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2657U - 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82657U
CN216482657U CN202123308182.3U CN202123308182U CN216482657U CN 216482657 U CN216482657 U CN 216482657U CN 202123308182 U CN202123308182 U CN 202123308182U CN 216482657 U CN216482657 U CN 216482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rod
handle
clamp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081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斌
李志远
岳伟
张剑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dao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dao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dao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dao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081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82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82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82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径向尺寸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输出轴大齿轮的径向尺寸测量工装;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包括两个定位块、两个夹持工装和测量仪,两个定位块分置传动齿轮的两侧,两个定位块之间相隔42‑43个齿,每个定位块均通过夹持工装锁定在传动齿轮上,定位块上的定位杆插入到对应的齿缝内,测量尺的基础卡头顶在其中一根定位杆的端头,测量尺的活动卡头顶在另一根定位杆的端头,通过定位块上的定位杆来确定测量尺的测量位置,定位效果更佳,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径向尺寸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输出轴大齿轮的径向尺寸测量工装。
背景技术
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系统普遍采用的传动形式,在很多的机械结构中是不可替代的传动形式,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传动精度、使用性能、使用寿命、噪声振动等重要指标。在动车的传动系统中,输出轴大齿轮是动力传动的主要部件,在动车的运行过程中,输出轴大齿轮的径向会产生磨损,为了保证动力传动的稳定性,输出轴大齿轮的径向尺寸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
在传统的输出轴大齿轮径向尺寸检测中,是将测量仪的两个测量卡头分别卡在大齿轮的两个齿缝之间,两个齿缝之间相隔42-43个齿,为了保证两侧卡头的位置在同一径向平面内,操作人员通过肉眼判断测量卡头的位置,由于大齿轮的径向尺寸较大,通过肉眼判断是很难准确定位卡头的位置。另外,测量卡头在大齿轮上易滑动,无法实现准确定位,易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误差高,难以准确反应大齿轮的实际磨损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用于快速检测输出轴大齿轮的磨损量,以保证输出轴大齿轮的配合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包括两个定位块、两个夹持工装和测量仪,两个夹持工装分别定位对应的定位块,通过两个定位块来定位测量仪在输出轴大齿轮上的测量位置,准确快捷。
其中,定位块包括基板和定位杆,定位杆固定在基板的中部,定位杆的直径与输出轴大齿轮的齿缝宽度相同,定位杆的中心轴线与基板之间的夹角为72°,72°的夹角与输出轴大齿轮的齿缝倾斜角度相同,当基板紧贴输出轴大齿轮的侧面时,定位杆可以插入到对应的齿缝内。
其中一个定位块的基板内侧面抵在传动齿轮的侧面,定位块的基板外侧面通过夹持工装定位在传动齿轮侧面上,定位块的定位杆插入到传动齿轮的任意相邻两齿之间。
另一个定位块的基板内侧面抵在传动齿轮的侧面,定位块的基板外侧面通过夹持工装定位在传动齿轮侧面上,定位块的定位杆插入到传动齿轮的任意相邻两齿之间;
两个定位块布置在传动齿轮的同一侧,两个定位块的定位杆插入到传动齿轮齿缝的深度一致,两个定位块之间相隔42-43个齿。
测量仪包括测量尺,测量尺的一端设有手持端,手持端上套装有防滑套,测量尺的另一端设有显示端子,测量尺上设有基础卡尺,基础卡尺的末端设有基础卡头,测量尺上设有可沿测量尺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活动卡尺,活动卡尺的末端设有移动卡头,基础卡头顶在一个定位杆的端头,移动卡头顶在另一个定位杆的端头,由于两个定位杆延伸入传动齿轮齿缝的深度一致,通过两个定位杆来定位,保证基础卡头与移动卡头的测量位置保持一致。
其中,作为一种连接方式,基板上开有螺纹孔,定位杆的一端设有螺纹端,定位杆的螺纹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定位杆的螺纹端与螺纹孔之间采用螺纹胶密封,以保证定位杆与基板的连接稳定性。
