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6346U - 一种挂墙显示装置及挂墙式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墙显示装置及挂墙式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6346U
CN216556346U CN202122906846.XU CN202122906846U CN216556346U CN 216556346 U CN216556346 U CN 216556346U CN 202122906846 U CN202122906846 U CN 202122906846U CN 216556346 U CN216556346 U CN 216556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housing
panel
middle frame
magnetic at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068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冠恒
李子杰
李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WONDERFUL ELECTRONIC THERMAL-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WONDERFUL ELECTRONIC THERMAL-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WONDERFUL ELECTRONIC THERMAL-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WONDERFUL ELECTRONIC THERMAL-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068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6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6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6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墙显示装置及挂墙式控制装置,挂墙显示装置包括面板、壳体、PCB板和墙固定件,壳体与面板可拆卸连接,壳体远离面板的一侧设有安装面,安装面中形成有凸出部;PCB板设于壳体与面板之间的容置腔内且与面板电连接;墙固定件用于连接墙体,墙固定件设有开口,凸出部插入开口并位于墙固定件内,以使壳体与墙固定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挂墙显示装置,面板和PCB板上的线体从壳体上的过线孔穿出后,可以通过墙固定件上的过线孔与墙体内的线路连接,并且在壳体与墙固定件连接后,线体可以隐藏在墙固定件的开口内,使挂墙显示装置安装到墙面上后没有线体暴露在外,不仅美观,并且可以延长线体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挂墙显示装置及挂墙式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墙式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挂墙显示装置及挂墙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智能产品越来越多,智能显示装置作为使用比较基本的智能产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智能显示装置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可以设置在用户的客厅或房门口处,设置在用户的客厅的智能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室内的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以让用户及时了解室内的空气质量,设置在房门口处的智能显示装置方便用户了解来访情况及当有异常情况时,为用户预警。但是无论是设于客厅或设于房门口处的智能显示装置,都是安装在墙面的,智能显示装置常包括面板、壳体及PCB板,在安装智能显示装置时,通常是将面板和PCB板安装到壳体上,然后在将壳体固定到墙面上;这种智能显示装置,由于面板和PCB板上都有线体需要与墙体内的电路连接,所以在将面板和PCB板与壳体组装后,面板和PCB板上的线体会穿过壳体上的过线孔甩出壳体外,在将壳体固定到墙面上后,面板和PCB板上的线体与墙体内的电路连接后会暴露在壳体外,影响室内的美观,并且长期暴露在外的线体容易老化,产生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墙显示装置及挂墙式控制装置,其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挂墙显示装置,包括:
面板,其包括显示屏及输入部;
壳体,其与面板可拆卸连接且与面板之间形成有容置腔,壳体远离面板的一侧设有安装面,安装面中形成有凸出部;
