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0617U - 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0617U
CN216490617U CN202122198700.4U CN202122198700U CN216490617U CN 216490617 U CN216490617 U CN 216490617U CN 202122198700 U CN202122198700 U CN 202122198700U CN 216490617 U CN216490617 U CN 216490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mb structure
mobile terminal
back plate
layer co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87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家春
谢金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987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0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0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0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壳体和支架,壳体的背板设有用于容纳支架的容纳孔,支架包括支撑部和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支撑部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背板固定连接,连接件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护部,容纳孔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防护框,支撑部的外缘设有与第一防护框匹配的第二防护框,防护部的一端与第一防护框连接,防护部的另一端与第二防护框连接。通过弯折连接件使得支架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无需使用转轴,节省成本,而且在弯折连接件的过程中,连接件基本不会与其他部件产生摩擦力,对连接件的磨损较小,使得支架的使用寿命延长,另外,采用防护部将连接件覆盖住,避免连接件在弯折后划伤手指或其他物件。

Description

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便携式的通讯和娱乐工具,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保护手机免受污染和磨损,通常会给手机套上手机壳。而为了用户长时间使用手机时不用手持手机,附带支架功能的手机壳也得到推广。目前的支架手机壳是在手机中等偏下部分有一支架结构,常见的有五金指环扣和卡扣塑料片等,但手机壳所附带的支架结构往往会从壳体向外凸出,导致套上了手机壳的手机在不使用时无法平整摆放,并且附带了支架的手机壳也不够轻薄。
目前,有的手机壳也是自带有支架结构,但是支架结构与手机壳是分为两个部分,支架结构是通过粘接或热熔后贴附在手机壳背面的,导致支架结构与手机壳的连接不牢固,支架结构容易从手机壳上脱落。而且支架是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的,需要额外设置阻尼件来增加支架转动时的阻力,从而使得支架可以保持在需要的角度,这会增加支架的制作成本,而且多次使用后阻尼件提供的阻力也会减小,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支架的保护壳生产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壳体和支架,该壳体包括背板,该背板设有用于容纳该支架的容纳孔,该支架包括支撑部和连接件,该连接件的一端与该支撑部的一端固定连接,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该背板固定连接,该连接件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护部,该容纳孔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防护框,该支撑部的外缘设有与该第一防护框匹配的第二防护框,该防护部的一端与该第一防护框连接,该防护部的另一端与该第二防护框连接,该支架具有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该支架处于该收纳状态时,该支撑部收纳于该容纳孔内,该支架处于该支撑状态时,该连接件发生塑性形变且该支撑部与该背板之间形成夹角。
进一步地,该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该支撑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凸块,该背板设有第二安装凸块,该第一安装凸块卡设于该第一安装孔内,该第二安装凸块卡设于该第二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该第一防护框的两端设有连接板,该第一防护框的两端通过该连接板与该边框连接。
进一步地,该背板在该容纳孔的其中一内侧壁处设有梳状的第一连接部,该第一防护框设有梳状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相互嵌合。
进一步地,该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层梳状结构和第二层梳状结构,该第二连接部包括与该第一层梳状结构嵌合的第三层梳状结构以及与该第二层梳状结构嵌合的第四层梳状结构,该第二安装凸块设于该第一层梳状结构朝向该第二层梳状结构的一侧,该连接件的其中一端镶嵌于该第一层梳状结构和该第二层梳状结构之间。
进一步地,该第二防护框的其中一内侧壁处设有梳状的第三连接部,该支撑部的外缘设有梳状的第四连接部,该第三连接部与该第四连接部相互嵌合。
进一步地,该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五层梳状结构和第六层梳状结构,该第四连接部包括与该第五层梳状结构嵌合的第七层梳状结构以及与该第六层梳状结构嵌合的第八层梳状结构,该第一安装凸块设于该第七层梳状结构朝向该第八层梳状结构的一侧,该连接件的其中一端镶嵌于该第七层梳状结构和该第八层梳状结构之间。
进一步地,该支撑部设有第一磁吸件,该背板设有与该第一磁吸件相互配合的第二磁吸件,该支架处于该收纳状态时,该第一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具有相互吸引的磁力。
进一步地,该支撑部设有卡扣,该背板设有与该卡扣相互配合的卡槽,该支架处于该收纳状态时,该卡扣与该卡槽相互卡合。
