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2987U - 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2987U
CN216552987U CN202122376657.6U CN202122376657U CN216552987U CN 216552987 U CN216552987 U CN 216552987U CN 202122376657 U CN202122376657 U CN 202122376657U CN 216552987 U CN216552987 U CN 216552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upport
framework layer
hanging basket
exi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66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金双
孙权
陈其剑
孙泉林
马立冬
曾强令
刘世鹏
代统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ranch Cccc No3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Branch Cccc No3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Branch Cccc No3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Branch Cccc No3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766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2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2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2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用于构架层的高度大于等于3m的施工场景,包括: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固定于第一既有梁结构的顶部;横梁,所述横梁固定于固定支座上方;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横梁上方,且所述支架通过第一牵引组件形成位于横梁上方的平衡结构;拉结结构,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形成配重和悬吊端,所述悬吊端形成与配重平衡的拉结结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加固定支座,使得挂篮通过该固定支座与混凝土结构的固定,结构更为稳定;通过对连接处螺栓进行验算,选择合适尺寸的螺杆,确保连接件在承受荷载时结构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构架层中装饰用挂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
背景技术
常见的民用建筑屋面会有机房及楼梯间等局部凸起房间,为使建筑整体外观效果较好,往往设置较高的幕墙结构来遮挡这部分凸起物。幕墙体系需依附于顶层的混凝土构架层结构(有梁无板混凝土结构)。当构架层较高时 (超过3m),传统的用于建筑外装饰施工的挂篮无法安装,因为挂篮配重及支腿等需安装在混凝土楼板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尤其是构架层结构大于等于3m以上,形成超高构架层的情况,其通过固定支座,挂篮通过与混凝土结构的固定,结构更为稳定;通过对连接处螺栓进行验算,选择合适尺寸的螺杆,确保连接件在承受荷载时结构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用于构架层的高度大于等于3m的施工场景,包括:
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固定于第一既有梁结构的顶部;
横梁,所述横梁固定于固定支座上方;
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横梁上方,且所述支架通过第一牵引组件形成位于横梁上方的平衡结构;
拉结结构,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形成配重和悬吊端,所述悬吊端形成与配重平衡的拉结结构。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增加固定支座,使得挂篮通过该固定支座与混凝土结构的固定,结构更为稳定;通过对连接处螺栓进行验算,选择合适尺寸的螺杆,确保连接件在承受荷载时结构安全可靠。
本技术方案中,形成平衡结构和拉结结构,能够确保挂篮水平方向的多次平衡,避免挂篮与配重不匹配造成的倾斜或者其它安全事故,使用起来更加安全,更适合于多种场合。
本技术方案中的挂篮可用于含有超高构架层的建筑外墙施工,布置灵活,支撑可根据幕墙高度及梁间距灵活改变高度及长度。本技术方案适用方便、灵活,能够适用多种结构形式的网架滑移安装施工,承载能力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悬吊端通过第二牵引组件与第一既有梁结构/第二既有梁结构连接,形成所述拉结结构。
本技术方案中,悬吊端可以与固定支座通过同一个梁体结构使用,也可以通过其它既有的梁体结构进行连接,实现拉结结构的构成,而第二牵引组件,具体可以为钢丝绳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牵引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横梁的两端,所述第一牵引组件的部分支撑于支架上。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牵引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进而支架可以设置于第一牵引支架的某个位置,比如第一牵引组件的左端、中间或右端某个点,与支架的顶部形成支撑点,以实现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设置于横梁上方与固定支座对应位置,且支架安装后,与固定支座形成与横梁垂直的支座组件。
