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4705U - 杯具 - Google Patents

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4705U
CN216494705U CN202123276079.5U CN202123276079U CN216494705U CN 216494705 U CN216494705 U CN 216494705U CN 202123276079 U CN202123276079 U CN 202123276079U CN 216494705 U CN216494705 U CN 216494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lid
counter bore
lifting rope
bul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760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760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4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4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4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ly Insulated Containers For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杯具,杯具包括:杯盖和杯体,杯盖盖合于杯体的口部,杯具还包括提拉绳,提拉绳包括环状的结合部和连接在结合部上提拉部,结合部上设置有沉孔或者凸起其中的一者,杯盖的下端部设置有凸起或者沉孔的另外一者,凸起能够插接于沉孔中以使结合部与杯盖连接。连接部和杯盖相互连接,通过提拉提拉绳的提拉部,可拿放杯具,且凸起和沉孔的配合能够使提拉绳连接牢固,防止提拉绳脱落。

Description

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提拉绳的杯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带有硅胶提绳的杯具,硅胶提绳有的固定在杯身肩部,有的固定在盖子上,但大多不易拆洗,且连接不牢固,容易脱落或者扯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杯具,通过将提拉绳固定在杯盖上,提拉时不易脱落,且可方便拆下清洗。
针对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公开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杯具包括:杯盖和杯体,所述杯盖盖合于所述杯体的口部,所述杯具还包括提拉绳,所述提拉绳包括环状的结合部和连接在所述结合部上提拉部,所述结合部上设置有沉孔或者凸起其中的一者,所述杯盖的下端部设置有凸起或者沉孔的另外一者,所述凸起能够插接于所述沉孔中以使所述结合部与所述杯盖连接。通过沉孔和凸起的卡接将提拉绳与杯盖连接,使提拉绳不易脱落,且可方便地拆下提拉绳清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杯盖包括杯盖顶壁和沿所述杯盖顶壁的边缘向下延伸的杯盖侧壁,所述凸起形成于所述杯盖侧壁的下端面上。凸起能够和沉孔卡接以将提拉绳固定于杯盖和杯体之间,防止提拉绳脱落并可方便清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杯体包括杯体主体部和位于所述杯体主体部的上端的杯口部,所述杯口部的外径小于所述杯体主体部的外径杯口部,从而在所述杯体主体部和所述杯口部的连接处形成肩部,当所述杯盖盖合于所述杯具的口部时,所述结合部抵接于所述肩部上。当杯盖盖合时,可挤压位于杯盖和杯体主体部之间的提拉绳,进一步加强提拉绳的牢固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侧壁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以与所述杯口部旋合,所述凸起形成于所述内螺纹的下方。内螺纹用于与杯体与杯盖相互连接,下方的凸起可用于挤压提拉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沉孔数量为多个,沿着所述结合部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凸起与所述沉孔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使提绳与杯盖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清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凸起的下端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外凸缘,所述沉孔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外凸缘与所述卡槽相互卡接。卡槽和外凸缘能够使杯盖和卡接绳连接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凸起的纵向长度小于所述结合部的厚度。能够保证在安装杯盖之后能够加压提拉绳,使提拉绳更加牢固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提拉部形成为绳状,所述提拉部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结合部上并形成为闭合环形。便于提拉杯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提拉部的材料为硅胶或者橡胶。硅胶具有弹性,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防止提拉绳扯断。