PCB板,其设于壳体与面板之间的容置腔内且与面板电连接;
墙固定件,其用于连接墙体,墙固定件设有开口,凸出部插入开口并位于墙固定件内,以使壳体与墙固定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凸出部的剖面为方形,开口的剖面为方形,开口与凸出部的外壁面之间形成通道,在凸出部内设置有电源转换件,电源转换件与墙固定件内的电源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在安装面通过凸出部与墙固定件的对应结构连接时,安装面外侧还存在抵接面,抵接面与墙体抵接,在壳体的抵接面外侧设置有连通壳体内外的第一通孔,其中,在壳体的抵接面外侧的上部及下部形成有第一通孔;和/或在壳体的抵接面外侧的左部及右部形成有第一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凸出部的外壁形成有连通凸出部内外的第二通孔,在凸出部内还设置有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为气体温度传感器、气体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及尘埃粒子计数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气体传感器与墙固定件内的电源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在壳体通过墙固定件被固定在墙面上时,壳体的抵接面与墙体抵接形成密封结构,空气的流向为从位于壳体外侧的下部的第一通孔被吸入壳体内,然后流经凸出部,最后由壳体外侧的上部的第一通孔排出;或/和空气的流向为从位于壳体外侧的左部的第一通孔被吸入壳体内,然后流经凸出部,最后由壳体外侧的右部的第一通孔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凸出部上设置有过线孔,过线孔用于传过控制线,控制线包括易插接接口,易插接接口与墙固定件中的适配易插接接口插接。
一种挂墙式控制装置,包括上述挂墙显示装置,还包括磁吸组件,磁吸组件使壳体与墙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磁吸组件包括第一磁吸体和第二磁吸体,壳体上设有第一磁体设置部,第一磁吸体设于第一磁体设置部内,墙固定件的外端面设置有磁吸固定部,第二磁吸体设于磁吸固定部内,第一磁吸体朝向安装面的一端与第二磁吸体磁吸连接,以使壳体与墙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中框,第一磁体设置部向壳体的靠近面板的一侧凸出,中框与壳体连接时,第一磁体设置部凸出于壳体的部分与中框的靠近壳体一侧的基准面抵接,并在中框与壳体远离墙固定件的一侧之间形成容置腔,PCB板设于容置腔内,面板与中框远离壳体的一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框靠近壳体的一侧设有设置位,设置位与第一磁体设置部对应,设置位凸出于中框靠近壳体的一侧,并形成空心的圆柱体,PCB板有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的让位部,让位部与设置位对应设置,在中框与面板连接时,中框上的设置位穿过PCB板上的让位部套接在第一磁体设置部凸出于壳体的部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挂墙显示装置,在使用时,将墙固定件嵌入墙体内,使墙固定件的开口朝外,然后将壳体安装面的凸出部装入墙固定件的开口内,以使墙固定件与壳体连接,然后将面板与壳体连接,并使PCB板安装于壳体与面板之间的容置腔内;面板和PCB板上的线体从壳体上的过线孔穿出后,可以通过墙固定件上的过线孔与墙体内的线路连接,并且在壳体与墙固定件连接后,线体可以隐藏在墙固定件的开口内,使挂墙显示装置安装到墙面上后没有线体暴露在外,不仅美观,并且可以延长线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挂墙显示装置的挂墙式控制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图1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具有挂墙显示装置的挂墙式控制装置安装于墙面后的透视图;
图4为图3中A-A的剖面图;
图5为图3中F-F的剖面图;
图中:1.面板、11.磁性金属面、2.壳体、21.凸出部、22.第一通孔、23.第二通孔、24.第一磁体设置部、25.卡扣、3.PCB板、31.让位部、311.第一斜边、312.空位、4.墙固定件、41.盒体、411.安装板固定柱、42.安装板、421.磁吸固定部、5.第一磁吸体、6.第二磁吸体、7.中框、71.设置位、72.卡扣槽、73.卡槽、74.弹性压件、75.凹位、76.第二斜边
