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1000U - 一种环保节能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节能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1000U
CN211241000U CN201921806144.0U CN201921806144U CN211241000U CN 211241000 U CN211241000 U CN 211241000U CN 201921806144 U CN201921806144 U CN 201921806144U CN 211241000 U CN211241000 U CN 211241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lanting
pipe
tank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061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彦滨
张育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ng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ng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ng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ng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0614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1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1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10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其包括有建筑楼,建筑楼的楼顶设置收集槽,建筑楼的楼面垂直设置有若干组种植池,种植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槽,排水槽与种植池连通,种植池的上方设置有滴水件,滴水件与位于滴水件上方的排水槽连通,滴水件的外侧开设有滴水孔,滴水件通过滴水孔向位于滴水件下方的种植池供水;收集槽的底部设置有浇水管,浇水管连通滴水件。本实用新型具有收集雨水进行浇灌的效果。当天气下雨时,降落到楼顶的雨水从滴水件的滴水孔中流出,对种植池内的植被进行浇灌。该结构可以收集雨水,并通过雨水对所有位于楼面上的种植池依次浇灌和储存,实现了雨水的回收和再利用,且降低了使用者对种植池的浇灌频率。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节能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节能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混凝土建筑楼和柏油路面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热岛效应不断加剧。为了缓解城市的环境压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人们提出增加植被覆盖率的方法,通过植被的蒸腾作用,从环境中吸收一部分热量和二氧化碳,增加空气湿度的同时抑制温室效应,对热岛效应进行削弱。
但是在人口密集型的都市,园林绿化发展与建筑用地的矛盾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城市建筑密度大的现状下,为了增加绿化覆盖率,屋顶绿化和屋面绿化成为了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为此人们常在建筑屋的外侧分楼层垂直设置多个种植池。
大面积进行楼面绿化改造可以有效缓解热岛效应,但是在种植植被的过程中,使用者需要对植物进行浇灌,且随着建筑面积的增大和种植池的普及,浇灌种植池的频率也会越来越高,导致使用者需要使用很多时间分别对种植池分别进行浇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其具有收集雨水进行浇灌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包括有建筑楼,所述建筑楼的楼顶设置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收集槽,所述建筑楼的楼面垂直设置有若干组种植池,所述建筑楼的下部设置有储水箱;所述种植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种植池连通,所述种植池的上方设置有向所述种植池供水的中空滴水件,所述滴水件与位于所述滴水件上方的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滴水件的外侧开设有滴水孔,所述滴水孔与所述滴水件连通;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设置有浇水管,所述浇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收集槽和所述滴水件;所述储水箱安装有储水管,所述储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排水槽和所述储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在种植池内种植植被,当天气下雨时,降落到楼顶的雨水收集于收集槽内,并通过浇水管导流到距离地面最高的滴水件中,从滴水件的滴水孔中流出,对种植池内的植被进行浇灌。雨水在渗透穿过种植池后,可以通过排水槽排出,流到与排水槽连通的滴水件中,对下方的种植池进行浇灌;同理,雨水可依次对建筑楼楼面上的种植池进行浇灌,最后储水管进入储水箱内进行储存。该结构可以收集雨水,并通过雨水对所有位于楼面上的种植池依次浇灌和储存,实现了雨水的回收和再利用,且降低了使用者对种植池的浇灌频率。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槽与所述滴水件之间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排水槽的一端,且所述排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排水槽和所述滴水件,所述排水槽的槽底从远离所述排水管到接近所述排水管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滴水件从远离所述排水管到接近所述排水管的方向向上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排水槽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可沿着排水槽倾斜的槽底流动,进入到排水管中,使水流可以更快速地进入到下方滴水件中;同理,进入滴水件的水可沿着滴水件倾斜的内壁流动,使水流可以更快速地滴落到下方的种植池中。