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6678U - 一种报警器壳体及报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警器壳体及报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86678U
CN216486678U CN202121291573.6U CN202121291573U CN216486678U CN 216486678 U CN216486678 U CN 216486678U CN 202121291573 U CN202121291573 U CN 202121291573U CN 216486678 U CN216486678 U CN 216486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circuit board
hole
buzz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915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火燃
张伟全
黄远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an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an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an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an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915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86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86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86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报警器壳体及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壳体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正面设置有基于包围壁包围的安装腔,所述底壳在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基于支撑壁包围的蜂鸣器槽;所述支撑壁上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包围壁上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之间基于扩音通道连通。该报警器壳体设有容纳蜂鸣器的蜂鸣器槽并在蜂鸣器槽与外部空间之间设置扩音通道以增加从蜂鸣器槽透出的声音的响度,提高了报警器的警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报警器壳体及报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报警器壳体及报警器。
背景技术
报警器是一种用于发出声音、闪光等警告信号的设备,根据报警器监测的具体对象,可对特定的危险情况起到及时提醒的作用。
由于声波的传播特性,一般的报警器的报警类型主要以声音为主,如何提高报警器的发声效果,尤其是在响度方面,是报警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报警器壳体及报警器,该报警器壳体设有容纳蜂鸣器的蜂鸣器槽并在蜂鸣器槽与外部空间之间设置扩音通道以增加从蜂鸣器槽透出的声音的响度,提高了报警器的警示效果。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报警器壳体,所述报警器壳体包括底壳;
所述底壳的正面设置有基于包围壁包围的安装腔,所述底壳在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基于支撑壁包围的蜂鸣器槽;
所述支撑壁上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包围壁上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之间基于扩音通道连通。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穿孔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穿孔的截面积。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扩音通道具有自所述第一穿孔朝所述第二穿孔下降的坡度。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包围壁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电路板卡位凸起。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报警器壳体的背面设置有走线槽,所述安装腔和所述走线槽之间基于走线孔连通。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壳在边缘位置设置有固定耳。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报警器壳体还包括端盖;
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包围壁上并封闭所述安装腔。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端盖的制作材料为透明材料。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报警器,包括任一项所述的报警器壳体和报警电路板;
所述报警电路板的背面设置有蜂鸣器,所述报警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报警电路板的背面支撑在所述支撑壁上,所述蜂鸣器位于所述蜂鸣器槽中。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报警电路板的正面设置有发光芯片。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报警器壳体及报警器,该报警器壳体通过增设蜂鸣器槽及扩音通道,保证蜂鸣器发出的声波能够直接传递到外界,提高其传播效果;通过扩音通道的结构设计,可对声波的响度进行增益,提高了蜂鸣器发出声音的示警效果;相应的,该报警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利、警示效果好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器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器的爆炸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器的爆炸结构第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 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器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器的爆炸结构第一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器的爆炸结构第二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警器,该报警器包括报警器壳体,具体的,报警器壳体的作用为供报警器用于外部的安装以及向相关的部件提供安装固定的位置。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报警器包括报警器壳体以及报警电路板4为例进行说明。
基本的,所述报警器壳体包括底壳1;
所述底壳1的正面设置有基于包围壁包围的安装腔9,所述安装腔9用于容纳报警电路板4。
具体的,所述底壳1在所述安装腔9内设置有基于支撑壁包围的蜂鸣器槽5;支撑壁的端部可以对报警电路板4中的电路板进行限位,电路板上的蜂鸣器8设置位置则是对应于蜂鸣器槽5进行设置,以保证电路板在固定在安装腔9后,蜂鸣器8刚好能够落入至蜂鸣器槽5 中。