进一步地,该壳体还包括边框,该边框设于该背板的周缘并与该背板形成用于装载移动终端的容纳槽。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支架通过连接件与壳体连接,通过弯折连接件使得支架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无需使用转轴,节省成本,而且在弯折连接件的过程中,连接件基本不会与其他部件产生摩擦力,对连接件的磨损较小,使得支架的使用寿命延长;另外,采用防护部将连接件覆盖住,采用第一防护框对容纳孔的内侧壁覆盖,再采用第二防护框对支撑部的外缘覆盖住,避免支撑部和容纳孔的内侧壁划伤手指或其他物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架在收纳状态时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架在支撑状态时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架在收纳状态时移动终端保护壳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架在支撑状态时移动终端保护壳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后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前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支架在收纳状态时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支架在收纳状态时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架在收纳状态时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架在支撑状态时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架在收纳状态时移动终端保护壳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架在支撑状态时移动终端保护壳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后视拆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前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壳体10以及与壳体10连接的支架20,支架20包括支撑部21和连接件22,连接件22的一端与支撑部21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件22的另一端与壳体10固定连接,连接件22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护部223。支架20具有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如图1所示,支架20处于收纳状态时,支撑部21与壳体10相互靠拢;如图2所示,支架20处于支撑状态时,连接件22发生塑性形变且支撑部21与壳体10之间形成夹角。其中,连接件22优选地为金属制成,例如铁片、铜片等具有一定柔性和塑性的金属片,当然,也可以采用具有等同特性的非金属材料,使得连接件22发生弯折后并能够保持弯折后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20通过连接件22与壳体10连接,通过弯折连接件22使得支架20在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无需使用转轴,节省成本,而且在弯折连接件的过程中,连接件22基本不会与其他部件产生摩擦力,对连接件22的磨损较小,使得支架20的使用寿命延长,另外,采用防护部223将连接件22覆盖住,避免连接件22在弯折后划伤手指或其他物件。
进一步地,壳体10包括背板11和边框12,边框12设于背板11的周缘并与背板11形成用于装载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的容纳槽101,背板11设有用于容纳支架20的容纳孔102(图5和图6),连接件22的一端与背板11连接;支架20处于收纳状态时,支架20收纳于容纳孔102内。本实施例中,容纳孔102为通孔并贯穿背板11,当然,容纳孔102也可以为盲孔并在背板11的背面形成一个容纳槽。从而在支架20处于收纳状态时,支架20可以收纳于支架20中,以减少支架20凸出背板11的高度,增加用户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6所示,连接件2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221和第二安装孔222,支撑部21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凸块211,背板11设有第二安装凸块111,第一安装凸块211卡设于第一安装孔221内,第二安装凸块111卡设于第二安装孔222内。从而使得连接件22可以更加牢靠地与背板11和支撑部21进行固定,避免在弯折连接件22的过程中,连接件22与背板11和支撑部21发生松动。
本实施例中,背板11在容纳孔102的内缘设有第一防护框112,第一防护框112与容纳孔102的内侧壁连接,第一防护框112朝向连接件22的一端与防护部223连接。第一防护框112可以对容纳孔102进行保护,减少连接件22在弯折过程中支架20对容纳孔102内侧壁的磨损以及避免容纳孔102的内侧壁划伤手指或其他物品。第一防护框112和防护部223可以采用相对背板11较柔软的材质,例如背板11采用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而第一防护框112采用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进一步地,第一防护框112的两端设有连接板112a(图5和图6),第一防护框112的两端通过连接板112a与边框12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防护框112、连接板112a和边框12可以采用相同的材质并一体成型。其中,第一防护框112的长度方向与边框12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使得连接件22在弯折后,支架20可以对横向放置的移动终端保护壳起到制成作用。
进一步地,背板11在容纳孔102的其中一内侧壁处设有梳状的第一连接部113,第一防护框112设有梳状的第二连接部112b,第一连接部113与第二连接部112b相互嵌合,即第一连接部113包括多个第一梳齿以及相邻两个第一梳齿之间的第一间隙,第二连接部112b包括多个第二梳齿以及相邻两个第二梳齿之间的第二间隙,第一梳齿插入第二间隙中,第二梳齿插入第一间隙中。背板11与第一防护框112采用套啤或双色注塑工艺固定在一起,呈梳状的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12b可以增加背板11与第一防护框112的连接强度,避免第一防护框112与背板11发生脱落。优选地,背板11在容纳孔102的内缘设有凹槽,第一防护框112的外缘设有与凹槽配合凸筋,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背板11与第一防护框112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13包括第一层梳状结构和第二层梳状结构,第二连接部112b包括与第一层梳状结构嵌合的第三层梳状结构以及与第二层梳状结构嵌合的第四层梳状结构,第二安装凸块111设于第一层梳状结构朝向第二层梳状结构的一侧,连接件22的其中一端镶嵌于第一层梳状结构和第二层梳状结构之间。即第一连接部113和第二连接部112b采用双层结构,使得连接件22可以更加牢固的与第一连接部113连接。
