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4183U - 一种终端保护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保护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4183U
CN216534183U CN202220104658.7U CN202220104658U CN216534183U CN 216534183 U CN216534183 U CN 216534183U CN 202220104658 U CN202220104658 U CN 202220104658U CN 216534183 U CN216534183 U CN 216534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portion
folding
fold
terminal
magn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046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046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4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4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4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终端保护套。终端保护套包括保护套壳体和可折叠盖板;可折叠盖板包括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及第三折叠部,第一折叠部的一侧通过第一折叠带与保护套壳体连接,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通过第二折叠带连接,第二折叠部和第三折叠部通过第三折叠带连接,可折叠盖板沿第一折叠带折叠至保护套壳体背侧,第三折叠部通过限位组件固定于保护套壳体的不同位置,使得保护套壳体与第一折叠部及第二折叠部组合成不同的三角支架。上述终端保护套,通过将第三折叠部通过限位组件固定于保护套壳体的不同位置,使得保护套壳体与第一折叠部及第二折叠部形成不同的三角支架,使得在使用时,能够为终端设备提供不同倾斜角度,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保护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防护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保护套。
背景技术
平板电脑、手机等具有显示屏或触摸屏的终端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很容易因不小心滑落而导致设备损坏。因此,不少用户采用相应地保护套来对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保护。目前,有些保护套设置有用于支撑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呈一定倾斜角度的支架,比如平板电脑保护套,其前保护盖折叠至终端设备的背侧,可以形成一倾斜支架,使得终端设备呈倾斜状,以便于用户操作或查看终端设备。然而,这种保护套中,所具有或者形成的支架,其倾斜角度较为固定,使得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保护套,所述终端保护套包括保护套壳体和可折叠盖板;所述可折叠盖板包括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及第三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的一侧通过第一折叠带与保护套壳体连接,所述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通过第二折叠带连接,第二折叠部和第三折叠部通过第三折叠带连接,所述可折叠盖板能够沿所述第一折叠带折叠至所述保护套壳体背侧,其中,所述第三折叠部通过限位组件固定于所述保护套壳体的不同位置,使得所述保护套壳体与所述第一折叠部及所述第二折叠部组合成不同的三角支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折叠部能够沿所述第三折叠带顺时针或逆时针翻转折叠,使得所述第三折叠部相互背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能够朝向所述保护套壳体而固定于所述保护套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磁性吸合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壳体设有沿宽度方向排布并自所述终端包括壳体背侧外露的至少两排磁铁,所述第三折叠部设有能够与所述至少两排磁铁配合的配合磁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壳体设有第一排磁铁和相邻的第二排磁铁,其中,所述第一排磁铁的第一磁极外露,所述第二排磁铁的第二磁极外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折叠部设有至少一排配合磁铁,所述配合磁铁的第一磁极自所述第三折叠部的第一表面外露,所述配合磁铁的第二磁极自所述第三折叠部的第二表面外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叠带、所述第二折叠带及所述第三折叠带均为柔性折叠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叠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折叠部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折叠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折叠部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叠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折叠部的宽度相等。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终端保护套,通过将第三折叠部通过限位组件固定于保护套壳体的不同位置,使得保护套壳体与第一折叠部及所述第二折叠部组合成不同的三角支架,从而使得在使用时,能够为终端设备提供不同倾斜角度,以便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保护套的一视角的展开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终端保护套的另一视角的展开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保护套的一种折叠使用场景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终端保护套的另一种使用场景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保护套的另一种折叠使用场景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终端保护套的另一种使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保护套,所述终端保护套包括保护套壳体和可折叠盖板;所述可折叠盖板包括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及第三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的一侧通过第一折叠带与保护套壳体连接,所述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通过第二折叠带连接,第二折叠部和第三折叠部通过第三折叠带连接,所述可折叠盖板能够沿所述第一折叠带折叠至所述保护套壳体背侧形成支架结构,其中,所述第三折叠部通过限位组件固定于所述保护套壳体的不同位置,使得所述保护套壳体与所述第一折叠部之间呈不同夹角。