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0843U - 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0843U
CN216520843U CN202123113015.3U CN202123113015U CN216520843U CN 216520843 U CN216520843 U CN 216520843U CN 202123113015 U CN202123113015 U CN 202123113015U CN 216520843 U CN216520843 U CN 216520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ase
hole
oil
cylinder body
b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30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雨才
王仁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Belit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Belit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Belit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Belit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130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0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0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0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属于液压破碎锤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破碎锤供黄油时黄油直接流入注油孔一中,内套和钎杆部分黄油过少,润滑效果差等技术问题。本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中前缸体的后部或中缸体的前部设有黄油孔一和黄油孔二,前缸体内设有黄油通道一和黄油通道二,黄油通道一的前端与注油孔一连通、后端与黄油孔一连通,黄油通道二的前端与注油孔二连通、后端与黄油孔二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套和外套的供黄油管路的分离,可以同时分别润滑内套和外套,使内套和钎杆以及外套和钎杆均具有较好润滑效果,让内套和外套与钎杆摩擦的摩擦力减小,增加钎杆、内套、外套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破碎锤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破碎锤一般包括前缸体、中缸体、后缸体、钎杆和活塞,钎杆设置在前缸体内,活塞设置在中缸体内,活塞沿中缸体的轴向往复移动并打击钎杆。
由于钎杆在前缸体内往复移动的过程中,钎杆与内外套之间产生摩擦,使得钎杆和内外套容易磨损,因此,破碎锤的前缸体上都具有黄油加注口,用户每隔两小时手动将黄油注入到缸体内,使得黄油加注费时费力。
为了提高黄油的加注效率,申请号为202020599160.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破碎锤的润滑结构,前缸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注油孔一,前缸体内设置有内套,内套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注油孔二,注油孔一与注油孔二相连通,中缸体内具有常高压油通道,本润滑结构包括黄油加注器,黄油加注器包括液压油孔和黄油加注孔,液压油孔与常高压油通道或常高压油油槽相连通,黄油加注孔与注油孔一相连通。
虽然上述的润滑结构能够持续对内套和钎杆之间加注黄油,使两者之间有足够的润滑,但对于外套和钎杆之间的润滑效果较差;进一步的,由于黄油加注孔直接通过连接管与前缸体上的注油孔一相连通,由于前缸体比较靠近破碎锤工作时钎杆的头部,直接与前缸体相连的连接管容易被飞溅的石头碎片损坏,使用寿命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21221985776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破碎锤的衬套,该实用新型的附图1公开了另一种加注黄油的结构,其在前缸体的外套和内套之间设置了注油孔一,在与内套上进油孔对应的位置设置了注油孔二,并通过与注油孔一和注油孔二连通的黄油通道同时向两个注油孔注入黄油,从注油孔一注入的黄油会在重力以及破碎锤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作用下流向外套,从而润滑外套和钎杆,从注油孔二注入的黄油会直接进入到内套和钎杆之间,从而润滑内套和钎杆,并且由于设置了黄油通道,从黄油加注器内出来的黄油可以从前缸体后部或者中缸体前部往黄油通道内注油,使连接管与钎杆的头部保持足够远的距离,避免连接管被飞溅的石头碎片损坏。
