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1860U - 海上溢油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海上溢油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1860U
CN216551860U CN202123102513.8U CN202123102513U CN216551860U CN 216551860 U CN216551860 U CN 216551860U CN 202123102513 U CN202123102513 U CN 202123102513U CN 216551860 U CN216551860 U CN 216551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roller
frame body
adsorption
wind
spilled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025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军
朱悦
程希雷
冷雪飞
高琭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1231025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1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1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1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其中,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包括:框体;第一收卷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框体的内侧壁;吸附带,吸附带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收卷辊,吸附带收卷于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框体的内壁,吸附带的第二端与第二收卷辊相连;驱动件,设置于框体,在驱动件的驱动下,第二收卷辊能够将第一收卷辊上的吸附带进行收卷;其中,至少部分吸附带突出于框体的下边缘,以使吸附带在框体的下方吸附溢油。实现了无需用户频繁更换吸附带,减少了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海上溢油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环保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海上溢油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资源分布和需求的不均衡性,促进了海上石油工业和石油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溢油事故的几率。
现有技术中,采用吸油性能较好的材料对海面上的溢油进行吸附回收广泛得到应用。
采用吸附件回收溢油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频繁对吸附件进行更换,人力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海上溢油回收装置。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包括:框体;第一收卷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框体的内侧壁;吸附带,吸附带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收卷辊,吸附带收卷于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框体的内壁,吸附带的第二端与第二收卷辊相连;驱动件,设置于框体,在驱动件的驱动下,第二收卷辊能够将第一收卷辊上的吸附带进行收卷;其中,至少部分吸附带突出于框体的下边缘,以使吸附带在框体的下方吸附溢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包括框体、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吸附带和驱动件。吸附带为海上溢油的吸附结构,吸附带突出于框体的下边缘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该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能够安装在小型船只上,框体的上边缘与小型船只相连接,使框体的下边缘位置的吸附带能够接触到海水,从而通过吸附带对海水中的溢油进行吸附回收。其中,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均设置在框体的内侧壁上,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均能够相对于框体转动,并且第二收卷辊能够在驱动件的带动下旋转。吸附带缠绕设置在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上,第一收卷辊对未吸油的吸附带起到承载的作用,第二收卷辊对已经完成吸油的吸附带起到承载作用。
吸附带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收卷辊上,并且未使用过的吸附带缠绕在第一收卷辊上,吸附带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收卷辊上,在突出于框体下边缘的吸附带对溢油吸附完成的情况下,控制驱动件带动第二收卷辊转动,第二收卷辊转动能够对溢油吸附完成的吸附带进行收卷,此时,第一收卷辊在吸附带的带动下转动,收卷于第一收卷辊上未进行吸油的吸附带移动至框体的下边缘位置,从而实现了快速对吸附带进行更新的效果。
海上溢油回收装置中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可选为单片机等微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按照预设逻辑对驱动件的运行控制。
示例性地,控制器检测到第二收卷辊处于静止状态达到预设时长,则驱动件开始运行,带动第二收卷辊旋转以对完成吸附溢油的吸附带进行收卷,此时,缠绕于第一收卷辊上的吸附带移动至框体的下边缘位置。
