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6743U - 把手锁 - Google Patents
把手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76743U CN216476743U CN202122473550.3U CN202122473550U CN216476743U CN 216476743 U CN216476743 U CN 216476743U CN 202122473550 U CN202122473550 U CN 202122473550U CN 216476743 U CN216476743 U CN 2164767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assembly
- unlocking
- locking
- det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把手锁,包括:安装组件;把手组件;闭锁件,闭锁件具有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闭锁件开设有解锁腔和紧急解锁腔;解锁组件,解锁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凸轮,凸轮偏心设置在驱动件的输出轴上,凸轮位于解锁腔内,并在转动时挤压解锁腔的内壁,以带动闭锁件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紧急解锁组件,紧急解锁组件的一端伸入至紧急解锁腔内,并能够挤压紧急解锁腔的内壁,以带动闭锁件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多个检测组件,闭锁件上和/或把手组件与安装组件之间设置有检测组件,并且各检测组件分别用于检测闭锁件的位置或把手组件的转动状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把手锁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把手锁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在电力等工业领域越来越多的用智能锁具替代传统机械锁具,以实现开闭锁设备及门锁的智能化管理及监控。把手锁作为常见的柜门等设备的锁具应用广泛。
目前的把手锁一般结构复杂,并且采用蓝牙控制开闭锁,蓝牙把手锁需要自带电池,电池定期更换增加了后期的锁具维护成本;且需要手机进行开闭锁操作,开锁流程相对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手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把手锁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把手锁,包括: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固定安装在待安装部件上;把手组件,把手组件与安装组件可转动连接;闭锁件,闭锁件活动设置在把手组件内,并具有伸入安装组件的闭锁位置和退出安装组件的解锁位置,闭锁件开设有解锁腔和紧急解锁腔;解锁组件,解锁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凸轮,凸轮偏心设置在驱动件的输出轴上,凸轮位于解锁腔内,并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时挤压解锁腔的内壁,以带动闭锁件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紧急解锁组件,紧急解锁组件的一端伸入至紧急解锁腔内,并能够挤压紧急解锁腔的内壁,以带动闭锁件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多个检测组件,闭锁件上和/或把手组件与安装组件之间设置有检测组件,并且各检测组件分别用于检测闭锁件的位置或把手组件的转动状态。
进一步地,闭锁件包括连接块和闭锁柱,连接块呈块状结构,解锁腔和紧急解锁腔设置在连接块上,并且二者之间互不连通,闭锁柱位于块状结构的一端外侧,安装组件开设有闭锁孔,闭锁柱能够伸入或退出闭锁孔,以锁定或解锁把手组件。
进一步地,把手锁还包括闭锁复位件,连接块还具有复位腔,闭锁复位件伸入至复位腔内,并且闭锁复位件的一端与复位腔的内壁抵接,另一端与把手组件抵接,并为闭锁件提供向闭锁位置运动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把手组件转动状态的第一检测组件,第一检测组件包括:触发弹子,触发弹子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把手组件内,安装组件具有检测孔,触发弹子能够伸入或退出检测孔;第一感应开关,第一感应开关位于触发弹子的运动路径上,并且在触发弹子受检测孔挤压退出检测孔时,触发弹子触发第一感应开关,以判断把手组件切换状态;弹子复位件,弹子复位件与触发弹子抵接,并为触发弹子提供伸入检测孔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触发弹子包括顺次连接的挤压部、限位部和检测部,挤压部呈弧形并能够伸入至检测孔内,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检测孔的直径,以控制触发弹子伸入检测孔的距离,检测部与第一感应开关配合,并在挤压部退出检测孔时触发第一感应开关。
