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6757U - 一种手表内罩及手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表内罩及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6757U
CN216526757U CN202123092091.0U CN202123092091U CN216526757U CN 216526757 U CN216526757 U CN 216526757U CN 202123092091 U CN202123092091 U CN 202123092091U CN 216526757 U CN216526757 U CN 216526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ver
watch
boss
groove
s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920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翔
黄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rone Watch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rone Watc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rone Watch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rone Watc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920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6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6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6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表内罩及手表,属于钟表技术领域。手表内罩包括内罩体;内罩体包括内罩环,内罩环的内壁设有多个支撑台和多个限位台,多个支撑台和多个限位台交错设置,内罩环的外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一凸起;沿每一个限位台厚度方向的一侧均设有凸台,凸台远离限位台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每一个限位台上均设有第一让位槽,凸台靠近内罩环的一侧设有第二让位槽,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连通形成第一减震区;其中一个限位台上设有第一隔断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表内罩,通过第一减震区对机芯和手表壳体受到的沿机芯轴线方向上的冲击力提供缓冲作用,以提高机芯在内罩环上的稳定性和使用的耐久性。

Description

一种手表内罩及手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钟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表内罩及手表。
背景技术
在手表的佩戴过程中,为了适应用户不同的生活场景及各种运动行为等,要求手表具有优良的防震功能,来避免因机芯受震荡造成的表针运转失灵甚至手表损坏各种问题,从而保证手表的正常使用。
具体的,对于手表自身结构而言,正常运转的手表各组件之间配合精密,手表性能与其装配可靠性密切相关,若手表的防震能力弱,易使手表在日常使用因受震出现指针组件和机芯组件的松动移位,影响手表功能。
而传统的手表内部空间有限,无法设置减震结构和提供可靠的防震性能,使得薄型手表的防震性能较差,从而限制了超小超薄款手表的应用场景,不利于提升超薄款手表的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手表内罩及手表。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表内罩,包括内罩体;
所述内罩体包括内罩环,所述内罩环的内壁设有多个支撑台和多个限位台,多个所述支撑台和多个所述限位台交错设置,所述内罩环的外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一凸起;
沿每一个所述限位台厚度方向的一侧均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远离所述限位台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
每一个所述限位台上均设有第一让位槽,所述凸台靠近所述内罩环的一侧设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一让位槽和所述第二让位槽连通形成第一减震区;
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台上设有第一凹槽,其中一个所述凸台靠近所述限位台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形成第一隔断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为两组,两组所述支撑台相间隔设置,且两组所述支撑台以所述内罩环的轴线呈中心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台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台相间隔设置,每一组所述限位台均位于两组所述支撑台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凸台的外径小于所述内罩环的内径,且所述凸台在所述支撑台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支撑台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让位槽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让位槽的数量相等,且所述第二让位槽在所述限位台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让位槽内。
进一步地,每一组所述限位台上均设有两组相间隔的所述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隔断区位于两组所述让位槽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起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让位槽的数量相等;
且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二让位槽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让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断区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起,且所述内罩环远离所述第一隔断区的一侧设有第三凸起;
所述第三凸起远离所述内罩体的轴线的一侧到所述内罩体的轴线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凸起远离所述内罩体的轴线的一侧到所述内罩体的轴线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均为圆弧状或波浪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表,包括所述的手表内罩。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内罩环的外壁设置多个相间隔的第一凸起,同时在凸台的底部设置第二凸起,通过第一凸起对垂直于内罩环轴线方向提供缓冲,通过第一凸起对沿内罩环轴线方向上提供缓冲,同时通过第一减震区对机芯和手表壳体受到的沿机芯轴线方向上的冲击力提供缓冲作用,以提高机芯在内罩环上的稳定性和使用的耐久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表内罩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表内罩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表内罩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表内罩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示出了图4中A-A部剖视图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内罩体;110-内罩环;111-支撑台;112-限位台;113-第一凸起;120-凸台;121-第二凸起;112a-第一让位槽;122-第二让位槽;130-第一隔断区;114-第三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手表内罩,主要应用于对手表的加工与制造。手表内罩包括内罩体100,内罩体100主要用于对手表提供减震作用,以手表的防震性能,从而提高手表的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内罩体100包括内罩环110,所述内罩环110的内壁设有多个支撑台111和多个限位台112。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台111和限位台112的数量均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任意数值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多个所述支撑台111和多个所述限位台112交错设置,用于通过支撑台111对手表的机芯提供支撑作用,从而提高机芯在内罩体100上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支撑台111为圆弧形结构,且所述支撑台111的内壁所对应的圆的直径比机芯的外径大0.05~0.1mm,用于将机芯放置在所述支撑台111上,提高机芯在支撑台111上的稳定性。