驱动件选为自锁式电机,能够保证收卷在第二收卷辊上的吸附带不会松脱,保证了该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框体内设置用于承载未进行过吸油处理的吸附带的第一收卷辊,以及用于对完成吸油处理后的吸附带的第二收卷辊,实现了在吸附带完成吸油后,用户通过控制第二收卷辊转动,能够实现自动对处于饱和状态的吸附带进行更换。由于第一收卷辊能够承载大量未进行吸油处理的吸附带,因此无需用户频繁更换吸附带,减少了人力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轴,与框体连接,第一收卷辊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支撑轴,第一支撑轴能够相对框体转动;第二支撑轴,与框体连接,第二收卷辊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支撑轴,第二支撑轴与驱动件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第二支撑轴能够相对框体转动。
在该设计中,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均能够相对框体转动,在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安装在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上时,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能够通过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相对框体转动,并且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分别与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可拆卸相连,在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上的吸附带已经完成溢油吸附后,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将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从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上拆卸,进行更换吸附带,简化了工作人员对吸附带更换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夹,至少两个固定夹中的任两个固定夹分别设置于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其中,吸附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通过固定夹,与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可拆卸连接。
在该设计中,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上均设置有固定夹,吸附带的两端分别夹持在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的两个固定夹上,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光通过两个固定夹对吸附带进行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吸附带的第一端通过固定夹与第一收卷辊相连接,并且缠绕于第一收卷辊,吸附带的第二端通过固定夹与第二收卷辊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处于框体下部的吸附带逐渐吸附至饱和状态,工作人员控制第二收卷辊对饱和状态下到的吸附带进行收卷,在收卷过程中,第一收卷辊转动,使未进行吸油处理的吸附带移动至框体下部,替换处于饱和状态的吸附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上设置固定夹,实现了对吸附带固定的效果,避免吸附带在使用过程中从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上脱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还包括:支撑组件,设置于框体,吸附带与支撑组件相接触,支撑组件用于使吸附带突出于框体的下边缘。
在该设计中,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框体上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用于对吸附带进行张紧,使至少部分吸附带能够稳定位于框体的下侧。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可以安装在船体上,由于吸附带处于框体的下侧,船体在航行过程中,吸附带能够处于海面上,从而对海面上的溢油进行吸附回收。
值得说明的是,吸附带选用亲油性的吸油材料制成,使溢油被粘在吸附带的表面而被吸附回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张紧辊,转动连接于框体;第二张紧辊,转动连接于框体;其中,吸附带与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相接触,在第二收卷辊转动的情况下,收卷于第一张紧辊的吸附带依次经过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
在该设计中,制成组件包括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能均能够相对框体转动。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与吸附带相接触,以对吸附带进行张紧。在第二收卷辊转动的过程中,吸附带由第一收卷辊依次经过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被收卷到第二收卷辊上,在吸附带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能均能够相对框体转动,则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在吸附带的带动下转动,避免对吸附带的运动产生阻力,提高了第二收卷辊对吸附带的牵引效果,保证了海上溢油装置运行的稳定性,避免了吸附带运动过程中发生卡死的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框体包括:本体,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与本体相连;承载板,设置于本体的,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设置于承载板。