所述支撑壁上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包围壁上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之间基于扩音通道3连通。具体的,第一穿孔是指在支撑壁上的开孔,第二穿孔是指在包围壁上的开孔,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之间基于扩音通道3连通,即蜂鸣器8与外部空间之间是存在直接连通的通道,可供声音进行直接的传播,由于减少了声波在传递过程中的障碍,声波的损耗降低,响度增加。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穿孔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穿孔的截面积。相对于蜂鸣器8发出的声音不经过扩音通道3的实施方式,由于截面积的变化,声波在传递过程中的响度增加。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扩音通道3具有自所述第一穿孔朝所述第二穿孔下降的坡度。具体的,坡度的设置,可使如水滴等杂质进入至蜂鸣器槽5的难度增加,可一定程度上增加对报警器壳体内部的部件的保护性。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包围壁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电路板卡位凸起11。具体的,电路板卡位凸起11用于供电路板安装时的定位,例如,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报警器壳体结构,包围壁所围成的安装腔9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为了保证电路板安装时具有相对稳定的方位,电路板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其摆放姿态安排其上的与电路板卡位凸起11对应的电路板卡口的位置,以与电路板卡位凸起11适配。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报警器壳体的背面设置有走线槽,所述安装腔9和所述走线槽之间基于走线孔6连通。具体的,参照具体实施中所常见的安装场景,报警器一般是安装在天花上,相关的连接线路需要从天花的管道中引出,相应的,为了方便走线,走线槽可保证连接线不会影响报警器的吸顶安装,走线孔6能供连接线从报警器壳体的背面穿向正面,且保持隐藏。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壳1在边缘位置设置有固定耳7。固定耳7用于供报警器壳体在外部安装时的固定。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报警器壳体还包括端盖2;所述端盖2设置在所述包围壁上并封闭所述安装腔9。具体的,考虑到美观以及安装便利性等问题,所述报警器壳体还包括端盖2,所述端盖2可用于遮掩至于安装腔9内的零部件。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端盖2的制作材料为透明材料,端盖2的透明设计,可供光线从内部透出,即兼容具有闪光报警功能的报警电路板4。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报警器,包括任一项所述的报警器壳体和报警电路板4;
所述报警电路板4的背面设置有蜂鸣器8,所述报警电路板4设置在所述安装腔9内,所述报警电路板4的背面支撑在所述支撑壁上,所述蜂鸣器8位于所述蜂鸣器槽5中。相应的,当报警器采用上述的报警器壳体结构时,其安装方式为将蜂鸣器8设置在报警电路板4的合适位置上,以保证蜂鸣器8落在蜂鸣器槽5中,扩音通道3能够有效的对蜂鸣器8的声音产生增益。
需要说明的是,报警电路板4的具体电路结构以及其上所设置的零部件需要根据报警器的种类确认,可参照现有技术实施,本实用新型仅针对蜂鸣器8的设置位置进行限定。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报警电路板4的正面设置有发光芯片12。相应的,考虑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器壳体结构,蜂鸣器8和发光芯片12应分别设置在报警电路板4的两面上,以保证蜂鸣器8和发光芯片12能发挥其功能。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警器壳体及报警器,该报警器壳体通过增设蜂鸣器槽及扩音通道,保证蜂鸣器发出的声波能够直接传递到外界,提高其传播效果;通过扩音通道的结构设计,可对声波的响度进行增益,提高了蜂鸣器发出声音的示警效果;相应的,该报警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利、警示效果好等功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报警器壳体及报警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报警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壳体包括底壳;
所述底壳的正面设置有基于包围壁包围的安装腔,所述底壳在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基于支撑壁包围的蜂鸣器槽;
所述支撑壁上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包围壁上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之间基于扩音通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孔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穿孔的截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音通道具有自所述第一穿孔朝所述第二穿孔下降的坡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围壁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电路板卡位凸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壳体的背面设置有走线槽,所述安装腔和所述走线槽之间基于走线孔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在边缘位置设置有固定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壳体还包括端盖;
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包围壁上并封闭所述安装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报警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制作材料为透明材料。
9.一种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报警器壳体和报警电路板;
所述报警电路板的背面设置有蜂鸣器,所述报警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报警电路板的背面支撑在所述支撑壁上,所述蜂鸣器位于所述蜂鸣器槽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电路板的正面设置有发光芯片。
CN202121291573.6U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报警器壳体及报警器 Active CN216486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91573.6U CN216486678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报警器壳体及报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91573.6U CN216486678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报警器壳体及报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86678U true CN216486678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394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91573.6U Active CN216486678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报警器壳体及报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86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95261C2 (ru) Наушник
CN216486678U (zh) 一种报警器壳体及报警器
US4454927A (en) Reentrant cone driven loudspeaker
WO2017206374A1 (zh) 一种侧出音的防水手机终端
CN211860197U (zh) 终端设备的喇叭出音结构
CN215773497U (zh) 一种主动降噪蓝牙耳机
CN210579226U (zh) 一种指向性mems mic
CN211152171U (zh) 智能蓝牙耳机
CN210958713U (zh) 一种蓝牙耳机芯片的防水防潮结构
CN210297767U (zh) 一种扬声器出音孔和usb接口二合一结构
CN110351408B (zh) 一种电子设备出声结构
CN111083263A (zh) 终端设备的喇叭出音结构
CN112866840B (zh) 一种智能控制面板
CN219761075U (zh) 一种手机发声结构和移动设备
CN217985390U (zh) 一种双喇叭结构
CN217011103U (zh) 一种改善密封发声舱体的新型音响
CN210381278U (zh) 一种防水音腔壳
CN219802547U (zh) 一种气传导耳机
CN218734761U (zh) 一种音箱的走线结构和音箱
CN213368093U (zh) 一种耳机
CN211182624U (zh) 一种可出音的连接器母座及移动终端
CN219499511U (zh) 一种耳机
CN216356802U (zh)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CN218830560U (zh) 一种集成麦克风的降噪耳机喇叭
CN214851770U (zh) 一种具有喇叭密封结构的无线耳机前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