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1915U - 空气源热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气源热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21915U CN216521915U CN202123050748.7U CN202123050748U CN216521915U CN 216521915 U CN216521915 U CN 216521915U CN 202123050748 U CN202123050748 U CN 202123050748U CN 216521915 U CN216521915 U CN 2165219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communicated
- way valve
- electric
- heat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2—Hot 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缓冲水箱,具有进水口A、出水口B、回水口C和出水口D;室内末端设备,包括生活热水箱和至少一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或至少两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每个室内末端设备切换运行;中继换向装置,具有进水口A'、出水口B'、回水口C'和出水口D';中继换向装置包括:第一直通支路,连通进水口A'和出水口D';第一旁通分支,连通进水口A'和进水口A;第二旁通分支,连通出水口B和出水口D';第二直通支路,连通回水口C'和出水口B';第三旁通分支,连通回水口C'和回水口C;第四旁通分支,连通出水口D和出水口B'。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缓冲水箱负荷大、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及室内末端设备,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室外机和通过冷媒配管与室外机的冷媒管路相连的水模块,且水模块通过水路循环管路向室内末端设备供应循环冷热水,实际上,水模块是一个水侧换热器,其冷媒侧接收室外机所制得的冷热量并将冷热量传递出水侧;室内末端设备包括风机盘管(简称风盘)、地暖盘管(简称地暖)或暖气片、生活水箱等。
空气源热泵实现多热源和多末端的联动方式,主要是切换运行。空气源热泵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能效也有所不同,在能效低、功耗大的场合,使用燃气等其他热源来进行辅助制热,可进一步降低运行费用。根据各使用末端的需求,通过电动三通阀实现水路的转换,把热量通入当前最需要的使用末端中,在一个末端达到了设定温度要求后,再通过电动三通阀的切换来给下一个末端制热或制冷。
切换运行的方式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某些使用场景下仍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在带有缓冲水箱的系统中,如果出现不同末端同时有制冷和制热的运行需求,例如风盘需要制冷而生活热水需要制热时,缓冲水箱会有大量的水由冷水变为热水状态或由热水变为冷水状态,不仅需要延长制冷或制热的时间,还会极大地影响用户体验,严重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中继换向装置,解决在空气源热泵切换运行时造成缓冲水箱负荷大、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气源热泵机组,其包括热泵给水口和热泵回水口;
缓冲水箱,其具有进水口A、出水口B、回水口C和出水口D;
室内末端设备,其包括生活热水箱和至少一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或至少两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每个室内末端设备切换运行;
中继换向装置,其具有与热泵给水口连通的进水口A'、与热泵回水口连通的出水口B'、及与所述室内末端设备通过连接管路连通的回水口C'和出水口D';所述中继换向装置还包括:
第一直通支路,其连通进水口A'和出水口D';
第一旁通分支,其连通进水口A'和进水口A;
第二旁通分支,其连通出水口B和出水口D';
其中所述第一直通支路与所述第一旁通分支和第二旁通分支两者所在的旁通支路切换连通;
第二直通支路,其连通回水口C'和出水口B';
第三旁通分支,其连通回水口C'和回水口C;
第四旁通分支,其连通出水口D和出水口B';
其中所述第二直通支路与所述第三旁通分支和第四旁通分支两者所在的旁通支路切换连通。
在本申请中,所述中继换向装置包括第一电动三通阀、第二电动三通阀、第三电动三通阀和第四电动三通阀;
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与连接管路串联形成所述第一直通支路,其中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连通进水口A',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的第二端连通出水口D';
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连通进水口A的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的第三端及连接管路串联形成所述第一旁通分支;
连通出水口B的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的第三端、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的第二端及连接管路串联形成所述第二旁通分支;
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与连接管路串联形成所述第二直通支路,其中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连通出水口B',所述第四电动三通阀的第二端连通回水口C';
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连通出水口D的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的第三端及连接管路串联形成所述第三旁通分支;
