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2445U - 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82445U
CN216482445U CN202123293776.1U CN202123293776U CN216482445U CN 216482445 U CN216482445 U CN 216482445U CN 202123293776 U CN202123293776 U CN 202123293776U CN 216482445 U CN216482445 U CN 2164824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fixedly connected
heat
pipe
thick bambo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937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超
王常委
杨伟
蔡智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hangto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Changt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Changto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Changt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937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824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824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824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涉及蓄热器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底座中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筒,所述密封筒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六个蓄热筒,能够贮存更多的热量,打开气缸推动连接板和第一输汽管向下移动,使第一输汽管套进相应的进汽口,向蓄热筒内部注入蒸汽,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蓄热筒内部气压达到最大后,该蓄热筒内部贮存满热量后,蒸汽顺着第二输汽管进入密封筒内部,蒸汽推动叶轮,带动连接轴和连接柱转动,进入密封筒内部的蒸汽顺着回汽管回到进汽管内部,继续循环推动叶轮,节约了能源,避免能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
背景技术
蓄热装置又称蒸汽蓄热,是以水为蓄热介质的蒸汽容器。是提高蒸汽使用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高效节能减排设备,蒸汽蓄热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纺织印染、化纤、制浆造纸、酿酒、制药、食品加工、发电等行业。
现有的蓄热器只有单独的蓄热结构,蓄热量少,不能贮存更多的热量,造成部分热量散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底座中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筒,所述密封筒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叶轮,所述转轴上端转动连接在密封筒上端,所述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转动连接在限位滑槽内部,所述连接柱侧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六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中部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中部设置有蓄热筒,所述蓄热筒内部底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蓄热筒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汽口,所述进汽口上端滑动连接有第一输汽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上表面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汽管,气缸向下推动连接板和第一输汽管,使第一输汽管一端套住轴承,气缸向上推动连接板和第一输汽管,使第一输汽管一端远离轴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输汽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汽管,所述第二输汽管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筒一侧下端,蒸汽从第二输汽管进入密封筒内部,推动连接轴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输汽管和第二输汽管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进汽管,所述进汽管中部固定连接有回汽管,所述回汽管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筒另一侧下端,所述第二输汽管和回汽管均穿过底座内部,进汽管和锅炉相连接,蒸汽从进汽管进入第一输汽管和第二输汽管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汽口下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第一输汽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第二输汽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回汽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打开电磁阀,使第一输汽管、第二输汽管和进汽口内部通道,方便蒸汽流通,通过单向阀使蒸汽只能从回汽管流到进汽管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中部转动连接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位于限位滑槽正下方,限位环在限位滑槽内部滑动的同时,限位环和滚珠也相互滑动,减少了限位环和连接柱滑动的摩擦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内部滑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中部滑动连接有垫片,所述螺栓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通过螺栓和螺母,将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固定在一起,从而将蓄热筒和连接柱固定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上表面另一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电性连接有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台控制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设置有六个蓄热筒,能够贮存更多的热量,打开气缸推动连接板