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2806U - 一种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2806U
CN216532806U CN202123440695.XU CN202123440695U CN216532806U CN 216532806 U CN216532806 U CN 216532806U CN 202123440695 U CN202123440695 U CN 202123440695U CN 216532806 U CN216532806 U CN 216532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lanting
backup pad
partition plates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06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添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4406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2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2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2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54Roof garden systems; Roof coverings with high solar reflecta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Y02B80/32Roof garden system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屋顶绿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呈阶梯状分布的种植单元,种植单元内设置有种植基质,种植单元的四周设置有隔板。隔板包括横隔板、竖隔板及间隔板,间隔板设置于相邻两种植单元之间,竖隔板设置于边缘的种植单元远离间隔板的一侧,横隔板设置于两竖隔板之间,且横隔板、竖隔板及间隔板之间均固定连接。靠近最下层的种植单元的竖隔板及间隔板上方均依次连接有挡板及过滤板,且挡板的高度沿种植单元降低的方向依次增高。本申请提出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能够种植多种喜水程度不同的植物,增加屋顶植物种植品种多样性,更加美观,且能够适应植物的生长。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屋顶绿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
背景技术
屋顶绿化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改善过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屋顶绿化结构种植的植物品种较为单一,在种植多种植物品种时,不能根据植物的喜水程度进行种植,使喜水程度不同的植物在种植后生长受限。
本申请提出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能够种植多种喜水程度不同的植物,增加屋顶植物种植品种多样性,更加美观,且能够适应植物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种植单元,至少两个所述种植单元呈阶梯状分布,所述种植单元内设置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基质,所述种植单元的四周设置有隔板。
所述隔板包括横隔板、竖隔板及间隔板,所述间隔板设置于相邻两所述种植单元之间,且所述间隔板的高度与上层所述种植基质的高度相同,所述竖隔板设置于边缘的所述种植单元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横隔板设置于两所述竖隔板之间,且所述横隔板、竖隔板及间隔板之间均固定连接。
靠近最上层的所述种植单元的所述竖隔板的高度高于最上层的所述种植单元,靠近最下层的所述种植单元的所述竖隔板的高度与最下层的所述种植单元相同,靠近最下层的所述种植单元的所述竖隔板及所述间隔板上方均依次连接有挡板及过滤板,且所述挡板的高度沿所述种植单元降低的方向依次增高。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基质包括根阻层,所述根阻层铺设于屋顶上方,所述间隔板底部与所述根阻层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根阻层上方依次铺设有过滤排水层、蓄水层及栽培基质层。
进一步的,所述根阻层倾斜设置,且所述根阻层靠近上层的所述种植单元的一侧较高,所述根阻层下方倾斜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屋顶固定连接,靠近最下层的所述种植单元的所述竖隔板及所述间隔板底部均开设有第一透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排水层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根阻层及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二透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排水层包括滤水层、碎石层及沙子层,所述滤水层铺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方,所述滤水层上方铺设所述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方铺设所述沙子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连接,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底部的螺栓贯穿所述根阻层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底部的螺栓与所述根阻层的连接处涂覆有防水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屋顶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水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实用新型中的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呈阶梯状的设置有至少两个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中均设置有种植基质,能够在至少两个种植单元中种植喜水性不同的植物,且植物的喜水性由高处至低处依次增强,即最上层的植物的需水量是最少的,而最下层的植物的需水量是最多的。降雨时,上层种植单元积蓄的雨水流到下层的种植单元中,使得下层种植单元较上层种植单元能够吸收更多的雨水,因此下层种植单元较上层种植单元更加适应需水量较多的植物。通过设置挡板能够在种植基质上方积蓄一定量的雨水,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的需求,高度不同的挡板能够积蓄不同量的雨水,适应不同需水量的植物。过滤板的设置能够过滤雨水,防止上层的种植基质被雨水冲刷到下层的种植基质,造成种植基质及营养的流失。
②本实用新型中的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通过设置倾斜的根阻层及第一支撑板,在降雨时,雨水通过栽培基质层、蓄水层、过滤排水层流到根阻层上,由于根阻层不仅能够阻碍植物根系穿透,而且具有防水的特性,防止雨水透过浸泡屋顶。而将根阻层倾斜设置有利于根阻层上方的雨水排出,从而避免了大量的雨水长时间浸泡植物的根系,利于植物的生长。第一支撑板及第一支撑住能够对根阻层产生稳定的支撑作用。
