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3280U - 一种换热器、前端冷却模块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前端冷却模块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3280U
CN216523280U CN202123234407.5U CN202123234407U CN216523280U CN 216523280 U CN216523280 U CN 216523280U CN 202123234407 U CN202123234407 U CN 202123234407U CN 216523280 U CN216523280 U CN 216523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preset angle
flat
pipes
cool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344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全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344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3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3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3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前端冷却模块及电动汽车,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所述换热器包括:两个汇流管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汇流管之间的多个扁管;多个所述扁管纵向排列,分别与所述汇流管连通,且每一所述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汇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角度;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不为90度。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降低风阻,提升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前端冷却模块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前端冷却模块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造型趋势是前机舱下压、前格栅开口变小,导致前端冷却模块高度受限、进风开口面积减小,使得前端冷却模块中的换热器的气流流动方向存在较大夹角,从而存在风阻较大,未充分发挥换热效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前端冷却模块及电动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换热器的风阻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热器,包括:
两个汇流管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汇流管之间的多个扁管;
多个所述扁管纵向排列,分别与所述汇流管连通,且每一所述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汇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角度;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不为90度。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扁管之间连接有翅片。
可选地,所述汇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角度;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小于90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之和为90度。
可选地,所述扁管的数量为至少三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前端冷却模块,包括上述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的前端冷却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中,通过两个汇流管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汇流管之间的多个扁管;多个所述扁管纵向排列,分别与所述汇流管连通,且每一所述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汇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角度;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不为90度,从而降低风阻,提升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汇流管;2-扁管;3-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换热器的风阻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换热器、前端冷却模块及电动汽车。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
两个汇流管1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汇流管1之间的多个扁管2;
多个所述扁管2纵向排列,分别与所述汇流管1连通,且每一所述扁管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汇流管1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角度;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不为90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图2中的角度P,较佳地,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锐角。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汇流管1分别有进口和出口,供换热介质流入和换热后流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两个汇流管1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汇流管1之间的多个扁管2;多个所述扁管2纵向排列,分别与所述汇流管1连通,且每一所述扁管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汇流管1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角度;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不为90度,从而降低风阻,提升换热效果。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扁管2之间连接有翅片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扁管3之间连接有翅片3,增加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从而提升换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每一所述扁管2连接翅片3,且相邻两个所述扁管2之间的翅片3可以不连接。
可选地,所述汇流管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角度;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小于90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换热器时,使得所述汇流管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成所述第二预设角度,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为图3中的角度Q,较佳地,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为锐角,具体角度以适应所述第一预设角度,降低换热器与气流流动方向的夹角为原则。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汇流管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即倾斜布置换热器,适应电动汽车下压的前机舱、较小的前格栅开口,从而降低换热器与气流流动方向的夹角,降低风阻,提升换热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之和为90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之和为90度,如图3所示,箭头为气流流动方向,气流流动方向与扁管2平行,使得换热器与气流流动方向不存在夹角,达到换热器布置最优化,此时,风阻最小,换热效果最佳。
可选地,所述扁管2的数量为至少三个。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扁管2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这里不作具体限制,以至少三个为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前端冷却模块,包括如上述的换热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冷却模块采用如上所述的换热器,则上述的换热器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前端冷却模块,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如上述的前端冷却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汽车能够适应前机舱下压、前格栅开口变小,导致前端冷却模块高度受限、进风开口面积减小的造型趋势。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倾斜布置的前端冷却模块,即前端冷却模块的换热器中,每一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汇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角度,且汇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角度,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之和为90度,使得扁管与气流流动方向平行,从而换热器与气流流动方向不存在夹角,降低风阻,充分发挥换热效果。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汇流管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汇流管之间的多个扁管;
多个所述扁管纵向排列,分别与所述汇流管连通,且每一所述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汇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角度;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不为9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扁管之间连接有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角度;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小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之和为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的数量为至少三个。
6.一种前端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7.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前端冷却模块。
CN202123234407.5U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换热器、前端冷却模块及电动汽车 Active CN216523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4407.5U CN216523280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换热器、前端冷却模块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4407.5U CN216523280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换热器、前端冷却模块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3280U true CN216523280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02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34407.5U Active CN216523280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换热器、前端冷却模块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3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48260U (zh) 具有多个换热器的换热器组件
CN216523280U (zh) 一种换热器、前端冷却模块及电动汽车
CN103061866A (zh) 一种风冷式中冷器
CN210292280U (zh) 燃气锅炉
CN201355158Y (zh) 全铝硬钎焊热交换器
CN113328118B (zh) 一种燃料电池车用管带式散热器
CN206830286U (zh) 一种单风扇汽车散热器的水箱
CN203561119U (zh) 一种平行流式汽车空调冷凝器
CN206146047U (zh) 微型微通道圆管换热器
CN205425534U (zh)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205228246U (zh) 一种高效组合冷却管
CN213178908U (zh) 一种用于超薄蒸发器芯体的矩形波翅片
CN204830593U (zh) 一种空调冷凝器
CN211120135U (zh) 一种新型汽车冷凝器
CN216886154U (zh) 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移动工具
CN211977654U (zh) 一种板翅式引风空气冷却器
CN214148435U (zh)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16144206U (zh) 换热器
CN203148261U (zh) 汽车高效全铝换热器
CN215598171U (zh) 一种新型翅片式换热器流路结构
CN215284272U (zh) 一种轴流式散热器
CN214582721U (zh) 一种新型热交换器翅片
CN219494464U (zh) 单风道双系统全风量高效冷凝器及空气源热泵烘干机组
CN210179943U (zh) 一种客车顶置空调冷凝器结构
CN216592916U (zh) 一种采棉机用铝制板翅式油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