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17386U - 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17386U
CN216517386U CN202121615493.1U CN202121615493U CN216517386U CN 216517386 U CN216517386 U CN 216517386U CN 202121615493 U CN202121615493 U CN 202121615493U CN 216517386 U CN216517386 U CN 216517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connecting rod
reset
clutch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154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文杰
王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Wangtong Loc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Wangtong Loc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Wangtong Loc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Wangtong Loc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154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17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17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17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包括旋钮密码机构、锁壳和解锁模块,旋钮密码机构包括扭盘、锁盘和扭盘复位弹簧,扭盘与锁盘套接,解锁模块包括联动片和解锁推杆,联动片与锁盘弹性抵接,联动片设置在解锁推杆两侧,联动片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内侧凸起,内侧凸起与解锁凸起配合锁止解锁推杆,还包括离合单元,离合单元包括定位板、复位推杆、复位连杆和离合连杆,定位板上表面抵接扭盘,定位板底面两侧设置有斜坡凸起,斜坡凸起与离合连杆滑动配合,推动复位推杆使得离合连杆横向移动带动定位板滑动上升,使搭接在定位板上部的扭盘脱离锁盘。

Description

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码锁领域,具体是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机械密码锁多为按钮式、拨轮式和旋钮式或其中的几种组合形式,其中修改密码时卡住锁舌同时调整按钮、拨轮或旋钮即可修改密码,现有的旋钮式修改密码方式为变换旋钮与解锁杆体之间的关系,通过移动解锁杆体与旋钮底部的连接角度实现密码更改,杆体直接连接需要直接固定,损耗过大,使用次数增加后影响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包括旋钮密码机构、锁壳和解锁模块,所述的旋钮密码机构包括扭盘、锁盘和扭盘复位弹簧,所述的扭盘与所述的锁盘套接,所述的解锁模块包括联动片和解锁推杆,所述的联动片与所述的锁盘弹性抵接,所述的联动片设置在所述的解锁推杆两侧,所述的联动片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内侧凸起,所述的内侧凸起与所述的解锁凸起配合锁止所述的解锁推杆,还包括离合单元,所述的离合单元包括定位板、复位推杆、复位连杆和离合连杆,所述的定位板上表面抵接所述的扭盘,所述的定位板底面两侧设置有斜坡凸起,所述的斜坡凸起与所述的离合连杆滑动配合,推动所述的复位推杆使得离合连杆横向移动带动所述的定位板滑动上升,使搭接在所述的定位板上部的扭盘脱离所述的锁盘。
优选的,所述的旋钮密码机构还包括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一端连接所述的旋钮,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扭盘。
优选的,所述的锁壳包括面板,所述的传动轴套接在所述的扭盘复位弹簧内,所述的扭盘复位弹簧一端抵接在所述的面板的底部,一端抵接于所述的扭盘。
优选的,所述的锁盘设置有锁盘轴、锁盘面、锁盘上凸面和锁盘下凸面,所述的锁盘上凸面上设置有若干组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可以在所述的锁盘上凸面与所述的扭盘贴合状态下插接在所述的扭盘中。