在该设计中,框体包括与船体相连接的本体,以及连接在本体下方的承载板,承载板用于承载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承载板设置在框体的两个侧壁的下方,在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对吸附带进行张紧的情况下,位于承载板位置的吸附带能够对海面上的溢油进行吸附回收。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突出于承载板的下边缘,从而使吸附带突出于承载板的下边缘,进一步增大吸附带与海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吸附带对溢油的吸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框体包括:通孔,设置于承载板,以使吸附带通过通孔吸附溢油。
在该设计中,框体还包括设置在承载板上的通孔,通孔能够使海上的海水和溢油通过通孔进入到框体的范围内,增大了吸附带与海水和溢油的接触面积,提高吸附带对溢油的吸附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框体上的通孔能够使海水和溢油通过,在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安装在游船上时,通孔的设计减小了游船带动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航行过程中的阻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还包括:回收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框体的内侧壁,回收组件与第二收卷辊相对应设置,回收组件用于回收收卷于第二收卷辊的吸附带的溢油。
在该设计中,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框体中的回收组件,回收组件与第二收卷辊相对应设置。在第二收卷辊将处于饱和状态的吸附带收卷后,处于饱和状态的吸附带存在滴油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收卷辊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回收组件,能够对饱和状态下的吸附带的滴油进行回收,避免第二收卷辊上的饱和状态的吸附带滴油对海洋造成二次污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回收组件包括:导液槽,导液槽包括开口,开口与第二收卷辊对应设置;至少两个输液管,设置于导液槽的底壁;储液盒,可拆卸地设置于框体,储液盒与至少两个输液管相连通。
在该设计中,回收组件包括导液槽、输液管和储液盒。储液盒通过输液管与导液槽相连通。第二收卷辊上的处于饱和状态的吸附带滴落的液体,进入导液槽后,经过输液管进入到储液盒中。导液槽靠近第二收卷辊设置,且导液槽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收卷辊的投影面积,从而保证对第二收卷辊上滴落的油液的收集效果。
可以理解的使,将输液管的数量设置为多个,能够加快导液槽中的油液向储液盒中流动的速度,并且将输液管的数量设置为多个,能够避免单独一个输液管产生堵塞,造成的无法收集油液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液槽的内侧壁呈弧形。
在该设计中,将导液槽的内侧壁设置为弧形,能够使油液不会残留在导液槽的内侧壁上,提高了油液进入储液盒中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框体,102本体,104承载板,106通孔,200第一收卷辊,300吸附带,400第二收卷辊,500驱动件,600第一支撑轴,700第二支撑轴,800支撑组件,802第一张紧辊,804第二张紧辊,900回收组件,902导液槽,904输液管,906储液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海上溢油回收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包括:框体100、第一收卷辊200、第二收卷辊400、吸附带300和驱动件500。
第一收卷辊200可转动地设置于框体100的内侧壁;
吸附带300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收卷辊200,吸附带300收卷于第一收卷辊200;
第二收卷辊400可转动地设置于框体100的内壁,吸附带300的第二端与第二收卷辊400相连;
驱动件500设置于框体100,在驱动件500的驱动下,第二收卷辊400能够将第一收卷辊200上的吸附带300进行收卷;
其中,至少部分吸附带300突出于框体100的下边缘,以使吸附带300在框体100的下方吸附溢油。
本实施例提供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包括框体100、第一收卷辊200、第二收卷辊400、吸附带300和驱动件500。吸附带300为海上溢油的吸附结构,吸附带300突出于框体100的下边缘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该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能够安装在小型船只上,框体100的上边缘与小型船只相连接,使框体100的下边缘位置的吸附带300能够接触到海水,从而通过吸附带300对海水中的溢油进行吸附回收。其中,第一收卷辊200和第二收卷辊400均设置在框体100的内侧壁上,第一收卷辊200和第二收卷辊400均能够相对于框体100转动,并且第二收卷辊400能够在驱动件500的带动下旋转。吸附带300缠绕设置在第一收卷辊200和第二收卷辊400上,第一收卷辊200对未吸油的吸附带300起到承载的作用,第二收卷辊400对已经完成吸油的吸附带300起到承载作用。
吸附带300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收卷辊200上,并且未使用过的吸附带300缠绕在第一收卷辊200上,吸附带300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收卷辊400上,在突出于框体100下边缘的吸附带300对溢油吸附完成的情况下,控制驱动件500带动第二收卷辊400转动,第二收卷辊400转动能够对溢油吸附完成的吸附带300进行收卷,此时,第一收卷辊200在吸附带300的带动下转动,收卷于第一收卷辊200上未进行吸油的吸附带300移动至框体100的下边缘位置,从而实现了快速对吸附带300进行更新的效果。
海上溢油回收装置中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可选为单片机等微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按照预设逻辑对驱动件500的运行控制。
示例性地,控制器检测到第二收卷辊400处于静止状态达到预设时长,则驱动件500开始运行,带动第二收卷辊400旋转以对完成吸附溢油的吸附带300进行收卷,此时,缠绕于第一收卷辊200上的吸附带300移动至框体100的下边缘位置。