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池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承托泥土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表面开设有用于防止泥土流失的过滤孔,所述过滤孔连通所述排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板可以承托泥土,并且防止泥土通过隔离板进入到排水槽中,影响排水槽的排水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板的上方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固定泥土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池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分隔各所述种植槽的隔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泥土放置于通过隔板分开的种植槽中,一方面可以加固泥土,减少泥土流失;另一方面,方便使用者对种植池内植物进行设计和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槽的底部设置有蓄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流过种植槽时,蓄水层可以将一部分的雨水进行储存,在不下雨的时候,植物依然可以从蓄水层中汲取雨水进行生长。
作为优选,所述滴水件与所述种植池相匹配,所述滴水孔以竖直方向贯穿于所述滴水件,所述滴水孔位于所述种植槽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滴水件的雨水精准地滴落到植物的位置上,对种植池区域所有内的植物都进行浇灌,提高了浇灌的精准性和全面性。
作为优选,所述滴水孔顶部的内径大于所述滴水孔底部的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大雨水通过滴水孔时的压强,限制雨水通过,防止刚进入滴水件的雨水直接从滴水孔中全部流走,导致位于滴水件远离排水管一端上的滴水孔没有水流通过,影响浇灌的全面程度。
作为优选,所述建筑楼的楼顶还安装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与所述收集槽之间安装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蓄水箱的上部,所述通水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收集槽的上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降雨量的增大,收集槽内的水位会逐渐升高,当水位达到通水管的高度时,水可以通过通水管流进蓄水箱,防止雨水过多漫出收集槽。另外的,由于雨水进入收集槽后,雨水中的杂质会沉淀在收集槽的槽底,从通水管中流走的雨水纯净度较高,该部分雨水可通过蓄水箱进行收集,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槽的内部安装有向所述收集槽供水的抽水组件,所述抽水组件包括有入水管、出水管和水泵,所述入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水泵的入水口与所述蓄水箱,所述出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收集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天气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降雨,需要使用者手动对种植池进行手动浇灌时,使用者可以开启抽水泵,抽取蓄水箱内的水对所有位于楼面上的种植池依次进行浇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降低了使用者对种植池的浇灌频率;
2.本实用新型对种植池的浇灌精准全面;
3.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雨水的回收和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环保节能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图2种植池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蓄水箱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建筑楼;2、收集槽;21、浇水管;3、种植池;31、第一种植池;32、第二种植池;33、第三种植池;34、隔离板;341、过滤孔;342、蓄水层;35、种植槽;351、隔板;4、滴水件;41、第一滴水件;42、第二滴水件;43、第三滴水件;44、滴水孔;5、排水槽;51、第一排水槽;52、第二排水槽;53、第三排水槽;6、排水管;61、第一排水管;62、第二排水管;63、第三排水管;7、储水箱;71、储水管;8、蓄水箱;81、通水管;82、抽水组件;821、入水管;822、出水管;823、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包括有建筑楼1,建筑楼1的楼顶安装有收集槽2。建筑楼1的一面垂直设置有三个种植池3,每一个种植池3的上方与下方分别安装有一个中空滴水件4和一个排水槽5,每一个排水槽5的底部连通有一条排水管6。
各种植池3分为第一种植池31、第二种植池32和第三种植池33,其中距离收集槽2最近的为第一种植池31,距离收集槽2最远的为第三种植池33,第二种植池32位于第一种种植池3与第三种植池33之间。
同理,滴水件4中与第一种植池31对应的为第一滴水件41、与第二种植池32对应的为第二滴水件42、与第三种植池33对应的为第三滴水件43。
同理,排水槽5中与第一种植池31对应的为第一排水槽51、与第二种植池32对应的第二排水槽52、与第三种植池33对应的为第三排水槽53。
同理,排水管6中与第一种植池31对应的为第一排水管61、与第二种植池32对应的为第二排水管62、与第三种植池33对应的为第三排水管63。
各种植池3均以水平方向设置,并栓接于建筑楼1的外侧,种植池3的长度与滴水件4两端之间的水平距离相匹配,各种植池3与各排水槽5相匹配。
收集槽2接近各滴水件4的一侧设置有浇水管21。
建筑楼1的下部安装有储水箱7,储水箱7的顶部设置有储水管71。储水管71的一端与第三排水管63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储水箱7的顶部连通。
当下雨天时,雨水进入收集槽2中,并通过浇水管21进入第一滴水件41中;第一滴水件41可对第一种植池31进行浇灌;第一种植池31内的雨水可通过第一排水槽51流到第二滴水件42中;从而使雨水可以依次通过各滴水件4和各排水槽5,对各种植池3进行浇灌。当雨水流到第三排水槽53时,可通过第三排水管63和储水管71进入储水箱7中。
