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2645U - 一种冷却风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风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2645U
CN216522645U CN202220053398.5U CN202220053398U CN216522645U CN 216522645 U CN216522645 U CN 216522645U CN 202220053398 U CN202220053398 U CN 202220053398U CN 216522645 U CN216522645 U CN 216522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guide
honeycomb core
air
transverse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533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余昌
唐波
刘奇
张国强
杨兴东
姚颜平
王建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Polycomp Internation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Polycomp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Polycomp Internation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Polycomp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00533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2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2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26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风箱,包括箱体,箱体内为导流室,箱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所在的侧壁和出风口所在的侧壁相邻,导流室内设有由进风口延伸至导流室内的横向蜂窝芯材和由导流室延伸至出风口的纵向蜂窝芯材,横向蜂窝芯材中具有沿横向贯穿横向蜂窝芯材的横向导流通道,纵向蜂窝芯材中具有沿纵向贯穿纵向蜂窝芯材、且与横向导流通道连通的纵向导流通道。横向蜂窝芯材中的多条横向导流通道在进风口处排布,进风口处的冷却风可均匀得分配至每条横向导流通道中。横向导流通道与固定的纵向导流通道连通,并将冷却风分配至与其连通的纵向导流通道中,保证了冷却风在每条纵向导流通道中分配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风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却风箱。
背景技术
在玻璃纤维生产中,熔融的玻璃液从漏板的众多小孔中流出,经过强制冷却后形成纤维丝束。随后进一步对高温丝束进行风冷,通过温度较低的空气带走丝束间的热量。
高温丝束的冷却过程中,设置在漏板下方的风箱向高温丝束输送冷却风。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无内部构造的风箱,但无内部结构的风箱往往因风箱内的涡流等影响造成出风量不均匀,因而会导致高温丝束的冷却不均,影响产品品质。部分企业在风箱内设置隔板,使风箱内的冷却风分布更均匀,但仍然存在冷却风分布不均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冷却风的均匀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风箱,箱体内设置了横向蜂窝芯材和纵向蜂窝芯材,通过横向导流通道与纵向导流通道将冷却风导流至出风口处,提高了冷却风的均匀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风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为导流室,所述箱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在的侧壁和所述出风口所在的侧壁相邻,所述导流室内设有由所述进风口延伸至所述导流室内的横向蜂窝芯材和由所述导流室延伸至所述出风口的纵向蜂窝芯材,所述横向蜂窝芯材中具有沿横向贯穿所述横向蜂窝芯材的横向导流通道,所述纵向蜂窝芯材中具有沿纵向贯穿所述纵向蜂窝芯材、且与所述横向导流通道连通的纵向导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横向蜂窝芯材靠近所述进风口一侧为迎风面,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为第一配合面,所述纵向蜂窝芯材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为出风面,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为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纵向蜂窝芯材的宽度等于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所述出风口外周具有导流圈,所述导流圈垂直所述出风口所在侧面。
优选地,所述横向导流通道和所述纵向导流通道的横截面均为六边形。
优选地,所述横向导流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纵向导流通道的横截面积。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的外周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法兰。
