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47671U - 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47671U
CN216547671U CN202123241479.2U CN202123241479U CN216547671U CN 216547671 U CN216547671 U CN 216547671U CN 202123241479 U CN202123241479 U CN 202123241479U CN 216547671 U CN216547671 U CN 2165476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lling
buffer
container
shape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414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庆卫
吴来国
方达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englong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englong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englong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englong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414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476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476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476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摔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包括设置在防摔框体内部的高透容器件;所述防摔框体与高透容器件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L形角框、L形缓冲板和缓冲垫,所述防摔框体内壁两侧的拐角处皆开设有内凹槽,且L形角框设置于内凹槽内部;所述L形缓冲板活动安装于相匹配的L形角框内部,所述缓冲垫胶粘于L形缓冲板背离L形角框的一端,所述L形角框的材质为相机设计,且缓冲垫与高透容器件外壁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所述L形缓冲板与L形角框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通过缓冲机构的设计,可对受到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处理,进一步的对容器进行防护。

Description

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摔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透薄壁容器无毒、无味,且密度较小,可在100℃左右使用,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也不受湿度影响,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高透薄壁容器是一种低成本产品,通常制造生产后,可以快速获得利润,其会使用到防摔装置,以避免在特定使用情况下,会产生磨损的状况。
目前的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不具备缓冲结构,在其受到外界作用力的情况下,不能很好的对容器进行防护;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目前的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不具备缓冲结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包括设置在防摔框体内部的高透容器件;所述防摔框体与高透容器件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L形角框、L形缓冲板和缓冲垫,所述防摔框体内壁两侧的拐角处皆开设有内凹槽,且L形角框设置于内凹槽内部;所述L形缓冲板活动安装于相匹配的L形角框内部,所述缓冲垫胶粘于L形缓冲板背离L形角框的一端,所述L形角框的材质为相机设计,且缓冲垫与高透容器件外壁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所述L形缓冲板与L形角框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L形角框的一侧安装有装配板,所述装配板内部通过螺纹贯穿于防摔框体安装有稳固螺栓,通过缓冲机构的设计,可对受到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处理。