优选的,所述的解锁推杆设置有顶部滑槽,通过顶部滑槽限制所述的复位连杆移动,从而限制所述的复位推杆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复位推杆与所述的复位连杆及所述的离合连杆套接,所述的复位连杆另一端设置有复位连杆弹簧,用于自身复位,所述的复位连杆两侧设置有长横档和短横档,所述的短横档与所述的联动片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离合连杆竖直方向投影为倒L字型,所述的离合连杆水平方向顶部设置有反向斜坡凸起,所述的反向斜坡凸起与所述的斜坡凸起搭接,所述的离合连杆水平方向端面通过离合连杆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的锁壳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锁体离合机构,使旋钮示数端与扭转卡接端分离,方便下一步转动旋钮更改密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论述,显然,在结合附图进行描述的技术方案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的结合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的结合状态一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的结合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的分离状态仰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的分离状态一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的扭盘-锁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面板1、旋钮21、传动轴23、扭盘24、扭盘复位弹簧25、锁盘26、锁盘面262、锁盘上凸面263、角槽2631、锁盘下凸面264、堵转凹槽2641、定位柱265、解锁推杆31、联动片32、角凸321、联动凹槽322、内侧凸起323、弹簧定位柱324、定位板41、定位通孔42、斜坡凸起43、复位推杆5、复位连杆51、离合连杆52、反向斜坡凸起521、限位推杆61、限位板6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锁壳包括面板1和背壳两部分,所述的面板1对外侧设置有旋钮定位孔、球体限位凹槽和螺纹孔,所述的旋钮定位孔为穿过所述的面板1的通孔,6组旋钮定位孔用以插入旋钮21,每组旋钮定位孔旁分别设置有10个球体限位凹槽均匀环绕所述的旋钮定位孔。螺纹孔设置在面板1两端,用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背壳。面板1上设置有复位孔。所述的面板1对内侧设置有卡槽限位凸起、限位条、卡位柱和六组椭圆形限位凹槽,所述的卡槽限位凸起在一端设置,与所述的背壳装配形成卡槽,所述的限位条和所述的限位柱用以对内部机构进行限位。所述的背壳外部两侧设置有安装耳用于安装在保密箱箱体,其中一侧端面设置有装配方槽。
还包括旋钮21密码机构,旋钮21密码机构包括旋钮21、旋动弹簧、卡位珠、传动轴23、扭盘24、扭盘复位弹簧25和锁盘26,所述的旋钮21表面刻画有数字标识,后部设置有旋接槽和弹簧孔,所述的旋接槽截面为方形,所述的传动轴23一端插入所述的旋接槽连接,旋动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的弹簧孔内,另一端连接与所述的卡位珠,旋动时弹力使得所述的卡位珠卡接到就近的球体限位凹槽内,明确所述的旋钮21的示数。所述的扭盘24设置有扭盘轴、扭盘面和扭盘24中心,所述的扭盘轴设置于所述的扭盘24的上表面且上端部截面为矩形,所述的扭盘24中心孔为内凹圆孔,所述的扭盘面为圆盘状,所述的扭盘面上围绕所述的扭盘24中心孔均匀地设置有10个垂直于所述的扭盘面通孔。所述的传动轴23套接在所述的扭盘复位弹簧25内,所述的传动轴23一端连接在所述的面板1外侧的所述的旋接槽,另一端连接位于所述的面板1内侧的所述的扭盘轴,所述的扭盘复位弹簧25一端抵接在所述的面板1内侧,一端抵接于所述的扭盘面。所述的锁盘26包括锁盘轴、锁盘面262、锁盘上凸面263和锁盘下凸面264,所述的锁盘轴为圆轴套接在所述的扭盘24中心孔内,所述的锁盘上凸面263上设置有6组定位柱265,所述的定位柱265可以在所述的锁盘上凸面263与所述的扭盘面贴合状态下插接在所述的扭盘面通孔中,所述的锁盘面262的圆周侧面设置有角槽2631,所述的锁盘下凸面264被所述的锁盘面262间隔开,所述的锁盘下凸面264的圆周侧面设置有一个堵转凹槽2641。
所述的锁体机构包括解锁模块和密码找回模块,所述的解锁模块包括解锁推杆31和联动片32,所述的解锁推杆31一端露出所述的背壳,所述的解锁推杆31另一端通过复位锁定弹簧与所述的背壳内部连接实现复位,所述的解锁推杆31两侧各设置3个解锁凸起,所述的解锁推杆31还设置有顶部滑槽。所述的联动片32设置在所述的解锁推杆31两侧,两片联动片32的外侧边分别设置有3个角凸321,所述的角凸321在解锁状态时与所述的角槽2631贴合,所述的联动片32竖直方向底面设置有联动凹槽322,2个所述的联动凹槽322与所述的密码找回模块配合,所述的联动片32内侧面设置有3个内侧凸起323,所述的内侧凸起323与所述的解锁凸起配合锁止所述的解锁推杆31。所述的联动片32内侧还设置有相对的弹簧定位柱324,推动弹簧设置在一对相对的所述的弹簧定位柱324之间,用于推动两片所述的联动片32相背运动,使所述的角凸321与所述的角槽2631结合。
