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0256U - 高位取能电路 - Google Patents

高位取能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0256U
CN216490256U CN202122587046.6U CN202122587046U CN216490256U CN 216490256 U CN216490256 U CN 216490256U CN 202122587046 U CN202122587046 U CN 202122587046U CN 216490256 U CN216490256 U CN 216490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capaci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harging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870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宏
罗海辉
任亚东
刘敏安
陈彦
陈芳林
沈飞淞
潘学军
陈勇民
邹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CRRC Times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CRRC Times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CRRC Times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CRRC Times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870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0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0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0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位取能电路,包括主晶闸管、正向充电模块、负向充电模块和RC吸收模块;所述正向充电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维持晶闸管、第一维持信号单元和第一充电电容;所述负向充电模块包括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二维持晶闸管、第二维持信号单元和第二充电电容;所述RC吸收模块包括吸收电阻和吸收电容;当主晶闸管的阳极为正电压时,端电压加在第一维持晶闸管、吸收电阻、吸收电容、第三二极管形成的回路;当主晶闸管V1的阳极为负电压时,端电压加在第二维持晶闸管、吸收电阻、吸收电容、第一二极管形成的回路,这样,整个周期内控制单元均能够从RC吸收回路取电,延长了取电时间,提高了取电功率。

Description

高位取能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位取能电路。
背景技术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如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晶闸管SCR等)应用在高压交流级联系统中通常采用多器件串联/并联,此时需在器件两端放置动态均压器件RC,也叫RC吸收回路,该应用中器件的控制单元 (或者驱动单元)可采用从RC支路取能的方式(RC高位取能),RC支路的取能功率及取能时间是保证控制单元供电正常,使得在高频开关或大电流开关下采用RC高位取能方式成为可能的关键因素。
因此,如何提高RC支路的取能功率及取能时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位取能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RC支路的取能功率较小、取能时较短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位取能电路,包括主晶闸管、正向充电模块、负向充电模块和RC吸收模块;
所述正向充电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维持晶闸管、第一维持信号单元和第一充电电容;所述负向充电模块包括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二维持晶闸管、第二维持信号单元和第二充电电容;所述RC吸收模块包括吸收电阻和吸收电容;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主晶闸管的阳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主晶闸管的阴极端电连接;所述吸收电阻以及吸收电容串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端之间;
所述第一维持晶闸管、所述第一维持信号单元、所述第一充电电容依次与所述第一二极管并联;所述第二二极管串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之间,且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极性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极性相同;
所述第二维持晶闸管、所述第二维持信号单元、所述第二充电电容依次与所述第三二极管并联;所述第四二极管串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之间,且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极性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极性相同。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还包括第一隔离转换模块、第二隔离转换模块、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和输出电容;
所述第一隔离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并联;
所述第二隔离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并联;
所述第五二极管与所述输出电容串联形成第一后级输出模块,所述第一后级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一隔离转换模块并联;
所述第六二极管与所述输出电容串联形成第二后级输出模块,所述第二后级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二隔离转换模块并联。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中,所述第一隔离转换模块包括第一 DC/DC隔离转换器和第一中间电容,所述第二隔离转换模块包括第二DC/DC隔离转换器和第二中间电容;
所述第一DC/DC隔离转换器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并联;
所述第二DC/DC隔离转换器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并联;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中,所述第一隔离转换模块包括第一 DC/DC隔离转换器和第一中间电容,所述第二隔离转换模块包括非隔离型 BUCK_BOOST转换器和第二中间电容;
所述第一DC/DC隔离转换器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并联;
所述非隔离型BUCK_BOOST转换器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并联;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中,所述第一隔离转换模块包括第一 DC/DC隔离转换器和第一中间电容,所述第二隔离转换模块包括非隔离型BUCK转换器和第二中间电容;
所述第一DC/DC隔离转换器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并联;
所述非隔离型BUCK转换器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并联;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中,所述第一维持信号单元包括第一维持电阻、第二维持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稳压二极管;
所述第一维持晶闸管的阳极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维持晶闸管的阴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以及所述第一维持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维持晶闸管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维持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维持电阻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并联。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中,所述第二维持信号单元包括第三维持电阻、第四维持电阻、第三稳压二极管和第四稳压二极管;