优选地,所述箱体包括进风段和导流段,所述进风段的一侧为进风口,所述进风段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与所述导流段相连,所述进风段的高度沿远离所述进风口的方向逐渐降低,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导流段的一侧,所述横向蜂窝芯材和所述纵向蜂窝芯材均位于所述导流段中。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却风箱,包括箱体,箱体内为导流室,箱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所在的侧壁和出风口所在的侧壁相邻,导流室内设有由进风口延伸至导流室内的横向蜂窝芯材和由导流室延伸至出风口的纵向蜂窝芯材,横向蜂窝芯材中具有沿横向贯穿横向蜂窝芯材的横向导流通道,纵向蜂窝芯材中具有沿纵向贯穿纵向蜂窝芯材、且与横向导流通道连通的纵向导流通道。
横向蜂窝芯材中的多条横向导流通道在进风口处排布,进风口处的冷却风可均匀得分配至每条横向导流通道中。横向导流通道与固定的纵向导流通道连通,并将冷却风分配至与其连通的纵向导流通道中,保证了冷却风在每条纵向导流通道中分配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却风箱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冷却风箱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横向导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横向蜂窝芯材的侧视图;
图5为图1中纵向蜂窝芯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为:
连接法兰1、箱体2、横向蜂窝芯材3、纵向蜂窝芯材4、出风口5、进风段21、导流段22、横向导流通道31、纵向导流通道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却风箱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冷却风箱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横向导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横向蜂窝芯材的侧视图;图5为图1中纵向蜂窝芯材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却风箱,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2、横向蜂窝芯材3和纵向蜂窝芯材4。箱体2的形状可采用长方体,箱体2内部为长方体的导流室。箱体2相邻两侧的侧壁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5,横向蜂窝芯材3和纵向蜂窝芯材4均安装在导流室内,横向蜂窝芯材3由箱体2靠近进风口的一侧延伸至导流室内部,纵向蜂窝芯材4由导流室内部延伸至出风口5。横向蜂窝芯材3和纵向蜂窝芯材4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蜂窝芯材,横向蜂窝芯材3中具有横向导流通道31,纵向蜂窝芯材4中具有纵向导流通道41,横向导流通道31与纵向导流通道41连通。冷却风穿过由进风口进入横向导流通道31中,随后进入纵向导流通道41,最后由出风口5吹出,冷却玻璃纤维。
可选的,横向蜂窝芯材3靠近进风口一侧为迎风面,远离进风口的一侧倾斜切割形成第一配合面,纵向蜂窝芯材4靠近出风口5的一侧为出风面,远离出风口5的一侧倾斜切割形成第二配合面。如图1所示,迎风面平行进风口所在的箱体2侧面,横向导流通道31垂直迎风面。出风面平行出风口5所在的箱体2侧面,纵向导流通道41垂直出风面。横向蜂窝芯材3的第一配合面和纵向蜂窝芯材4的第二配合面相贴合,贴合后的横向蜂窝芯材3和纵向蜂窝芯材4形成形状与导流室形状相同的导流机构,导流机构可与导流室的内侧壁贴合,因而穿过进风口的冷却风全部进入横向导流通道31中。
可选的,纵向蜂窝芯材4的宽度等于出风口5的宽度,纵向蜂窝芯材4从出风口5插入导流室内。第二配合面由出风口5靠近进风口的侧边延伸至导流室远离进风口和出风口5的侧边。为保证导流效果,纵向蜂窝芯材4从出风口5向导流室外延伸预设长度,出风口5外周具有向导流室外侧延伸的导流圈,导流圈垂直出风口5所在侧面。导流圈可在纵向蜂窝芯材4安装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
可选的,横向导流通道31和纵向导流通道41的横截面均为六边形。如图4所示,横向导流通道31在横向蜂窝芯材3中呈蜂窝状分布,纵向导流通道41也可在纵向蜂窝芯材4中采用相同的分布方式。当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将横向导流通道31和纵向导流通道41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矩形、三角形等,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横向导流通道31的横截面积大于纵向导流通道41的横截面积。因而一条横向导流通道31可将气流分配至多条纵向导流通道41中,气体再分配过程可进一步提高各个纵向导流通道41中气体的均匀性。
可选的,箱体2包括进风段21和导流段22。进风段21的一侧为进风口,导流段22与进风段21远离进风口的一侧相连。横向蜂窝芯材3和纵向蜂窝芯材4均安装在导流段22中。进风段21的高度沿远离进风口的方向逐渐降低,进风口的面积较大可增加进风量,冷却风沿进风段21流入导流段22的过程中,流速逐渐增加,使冷却风的指向性更好,冷却风更稳定,穿透力更强。出风口5位于导流段22的一侧。另外,进风口的外周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法兰1,箱体2通过连接法兰1与主供风系统相连。