密码找回模块包括离合单元和调整单元,所述的离合单元包括定位板41、复位推杆5、复位连杆51和离合连杆52。所述的定位板41套接在所述的面板1上的卡位柱内,两组所述的定位板41分别设置有三个定位通孔42,所述的定位通孔42用于套接抵接所述的所述的锁盘26,所述的定位板41上表面抵接所述的扭盘24,所述的定位板41底面两侧设置有斜坡凸起43,所述的斜坡凸起43与所述的离合连杆52滑动配合。
所述的复位推杆5顶部一端设置有一个凸出于所述的面板1的滑动凸起滑动套接在所述的复位孔内,所述的复位推杆5底部两端和中心分别设置有连动杆。所述的复位连杆51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套接在设置于所述的复位推杆5中心处的所述的连动杆,所述的复位连杆51另一端设置有复位连杆51弹簧,用于自身复位,所述的复位连杆51两侧设置有长横档和短横档,2组所述的长横档与所述的联动凹槽322滑动配合,3组所述的短横档与所述的内侧凸起323滑动配合。所述的离合连杆52竖直方向投影为倒L字型,其中竖直凸起端设置有定位柱265槽,所述的定位柱265槽套接在所述的连动杆上,所述的离合连杆52水平方向顶部设置有反向斜坡凸起521,所述的反向斜坡凸起521与所述的斜坡凸起43搭接,所述的离合连杆52水平方向端面通过离合连杆52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的背壳的内壁。所述的解锁推杆31通过顶部滑槽限制所述的复位连杆51移动,从而限制所述的复位推杆5移动。
所述的调整单元包括限位板62、限位推杆61、限位凸片和凸片弹簧64。2组所述的限位板62分别设置有3个椭圆套孔,所述的椭圆套孔滑动套接在所述的锁盘下凸面264上,所述的限位推杆61一端通过插接结构连接于所述的限位板62一端,凸出于所述的背壳上的所述的装配方槽。所述的限位板62另一端通过回复弹簧连接于所述的背壳的内侧壁。所述的限位板62设置有T型槽,所述的T型槽与所述的椭圆套孔相连,所述的限位凸片滑动卡接于所述的T型槽,所述的限位凸片平直端通过所述的凸片弹簧64卡接于所述的T型槽平直内壁,所述的限位凸片通过所述的T型槽插入所述的椭圆套孔,卡接在所述的锁盘下凸面264上截面为矩形的所述的堵转凹槽2641。
锁定状态下:所述的锁盘26通过所述的定位柱265与所述的扭盘24上的扭盘面通孔插接产生旋转连动,两组所述的联动片32由于所述的外侧角凸321未与所述的角槽2631贴合,只能与所述的锁盘面262圆周侧滑动相切。此时所述的联动片32之间处于间距最小状态,所述的内侧凸起323与所述的解锁凸起卡接锁定,使得所述的解锁推杆31无法运动。
解锁状态:通过扭转所述的旋钮21至解锁密码示数,通过所述的传动轴23带动所述的扭盘24与所述的锁盘26同轴转动,所述的锁盘26转动到正确解锁密码位置时,在所述的推动弹簧推动所述的联动片32相背运动,所述的角凸321卡接进所述的角槽2631,当全部6个所述的角凸321贴合所述的角槽2631后,2组所述的联动片32之间处于间距最大状态,此时所述的内侧凸起323已与所述的解锁凸起分离,所述的解锁推杆31可以推动完成解锁。
所述的密码更换功能实现方式为:在锁体处于解锁状态下,推动所述的滑动凸起,所述的复位推杆5滑动,同时带动所述的复位连杆51与所述的离合连杆52滑动,所述的复位连杆51上的所述的反向斜坡凸起521与所述的斜坡凸起43相对滑动,所述的定位板41被抬升向上滑动,同时抵接在所述的定位板41的上表面的所述的扭盘24随之上升,6个所述的定位柱265与所述的扭盘面通孔插接状态脱离,所述的扭盘24与所述的锁盘26不再联动。
此时,推动所述的限位板62推杆,带动所述的限位板62移动,所述的限位板62上的所述的T型槽推动所述的限位凸片插接所述的堵转凹槽2641,使得所述的锁盘26不再转动。
此时旋转所述的旋钮21,所述的旋钮21与所述的扭盘24共同旋转,但所述的锁盘26处于解锁状态,并且不再随着所述的旋钮21转动,所述的旋钮21都停止旋转后,放松所述的限位推杆61及所述的复位推杆5,所述的限位推杆61放松后,所述的回复弹簧使得所述的限位推杆61及所述的限位板62复位,同时所述的限位凸片与所述的堵转凹槽2641分离;所述的复位连杆51与所述的离合连杆52分别在在所述的复位连杆51弹簧与所述的离合连杆52复位弹簧回复力作用下复位,同时带动共同连接的所述的复位推杆5复位,所述的离合连杆52运动后所述的反向斜坡凸起521与所述的斜坡凸起43滑动分离,所述的复位弹簧推动所述的扭盘24向下运动,同时所述的扭盘24推动所述的定位板41下降,所述的6个所述的定位柱265与所述的扭盘面通孔恢复插接状态,所述的扭盘24与所述的锁盘26再次可以旋转联动,此时的所述的旋钮21示数为修改后的锁体新密码,完成密码找回。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进行限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包括旋钮(21)密码机构、锁壳和解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钮(21)密码机构包括扭盘(24)、锁盘(26)和扭盘复位弹簧(25),所述的扭盘(24)与所述的锁盘(26)套接,所述的解锁模块包括联动片(32)和解锁推杆(31),所述的联动片(32)与所述的锁盘(26)弹性抵接,所述的联动片(32)设置在所述的解锁推杆(31)两侧,所述的联动片(32)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内侧凸起(323),所述的内侧凸起(323)与解锁凸起配合锁止所述的解锁