本技术方案中,支架与固定支座形成一条线的结构,进而高度方向保持了一致性,确保了整个的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支座包括伸缩杆,以及与伸缩杆端部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通过第一安装组件固定于既有建筑上。
本技术方案中,利用伸缩杆,使得固定支座形成可伸缩结构,进而能够满足更高的构架层结构,以扩大应用范围;进一步地,通过既有建筑进行安装,比如既有的梁体结构等,提高了整个的稳定性,而且充分利用了既有建筑,实现了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卡入第一既有梁结构上,并通过第一安装组件将固定支座固定于第一既有梁结构上。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U型结构卡入,相比于其它连接方式,稳定性更强,而且部分将既有梁结构进行包覆,通过半包覆配合安装,连接更加牢固和稳定,应对外力的作用更强。
具体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对穿螺栓。通过对穿螺栓,配合U型结构,使得整个结构牢固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第一既有梁结构包括两道梁体结构时,还包括辅助支座,所述辅助支座和固定支座分别固定于两道梁体结构上。
本技术方案中,当具有两道梁体结构时,可以充分利用两道梁体结构,进而通过量体结构直接形成拉结结构,无需多余结构,直接利用既有建筑,连接的牢固性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支座包括伸缩支座结构,所述伸缩支座结构底部通过第二安装组件安装于所述梁体结构上。
本技术方案中,伸缩支座结构使得辅助支座可以进行高度的调整,相比于直接通过牵引组件与既有的梁体结构拉结,本技术方案中,无需牵引组件,悬吊端直接通过伸缩支座结构固定在梁体上,形成与配重平衡的拉结结构,整个方案更加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安装组件为U型结构,所述U 型结构开口朝向梁体结构设置。
本技术方案中,第二安装组件通过U型结构,形成半开口的包覆腔,将既有的梁体结构进行半包覆,实现保护和围挡的作用,进而在进行拉结时,更多的力是作用在U型结构上,进而现有的梁体结构受力小,受到的影响小,使用寿命更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位于梁体结构上方的横杆,所述横杆位于所述U型结构以及梁体结构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在U型结构底部与梁体结构接触的位置增加横杆,一方面,当有较大的压力或者牵引力等时,可以通过横杆进行力的缓冲,使得直接作用于梁体结构的力变小;另一方面,从称重方面来说,增加了横杆,一部分称重被横杆接受,对于梁体结构的称重变少。
进一步地,所述U型结构包括与所述梁体结构垂直的钢板结构,以及与所述钢板结构垂直,且焊接于钢板结构两端螺栓。
本技术方案中,利用现有技术中,施工现场比较常见的杆体结构,以及螺栓等,直接焊接形成U型结构,成本低,容易获取,同时使用后可以直接切断,不影响再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固定支座;110、第一既有梁结构;120、第二既有梁结构;130、伸缩杆;140、固定部;150、第一安装组件;200、横梁;210、配重;220、悬吊端;300、支架;310、第一牵引组件;400、拉结结构; 500、第二牵引组件;600、辅助支座;610、第二安装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相对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介绍主要结构。
参照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用于构架层的高度大于等于3m的施工场景,包括:
固定支座100,所述固定支座100固定于第一既有梁结构110的顶部;
横梁200,所述横梁200固定于固定支座100上方;
支架300,所述支架300设置于横梁200上方,且所述支架300通过第一牵引组件310形成位于横梁200上方的平衡结构;
拉结结构400,所述横梁200的两端分别形成配重210和悬吊端220,所述悬吊端220形成与配重平衡210的拉结结构。
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固定支座,使得挂篮通过该固定支座与混凝土结构的固定,结构更为稳定;通过对连接处螺栓进行验算,选择合适尺寸的螺杆,确保连接件在承受荷载时结构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中,形成平衡结构和拉结结构,能够确保挂篮水平方向的多次平衡,避免挂篮与配重不匹配造成的倾斜或者其它安全事故,使用起来更加安全,更适合于多种场合。
本实施例中的挂篮可用于含有超高构架层的建筑外墙施工,布置灵活,支撑可根据幕墙高度及梁间距灵活改变高度及长度。本实施例适用方便、灵活,能够适用多种结构形式的网架滑移安装施工,承载能力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主要拉结结构的一种形成方式,以及第一牵引组件的组装。
参照附图1-3所示,所述悬吊端220通过第二牵引组件500与第二既有梁结构120/第三既有梁结构130连接,形成所述拉结结构。
本实施例中,悬吊端可以与固定支座通过同一个梁体结构使用,也可以通过其它既有的梁体结构进行连接,实现拉结结构的构成,而第二牵引组件,具体可以为钢丝绳等。
本实施例中,第一种情况下,建筑外侧具有两圈结构梁,此时分别形成第一既有梁结构和固定支座,形成内外两圈,此时,通过图看,需要配合支腿等结构进行组装,使得两者在同一水平面的不同位置位置处;
第二种情况,建筑外侧只有一圈结构梁,此时,仅需要一个支腿结构,采用丝杠等固定梁体,在外侧混凝土结构梁的上部形成固定支座,然后利用钢丝绳,使得横梁与外侧混凝土结构梁的下部牵引拉结,形成拉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牵引组件31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横梁200的两端,所述第一牵引组件310的部分支撑于支架300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牵引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进而支架可以设置于第一牵引支架的某个位置,比如第一牵引组件的左端、中间或右端某个点,与支架的顶部形成支撑点,以实现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300设置于横梁200上方与固定支座100对应位置,且支架300安装后,与固定支座100形成与横梁200垂直的支座组件。