和第一输汽管向下移动,使第一输汽管套进相应的进汽口,打开第一输汽管和进汽口上的电磁阀,向蓄热筒内部注入蒸汽,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蓄热筒内部气压达到最大后,该蓄热筒内部贮存满热量,关闭第一输汽管和进汽口上的电磁阀,气缸向上推动连接板和第一输汽管,打开第二输汽管上的电磁阀,蒸汽顺着第二输汽管进入密封筒内部,蒸汽推动叶轮,带动连接轴和连接柱转动,进入密封筒内部的蒸汽顺着回汽管回到进汽管内部,继续循环推动叶轮,节约了能源,避免能源的浪费,使连接柱通过固定块带动蓄热筒转动,将未贮存热量的蓄热筒转动到第一输汽管下端,第一输汽管继续套住轴承,对蓄热筒内部贮存热量,增加了蓄热器的蓄热量,避免了热量得不到贮存而浪费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套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套剖面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蓄热筒剖面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筒剖面立体结构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控制台;3、进汽管;4、第一输汽管;5、第二输汽管;6、回汽管;7、气缸;8、连接板;9、连接柱;10、蓄热筒;11、限位滑槽;12、滚珠;13、电磁阀;14、固定块;15、第一固定套;16、第二固定套;17、密封筒;18、转筒;19、连接块;20、固定轴;21、固定耳;22、螺栓;23、垫片;24、螺母;25、压力传感器;26、进汽口;27、连接轴;28、转轴;29、叶轮;30、轴承;31、单向阀;32、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中部设置有限位滑槽11,底座1中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筒17,密封筒17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轴承30,轴承30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28,转轴28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叶轮29,转轴28上端转动连接在密封筒17上端,转轴28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7,连接轴27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9,连接柱9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2,限位环32转动连接在限位滑槽11内部,连接柱9侧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六个固定块14,固定块14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套15,第一固定套15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筒18,转筒18中部转动连接有固定轴20,固定轴20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9,连接块19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套16,第一固定套15和第二固定套16中部设置有蓄热筒10,蓄热筒10内部底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5,蓄热筒10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汽口26,进汽口26上端滑动连接有第一输汽管4,将进汽管3和锅炉相连,通过气缸7带动连接板8和第一输汽管4向下,使第一输汽管4套住进汽口26,之后打开第一输汽管4和进汽口26上的电磁阀13,蒸汽顺着进汽管3和第一输汽管4通过进汽口26进入蓄热筒10内部,压力传感器25能够检测蓄热筒10内部的压强,当蓄热筒10内部的压强达到最大值,关闭第一输汽管4和进汽口26上的电磁阀13,同时打开第二输汽管5上的电磁阀13,蒸汽顺着第二输汽管5进入密封筒17内部,蒸汽推动叶轮29,带动连接轴27和连接柱9转动,进入密封筒17内部的蒸汽顺着回汽管6回到进汽管3内部,继续从顺着第二输汽管5进入密封筒17内部,从而循环利用蒸汽推动叶轮29,节约了能源,避免能源的浪费,使连接柱9通过固定块14带动蓄热筒10转动,将未贮存热量的蓄热筒10转动到第一输汽管4下端,第一输汽管4继续套住轴承30,对蓄热筒10内部贮存热量,增加了蓄热器的蓄热量,避免了热量得不到贮存而浪费的现象。
底座1上表面另一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台2,控制台2电性连接有电磁阀13和压力传感器25,第一固定套15和第二固定套16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耳21,固定耳21内部滑动连接有螺栓22,螺栓22中部滑动连接有垫片23,螺栓22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24,扭动螺母24,使螺栓22和螺母24分开,使第二固定套16绕着固定轴20转动,将蓄热筒10都放进第一固定套15和第二固定套16之间,在转动第二固定套16,使两个固定耳21贴紧,将螺栓22穿过固定耳21中部,将垫片23套进螺栓22,在将螺母24扭进螺栓22一端并扭进,从而将蓄热筒10固定在第一固定套15和第二固定套16之间,底座1中部转动连接有若干滚珠12,滚珠12位于限位滑槽11正下方,第一输汽管4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汽管5,第二输汽管5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筒17一侧下端,第一输汽管4和第二输汽管5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进汽管3,进汽管3中部固定连接有回汽管6,回汽管6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筒17另一侧下端,第二输汽管5和回汽管6均穿过底座1内部,进汽口26下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3,第一输汽管4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3,第二输汽管5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3,回汽管6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阀31,底座1上表面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气缸7,气缸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汽管4。