其中,作为另一种连接方式,定位杆的一端焊接在基板上,定位杆与基板稳定连接。
其中,作为优选的,定位杆长度为30-40mm。
夹持工装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中部铰接,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之间压装有弹性件,第一手柄的内侧装有滑杆,第二手柄的内侧设有限位套,滑杆插入到限位套内,滑杆可以限位套内往复运动。
第一手柄的顶端装有第一夹持杆,第一夹持杆的顶部装有第一夹持端头,第一夹持端头压在传动齿轮的侧面,第二手柄的顶端装有第二夹持杆,第二夹持杆的顶部装有第二夹持端头,第二夹持端头压在定位块的外侧面上。
第一夹持端头的接触面设有防滑纹,第二夹持端头的接触面设有防滑纹,第一夹持端头和第二夹持端头的防滑纹能够增加接触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定位块和夹持工装,通过定位块上的定位杆来精确定位测量尺的检测位置,相对于传统的肉眼检测,定位效果更佳,另外,测量尺不会随意滑动,测量结果更为准确。另外,夹持工装拆装方便,方便工人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过程示意图。
图2为检测尺在齿缝中的检测点位置示意图。
图3为测量尺在齿轮上的检测位置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测量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定位块的立体图。
图6为定位块的正视图。
图中,1为定位块,11为基板,12为定位杆,2为夹持工装,21为第一手柄,22为第二手柄,23为弹性件,24为滑杆,25为限位套,26为第一夹持杆,27为第一夹持端头,28为第二夹持杆,29为第二夹持端头,3为测量仪,31为手持端,32为防滑套,33为显示端子,34为基础卡尺,35为基础卡头,36为活动卡尺,37为移动卡头,38为测量尺,4为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包括两个定位块1、两个夹持工装2和测量仪3,两个夹持工装2分别定位对应的定位块1,通过两个定位块1来定位测量仪3在传动齿轮4上的测量位置,准确快捷。
如图5-图6所示,定位块1包括基板11和定位杆12,定位杆12固定在基板11的中部,定位杆12的直径与传动齿轮4的齿缝宽度相同,定位杆12的中心轴线与基板11之间的夹角为72°,72°的夹角与庝齿轮的齿缝倾斜角度相同,当基板11紧贴传动齿轮4的侧面时,定位杆12可以插入到对应的齿缝内。
其中一个定位块1的基板11内侧面抵在传动齿轮4的侧面,定位块1的基板11外侧面通过夹持工装2定位在传动齿轮4侧面上,定位块1的定位杆12插入到传动齿轮4的任意相邻两齿之间。
另一个定位块1的基板11内侧面抵在传动齿轮4的侧面,定位块1的基板11外侧面通过夹持工装2定位在传动齿轮4侧面上,定位块1的定位杆12插入到传动齿轮4的任意相邻两齿之间。
传动齿轮4的齿数为85个齿,两个定位块1布置在传动齿轮4的同一侧,两个定位块1的定位杆12插入到传动齿轮4齿缝的深度一致,两个定位块1之间相隔42-43个齿。
如图4所示,测量仪3包括测量尺38,测量尺38的一端设有手持端31,手持端31上套装有防滑套32,测量尺38的另一端设有显示端子33,测量尺38上设有基础卡尺34,基础卡尺34的末端设有基础卡头35,测量尺38上设有可沿测量尺38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活动卡尺36,活动卡尺36的末端设有移动卡头37。如图2所示,基础卡头35顶在一个定位杆12的端头,移动卡头37顶在另一个定位杆12的端头,由于两个定位杆12延伸入传动齿轮4齿缝的深度一致,通过两个定位杆12来定位,图2中的定位点为测量仪3的测量位置,两个定位块1能够保证基础卡头35与移动卡头37的测量位置保持一致。
其中,作为一种连接方式,基板11上开有螺纹孔,定位杆12的一端设有螺纹端,定位杆12的螺纹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定位杆12的螺纹端与螺纹孔之间采用螺纹胶密封,以保证定位杆12与基板11的连接稳定性。
其中,作为另一种连接方式,定位杆12的一端焊接在基板11上,定位杆12与基板11稳定连接。
其中,作为优选的,定位杆12长度为30-40mm。
夹持工装2包括第一手柄21和第二手柄22,第一手柄21和第二手柄22的中部铰接,第一手柄21与第二手柄22之间压装有弹性件23,第一手柄21的内侧装有滑杆24,第二手柄22的内侧设有限位套25,滑杆24插入到限位套25内,滑杆24可以限位套25内往复运动。
第一手柄21的顶端装有第一夹持杆26,第一夹持杆26的顶部装有第一夹持端头27,第一夹持端头27压在传动齿轮4的侧面,第二手柄22的顶端装有第二夹持杆28,第二夹持杆28的顶部装有第二夹持端头29,第二夹持端头29压在定位块1的外侧面上。初始状态下,第一夹持端头27与第二夹持端头29贴合在一起,按压夹持工装2的手柄,第一夹持端头27与第二夹持端头29之间的间距增大。
第一夹持端头27的接触面设有防滑纹,第二夹持端头29的接触面设有防滑纹,第一夹持端头27和第二夹持端头29的防滑纹能够增加接触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一、将其中一个定位块1贴近传动齿轮4的侧面,将定位块1的定位杆12插入到两个相邻齿的齿缝之间,手持夹持工装2,按压手柄,第一夹持端头27与第二夹持端头29之间的间距增大,夹持工装2的第一夹持端头27夹在传动齿轮4的一侧,夹持工作的第二夹持端头29夹在定位块1的基板11上,夹持工装2将定位块1卡在齿缝内。
二、顺时针数过42齿/43齿,具体齿数根据实际检测需要来定,将另一个定位块1的定位杆12插入到对应的齿缝中,将另一个夹持工装2将定位块1卡在对应的齿缝内。
三、将测量尺的基础卡头35顶在对应齿缝的定位杆12端头上,将测量尺的移动卡头37顶在另一个对应齿缝的定位杆12端头上,读取显示端子33上的数据并记录。