③本实用新型中的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通过设置第二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柱,使得在第一支撑板上方形成空腔结构,进一步增强排水效果的同时,增强了第一支撑板上方空间的通风效果,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横隔板;2、竖隔板;3、间隔板;4、挡板;5、过滤板;6、根阻层;7、蓄水层;8、栽培基质层;9、第一支撑板;10、第一支撑柱;11、第一透水孔;12、第二支撑板;13、第二支撑柱;14、第二透水孔;15、滤水层;16、碎石层;17、沙子层;18、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种植单元,且至少两个种植单元呈阶梯状依次分布。种植单元内均设置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基质,且种植单元的四周均竖直设置有隔板。
具体的,隔板包括横隔板1、竖隔板2及间隔板3。其中间隔板3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种植单元之间,且间隔板3的高度与较高的一侧种植单元中的种植基质的高度相同。竖隔板2设置于最边缘的种植单元远离间隔板3的一侧,且靠近最上层的种植单元的竖隔板2的高度高于最上层的种植基质,靠近最下层的种植单元的竖隔板2的高度与最下层的种植基质的高度相同。所述横隔板1设置于两竖隔板2之间,且横隔板1、竖隔板2及间隔板3之间均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靠近最下层的种植单元的竖隔板2及间隔板3上方均设置有挡板4及过滤板5。其中,挡板4及过滤板5均竖直设置,且挡板4及过滤板5与相应的竖隔板2或间隔板3位于同一平面,挡板4的顶部与过滤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挡板4的底部与靠近最下层的种植单元的竖隔板2或间隔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挡板4的高度沿种植单元降低的方向依次增高。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包括四个呈阶梯状分布的种植单元,挡板4及过滤板5的数量均为四个。挡板4的高度由最上层种植单元至最下层种植单元的方向依次增高,在实际操作中,其具体的高度及增高的幅度根据具体种植植物的喜水性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呈阶梯状的设置有四个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中均设置有种植基质,能够在四个种植单元中种植喜水性不同的植物,且植物的喜水性由高处至低处依次增强,即最上层的植物的需水量是最少的,而最下层的植物的需水量是最多的。降雨时,上层种植单元积蓄的雨水流到下层的种植单元中,使得下层种植单元较上层种植单元能够吸收更多的雨水,因此下层种植单元较上层种植单元更加适应需水量较多的植物。通过设置挡板4能够在种植基质上方积蓄一定量的雨水,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的需求,高度不同的挡板4能够积蓄不同量的雨水,适应不同需水量的植物。过滤板5的设置能够过滤雨水,防止上层的种植基质被雨水冲刷到下层的种植基质,造成种植基质及营养的流失。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种植基质包括根阻层6。根阻层6铺设于屋顶上方,间隔板3底部与根阻层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根阻层6上方依次铺设有过滤排水层、蓄水层7及栽培基质层8。
本实施例中的根阻层6倾斜设置,且根阻层6靠近最上层的种植单元的一侧高于根阻层6靠近最下层的种植单元的一侧。根阻层6下方倾斜设置有第一支撑板9,第一支撑板9的倾斜方向及角度与根阻层6的倾斜方向及角度均相同,且根阻层6固定于第一支撑板9的上端面上。第一支撑板9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柱10,第一支撑柱10竖直设置,且第一支撑柱1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9及屋顶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支撑柱10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支撑板9及屋顶连接。屋顶上表面上还设置有防水层18,具体的,防水层18为防水涂料,在屋顶上表面上涂覆有防水涂料,且在与屋顶连接的螺栓及第一支撑柱10的外侧均涂覆有防水涂料。靠近最下层的种植单元的竖隔板2及间隔板3底部均开设有第一透水孔11。
本实施例中的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通过设置倾斜的根阻层6及第一支撑板9,在降雨时,雨水通过栽培基质层8、蓄水层7、过滤排水层流到根阻层6上,由于根阻层6不仅能够阻碍植物根系穿透,而且具有防水的特性,防止雨水透过浸泡屋顶。而将根阻层6倾斜设置,有利于根阻层6上方的雨水排出,从而避免了大量的雨水长时间浸泡植物的根系,利于植物的生长。第一支撑板9及第一支撑柱10能够对根阻层6产生稳定的支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滤水层15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2水平设置。第二支撑板12下方竖直设置有第二支撑柱13,第二支撑柱13的顶部通过螺栓与第一支撑板9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13底部同样设置有螺栓,且位于第二支撑柱13底部的螺栓贯穿根阻层6与第一支撑板9固定连接,位于第二支撑柱13底部的螺栓与根阻层6的连接处涂覆有防水涂料。第二支撑板12的四周边缘与横隔板1、竖隔板2及间隔板3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12上还开设有第二透水孔14。具体的,第二支撑板12采用PVC材质,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12也可采用其他的具有一定强度、能够开孔且耐腐蚀的板材。
本实施例中的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通过设置第二支撑板12及第二支撑柱13,使得在第一支撑板9上方形成空腔结构,进一步增强排水效果的同时,增强了第一支撑板9上方空间的通风效果,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排水层包括滤水层15、碎石层16及沙子层17。滤水层15铺设于第二支撑板12上方,滤水层15上方铺设碎石层16,碎石层16上方铺设沙子层17。具体的,滤水层15可以采用无纺布、过滤棉或土工布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具有一定厚度且具有过滤功能的层状结构,滤水层15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选取,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根阻层6可以是具有一定厚度的高分子防水膜,也可以是单层或者复层的防水卷材层,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选取,在此不作唯一限定。第一支撑板9采用钢板,钢板能够稳定的支撑其上方的结构,能够使本实施例中绿化结构的整体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蓄水层7为由矿棉或聚合物纤维组成的一个或几个垫层,其具有一定的蓄水性能,在降雨时储存一定的水分,能够在后期为植物提供水分。