驱动件500选为自锁式电机,能够保证收卷在第二收卷辊400上的吸附带300不会松脱,保证了该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通过在框体100内设置用于承载未进行过吸油处理的吸附带300的第一收卷辊200,以及用于对完成吸油处理后的吸附带300的第二收卷辊400,实现了在吸附带300完成吸油后,用户通过控制第二收卷辊400转动,能够实现自动对处于饱和状态的吸附带300进行更换。由于第一收卷辊200能够承载大量未进行吸油处理的吸附带300,因此无需用户频繁更换吸附带300,减少了人力成本。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轴600和第二支撑轴700。
第一支撑轴600与框体100连接,第一收卷辊20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支撑轴600,第一支撑轴600能够相对框体100转动;
第二支撑轴700与框体100连接,第二收卷辊40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支撑轴700,第二支撑轴700与驱动件500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第二支撑轴700能够相对框体100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轴600和第二支撑轴700。第一支撑轴600和第二支撑均能够相对框体100转动,在第一收卷辊200和第二收卷辊400安装在第一支撑轴600和第二支撑轴700上时,第一收卷辊200和第二收卷辊400能够通过第一支撑轴600和第二支撑轴700相对框体100转动,并且第一收卷辊200和第二收卷辊400分别与第一支撑轴600和第二支撑轴700可拆卸相连,在第一收卷辊200和第二收卷辊400上的吸附带300已经完成溢油吸附后,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将第一收卷辊200和第二收卷辊400从第一支撑轴600和第二支撑轴700上拆卸,进行更换吸附带300,简化了工作人员对吸附带300更换的操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还包括:
至少两个固定夹,至少两个固定夹中的任两个固定夹分别设置于第一收卷辊200和第二收卷辊400;
其中,吸附带3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通过固定夹,与第一收卷辊200和第二收卷辊400可拆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收卷辊200和第二收卷辊400上均设置有固定夹,吸附带300的两端分别夹持在第一收卷辊200和第二收卷辊400的两个固定夹上,第一收卷辊200和第二收卷光通过两个固定夹对吸附带300进行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吸附带300的第一端通过固定夹与第一收卷辊200相连接,并且缠绕于第一收卷辊200,吸附带300的第二端通过固定夹与第二收卷辊400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处于框体100下部的吸附带300逐渐吸附至饱和状态,工作人员控制第二收卷辊400对饱和状态下到的吸附带300进行收卷,在收卷过程中,第一收卷辊200转动,使未进行吸油处理的吸附带300移动至框体100下部,替换处于饱和状态的吸附带300。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收卷辊200和第二收卷辊400上设置固定夹,实现了对吸附带300固定的效果,避免吸附带300在使用过程中从第一收卷辊200和第二收卷辊400上脱落。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还包括:支撑组件800,设置于框体100,吸附带300与支撑组件800相接触,支撑组件800用于使吸附带300突出于框体100的下边缘。
在该实施例中,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框体100上的支撑组件800,支撑组件800用于对吸附带300进行张紧,使至少部分吸附带300能够稳定位于框体100的下侧。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可以安装在船体上,由于吸附带300处于框体100的下侧,船体在航行过程中,吸附带300能够处于海面上,从而对海面上的溢油进行吸附回收。
值得说明的是,吸附带300选用亲油性的吸油材料制成,使溢油被粘在吸附带300的表面而被吸附回收。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800还包括:第一张紧辊802和第二张紧辊804。
第一张紧辊802转动连接于框体100,第二张紧辊804转动连接于框体100;
其中,吸附带300与第一张紧辊802和第二张紧辊804相接触,在第二收卷辊400转动的情况下,收卷于第一张紧辊802的吸附带300依次经过第一张紧辊802和第二张紧辊804。
在该实施例中,制成组件包括第一张紧辊802和第二张紧辊804,第一张紧辊802和第二张紧辊804能均能够相对框体100转动。第一张紧辊802和第二张紧辊804与吸附带300相接触,以对吸附带300进行张紧。在第二收卷辊400转动的过程中,吸附带300由第一收卷辊200依次经过第一张紧辊802和第二张紧辊804被收卷到第二收卷辊400上,在吸附带300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张紧辊802和第二张紧辊804能均能够相对框体100转动,则第一张紧辊802和第二张紧辊804在吸附带300的带动下转动,避免对吸附带300的运动产生阻力,提高了第二收卷辊400对吸附带300的牵引效果,保证了海上溢油装置运行的稳定性,避免了吸附带300运动过程中发生卡死的情况。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框体100包括:本体102和承载板104。
第一收卷辊200和第二收卷辊400与本体102相连;
承载板104设置于本体102的,第一张紧辊802和第二张紧辊804设置于承载板104。
在该实施例中,框体100包括与船体相连接的本体102,以及连接在本体102下方的承载板104,承载板104用于承载第一张紧辊802和第二张紧辊804,承载板104设置在框体100的两个侧壁的下方,在第一张紧辊802和第二张紧辊804对吸附带300进行张紧的情况下,位于承载板104位置的吸附带300能够对海面上的溢油进行吸附回收。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张紧辊802和第二张紧辊804突出于承载板104的下边缘,从而使吸附带300突出于承载板104的下边缘,进一步增大吸附带300与海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吸附带300对溢油的吸附效率。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框体100还包括通孔106。