四、将定位块1旋转120度,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测量和记录,重复操作两次,记录三次测量值。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定位块1和夹持工装2,通过定位块1上的定位杆12来精确定位测量尺的检测位置,相对于传统的肉眼检测,定位效果更佳,另外,测量尺不会随意滑动,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定位块(1)、两个夹持工装(2)和测量仪(3);
所述定位块(1)包括基板(11)和定位杆(12),所述定位杆(12)固定在基板(11)的中部,所述定位杆(12)的中心轴线与基板(11)之间的夹角为72°;
其中一个定位块(1)的基板(11)内侧面抵在传动齿轮(4)的侧面,定位块(1)的基板(11)外侧面通过夹持工装(2)定位在传动齿轮(4)上,定位块(1)的定位杆(12)插入到传动齿轮(4)的任意相邻两齿之间;
另一个定位块(1)的基板(11)内侧面抵在传动齿轮(4)的侧面,定位块(1)的基板(11)外侧面通过夹持工装(2)定位在传动齿轮(4)上,定位块(1)的定位杆(12)插入到传动齿轮(4)的任意相邻两齿之间;
两个所述定位块(1)布置在传动齿轮(4)的同一侧,两个所述定位块(1)之间相隔42-43个齿;
所述测量仪(3)包括测量尺(38),所述测量尺(38)的一端设有手持端(31),手持端(31)上套装有防滑套(32),所述测量尺(38)的另一端设有显示端子(33),所述测量尺(38)上设有基础卡尺(34),基础卡尺(34)的末端设有基础卡头(35),测量尺(38)上设有可沿测量尺(38)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活动卡尺(36),活动卡尺(36)的末端设有移动卡头(37),所述基础卡头(35)顶在一个定位杆(12)的端头,所述移动卡头(37)顶在另一个定位杆(12)的端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上开有螺纹孔,定位杆(12)的一端设有螺纹端,定位杆(12)的螺纹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定位杆(12)的螺纹端与螺纹孔之间采用螺纹胶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12)的一端焊接在基板(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12)长度为30-4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工装(2)包括第一手柄(21)和第二手柄(22),第一手柄(21)和第二手柄(22)的中部铰接,第一手柄(21)与第二手柄(22)之间压装有弹性件(23),第一手柄(21)的内侧装有滑杆(24),第二手柄(22)的内侧设有限位套(25),滑杆(24)插入到限位套(25)内;
第一手柄(21)的顶端装有第一夹持杆(26),第一夹持杆(26)的顶部装有第一夹持端头(27),第一夹持端头(27)压在传动齿轮(4)的侧面,第二手柄(22)的顶端装有第二夹持杆(28),第二夹持杆(28)的顶部装有第二夹持端头(29),第二夹持端头(29)压在定位块(1)的外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端头(27)的接触面设有防滑纹,所述第二夹持端头(29)的接触面设有防滑纹。
CN202123308182.3U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 Active CN216482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8182.3U CN216482657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8182.3U CN216482657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82657U true CN216482657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28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08182.3U Active CN216482657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826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62384U (zh) 转盘大面测量装置
CN216482657U (zh) 一种齿轮磨损量辅助测量工装
CN209978774U (zh) 一种双向长度检测测量仪
CN102147224B (zh) 新型叶片总长检测量具
CN110186353B (zh) 火车车轮径向尺寸量具及火车车轮径向尺寸测量方法
CN213179810U (zh) 一种精确测量深内孔凹槽深度和槽口宽度的测量装置
CN210570318U (zh) 一种桥架零件的综合位置度检具
CN2312454Y (zh) 对中式圆柱形岩样间接拉伸试验装置
CN210036542U (zh) 火车车轮径向尺寸量具
CN210849432U (zh) 一种用于反面加工找正的反向寻边器
CN210499250U (zh) 一种回转部件
CN211855128U (zh) 一种齿条的锥部测量装置
CN201559123U (zh) 磨床量具
CN209878502U (zh) 一种钢筋冷弯任意角度试验装置
CN216348156U (zh) 一种卡尺装置
CN207779293U (zh) 一种用于检测含圆弧曲面的工件圆弧半径的装置
CN210731315U (zh) 一种链轮气割定位辅助装置
CN108061518B (zh) 一种轴叉检测工具
CN204963777U (zh) 一种气门间隙检测量具
CN212658217U (zh) 一种相位检测仪
CN216925497U (zh) 一种便携式壁厚检测工装
CN213274046U (zh) 一种用于检测榫头工作面厚度的检测装置
CN219714206U (zh) 一种刀具磨损量精确读尺
CN214308480U (zh) 一种汽车花键轴生产中用的质量检测装置
CN218155925U (zh) 齿轮跨棒距测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