进一步地,安装组件还具有滑槽,把手组件解锁转动时,触发弹子退出检测孔并伸入至滑槽内。
进一步地,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检测闭锁件位置的第二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凸起,检测凸起设置在闭锁件上,并与闭锁件同步运动;第二感应开关,第二感应开关位于检测凸起的运动路径上,并且在闭锁件运动至闭锁位置或解锁位置时,检测凸起触发第二感应开关,以判断闭锁件切换状态。
进一步地,第二感应开关为多个,并沿检测凸起的运动轨迹线排列,闭锁件位于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时分别触发不同的第二感应开关。
进一步地,紧急解锁组件包括:紧急解锁锁芯,紧急解锁锁芯与把手组件连接;紧急解锁转轴,紧急解锁转轴与紧急解锁锁芯驱动连接,紧急解锁转轴远离紧急解锁锁芯的一端具有非圆形和/或偏心设置的凸柱,凸柱伸入至紧急解锁腔内,并在紧急解锁转轴转动时挤压紧急解锁腔的内壁,以带动闭锁件向解锁位置运动。
进一步地,紧急解锁转轴远离紧急解锁锁芯的一端侧面具有限位槽,把手组件具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伸入至限位槽内,以控制紧急解锁转轴的转动范围。
进一步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把手具有容纳部和手柄部;线圈盒,线圈盒设置在容纳部内,用于与电脑钥匙匹配进行通讯和供电,线圈盒内设置有主控芯片,主控芯片与检测组件电连接,并根据检测组件检测到的信息判断把手锁的状态;锁体,锁体设置在容纳部内,且闭锁件、解锁组件、紧急解锁组件、检测组件均设置在锁体上,锁体的一部分穿过安装组件;闭锁附件,闭锁附件与锁体穿过安装组件的一端连接且二者同步转动,闭锁附件和容纳部分别位于安装组件的两侧,把手带动闭锁附件转动以对待安装部件解闭锁。
进一步地,把手锁还包括用于为把手组件提供转动手感的手感组件,手感组件包括:碰珠,碰珠径向活动设置在把手组件内,并跟随把手组件同步转动;开设在安装组件上的手感槽,把手组件转动时,碰珠伸入和退出手感槽内,为把手组件的转动提供手感。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上述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各部件之间协同作用,实现把手锁的解闭锁。具体而言,把手锁闭锁时,解锁组件不挤压闭锁件或者将闭锁件控制在闭锁位置,此时闭锁件伸入至安装组件内,从而阻碍把手组件相对于安装组件的转动,把手锁闭锁;当把手锁解锁时,通过电脑钥匙为解锁组件进行无线供电,驱动件带动凸轮转动,凸轮挤压解锁腔的内壁从而带动闭锁件向解锁位置运动,闭锁件退出安装组件,从而不再对把手组件的转动进行止挡,把手组件即可相对于安装组件转动,把手锁解锁。这样,把手锁整体结构紧凑,外部无线供电从而无需单独设置电源,无需后期维护,降低维护成本。同时把手锁还设置有紧急解锁组件,紧急解锁组件直接与闭锁件进行配合,在部分部件故障而无法正常解锁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紧急解锁钥匙驱动紧急解锁组件转动,紧急解锁组件直接带动闭锁件向解锁位置运动,实现把手锁的紧急解锁,从而使得把手锁具备紧急解锁功能。并且把手锁还设置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能够对闭锁件、把手组件的位置、状态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把手锁的具体状态,实现把手锁状态的准确判断和实时反馈。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把手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把手锁的爆炸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把手锁的闭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的把手锁的触发弹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中的把手锁的紧急解锁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把手锁在闭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把手锁在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把手锁在紧急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安装组件;11、闭锁孔;12、检测孔;13、滑槽;20、把手组件;21、把手;22、线圈盒;23、锁体;24、闭锁附件;30、闭锁件;31、解锁腔;32、紧急解锁腔;33、连接块;34、闭锁柱;35、复位腔;40、解锁组件;41、驱动件;42、凸轮;50、紧急解锁组件;51、紧急解锁锁芯;52、紧急解锁转轴;521、凸柱;522、限位槽;61、触发弹子;611、挤压部;612、限位部;613、检测部;62、第一感应开关;63、弹子复位件;64、检测凸起;65、第二感应开关;70、闭锁复位件;81、碰珠;82、手感槽;90、防水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把手锁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把手锁。