通孔106设置于承载板104,以使吸附带300通过通孔106吸附溢油。
在该实施例中,框体100还包括设置在承载板104上的通孔106,通孔106能够使海上的海水和溢油通过通孔106进入到框体100的范围内,增大了吸附带300与海水和溢油的接触面积,提高吸附带300对溢油的吸附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框体100上的通孔106能够使海水和溢油通过,在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安装在游船上时,通孔106的设计减小了游船带动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航行过程中的阻力。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还包括回收组件900。
回收组件900可拆卸地设置于框体100的内侧壁,回收组件900与第二收卷辊400相对应设置,回收组件900用于回收收卷于第二收卷辊400的吸附带300的溢油。
在该实施例中,海上溢油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框体100中的回收组件900,回收组件900与第二收卷辊400相对应设置。在第二收卷辊400将处于饱和状态的吸附带300收卷后,处于饱和状态的吸附带300存在滴油的可能性。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二收卷辊400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回收组件900,能够对饱和状态下的吸附带300的滴油进行回收,避免第二收卷辊400上的饱和状态的吸附带300滴油对海洋造成二次污染。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回收组件900包括:导液槽902、输液管904和储液盒906。
导液槽902包括开口,开口与第二收卷辊400对应设置;
输液管90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输液管904设置于导液槽902的底壁;
储液盒906可拆卸地设置于框体100,储液盒906与至少两个输液管904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回收组件900包括导液槽902、输液管904和储液盒906。储液盒906通过输液管904与导液槽902相连通。第二收卷辊400上的处于饱和状态的吸附带300滴落的液体,进入导液槽902后,经过输液管904进入到储液盒906中。导液槽902靠近第二收卷辊400设置,且导液槽902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收卷辊400的投影面积,从而保证对第二收卷辊400上滴落的油液的收集效果。
可以理解的使,将输液管90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能够加快导液槽902中的油液向储液盒906中流动的速度,并且将输液管90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能够避免单独一个输液管904产生堵塞,造成的无法收集油液的问题。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导液槽902的内侧壁呈弧形。
在该实施例中,将导液槽902的内侧壁设置为弧形,能够使油液不会残留在导液槽902的内侧壁上,提高了油液进入储液盒906中的效率。
需要明确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有额外的明确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本实施例和使得描述过程更加简便,而不是为了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所描述的特定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这些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举例来说,“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直接相连,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上述数据地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
第一收卷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框体的内侧壁;
吸附带,所述吸附带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收卷辊,所述吸附带收卷于所述第一收卷辊;
第二收卷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框体的内壁,所述吸附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收卷辊相连;
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框体,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所述第二收卷辊能够将所述第一收卷辊上的所述吸附带进行收卷;
其中,至少部分所述吸附带突出于所述框体的下边缘,以使所述吸附带在所述框体的下方吸附溢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撑轴,与所述框体连接,所述第一收卷辊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轴,第一支撑轴能够相对所述框体转动;
第二支撑轴,与所述框体连接,所述第二收卷辊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轴能够相对所述框体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两个固定夹,所述至少两个固定夹中的任两个固定夹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卷辊和所述第二收卷辊;
其中,所述吸附带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固定夹,与所述第一收卷辊和所述第二收卷辊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框体,所述吸附带与所述支撑组件相接触,所述支撑组件用于使所述吸附带突出于所述框体的下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
第一张紧辊,转动连接于所述框体;
第二张紧辊,转动连接于所述框体;