本实用新型功能的实现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挂墙显示装置包括面板1、壳体2、PCB板3和墙固定件4,面板1包括显示屏及输入部,输入部用于用户根据需求个性化定制挂墙显示装置的监控内容,显示屏用于显示挂墙显示装置显示的结果,壳体2与面板1可拆卸连接且与面板1之间形成有容置腔,壳体2远离面板1的一侧设有安装面,安装面中形成有凸出部21;PCB板3设于壳体2与面板1之间的容置腔内;墙固定件4用于连接墙体,墙固定件4设有开口,凸出部21插入开口并位于墙固定件4内,以使壳体2与墙固定件4连接。本实施例的挂墙显示装置,在使用时,将墙固定件4嵌入墙体内,使墙固定件4的开口朝外,然后将壳体2安装面的凸出部21装入墙固定件4的开口内,以使墙固定件4与壳体2连接,然后将面板1与壳体2连接,并使PCB板3安装于壳体2与面板1之间的容置腔内;面板1和PCB板3上的线体从壳体2上的过线孔穿出后,可以通过墙固定件4上的过线孔与墙体内的线路连接,并且在壳体2与墙固定件4连接后,线体可以隐藏在墙固定件4的开口内,使挂墙显示装置安装到墙面上后没有线体暴露在外,不仅美观,并且可以延长线体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21的剖面为方形,开口的剖面为方形,开口与凸出部2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通道,在凸出部21内设置有电源转换件,电源转换件与墙固定件4内的电源连接。也就是说,开口的形状与凸出部21的形状适配,并且凸出部21的外壁面与开口之间没有紧密配合,开口的大小可以使凸出部21全部伸入壳体2内,并且从凸出部21或壳体2安装面伸出的线体可以置入开口内然后通过墙固定件4上的过线孔与墙体内的电路连接,此外墙固定件4的内部设有与墙体内的电路连接的电路,该电路可以在壳体2的凸出部21伸入开口时,使凸出部21内设置的电源转换件与开口内的电路连接,便于壳体2的安装,并且简化了线路的连接。
请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面通过凸出部21与墙固定件4的对应结构连接时,安装面外侧还存在抵接面,抵接面与墙体抵接,在壳体2的抵接面外侧设置有连通壳体2内外的第一通孔22,其中,在壳体2的抵接面外侧的上部及下部形成有第一通孔22;和/或在壳体2的抵接面外侧的左部及右部形成有第一通孔22。
也就是说,在壳体2的安装面上的凸出部21伸入墙固定件4的开口内,并且凸出部21内的电源转换件与开口内的电路连接后,壳体2的安装面的其它部分是与墙体抵接的,与墙体抵接的部分称为抵接面,抵接面将凸出部21环绕;在壳体2安装到墙固定件4上后,在抵接面的上部及下部设置第一通孔22,外界的空气可以从抵接面外侧的下部设置的第一通孔22进入壳体2内,然后再由抵接面外侧的上部设置的第一通孔22流出,可以对壳体2内部及安装于壳体2和面板1之间的容置腔内的PCB板3进行散热,避免工作过程中壳体2和面板1之间的PCB板3温度过高。为了进一步增强壳体2内的空气流通,壳体2的抵接面外侧的左部和右部也设置有第一通孔22,空气除了可以从抵接面外侧的下部的第一通孔22进入壳体2内,然后由壳体2外侧的上部的第一通孔22流出外,还可以从壳体2的抵接面外侧的左部的第一通孔22进入壳体2,然后由壳体2的抵接面外侧的右部的第一通孔22流出,使壳体2内的散热效果更好。
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21的外壁形成有连通凸出部21内外的第二通孔23,在凸出部21内还设置有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为气体温度传感器、气体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及尘埃粒子计数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气体传感器与墙固定件4内的电源连接。空气可以由壳体2的抵接面外侧的下部或/和左部的第一通孔22进入壳体2内后,在壳体2内部流动,并由壳体2的抵接面外侧的上部或/和右部的第一通孔22排出,不仅可以使凸出部21内的气体传感器检测空气的质量,还可以对凸出部21内的气体传感器散热;同时开口与凸出部2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通道内的空气也可以通过凸出部21的外壁上的第二通孔23与凸出部21内的空气进行交换,可以提高凸出部21内的气体传感器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壳体2通过墙固定件4被固定在墙面上时,壳体2的抵接面与墙体抵接形成密封结构,空气的流向为从位于壳体2外侧的下部的第一通孔22被吸入壳体2内,然后流经凸出部21,最后由壳体2外侧的上部的第一通孔22排出;或/和空气的流向为从位于壳体2外侧的左部的第一通孔22被吸入壳体2内,然后流经凸出部21,最后由壳体2外侧的右部的第一通孔22排出。也就是说,抵接面与墙体形成密封结构,壳体2的抵接面与墙体之间没有空气可以通过,使外界的空气不能直接进入开口与凸出部2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通道内,外界的空气进入凸出部21需要先经抵接面外侧的下部或左部的第一通孔22被吸入壳体2内,然后在壳体2内流动时进入凸出部21内,空气在凸出部21被电源转换件加热,或者被气体传感器中的加热电阻加热形成稳定的流动,然后从壳体2外侧的上部或右部的第一通孔22排出,从而实现对外部空气的检测和对凸出部21内的电源转换件和其他传感器的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21上设置有过线孔,过线孔用于传过控制线,控制线包括易插接接口,易插接接口与墙固定件4中的适配易插接接口插接。也就是说,面板1和PCB板3上的控制线要穿过凸出部21上的过线孔甩出壳体2外,然后在凸出部21装入墙固定件4的开口内时,控制线与墙固定件4中的电路连接,当控制线为易插接接口时,墙固定件4中需要设置适配易插接接口,在凸出部21伸入墙固定件4的开口内时,凸出部21的易插接接口与墙固定件4的开口中的适配易插接接口插接,可以简化电路的连接。
