射面121b,经第二反射面121b再次汇聚。如图2中的(C)所述,第一反射面121a为凸面,第二反射面121b为凹面,则光线经由第一反射面121a反射后发散至第二反射面121b,经第二反射面121b再次发散。
值得说明的是,相邻的两个光路转向组件1的第一反射面121a以及第二反射面121b的弯曲程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配置,即,第一反射面121a和第二反射面121b通电后发生形变后的曲率半径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此外,第一反射面121a、第二反射面121b可同时发生变形或者二者其一发生变形,具体可根据所需调节的焦距的范围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由前述可知,光路转向组件1可设置为多个,多个光路转向组件1在设置时,可考虑多个光路转向组件1与镜片组2的位置关系。以光路转向组件1为两个为例,镜片组2与该两个光路转向组件1的位置关系可大致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镜片组2设于第一反射面121a的入射光路上,光线经镜片组2进入并出射至第一反射面121a,经由第一反射面121a反射至第二反射面121b,以经第二反射面121b反射至图像传感器3进行成像,即,此时,镜片组2相对第一反射面前置设置,如图3中的(A)所示。
第二种:镜片组2设于第二反射面121b的出射光路上,光线经第一反射面121a反射至第二反射面121b,经由第二反射面121b反射至镜片组2,以经镜片组2出射至图像传感器3进行成像,即,镜片组2相对第二反射面后置设置,位于光路转向组件1与图像传感器3之间,如图3中的(B)所示。
第三种:镜片组2位于第一反射面121a和第二反射面121b之间,光线经第一反射面121a反射至镜片组2,经由镜片组2出射至第二反射面121b,以经第二反射面121b反射至图像传感器3进行成像,即,镜片组2中置,如图3中的(C)所示。
值得说明的是,镜片组2位于上述三种情况所述的位置时,光线于变焦摄像模组中的投射方向可参考图3中的箭头方向所示,上述方向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做的示例,不限定本实施例的范围。由前述可知,当光路转向组件1为多个时,在布置光路转向组件1和镜片组2的位置时,可采用前置、中置或者是后置方式,镜片组2的布置位置更加灵活,能够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布置。
请参阅图4和图5,一些实施例中,反射部12为镀设于压电部11的反射膜层,或者,反射部12为反射镜。当反射部12为反射膜层时,该反射膜层可为镀设于压电部11上的金属反射膜层或电介质反射膜层。反射部12为镀设于压电部11的反射膜层时,反射部12与压电部11可形成为一体,从而压电部11通电直接控制反射部12发生变形,控制方式更加直接且光路转向组件1整体更加紧凑,有利于变焦摄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
当反射部为反射镜时,反射部12为独立部件,且相对于11可独立设置,从而能够根据不同使用场景选择不同的反射镜类型,使得变焦摄像模组的适用范围更广。尤其是,反射镜可为环氧树脂反射镜或者是液态反射镜,更易于变形。
进一步地,反射部12为反射镜时,反射部12通过弹性部件5设置于压电部11上,压电部11用于通电以控制弹性部件5发生形变进而使得反射面121发生形变。由于弹性部件5自身较易形变,因此利用弹性部件5将反射部12固定至压电部11上,有利于传力至反射部12以控制反射部12发生形变,从而避免反射面121因形变量不足而无法达到所需的曲率半径的情况。
具体地,考虑到压电部11发生形变时,可能会对反射镜产生摩擦力,导致反射镜产生不规则应力,影响反射镜的反射效果,因此可在反射镜以及压电部11之间设置弹性变形层51以及弹性胶层52。弹性部件5包括弹性变形层51以及弹性胶层52,弹性变形层51设于压电部11上,弹性胶层52的一侧设于弹性变形层51背离压电部11的一侧,反射部12设于弹性胶层52的另一侧。即,压电部11上依次层叠弹性变形层51、弹性胶层52以及反射镜,利用弹性胶层52将反射镜固定于弹性变形层51上,同时利用弹性变形层51隔绝压电部11对反射镜产生的摩擦力,从而能够降低对反射镜的反射效果的影响。示例性地,弹性变形层51可采用橡胶或者是硅胶,而弹性胶层52可为玻璃胶或热熔胶。而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部件5可也仅包括弹性胶层52,用以固定反射镜于压电部11上。
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部件5的厚度小于或等于反射部12的厚度。为避免弹性部件5的厚度过大,影响反射部12的弯曲程度,因此,使得弹性部件5的厚度小于或等于反射部12的厚度,以便在满足可靠性设计的同时,减小对反射部12的影响。此外,由于弹性部件5厚度的减少,有利于实现变焦摄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减少变焦摄像模组的整体重量。
为了实现在通电时能够变形以控制反射部12的反射面121发生形变,该压电部11可为致动和驱动一体化的压电片或者是致动和驱动分体化设置,即包括压电致动器111和液态驱动器112的方式。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压电部11为致动和驱动一体化的压电片。具体地,压电片可采用金属材质,也可采用非金属材质,例如有机压电材料以及压电陶瓷。由于压电片自身能够通电并随电压或频率的变化发生形变,因此当压电片的相对两端连通电极4时,压电片的中部发生形变,带动位于压电片上的反射部12弯曲,从而简化变焦摄像模组的结构,有利于实现变焦摄像模组的小型化设计。
可以理解的是,当压电部11为压电片时,匹配到压电片的设计,该反射部11同样可为反射膜层或者是反射镜。需要注意的是,当反射部11为反射镜时,由于压电片本身具有一定的硬度,则压电片11驱动反射镜变形时可能对反射镜造成摩擦,因此可能影响反射镜的反射效果,基于此,当压电部11为压电片且反射部为反射镜时,可在压电片和反射镜之间设置上述的弹性变形层51以及弹性胶层52。
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压电部11可为致动和驱动分体设置,例如,压电部11可包括压电致动器111以及与压电致动器111连接的液态驱动器112,反射部12设于液态驱动器112,压电致动器111用于通电以使液态驱动器112变形带动反射部12的反射面121发生形变。其中,压电致动器111可为多个,且多个压电致动器111位于液态驱动器112的相对两端,压电致动器111通电后发生形变,挤压位于压电致动器111之间的液态驱动器112,使得液态驱动器112发生形变,并带动设置于液态驱动器112上的反射部12发生形变,改变反射面121的曲率半径,实现变焦拍摄。此外,由于相对压电片而言,液态驱动器112的表面较为柔软,因此,当液态驱动器112受挤压发生形变时,设置于液态驱动器112上的反射部12受到的摩擦力较小,能够降低反射镜产生的不规则应力,进而能够降低对反射镜的反射效果的影响。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液态驱动器112与反射部12之间也可设置有弹性变形层51,进一步避免反射部12受到摩擦力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液态驱动器112内部的液体可选用纯水,而液态驱动器112的外壳可选用聚酰亚胺(PI)。
一些实施例中,变焦摄像模组还包括滤波片6,例如红外滤波片。在设置滤波片时,滤波片6的位置可设置在图像传感器的物侧。具体地,如前文所述,当镜片组2前置或中置时,红外滤波片可设置于光路转向组件1与图像传感器3之间,当镜片组2后置时,红外滤波片可设置于镜片组2与图像传感器3之间,从而可滤除诸如可见光等其他波段的光线,而仅让红外光通过。因此,该变焦摄像模组也能够在昏暗的环境及其他特殊的应用场景下成像,并获得较好的影像效果。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200,该电子设备200包括壳体201和如前文所述的变焦摄像模组100,变焦摄像模组100设于壳体201,以调焦拍摄。其中,电子设备2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或监控器等。由于该电子设备200包括前文所述的变焦摄相模组100,所以该电子设备200具有上述变焦摄像模组100的有益效果,即,能够在实现摄像模组100小型化设计的同时,实现电子设备的变焦拍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光路转向组件、变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光路转向组件、变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光路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向组件包括压电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压电部的反射部,所述反射部的背离所述压电部的一侧具有反射面,所述压电部用于通电以控制所述反射面发生形变,以改变所述反射面的曲率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为镀设于所述压电部的反射膜层,或者,所述反射部为反射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路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为环氧树脂反射镜或者是液态反射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路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为反射镜时,所述反射部通过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压电部上,所述压电部用于通电以控制所述弹性部件发生形变进而使得所述反射面发生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路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弹性变形层以及弹性胶层,所述弹性变形层设于所述压电部上,所述弹性胶层的一侧设于所述弹性变形层背离所述压电部的一侧,所述反射部设于所述弹性胶层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路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反射部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光路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部为压电片。