如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把手锁,包括安装组件10、把手组件20、闭锁件30、解锁组件40、紧急解锁组件50和多个检测组件,安装组件10固定安装在待安装部件上;把手组件20与安装组件10可转动连接;闭锁件30活动设置在把手组件20内,并具有伸入安装组件10的闭锁位置和退出安装组件10的解锁位置,闭锁件30开设有解锁腔31和紧急解锁腔32;解锁组件40包括驱动件41和凸轮42,凸轮42偏心设置在驱动件41的输出轴上,凸轮42位于解锁腔31内,并在驱动件41的驱动下转动时挤压解锁腔31的内壁,以带动闭锁件30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紧急解锁组件50的一端伸入至紧急解锁腔32内,并能够挤压紧急解锁腔32的内壁,以带动闭锁件30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闭锁件30上和/或把手组件20与安装组件10之间设置有检测组件,并且各检测组件分别用于检测闭锁件30的位置或把手组件20的转动状态。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各部件之间协同作用,实现把手锁的解闭锁。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把手锁闭锁时,解锁组件40不挤压闭锁件30或者将闭锁件30控制在闭锁位置,此时闭锁件30伸入至安装组件10内,从而阻碍把手组件20相对于安装组件10的转动,把手锁闭锁;如图7所示,当把手锁解锁时,通过电脑钥匙为解锁组件40进行无线供电,驱动件41带动凸轮42转动,凸轮42挤压解锁腔31的内壁从而带动闭锁件30向解锁位置运动,闭锁件30退出安装组件10,从而不再对把手组件20的转动进行止挡,把手组件20即可相对于安装组件10转动,把手锁解锁。这样,把手锁整体结构紧凑,外部无线供电从而无需单独设置电源,无需后期维护,降低维护成本。同时把手锁还设置有紧急解锁组件50,紧急解锁组件50直接与闭锁件30进行配合,在部分部件故障而无法正常解锁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紧急解锁钥匙驱动紧急解锁组件50转动,紧急解锁组件50直接带动闭锁件30向解锁位置运动,实现把手锁的紧急解锁,从而使得把手锁具备紧急解锁功能。并且把手锁还设置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能够对闭锁件30、把手组件20的位置、状态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把手锁的具体状态,实现把手锁状态的准确判断和实时反馈。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闭锁件30包括连接块33和闭锁柱34,其中连接块33呈块状结构,而闭锁柱34呈柱状结构,解锁腔31和紧急解锁腔32均开设在连接块33上,这样,解锁组件40和紧急解锁组件50即可通过挤压解锁腔31和紧急解锁腔32的方式实现带动闭锁件30运动的效果。并且本实施例的解锁腔31和紧急解锁腔32二者之间互不连通,从而避免解锁组件40和紧急解锁组件50之间相互影响。闭锁柱34位于块状结构的一端外侧面处,相应地,安装组件10开设有柱状的闭锁孔11,当闭锁件30运动时闭锁柱34即可伸入或退出闭锁孔11,以锁定或解锁把手组件20,并且由于连接块33的大小大于闭锁柱34的大小,因而当闭锁柱34完全伸入到闭锁孔11内时,连接块33与安装组件10的端面抵接,从而可以起到限制闭锁件30运动距离的效果。当然,闭锁件30的具体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例如设置成销轴状等。
在本实施例中,把手锁还包括闭锁复位件70,连接块33还具有复位腔35,复位腔35与解锁腔31和紧急解锁腔32二者也不连通。闭锁复位件70为弹簧,其一端伸入至复位腔35内,并与复位腔35的内壁抵接,另一端与把手组件20抵接,并为闭锁件30提供向闭锁位置运动的复位力,从而使得闭锁件30在未受到解锁组件40或者紧急解锁组件50挤压时在闭锁复位件70的作用下自动运动至闭锁位置,实现把手锁的自动闭锁。
本实施例的驱动件41采用电机,凸轮42偏心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凸轮42的端面还设置有凸点结构,以起到减少摩擦面面积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把手组件20转动状态的第一检测组件。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检测组件包括触发弹子61、第一感应开关62和弹子复位件63,触发弹子61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把手组件20内,安装组件10具有检测孔12,触发弹子61的一端能够伸入或退出检测孔12,当把手组件20转动至闭锁状态时,触发弹子61与检测孔12对齐,触发弹子61即可轴向移动伸入到检测孔12内,当把手组件20转动时,由于触发弹子61跟随把手组件20转动,因而检测孔12即会挤压触发弹子61,使得触发弹子61退出检测孔12,从而实现触发弹子61的轴向移动。同时第一感应开关62位于触发弹子61的运动路径上,这样,在触发弹子61受检测孔12挤压退出检测孔12时,触发弹子61即可触发第一感应开关62,以判断把手组件20切换状态,实现对把手组件20的检测。