优选的,所述L形角框与防摔框体之间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安装于L形角框上,且L形角框的另一侧插设在防摔框体内部设置相匹配的槽内,进一步的提高L形角框在安装后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防摔框体与高透容器件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顶板、夹板和橡胶软垫,所述顶板设置于防摔框体上方的两侧,所述顶板与防摔框体之间设置有活动组件,所述顶板底端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且夹板安装于滑块底端;所述橡胶软垫设置于夹板与高透容器件内壁相靠近的一侧,所述滑块与滑轨之间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L形缓冲板与L形角框之间设置有海绵角垫,且海绵角垫胶粘于L形缓冲板外壁,通过定位机构的设计,可提高防摔框体与高透容器件连接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内槽和活动杆体,所述活动内槽开设于防摔框体外壁两侧的内部,所述活动杆体活动安装于相匹配的活动内槽内部,所述活动内槽两侧皆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部活动安装有定位块,且活动杆体安装于两组定位块之间;所述顶板与活动杆体之间通过轴承铰接活动连接,可对活动杆体的高度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夹板内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橡胶软垫背离防摔框体的一端胶粘有卡板,且卡板插设在相匹配的卡槽内部;所述卡槽内壁中部安装有中心插块,且中心插块的另一端插设在卡板上设置相匹配的槽内,所述卡槽内壁上下两端皆胶粘有稳定块,且稳定块插设在卡板上设置相匹配的槽内,实现了拆装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稳定块为球形设计,且稳定块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易于对准孔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通过将高透容器件放置于防摔框体的内部,可以避免高透容器件在使用过程中,直接与地面产生接触而后产生损坏,通过高透容器件将其包围,可对其进行防护作用,在将高透容器件设置于防摔框体内部时,在高透容器件不慎摔落至地时,此时通过防摔框体,可在高透容器件与地面相碰撞,而后产生的冲击力进行防护作用,由于缓冲垫处与高透容器件外壁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其中缓冲垫的材质为橡胶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进而在受到作用力的情况下,会与高透容器件外壁呈现出相互挤压的状态,通过缓冲机构的设计,可对受到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处理,进一步的对容器进行防护;
2.通过向远离防摔框体内壁的一端拉动夹板,使得滑块在滑轨内部进行滑动,带动夹板与其进行同向运动,对限位弹簧拉伸,同时拉动两侧夹板,通过该操作,将两组夹板之间的距离进行缩短,在将夹板移动后,可向上翻转顶板,此时带动其整体结构沿着活动内槽处进行翻转,在将其调节至水平状态时,此时可将防摔框体内部设置的高透容器件进行移出,通过将顶板处翻转至与高透容器件呈同一水平面时,此时停止作用力,使得限位弹簧产生弹性形变而后恢复原状,使得夹板对防摔框体内壁进行固定,通过定位机构的设计,可将防摔框体与高透容器件之间进行固定操作,提高了装置连接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图2中A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图2中B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图2中C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图2中D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摔框体;101、活动内槽;102、限位槽;103、定位块;104、活动杆体;105、防滑垫;2、高透容器件;3、顶板;301、滑轨;302、滑块;303、夹板;304、限位弹簧;305、卡槽;306、橡胶软垫;307、卡板;308、稳定块;309、中心插块;4、L形角框;401、内凹槽;402、L形缓冲板;403、缓冲弹簧;404、缓冲垫;405、卡块;406、装配板;407、稳固螺栓;408、海绵角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包括设置在防摔框体1内部的高透容器件2;所述防摔框体1与高透容器件2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L形角框4、L形缓冲板402和缓冲垫404,所述防摔框体1内壁两侧的拐角处皆开设有内凹槽401,且L形角框4设置于内凹槽401内部;所述L形缓冲板402活动安装于相匹配的L形角框4内部,所述缓冲垫404胶粘于L形缓冲板402背离L形角框4的一端,所述L形角框4的材质为相机设计,且缓冲垫404与高透容器件2外壁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所述L形缓冲板402与L形角框4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403,所述L形角框4的一侧安装有装配板406,所述装配板406内部通过螺纹贯穿于防摔框体1安装有稳固螺栓407;工作时,通过将高透容器件2放置于防摔框体1的内部,可以避免高透容器件2在使用过程中,直接与地面产生接触而后产生损坏,通过高透容器件2将其包围,可对其进行防护作用,在将高透容器件2设置于防摔框体1内部时,在高透容器件2不慎摔落至地时,此时通过防摔框体1,可在高透容器件2与地面相碰撞,而后产生的冲击力进行防护作用,由于缓冲垫404处与高透容器件2外壁