收集槽2两侧的槽壁以接近收集槽2中心点到远离收集槽2中心点的方向向上延伸。浇水管21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收集槽2一侧的上部和第一滴水件41一端的顶部。
第一滴水件41的截面呈平行四边形,第一滴水件41的底部以竖直方向开设有滴水孔44,且滴水孔44贯通第一滴水件41的底部。滴水孔44顶部的内径大于底部的内径,使滴水孔44的内侧呈喇叭状。第一滴水件41从接近浇水管21到远离浇水管21的方向向下倾斜。
水通过浇水管21进入第一滴水件41的一端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沿着第一滴水件41倾斜的方向流向第一滴水件41的另一端,并沿途通过滴水孔44滴落到第一种植池31内。滴水孔44内侧的喇叭状结构可以限制水通过滴水孔44时的流速,防止刚进入第一滴水件41的雨水直接从滴水孔44时全部直接流走。
第一种植池31的下表面与第一排水槽51的上表面栓接,且第一种植池31的底部与第一排水槽51连通。第一种植池31的底部栓接有隔离板34,隔离板34与第一种植池31相匹配,隔离板34的表面开设有过滤孔341(参见图3),过滤孔341(参见图3)贯穿隔离板34。隔离板34的上表面设置有蓄水层342,蓄水层342内放置有蓄水材料。
隔离板34的上表面第一种植池3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351,隔板351的两侧栓接于第一种植池31的内壁,并将第一种植池31分隔成八个种植槽35。种植槽35的分布与滴水孔44相匹配。
放置在种植槽35内的泥土通过隔离板34承托,并通过隔板351的加固和过滤孔341的阻挡,可限制泥土被水流的带走。使用者可以通过隔板351分区域地内对植物进行设计和维护,且由于滴水孔44均匀全面地分布于种植槽35的上方,使植物的浇灌更加全面。
第一排水管61位于第一排水槽51接近浇水管21的一端,第一排水管61的顶部与第一排水槽51的底部连通。第一排水槽51的槽底从接近第一排水管61到远离第一排水管61的方向向上倾斜。
水进入第一排水槽51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可沿着第一排水槽51的槽底流动,进入到排水管6中,使水流可以更快速地流走。
同理,第二滴水件42的截面呈平行四边形,第二滴水件42的底部以竖直方向开设有滴水孔44。第二滴水件42从接近第一排水管61到远离第一排水管61的方向向下倾斜。
第二种植池32的下表面与第二排水槽52的上表面栓接,且第二种植池32与第二排水槽52连通。第二种植池32的底部栓接有隔离板34,隔离板34的表面开设有过滤孔34。隔离板34的上表面安装有隔板351,使第二种植池32分隔成八个种植槽35。
第二排水管62位于第二排水槽52接近第一排水管61的一端,第二排水管62的顶部与第二排水槽52的底部连通。第二排水槽52的槽底从接近第二排水管62到远离第二排水管62的方向向上倾斜。
同理,第三滴水件43的截面呈平行四边形,第三滴水件43的底部以竖直方向开设有滴水孔44,第三滴水件43从接近第二排水管62到远离第二排水管62的方向向下倾斜。
第三种植池33的下表面与第三排水槽53的上表面栓接,且第三种植池33与第三排水槽53连通。第三种植池33的底部栓接有隔离板34,隔离板34的表面开设有过滤孔341。隔离板34的上表面安装有隔板351,使第三种植池33分隔成八个种植槽35。
第三排水管63位于第三排水槽53接近第二排水管62的一端,第三排水管63的顶部与第三排水槽53的底部连通。第三排水槽53的槽底从接近第三排水管63到远离第三排水管63的方向向上倾斜。
参照图4,收集槽2远离浇水管21的一侧安装有通水管81和抽水组件82。
建筑楼1的楼顶栓接有蓄水箱8。通水管81的一端连通于蓄水箱8的上部,另一端连通于收集槽2的上部。
收集槽2的水位达到通水管81的高度时,可以通过通水管81流进蓄水箱8,防止雨水过多漫出收集槽2。
抽水组件82包括有入水管821、出水管822和水泵823,水泵823栓接于建筑楼1的楼顶。入水管821的一端连通于水泵823的入水口,另一端连通于蓄水箱8的下部;出水管822的一端连通于水泵823的出水口,另一端连通于收集槽2的下部。
当天气长期没有下雨时,使用者可以开启水泵823,通过入水管821将蓄水箱8里面的水抽出来,再通过出水管822将水运输到收集槽2中进行浇灌。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者可在种植槽35内种植植被,当天气下雨时,降落到楼顶的雨水收集于收集槽2内,并通过浇水管21导流到第一滴水件41中,并通过滴水孔44对第一种种植池3进行浇灌,第一种植池31的水可通过第一排水槽51流向第二滴水件42。同理,第二滴水件42可浇灌第二种植池32;第三滴水件43可浇灌第三种植池33。使各种植池3依次被浇灌,实现了雨水的回收和再利用,且降低了使用者对种植池3的浇灌频率。种植池3通过隔板351分隔成八组种植槽35,一方面方便使用者对植物分区域进行设计与维护;另一方面可加固种植槽35内部的泥土,防止泥土大量流失影响排水管6性能。当降雨量过大,收集槽2内的水位达到通水管81的水位时,雨水可通过通水管81进入蓄水箱8中;当天气长时间不降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水泵823从蓄水箱8中抽水出来对各种植池3进行浇灌。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包括有建筑楼(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楼(1)的楼顶设置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收集槽(2),所述建筑楼(1)的侧面设置有若干组种植池(3),所述建筑楼(1)的下部设置有储水箱(7);所述种植池(3)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槽(5),所述排水槽(5)与所述种植池(3)连通,所述种植池(3)的上方设置有向所述种植池(3)供水的中空滴水件(4),所述滴水件(4)与位于所述滴水件(4)上方的所述排水槽(5)连通,所述滴水件(4)的底部开设有滴水孔(44),所述滴水孔(44)与所述滴水件(4)连通;所述收集槽(2)的底部设置有浇水管(21),所述浇水管(21)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收集槽(2)和所述滴水件(4);所述储水箱(7)安装有储水管(71),所述储水管(71)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排水槽(5)和所述储水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5)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位于所述排水槽(5)的一端,且所述排水管(6)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相邻的所述排水槽(5)和所述滴水件(4),所述排水槽(5)的槽底从接近所述排水管(6)到远离所述排水管(6)的方向向上倾斜,所述滴水件(4)从接近所述排水管(6)到远离所述排水管(6)的方向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池(3)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承托泥土的隔离板(34),所述隔离板(34)的表面开设有用