所述第二维持晶闸管的阳极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维持晶闸管的阴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端以及所述第二充电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维持晶闸管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维持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维持电阻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并联。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中,所述第二二极管串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正极输出端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中,所述第四二极管串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的正极输出端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中,所述第四二极管串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的负极输出端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高位取能电路,通过设置正向充电模块、负向充电模块,实现交流双向电压充电供能,这样,在整个周期内,控制单元均能够从RC吸收回路取电,延长了取电时间,提高了取电功率,使得在高频开关或大电流开关下采用 RC高位取能方式成为可能。同时,还可大幅减小控制单元内部的电容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调节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相关技术的高位取能电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位取能电路一种实施例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高位取能电路另一种实施例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高位取能电路再一种实施例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为相关技术的高位取能电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高位取能电路可以包括第一晶闸管VTH1,与所述第一晶闸管VTH1并联的RC吸收电路和充电电容C1,所述RC吸收电路包括串联的吸收电阻Rg和吸收电容Cg,所述RC吸收电路与所述充电电容C1串联后并联在所述第一晶闸管VTH1两端,所述充电电容C1并联有第一、第二极性保护二极管,所述第一极性保护二极管VD1正极端连接所述充电电容C1负向输出端,其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二极性保护二极管VD2的正极端,所述第二极性保护二极管VD2的负极端连接所述充电电容C1正向输出端,所述RC 吸收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极性保护二极管VD1的正极端;所述第一极性保护二极管VD1并联有电压维持电路,所述电压维持电路包括第二晶闸管VTH2、第一电阻 R1、第二电阻R2、维持电容C2和稳压二极管VD3,所述第二晶闸管VTH2与所述第一极性保护二极管VD1并联,其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并联后的所述维持电容C2和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至所述充电电容C1负向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R2通过所述稳压二极管VD3连接至所述第二极性保护二极管VD2的负极。
当第一晶闸管VTH1处于正向阻断时,电路通过RC阻容吸收电路和第二极性保护二极管VD2向充电电容C1充电,当充电电容C1电压超过稳压二极管VD3的限压值,稳压二极管VD3就会击穿,触发第二晶闸管VTH2导通,从而在第一晶闸管VTH1处于正向导通状态时,维持充电电压C1两端电压,不至于影响光纤接收器和脉冲放大电路的正常供电。
该高位取能电路只能进行正向导通,也就是说,在一个周期内,该取能触发电路只能在半个周期的取能时间内取电,对于负向导通时,无法取能,因此,高位取能电路的取能时间和取能功率相对较低,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位取能电路一种实施例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高位取能电路可以包括主晶闸管V1、正向充电模块10、负向充电模块11 和RC吸收模块12;
所述正向充电模块10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维持晶闸管 V2、第一维持信号单元101和第一充电电容C11;所述负向充电模块11包括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二维持晶闸管V3、第二维持信号单元111和第二充电电容C12;所述RC吸收模块12包括吸收电阻Rg和吸收电容Cg
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端与所述主晶闸管V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端与所述主晶闸管V1的阳极端主晶闸管V1的阴极端电连接。所述吸收电阻Rg以及吸收电容Cg串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端之间。
所述第一维持晶闸管V2、所述第一维持信号单元101、所述第一充电电容 C11依次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并联;所述第二二极管D2串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C11之间,且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极性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极性相同;具体地,图2以所述第二二极管D2串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 D1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C11正极输出端之间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所述第二维持晶闸管V3、所述第二维持信号单元111、所述第二充电电容 C12依次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并联;所述第四二极管D4串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 D3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C12之间,且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极性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极性相同。具体地,图2以所述第四二极管D4串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 D3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C12的正极输出端之间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该高位取能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主晶闸管V1两端为交流电压,当主晶闸管V1的阳极为正电压时,上半部分取能拓扑工作,第一充电电容C11与吸收电容Cg串联,第一充电电容C11两端电压上升,当电压到达设定电压时第一维持信号单元101触发第一维持晶闸管 V2导通,主晶闸管V1两端的端电压加在第一维持晶闸管V2、吸收电阻Rg、吸收电容Cg、第三二极管D3形成的回路中,最终加在吸收电容Cg两端,第一充电电容C11从吸收电容Cg取电;当主晶闸管V1的阳极为负电压时,第一维持晶闸管V2自动关断,吸收电容Cg先放电后与第二充电电容C12串联反向充电,当第二充电电容C12两端电压达到设定电压时,第二维持信号单元111触发第二维持晶闸管V3导通,主晶闸管V1两端的端电压加在第二维持晶闸管V3、吸收电阻Rg、吸收电容Cg、第一二极管D1形成的回路中,最终电压加在吸收电容Cg两端,第二充电电容C12从吸收电容Cg取电。在一个周期内,第一充电电容C11对负载放电时,第二充电电容C12对负载充电,最终可以使控制单元能够正常供电;第一充电电容C11对负载充电时,第二充电电容C12对负载放电,最终可以使控制单元能够正常供电,这样,则可以保证整个周期,控制单元均能够从RC吸收回路取电,其理论取电时间相对于图1对应方案的取电时间的2倍,理论取电功率为图1对应方案的取电时间的2倍。
本实施例的高位取能电路,通过设置正向充电模块10、负向充电模块11,实现交流双向电压充电供能,这样,在整个周期内,控制单元均能够从RC吸收回路取电,延长了取电时间,提高了取电功率,使得在高频开关或大电流开关下采用RC高位取能方式成为可能。同时,还可大幅减小控制单元内部的电容数量。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高位取能电路中,所述第一维持信号单元101包括第一维持电阻R11、第二维持电阻R12、第一稳压二极管D7和第二稳压二极管D8;所述第一维持晶闸管V2的阳极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维持晶闸管V2的阴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 D1的正极端以及所述第一维持电阻R1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维持晶闸管 V2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维持电阻R1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7 的正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7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D8 的正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D8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C1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维持电阻R12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C11并联。