上述终端保护套,通过将第三折叠部通过限位组件固定于保护套壳体的不同位置,使得保护套壳体与第一折叠部及所述第二折叠部组合成不同的三角支架,从而使得在使用时,能够为终端设备提供不同倾斜角度,以便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这里的终端保护套可以作为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的保护套,以保护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上述终端保护套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并在必要时结合图2至图6所示,终端保护套100包括保护套壳体10和可折叠盖板20。保护套壳体10和可折叠盖板20之间通过第一折叠带1003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该终端保护套100平铺展开时,保护套壳体10、第一折叠带1003及可折叠盖板20沿终端保护套100的宽度方向W排设。保护套壳体10具有相互背离的外表面1001和内表面1002。在使用时,终端设备可设于保护套壳体10的内表面1002所在的一侧,比如,终端设备可卡设于保护套壳体10内表面1002所在的一侧,终端设备的正面(可以理解为显示屏幕所在的一侧)背离该内表面1002。可折叠盖板20可沿第一折叠带1003折叠至保护套壳体10的内表面1002所在的一侧,以盖合于该侧,可对终端设备的正面进行保护。该可折叠盖板20也可沿第一折叠带1003折叠至保护套壳体10的外表面1001所在的一侧。
进一步,可折叠盖板20包括第一折叠部21、第二折叠部22及第三折叠部23,所述第一折叠部21的一侧通过第一折叠带1003与保护套壳体10连接,所述第一折叠部21和第二折叠部22通过第二折叠带1004连接,第二折叠部22和第三折叠部23通过第三折叠带1005连接,所述可折叠盖板20能够沿所述第一折叠带1003折叠至所述保护套壳体10背侧,其中,所述第三折叠部23通过限位组件固定于所述保护套壳体10的不同位置,使得所述保护套壳体10与所述第一折叠部21及所述第二折叠部22组合成不同形状的三角支架。
这里的可折叠盖板20能够沿所述第一折叠带1003折叠至所述保护套壳体10背侧,可以理解为可折叠盖板20沿第一折叠带1003折叠至保护套壳体10的外表面所在的一侧。
具体的,在可折叠盖板20沿第一折叠带1003折叠至保护套壳体10背侧形成的支架结构时,第二折叠部22、第三折叠部23也分别沿第二折叠带1004、第三折叠带1005进行折叠,以使得第三折叠部23贴合固定于保护套壳体10。
请结合图3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折叠部23能够沿所述第三折叠带1005顺时针或逆时针翻转折叠,使得所述第三折叠部23相互背离的第一表面231和第二表面232均能够朝向所述保护套壳体10而固定于所述保护套壳体10。
如图3中所示,第三折叠部23可理解为沿第三折叠带1005逆时针折叠,第三折叠部23的第一表面朝向保护套壳体10的外表面1001并固定于该外表面1001上,使得所述保护套壳体10与所述第一折叠部21及所述第二折叠部22组合成图3中所示的三角支架,该终端保护套使用时,第一折叠部21放置于桌面或其它支架放置台面上。该三角支架中第一折叠部21与保护套壳体10呈一夹角,从而可使得该三角支架可使得保护套壳体10与桌面或其它支架放置台面呈α夹角,以为终端设备提供一倾斜角度α。该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为120°或120°左右。
如图4所示,在采用如图3所示的折叠方式形成的三角支架,还可将第二折叠带1004和保护套壳体10背离第一折叠带1003的一端作为支撑,放置于桌面或者其他支架放置台面上,从而使得保护套壳体10余桌面或者其他支架放置台面呈另一夹角,以为终端设备提供另一倾斜角度。
如图5所示,第三折叠部23可理解为沿第三折叠带1005顺时针折叠,第三折叠部的第二表面232朝向保护套壳体10的外表面1001并固定于该外表面1001上,使得所述保护套壳体10与所述第一折叠部21及所述第二折叠部22组合成图4中所示的三角支架,该终端保护套使用时,第一折叠部21放置于桌面或其它支架放置台面上。该三角支架中第一折叠部21与保护套壳体10呈一夹角,从而可使得该三角支架可使得保护套壳体10与桌面或其它支架放置台面呈β夹角,以为终端设备提供一倾斜角度α。该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为135°或135°左右。
如图6所示,如采用图5所示的折叠方式所形成的三角支架,同样还可将第二折叠带1004和保护套壳体10背离第一折叠带1003的一端作为支撑,放置于桌面或者其他支架放置台面上,从而使得保护套壳体10余桌面或者其他支架放置台面呈另一夹角,以为终端设备提供另一倾斜角度。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磁性吸合组件。该磁吸吸合组件可以由相互配合的磁铁组成,也可由磁铁和能够与磁铁吸合的金属件组成。
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组件还可以为能够相互扣合的粘扣或者钩扣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保护套100壳体设有沿终端保护套100宽度方向W排布并自所述终端包括壳体背侧外露的至少两排磁铁,所述第三折叠部23设有能够与所述至少两排磁铁配合的配合磁铁。
这里的每排磁铁沿沿终端保护套100的长度方向排布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壳体10设有第一排磁铁102和相邻的第二排磁铁101,其中,所述第一排磁铁102的第一磁极外露,所述第二排磁铁101的第二磁极外露。这里第一排磁铁102比第二排磁铁101更靠近第一折叠带100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折叠部23设有至少一排配合磁铁201,所述配合磁铁的第一磁极自所述第三折叠部23的第一表面231外露,所述配合磁铁的第二磁极自所述第三折叠部23的第二表面232外露。
这里的第一磁极可以为S极,第二磁极为N极。当然,也可相反。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折叠部还可设置两排配合磁铁201,其中一排配合磁铁201的第一磁极自第三折叠部23的第一表面231外露,另一排配合磁铁201的第二磁极自第三折叠部23的第二表面232外露,以分别与第二排磁铁101、第一排磁铁102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叠带1003、所述第二折叠带1004及所述第三折叠带1005均为柔性折叠带,便于操作,且更有利于对终端设备进行保护。这里柔性折叠带可以为柔性材料形成,比如柔性皮革等。