连通回水口C的所述第四电动三通阀的第三端、所述第四电动三通阀的第二端及连接管路串联形成所述第四旁通分支。
在本申请中,所述空气源热泵系统还包括:
第一增压泵,其设置在进水口A'和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之间的管路上;
第二增压泵,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的第二端和出水口D'之间的管路上。
在本申请中,所述空气源热泵还包括:
辅助热源,其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缓冲水箱连通。
在本申请中,所述辅助热源为燃气壁挂炉、太阳能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
在本申请中,所述空气源热泵系统还包括:
报警装置,其用于在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出现故障时报警。
在本申请中,所述空间制热/制冷设备包括风盘和/或地暖。
在本申请中,在存在生活热水箱和一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时,所述出水口D'切换连通所述生活热水箱的进水侧和所述空间制热/制冷设备的进水侧;
在存在生活热水箱和多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时,所述出水口D'切换连通所述生活热水的进水侧以及各不同工作模式的空间制热/制冷设备的进水侧中一个;
在存在至少两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下,各空间制热/制冷设备切换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通过缓冲水箱和中继换向装置的配合,能够在室内末端设备需要热量或冷量时,调节空气源热泵机组输出的水通过缓冲水箱或不通过缓冲水箱,使在室内末端设备在不同需求情况下,使缓冲水箱作为蓄冷设备或蓄热设备,满足用户的灵活性需求,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并降低缓冲水箱的负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源热泵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实施例中的中继换向装置的框图,其中示出直通流向;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实施例中的中继换向装置的框图,其中示出旁通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空气源热泵
参见图1,现有空气源热泵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及室内末端设备,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室外机101和通过配管与室外机101的冷媒管路相连的水模块102。
室外机101和水模块102可以分体式设计,也可以将水模块102集成于室外机101中。
室外机101主要包括冷凝器、电机、压缩机、电子膨胀阀及四通阀等,其由室外机电控板控制,实现制冷制热。
水模块102实际上为一个水侧换热器,由水模块电控板控制,水模块102的冷媒侧接收通过室外机101的冷媒管路流出的冷媒,经过换热后从出水侧流出冷热水,且冷热水通过水路循环管路流入室内侧末端设备205/206/207,实现室内侧制冷制热。
水模块102的出水侧为热泵给水口OUT,水模块102的回水侧为热泵回水口IN。
空气源热泵系统
为了实现空气源热泵在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之间切换运行时,缓冲水箱负荷大的问题,本申请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
参见图1,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中继换向装置201、缓冲水箱202和室内末端设备205/206/207。
空气源热泵机组如上所述的,具有热泵给水口OUT和热泵回水口IN。
中继换向装置
中继换向装置201包括进水口A'、出水口D'、回水口C'及出水口B'。
进水口A'与热泵给水口OUT连通,且对应出水口D',出水口D'连通室内末端设备205/206/207的进水侧。
出水口B'与热泵回水口IN连通,且对应回水口C',回水口C'连通室内末端设备205/206/207的回水侧。
缓冲水箱20包括主体和连通主体的进水口A、出水口B、回水口C和出水口D。
中继换向装置201包括第一直通支路、第一旁通分支、第二旁通分支、第二直通支路、第三旁通分支和第四旁通分支。
从空气源热泵机组至室内末端设备205/206/207的连通管路包括第一直通分支、第一旁通分支和第二旁通分支。
第一直通分支直接连通进水口A'和出水口D'。
第一旁通支路连通进水口A'和进水口A,第二旁通分支连通出水口B和出水口D'。
第一直通分支与第一旁通分支和第二旁通分支两者所在的旁通支路切换连通。
即,第一直通分支连通进水口A'和出水口D'时,第一旁通分支和第二旁通分支两者所在的旁通支路不连通,即,从热泵给水口OUT输出的水不通过缓冲水箱202换热,如图2中示出的实线箭头。
第一旁通分支和第二旁通分支两者所在的旁通支路连通,即,从热泵给水口OUT输出的水通过缓冲水箱202换热,第一直通分支不连通进水口A'和出水口D',如图3中示出的实线箭头。
从室内末端设备205/206/207至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连通管路包括第二直通分支、第三旁通分支和第四旁通分支。
第二直通分支直接连通回水口C'和出水口B'。
第三旁通支路连通回水口C'和回水口C,第四旁通分支连通出水口D和出水口B'。
第二直通分支与第三旁通分支和第四旁通分支两者所在的旁通支路切换连通。
即,第二直通支路连通回水口C'和出水口B'时,第三旁通支路和第四旁通支路两者所在的旁通支路不连通,即,从室内末端设备205/206/207回的水不通过缓冲水箱202换热,如图2中示出的虚线箭头。
第三旁通分支和第四旁通分支两者所在的旁通支路连通,即,从室内末端设备205/206/207回流至空气源热泵侧的水通过缓冲水箱202换热,第二直通分支不连通回水口C'和出水口B',如图3中示出的虚线箭头。
实现如上所述功能的中继换向装置201的结构形成有多种。
在本申请中,参见图1至图3,中继换向装置210包括第一电动三通阀2011、第二电动三通阀2012、第三电动三通阀2013和第四电动三通阀2014。