但实践中发现,自动打黄油时,受重力和振动影响,大部分黄油都直接流到了前缸体前端的注油孔一中,导致钎杆和外套润滑油过多,钎杆和内套部分的黄油过少,润滑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内套和钎杆以及外套和钎杆均具有较好润滑效果的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包括前缸体、中缸体和钎杆,所述前缸体的后端与中缸体的前端相连,所述钎杆安装于前缸体内,所述钎杆上套设有外套和内套,所述外套与前缸体的前部相连,所述内套与前缸体的中部相连,所述外套和内套之间成型有用于容纳黄油的黄油腔,所述前缸体上设有注油孔一和注油孔二,所述注油孔一和注油孔二的外端均设有避免黄油外流的密封件,所述注油孔一与黄油腔连通,所述内套上设有进油孔,所述注油孔二与进油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缸体的后部或中缸体的前部设有黄油孔一和黄油孔二,所述前缸体内设有黄油通道一和黄油通道二,所述黄油通道一的前端与注油孔一连通、后端与黄油孔一连通,所述黄油通道二的前端与注油孔二连通、后端与黄油孔二连通。
本供黄油机构取消了现有技术中注油孔一和注油孔二共用一根黄油通道和一个黄油孔的供油方式,使注油孔一和注油孔二分别有一根独立的黄油通道和一个独立的黄油孔,实现了内套黄油润滑和外套黄油润滑的分离,实践中,通往外套和钎杆的自动打黄油装置可以通过黄油孔一、黄油通道一和注油孔一持续打入黄油,达到润滑外套的目的;与此同时,自动打黄油装置可以通过黄油孔二、黄油通道二和注油孔二往内套处打入黄油,达到润滑内套的目的;通过内套和外套的供黄油管路的分离,可以同时分别润滑内套和外套,使内套和钎杆以及外套和钎杆均具有较好润滑效果,让内套和外套与钎杆摩擦的摩擦力减小,增加钎杆、内套、外套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中,所述注油孔一和注油孔二均贯穿前缸体的侧壁,所述密封件为堵丝。
上述注油孔一和注油孔二均贯穿前缸体的侧壁的设计便于注油孔一和注油孔二的加工,同时堵丝也能够封堵注油孔一和注油孔二的外端,黄油从注油孔一和注油孔二的外端泄漏,有利于增强本供黄油机构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中,所述注油孔一和注油孔二均贯穿前缸体的侧壁,所述密封件为能够使黄油单向流动的黄油嘴。
上述注油孔一和注油孔二均贯穿前缸体的侧壁的设计便于注油孔一和注油孔二的加工,黄油嘴的设计也能够在自动打黄油的黄油加注器故障或连接管破损时,通过手持式黄油罐从黄油嘴处往注油孔一或注油孔二内加注黄油。
在上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中,所述黄油孔一和黄油孔二均设于前缸体的后部,所述黄油孔一直接与黄油通道一的后部连通,所述黄油孔二直接与黄油通道二的后部连通,所述黄油通道一和黄油通道二的后端均密封连接有堵丝,上述两个堵丝分别位于黄油孔一和黄油孔二的后侧。
上述黄油孔一和黄油孔二设于前缸体的后部能够使与黄油加注器相连的连接管远离钎杆的头部,避免连接管被飞溅的石头碎片损坏,同时也能够缩减连接管与黄油加注器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缩小连接管的长度,避免连接管过长晃动而导致的连接管磨损,有利于增加连接管的使用寿命;黄油通道一和黄油通道二后端开口的设计便于加工,堵丝能够将黄油通道的后端封堵避免漏油。
在上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中,所述黄油孔一和黄油孔二均设于中缸体的前部,所述中缸体内设有与黄油孔一连通的连接通道一以及与黄油孔二连通的连接通道二,所述黄油通道一的后端与连接通道一的前端连通,所述黄油通道二的后端与连接通道二的前端连通。
上述黄油孔一和黄油孔二设于中缸体的前部,能够进一步增加连接管与钎杆头部之间的距离,缩小连接管的长度,能够进一步增加连接管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中,所述注油孔一和注油孔二的外端均扩径形成安装槽,所述黄油嘴与对应的注油孔一或注油孔二固定连接,所述黄油嘴的外端位于安装槽内。
上述安装槽的设计能够增大安装黄油嘴时的操作空间,便于黄油嘴的安装和拆卸;黄油嘴的外端位于安装槽内,即黄油嘴的外端不凸出于前缸体的上侧面,该设计能够避免黄油嘴的外端被飞溅的石头碎片损坏,有利于增加本黄油嘴的使用寿命,提高本供黄油机构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中,所述前缸体的内周面上设有黄油槽,所述黄油槽与注油孔二连通,所述内套上的进油孔有多个且沿内套的周向间隔设置,所有进油孔均能够与黄油槽连通。