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1的外缘设有第二防护框212,第二防护框212朝向连接件22的一端与防护部223连接;支架20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防护框212收纳于第一防护框112的内缘;支架20处于支撑状态时,防护部223与连接件22一同发生形变并使第二防护框212与第一防护框112之间形成夹角。即防护部223、第二防护框212、第一防护框112、连接板112a和边框12可以采用相同的材质并一体成型,且具有一定柔性,从而在弯折连接件22时,防护部223也可以随着连接件22一同弯折。第二防护框212可以对支撑部21进行保护,减少连接件22在弯折过程中支撑部21对容纳孔102内侧壁的磨损以及避免支撑部21的外缘划伤手指或其他物品。
进一步地,第二防护框212的其中一内侧壁处设有梳状的第三连接部212a,支撑部21的外缘设有梳状的第四连接部213,第三连接部212a与第四连接部213相互嵌合。即第三连接部212a包括多个第三梳齿以及相邻两个第三梳齿之间的第三间隙,第四连接部213包括多个第四梳齿以及相邻两个第四梳齿之间的第四间隙,第三梳齿插入第四间隙中,第四梳齿插入第三间隙中。支撑部21采用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第二防护框212采用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支撑部21与第二防护框212采用套啤或双色注塑工艺固定在一起,呈梳状的第三连接部212a和第四连接部213可以增加支撑部21与第二防护框212的连接强度,避免支撑部21与第二防护框212发生脱落。优选地,第二防护框212的内缘设有凹槽,支撑部21的外缘设有与凹槽配合凸筋,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支撑部21与第二防护框212的连接强度。在制作过程中,先将连接件22与支撑部21和背板11连接,然后在通过套啤或双色注塑工艺将其余部件边框12、第一防护框112、第二防护框212、连接板112a与连接件22、支撑部21和背板11整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部212a包括第五层梳状结构和第六层梳状结构,第四连接部213包括与第五层梳状结构嵌合的第七层梳状结构以及与第六层梳状结构嵌合的第八层梳状结构,第一安装凸块211设于第七层梳状结构朝向第八层梳状结构的一侧,连接件22的其中另一端镶嵌于第七层梳状结构和第八层梳状结构之间。即第三连接部212a和第四连接部213均采用双层结构,使得连接件22可以更加牢固的与第四连接部213连接。
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1设有第一磁吸件214,背板11设有与第一磁吸件214相互配合的第二磁吸件114,支架20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一磁吸件214与第二磁吸件114具有相互吸引的磁力。优选地,第一磁吸件214设于支撑部21远离连接件22的一端,第二磁吸件114设于第一防护框112远离连接件22的一端,从而可以增加力矩且增加第一磁吸件214与第二磁吸件114吸附的强度。其中,第一磁吸件214与第二磁吸件114其中之一为磁铁,其中另一为能够被磁铁吸附的物件,例如铁片、钢片等。当然,第一磁吸件214与第二磁吸件114也可均为磁铁。支撑部21宽度方向的两侧也可设置第一磁吸件214,背板11的第一防护框112在对应第一磁吸件214的位置设有第二磁吸件114,以增加磁吸强度。
进一步地,第一防护框112在远离连接件22的一端设有手抠槽116,以方便将支架20从容纳孔102内扣出。
进一步地,壳体10还设有与移动终端的后置摄像头对应的相机孔103,边框12设有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对应的第一通孔104以及与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和麦克风对应的第二通孔105,边框12还设有与移动终端的静音切换键对应的避让孔106以及与移动终端的开关键和音量键对应的按键107。其中,避让孔106和按键107设于边框12的左右侧壁,第一通孔104和第二通孔105设于边框11的下侧壁。
[实施例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支架在收纳状态时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支架在收纳状态时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7-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与实施例一(图1至图6)中的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1设有卡扣215,背板11设有与卡扣215相互配合的卡槽115,支架20处于收纳状态时,卡扣215与卡槽115相互卡合。即支架20在收纳状态时,支架20通过卡扣215与卡槽115卡在一起,以保证支架20不会翘起。
进一步地,卡扣215设于支撑部21远离连接件22的一端,卡槽115设于第一防护框112远离连接件22的一端,从而可以增加力矩且增加卡扣215与卡槽115卡合强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的位置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名称上的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数量和顺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定,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和支架(20),该壳体(10)包括背板(11),该背板(11)设有用于容纳该支架(20)的容纳孔(102),该支架(20)包括支撑部(21)和连接件(22),该连接件(22)的一端与该支撑部(21)的一端固定连接,该连接件(22)的另一端与该背板(11)固定连接,该连接件(22)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护部(223),该容纳孔(102)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防护框(112),该支撑部(21)的外缘设有与该第一防护框(112)匹配的第二防护框(212),该防护部(223)的一端与该第一防护框(112)连接,该防护部(223)的另一端与该第二防护框(212)连接,该支架(20)具有收纳状态和支撑状态,该支架(20)处于该收纳状态时,该支撑部(21)收纳于该容纳孔(102)内,该支架(20)处于该支撑状态时,该连接件(22)发生塑性形变且该支撑部(21)与该背板(11)之间形成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2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221)和第二安装孔(222),该支撑部(21)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凸块(211),该背板(11)设有第二安装凸块(111),该第一安装凸块(211)卡设于该第一安装孔(221)内,该第二安装凸块(111)卡设于该第二安装孔(2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防护框(112)的两端设有连接板(112a),该第一防护框(112)的两端通过该连接板(112a)与该壳体(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背板(11)在该容纳孔(102)的其中一内侧壁处设有梳状的第一连接部(113),该第一防护框(112)设有梳状的第二连接部(112b),该第一连接部(113)与该第二连接部(112b)相互嵌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113)包括第一层梳状结构和第二层梳状结构,该第二连接部(112b) 