其中,所述吸附带与所述第一张紧辊和所述第二张紧辊相接触,在所述第二收卷辊转动的情况下,收卷于所述第一张紧辊的所述吸附带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张紧辊和所述第二张紧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
本体,所述第一收卷辊和所述第二收卷辊与所述本体相连;
承载板,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下侧,所述第一张紧辊和所述第二张紧辊设置于所述承载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
通孔,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以使所述吸附带通过所述通孔吸附溢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回收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框体的内侧壁,所述回收组件与所述第二收卷辊相对应设置,所述回收组件用于回收收卷于所述第二收卷辊的所述吸附带的溢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组件包括:
导液槽,所述导液槽包括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收卷辊对应设置;
至少两个输液管,设置于所述导液槽的底壁;
储液盒,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框体,所述储液盒与所述至少两个输液管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海上溢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液槽的内侧壁呈弧形。
CN202123102513.8U 2021-12-07 2021-12-07 海上溢油回收装置 Active CN216551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2513.8U CN216551860U (zh) 2021-12-07 2021-12-07 海上溢油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2513.8U CN216551860U (zh) 2021-12-07 2021-12-07 海上溢油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1860U true CN216551860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40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02513.8U Active CN216551860U (zh) 2021-12-07 2021-12-07 海上溢油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18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88751A (zh) * 2024-01-02 2024-02-02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船载循环打捞单元及垃圾收集装置
CN117488752A (zh) * 2024-01-02 2024-02-02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船载油污收集组件及垃圾收集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88751A (zh) * 2024-01-02 2024-02-02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船载循环打捞单元及垃圾收集装置
CN117488752A (zh) * 2024-01-02 2024-02-02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船载油污收集组件及垃圾收集装置
CN117488751B (zh) * 2024-01-02 2024-03-15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船载循环打捞单元及垃圾收集装置
CN117488752B (zh) * 2024-01-02 2024-03-29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船载油污收集组件及垃圾收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51860U (zh) 海上溢油回收装置
KR102160894B1 (ko) 수중이물질을 여과, 분리, 탈수하는 다중구조의 여과장치
CN210082540U (zh) 一种瓦楞纸板生产用原纸成型装置
CN214934370U (zh) 一种voc吸附剂附着基材放卷装置
EP1645322A1 (en) Apparatus for removing nitrogen oxides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nitrogen oxides
CN207291303U (zh) 网纹辊的清洁装置
KR100879329B1 (ko) 유기피복 강판용 수지용액의 거품 제거장치
CN216403913U (zh) 一种高浓度石油化工废水预处理装置
JP2009000646A (ja) ガソリンベーパ回収容器
CN216032495U (zh) 一种适用于玻璃制造的覆膜装置
CN113318484B (zh) 一种油泥砂废弃物处理回收装置
CN112694151B (zh) 一种可收折的水面浮油回收装置
CN208801403U (zh) 一种纸管切割加工装置
CN211864188U (zh) 一种废气过滤吸附装置
CN113774873B (zh) 一种水上溢油微生物处理回收系统
CN209368797U (zh) 水面油污回收装置
CN107928618B (zh) 一种防作弊的视力检测仪
CN207593093U (zh) 一种聚光焊带助焊剂传送装置
CN114130602B (zh) 一种节能浸胶烘干机
CN112175684A (zh) 一种新型煤层气、天然气及医用尾气脱h2s工艺技术
CN219861580U (zh) 一种镀锌板生产用钝化装置
CN217264924U (zh)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设备
CN214164444U (zh) 一种用于无纺布印刷机的印刷辊
CN217259190U (zh) 一种新型热敏标签打印机
CN218910819U (zh) 一种基于超纤革绒面生产的溢流染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