上述黄油槽和多个进油孔的设计能够使黄油能够均匀地进入到内套和钎杆之间,从而使黄油对钎杆和内套的润滑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中,所述黄油孔一和黄油孔二的外端均安装有黄油嘴。上述黄油孔一和黄油孔二处设置黄油嘴便于黄油孔一和黄油孔二与黄油加注器的连接管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中,所述黄油嘴包括依次设置的接口部、安装部、螺纹部、连接部和橡胶套,所述接口部、安装部、螺纹部和连接部成型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黄油嘴上设有将接口部、安装部、螺纹部和连接部贯穿的通孔,所述接口部能够与手持式黄油罐相连,所述安装部呈正六边形,所述螺纹部与对应的注油孔一或注油孔二螺纹连接,所述橡胶套的一端套设于连接部的外周面上并通过卡箍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套的另一端设有向内弯折形成弹性封口部,所述弹性封口部将橡胶套另一端封闭,所述弹性封口部能够在压力作用下向内打开并形成过油孔。
上述安装部呈正六边形,能够与市面上常见的扳手、钳子或启动工具配合,便于安装和拆卸;螺纹部与对应注油孔一或注油孔二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连接更为稳固,并且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橡胶套的设计能够使黄油只能向内流动,当外界没有手持式黄油罐往黄油嘴加注黄油时,橡胶套的弹性封口部会将橡胶套的内端部封闭,避免注油孔一或注油孔二内的黄油通过橡胶套流出,当外界有手持式黄油罐往黄油嘴加注黄油时,注入的黄油会对弹性封口部施加一个向内形变的压力,弹性封口部会在该压力下向内打开形成过油孔,黄油能够通过过油孔进入到对应的注油孔一或注油孔二内,完成进油动作;上述黄油嘴的结构能够在正常工作时确保注油孔一或注油孔二内的黄油不会泄漏,在需要手动加注黄油时直接通过黄油嘴往注油孔一或注油孔二内加注黄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中,所述黄油嘴包括依次设置的接口部、安装部和螺纹部,所述接口部、安装部和螺纹部成型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接口部能够与手持式黄油罐相连,所述安装部呈正六边形,所述螺纹部与对应的注油孔一或注油孔二螺纹连接,所述接口部的外端面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螺纹部的内端面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外端与连接孔的内端连通,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大于连接孔的直径,所述安装孔和连接孔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堵头、导向杆、限位块和弹簧,所述堵头能够与台阶面抵靠并将连接孔封堵,所述堵头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上油孔,所述上油孔的外端能够与台阶面抵靠并被台阶面封堵,所述导向杆的外端与堵头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与安装孔的内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下油孔,所述限位块的中部设有供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弹簧套设于导向杆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堵头和限位块抵靠,所述弹簧能够驱动堵头向连接孔方向移动并与台阶面抵靠。
上述安装部呈正六边形,能够与市面上常见的扳手、钳子或启动工具配合,便于安装和拆卸;螺纹部与对应注油孔一或注油孔二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连接更为稳固,并且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上述黄油嘴在外界没有手持式黄油罐往黄油嘴加注黄油时,弹簧会将堵头外推,使堵头将连接孔封堵,避免黄油泄漏,当外界有手持式黄油罐往黄油嘴内加注黄油时,注入的黄油会推动堵头向内移动,在堵头和台阶面之间形成供黄油通过的间隙,黄油进入间隙后再通过堵头上的上油孔进入到堵头和限位块之间,最后经过限位块上的下油孔流出;上述黄油嘴的结构能够在正常工作时确保注油孔一或注油孔二内的黄油不会泄漏,在需要手动加注黄油时直接通过黄油嘴往注油孔一或注油孔二内加注黄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本供黄油机构取消了现有技术中注油孔一和注油孔二共用一根黄油通道和一个黄油孔的供油方式,使注油孔一和注油孔二分别有一根独立的黄油通道和一个独立的黄油孔,实现了内套黄油润滑和外套黄油润滑的分离,实践中,通往外套和钎杆的自动打黄油装置可以通过黄油孔一、黄油通道一和注油孔一持续打入黄油,达到润滑外套的目的;与此同时,自动打黄油装置可以通过黄油孔二、黄油通道二和注油孔二往内套处打入黄油,达到润滑内套的目的;通过内套和外套的供黄油管路的分离,可以同时分别润滑内套和外套,使内套和钎杆以及外套和钎杆均具有较好润滑效果,让内套和外套与钎杆摩擦的摩擦力减小,增加钎杆、内套、外套