本实施例的挂墙式显示装置,墙体固定件嵌入墙体内,墙体固定件上设置开口,壳体2的安装面设置凸出部21,凸出部21插入开口,并位于墙固定件4内,可以使面板1和PCB板3从凸出部21的过线孔甩出的线体隐藏在墙固定件4的开口内,使挂墙显示装置安装到墙面上后没有线体暴露在外,不仅美观,并且可以延长线体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挂墙式控制装置,该挂墙式控制装置包括上述的挂墙显示装置,还包括磁吸组件,磁吸组件使壳体2与墙固定件4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的挂墙式控制装置,若将挂墙式显示装置除去墙固定件4的部分称为显示器,则挂墙式控制装置包括显示器、墙固定件4和磁吸组件,墙固定件4安装于墙体内,磁吸组件使显示器和墙固定件4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对显示器进行检修或对墙体内的电路进行检修时,只用将显示器从墙固定件4上取下来即可实现,磁吸组件使显示器与墙固定件4之间的拆装都很方便,为安装工高空作业提供了便利,也方便安装工在地面先将显示器组装好,然后在将显示器安装到腔固定架上。
请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磁吸组件包括第一磁吸体5和第二磁吸体6,壳体2上设有第一磁体设置部24,第一磁吸体5设于第一磁体设置部24内,墙固定件4的外端面设置有磁吸固定部421,第二磁吸体6设于磁吸固定部421内,第一磁吸体5朝向安装面的一端与第二磁吸体6磁吸连接,以使壳体2与墙固定件4可拆卸连接。也就是说,在组装挂墙式控制装置时,先将墙固定件4嵌入墙体内,然后将显示器与墙固定件4进行组装,组装时,先将壳体2安装面的凸出部21插入墙固定件4的开口并使壳体2安装面的凸出部21位于墙固定件4内,然后第一磁吸体5和第二磁吸体6之间通过磁吸力吸接,进而使壳体2的安装面与墙固定件4的外端面连接在一起,并且在第一磁吸体5和第二磁吸体6的磁吸力的作用下,壳体2安装面外侧的抵接面与墙面抵接。
请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墙固定件4包括盒体41和安装板42,盒体41设有开口,安装板42与盒体41的外端面连接,第二磁吸固定部421设于安装板42上。实际应用中,安装板42为钣金材料,第二磁吸固定部421设于安装板42上,且由安装板42远离盒体41的一侧向外凸出,第二磁吸体6设于第二磁吸固定部421内,且与第二磁吸固定部421通过磁吸力磁吸连接。具体应用时,盒体41的开口内壁设有安装板固定柱411,安装板42上设有与安装板固定柱411对应的螺孔,且安装板42的尺寸大于盒体41开口的尺寸,在安装板42与盒体41连接时,安装板42上的螺孔与盒体41上的安装板固定柱411对应,然后将螺钉穿过安装板42上的螺孔与安装板固定柱411连接即可使安装板42与盒体41连接。具体应用时,为了使安装板42与盒体41连接牢固,盒体41两侧沿盒体41的中心线对称设有两个安装板固定柱411,安装板42上设有两个螺孔,每个螺孔与一个安装板固定柱411对应,两个螺钉分别穿过一个螺孔与对应的一个安装板固定柱411螺接,以使安装板42与盒体41连接牢固。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挂墙式控制装置还包括中框7,第一磁体设置部24向壳体2的靠近面板1的一侧凸出,中框7与壳体2连接时,第一磁体设置部24凸出于壳体2的部分与中框7的靠近壳体2一侧的基准面抵接,并使中框7与壳体2远离墙固定件4的一侧之间形成容置腔,PCB板3设于容置腔内,面板1与中框7远离壳体2的一侧连接。将壳体2朝向面板1的一侧称为第一侧,将壳体2远离面板1的一侧称为第二侧,则安装面设于壳体2的第二侧,第一磁体设置部24向壳体2的第一侧凸出,在中框7安装于壳体2的第一侧时,第一磁体设置部24向壳体2的第一侧凸出的部分抵接到中框7靠近壳体2第一侧的基准面上,这样中框7靠近壳体2一侧于壳体2的第一侧之间就形成一个间隙,该间隙即为容置腔,PCB板3与中框7靠近壳体2第一侧的一面连接并置于容置腔内,面板1与中框7远离壳体2的一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1的远离中框7的一侧为面板1的外侧,面板1靠近中框7的一侧为面板1的内侧,则显示屏及输入部设于面板1的外侧,面板1的内侧与中框7连接。在实际使用中,面板1的内侧设有强力双面胶,在面板1与中框7连接时,强力双面胶粘贴于中框7上,将面板1与中框7粘结在一起,这样面板1和中框7成为一个整体,在中框7与壳体2连接时,面板1也被连接在壳体2上。
实际使用时,由于第一磁吸体5位于壳体2第一侧的一端和位于壳体2第二侧的一端均具有磁吸力,位于壳体2的第二侧的一端的磁吸力用于与第二磁吸体6磁吸连接,所以为了不浪费第一磁吸体5位于壳体2第一侧的一端的磁吸力,所以面板1的内侧设置有磁性金属面11,面板1内侧的强力双面胶围绕磁性金属面11设置,在将面板1与中框7连接时,面板1内侧的强力双面胶与面板1粘接在一起,再将中框7与壳体2连接时,第一磁吸体5位于壳体2第一侧的一端将与面板1内侧的磁性金属面11磁吸连接,可以增加面板1与中框7连接的牢固程度,同时面板1内侧的磁性金属面11可以将第一磁吸体5位于壳体2第一侧的一端的磁力消耗掉,可以减小第一磁吸体5位于壳体2的第一侧的一端的磁吸力对面板1的显示部和输入部的信号产生干扰。
