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5022U - 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5022U
CN216555022U CN202122518863.6U CN202122518863U CN216555022U CN 216555022 U CN216555022 U CN 216555022U CN 202122518863 U CN202122518863 U CN 202122518863U CN 216555022 U CN216555022 U CN 216555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llecting
collecting groove
annular oil
shaft sleeve
gea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188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磊
袁桂阳
李洋
孙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er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er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er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er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188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5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5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5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包括分别啮合连接的左外齿轴套、左内齿圈和右内齿圈、右外齿轴套,该左、右内齿圈可拆卸连接,且两者接触面的止口内设有定心环;两个外齿轴套的端面分别设有环形集油槽,集油槽内连通有若干进油孔,各进油孔与外齿轴套和内齿圈啮合处相通,两个内齿圈上还设有出油口。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其采用外循环稀油润滑结构,通过设置开口朝向轴线方向的左、右环形集油槽以及与两个集油槽相连通的进油孔,便于润滑油添加,同时该联轴器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更易于润滑油的流动,使得润滑油流至齿部啮合处并从出油口流出,润滑充分,易于散热,大大增加了联轴器的使用寿命且传动精度可以保持更久。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联轴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
背景技术
齿式联轴器是由齿数相同的内齿圈和带外齿的凸缘半联轴器等零件组成,外齿分为直齿和鼓形齿两种齿形。齿式联轴器在工作时,由于内外齿啮合传动,齿面易因磨损并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会严重降低联轴器的精度和使用寿命。现有的联轴器普遍使用脂润滑进行润滑并带走联轴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然而通过润滑脂对联轴器啮合部位进行脂润滑,其流动性差,难以带走齿部热量,并且添加润滑脂时也存在不便,因此亟需一种具备新型润滑方式的齿式联轴器来解决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齿式联轴器采用脂润滑而无法带走齿部热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其通过对联轴器油路结构的改进,有效解决现有齿式联轴器散热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它包括分别啮合连接的左外齿轴套和左内齿圈以及右内齿圈和右外齿轴套,该左内齿圈和右内齿圈通过铰制孔螺栓螺母连接,且两者接触面的止口内设有定心环;所述左外齿轴套左端面设有一个左环形集油槽,所述左环形集油槽内连通设置有若干左进油孔,各左进油孔的另一端分别与左外齿轴套和左内齿圈的啮合处相连通;所述右外齿轴套右端面设有一个右环形集油槽,所述右环形集油槽内连通设置有若干右进油孔, 各右进油孔的另一端分别与右外齿轴套和右内齿圈的啮合处相通;所述左内齿圈和右内齿圈上分别设有出油口。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环形集油槽和右环形集油槽开口分别沿左外齿轴套和右外齿轴套轴向朝外,各所述左进油孔和右进油孔分别均匀连通设置在所述左环形集油槽和所述右环形集油槽内侧,并与所述左外齿轴套和所述左内齿圈啮合处及所述右外齿轴套和所述右内齿圈啮合处相通。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环形集油槽和右环形集油槽的开口分别朝向左环形集油槽和右环形集油槽的轴线方向倾斜。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左进油孔和右进油孔分别朝向左环形集油槽和右环形集油槽的轴线方向倾斜,且各所述左进油孔和右进油孔分别与左环形集油槽和右环形集油槽的轴线方向所成角度与左环形集油槽和右环形集油槽的开口方向分别与左环形集油槽和右环形集油槽的轴线所成角度一致。