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黄油孔一和黄油通道一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黄油孔一和黄油通道一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黄油嘴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黄油嘴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黄油嘴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打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黄油嘴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中,1、前缸体;11、黄油腔;12、注油孔一;13、注油孔二;14、密封件;15、黄油通道一;16、黄油通道二;17、安装槽;18、黄油槽;2、中缸体;21、连接通道一;22、连接通道二;3、钎杆;4、内套;41、进油孔;5、外套;61、黄油孔一;62、黄油孔二;7、黄油嘴;71、接口部;72、安装部;73、螺纹部;74、连接部;75、橡胶套;751、卡箍;752、弹性封口部;753、过油孔;76、通孔;77、连接孔;78、安装孔;781、堵头;7811、上油孔;782、导向杆;783、限位块;7831、下油孔;784、弹簧;79、台阶面;8、堵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包括前缸体1、中缸体2和钎杆3,前缸体1的后端与中缸体2的前端相连,钎杆3安装于前缸体1内,钎杆3上套设有外套5和内套4,外套5与前缸体1的前部相连,内套4与前缸体1的中部相连,外套5和内套4之间成型有用于容纳黄油的黄油腔11,前缸体1上设有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的外端均设有避免黄油外流的密封件14,注油孔一12与黄油腔11连通,内套4上设有进油孔41,注油孔二13与进油孔41连通,前缸体1的后部或中缸体2的前部设有黄油孔一61和黄油孔二62,前缸体1内设有黄油通道一15和黄油通道二16,黄油通道一15的前端与注油孔一12连通、后端与黄油孔一61连通,黄油通道二16的前端与注油孔二13连通、后端与黄油孔二62连通。
本供黄油机构取消了现有技术中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共用一根黄油通道和一个黄油孔的供油方式,使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分别有一根独立的黄油通道和一个独立的黄油孔,实现了内套4黄油润滑和外套5黄油润滑的分离,实践中,通往外套5和钎杆3的自动打黄油装置可以通过黄油孔一61、黄油通道一15和注油孔一12持续打入黄油,达到润滑外套5的目的;与此同时,自动打黄油装置可以通过黄油孔二62、黄油通道二16和注油孔二13往内套4处打入黄油,达到润滑内套4的目的;通过内套4和外套5的供黄油管路的分离,可以同时分别润滑内套4和外套5,使内套4和钎杆3以及外套5和钎杆3均具有较好润滑效果,让内套4和外套5与钎杆3摩擦的摩擦力减小,增加钎杆3、内套4、外套5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前缸体1的内周面上设有黄油槽18,黄油槽18与注油孔二13连通,内套4上的进油孔41有多个且沿内套4的周向间隔设置,所有进油孔41均能够与黄油槽18连通。上述黄油槽18和多个进油孔41的设计能够使黄油能够均匀地进入到内套4和钎杆3之间,从而使黄油对钎杆3和内套4的润滑效果更好。
如图7所示,黄油孔一61和黄油孔二62均设于前缸体1的后部,黄油孔一61直接与黄油通道一15的后部连通,黄油孔二62直接与黄油通道二16的后部连通,黄油通道一15和黄油通道二16的后端均密封连接有堵丝8,上述两个堵丝8分别位于黄油孔一61和黄油孔二62的后侧。本实施例中,黄油孔二62和黄油通道二16的连接处的结构等同于黄油孔一61与黄油通道一15的连接处的结构,上述黄油孔一61和黄油孔二62设于前缸体1的后部能够使与黄油加注器相连的连接管远离钎杆3的头部,避免连接管被飞溅的石头碎片损坏,同时也能够缩减连接管与黄油加注器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缩小连接管的长度,避免连接管过长晃动而导致的连接管磨损,有利于增加连接管的使用寿命;黄油通道一15和黄油通道二16后端开口的设计便于加工,堵丝8能够将黄油通道的后端封堵避免漏油。
作为另一种方案,如图6所示,黄油孔一61和黄油孔二62均设于中缸体2的前部,中缸体2内设有与黄油孔一61连通的连接通道一21以及与黄油孔二62连通的连接通道二22,黄油通道一15的后端与连接通道一21的前端连通,黄油通道二16的后端与连接通道二22的前端连通。本实施例中,黄油孔二62和黄油通道二16的连接处的结构等同于黄油孔一61与黄油通道一15的连接处的结构,上述黄油孔一61和黄油孔二62设于中缸体2的前部,能够进一步增加连接管与钎杆3头部之间的距离,缩小连接管的长度,能够进一步增加连接管的使用寿命。