工作原理:使用时,扭动螺母24,使螺栓22和螺母24分开,使第二固定套16绕着固定轴20转动,将蓄热筒10都放进第一固定套15和第二固定套16之间,在转动第二固定套16,使两个固定耳21贴紧,将螺栓22穿过固定耳21中部,将垫片23套进螺栓22,在将螺母24扭进螺栓22一端并扭进,从而将蓄热筒10固定在第一固定套15和第二固定套16之间,将进汽管3和锅炉相连,通过气缸7带动连接板8和第一输汽管4向下,使第一输汽管4套进进汽口26内部,之后打开第一输汽管4和进汽口26上的电磁阀13,蒸汽顺着进汽管3和第一输汽管4通过进汽口26进入蓄热筒10内部,压力传感器25能够检测蓄热筒10内部的压强,当蓄热筒10内部的压强达到最大值,关闭第一输汽管4和进汽口26上的电磁阀13,同时打开第二输汽管5上的电磁阀13,蒸汽顺着第二输汽管5进入密封筒17内部,蒸汽推动叶轮29,带动连接轴27和连接柱9转动,进入密封筒17内部的蒸汽顺着回汽管6回到进汽管3内部,继续从顺着第二输汽管5进入密封筒17内部,从而循环利用蒸汽推动叶轮29,节约了能源,避免能源的浪费,使连接柱9通过固定块14带动蓄热筒10转动,将未贮存热量的蓄热筒10转动到第一输汽管4下端,第一输汽管4继续套住轴承30,对蓄热筒10内部贮存热量,增加了蓄热器的蓄热量,避免了热量得不到贮存而浪费的现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部设置有限位滑槽(11),所述底座(1)中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筒(17),所述密封筒(17)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轴承(30),所述轴承(30)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28),所述转轴(28)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叶轮(29),所述转轴(28)上端转动连接在密封筒(17)上端,所述转轴(28)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7),所述连接轴(27)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2),所述限位环(32)转动连接在限位滑槽(11)内部,所述连接柱(9)侧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六个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套(15),所述第一固定套(15)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筒(18),所述转筒(18)中部转动连接有固定轴(20),所述固定轴(20)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9),所述连接块(19)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套(16),所述第一固定套(15)和第二固定套(16)中部设置有蓄热筒(10),所述蓄热筒(10)内部底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5),所述蓄热筒(10)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汽口(26),所述进汽口(26)上端滑动连接有第一输汽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气缸(7),所述气缸(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汽管(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汽管(4)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汽管(5),所述第二输汽管(5)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筒(17)一侧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汽管(4)和第二输汽管(5)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进汽管(3),所述进汽管(3)中部固定连接有回汽管(6),所述回汽管(6)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筒(17)另一侧下端,所述第二输汽管(5)和回汽管(6)均穿过底座(1)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汽口(26)下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3),所述第一输汽管(4)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3),所述第二输汽管(5)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3),所述回汽管(6)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阀(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部转动连接有若干滚珠(12),所述滚珠(12)位于限位滑槽(11)正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套(15)和第二固定套(16)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耳(21),所述固定耳(21)内部滑动连接有螺栓(22),所述螺栓(22)中部滑动连接有垫片(23),所述螺栓(22)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另一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台(2),所述控制台(2)电性连接有电磁阀(13)和压力传感器(25)。
CN202123293776.1U 2021-12-26 2021-12-26 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 Active CN2164824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3776.1U CN216482445U (zh) 2021-12-26 2021-12-26 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3776.1U CN216482445U (zh) 2021-12-26 2021-12-26 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82445U true CN216482445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27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93776.1U Active CN216482445U (zh) 2021-12-26 2021-12-26 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824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59912U (zh) 一种电动挤压煎药机
CN216482445U (zh) 一种有效贮存热量的蓄热器
CN209519977U (zh) 一种铜线表面防腐处理装置
CN207000799U (zh) 一种节能新型舷外机散热系统
CN113028846A (zh) 一种天然气熔铝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08976338U (zh) 一种合成革清洗烘干装置
CN208686830U (zh) 一种可调整型轴承箱
CN208778159U (zh) 一种综采工作面液动注浆机
CN106623359A (zh) 工业厂房废料处理装置
CN207660834U (zh) 一种耐用的单级无泄漏糖浆泵
CN214581877U (zh) 一种地热水供暖回灌隔热保温装置
CN205228229U (zh) 蒸汽换热器
CN201220446Y (zh) 一种正负压木材改性干燥一体机设备
CN208831629U (zh) 拉丝机专用硬齿面减速器
CN208635610U (zh) 一种食用油用冷却装置
CN208984457U (zh) 一种集装袋性能测试设备
CN206563443U (zh) 一种真空加热管倒置使用的太阳能加热器
CN207159204U (zh) 一种新型搅拌式发酵罐
CN206660142U (zh) 一种中药材蒸煮罐
CN204854030U (zh) 非饱和逆循环式一体机
CN206563440U (zh) 一种真空加热管可翻转的太阳能加热器
CN208282414U (zh) 开水机排空装置
CN216594025U (zh) 一种泵体内气压检测装置
CN216204930U (zh) 一种生产效率高的米粉干燥机
CN215568758U (zh) 一种节能型高温蒸汽输送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