本实施例中的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的工作原理是:
在不同的种植单元中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且这些植物的喜水性,即需水量,由上层种植单元至下层种植单元依次升高。降雨时,雨水降落到种植基质上,由于挡板4的设置,种植基质上能够积蓄一定量的雨水,当更多的雨水降落到种植基质上,一部分上层的种植基质上的雨水向下渗透,经栽培基质层8、蓄水层7及过滤排水层流到第二支撑板12上,经第二支撑板12上的第二透水孔14流到根阻层6上方,然后顺着倾斜的根阻层6下流,通过第二透水孔14从绿化结构内部流出,另一部分上层的种植基质上的雨水透过过滤板5,流入下层的种植基质上,由于下层的种植基质较上层的种植基质接触到更多的雨水,因此,下层的种植基质能够吸收更多的雨水,下层的种植基质相较于上层的种植基质适合种植需水量更多的植物。
本实施例中的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能够根据不同植物生长的需水量进行种植,能够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增加屋顶绿化结构中的植物多样性,具有美观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种植单元,至少两个所述种植单元呈阶梯状分布,所述种植单元内设置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基质,所述种植单元的四周设置有隔板;
所述隔板包括横隔板(1)、竖隔板(2)及间隔板(3),所述间隔板(3)设置于相邻两所述种植单元之间,且所述间隔板(3)的高度与上层所述种植基质的高度相同,所述竖隔板(2)设置于边缘的所述种植单元远离所述间隔板(3)的一侧,所述横隔板(1)设置于两所述竖隔板(2)之间,且所述横隔板(1)、竖隔板(2)及间隔板(3)之间均固定连接;
靠近最上层所述种植单元的所述竖隔板(2)的高度高于最上层的所述种植单元,靠近最下层所述种植单元的所述竖隔板(2)的高度与最下层的所述种植单元相同,靠近最下层所述种植单元的所述竖隔板(2)及所述间隔板(3)上方均依次连接有挡板(4)及过滤板(5),且所述挡板(4)的高度沿所述种植单元降低的方向依次增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基质包括根阻层(6),所述根阻层(6)铺设于屋顶上方,所述间隔板(3)底部与所述根阻层(6)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根阻层(6)上方依次铺设有过滤排水层、蓄水层(7)及栽培基质层(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阻层(6)倾斜设置,且所述根阻层(6)靠近上层的所述种植单元的一侧较高,所述根阻层(6)下方倾斜设置有第一支撑板(9),所述第一支撑板(9)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10),所述第一支撑板(9)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柱(10)与所述屋顶固定连接,靠近最下层的所述种植单元的所述竖隔板(2)及所述间隔板(3)底部均开设有第一透水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排水层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3),所述第二支撑板(12)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柱(13)与所述根阻层(6)及第一支撑板(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上开设有第二透水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排水层包括滤水层(15)、碎石层(16)及沙子层(17),所述滤水层(15)铺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上方,所述滤水层(15)上方铺设所述碎石层(16),所述碎石层(16)上方铺设所述沙子层(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13)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支撑板(9)及第二支撑板(12)连接,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13)底部的螺栓贯穿所述根阻层(6)与所述第一支撑板(9)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13)底部的螺栓与所述根阻层(6)的连接处涂覆有防水涂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水层(18)。
CN202123440695.X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 Active CN216532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0695.XU CN216532806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0695.XU CN216532806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2806U true CN216532806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1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0695.XU Active CN216532806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2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52252B1 (ko) 식생 모듈과 이를 이용한 식생 방음벽
CN100340153C (zh) 屋顶高尔夫推杆果岭草坪
CN203924510U (zh) 一种屋顶绿化系统
CN200969781Y (zh) 组合式多功能屋顶绿化装置
CN210395880U (zh) 一种带雨水收集的绿化屋顶结构
CN209494139U (zh) 一种防水防根屋顶绿化结构
CN208029772U (zh) 一种屋顶绿化结构
CN205134776U (zh) 一种种植屋面系统
CN216532806U (zh) 一种绿色建筑用屋顶绿化结构
CN212582728U (zh) 一种带有绿化结构的挡土墙
CN103899052B (zh) 绿能植栽复合结构系统
CN216108913U (zh) 一种缓释雨水的生态多孔纤维棉、花箱及雨水花园
CN102787722A (zh) 绿色生态防水屋面的制作方法
CN214995315U (zh) 绿色种植屋面结构
CN213095059U (zh) 一种园林工程土质坡面绿化结构
CN209975473U (zh) 用于河道整治的护岸结构
CN104285708A (zh) 一种半隔断式屋顶绿化栽培槽
CN211241000U (zh) 一种环保节能建筑
CN210112587U (zh) 一种建筑屋顶绿色种植结构
CN212153625U (zh) 一种城市建设雨水花园
CN215926248U (zh) 一种景观防沉降结构
KR200348313Y1 (ko) 인공지반녹화용 모듈
CN210421578U (zh) 一种恒温绿色建筑屋顶
CN204146096U (zh) 一种半隔断式屋顶绿化栽培槽
CN114687519B (zh) 一种防水地下室种植顶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