本实用新型的杯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提拉绳和杯盖可拆卸链接可对提拉绳进行拆卸清洗,并通过凸起和沉孔的配合,使提拉绳的连接更为温度。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杯具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凸起和沉孔相互连接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提拉绳安装于杯体上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杯盖;101、杯盖顶壁;102、杯盖侧壁;103、内螺纹;110、凸起;200、杯体;210、杯体主体部;220、杯口部;230、肩部;300、提拉绳;310、沉孔;320、提拉部;330、结合部;400、外凸缘;500、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不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态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杯具,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杯具的具体结构。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杯具的纵向剖视图。图2为图1中凸起和沉孔相互连接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提拉绳安装于杯体上的俯视图。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杯具包括杯盖100和杯体200,杯盖100盖合于杯体200的口部,杯具还包括提拉绳300,提拉绳300包括相互连接的结合部330和提拉部320,结合部330设置有沉孔310或者凸起110其中的一者,杯盖100的底部设置有凸起110或者沉孔310的另外一者,凸起110能够插接于沉孔310中以使结合部330与杯盖100连接。以凸起110位于杯盖100为例,利用凸起110和沉孔310的插接,可加强提拉绳300的连接,防止在拿放杯具时扯断或者提拉绳300安装不牢固发生滑脱等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杯具的提拉绳300具有方便拆卸的特点,提拉绳300整体为环形结构,与杯盖100底部相连接,在杯盖100盖合到杯体200上时,提拉绳300的直径与杯盖100下沿的直径相同,具有一定美观性且随时将提拉绳300和杯盖100分开,便于拆卸清洗。
作为示例,凸起110可以为柱状,在需要拆卸清洗时,可将凸起110从沉孔310中拔出,可方便地将提拉绳300取下,当清洗完毕之后,可将凸起110对准沉孔310插接,将提拉绳300与杯盖100连接在一起,然后将杯盖100与杯体相互连接,安装完毕之后,可通过提拉提拉部320拿放杯具。对于沉孔310和凸起110的相对位置,沉孔310可存在于杯盖100或者结合部330上,凸起110的位置与之相对地存在于杯盖100或者结合部330上。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杯盖100包括杯盖顶壁101和沿杯盖顶壁101的边缘向下延伸的杯盖侧壁102,凸起110形成于杯盖侧壁102的与杯体200的口部贴合的一端。杯体200包括杯口部220和杯体主体部210,杯体主体部210和杯口部220一体连接,在杯体主体部210和杯口部220的连接处形成肩部230,当杯盖100盖合于杯具的口部时,结合部330抵接于肩部230上。凸起110的延伸方向为竖直向下的,当凸起110插接入沉孔310中时,随着杯盖100与杯口部220的连接,凸起110和沉孔310随之向下直至抵靠在肩部230上,可加强结合部330的连接稳定性。具体地,杯口部220的外径小于杯体主体部210的外径,因此,可在两者的连接处形成台阶状的肩部230,可支撑随着杯盖盖合时下移的结合部330,并对结合部330具有挤压和收紧的作用,加强提拉绳300的连接稳定性。
作为示例,杯盖100和杯体200可通过螺纹连接或者卡接,当螺纹连接时,杯盖侧壁102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103以与杯口部220旋合,凸起110形成于内螺纹103的下方,以实现连接和挤压结合部330。
如图1-3所示,在凸起100的插入沉孔310的一端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外凸缘400,沉孔310的下端设置有卡槽500,外凸缘40与卡槽500相互卡接。外凸缘400外径大于凸起100所在圆柱的外径,凸缘的形状也可以为十字形和丁字形,卡槽500形成于沉孔310所在通孔通道的末端,且直径大于沉孔310的直径,在外凸缘400插接进入沉孔310中时,两者可过盈配合,当穿过通孔通道后,外凸缘400与卡槽500卡接,完成提拉绳300和杯盖100的连接。具体地,凸起110的纵向长度不大于沉孔310的深度,可在盖合杯盖后,凸起110与杯盖侧壁102的连接面和肩部230可对沉孔310形成挤压,加强结合部的连接稳定性。优选地,结合部330具有可变形能力,材料可以为硅胶或者橡胶,提拉部320由于可用于提拉杯具,也可以一体做成硅胶材料。
更为具体地,沉孔310数量为多个,凸起110与沉孔310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结合部330可拆卸连接于杯盖侧壁102的下表面。优选的,沉孔31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可提高结合部330与杯盖100的连接稳定性,沉孔310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的结合部330可以为封闭的环形,以便于和相应数量的凸起110相连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杯具具有杯盖100和杯体200以及提拉绳300,并可通过设置于杯盖100的凸起110和提拉绳300的沉孔310相互卡接,加强提拉绳300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可方便用户拆卸,保持提拉绳300的卫生。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参考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旨在是可以各种形式和替代形式体现的示例。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是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践所公开的概念的代表性基础。