第一电动三通阀2011的第一端和进水口A'连通,第一电动三通阀201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动三通阀2012的第一端连通,第二电动三通阀2012的第二端与出水口D'连通,第一电动三通阀2011的第三端和进水口A连通,第二电动三通阀2012的第三端和出水口B连通。
即,在控制第一电动三通阀2011的第一端及其第二端连通,且第二电动三通阀2012的第一端及其第二端通时,形成第一直通支路。
也就是说,此时,热泵给水口OUT输出的水经过第一直通支路流向室内末端设备侧205/206/207,参见图2中实线箭头。
在控制第一电动三通阀2011的第一端及其第三端连通时,形成第一旁通支路,在第二电动三通阀2012的第一端及其第三端连通时,形成第二旁通支路。
也就是说,此时,热泵给水口OUT输出的水经过第一旁通支路、缓冲水箱202及第二旁通支路流向室内末端设备侧205/206/207,参见图3中实线箭头。
类似地,第三电动三通阀2013的第一端和出水口B'连通,第三电动三通阀2013的第二端与第四电动三通阀2014的第一端连通,第四电动三通阀2014的第二端与回水口C'连通,第三电动三通阀2013的第三端和出水口D连通,第四电动三通阀2014的第三端和回水口C连通。
即,在控制第三电动三通阀2013的第一端及其第二端连通,且第四电动三通阀2014的第一端及其第二端连通时,形成第二直通支路。
也就是说,此时,室内末端设备205/206/207侧的回水经过第二直通支路流回热泵回水口IN,参见图2中虚线箭头。
在控制第三电动三通阀2013的第一端及其第三端连通时,形成第三旁通支路,在第四电动三通阀2014的第一端及其第三端连通时,形成第四旁通支路。
也就是说,此时,室内末端设备205/206/207侧回水经过第四旁通支路、缓冲水箱202及第三旁通支路流回热泵回水口IN,参见图3中虚线箭头。
需要说明的是,在控制第一直通支路连通时,也必须控制第二直通支路连通;在控制第一旁通支路和第二旁通支路所在的旁通支路连通时,对应必须控制第三旁通支路和第四旁通支路所在的旁通支路连通。
还有,第一直通支路和(第一旁通支路和第二旁通支路所在的)旁通支路选择其中一条连通。
为了提升中继换向装置201中流路中水的流动能力,参见图1至图3,在进水口A'和第一电动三通阀2011的第一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增压泵2015。
且在第二电动三通阀2012的第二端和出水口D'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增压泵2016。
在不同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管路上设置单向阀,以实现不同支路的连通。
例如,设置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
第一单向阀的一端分别连接进水口A'和第三单向阀的一端,第一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单向阀的一端,第二单向阀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四单向阀的一端和出水口D',第三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进水口A,第四单向阀的一端连接出水口B。
此时,若控制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闭合,第一直通支路连通,若控制第三单向阀闭合,第一旁通支路闭合,若控制第四单向阀闭合,第二旁通支路闭合。
类似地,可以采用单向阀来构造第二直通支路、第三旁通支路和第四旁通支路,在此不做赘述。
室内末端设备
室内末端设备可以包括生活热水箱和用于空间制热/制冷的空间制热/制冷设备。
该空间制热/制冷设备是能够对室内空间制热或制冷的设备,该空间制热/制冷设备包括风盘和/或地暖。
在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或制冷)时,向风盘(和/或地暖)内通入制热水(或制冷水),实现向室内空间制热(或制冷)。
在本申请中,可认为生活热水箱206和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属于不同类型的室内末端设备。
即,生活热水箱206在运行仅处于制热模式;而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在运行时可处于制热模式,也可处于制冷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存在生活热水箱206制热和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制冷或制热时,或者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制冷和制热切换时,才会需要中继换向装置201。
可以分两种情况描述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一种情况:空间末端设备205/206/207包括生活热水箱206和至少一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
此种情况包括两种:1. 生活热水箱206和一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或207,两者切换运行;2. 生活热水箱205/207和多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例如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各空间末端设备205/207切换运行。
图1示出了在空气源热泵系统具有生活热水箱206和两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下的结构。
首先,描述一下如何实现生活热水箱206和两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的切换。
参见图1,在本申请中,采用电动三通阀实现切换,包括电动三通阀I 203和电动三通阀II 204。
电动三通阀I 203的第一端和出水口D'连通,第二端和风盘205的进水侧连通,第三端和电动三通阀II 204的第一端连通,电动三通阀II 204的第二端和生活热水箱206的进水侧连通,第三端和地暖207的进水侧连通。
如此,通过控制电动三通阀I 203和电动三通阀II 204,实现生活热水箱206、风盘205和地暖207之间的切换。
在再增加一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时,对应也会增加一个电动三通阀,各电动三通阀相邻端口有连通。
