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16537U - 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16537U CN216516537U CN202122681327.8U CN202122681327U CN216516537U CN 216516537 U CN216516537 U CN 216516537U CN 202122681327 U CN202122681327 U CN 202122681327U CN 216516537 U CN216516537 U CN 2165165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wer
- arc
- spliced pole
- fixed
- roof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属于新风塔结构领域,其包括锥塔和连接柱,锥塔位于连接柱的上方且与连接柱连接,连接柱用于与屋面连接,锥塔包括多个弧形扇片和第一拼接件,相邻弧形扇片的半径所在侧壁相互贴合,多个弧形扇片通过第一拼接件拼接成完整的锥塔,弧形扇片的底壁与连接柱之间设有第二拼接件,弧形扇片与连接柱之间通过第二拼接件连接,连接柱与屋面之间连接有第三拼接件。本申请具有使在屋面上安装新风塔的过程更加便捷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风塔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新风系统用于与室内空气形成对流,将外界的清新空气与室内污浊的空气进行置换,有助于使室内保持空气的清新。
新风塔是新风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新风塔包括锥塔1和连接柱2,锥塔1位于连接柱2的上方且与连接柱2一体连接,连接柱2和锥塔1是在屋面8上直接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的。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锥塔的周壁呈曲面,因此在屋面上依次浇筑连接柱和锥塔的过程难度较大,使在屋面上安装新风塔的过程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捷地在屋面上安装新风塔,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包括锥塔和连接柱,锥塔位于连接柱的上方且与连接柱连接,连接柱用于与屋面连接,锥塔包括第一拼接件和多个弧形扇片,相邻弧形扇片的半径所在侧壁相互贴合,多个弧形扇片通过第一拼接件拼接成完整的锥塔,弧形扇片的底壁与连接柱之间设有第二拼接件,弧形扇片与连接柱之间通过第二拼接件连接,连接柱与屋面之间连接有第三拼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多个弧形扇片及连接柱进行浇筑,此时,由于弧形扇片相对较为平整,有助于提高锥塔浇筑的便捷性;然后通过第一拼接件将多个弧形扇片进行拼接使多个弧形扇片形成完整锥塔,之后将连接柱与屋面通过第三拼接件连接,最后将锥塔与连接柱通过第二拼接件连接,即可完成整个新风塔的连接固定,整个过程简单便捷,有助于便捷施工。
可选的,所述第一拼接件包括卡块和加固件,卡块固定连接在弧形扇片其中一条半径所在的侧壁上,弧形扇片另一条半径所在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外周壁开口,卡块位于卡槽中且与弧形扇片卡接,加固件包括贴合圈和固定销,贴合圈套设在拼接好后的锥塔外壁,固定销穿过贴合圈后固定在锥塔的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拼接弧形扇片时,将卡块置于卡槽中,然后将贴合圈套设在拼接好的锥塔外壁,并通过固定销固定,弧形扇片的拼接方式简单便捷。
可选的,所述第二拼接件包括多根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弧形扇片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至连接柱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拼接好的锥塔上的连接杆插入连接柱中,即可完成锥塔与连接柱连接,简单高效。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与连接柱的高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增加连接杆与连接柱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增加连接杆与连接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靠近弧形扇片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固定筒,第一固定筒可插入连接柱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筒对连接杆起到加固作用,使连接杆与弧形扇片不易分离,进而使连接杆能够持续发挥作用。
可选的,所述第三拼接件包括固定盘、固定杆和限位圈,连接杆为中空杆,固定杆设有多个且均与固定盘固定连接,固定盘用于与屋面固定连接,固定杆插入连接杆中,限位圈套设在连接柱的外周壁,限位圈与固定盘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盘与屋面连接,然后将连接柱置于限位圈中,并使固定杆插入连接柱中,此时,进一步增加了连接柱与锥塔之间的连接牢固性,限位圈对连接柱起到限位作用,有助于安装连接柱时连接柱的快速定位,也有助于使连接柱与固定盘固定牢固。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靠近固定盘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固定筒,连接杆插入第二固定筒中,第二固定筒也可插入连接柱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筒起到加固连接杆及加固杆的作用,有助于使固定盘和连接柱之间连接牢固。
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筒内设有柔性筒,连接杆远离弧形扇片的一端位于柔性筒中且与柔性筒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杆插入柔性筒中,柔性筒可对连接杆卡接,使连接杆与第二固定筒连接固定,且连接方式便捷。