Claims (9)

1.一种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具包括:杯盖(100)和杯体(200),所述杯盖(100)盖合于所述杯体(200)的口部,所述杯具还包括提拉绳(300),所述提拉绳(300)包括环状的结合部(330)和连接在所述结合部(330)上的提拉部(320),所述结合部(330)上设置有沉孔(310)或者凸起(110)其中的一者,所述杯盖(100)的下端部设置有凸起(110)或者沉孔(310)的另外一者,所述凸起(110)能够插接于所述沉孔(310)中以使所述结合部(330)与所述杯盖(100)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100)包括杯盖顶壁(101)和沿所述杯盖顶壁(101)的边缘向下延伸的杯盖侧壁(102),所述凸起(110)形成于所述杯盖侧壁(102)的下端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10)的纵向长度小于所述结合部(330)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200)包括杯体主体部(210)和位于所述杯体主体部(210)的上端的杯口部(220),所述杯口部(220)的外径小于所述杯体主体部(210)的杯口部的外径,从而在所述杯体主体部(210)和所述杯口部(220)的连接处形成肩部(230),当所述杯盖(100)盖合于所述杯具的口部时,所述结合部(330)抵接于所述肩部(230)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310)数量为多个,沿着所述结合部(330)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凸起(110)与所述沉孔(310)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10)的下端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外凸缘(400),所述沉孔(310)的底部设置有卡槽(500),所述外凸缘(400)与所述卡槽(500)相互卡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部(320)形成为绳状,所述提拉部(32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结合部(330)上并形成为闭合环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侧壁(102)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103)以与所述杯口部(220)旋合,所述凸起(110)形成于所述内螺纹(103)的下方。
9.一种杯具,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绳(300)的材料为硅胶或者橡胶。
CN202123276079.5U 2021-12-22 2021-12-22 杯具 Active CN216494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6079.5U CN216494705U (zh) 2021-12-22 2021-12-22 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6079.5U CN216494705U (zh) 2021-12-22 2021-12-22 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4705U true CN216494705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04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76079.5U Active CN216494705U (zh) 2021-12-22 2021-12-22 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4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94705U (zh) 杯具
CN209023429U (zh) 一种防按压乳液瓶
RU2592770C2 (ru) Вакуумная присоска с чашеобразным каркасом
KR200458017Y1 (ko) 전기압력밥솥 압력패킹
JP3938306B2 (ja) 注出キャップ
CN210077281U (zh) 杯盖及杯具
JP4112151B2 (ja) 縦型ポンプ式容器
CN218791664U (zh) 一种吸嘴组件及水杯
CN215686506U (zh) 水杯
CN208553360U (zh) 壳体组件及净水设备
CN201123696Y (zh) 易拆盖电饭锅
CN209153180U (zh) 一种电热水壶
KR20220069069A (ko) 성형 종이 펄프 컵 커버 및 컵 커버판과 플립 커버의 연결 구조
CN217447299U (zh) 一种塑玻杯
CN211083002U (zh) 一种公共场合用水嘴
CN214111046U (zh) 一种带挂耳的瓶坯
CN211657892U (zh) 一种可拆解互换的通用型杯盖
CN218852411U (zh) 杯盖组件和杯具
CN221083491U (zh) 一种锅盖上的提手
CN209769939U (zh) 杯具
CN210991898U (zh) 一种新型婴幼儿辅食器
CN206949403U (zh) 一种机盖以及具有该机盖的酸奶机
CN209983934U (zh) 一种自带吸管的茶杯
CN211922871U (zh) 一种后箱快速固定结构
CN213084286U (zh) 一种垃圾桶的桶头装饰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