本实施例中,支架与固定支座形成一条线的结构,进而高度方向保持了一致性,确保了整个的支撑。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主要介绍固定支座。
参照附图1-2所示,所述固定支座100包括伸缩杆130,以及与伸缩杆 130端部连接的固定部140,所述固定部140通过第一安装组件150固定于既有建筑上。
本实施例中,利用伸缩杆,使得固定支座形成可伸缩结构,进而能够满足更高的构架层结构,以扩大应用范围;进一步地,通过既有建筑进行安装,比如既有的梁体结构等,提高了整个的稳定性,而且充分利用了既有建筑,实现了稳定。
具体地,所述固定部140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卡入第一既有梁结构110上,并通过第一安装组件150将固定支座100固定于第一既有梁结构 110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U型结构卡入,相比于其它连接方式,稳定性更强,而且部分将既有梁结构进行包覆,通过半包覆配合安装,连接更加牢固和稳定,应对外力的作用更强。
具体地,安装组件150包括对穿螺栓。通过对穿螺栓,配合U型结构,使得整个结构牢固安装。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主要介绍当具备两道梁体时的安装。
进一步地,参照附图1-2所示,当所述第一既有梁结构110包括两道梁体结构时,还包括辅助支座600,所述辅助支座600和固定支座100分别固定于两道梁体结构上。
参照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当具有两道梁体结构时,可以充分利用两道梁体结构,进而通过梁体结构直接形成拉结结构,无需多余结构,直接利用既有建筑,连接的牢固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支座600包括伸缩支座结构,所述伸缩支座结构底部通过第二安装组件610安装于所述梁体结构上。
本实施例中,伸缩支座结构使得辅助支座可以进行高度的调整,相比于直接通过牵引组件与既有的梁体结构拉结,本技术方案中,无需牵引组件,悬吊端直接通过伸缩支座结构固定在梁体上,形成与配重平衡的拉结结构,整个方案更加简单。
本实施例中,此时的梁体结构可以为第一既有梁体结构110,而内部的另外一圈的梁体结构配合第一安装组件150等,形成固定支座。
本实施例中,辅助支座与横梁的配重端直接连接,具体地,伸缩支座的顶部直接与配重端连接,整个辅助支座以及梁体结构,形成拉结结构。
参照附图1-2所示,所述第二安装组件610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开口朝向梁体结构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组件通过U型结构,形成半开口的包覆腔,将既有的梁体结构进行半包覆,实现保护和围挡的作用,进而在进行拉结时,更多的力是作用在U型结构上,进而现有的梁体结构受力小,受到的影响小,使用寿命更长。
组装时,还包括位于梁体结构上方的横杆(图中未示出),所述横杆位于所述U型结构以及梁体结构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在U型结构底部与梁体结构接触的位置增加横杆,一方面,当有较大的压力或者牵引力等时,可以通过横杆进行力的缓冲,使得直接作用于梁体结构的力变小;另一方面,从称重方面来说,增加了横杆,一部分称重被横杆接受,对于梁体结构的称重变少。
进一步地,所述U型结构包括与所述梁体结构垂直的钢板结构,以及与所述钢板结构垂直,且焊接于钢板结构两端螺栓。
本实施例中,利用现有技术中,施工现场比较常见的杆体结构,以及螺栓等,直接焊接形成U型结构,成本低,容易获取,同时使用后可以直接切断,不影响再次使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主要介绍当具备一道梁体时的安装。
参照附图3所示,此时,通过在既有的混凝土梁上部设置丝杠固定梁体,同时增加与吊篮同材质的骑马凳,形成固定支座100,然后组装横梁200,横梁200的一端设置有配重210,另一端,通过钢丝绳形成第二牵引组件500,使得横梁200的悬吊端与既有的混凝土梁的下部形成拉结结构,此时混凝土梁的下部作为第二既有梁结构。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大致思路。
1、本实施例中的设计原理
(1)由于超高构架层只有混凝土结构梁,没有板,挂篮安装在混凝土梁上,采用预埋或后穿螺栓的方式将挂篮与混凝土梁固定。
(2)当构架层结构梁外侧有封边梁,且两梁之间的间距为1~3m时,可将挂篮的前后支腿分别固定在内外侧梁上。
(3)当构架层外侧只有一圈梁时,可将挂篮的前支腿固定在梁上,后支腿使用钢丝绳与下方的结构进行拉结。
2、工艺设计:
(1)结构梁外侧有封边梁
用于此种结构的挂篮,前后支腿均与混凝土梁固定。
前支腿(固定支座)
前支腿采用镀锌方钢管制作,采用不同尺寸的方钢管套接,使用螺栓调节高度,其下部使用槽钢做成U型件,上穿螺栓孔,通过对穿螺栓与混凝土梁固定;前支腿上部与横梁连接,其顶部作为拉结钢丝绳的支点。
横梁
横梁采用镀锌方钢管制作,可采用两种不同截面尺寸的方钢管套接,使用螺栓调节横梁长度。
后支腿(辅助支座)
后支腿采用镀锌方管制作,采用不同尺寸的方钢管套接,使用螺栓调节高度,其下部采用U型螺栓与混凝土梁固定。
(2)建筑外侧只有一圈结构梁
用于此种结构的挂篮,其前支腿与外侧混凝土结构梁固定,后支腿取消,使用钢丝绳与混凝土结构拉结。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横梁200组装时,可以设置横梁以及横梁两侧的前后梁,其通过螺栓和支座等可以直接连接;
而进一步地,在第一牵引组件的钢丝绳一端,形成弯折,进而可以通过这个结构跟横梁连接,这样是为了方便调节钢丝绳的松紧。
三、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安全可靠
挂篮通过与混凝土结构的固定,结构更为稳定;通过对连接处螺栓进行验算,选择合适尺寸的螺杆,确保连接件在承受荷载时结构安全可靠。
(2)拆装方便
本挂篮不需要配重,配件运输成本低,相关构件可以在施工现场加工,挂篮的固定均采用螺栓,安装拆除较为方便。
(3)应用范围广
本挂篮可用于含有超高构架层的建筑外墙施工,布置灵活,支撑可根据幕墙高度及梁间距灵活改变高度及长度。