推杆(31),还包括离合单元,所述的离合单元包括定位板(41)、复位推杆(5)、复位连杆(51)和离合连杆(52),所述的定位板(41)上表面抵接所述的扭盘(24),所述的定位板(41)底面两侧设置有斜坡凸起(43),所述的斜坡凸起(43)与所述的离合连杆(52)滑动配合,推动所述的复位推杆(5)使得离合连杆(52)横向移动带动所述的定位板(41)滑动上升,使搭接在所述的定位板(41)上部的扭盘(24)脱离所述的锁盘(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钮(21)密码机构还包括传动轴(23),所述的传动轴(23)一端连接所述的旋钮(21),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扭盘(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壳包括面板(1),所述的传动轴(23)套接在所述的扭盘复位弹簧(25)内,所述的扭盘复位弹簧(25)一端抵接在所述的面板(1)的底部,一端抵接于所述的扭盘(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盘(26)设置有锁盘轴(261)、锁盘面(262)、锁盘上凸面(263)和锁盘下凸面(264),所述的锁盘上凸面(263)上设置有若干组定位柱(265),所述的定位柱(265)可以在所述的锁盘上凸面(263)与所述的扭盘(24)贴合状态下插接在所述的扭盘(24)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推杆(31)设置有顶部滑槽,通过顶部滑槽限制所述的复位连杆(51)移动,从而限制所述的复位推杆(5)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推杆(5)与所述的复位连杆(51)及所述的离合连杆(52)套接,所述的复位连杆(51)另一端设置有复位连杆(51)弹簧,用于自身复位,所述的复位连杆(51)两侧设置有长横档和短横档,所述的短横档与所述的联动片(32)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连杆(52)竖直方向投影为倒L字型,所述的离合连杆(52)水平方向顶部设置有反向斜坡凸起(521),所述的反向斜坡凸起(521)与所述的斜坡凸起(43)搭接,所述的离合连杆(52)水平方向端面通过离合连杆(52)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的锁壳的内壁。
CN202121615493.1U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 Active CN216517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15493.1U CN216517386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15493.1U CN216517386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17386U true CN216517386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0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15493.1U Active CN216517386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173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9026B (zh) 一种卡位式机械防盗锁
CN1428670A (zh) 转动式边圈装置和使用转动式边圈装置的时计
CN216517386U (zh) 一种密码锁转动离合结构
CN104352091A (zh) 用于抽屉面板的拆装调节装置
CN216517384U (zh) 一种密码锁密码找回结构
CN216517385U (zh) 一种密码锁结构
CN103422726B (zh) 密码锁
CN113503094B (zh) 一种密码锁结构
CN111169804A (zh) 一种护角机构以及led显示屏
CN215803829U (zh) 一种旋钮式密码锁解锁结构
CN215803828U (zh) 一种密码锁旋钮离合结构
CN216517382U (zh) 一种旋钮式密码锁
CN111395870B (zh) 不完全齿轮驱动式机械防盗锁
CN212614132U (zh) 执手门锁
CN104631916B (zh) 一种机械式开门装置
CN204311872U (zh) 一种箱包旋转密码锁
CN104453478B (zh) 一种箱包旋转密码锁
CN111734224B (zh) 磁力驱动式机械密码锁
CN2814461Y (zh) 照相机球头云台锁紧机构
CN220609062U (zh) 一种球形魔方结构
CN203374081U (zh) 带有按销的锁芯不动的锁头
CN217872288U (zh) 微型转扭机械密码锁
CN219605066U (zh) 密码盘
TWM616659U (zh) 傳動機構及鎖具
CN201297069Y (zh) 一种圆形机械密码锁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