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内齿圈和左外齿轴套以及右内齿圈和右外齿轴套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定心环和左内齿圈以及右内齿圈的接触面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内齿圈和左外齿轴套以及右内齿圈和右外齿轴套均通过鼓形齿啮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使用时,将润滑油沿轴向喷入联轴器两侧的左环形集油槽和右环形集油槽内,两个环形集油槽内润滑油分别进入左进油孔和右进油孔并分别通向两个内外齿啮合处,充分润滑齿部,最后从两个内齿圈上的出油口流出,带走联轴器运行产生的热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其设计新颖,结构合理,该联轴器采用外循环稀油润滑结构,通过设置开口朝向轴线方向的左环形集油槽和右环形集油槽以及与两个集油槽相连通的进油孔,便于润滑油的添加,同时该种结构的联轴器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更易于润滑油的流动,使得润滑油流至齿部啮合处并从出油口流出,润滑充分,易于散热,大大增加了联轴器的使用寿命且传动精度可以保持更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左外齿轴套或右外齿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外齿轴套;2、左内齿圈;3、右内齿圈;4、右外齿轴套;5、定心环;11、左环形集油槽;12、左进油孔;13、右环形集油槽;14、右进油孔;15、密封圈;16、铰制孔螺栓螺母;17、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它包括分别啮合连接的左外齿轴套1和左内齿圈2以及右内齿圈3和右外齿轴套4,该左内齿圈2和右内齿圈3通过铰制孔螺栓螺母16连接,且两者接触面的止口内设有定心环5;所述左外齿轴套1左端面设有一个左环形集油槽11,所述左环形集油槽11内连通设置有若干左进油孔12,各左进油孔12的另一端分别与左外齿轴套1和左内齿圈2的啮合处相连通;所述右外齿轴套4右端面设有一个右环形集油槽13,所述右环形集油槽13内连通设置有若干右进油孔14,各右进油孔 14的另一端分别与右外齿轴套4和右内齿圈3的啮合处相通;所述左内齿圈2 和右内齿圈3上分别设有出油口17。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应用时可分别从左外齿轴套1的左侧以及右外齿轴套4的右侧分别向两者上的左环形集油槽11 和右环形集油槽13喷入润滑油,润滑油从各左进油孔12和各右进油孔12分别到达左外齿轴套1和所述左内齿圈2啮合处及所述右外齿轴套4和所述右内齿圈3啮合处,对两个啮合结构处的内外齿进行润滑,同时将该啮合处的热量带走,并从左内齿圈2和右内齿圈3上的出油口17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左环形集油槽11和右环形集油槽13开口分别沿左外齿轴套1和右外齿轴套4轴向朝外,各所述左进油孔12和右进油孔14分别均匀连通设置在所述左环形集油槽11和所述右环形集油槽13内侧,并与所述左外齿轴套1和所述左内齿圈2啮合处及所述右外齿轴套4和所述右内齿圈3啮合处相通,通过上述设置,便于润滑油的添加以及添加后的润滑油可以均匀的流向两个内外齿啮合处。
为进一步提升润滑油添加及润滑效果,所述左环形集油槽11和右环形集油槽13的开口分别朝向左环形集油槽11和右环形集油槽13的轴线方向倾斜;各所述左进油孔12和右进油孔14分别朝向左环形集油槽11和右环形集油槽13 的轴线方向倾斜,且各所述左进油孔12和右进油孔14分别与左环形集油槽11 和右环形集油槽13的轴线方向所成角度与左环形集油槽11和右环形集油槽13 的开口方向分别与左环形集油槽11和右环形集油槽13的轴线所成角度一致。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两个环形集油槽内添加润滑油后,润滑油可以在联轴器转动时所产生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各进油口并流至两个内外齿啮合处。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润滑油的流出及收集,所述左内齿圈2和左外齿轴套1 以及右内齿圈3和右外齿轴套4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15;所述定心环5和左内齿圈2以及右内齿圈3的接触面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15。