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中框7靠近壳体2的一侧设有设置位71,设置位71与第一磁体设置部24对应,设置位71凸出于中框7靠近壳体2的一侧,并形成空心的圆柱体,PCB板3有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的让位部31,让位部31与设置位71对应设置,在中框7与面板1连接时,中框7上的设置位71穿过PCB板3上的让位部31套接在第一磁体设置部24凸出于壳体2的部分上。具体使用时,中框7为塑料材质,将中框7靠近壳体2的一侧称为第一侧,将中框7远离壳体2的一侧称为第二侧,设置位71设于中框7的第一侧,设置位71从中框7的第一侧凸出,在中框7与壳体2连接时,第一磁体设置部24向壳体2的第一侧凸出的部分套接于设置位71内,通过设置位71与第一磁体设置部24的对应关系可以使设置位71在中框7与壳体2的第一侧连接时定位。同时由于PCB板3设于中框7的第一侧,在中框7与壳体2连接时,PCB板3会有与第一磁吸体5对应的部位,PCB板3内设置有芯片及用于连接信号线的引脚,PCB板3上还设置有铜箔面,在PCB板3安装到中框7上时,第一磁吸体5会对PCB板3上的铜箔面、引脚及芯片产生磁吸力,第一磁吸体5的磁吸力会干扰PCB板3上的芯片。在PCB板3上设置避让第一磁吸体5的让位部31,中框7与壳体2连接时,中框7第一侧的设置部穿过让位部31套接到第一磁体设置部24上,PCB板3上没有直接与第一磁吸体5对正的部位,使第一磁吸体5靠近PCB板3一端的磁力线不直接穿过PCB板3,可以减小第一磁吸体5的磁吸力对PCB板3上的芯片的干扰。
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中框7的第一侧设有卡扣槽72,壳体2上设有卡扣25,中框7与壳体2通过卡扣25与所卡扣槽72扣接。挂墙式控制装置通过墙固定件4固定到墙面上时,壳体2、中框7、面板1和PCB板3竖直设置的,也就是说,在第一磁吸体5磁吸面板1内侧的磁性金属面11时,中框7受到面板1对其向壳体2的挤压力,同时,中框7与壳体2的连接处还承受了中框7自身的重力及连接在中框7上的面板1和PCB板3的重力作用,中框7自身的重力及连接到其上的面板1和PCB板3的重力之和垂直于第一磁吸体5的磁吸力的方向,第一磁吸体5磁吸面板1的磁性金属面11时,该磁吸力作用到中框7上的压力使中框7与壳体2之间产生一个摩擦力,该摩擦力大于中框7自身的重力及连接到其上的面板1和PCB板3的重力之和,这样中框7才能在壳体2上保持不往下滑落。但是当中框7受到外部作用力时,中框7自身的重力及连接到其上的面板1和PCB板3的重力之和与摩擦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很容易被打破,这个时候就容易造成中框7从壳体2脱落。所以为了使中框7与壳体2连接牢固,中框7设有设置位71的一侧设有卡扣槽72,壳体2的第一侧设有卡扣25,当中框7与壳体2组装在一起时,将中框7设有设置位71的一端扣向壳体2,使壳体2上的卡扣25扣入中框7上的卡扣槽72内,进而使中框7与壳体2连接牢固。
请参阅图1及图2,具体应用时,中框7为中有避让孔的薄片状,可受力弯曲,设置位71向避让孔的中间延伸。也就是说,中框7为一个框架,中部设有避让孔,在PCB板3安装到中框7上时,PCB板3上需要与面板1接线的部分可以从中框7上的避让孔透出,使中框7既可以固定PCB板3,同时又不影响PCB板3与面板1的连接。
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中框7对应PCB板3的一侧设置有卡槽73,在对应PCB板3的另一侧设置有弹性压件74,弹性压件74可以弹性的掰开,卡槽73放置PCB板3的对应边就位后,弹性压件74弹性复位从而压接在PCB板3上。具体应用时,卡槽73位于中框7靠近面板1的一侧,卡槽73由中框7的避让孔的边缘向内延伸形成,卡槽73远离面板1的一侧的表面低于中框7远离面板1的一侧的表面,卡槽73远离面板1的一侧的表面用于支撑PCB板3,弹性压件74设于中框7远离面板1的一侧且位于中框7的避让孔的边缘,弹性压件74的作用面朝向磁性金属面11,在PCB板3的侧边置于卡槽73内并被卡槽73支撑后,弹性压件74压到PCB板3远离面板1一侧并将PCB板3在中框7内固定。
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中框7第一侧在基准面向下沿中框7的避让孔的边缘形成有与PCB板3适配的凹位75,凹位75的高低小于PCB板3的厚度的一半。在将PCB板3安装到中框7上时,将PCB板3置于凹位75内,使PCB板3的侧边被凹位75支撑,同时中框7上的卡槽73和弹性压件74从PCB板3两侧卡紧PCB板3,使PCB板3在中框7内安装牢固,同时使PCB板3上的功能模块从中框7的避让孔内露出。
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PCB板3上的让位部31包括第一斜边311和空位312,第一斜边311向PCB板3的中心线倾斜,空位312连接于第一斜边311的内端,中框7上设有第二斜边76,相互对应的空位312和设置位71上的第一斜边311和第二斜边76向对于该设置位71内的第一磁吸体5的中线对称,在PCB板3安装到中框7上后,每个空位312与一个设置位71对应,该空位312连接的第一斜边311与该设置位71连接的第二斜边76相互抵接在一起,方便PCB板3在中框7上的安装。实际应用中,中框7上设有四个设置位71,每个第一磁吸体5与中框7上的一个第一磁体设置位71对应,在PCB板3安装到中框7上时,中框7上的每个设置位71均从PCB板3上对应的空位312穿过,中框7上与每个设置位71对应的第二斜边76分别与PCB板3上对应的第一斜边311对接,中框7上的四个第二斜边76分别从四个方向对PCB板3进行限位,在PCB板3安装到中框7上时,可以避免PCB板3移位。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挂墙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1),其包括显示屏及输入部;