弹子复位件63为弹簧,其套设在触发弹子61上,并且一端与把手组件20的锁体23抵接,另一端与触发弹子61抵接,从而为触发弹子61提供伸入检测孔12的复位力,使得触发弹子61始终具有向伸入检测孔12的方向运动的趋势,保证触发弹子61能够准确可靠地检测把手组件20的状态。本实施例的第一感应开关62采用光电开关,当然,第一感应开关62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类型的开关或者其他部件。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触发弹子61包括顺次连接的挤压部611、限位部612和检测部613,挤压部611呈弧形并能够伸入至检测孔12内,本实施例将挤压部611设置成球状,以便于检测孔12挤压挤压部611时,将挤压部611挤压出检测孔12。限位部612与挤压部611的非弧形部分连接,且其直径大于检测孔12的直径,这样,当挤压部611伸入检测孔12内时,限位部612止挡在检测孔12的外边缘处,从而控制触发弹子61伸入检测孔12的距离,避免触发弹子61伸入检测孔12的距离过大导致无法解锁的情况。检测部613与限位部612远离挤压部611的一侧连接,并与第一感应开关62配合,当挤压部611在检测孔12的挤压下退出检测孔12时,检测部613运动至第一感应开关62的触发范围内,从而触发第一感应开关62。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组件10还具有滑槽13,滑槽13的深度小于检测孔12的深度,并且滑槽13可以是单独的凹槽,也可以沿把手组件20的周向延伸。当把手组件20解锁转动,检测孔12挤压触发弹子61退出检测孔12时,此时触发弹子61由检测孔12伸出并伸入至滑槽13内,且触发弹子61触发第一感应开关62,这样,在把手组件20转动至解锁状态时触发弹子61位于滑槽13内,或者把手组件20解锁转动过程中,触发弹子61在滑槽13内运动,从而对运动轨迹进行限制,保证触发弹子61的运动稳定可靠。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检测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闭锁件30位置的第二检测组件。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二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凸起64和第二感应开关65,检测凸起64设置在闭锁件30上,并与闭锁件30同步运动,本实施例在闭锁件30的侧面设置呈弯折状的结构,如图3所示,该结构作为检测凸起64,一方面可以与第二感应开关65配合,另一方面避免与解锁腔31、紧急解锁腔32等腔体之间干涉。第二感应开关65位于检测凸起64的运动路径上,这样,在闭锁件30运动至闭锁位置或解锁位置时,检测凸起64即会触发第二感应开关65,以判断闭锁件30切换状态,实现对闭锁件30状态的判断。本实施例的第二感应开关65采用光电开关,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类型的开关或者其他部件。
本实施例的第二感应开关65为多个,本实施例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感应开关65沿检测凸起64的运动轨迹线排列,这样,当闭锁件30位于闭锁位置时,检测凸起64触发一个第二感应开关65,当闭锁件30位于解锁位置时触发另一个第二感应开关65,这样,通过两个第二感应开关65实现对闭锁件30位置的可靠检测。当然,第二感应开关65也可以仅设置一个,通过该开关的触发与否判断闭锁件30的位置,亦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第二感应开关65的数量。
通过上述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分别对把手组件20和闭锁件30进行检测,从而可以对把手锁的状态进行全面检测,即既可以判断出把手锁的解闭锁状态,又可以判断出把手锁的转动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紧急解锁组件50包括紧急解锁锁芯51和紧急解锁转轴52,紧急解锁锁芯51与把手组件20的把手21连接;紧急解锁转轴52的一端设置有非圆形凹槽,通过非圆形凹槽与与紧急解锁锁芯51驱动连接。紧急解锁转轴52远离紧急解锁锁芯51的一端具有非圆形和/或偏心设置的凸柱521,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采用非圆形的凸柱521,凸柱521伸入至紧急解锁腔32内。如图8所示,当紧急解锁时,操作人员通过紧急解锁钥匙解锁并转动紧急解锁锁芯51,紧急解锁锁芯51带动紧急解锁转轴52转动,紧急解锁转轴52转动时凸柱521挤压紧急解锁腔32的内壁,从而带动闭锁件30向解锁位置运动,把手组件20可自由转动,把手锁解锁。
本实施例的紧急解锁转轴52远离紧急解锁锁芯51的一端侧面具有限位槽522,把手组件20具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伸入至限位槽522内,当紧急解锁转轴52转动时,限位槽522相对于限位凸起运动,从而控制紧急解锁转轴52的转动范围。