本实施例中,冷却风箱在箱体2内设置了横向蜂窝芯材3和纵向蜂窝芯材4,二者中分别具有横向导流通道31和纵向导流通道41。横向导流通道31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都对箱体2进行了分隔,使冷却风第一次均化。横向导流通道31的横截面积大于纵向导流通道41,冷却风由横向导流通道31流入纵向导流通道41时,进行了第二次均化,提高了冷却风的均匀性、稳定性和穿透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却风箱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冷却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所述箱体(2)内为导流室,所述箱体(2)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5),所述进风口所在的侧壁和所述出风口(5)所在的侧壁相邻,所述导流室内设有由所述进风口延伸至所述导流室内的横向蜂窝芯材(3)和由所述导流室延伸至所述出风口(5)的纵向蜂窝芯材(4),所述横向蜂窝芯材(3)中具有沿横向贯穿所述横向蜂窝芯材(3)的横向导流通道(31),所述纵向蜂窝芯材(4)中具有沿纵向贯穿所述纵向蜂窝芯材(4)、且与所述横向导流通道(31)连通的纵向导流通道(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蜂窝芯材(3)靠近所述进风口一侧为迎风面,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为第一配合面,所述纵向蜂窝芯材(4)靠近所述出风口(5)的一侧为出风面,远离所述出风口(5)的一侧为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蜂窝芯材(4)的宽度等于所述出风口(5)的宽度,所述出风口(5)外周具有导流圈,所述导流圈垂直所述出风口(5)所在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流通道(31)和所述纵向导流通道(41)的横截面均为六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流通道(3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纵向导流通道(41)的横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外周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法兰(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包括进风段(21)和导流段(22),所述进风段(21)的一侧为进风口,所述进风段(21)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与所述导流段(22)相连,所述进风段(21)的高度沿远离所述进风口的方向逐渐降低,所述出风口(5)位于所述导流段(22)的一侧,所述横向蜂窝芯材(3)和所述纵向蜂窝芯材(4)均位于所述导流段(22)中。
CN202220053398.5U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冷却风箱 Active CN216522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53398.5U CN216522645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冷却风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53398.5U CN216522645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冷却风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2645U true CN216522645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8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53398.5U Active CN216522645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冷却风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26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22645U (zh) 一种冷却风箱
CN211866559U (zh) 铅黄铜连铸结晶器
CN202885369U (zh) 强制节流式分液装置及使用该分液装置的空调器
CN109775728A (zh) 变径碳化塔的进气装置
CN215162168U (zh)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成型用冷却风箱
CN207686880U (zh) 一种带egr副腔的三缸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
CN203393280U (zh) 环形吹风冷却装置
CN211119442U (zh) 用于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入口烟气均匀调整稳定装置
CN219113238U (zh) 一种焊接灯箱
CN106524793B (zh) 一种换热器
CN206066790U (zh) 烘箱
CN219063921U (zh)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成型的冷却风箱
CN220265579U (zh) 一种光纤冷却装置
CN107718509A (zh) 一种用于管道的冷却定型模
CN209647563U (zh) 一种压铸模具点冷快速转接结构
CN20884904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风冷电池模组
CN204115555U (zh) 一种用于热交换器板束气体入口的均流结构
CN206799805U (zh) 纺丝冷却装置
CN206241055U (zh) 一种拉伸模具
CN216307834U (zh) 一种烟道中具有均流作用的导流装置
CN213512446U (zh) 一种送风均匀的热风管道
CN206378022U (zh) 一种板式烟气均布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空气换热器
CN215799161U (zh) 一种玻璃钢化风栅
CN215578086U (zh) 一种立体卷铁芯配电变压器
CN220245899U (zh) 大出料量料道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