相应的,保护套壳体10、第一折叠部21、第二折叠部22及第三折叠部23的主体均可由硬质材料形成。当然,相应表面可设置柔性保护层,比如柔性皮革等材质,以更好地保护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可折叠盖板20的宽度与保护套壳体10的宽度可设置为相同尺寸或大致相同,以便于可折叠盖板20与保护套壳体10很好的配合保护终端设备,并且结构整体较为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叠部2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折叠部23的宽度,以便于形成更大的三角形,使得三角支架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折叠部2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折叠部23的宽度,以便于形成更大的三角形,使得三角支架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叠部21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折叠部22的宽度相等,以便形成更加稳定的三角支架。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终端保护套100,通过将第三折叠部23通过限位组件固定于保护套壳体10的不同位置,使得保护套壳体10与第一折叠部21及所述第二折叠部22组合成不同形状的三角支架,从而使得在使用时,能够为终端设备提供不同倾斜角度,以便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终端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保护套包括保护套壳体和可折叠盖板;所述可折叠盖板包括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及第三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的一侧通过第一折叠带与保护套壳体连接,所述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通过第二折叠带连接,第二折叠部和第三折叠部通过第三折叠带连接,所述可折叠盖板能够沿所述第一折叠带折叠至所述保护套壳体背侧,其中,所述第三折叠部通过限位组件固定于所述保护套壳体的不同位置,使得所述保护套壳体与所述第一折叠部及所述第二折叠部组合成不同的三角支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叠部能够沿所述第三折叠带顺时针或逆时针翻转折叠,使得所述第三折叠部相互背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能够朝向所述保护套壳体而固定于所述保护套壳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磁性吸合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壳体设有沿宽度方向排布并自所述终端包括壳体背侧外露的至少两排磁铁,所述第三折叠部设有能够与所述至少两排磁铁配合的配合磁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壳体设有第一排磁铁和相邻的第二排磁铁,其中,所述第一排磁铁的第一磁极外露,所述第二排磁铁的第二磁极外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叠部设有至少一排配合磁铁,所述配合磁铁的第一磁极自所述第三折叠部的第一表面外露,所述配合磁铁的第二磁极自所述第三折叠部的第二表面外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带、所述第二折叠带及所述第三折叠带均为柔性折叠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折叠部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折叠部的宽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折叠部的宽度相等。
CN202220104658.7U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终端保护套 Active CN216534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4658.7U CN216534183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终端保护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4658.7U CN216534183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终端保护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4183U true CN216534183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2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04658.7U Active CN216534183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终端保护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41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76444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ヒンジ構造を有するモバイル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デバイス
US9033147B2 (en) Hold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757375B2 (en) Support for a tablet computer with a function of receiving bag
TWI489924B (zh) 具有整合式旋轉手帶及抽出式支架系統外殼及其之使用方法
KR101265220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용 케이스
US9259068B2 (en) Hold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398794B2 (en) Foldable pouch for mobile terminal
US9699283B2 (en) Electronic portable device shell having an integral stand and stand brace
US20130284614A1 (en) Hold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3992517B1 (en) Support device for mobile terminal
US20130284866A1 (en) Hold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235230B1 (en) Magnetic stand, mount and cord wrap for mobile devices and accessories
CN212324169U (zh) 用于终端的保护装置
CN216534183U (zh) 一种终端保护套
US11395421B2 (en) Sliding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216416304U (zh) 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套和电子设备组件
CN217386250U (zh) 一种平板电脑保护套
CN214675226U (zh) 一种具有折叠屏幕的手机
JP2008505584A (ja) 移動通信端末機用支持装置
US9816664B2 (en) Support for electronic device
KR20200019081A (ko) 단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웨어러블 타입 설비
CN113888970B (zh) 可折叠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214544391U (zh) 扩展显示装置
US20130284613A1 (en) Hold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1429375U (zh) 一种折叠屏手机保护壳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