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均贯穿前缸体1的侧壁,密封件14为堵丝8。上述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均贯穿前缸体1的侧壁的设计便于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的加工,同时堵丝8也能够封堵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的外端,黄油从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的外端泄漏,有利于增强本供黄油机构的稳定性。
作为另一种方案,如图2-5所示,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均贯穿前缸体1的侧壁,密封件14为能够使黄油单向流动的黄油嘴7;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的外端均扩径形成安装槽17,黄油嘴7与对应的注油孔一12或注油孔二13固定连接,黄油嘴7的外端位于安装槽17内。上述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均贯穿前缸体1的侧壁的设计便于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的加工,黄油嘴7的设计也能够在自动打黄油的黄油加注器故障或连接管破损时,通过手持式黄油罐从黄油嘴7处往注油孔一12或注油孔二13内加注黄油;上述安装槽17的设计能够增大安装黄油嘴7时的操作空间,便于黄油嘴7的安装和拆卸;黄油嘴7的外端位于安装槽17内,即黄油嘴7的外端不凸出于前缸体1的上侧面,该设计能够避免黄油嘴7的外端被飞溅的石头碎片损坏,有利于增加本黄油嘴7的使用寿命,提高本供黄油机构的稳定性。
黄油孔一61和黄油孔二62的外端均安装有黄油嘴7。上述黄油孔一61和黄油孔二62处设置黄油嘴7便于黄油孔一61和黄油孔二62与黄油加注器的连接管相连。
如图8-10所示,黄油嘴7包括依次设置的接口部71、安装部72、螺纹部73、连接部74和橡胶套75,接口部71、安装部72、螺纹部73和连接部74成型为一体式结构,黄油嘴7上设有将接口部71、安装部72、螺纹部73和连接部74贯穿的通孔76,接口部71能够与手持式黄油罐相连,安装部72呈正六边形,螺纹部73与对应的注油孔一12或注油孔二13螺纹连接,橡胶套75的一端套设于连接部74的外周面上并通过卡箍751与连接部74固定连接,橡胶套75的另一端设有向内弯折形成弹性封口部752,弹性封口部752将橡胶套75另一端封闭,弹性封口部752能够在压力作用下向内打开并形成过油孔753。上述安装部72呈正六边形,能够与市面上常见的扳手、钳子或启动工具配合,便于安装和拆卸;螺纹部73与对应注油孔一12或注油孔二13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连接更为稳固,并且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橡胶套75的设计能够使黄油只能向内流动,当外界没有手持式黄油罐往黄油嘴7加注黄油时,橡胶套75的弹性封口部752会将橡胶套75的内端部封闭,避免注油孔一12或注油孔二13内的黄油通过橡胶套75流出,当外界有手持式黄油罐往黄油嘴7加注黄油时,注入的黄油会对弹性封口部752施加一个向内形变的压力,弹性封口部752会在该压力下向内打开形成过油孔753,黄油能够通过过油孔753进入到对应的注油孔一12或注油孔二13内,完成进油动作;上述黄油嘴7的结构能够在正常工作时确保注油孔一12或注油孔二13内的黄油不会泄漏,在需要手动加注黄油时直接通过黄油嘴7往注油孔一12或注油孔二13内加注黄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如图11所示,黄油嘴7包括依次设置的接口部71、安装部72和螺纹部73,接口部71、安装部72和螺纹部73成型为一体式结构,接口部71能够与手持式黄油罐相连,安装部72呈正六边形,螺纹部73与对应的注油孔一12或注油孔二13螺纹连接,接口部71的外端面上设有连接孔77,螺纹部73的内端面上设有安装孔78,安装孔78的外端与连接孔77的内端连通,安装孔78的直径大于连接孔77的直径,安装孔78和连接孔77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79,安装孔78内设有堵头781、导向杆782、限位块783和弹簧784,堵头781能够与台阶面79抵靠并将连接孔77封堵,堵头781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上油孔7811,上油孔7811的外端能够与台阶面79抵靠并被台阶面79封堵,导向杆782的外端与堵头78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限位块783与安装孔78的内端固定连接,限位块783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下油孔7831,限位块783的中部设有供导向杆782穿过的导向孔,弹簧784套设于导向杆782上,弹簧784的两端分别与堵头781和限位块783抵靠,弹簧784能够驱动堵头781向连接孔77方向移动并与台阶面79抵靠。