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光路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部包括压电致动器以及与所述压电致动器连接的液态驱动器,所述反射部设于所述液态驱动器上,所述压电致动器用于通电以使所述液态驱动器变形带动所述反射部的反射面发生形变。
9.一种变焦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摄像模组包括镜片组、图像传感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路转向组件,所述镜片组位于所述反射面的入射光路或出射光路上;
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镜片组的出射光路或所述反射面的反射光路上,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接收经所述镜片组出射或经所述反射面反射的光线以实现成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焦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向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光路转向组件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光路转向组件分别为第一光路转向组件和第二光路转向组件,所述第一光路转向组件的所述反射面为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光路转向组件的所述反射面为第二反射面;
所述镜片组设于所述第一反射面的入射光路上,光线经所述镜片组进入并出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面,经由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面,以经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至所述图像传感器进行成像,或者,
所述镜片组设于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出射光路上,光线经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面,经由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至所述镜片组,以经所述镜片组出射至所述图像传感器进行成像,或者,
所述镜片组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光线经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至所述镜片组,经由所述镜片组出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面,以经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至所述图像传感器进行成像。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9或10任一项所述的变焦摄像模组,所述变焦摄像模组设于所述壳体。
CN202122905587.9U 2021-11-24 2021-11-24 光路转向组件、变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6561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5587.9U CN216561218U (zh) 2021-11-24 2021-11-24 光路转向组件、变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5587.9U CN216561218U (zh) 2021-11-24 2021-11-24 光路转向组件、变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1218U true CN216561218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6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05587.9U Active CN216561218U (zh) 2021-11-24 2021-11-24 光路转向组件、变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1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0160B2 (en) Optical device
CN110967783B (zh) 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组件、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US20190349504A1 (en) Camera module
JP4707176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10879454A (zh) 摄像头模组、潜望式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0505370B (zh) 光转向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潜望式摄像模组、潜望式阵列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9327572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2995443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134779A1 (zh) 成像方法、成像装置、电子装置及介质
EP3575855A1 (en) Liquid lens,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13433769A (zh) 光圈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240069305A1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module,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163099B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928683B (zh) 可伸缩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6561218U (zh) 光路转向组件、变焦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822346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467043B (zh) 一种活动件、马达、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452888A (zh) 取像装置、电子设备及对焦方法
CN116360092B (zh) 一种液体透镜、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765653A (zh) 一种光学元件、摄像头模组及终端
CN220545082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
WO2022087786A1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461914U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KR20100122721A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5480326A (zh) 摄像模组及其光学镜头、变焦镜片单元以及变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