如中继换向装置201所述的,也可以通过设置单向阀来构造生活热水箱206和各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的切换,在此不做赘述。
缓冲水箱202可以作为蓄冷设备或蓄热设备。
(1)缓冲水箱202作为蓄热设备
(1-1)在冬季地暖207和/或风盘205需要供暖和生活热水箱206制热切换时
此种情况下,通过实时采集室内末端设备205/206/207内水温度和目标温度,控制中继换向装置201,以使热泵给水口OUT输出的水通过或不通过缓冲水箱202换热。
对中继换向装置201的控制可由空气源热泵机组来控制。
或者采用独立控制单元控制,以防止在空气源热泵机组出现故障时,能够通过与缓冲水箱202连通的辅助热源为用于空间制热/制冷205/206/207设备提供热能。
其中辅助热源可以例如为燃气壁挂炉、太阳能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等
a. 在水温和目标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例如-5℃~5℃)内时,控制中继换向装置201,使第一旁通支路和第二旁通支路两者所在的旁通支路与缓冲水箱202连通(此时第一直通支路断开连通),此时可使用缓冲水箱202中的热量。
在制热且水温波动不大的情况,使用缓冲水箱202中热量,能够确保空间制热时的温度稳定,提高用户舒适性。
b. 在水温和目标温度不在预设温度范围内,且在生活热水箱206制热时,控制中继换向装置201,使第一直通支路连通,热泵给水口OUT输出的水不通过缓冲水箱202,充分利用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热能力,降低缓冲水箱202的压力。
c.在水温和目标温度不在预设温度范围内,且在用于空间制热/制冷205/207的设备制热运行时,控制中继换向装置201,使第一旁通支路和第二旁通支路两者所在的旁通支路与缓冲水箱202连通,热泵给水口OUT输出的水通过缓冲水箱202,充分利用缓冲水箱202中热量,确保空间制热时的温度稳定,提高用户舒适性。
(1-2)在过渡季节内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自动切换(此时称为自动运行模式)、且生活热水箱206仍需要制热时
此种情况下,通过采集室外环境温度,判断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是空间制冷还是空间制热。
a. 在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制热时,控制中继换向装置201,使第一旁通支路和第二旁通支路两者所在的旁通支路与缓冲水箱202连通,热泵给水口OUT输出的水通过缓冲水箱202,充分利用缓冲水箱202中热量,确保空间制热时的温度稳定,提高用户舒适性。
在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制冷时,控制中继换向装置201,使第一直通支路连通,热泵给水口OUT输出的水不通过缓冲水箱202,充分利用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冷能力,降低缓冲水箱202的压力。
b. 在自动运行模式下,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制热与生活热水箱206需要制热进行切换运行时,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的制热和生活热水箱206的制热的过程如(1-1)中所述的,在此不做赘述。
c. 在自动运行模式下,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制冷与生活热水箱206需要制热进行切换运行时,控制中继换向装置201,使第一直通支路连通,热泵给水口OUT输出的水不通过缓冲水箱202,避免缓冲水箱202中的水由冷水变为热水状态或由热水变为冷水状态,实现降低缓冲水箱202负荷的目的,且同时避免能源浪费。
d. 在不满足过渡季节条件(例如时间和/或温度)且仍处于自动运行模式下时,长时间制热下的制热过程如(1-1)中所述的,在此不做赘述。
e. 在不满足过渡季节条件且仍处于自动运行模式下时,长时间制冷则可将缓冲水箱202作为蓄冷设备,具体参见如下所描述的。
(1-3)在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辅助热源时
参见图1,辅助热源103可以包括燃气壁挂炉、太阳能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主要用于为缓冲水箱202提供热量。
在缓冲水箱202仅作为蓄热设备时,辅助热源103才能工作,辅助热源103的启停可以由空气源热泵机组来控制。
辅助热源103通过连接管路与缓冲水箱202连通。
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制热和生活热水箱206制热切换进行时,缓冲水箱202中的制热目标温度根据室内末端设备205/207的不同而变化,此时辅助热源103和空气源热泵机组可共同为缓冲水箱202中水提供热量。
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制冷和生活热水箱206制热切换运行时,其中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制冷时,控制中继换向装置201,使第一直通支路连通,热泵给水口OUT输出的水不通过缓冲水箱202,有效利用辅助热源103提供的热量,且避免制冷水流入缓冲水箱202,从而实现降低缓冲水箱202的负荷。
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制冷和生活热水箱206制热切换运行时,其中生活热水箱206制热时,控制中继换向装置201,使第一旁通支路和第二旁通支路两者所在的旁通支路与缓冲水箱202连通,热泵给水口OUT输出的水通过缓冲水箱202,充分利用辅助热源103提供的热量。
若辅助热源103为太阳能热水器时,满足太阳能可加热的温度条件,即可给缓冲水箱202中的水加热,有效利用能源。
在本申请中,空气源热泵系统还可以包括报警装置(未示出),在空气源热泵机组出现故障时(例如压缩机出现故障时),该报警装置可以进行报警,及时提醒用户。
若用于具有辅助热源103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来说,在空气源热泵机组出现问题时,此时制冷模式无法进行,但制热模式可进入紧急运行模式,可使用辅助热源103给缓冲水箱202中的水加热,并进而满足室内末端设备205/207的制热需求。