壳体(2),其与所述面板(1)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面板(1)之间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壳体(2)远离所述面板(1)的一侧设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中形成有凸出部(21);
PCB板(3),其设于所述壳体(2)与所述面板(1)之间的容置腔内且与所述面板(1)电连接;
墙固定件(4),其用于连接墙体,所述墙固定件(4)设有开口,所述凸出部(21)插入所述开口并位于所述墙固定件(4)内,以使所述壳体(2)与所述墙固定件(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墙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21)的剖面为方形,所述开口的剖面为方形,所述开口与所述凸出部(2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通道,在所述凸出部(21)内设置有电源转换件,所述电源转换件与所述墙固定件(4)内的电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墙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面通过所述凸出部(21)与所述墙固定件(4)的对应结构连接时,所述安装面外侧还存在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墙体抵接,在所述壳体(2)的抵接面外侧设置有连通所述壳体(2)内外的第一通孔(22),其中,在所述壳体(2)的抵接面外侧的上部及下部形成有所述第一通孔(22);和/或在所述壳体(2)的抵接面外侧的左部及右部形成有所述第一通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墙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21)的外壁形成有连通所述凸出部(21)内外的第二通孔(23),在所述凸出部(21)内还设置有气体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为气体温度传感器、气体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及尘埃粒子计数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气体传感器与所述墙固定件(4)内的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墙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2)通过所述墙固定件(4)被固定在墙面上时,所述壳体(2)的抵接面与墙体抵接形成密封结构,空气的流向为从位于所述壳体(2)外侧的下部的第一通孔(22)被吸入壳体(2)内,然后流经凸出部(21),最后由壳体(2)外侧的上部的第一通孔(22)排出;或/和空气的流向为从位于所述壳体(2)外侧的左部的第一通孔(22)被吸入壳体(2)内,然后流经凸出部(21),最后由壳体(2)外侧的右部的第一通孔(22)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墙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21)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用于传过控制线,所述控制线包括易插接接口,所述易插接接口与所述墙固定件(4)中的适配易插接接口插接。
7.一种挂墙式控制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挂墙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吸组件,所述磁吸组件使所述壳体(2)与所述墙固定件(4)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挂墙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组件包括第一磁吸体(5)和第二磁吸体(6),所述壳体(2)上设有第一磁体设置部(24),所述第一磁吸体(5)设于所述第一磁体设置部(24)内,所述墙固定件(4)的外端面设置有磁吸固定部(421),所述第二磁吸体(6)设于所述磁吸固定部(421)内,所述第一磁吸体(5)朝向所述安装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磁吸体(6)磁吸连接,以使所述壳体(2)与所述墙固定件(4)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挂墙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