于防止泥土流失的过滤孔(341),所述过滤孔(341)连通所述排水槽(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34)的上方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固定泥土的种植槽(35),所述种植池(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分隔各所述种植槽(35)的隔板(3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35)的底部设置有蓄水层(34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件(4)与所述种植池(3)相匹配,所述滴水孔(44)以竖直方向贯穿于所述滴水件(4),所述滴水孔(44)位于所述种植槽(35)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孔(44)顶部的内径大于所述滴水孔(44)底部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楼(1)的楼顶还安装有蓄水箱(8),所述蓄水箱(8)与所述收集槽(2)之间安装有通水管(81),所述通水管(81)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蓄水箱(8)的上部,所述通水管(81)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收集槽(2)的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保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2)的内部安装有向所述收集槽(2)供水的抽水组件(82),所述抽水组件(82)包括有入水管(821)、出水管(822)和水泵(823),所述入水管(821)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水泵(823)的入水口与所述蓄水箱(8),所述出水管(822)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水泵(823)的出水口与所述收集槽(2)。
CN201921806144.0U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环保节能建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41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6144.0U CN211241000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环保节能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6144.0U CN211241000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环保节能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1000U true CN211241000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62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0614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41000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环保节能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10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71443A (zh) * 2023-08-08 2023-10-31 江苏中之栋房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型低损耗绿色建筑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71443A (zh) * 2023-08-08 2023-10-31 江苏中之栋房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型低损耗绿色建筑
CN116971443B (zh) * 2023-08-08 2024-01-09 江苏中之栋房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型低损耗绿色建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1053B (zh) 一种住宅区生活污水和雨水收集处理用于屋顶种植系统
CN104652597A (zh) 维护成本较低的生态建筑的工作方法
CN109267772B (zh) 一种智能立体雨水回用的生态景观廊道及其工作流程
CN211185126U (zh) 一种建筑的屋顶绿化系统
CN111350233A (zh) 一种北方地区田间大棚区雨洪资源利用装置及构建方法
CN210580202U (zh) 一种绿化带结构
CN112982072B (zh) 一种绿化带蓄排水路沿石系统及蓄排水方法
CN211241000U (zh) 一种环保节能建筑
CN212582728U (zh) 一种带有绿化结构的挡土墙
CN116335085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蓄水装置及蓄水方法
CN113367059A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给排水系统
CN106149800A (zh) 一种高效农田雨水渗透灌溉循环系统
CN216787384U (zh)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循环再利用的雨水花园
CN216239415U (zh) 一种车库顶板排水及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组织系统
CN214995315U (zh) 绿色种植屋面结构
CN213476776U (zh) 一种阶梯式土石坝下游坝坡生态观赏护坡
CN213847790U (zh) 一种高位花坛
CN210562581U (zh) 一种公园连廊雨水收集及净化回用系统
CN211745563U (zh) 一种用于马路两边迂回形下陷式环保绿化带
CN210202607U (zh) 一种市政绿化挡土墙
CN207260456U (zh) 一种自循环式屋顶绿化设施
CN112302131A (zh) 一种高效节能市政排水系统
CN216392249U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蓄水装置
CN219395780U (zh) 一种绿化带排水结构
CN113062426B (zh) 一种屋顶降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