(2)缓冲水箱202作为蓄冷设备
在夏季或过渡季节,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制冷和生活热水箱206制热切换运行时的工作过程参见如下所述。
在空间制热/制冷设备205/207制冷时,控制中继换向装置201,使第一旁通支路和第二旁通支路两者所在的旁通支路与缓冲水箱202连通,热泵给水口OUT输出的水通过缓冲水箱202,充分利用缓冲水箱202中蓄冷能力,使系统内水温长时间处于较低状态,提高用户舒适性。
在生活热水箱206制热时,控制中继换向装置201,使第一直通支路连通,热泵给水口OUT输出的水不通过缓冲水箱202,避免缓冲水箱202中的水由冷水变为热水,实现降低缓冲水箱202负荷的目的,且同时避免能源浪费。
在存在生活热水箱206和三个以上空间制热/制冷设备切换工作时,其切换时的工作过程如上类似。
第二种情况:空间末端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各空间制热/制冷设备切换运行。
举例来说,参见图1,包括切换运行的风盘205和地暖207。
例如,缓冲水箱202作为蓄热设备下,在冬季地暖207和风盘205需要制热切换时的制热过程如(1-1)中所述的,在此不做赘述。
例如,缓冲水箱作为蓄冷设备时的工作过程描述如下。
在夏季或过渡季节,风盘205和地暖207选择其一制冷。
此时,控制中继换向装置201,使第一旁通支路和第二旁通支路两者所在的旁通支路与缓冲水箱202连通,热泵给水口OUT输出的水通过缓冲水箱202,充分利用缓冲水箱202中蓄冷能力,使系统内水温长时间处于较低状态,提高用户舒适性。
在存在多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时,其切换时的工作过程如上类似。
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中继换向装置201和缓冲水箱202,能够满足室内末端设备205/206/207不同需求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缓冲水箱202的压力,减少能量损失及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气源热泵机组,其包括热泵给水口和热泵回水口;
缓冲水箱,其具有进水口A、出水口B、回水口C和出水口D;
室内末端设备,其包括生活热水箱和至少一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或至少两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每个室内末端设备切换运行;
中继换向装置,其具有与热泵给水口连通的进水口A'、与热泵回水口连通的出水口B'、及与所有室内末端设备的主管路连通的回水口C'和出水口D';所述中继换向装置还包括:
第一直通支路,其连通进水口A'和出水口D';
第一旁通分支,其连通进水口A'和进水口A;
第二旁通分支,其连通出水口B和出水口D';
其中所述第一直通支路与所述第一旁通分支和第二旁通分支两者所在的旁通支路切换连通;
第二直通支路,其连通回水口C'和出水口B';
第三旁通分支,其连通回水口C'和回水口C;
第四旁通分支,其连通出水口D和出水口B';
其中所述第二直通支路与所述第三旁通分支和第四旁通分支两者所在的旁通支路切换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换向装置包括第一电动三通阀、第二电动三通阀、第三电动三通阀和第四电动三通阀;
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与连接管路串联形成所述第一直通支路,其中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连通进水口A',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的第二端连通出水口D';
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连通进水口A的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的第三端及连接管路串联形成所述第一旁通分支;
连通出水口B的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的第三端、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的第二端及连接管路串联形成所述第二旁通分支;
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与连接管路串联形成所述第二直通支路,其中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连通出水口B',所述第四电动三通阀的第二端连通回水口C';
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连通出水口D的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的第三端及连接管路串联形成所述第三旁通分支;
连通回水口C的所述第四电动三通阀的第三端、所述第四电动三通阀的第二端及连接管路串联形成所述第四旁通分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系统还包括:
第一增压泵,其设置在进水口A'和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之间的管路上;
第二增压泵,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的第二端和出水口D'之间的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还包括:
辅助热源,其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缓冲水箱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热源为燃气壁挂炉、太阳能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系统还包括:
报警装置,其用于在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出现故障时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制热/制冷设备包括风盘和/或地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存在生活热水箱和一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时,所述出水口D'切换连通所述生活热水箱的进水侧和所述空间制热/制冷设备的进水侧;