如图2、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把手组件20包括把手21、线圈盒22、锁体23和闭锁附件24,把手21具有容纳部和手柄部,容纳部用于容纳各部件,而手柄部用于供操作人员进行握持操作,紧急解锁转轴52即穿设在手柄部内,并伸入容纳部与容纳部内的闭锁件30配合,紧急解锁锁芯51设置在手柄部的自由端处,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用于遮挡的防尘盖等部件。线圈盒22设置在容纳部内,并且位于把手组件20的正面,其上开设有匹配凹部用于与电脑钥匙匹配进行通讯和供电,线圈盒22内设置有主控芯片,主控芯片与检测组件电连接,主控芯片起到控制判断作用,检测组件检测到的各种信息发送至主控芯片进行处理,主控芯片根据检测组件检测到的信息分析判断从而得到把手锁的状态,并向电脑钥匙进行反馈。锁体23设置在容纳部内,且闭锁件30、解锁组件40、紧急解锁组件50、检测组件均设置在锁体23上,锁体23可以根据需要由多个子部件拼接形成,例如本实施例的包括两个支架等,以便于将部件安装到锁体23内。本实施例的锁体23的一侧形成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穿设在安装组件10上,并且穿过安装组件10伸入到另一侧,闭锁附件24即与穿过安装组件10的连接结构连接,且二者同步转动,这样,闭锁附件24和容纳部分别位于安装组件10的两侧,安装时可以将把手21和闭锁附件24分别安装在柜门等待安装部件的内外两侧,闭锁附件24起到锁定柜门的作用,把手21带动闭锁附件24转动即可实现柜门的解闭锁。本实施例的闭锁附件24设置成锁舌状,其一端与连接结构连接,二者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垫片、定位挡片、锁紧挡圈等,而后通过螺钉锁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安装组件10包括安装件和螺母,安装件可穿设在柜门等待安装部件上,螺母与安装件之间螺纹配合,从而将安装件锁紧在待安装部件上,实现安装组件10的安装固定。安装件中部开设有过孔,供锁体23的连接结构等部件穿过。安装件远离螺母的一面上开设有闭锁孔11、检测孔12、滑槽13等,从而与闭锁件30、触发弹子61等部件进行配合,实现解闭锁和检测的效果。当然,安装件上也可以根据需要开设解锁孔,闭锁孔11用于在把手组件20转动至闭锁状态时进行锁定,而解锁孔可以用于在把手组件20转动至解锁状态时进行锁定,即当把手组件20位于解锁状态时,闭锁件30与解锁孔对齐,并能够伸入至解锁孔内,将把手组件20锁定在解锁状态。
本实施例的把手锁除了线圈盒22上开设有一匹配凹部外,并未开设有其他孔,而匹配凹部仅供电脑钥匙伸入,其并不与容纳部连通,因而把手锁整体无孔设计,防护等级高,同时在各部件的连接处,例如线圈盒22与容纳部的连接处、紧急解锁转轴52与手柄部之间、容纳部与安装组件10之间等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防水密封圈90,以防止内部进水,防水等级高。
本实施例的把手锁还包括用于为把手组件20提供转动手感的手感组件,手感组件包括碰珠81和手感槽82,碰珠81径向活动设置在把手组件20的连接结构内,并跟随把手组件20同步转动;手感槽82开设在安装组件10的安装件的过孔内壁上。当把手组件20转动时,碰珠81即可伸入和退出手感槽82内,从而为把手组件20的转动提供操作手感,便于操作人员判断把手组件20的转动位置。
本实施例的把手锁的使用过程如下:
解锁:如图7所示,电脑钥匙与线圈盒22配对发出解锁指令,读码正确,主控芯片给驱动件41供电,驱动件41带动凸轮42偏心转动,凸轮42挤压闭锁件30的解锁腔31的内壁,从而带动闭锁件30直线退出闭锁孔11,当闭锁件30的检测凸起64触发第二感应开关65时,驱动件41停止运动。转动把手21,检测孔12挤压触发弹子61,触发弹子61退出检测孔12,并触发第一感应开关62,主控芯片获得把手21解锁的信号,至此把手锁解锁完成。
紧急解锁:如图8所示,紧急解锁钥匙插入紧急解锁锁芯51,转动紧急解锁锁芯51,紧急解锁锁芯51带动紧急解锁转轴52转动,紧急解锁转轴52挤压闭锁件30的紧急解锁腔32的内壁,从而带动闭锁件30退出闭锁孔11,该过程中驱动件41保持不动作,把手21的转动限定被解除,至此把手锁紧急解锁完成。
闭锁:如图6所示,反向转动把手21到闭锁状态,触发弹子61在弹子复位件63的作用下伸入至检测孔12内,触发弹子61不再触发第一感应开关62,此时主控芯片给驱动件41供电,驱动件41带动凸轮42反向转动,从而带动闭锁件30反向移动进入闭锁孔11,当闭锁件30的检测凸起64触发另一个第一感应开关62时,驱动件41停止运动,此时把手21被限定不能转动,把手锁闭锁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指的是至少两个。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把手锁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2、把手锁整体结构紧凑,外部无线供电从而无需单独设置电源,无需后期维护,降低维护成;
3、把手锁具备紧急解锁功能;
4、检测组件能够对闭锁件、把手组件的位置、状态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把手锁的具体状态,实现把手锁状态的准确判断和实时反馈;
5、把手锁整体无孔设计,防护等级高,防止内部进水,防水等级高。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把手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组件(10),所述安装组件(10)固定安装在待安装部件上;