所述第二维持信号单元111包括第三维持电阻R13、第四维持电阻R14、第三稳压二极管D9和第四稳压二极管D10;所述第二维持晶闸管V3的阳极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维持晶闸管V3的阴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端以及所述第二充电电容C12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维持晶闸管V3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维持电阻R13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D9的负极端与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D10的正极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D10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C12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维持电阻R12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C12并联。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高位取能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一隔离转换模块13、第二隔离转换模块1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 和输出电容C13。所述第一隔离转换模块13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C11并联;所述第二隔离转换模块14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C12并联;所述第五二极管D5与所述输出电容C13串联形成第一后级输出模块,所述第一后级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一隔离转换模块13并联;所述第六二极管D6与所述输出电容C13串联形成第二后级输出模块,所述第二后级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二隔离转换模块14并联。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根据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的不同位置,选择不同形式的第二隔离转换模块14。图2以所述第一隔离转换模块13包括第一DC/DC隔离转换器131和第一中间电容C14,所述第二隔离转换模块14包括第二DC/DC隔离转换器141和第二中间电容C15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具体地,所述第一DC/DC隔离转换器131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C14并联;所述第二DC/DC隔离转换器141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C15并联;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C14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 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C13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电容C1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C14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C15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C13 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电容C1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C15的第二端电连接。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高位取能电路另一种实施例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如图3 所示,本实施例与图2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利用非隔离型BUCK_BOOST转换器142替换第二DC/DC隔离转换器141。
具体地,所述第一隔离转换模块13包括第一DC/DC隔离转换器131和第一中间电容C14,所述第二隔离转换模块14包括非隔离型BUCK_BOOST转换器 142和第二中间电容C15。所述第一DC/DC隔离转换器131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 C14并联;所述非隔离型BUCK_BOOST转换器142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C15并联;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C14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C13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电容 C1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C14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C15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C13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电容C1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C15的第二端电连接。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高位取能电路再一种实施例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如图4 所示,本实施例与图2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利用非隔离型BUCK转换器143替换第二DC/DC隔离转换器141,第四二极管D4和第六二极管D6的位置不同。
具体地,所述第一隔离转换模块13包括第一DC/DC隔离转换器131和第一中间电容C14,所述第二隔离转换模块14包括非隔离型BUCK转换器143和第二中间电容C15;所述第一DC/DC隔离转换器131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C14并联;所述非隔离型BUCK转换器143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C15并联;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C14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 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C13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电容C1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C14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C15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C13 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电容C1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C15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D4串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 C12的负极输出端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高位取能电路的部分示例,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位取能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晶闸管、正向充电模块、负向充电模块和RC吸收模块;
所述正向充电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维持晶闸管、第一维持信号单元和第一充电电容;所述负向充电模块包括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二维持晶闸管、第二维持信号单元和第二充电电容;所述RC吸收模块包括吸收电阻和吸收电容;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主晶闸管的阳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主晶闸管的阴极端电连接;所述吸收电阻以及吸收电容串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端之间;