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内齿圈2和左外齿轴套1以及右内齿圈3和右外齿轴套4均通过鼓形齿啮合连接,即该连轴器为传递转矩的能力更好的鼓形齿连轴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它包括分别啮合连接的左外齿轴套(1)和左内齿圈(2)以及右内齿圈(3)和右外齿轴套(4),该左内齿圈(2)和右内齿圈(3)通过铰制孔螺栓螺母(16)连接,且两者接触面的止口内设有定心环(5),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齿轴套(1)左端面设有一个左环形集油槽(11),所述左环形集油槽(11)内连通设置有若干左进油孔(12),各左进油孔(12)的另一端分别与左外齿轴套(1)和左内齿圈(2)的啮合处相连通;所述右外齿轴套(4)右端面设有一个右环形集油槽(13),所述右环形集油槽(13)内连通设置有若干右进油孔(14),各右进油孔(14)的另一端分别与右外齿轴套(4)和右内齿圈(3)的啮合处相通;所述左内齿圈(2)和右内齿圈(3)上分别设有出油口(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环形集油槽(11)和右环形集油槽(13)开口分别沿左外齿轴套(1)和右外齿轴套(4)轴向朝外,各所述左进油孔(12)和右进油孔(14)分别均匀连通设置在所述左环形集油槽(11)和所述右环形集油槽(13)内侧,并与所述左外齿轴套(1)和所述左内齿圈(2)啮合处及所述右外齿轴套(4)和所述右内齿圈(3)啮合处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环形集油槽(11)和右环形集油槽(13)的开口分别朝向左环形集油槽(11)和右环形集油槽(13)的轴线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左进油孔(12)和右进油孔(14)分别朝向左环形集油槽(11)和右环形集油槽(13)的轴线方向倾斜,且各所述左进油孔(12)和右进油孔(14)分别与左环形集油槽(11)和右环形集油槽(13)的轴线方向所成角度与左环形集油槽(11)和右环形集油槽(13)的开口方向分别与左环形集油槽(11)和右环形集油槽(13)的轴线所成角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齿圈(2)和左外齿轴套(1)以及右内齿圈(3)和右外齿轴套(4)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15);所述定心环(5)和左内齿圈(2)以及右内齿圈(3)的接触面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15)。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齿圈(2)和左外齿轴套(1)以及右内齿圈(3)和右外齿轴套(4)均通过鼓形齿啮合连接。
CN202122518863.6U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 Active CN216555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8863.6U CN216555022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8863.6U CN216555022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5022U true CN216555022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8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18863.6U Active CN216555022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5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0868A (zh) 一种变速器轴承润滑结构
CN216555022U (zh) 一种新型稀油润滑齿式联轴器
EP3835573B1 (en) Assembly structure of sun gear shaft and spline shaft of a gearbox for wind turbine
CN113819228A (zh) 一种amt变速箱制动器强制润滑系统
CN111946801A (zh) 变速器动力耦合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931378B (zh) 一种具有内冷却润滑系统的齿轮及齿轮传动机构
CN111271442A (zh) 大功率采煤机摇臂强迫润滑系统
CN213206520U (zh) 用于减速电机输入轴花键的润滑结构
WO2013181906A1 (zh) 分动箱和工程机械
CN105333067A (zh) 带集油润滑和消隙结构的减速器
CN205446657U (zh) 由内花键轴为花键啮合部提供强制润滑的结构
CN210118444U (zh) 变速器和车辆
CN212657212U (zh) 变速器动力耦合系统
CN212155735U (zh) 大功率采煤机摇臂强迫润滑系统
CN218882969U (zh) 具有冷却润滑结构的联接装置
CN203413083U (zh) 防磨齿轮
CN113108031A (zh) 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变速箱及装载机
CN111692220A (zh) 一种高效润滑的齿轮联轴器
CN106286723B (zh) 一种12档双中间轴大扭矩全同步器变速器
CN210661299U (zh) 装载机变速箱转向泵取力口花键润滑结构
CN110375001B (zh) 一种柴油机弹性阻尼联轴节
CN210013989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高压级齿轮
CN220286240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花键轴
CN216742662U (zh) 一种耐磨性好的行走马达
CN215596347U (zh) 一种耐磨损的伞齿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