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19285U - 一种硅油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硅油离合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19285U CN216519285U CN202123299190.6U CN202123299190U CN216519285U CN 216519285 U CN216519285 U CN 216519285U CN 202123299190 U CN202123299190 U CN 202123299190U CN 216519285 U CN216519285 U CN 2165192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front cover
- plate
- silicone oil
- flow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油离合器,包括壳体、前盖、主动轴、主动板、从动板及阀片总成,主动轴通过轴承与壳体转动连接,主动板套设在主动轴上,从动板与前盖与之间的空间为储油腔,从动板与壳体之间的空间为工作腔,从动板上设有进油孔,阀片总成与所述进油孔相配合,前盖内部设有回油通道,回油通道的一端设有回流出口,回油通道的另一端设有回流进口,回流进口设置在前盖内表面的外边缘处,回流进口具有一倾斜的导流口,导流口相对回流进口的中心与前盖的中心的连接线倾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倾斜的导流口,有利于硅油进入回流进口,更好实现硅油在储油腔在工作腔之间的循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尤其涉及一种硅油离合器。
背景技术
CN205876473U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控硅油离合器,包括前盖、后盖、主动盘、法兰轴、电控螺线管总成、控制阀杆,前盖和后盖刚性连接,所述主动盘位于前盖和后盖之间并连接在法兰轴上,后盖和法兰轴之间设置有后盖轴承,其特征在于:主动盘上布置有工作腔环齿和环形的储油腔,储油腔上盖有分开盘,主动盘上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导油槽,储油腔内开有第一出油孔,硅油经第一出油孔进入工作腔环齿,靠近第一出油孔处设置有堵油凸台,储油腔连通有回油孔,回油孔通过回油压力泵将硅油送回储油腔。本实用新型提升了离合器风扇冷启动性能及其可靠性,减少离合器的啮合和分离的时间,提升了离合器的转速可控性和响应能力。存在的缺点是:硅油在储油腔与工作腔之间循环效果不好,影响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硅油离合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油离合器,包括壳体、前盖、主动轴、与主动轴连接的主动板、与所述主动板相配合的从动板及阀片总成,所述壳体与所述前盖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主动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板套设在所述主动轴上,所述从动板与所述前盖与之间的空间为储油腔,所述从动板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空间为工作腔,所述从动板上设有进油孔,所述阀片总成与所述进油孔相配合,所述前盖内部设有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的一端设有回流出口,所述回油通道的另一端设有回流进口,所述回流进口设置在所述前盖内表面的外边缘处,所述回流进口具有一倾斜的导流口,所述导流口相对所述回流进口的中心与所述前盖的中心的连接线倾斜。
所述导流口由倾斜的第一导流面和倾斜的第二导流面围设而成。
所述第一导流面的倾斜角度为b,且30°<b<50°。
自所述主动板外周表面向内凹设若干倾斜的导油槽,若干所述导油槽均匀设置在所述主动板的整个外周表面。
所述的硅油离合器还包括连接器总成,所述主动板上可拆卸安装有导磁座,所述主动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导磁座的安装槽。
所述导磁座包括环形本体以及自所述环形本体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若干磁引脚,所述磁引脚上设有缺口。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动板转动过程中,硅油在离心作用下甩向主动板的外边缘处,回油通道用于回收甩向主动板边缘出的硅油,硅油通过回流进口进入回油通道,经过回流出口流向储油腔中,实现硅油在储油腔在工作腔之间的循环;通过设置倾斜的导流口,有利于硅油进入回流进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硅油离合器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主动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导磁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主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前盖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前盖的左视图
图7为图6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硅油离合器,壳体1、前盖2、主动轴3、与所述主动轴3连接的主动板4、与所述主动板4相配合的从动板5、阀片总成6。
参见图1,壳体1与前盖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作为一种优选,壳体1与前盖2之间设置密封圈10。主动轴3通过轴承7与壳体1转动连接,主动板4套设在主动轴3上,能够随主动轴3旋转。
继续参见图1,从动板5与前盖2与之间的空间为储油腔8,高粘度的硅油就储存在该储油腔8内。从动板5与壳体1之间的空间为工作腔9,从动板5上设有进油孔51,阀片总成6与进油孔51相配合,气流温度超过65℃后,从动板5上的进油孔51被打开,储油腔8中的硅油通过进油孔51进入工作腔9中,粘性的硅油流进主动板4、从动板5及主动板4与壳体1之间的间隙中,将主动板4上的转矩传给壳体1,带动风扇高速旋转。
硅油离合器还包括连接器总成20,参见图2和图3,主动板4上可拆卸安装有导磁座30,导磁座30包括环形本体301以及自环形本体301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若干磁引脚302,磁引脚302上设有缺口303,主动板4上设有用于安装导磁座30的安装槽42,通过设置缺口303,起到限位作用。
工作时,连接器总成20通电后会产生磁力,磁力通过连接器总成20外壳、主动轴3、阀片总成6、导磁座30再传导到轴承7外圈,轴承7内圈传导到连接器总成20外壳,形成一个封闭回路。通过设置导磁座30,增加磁通量,提高阀片总成6的灵敏度,响应速度快;导磁座30与主动板4分体设置,易于加工。