在存在生活热水箱和多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时,所述出水口D'切换连通所述生活热水的进水侧以及各不同工作模式的空间制热/制冷设备的进水侧中一个;
在存在至少两个空间制热/制冷设备下,各空间制热/制冷设备切换运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50748.7U CN216521915U (zh) | 2021-12-07 | 2021-12-07 | 空气源热泵系统 |
PCT/CN2022/097721 WO2022257993A1 (zh) | 2021-06-08 | 2022-06-08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EP22819590.5A EP4354048A1 (en) | 2021-06-08 | 2022-06-08 | Heat pump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PCT/CN2022/136619 WO2023103968A1 (zh) | 2021-12-07 | 2022-12-05 | 空气源热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50748.7U CN216521915U (zh) | 2021-12-07 | 2021-12-07 | 空气源热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21915U true CN216521915U (zh) | 2022-05-13 |
Family
ID=81466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050748.7U Active CN216521915U (zh) | 2021-06-08 | 2021-12-07 | 空气源热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2191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57993A1 (zh) * | 2021-06-08 | 2022-12-15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WO2023103968A1 (zh) * | 2021-12-07 | 2023-06-15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气源热泵系统 |
-
2021
- 2021-12-07 CN CN202123050748.7U patent/CN21652191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57993A1 (zh) * | 2021-06-08 | 2022-12-15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WO2023103968A1 (zh) * | 2021-12-07 | 2023-06-15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气源热泵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521915U (zh) | 空气源热泵系统 | |
EP2003402B1 (en) | A supercooled ice cold-storage unit,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CN113776219B (zh) | 适用于严寒地区的空气源热泵、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 |
US20210088232A1 (en) | Multiple-split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
CN103388922B (zh) | 一种双压缩机多功能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 | |
CN105674449A (zh) | 一种基于节能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三联供系统 | |
CN112880237A (zh) | 一种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三联供系统 | |
CN215982940U (zh) | 一种中温水空调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及空调 | |
CN212362532U (zh) | 自除霜式空气源热量采集装置 | |
CN114562775A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1072264Y (zh) | 整体式热回收型水源热泵装置 | |
CN210014503U (zh) | 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热泵空调系统 | |
CN220524224U (zh) | 具有间歇换热功能的空调系统 | |
CN218120028U (zh) | 空调热水器联合系统及房车 | |
CN218864524U (zh) | 一种空气源热泵冷暖多联供模块热水系统 | |
CN218096595U (zh) | 一种多能源热水器 | |
CN211011983U (zh) | 热泵空调系统 | |
CN215062562U (zh) | 压缩机模块及空调系统 | |
CN110595097B (zh) | 热泵系统 | |
CN220871170U (zh) | 热泵循环系统 | |
CN221829313U (zh) | 热管理系统 | |
CN217178731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 |
CN212157747U (zh) | 水力模块系统 | |
CN220817881U (zh) | 热水供应装置和热水供应系统 | |
CN211781387U (zh) | 一种电暖炉辅热式热泵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