框(7),所述第一磁体设置部(24)向所述壳体(2)的靠近所述面板(1)的一侧凸出,所述中框(7)与所述壳体(2)连接时,所述第一磁体设置部(24)凸出于所述壳体(2)的部分与所述中框(7)的靠近所述壳体(2)一侧的基准面抵接,并在所述中框(7)与所述壳体(2)远离所述墙固定件(4)的一侧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PCB板(3)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面板(1)与所述中框(7)远离所述壳体(2)的一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挂墙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7)靠近所述壳体(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磁体设置部(24)对应的设置位(71),所述设置位(71)凸出于所述中框(7)靠近所述壳体(2)的一侧,并形成空心的圆柱体,所述PCB板(3)有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的让位部(31),所述让位部(31)与所述设置位(71)对应设置,在所述中框(7)与所述面板(1)连接时,所述中框(7)上的设置位(71)穿过所述PCB板(3)上的让位部(31)套接在所述第一磁体设置部(24)凸出于所述壳体(2)的部分上。
CN202122906846.XU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挂墙显示装置及挂墙式控制装置 Active CN216556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6846.XU CN216556346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挂墙显示装置及挂墙式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6846.XU CN216556346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挂墙显示装置及挂墙式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6346U true CN216556346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6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06846.XU Active CN216556346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挂墙显示装置及挂墙式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63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56346U (zh) 一种挂墙显示装置及挂墙式控制装置
CN114155789B (zh) 一种磁吸显示装置、磁吸固定装置及挂墙式控制器
CN216566010U (zh) 一种中框结构及挂墙式控制装置
CN217086024U (zh) 一种磁吸显示装置、磁吸固定装置及挂墙式控制器
CN114155789A (zh) 一种磁吸显示装置、磁吸固定装置及挂墙式控制器
CN212135152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磁吸式挂钟钟壳
CN212390579U (zh) 一种支持远程和本地的控制器
CN107861110A (zh) 一种传感模块、传感系统及机器人
CN217088527U (zh) 一种pcb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磁吸显示装置
CN212906843U (zh) 边框组件和显示装置
JPH11329130A (ja) 化粧プレート及びスイッチ装置
CN219612292U (zh) 厨房空调遥控器
CN211457301U (zh) 一种楼宇对讲室内机的装饰条安装结构
CN214901581U (zh) 智能控制面板装置
CN110985854A (zh) 一种磁吸挂墙结构
CN215637878U (zh) 电力载波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407581U (zh)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
CN219181583U (zh) 可视对讲室内机
CN218185220U (zh) 一种带有灯带插件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15488658U (zh) 电子设备
CN213394775U (zh) 一种多功能台灯
CN210717176U (zh) 一种用于显示屏的辅助光源
CN216818783U (zh) 导电柱不易脱落的磁吸充电结构
CN218848877U (zh) 热解粒子探测器
CN212205093U (zh) 一种线控器安装组件和热泵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