另外,所述内罩环110的外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一凸起113,多个相间隔的第一凸起113均匀分布在所述内罩环110的外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凸起113的数量为大于数值二的任意数值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具体的,多个相间隔的第一凸起113均匀分布在所述内罩环110的外壁,用于使用户在调节时间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凸起113有效固定机芯,从而提高机芯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每一个所述限位台112厚度方向的一侧均设有凸台120,所述凸台120作为所述内罩环110的支撑脚,用于对内罩环110提供支撑作用。
其中,在所述凸台120远离所述限位台112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121,所述第二凸起121用于顶起表盘字面,同时通过第二凸起121对内罩环110和机芯受到的外部冲击力提供缓冲作用,以保持机芯平衡,从而提高机在内罩环110上的稳定性。
另外,在每一个所述限位台112上均设有第一让位槽112a,同时在所述凸台120靠近所述内罩环110的一侧设有第二让位槽122,所述第一让位槽112a和所述第二让位槽122连通形成第一减震区,所述第一减震区用于对手表中的机芯受到的冲击力提供缓冲区域,从而减少机芯所受的冲击力,提高机芯的稳定性和使用的耐久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让位槽112a的宽度大于所述凸台120的厚度,所述第二让位槽122的宽度与所述凸台120的厚度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让位槽112a的宽度是指所述第一让位槽112a靠近所述内罩环110轴线的一侧到所述第一让位槽112a远离所述内罩环110轴线的一侧的垂直距离,第二让位槽122的宽度是指第二让位槽122靠近所述内罩环110轴线的一侧到所述第二让位槽122远离所述内罩环110轴线的一侧的垂直距离,所述凸台120的厚度是指所述凸台120靠近所述内罩环110轴线的一侧到所述凸台120远离所述内罩环110轴线的一侧的垂直距离。
另外,在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台112上设有第一凹槽,同时在其中一个所述凸台120靠近所述限位台112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形成第一隔断区130,用于使手表巴芯穿过所述第一隔断区130,并通过巴芯调节手表的时间和日历等,同时通过凸台120将设有第一隔断区130的限位台112连接,防止内罩环110断开,从而提高内罩环110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113和所述第二凸起121均可以是POM(polyformaldehyde,聚甲醛)或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聚四氟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具体的,当手表受到外部冲击时,在惯性作用下机芯有保持原始位置不变的状态,从而使得机芯受到震荡,通过内罩环110将机芯受到的冲击力传递到第一凸起113和第二凸起121,第一凸起113和第二凸起121受到冲击力产生压缩,并吸收和减少机芯受到的冲击力,同时储存为第一凸起113和第二凸起121的弹性势能。同时通过第一减震区对机芯和手表壳体受到的沿机芯轴线方向上的冲击力提供缓冲作用。
当手表受到的冲击力结束后,第一凸起113和第二凸起121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同时使机芯恢复初始状态,从而实现对机芯的防震保护。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二凸起121实现对机芯轴线方向上的防震保护,通过第一凸起113实现对垂直于机芯周向方向上的防震保护。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111为两组,两组所述支撑台111相间隔设置,且两组所述支撑台111以所述内罩环110的轴线呈中心对称,用于将机芯放置在两组所述支撑台111上,并通过支撑台111对机芯提供支撑作用,以提高机芯在所述支撑台111上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台111为圆弧形结构,且所述支撑台111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5°~30°。
其中,所述限位台112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台112相间隔设置,且每一组所述限位台112均位于两组所述支撑台111之间,且每一组所述限位台112靠近所述内罩体100的轴线一侧与所述支撑台111平滑连接,用于通过限位台112对机芯形成限位,以提高机芯在内罩环110上的稳定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台120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凸台120的外径小于所述内罩环110的内径,所述凸台120靠近所述内罩体100的轴线的两端与所述限位台112靠近所述内罩体100的轴线的一侧平滑连接。
其中,所述凸台120在所述支撑台1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支撑台111内,用于通过凸台120对内罩环110提供支撑作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让位槽122在所述限位台11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让位槽112a内,使得第一让位槽112a和第二让位槽122连通形成的第一隔断区13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113至少为六个,即第一凸起113的数量可以是六个或大于六的任意数值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13均匀分布在所述内罩环110的外壁,用于提高内罩体100在手表壳体内的稳定性,同时提高机芯在内罩体100上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组所述限位台112上均设有两组相间隔的所述第一让位槽112a,且两组所述第一让位槽112a以内罩环110的轴线和第一隔断区130的轴线连接形成的平面对称,且所述第一隔断区130位于两组所述让位槽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让位槽112a和所述第二让位槽122均为弧形槽,第一让位槽112a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让位槽122的数量相等,且一个所述第一让位槽112a与一个所述第二让位槽122连通形成一个第一隔断区130。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121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让位槽122的数量相等,且所述第二凸起121在所述第二让位槽12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让位槽122内。
具体的,所述第二凸起121在所述第二让位槽12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让位槽122的中部,且所述第二凸起121的厚度与所述凸台120的厚度相等。
另外,第一凸起113的厚度与所述内罩环110的厚度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凸起113的厚度是指第一凸起113靠近内罩环110的轴线的一侧到第一凸起113远离内罩环110的轴线的一侧的垂直距离。第二凸起121的厚度是指第二凸起121远离凸台120的一侧到第二凸起121靠近凸台120的一侧的垂直距离。内罩环110的厚度是指内罩环110靠近凸台120的一侧到内罩环110远离凸台120的一侧的垂直距离。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手表巴芯在第一隔断区130上的稳定性,在所述第一隔断区130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起113,用于通过设置在第一隔断区130两侧的所述第一凸起113对机芯提供固定作用,从而提高通过手表巴芯调节手表时间或日期过程中的稳定性。