包括与该第一层梳状结构嵌合的第三层梳状结构以及与该第二层梳状结构嵌合的第四层梳状结构,该第二安装凸块(111)设于该第一层梳状结构朝向该第二层梳状结构的一侧,该连接件(22)的其中一端镶嵌于该第一层梳状结构和该第二层梳状结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防护框(212)的其中一内侧壁处设有梳状的第三连接部(212a),该支撑部(21)的外缘设有梳状的第四连接部(213),该第三连接部(212a)与该第四连接部(213)相互嵌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连接部(212a)包括第五层梳状结构和第六层梳状结构,该第四连接部(213)包括与该第五层梳状结构嵌合的第七层梳状结构以及与该第六层梳状结构嵌合的第八层梳状结构,该第一安装凸块(211)设于该第七层梳状结构朝向该第八层梳状结构的一侧,该连接件(22)的其中一端镶嵌于该第七层梳状结构和该第八层梳状结构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21)设有第一磁吸件(214),该背板(11)设有与该第一磁吸件(214)相互配合的第二磁吸件(114),该支架(20)处于该收纳状态时,该第一磁吸件(214)与该第二磁吸件(114)具有相互吸引的磁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21)设有卡扣(215),该背板(11)设有与该卡扣(215)相互配合的卡槽(115),该支架(20)处于该收纳状态时,该卡扣(215)与该卡槽(115)相互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壳体(10)还包括边框(12),该边框(12)设于该背板(11)的周缘并与该背板(11)形成用于装载移动终端的容纳槽(101)。
CN202122198700.4U 2021-09-10 2021-09-10 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 Active CN216490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8700.4U CN216490617U (zh) 2021-09-10 2021-09-10 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8700.4U CN216490617U (zh) 2021-09-10 2021-09-10 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0617U true CN216490617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36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98700.4U Active CN216490617U (zh) 2021-09-10 2021-09-10 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06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33834A (zh) * 2023-08-11 2023-09-12 深圳市锐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连接结构、支架结构及电子设备配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33834A (zh) * 2023-08-11 2023-09-12 深圳市锐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连接结构、支架结构及电子设备配件
CN116733834B (zh) * 2023-08-11 2024-05-17 深圳市简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连接结构、支架结构及电子设备配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99805B2 (en) Belt covering for a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KR101066162B1 (ko) 바-타입 휴대폰용 케이스
CN216490617U (zh) 具有支架的移动终端保护壳
KR101122400B1 (ko) 체결식 구조의 금속 판재를 포함하는 휴대단말기의 보호케이스와 그 제조 방법
EP3018889A1 (en) An electronic portable device shell having an integral stand and stand brace
KR20180057071A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 보호용 커버
US20140079240A1 (en) Bluetooth headset
WO2018039025A1 (en) Cell phone case with reconfigurable plates
KR101098523B1 (ko) 휴대폰 케이스
CN107026279B (zh) 能量存储装置
KR200461030Y1 (ko) 휴대 단말기용 보호 케이스
US20190208879A1 (en) Protective case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torage compartment
CN210670193U (zh) 超薄指环扣手机支架
WO2021041691A1 (en) Clip and mounting system
KR200491657Y1 (ko) 호환 가능한 휴대폰 케이스
KR200190767Y1 (ko) 충전용 잭 내장형 핸드폰 거치대
KR101310934B1 (ko) 키보드를 구비한 휴대형 단말기의 보호 장치
CN217406600U (zh) 多功能保护壳
KR101485138B1 (ko) 점착식 회전형 물품거치대
CN216490630U (zh) 支架保护壳
JP3240474U (ja) 携帯端末用カバー
CN218387590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CN215120899U (zh) 移动终端保护壳
KR101506572B1 (ko) 휴대단말기 케이스 조립체
CN219395016U (zh) 一种多用途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