所述第一维持晶闸管、所述第一维持信号单元、所述第一充电电容依次与所述第一二极管并联;所述第二二极管串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之间,且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极性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极性相同;
所述第二维持晶闸管、所述第二维持信号单元、所述第二充电电容依次与所述第三二极管并联;所述第四二极管串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之间,且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极性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极性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隔离转换模块、第二隔离转换模块、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和输出电容;
所述第一隔离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并联;
所述第二隔离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并联;
所述第五二极管与所述输出电容串联形成第一后级输出模块,所述第一后级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一隔离转换模块并联;
所述第六二极管与所述输出电容串联形成第二后级输出模块,所述第二后级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二隔离转换模块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转换模块包括第一DC/DC隔离转换器和第一中间电容,所述第二隔离转换模块包括第二DC/DC隔离转换器和第二中间电容;
所述第一DC/DC隔离转换器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并联;
所述第二DC/DC隔离转换器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并联;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转换模块包括第一DC/DC隔离转换器和第一中间电容,所述第二隔离转换模块包括非隔离型BUCK_BOOST转换器和第二中间电容;
所述第一DC/DC隔离转换器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并联;
所述非隔离型BUCK_BOOST转换器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并联;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转换模块包括第一DC/DC隔离转换器和第一中间电容,所述第二隔离转换模块包括非隔离型BUCK转换器和第二中间电容;
所述第一DC/DC隔离转换器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并联;
所述非隔离型BUCK转换器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并联;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中间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维持信号单元包括第一维持电阻、第二维持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稳压二极管;
所述第一维持晶闸管的阳极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维持晶闸管的阴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以及所述第一维持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维持晶闸管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维持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维持电阻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并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维持信号单元包括第三维持电阻、第四维持电阻、第三稳压二极管和第四稳压二极管;
所述第二维持晶闸管的阳极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维持晶闸管的阴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端以及所述第二充电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维持晶闸管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维持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维持电阻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二极管串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正极输出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二极管串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的正极输出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取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二极管串接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容的负极输出端之间。
CN202122587046.6U 2021-10-26 2021-10-26 高位取能电路 Active CN216490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7046.6U CN216490256U (zh) 2021-10-26 2021-10-26 高位取能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7046.6U CN216490256U (zh) 2021-10-26 2021-10-26 高位取能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0256U true CN216490256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42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87046.6U Active CN216490256U (zh) 2021-10-26 2021-10-26 高位取能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02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8823B (zh) 一种电流连续型高增益开关升压准z源变换器电路
WO2020125235A1 (zh) 一种升压功率变换电路、方法、逆变器、装置及系统
EP3255771B1 (en)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or
CN105939108B (zh) 一种开关电感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CN108988634B (zh) 一种三相交错式双向大变比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939107B (zh) 一种混合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CN109494752B (zh) 一种集中式电阻耗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847093U (zh) 一种电流连续型高增益开关升压准z源变换器电路
CN105939112A (zh) 一种高增益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CN202940722U (zh) 一种带电压过冲门槛限制的igbt串联动静态均压电路
CN202798435U (zh) 高性能低成本igbt负压自举驱动电路
Sivaprasad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dual input DC-DC converter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N205232040U (zh) 一种单相升压变频器拓扑电路
CN104218810B (zh) 一种升压转换和电容充电的电路装置
CN104779795A (zh) 一种基于改进阻抗源的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
CN108054920B (zh) 一种dcdc变换器
CN212969451U (zh) 一种三电平boost装置
CN2577503Y (zh) 中压变频器中单相桥式逆变器的过电压保护装置
CN216490256U (zh) 高位取能电路
CN105978322B (zh) 一种开关电容型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
CN205847090U (zh) 一种混合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CN205847091U (zh) 一种开关电感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CN109617108B (zh) 一种链式耗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023471A (zh) 一种软上电系统、设备及其软上电方法
CN212909346U (zh) 升压功率变换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