同时在所述内罩环110远离所述第一隔断区130的一侧设有第三凸起114,且所述第三凸起114远离所述内罩体100的轴线的一侧到所述内罩体100的轴线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凸起113远离所述内罩体100的轴线的一侧到所述内罩体100的轴线的垂直距离,用于通过第三凸起114将内罩体100和机芯固定在手表壳体内,从而提高内罩体100和机芯的稳定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内罩体100对机芯的缓冲效果,将所述第一凸起113和所述第二凸起121设置为圆弧状或波浪状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表,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手表内罩。
其中,手表还包括玻璃盘、表圈、表壳、表盘、表针和底盖,所述玻璃盘、表圈、表壳以及所述底盖包围成一用于容纳机芯的容置空间,机芯上面放置一个表盘和表针,表盘下面设有内罩体100包裹着机芯,并通过内罩体100对机芯提供支撑和缓冲作用。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表内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罩体;
所述内罩体包括内罩环,所述内罩环的内壁设有多个支撑台和多个限位台,多个所述支撑台和多个所述限位台交错设置,所述内罩环的外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一凸起;
沿每一个所述限位台厚度方向的一侧均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远离所述限位台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
每一个所述限位台上均设有第一让位槽,所述凸台靠近所述内罩环的一侧设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一让位槽和所述第二让位槽连通形成第一减震区;
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台上设有第一凹槽,其中一个所述凸台靠近所述限位台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形成第一隔断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内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为两组,两组所述支撑台相间隔设置,且两组所述支撑台以所述内罩环的轴线呈中心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内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台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台相间隔设置,每一组所述限位台均位于两组所述支撑台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内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凸台的外径小于所述内罩环的内径,且所述凸台在所述支撑台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支撑台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内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让位槽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让位槽的数量相等,且所述第二让位槽在所述限位台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让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内罩,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限位台上均设有两组相间隔的所述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隔断区位于两组所述让位槽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内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让位槽的数量相等;
且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二让位槽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让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手表内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断区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凸起,且所述内罩环远离所述第一隔断区的一侧设有第三凸起;
所述第三凸起远离所述内罩体的轴线的一侧到所述内罩体的轴线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凸起远离所述内罩体的轴线的一侧到所述内罩体的轴线的垂直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表内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均为圆弧状或波浪状结构。
10.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手表内罩。
CN202123092091.0U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手表内罩及手表 Active CN216526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92091.0U CN216526757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手表内罩及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92091.0U CN216526757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手表内罩及手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6757U true CN216526757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8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92091.0U Active CN216526757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手表内罩及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6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7043B (zh) 缓冲部件、电子设备的冲击缓冲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2591189B (zh) 缓冲部件、电子设备的冲击缓冲结构及电子设备
JP6168186B2 (ja) 緩衝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0389519B (zh) 钟表谐振器机构、钟表振荡器机构、钟表机芯和手表
JP2013160764A (ja) 配向可能な割出しベゼルを有する時計ケース
JP6723522B2 (ja) ケースおよび時計
CN216526757U (zh) 一种手表内罩及手表
US9411317B2 (en) Timepiece
US3735584A (en) Shock-resistant watchcase for a portable watch
US3727367A (en) Shock proof watchcase
CN213302778U (zh) 一种套筒玻璃手表
CN212112141U (zh) 一种手表防震结构及手表
JP3633146B2 (ja) 腕時計
CN210895011U (zh) 一种防震耐冲压型手表
CN211236579U (zh) 一种防震手表
CN214098131U (zh) 一种薄型手表防震结构
JPS61281990A (ja) 電気時計
JP6987354B2 (ja) ケースおよび時計
CN211528920U (zh) 一种减震结构手表
WO2009106886A1 (en) A timepiece
CN215181432U (zh) 一种手表机芯结构
CN210181407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手表
CN214588542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JP3242436U (ja) バタフライバックル及び腕時計
CN211698617U (zh) 一种防震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