参见图4,自主动板4外周表面向内凹设若干倾斜的导油槽43,导油槽43的倾斜角度为a,且20°<a<50°,优选为40°。若干导油槽43均匀设置在主动板4的整个外周表面。导油槽43可以使硅油流进储油腔8中。本实用新型的导油槽43便于制作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
参见图5和图6,前盖2内部设有回油通道21,回油通道21的一端设有回流出口22,回油通道21的另一端设有回流进口23,回流进口23设置在前盖2内表面的外边缘处,回流进口23具有一倾斜的导流口24,导流口24相对回流进口23的中心与前盖2的中心的连接线倾斜。
参见图7,导流口24由倾斜的第一导流面25和倾斜的第二导流面26围设而成,第一导流面25的倾斜角度为b,且30°<b<50°。第一导流面25的倾斜角度是指第一导流面25与所述回流进口23的中心与前盖2的中心的连接线的夹角。
主动板4转动过程中,硅油在离心作用下甩向主动板4的外边缘处,回油通道21用于回收甩向主动板4边缘出的硅油,硅油通过回流进口23进入回油通道21,经过回流出口22流向储油腔8中,实现硅油在储油腔8在工作腔9之间的循环;通过设置倾斜的导流口24,有利于硅油进入回流进口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硅油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前盖、主动轴、与主动轴连接的主动板、与所述主动板相配合的从动板及阀片总成,所述壳体与所述前盖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主动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板套设在所述主动轴上,所述从动板与所述前盖与之间的空间为储油腔,所述从动板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空间为工作腔,所述从动板上设有进油孔,所述阀片总成与所述进油孔相配合,所述前盖内部设有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的一端设有回流出口,所述回油通道的另一端设有回流进口,所述回流进口设置在所述前盖内表面的外边缘处,所述回流进口具有一倾斜的导流口,所述导流口相对所述回流进口的中心与所述前盖的中心的连接线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口由倾斜的第一导流面和倾斜的第二导流面围设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油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面的倾斜角度为b,且30°<b<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主动板外周表面向内凹设若干倾斜的导油槽,若干所述导油槽均匀设置在所述主动板的整个外周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器总成,所述主动板上可拆卸安装有导磁座,所述主动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导磁座的安装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油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座包括环形本体以及自所述环形本体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若干磁引脚,所述磁引脚上设有缺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99190.6U CN216519285U (zh) | 2021-12-25 | 2021-12-25 | 一种硅油离合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99190.6U CN216519285U (zh) | 2021-12-25 | 2021-12-25 | 一种硅油离合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19285U true CN216519285U (zh) | 2022-05-13 |
Family
ID=81504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299190.6U Active CN216519285U (zh) | 2021-12-25 | 2021-12-25 | 一种硅油离合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19285U (zh) |
-
2021
- 2021-12-25 CN CN202123299190.6U patent/CN2165192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58932B (zh) | 一种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双向回油机构 | |
CN110159548B (zh) | 一种电动离心泵 | |
CN210178587U (zh) | 一种电动离心泵 | |
CN216240917U (zh) | 一种硅油离合器的齿槽结构及硅油离合器 | |
CN216447339U (zh) | 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 | |
CN216519285U (zh) | 一种硅油离合器 | |
CN102840134A (zh) | 叶片液压控制机构 | |
CN108894865A (zh) | 一种新型电控硅油离合器 | |
CN219529771U (zh) | 一种斜齿行星减速机 | |
CN201013437Y (zh) | 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 | |
CN214661612U (zh) | 一种低速快速分离的硅油离合器 | |
CN213360232U (zh) | 电控硅油离合器皮带轮 | |
CN217462334U (zh) | 一种具有两级回油结构的电控硅油离合器 | |
CN219529128U (zh) | 一种快速启动的硅油离合器 | |
CN209856037U (zh) | 一种流体加压进水节能离心泵 | |
CN209604317U (zh) | 一种新型汽车水泵 | |
CN207145326U (zh) | 一种冷却液流道改进的汽车水泵 | |
CN216241454U (zh) | 一种空心水泵轴总成 | |
CN110985190A (zh) | 内燃机机械水泵用主动盘外传动型硅油离合器 | |
CN220890319U (zh) | 一种集成式电控硅油离合器水泵 | |
CN209781232U (zh) | 一种具有能量回收结构的泵 | |
CN115324710B (zh) | 一种高回油能力的硅油离合器 | |
CN216240913U (zh) | 硅油离合器 | |
CN218493670U (zh) | 一种利于发动机快速热机的电控硅油离合器水泵 | |
CN216555053U (zh) | 一种电控硅油水泵离合器的控油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