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其中缓冲垫404的材质为橡胶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进而在受到作用力的情况下,会与高透容器件2外壁呈现出相互挤压的状态,在相互挤压的过程中,可使其产生形变,对受到的挤压力进行微缓作用,同时在高透容器件2向靠近防摔框体1的一端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其中缓冲垫404与L形缓冲板402之间处于相连接的状态,带动L形缓冲板402在L形角框4内部进行活动,对缓冲弹簧403和海绵角垫408挤压,海绵角垫408为海绵材质制作而成,具有一定的形变力,在受到挤压力的过程中,可避免L形缓冲板402处于L形角框4内壁产生直接接触,而后产生磨损的状态,带动缓冲弹簧403产生弹性形变,而后恢复原状,对受到的挤压力进行缓冲处理,可在防摔框体1摔落时,对其拐角处进行防护作用,当将高透容器件2整体移出至防摔框体1内部时,此时可使用工具将稳固螺栓407进行拆除,此时装配板406处于可活动的状态,由于装配板406与稳固螺栓407之间为一体式结构设计,进而在装配板406处于活动状态时,此时L形角框4整体也可处于活动状态,通过向远离防摔框体1的一侧拉动L形角框4整体结构,在力的带动下,使得L形角框4移动的过程中,可带动卡块405同时进行移动,带动卡块405脱离与防摔框体1槽内的卡合状态,紧接着可带动L形角框4整体结构脱离与内凹槽401内部的插设状态,此时可对其进行拆装,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所述L形角框4与防摔框体1之间设置有卡块405,所述卡块405安装于L形角框4上,且L形角框4的另一侧插设在防摔框体1内部设置相匹配的槽内;工作时,在L形角框4向远离防摔框体1的一端进行移动时,由于卡块405与L形角框4为一体式结构设计,进而在力的作用下,可带动卡块405同时进行移动,从而使其卡块405脱离与防摔框体1槽内的卡合状态,通过将卡块405插设至防摔框体1槽内时,可进一步的提高L形角框4在安装后的稳固性。
所述防摔框体1与高透容器件2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顶板3、夹板303和橡胶软垫306,所述顶板3设置于防摔框体1上方的两侧,所述顶板3与防摔框体1之间设置有活动组件,所述顶板3底端开设有滑轨301,所述滑轨301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02,且夹板303安装于滑块302底端;所述橡胶软垫306设置于夹板303与高透容器件2内壁相靠近的一侧,所述滑块302与滑轨301之间设置有限位弹簧304,所述L形缓冲板402与L形角框4之间设置有海绵角垫408,且海绵角垫408胶粘于L形缓冲板402外壁;工作时,在将高透容器件2置于高透容器件2内部时,此时通过定位机构的设计,可将防摔框体1与高透容器件2之间进行固定操作,提高了装置连接处的稳定性,在需要将防摔框体1与高透容器件2之间进行分离时,此时通过向远离防摔框体1内壁的一端拉动夹板303,由于滑块302滑动连接在滑轨301内部,进而在力的带动下,可使得滑块302在滑轨301内部进行滑动,由于滑块302与夹板303之间为一体式结构设计,进而在其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可带动夹板303与其进行同向运动,对限位弹簧304拉伸,同时拉动两侧夹板303,通过该操作,将两组夹板303之间的距离进行缩短,由于顶板3与活动杆体104之间通过轴承铰接安装,进而在将夹板303移动后,可向上翻转顶板3,此时带动其整体结构沿着活动内槽101处进行翻转,在将其调节至水平状态时,此时可将防摔框体1内部设置的高透容器件2进行移出,由于活动杆体104活动安装在活动内槽101内部,通过将顶板3处翻转至与高透容器件2呈同一水平面时,此时停止作用力,使得限位弹簧304产生弹性形变而后恢复原状,在弹力的带动下,可使得夹板303处重新对防摔框体1的内壁两侧进行固定,通过橡胶软垫306的设计,其中橡胶软垫306为橡胶材质设计,可进一步地增加连接处的摩擦力,使得固定过程中更加的稳定。
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内槽101和活动杆体104,所述活动内槽101开设于防摔框体1外壁两侧的内部,所述活动杆体104活动安装于相匹配的活动内槽101内部,所述活动内槽101两侧皆设置有限位槽102,且限位槽102内部活动安装有定位块103,且活动杆体104安装于两组定位块103之间;所述顶板3与活动杆体104之间通过轴承铰接活动连接;工作时,通过上拉活动杆体104,由于定位块103与活动杆体104之间为固定式安装,进而可带动定位块103在限位槽102的内部进行移动,使得活动杆体104随其进行同向运动,此时可对活动杆体104的高度进行调整,以便于适用于将不一高度的高透容器件2置于防摔框体1的内部。
所述夹板303内侧开设有卡槽305,所述橡胶软垫306背离防摔框体1的一端胶粘有卡板307,且卡板307插设在相匹配的卡槽305内部;所述卡槽305内壁中部安装有中心插块309,且中心插块309的另一端插设在卡板307上设置相匹配的槽内,所述卡槽305内壁上下两端皆胶粘有稳定块308,且稳定块308插设在卡板307上设置相匹配的槽内;工作时,在夹板303置于高透容器件2的外部时,此时橡胶软垫306处于可活动的状态,通过向外侧拉动橡胶软垫306,由于橡胶软垫306与卡板307之间为一体式结构设计,进而在拉力的作用下,可带动橡胶软垫306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卡板307同时进行移动,对稳定块308挤压,由于稳定块308为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进而在其受到挤压力的过程中,可使其产生形变,而后随同中心插块309同时脱离与卡板307槽内的锁定状态,带动卡板307脱离与卡槽305内部的插设状态,此时可对橡胶软垫306进行更换,实现了拆装的便捷性。