可选的,所述限位圈与连接柱之间填充有防水卷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密封连接柱与限位圈之间的缝隙,使雨水不易进入连接柱与限位圈之间的缝隙,有助于屋面及新风塔防水。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将多个弧形扇片及连接柱进行预先浇筑,第一拼接件将多个弧形扇片进行拼接,连接柱与屋面通过第三拼接件连接,锥塔与连接柱通过第二拼接件连接,即可对新风塔与屋面进行便捷固定,且整个新风塔的成型浇筑过程简单便捷;
2.通过将第二拼接件设置为多根连接杆,将连接杆插入连接柱中,有助于快速便捷完成锥塔与连接柱的连接;
3.通过在固定盘的上方设置限位圈,有助于安装连接柱时连接柱的快速定位,也有助于使连接柱与固定盘固定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背景技术中新风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中突出显示第二拼接件的局部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锥塔;11、弧形扇片;12、第一拼接件;121、卡块;122、加固件;1221、贴合圈;1222、固定销;2、连接柱;3、卡槽;4、第二拼接件;41、连接杆;42、第一固定筒;43、固定槽;5、第三拼接件;51、固定盘;52、固定杆;53、限位圈;54、第二固定筒;55、紧定螺栓;6、柔性筒;7、防水卷材;8、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参照图2和图3,装配式屋面新风塔包括锥塔1和连接柱2,锥塔1包括第一拼接件12和多个弧形扇片11,相邻弧形扇片11的半径所在侧壁相互贴合,多个弧形扇片11通过第一拼接件12拼接成完整的锥塔1,弧形扇片11的底壁与连接柱2之间设有第二拼接件4,锥塔1与连接柱2之间通过第二拼接件4连接,拼接完整后的锥塔1位于连接柱2的上方,连接柱2用于与屋面8连接且与屋面8之间连接有第三拼接件5。先将多个弧形扇片11及连接柱2进行浇筑,然后将浇筑好的弧形扇片11通过第一拼接件12拼接形成完整的锥塔1,由于弧形扇片11较为平整,因此与传统直接浇筑锥塔1的方式相比,极大地提高了锥塔1浇筑的便捷性;之后,将连接柱2与屋面8通过第三拼接件5连接,最后将锥塔1与连接柱2通过第二拼接件4连接,整个新风塔的连接固定方式简单便捷,有助于便捷施工。
结合图2和图4,第一拼接件12包括卡块121和加固件122,卡块121一体连接在弧形扇片11其中一条半径所在的侧壁上,卡块121为燕尾块。弧形扇片11另一条半径所在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3,卡槽3的外周壁开口,卡槽3为燕尾槽,卡块121位于卡槽3中且与弧形扇片11卡接。加固件122包括贴合圈1221和固定销1222,贴合圈1221套设在拼接好后的锥塔1外壁,且与卡块121的整个外壁贴合,固定销1222为螺栓,螺栓与贴合圈1221螺纹连接且可穿过贴合圈1221后与弧形扇片11抵接。将卡块121置于卡槽3中,卡槽3对卡块121起到限位作用,多个弧形扇片11之间不易相互分离,然后再将贴合圈1221套设在拼接好的锥塔1外壁,并通过固定销1222固定,可将多个弧形扇片11更加牢固地连接。另外,贴合圈1221可将卡块121遮盖住,有助于使卡块121不易损坏,且有助于使弧形扇片11之间连接牢固,锥塔1的拼接成型方式简单便捷。
结合图3和图4,连接柱2的顶壁竖直开设有固定槽43,固定槽43的长度与连接柱2的高度相同。第二拼接件4包括多根连接杆41和第一固定筒42,第一固定筒42竖直设置且可插入固定槽43中,第一固定筒42的顶部焊接在弧形扇片11的底壁,连接杆41的一端与弧形扇片11的底壁一体连接且插设在第一固定筒42中,另一端插入固定槽43中,连接杆41的长度与连接柱2的高度相同,本实施例中每个弧形扇片11上设有一根连接杆41。将拼接好的锥塔1上的连接杆41插入固定槽43中,即可完成锥塔1与连接柱2的连接,此时,第一固定筒42对连接杆41起到加固作用,使连接杆41与弧形扇片11不易分离,固定槽43对连接杆41起到限位作用,有助于使连接柱2与锥塔1之间连接稳定。
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三拼接件5包括固定盘51、固定杆52和限位圈53,连接杆41为中空杆,固定盘51与屋面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杆52设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固定盘51的顶壁,固定杆52的一端插设在第二固定筒54中且与固定盘51焊接固定,另一端插入连接杆41,固定杆52的长度与连接柱2的长度相等。固定盘51的顶壁一体连接有多个第二固定筒54,第二固定筒54内粘接有柔性筒6,连接杆41位于第二固定筒54中,连接杆41远离弧形扇片11的一端位于柔性筒6中且与柔性筒6远离固定盘51的一端卡接。
如图2所示,限位圈53的底壁与固定盘51焊接,连接柱2插设在限位圈53的内部,限位圈53的内周壁与连接柱2的外壁贴合,限位圈53与连接柱2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沥青防水卷材7。限位圈53上设有紧定螺栓55,紧定螺栓55与限位圈53螺纹连接且可穿过限位圈53后与连接柱2外周壁抵接。
将固定盘51与屋面8通过螺栓连接后,然后将连接柱2置于限位圈53中,此时,限位圈53有助于使连接柱2快速定位,第二固定筒54和固定杆52均位于固定槽43中,然后将连接杆41插入固定槽43中并进入柔性筒6中进行固定,此时,固定杆52插设在连接杆41中,增加了屋面8、连接柱2及锥塔1三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且三者的连接方式简单便捷;最后将防水卷材7填充在限位圈53与连接柱2之间的缝隙中,有助于屋面8防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的实施原理为:先将多个弧形扇片11及连接柱2进行浇筑,然后将浇筑好的弧形扇片11通过第一拼接件12拼接形成完整的锥塔1,之后,将连接柱2与屋面8通过第三拼接件5连接,最后将连接杆41插入固定槽43中并进入柔性筒6中进行固定,屋面8、连接柱2及锥塔1三者连接牢固且便捷,提高了整个新风塔的施工便捷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包括锥塔(1)和连接柱(2),锥塔(1)位于连接柱(2)的上方且与连接柱(2)连接,连接柱(2)用于与屋面(8)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塔(1)包括第一拼接件(12)和多个弧形扇片(11),相邻弧形扇片(11)的半径所在侧壁相互贴合,多个弧形扇片(11)通过第一拼接件(