上述安装部72呈正六边形,能够与市面上常见的扳手、钳子或启动工具配合,便于安装和拆卸;螺纹部73与对应注油孔一12或注油孔二13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连接更为稳固,并且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上述黄油嘴7在外界没有手持式黄油罐往黄油嘴7加注黄油时,弹簧784会将堵头781外推,使堵头781将连接孔77封堵,避免黄油泄漏,当外界有手持式黄油罐往黄油嘴7内加注黄油时,注入的黄油会推动堵头781向内移动,在堵头781和台阶面79之间形成供黄油通过的间隙,黄油进入间隙后再通过堵头781上的上油孔7811进入到堵头781和限位块783之间,最后经过限位块783上的下油孔7831流出;上述黄油嘴7的结构能够在正常工作时确保注油孔一12或注油孔二13内的黄油不会泄漏,在需要手动加注黄油时直接通过黄油嘴7往注油孔一12或注油孔二13内加注黄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定义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包括前缸体(1)、中缸体(2)和钎杆(3),所述前缸体(1)的后端与中缸体(2)的前端相连,所述钎杆(3)安装于前缸体(1)内,所述钎杆(3)上套设有外套(5)和内套(4),所述外套(5)与前缸体(1)的前部相连,所述内套(4)与前缸体(1)的中部相连,所述外套(5)和内套(4)之间成型有用于容纳黄油的黄油腔(11),所述前缸体(1)上设有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所述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的外端均设有避免黄油外流的密封件(14),所述注油孔一(12)与黄油腔(11)连通,所述内套(4)上设有进油孔(41),所述注油孔二(13)与进油孔(41)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缸体(1)的后部或中缸体(2)的前部设有黄油孔一(61)和黄油孔二(62),所述前缸体(1)内设有黄油通道一(15)和黄油通道二(16),所述黄油通道一(15)的前端与注油孔一(12)连通、后端与黄油孔一(61)连通,所述黄油通道二(16)的前端与注油孔二(13)连通、后端与黄油孔二(6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缸体(1)的内周面上设有黄油槽(18),所述黄油槽(18)与注油孔二(13)连通,所述内套(4)上的进油孔(41)有多个且沿内套(4)的周向间隔设置,所有进油孔(41)均能够与黄油槽(18)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油孔一(61)和黄油孔二(62)均设于前缸体(1)的后部,所述黄油孔一(61)直接与黄油通道一(15)的后部连通,所述黄油孔二(62)直接与黄油通道二(16)的后部连通,所述黄油通道一(15)和黄油通道二(16)的后端均密封连接有堵丝(8),上述两个堵丝(8)分别位于黄油孔一(61)和黄油孔二(62)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油孔一(61)和黄油孔二(62)均设于中缸体(2)的前部,所述中缸体(2)内设有与黄油孔一(61)连通的连接通道一(21)以及与黄油孔二(62)连通的连接通道二(22),所述黄油通道一(15)的后端与连接通道一(21)的前端连通,所述黄油通道二(16)的后端与连接通道二(22)的前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均贯穿前缸体(1)的侧壁,所述密封件(14)为堵丝(8)。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均贯穿前缸体(1)的侧壁,所述密封件(14)为能够使黄油单向流动的黄油嘴(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孔一(12)和注油孔二(13)的外端均扩径形成安装槽(17),所述黄油嘴(7)与对应的注油孔一(12)或注油孔二(13)固定连接,所述黄油嘴(7)的外端位于安装槽(17)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油孔一(61)和黄油孔二(62)的外端均安装有黄油嘴(7)。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油嘴(7)包括依次设置的接口部(71)、安装部(72)、螺纹部(73)、连接部(74)和橡胶套(75),所述接口部(71)、安装部(72)、螺纹部(73)和连接部(74)成型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黄油嘴(7)上设有将接口部(71)、安装部(72)、螺纹部(73)和连接部(74)贯穿的通孔(76),所述接口部(71)能够与手持式黄油罐相连,所述安装部(72)呈正六边形,所述螺纹部(73)与对应的注油孔一(12)或注油孔二(13)螺纹连接,所述橡胶套(75)的一端套设于连接部(74)的外周面上并通过卡箍(751)与连接部(74)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