所述稳定块308为球形设计,且稳定块308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工作时,通过将卡板307插设至卡槽305内部,由于稳定块308为球形设计,易于将其对准孔位而后插设至卡板307槽内,给操作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7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摔框体1底端胶粘有防滑垫105,所述防滑垫105的材质为橡胶材质,且卡块405的底端设置有防滑纹;工作时,通过在防摔框体1底端装配有防滑垫105,在将防摔框体1整体结构置于某一平面时,其中防滑垫105为橡胶材质,可增加接触面的摩擦力,此时防滑垫105设有防滑纹的一端首先与平面产生接触,通过该设计,使得防摔框体1在放置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工作原理,通过将高透容器件2放置于防摔框体1的内部,可以避免高透容器件2在使用过程中,直接与地面产生接触而后产生损坏,通过高透容器件2将其包围,可对其进行防护作用,在将高透容器件2设置于防摔框体1内部时,在高透容器件2不慎摔落至地时,此时通过防摔框体1,可在高透容器件2与地面相碰撞,而后产生的冲击力进行防护作用,由于缓冲垫404处与高透容器件2外壁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其中缓冲垫404的材质为橡胶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进而在受到作用力的情况下,会与高透容器件2外壁呈现出相互挤压的状态,在相互挤压的过程中,可使其产生形变,对受到的挤压力进行微缓作用,同时在高透容器件2向靠近防摔框体1的一端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其中缓冲垫404与L形缓冲板402之间处于相连接的状态,带动L形缓冲板402在L形角框4内部进行活动,对缓冲弹簧403和海绵角垫408挤压,海绵角垫408为海绵材质制作而成,具有一定的形变力,在受到挤压力的过程中,可避免L形缓冲板402处于L形角框4内壁产生直接接触,而后产生磨损的状态,带动缓冲弹簧403产生弹性形变,而后恢复原状,对受到的挤压力进行缓冲处理,可在防摔框体1摔落时,对其拐角处进行防护作用,当将高透容器件2整体移出至防摔框体1内部时,此时可使用工具将稳固螺栓407进行拆除,此时装配板406处于可活动的状态,由于装配板406与稳固螺栓407之间为一体式结构设计,进而在装配板406处于活动状态时,此时L形角框4整体也可处于活动状态,通过向远离防摔框体1的一侧拉动L形角框4整体结构,在力的带动下,使得L形角框4移动的过程中,可带动卡块405同时进行移动,带动卡块405脱离与防摔框体1槽内的卡合状态,紧接着可带动L形角框4整体结构脱离与内凹槽401内部的插设状态,此时可对其进行拆装,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在将高透容器件2置于高透容器件2内部时,此时通过定位机构的设计,可将防摔框体1与高透容器件2之间进行固定操作,提高了装置连接处的稳定性,在需要将防摔框体1与高透容器件2之间进行分离时,此时通过向远离防摔框体1内壁的一端拉动夹板303,由于滑块302滑动连接在滑轨301内部,进而在力的带动下,可使得滑块302在滑轨301内部进行滑动,由于滑块302与夹板303之间为一体式结构设计,进而在其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可带动夹板303与其进行同向运动,对限位弹簧304拉伸,同时拉动两侧夹板303,通过该操作,将两组夹板303之间的距离进行缩短,由于顶板3与活动杆体104之间通过轴承铰接安装,进而在将夹板303移动后,可向上翻转顶板3,此时带动其整体结构沿着活动内槽101处进行翻转,在将其调节至水平状态时,此时可将防摔框体1内部设置的高透容器件2进行移出,由于活动杆体104活动安装在活动内槽101内部,通过上拉活动杆体104,由于定位块103与活动杆体104之间为固定式安装,进而可带动定位块103在限位槽102的内部进行移动,使得活动杆体104随其进行同向运动,此时可对活动杆体104的高度进行调整,以便于适用于将不一高度的高透容器件2置于防摔框体1的内部,通过将顶板3处翻转至与高透容器件2呈同一水平面时,此时停止作用力,使得限位弹簧304产生弹性形变而后恢复原状,在弹力的带动下,可使得夹板303处重新对防摔框体1的内壁两侧进行固定,通过橡胶软垫306的设计,其中橡胶软垫306为橡胶材质设计,可进一步地增加连接处的摩擦力,使得固定过程中更加的稳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防摔框体(1)内部的高透容器件(2);所述防摔框体(1)与高透容器件(2)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L形角框(4)、L形缓冲板(402)和缓冲垫(404),所述防摔框体(1)内壁两侧的拐角处皆开设有内凹槽(401),且L形角框(4)设置于内凹槽(401)内部;所述L形缓冲板(402)活动安装于相匹配的L形角框(4)内部,所述缓冲垫(404)胶粘于L形缓冲板(402)背离L形角框(4)的一端,所述L形角框(4)的材质为相机设计,且缓冲垫(404)与高透容器件(2)外壁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所述L形缓冲板(402)与L形角框(4)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403),所述L形角框(4)的一侧安装有装配板(406),所述装配板(406)内部通过螺纹贯穿于防摔框体(1)安装有稳固螺栓(4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角框(4)与防摔框体(1)之间设置有卡块(