把手组件(20),所述把手组件(20)与所述安装组件(10)可转动连接;
闭锁件(30),所述闭锁件(30)活动设置在所述把手组件(20)内,并具有伸入所述安装组件(10)的闭锁位置和退出所述安装组件(10)的解锁位置,所述闭锁件(30)开设有解锁腔(31)和紧急解锁腔(32);
解锁组件(40),所述解锁组件(40)包括驱动件(41)和凸轮(42),所述凸轮(42)偏心设置在所述驱动件(41)的输出轴上,所述凸轮(42)位于所述解锁腔(31)内,并在所述驱动件(41)的驱动下转动时挤压所述解锁腔(31)的内壁,以带动所述闭锁件(30)在所述闭锁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运动;
紧急解锁组件(50),所述紧急解锁组件(50)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紧急解锁腔(32)内,并能够挤压所述紧急解锁腔(32)的内壁,以带动所述闭锁件(30)在所述闭锁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运动;
多个检测组件,所述闭锁件(30)上和/或所述把手组件(20)与所述安装组件(10)之间设置有所述检测组件,并且各所述检测组件分别用于检测所述闭锁件(30)的位置或所述把手组件(20)的转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件(30)包括连接块(33)和闭锁柱(34),所述连接块(33)呈块状结构,所述解锁腔(31)和所述紧急解锁腔(32)设置在所述连接块(33)上,并且二者之间互不连通,所述闭锁柱(34)位于所述块状结构的一端外侧,所述安装组件(10)开设有闭锁孔(11),所述闭锁柱(34)能够伸入或退出所述闭锁孔(11),以锁定或解锁所述把手组件(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锁还包括闭锁复位件(70),所述连接块(33)还具有复位腔(35),所述闭锁复位件(70)伸入至所述复位腔(35)内,并且所述闭锁复位件(70)的一端与所述复位腔(35)的内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把手组件(20)抵接,并为所述闭锁件(30)提供向所述闭锁位置运动的复位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把手组件(20)转动状态的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
触发弹子(61),所述触发弹子(61)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把手组件(20)内,所述安装组件(10)具有检测孔(12),所述触发弹子(61)能够伸入或退出所述检测孔(12);
第一感应开关(62),所述第一感应开关(62)位于所述触发弹子(61)的运动路径上,并且在所述触发弹子(61)受所述检测孔(12)挤压退出所述检测孔(12)时,所述触发弹子(61)触发所述第一感应开关(62),以判断所述把手组件(20)切换状态;
弹子复位件(63),所述弹子复位件(63)与所述触发弹子(61)抵接,并为所述触发弹子(61)提供伸入所述检测孔(12)的复位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弹子(61)包括顺次连接的挤压部(611)、限位部(612)和检测部(613),所述挤压部(611)呈弧形并能够伸入至所述检测孔(12)内,所述限位部(612)的直径大于所述检测孔(12)的直径,以控制所述触发弹子(61)伸入所述检测孔(12)的距离,所述检测部(613)与所述第一感应开关(62)配合,并在所述挤压部(611)退出所述检测孔(12)时触发所述第一感应开关(6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10)还具有滑槽(13),所述把手组件(20)解锁转动时,所述触发弹子(61)退出所述检测孔(12)并伸入至所述滑槽(13)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闭锁件(30)位置的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
检测凸起(64),所述检测凸起(64)设置在所述闭锁件(30)上,并与所述闭锁件(30)同步运动;
第二感应开关(65),所述第二感应开关(65)位于所述检测凸起(64)的运动路径上,并且在所述闭锁件(30)运动至所述闭锁位置或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检测凸起(64)触发所述第二感应开关(65),以判断所述闭锁件(30)切换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应开关(65)为多个,并沿所述检测凸起(64)的运动轨迹线排列,所述闭锁件(30)位于所述闭锁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时分别触发不同的所述第二感应开关(6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解锁组件(50)包括:
紧急解锁锁芯(51),所述紧急解锁锁芯(51)与所述把手组件(20)连接;