套(75)的另一端设有向内弯折形成弹性封口部(752),所述弹性封口部(752)将橡胶套(75)另一端封闭,所述弹性封口部(752)能够在压力作用下向内打开并形成过油孔(75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油嘴(7)包括依次设置的接口部(71)、安装部(72)和螺纹部(73),所述接口部(71)、安装部(72)和螺纹部(73)成型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接口部(71)能够与手持式黄油罐相连,所述安装部(72)呈正六边形,所述螺纹部(73)与对应的注油孔一(12)或注油孔二(13)螺纹连接,所述接口部(71)的外端面上设有连接孔(77),所述螺纹部(73)的内端面上设有安装孔(78),所述安装孔(78)的外端与连接孔(77)的内端连通,所述安装孔(78)的直径大于连接孔(77)的直径,所述安装孔(78)和连接孔(77)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79),所述安装孔(78)内设有堵头(781)、导向杆(782)、限位块(783)和弹簧(784),所述堵头(781)能够与台阶面(79)抵靠并将连接孔(77)封堵,所述堵头(781)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上油孔(7811),所述上油孔(7811)的外端能够与台阶面(79)抵靠并被台阶面(79)封堵,所述导向杆(782)的外端与堵头(78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783)与安装孔(78)的内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783)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下油孔(7831),所述限位块(783)的中部设有供导向杆(782)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弹簧(784)套设于导向杆(782)上,所述弹簧(784)的两端分别与堵头(781)和限位块(783)抵靠,所述弹簧(784)能够驱动堵头(781)向连接孔(77)方向移动并与台阶面(79)抵靠。
CN202123113015.3U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 Active CN216520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3015.3U CN216520843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3015.3U CN216520843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0843U true CN216520843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8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3015.3U Active CN216520843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0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98574A (zh) 压盖、液力端和柱塞泵
US4194581A (en) Deep drill hammer
CN216008879U (zh) 压盖、液力端和柱塞泵
US4036113A (en) Pressure piston for a die-casting machine
CN216520843U (zh) 一种双通道的供黄油机构
CN216008869U (zh) 液力端和柱塞泵
CN216008868U (zh) 液力端和柱塞泵
CN113790151A (zh) 液力端和柱塞泵
CN113819051A (zh) 液力端和柱塞泵
CN216520844U (zh) 一种破碎锤的内压式供黄油机构
CN214330583U (zh) 一种新型防喷盒
CN102927280B (zh) 一种柱塞泵循环平衡密封函总成
CN216110626U (zh) 一种液压式井口密封器
CN213419613U (zh) 一种镶套式耐磨挡销
CN210770319U (zh) 一种斜角阀
CN108533569B (zh) 一种带保压功能的回转油缸
CN210290108U (zh) 一种液力平衡往复泵
CN201960392U (zh) 一种附件头拉紧装置
CN213573996U (zh) 补偿式多用途环形防喷器
CN216382077U (zh) 一种耐磨液压油缸
CN220601185U (zh) 一种钻机润滑用保护器
CN218844863U (zh) 一种新型滑套
CN220972107U (zh) 一种钢球锁紧下拉缸
CN209761900U (zh) 一种新型单向变径伸缩油缸结构
CN210623755U (zh) 一种高压液动节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