405),所述卡块(405)安装于L形角框(4)上,且L形角框(4)的另一侧插设在防摔框体(1)内部设置相匹配的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摔框体(1)与高透容器件(2)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顶板(3)、夹板(303)和橡胶软垫(306),所述顶板(3)设置于防摔框体(1)上方的两侧,所述顶板(3)与防摔框体(1)之间设置有活动组件,所述顶板(3)底端开设有滑轨(301),所述滑轨(301)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02),且夹板(303)安装于滑块(302)底端;所述橡胶软垫(306)设置于夹板(303)与高透容器件(2)内壁相靠近的一侧,所述滑块(302)与滑轨(301)之间设置有限位弹簧(304),所述L形缓冲板(402)与L形角框(4)之间设置有海绵角垫(408),且海绵角垫(408)胶粘于L形缓冲板(402)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内槽(101)和活动杆体(104),所述活动内槽(101)开设于防摔框体(1)外壁两侧的内部,所述活动杆体(104)活动安装于相匹配的活动内槽(101)内部,所述活动内槽(101)两侧皆设置有限位槽(102),且限位槽(102)内部活动安装有定位块(103),且活动杆体(104)安装于两组定位块(103)之间;所述顶板(3)与活动杆体(104)之间通过轴承铰接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303)内侧开设有卡槽(305),所述橡胶软垫(306)背离防摔框体(1)的一端胶粘有卡板(307),且卡板(307)插设在相匹配的卡槽(305)内部;所述卡槽(305)内壁中部安装有中心插块(309),且中心插块(309)的另一端插设在卡板(307)上设置相匹配的槽内,所述卡槽(305)内壁上下两端皆胶粘有稳定块(308),且稳定块(308)插设在卡板(307)上设置相匹配的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块(308)为球形设计,且稳定块(308)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CN202123241479.2U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 Active CN2165476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41479.2U CN216547671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41479.2U CN216547671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47671U true CN216547671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44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41479.2U Active CN216547671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476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47671U (zh) 一种高透薄壁容器防摔装置
CN113328026B (zh) 一种大功率led芯片封装装置
CN211527837U (zh) 便于移动的汽车侧翻试验防护装置
CN212095359U (zh) 一种机械零件生产加工用通用型限位固定装置
CN213532682U (zh) 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防撞组件
CN214841785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半导体制冷装置
CN214979116U (zh) 一种自动拧紧螺丝装置
CN214008564U (zh) 一种防摔型led显示屏
CN210670253U (zh) 一种摄像头伸缩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216197401U (zh) 自调节式汽车行李箱盖用缓冲装置
CN217768184U (zh) 一种具有按键保护功能的编程控制器
CN219120162U (zh) 一种通信管理机卡扣安装组件
CN110784572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20641008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主控板
CN216327204U (zh) 一种用于钢化玻璃加工的磨边装置
CN220865345U (zh) 一种车门防撞条
CN220521812U (zh) 一种防碰撞的墙体包覆装置
CN213332173U (zh) 一种具有伸缩结构的弹簧导向杆
CN220169069U (zh) 一种双画面显示器
CN215321658U (zh) 一种带封边工艺的pvc微瓷粉笔书写板
CN216819123U (zh) 一种减震配电箱的安装结构
CN219874227U (zh) 一种usb接口固定结构
CN213847339U (zh) 一种抗震led电源
CN220504362U (zh) 一种建筑墙角圆弧过渡装置
CN218958478U (zh) 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接线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