紧急解锁转轴(52),所述紧急解锁转轴(52)与所述紧急解锁锁芯(51)驱动连接,所述紧急解锁转轴(52)远离所述紧急解锁锁芯(51)的一端具有非圆形和/或偏心设置的凸柱(521),所述凸柱(521)伸入至所述紧急解锁腔(32)内,并在所述紧急解锁转轴(52)转动时挤压所述紧急解锁腔(32)的内壁,以带动所述闭锁件(30)向所述解锁位置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解锁转轴(52)远离所述紧急解锁锁芯(51)的一端侧面具有限位槽(522),所述把手组件(20)具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伸入至所述限位槽(522)内,以控制所述紧急解锁转轴(52)的转动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20)包括:
把手(21),所述把手(21)具有容纳部和手柄部;
线圈盒(22),所述线圈盒(22)设置在所述容纳部内,用于与电脑钥匙匹配进行通讯和供电,所述线圈盒(22)内设置有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检测组件电连接,并根据所述检测组件检测到的信息判断所述把手锁的状态;
锁体(23),所述锁体(23)设置在所述容纳部内,且所述闭锁件(30)、所述解锁组件(40)、所述紧急解锁组件(50)、所述检测组件均设置在所述锁体(23)上,所述锁体(23)的一部分穿过所述安装组件(10);
闭锁附件(24),所述闭锁附件(24)与所述锁体(23)穿过所述安装组件(10)的一端连接且二者同步转动,所述闭锁附件(24)和所述容纳部分别位于所述安装组件(10)的两侧,所述把手(21)带动所述闭锁附件(24)转动以对所述待安装部件解闭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锁还包括用于为所述把手组件(20)提供转动手感的手感组件,所述手感组件包括:
碰珠(81),所述碰珠(81)径向活动设置在所述把手组件(20)内,并跟随所述把手组件(20)同步转动;
开设在所述安装组件(10)上的手感槽(82),所述把手组件(20)转动时,所述碰珠(81)伸入和退出所述手感槽(82)内,为所述把手组件(20)的转动提供手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73550.3U CN216476743U (zh) | 2021-10-13 | 2021-10-13 | 把手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73550.3U CN216476743U (zh) | 2021-10-13 | 2021-10-13 | 把手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76743U true CN216476743U (zh) | 2022-05-10 |
Family
ID=81440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473550.3U Active CN216476743U (zh) | 2021-10-13 | 2021-10-13 | 把手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76743U (zh) |
-
2021
- 2021-10-13 CN CN202122473550.3U patent/CN21647674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220047860A (ko) | 잠금 실린더 및 잠금 해제 키 | |
CN110219522B (zh) | 地线锁及解锁钥匙 | |
CN216476743U (zh) | 把手锁 | |
CN215332038U (zh) | 智能面板锁 | |
CN111441659B (zh) | 离心式电子锁芯及离心式电子锁 | |
CN114541876B (zh) | 门锁 | |
CN111456565A (zh) | 锁具 | |
CN215332080U (zh) | 智能机柜锁 | |
CN110676090A (zh) | 防误锁具 | |
CN111206833A (zh) | 锁具 | |
CN216110123U (zh) | 把手锁 | |
CN110714660A (zh) | 一种电子锁的双开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锁 | |
CN215332040U (zh) | 栓式锁具 | |
CN211549172U (zh) | 机电双开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智能锁具 | |
CN211173464U (zh) | 插芯锁 | |
CN109519059B (zh) | 锁具装置、解锁方法和闭锁方法 | |
CN113445823B (zh) | 锁芯 | |
CN109767938B (zh) | 压板闭锁装置 | |
CN211572970U (zh) | 一种电子锁的双开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锁 | |
CN213269350U (zh) | 锁芯 | |
CN214463366U (zh) | 挂锁 | |
CN218324328U (zh) | 一种无钥匙上锁的锁具 | |
CN114763724A (zh) | 双锁芯锁头 | |
CN109667475B (zh) | 锁具 | |
CN215332100U (zh) | 锁具闭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