12)拼接成完整的锥塔(1),弧形扇片(11)的底壁与连接柱(2)之间设有第二拼接件(4),弧形扇片(11)与连接柱(2)之间通过第二拼接件(4)连接,连接柱(2)与屋面(8)之间连接有第三拼接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件(12)包括卡块(121)和加固件(122),卡块(121)固定连接在弧形扇片(11)其中一条半径所在的侧壁上,弧形扇片(11)另一条半径所在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3),卡槽(3)的外周壁开口,卡块(121)位于卡槽(3)中且与弧形扇片(11)卡接,加固件(122)包括贴合圈(1221)和固定销(1222),贴合圈(1221)套设在拼接好后的锥塔(1)外壁,固定销(1222)穿过贴合圈(1221)后固定在锥塔(1)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拼接件(4)包括多根连接杆(41),连接杆(41)的一端与弧形扇片(11)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至连接柱(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1)的长度与连接柱(2)的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1)靠近弧形扇片(11)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固定筒(42),第一固定筒(42)可插入连接柱(2)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拼接件(5)包括固定盘(51)、固定杆(52)和限位圈(53),连接杆(41)为中空杆,固定杆(52)设有多个且均与固定盘(51)固定连接,固定盘(51)用于与屋面(8)固定连接,固定杆(52)插入连接杆(41)中,限位圈(53)套设在连接柱(2)的外周壁,限位圈(53)与固定盘(5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2)靠近固定盘(51)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固定筒(54),连接杆(41)插入第二固定筒(54)中,第二固定筒(54)也可插入连接柱(2)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筒(54)内设有柔性筒(6),连接杆(41)远离弧形扇片(11)的一端位于柔性筒(6)中且与柔性筒(6)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53)与连接柱(2)之间填充有防水卷材(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81327.8U CN216516537U (zh) | 2021-11-03 | 2021-11-03 | 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81327.8U CN216516537U (zh) | 2021-11-03 | 2021-11-03 | 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16537U true CN216516537U (zh) | 2022-05-13 |
Family
ID=81527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81327.8U Active CN216516537U (zh) | 2021-11-03 | 2021-11-03 | 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16537U (zh) |
-
2021
- 2021-11-03 CN CN202122681327.8U patent/CN2165165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516537U (zh) | 一种装配式屋面新风塔 | |
CN210105089U (zh) |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密肋楼盖构件芯模 | |
CN110924671A (zh) | 一种重型钢框胶合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6194683U (zh) | 一种高强稳定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
CN111706073A (zh) | 新型单向密肋模板以及安装方法 | |
CN209775017U (zh) | 一种高效预制雨水口模具 | |
CN211774852U (zh) | 一种模板连接件及利用其构成的免拆模壳 | |
CN202107989U (zh) | 位于圆弧曲线匝道桥主梁之下的偏心钢结构桥墩盖梁 | |
CN214116678U (zh) | 一种装配式胎膜 | |
CN214939304U (zh) | 一种桥梁浇筑模具 | |
CN212691615U (zh) | 城市管理模块化路灯杆 | |
CN211368670U (zh) | 一种混凝土管桩 | |
CN2908674Y (zh) | 一种用于现浇钢筋砼的内模 | |
CN108839212B (zh) | 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柱的模具构造 | |
CN210396011U (zh) | 一种建筑地下室通风采光井 | |
CN220377577U (zh) | 一种弧形单体墙片及其组成的圆形屋顶用女儿墙 | |
CN221031374U (zh) | 一种装配式抗冲击复合模板结构 | |
CN213926988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屋顶 | |
CN213681690U (zh) | 一种基于离心法的免模板快速施工墩柱 | |
CN212001216U (zh) | 一种筏板基础侧模支设结构 | |
CN113047338B (zh) | 一种拼接较为稳固的预制综合管廊 | |
CN215105478U (zh) | 装配式环网箱基础及装配式电缆箱系统 | |
CN216108475U (zh) | 一种可拆卸式光伏板桩基模具 | |
CN217106152U (zh) | 一种高效新型安装套筒 | |
CN210917444U (zh) | 一种支承变电站重载设备的基础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