本发明适用方便、灵活,能够适用多种结构形式的网架滑移安装施工,承载能力强。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用于构架层的高度大于等于3m的施工场景,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固定于第一既有梁结构的顶部;
横梁,所述横梁固定于固定支座上方;
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横梁上方,且所述支架通过第一牵引组件形成位于横梁上方的平衡结构;
拉结结构,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形成配重和悬吊端,所述悬吊端形成与配重平衡的拉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端通过第二牵引组件与第一既有梁结构/第二既有梁结构连接,形成所述拉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横梁的两端,所述第一牵引组件的部分支撑于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于横梁上方与固定支座对应位置,且支架安装后,与固定支座形成与横梁垂直的支座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包括伸缩杆,以及与伸缩杆端部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通过第一安装组件固定于既有建筑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卡入第一既有梁结构上,并通过第一安装组件将固定支座固定于第一既有梁结构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既有梁结构包括两道梁体结构时,还包括辅助支座,所述辅助支座和固定支座分别固定于两道梁体结构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座包括伸缩支座结构,所述伸缩支座结构底部通过第二安装组件安装于所述梁体结构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组件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开口朝向梁体结构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梁体结构上方的横杆,所述横杆位于所述U型结构以及梁体结构之间。
CN202122376657.6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 Active CN216552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6657.6U CN21655298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6657.6U CN21655298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2987U true CN216552987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5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6657.6U Active CN21655298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29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06642U (zh) 一种电缆桥架抗震支架
CN215803108U (zh) 一种附梁式吊篮
CN205892588U (zh) 一种吊装设备
CN216552987U (zh) 一种构架层建筑外装饰用挂篮
CN208533994U (zh) 一种用于盘扣脚手架的悬挑架
CN103628692B (zh) 一种楼面梁安装支架及使用其安装楼面梁的方法
CN102602797B (zh) 吊篮用吊架
CN204311721U (zh) 一种双支架吊篮悬挑装置
CN210713753U (zh) 一种异形幕墙建筑施工平台用吊篮系统
US20100018804A1 (en) Movable Scaffolding
CN114436134A (zh) 可多向灵活调节移位的玻璃垂直吊装就位工具及使用方法
CN202047579U (zh) 附着升降脚手架附着支撑防坠装置
CN111706060A (zh) 一种钢丝绳斜拉式吊篮装置
CN219261701U (zh) 一种调节固定装置及应用该调节固定装置的骑梁吊篮系统
CN111219005A (zh) 双鱼腹拉索幕墙的龙骨组件、吊装结构及吊装方法
CN204661110U (zh) 两级两层单柱升降工作平台
CN217108495U (zh) 一种侧面防震结构及防震支架
CN204661111U (zh) 两级两层双柱升降工作平台
CN114991452A (zh) 非标准斜拉吊篮支架及安装方法
CN204661109U (zh) 两层单柱升降工作平台
CN220167454U (zh) 一种用于高空双悬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支撑平台
CN215055157U (zh) 一种采光井用吊篮支架
CN215802523U (zh) 一种玻璃幕墙连接结构
CN210973548U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脚手管吊装架
CN217947468U (zh)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塔式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4

Address after: 200032 No. 139,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ingjiang Road

Patentee after: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NINGBO BRANCH, CCCC NO.3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200 No. 462 East Yanjiang Road, Zhenhai District, Zhejiang, Ningbo

Patentee before: NINGBO BRANCH, CCCC NO.3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