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2506U - 一种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净水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72506U CN216472506U CN202122216461.0U CN202122216461U CN216472506U CN 216472506 U CN216472506 U CN 216472506U CN 202122216461 U CN202122216461 U CN 202122216461U CN 216472506 U CN216472506 U CN 2164725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 element
- pure water
- shell
- water inlet
- reverse osmos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水器,具有便于小型化设计,更换成本低,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装配难度小等特点,包括:前置滤芯和复合滤芯;前置滤芯包括第一壳体和设在第一壳体内的过滤滤芯,第一壳体设有原水进水口和第一纯水出水口,原水进水口、第一纯水出水口分别连通过滤滤芯的进水端、出水端;复合滤芯包括第二壳体和设在第二壳体内的过滤滤芯组,第二壳体设有纯水进水口、废水排出口和第二纯水出口,纯水进水口连通第一纯水出水口;过滤滤芯组包括含炭滤芯反渗透膜滤芯和设有多个通孔的中心管,含炭滤芯设在反渗透膜滤芯和中心管之间,第二纯水出口连通中心管,废水排出口、纯水进水口分别连通反渗透膜滤芯的浓水端、进水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净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净水器常用配置包括前置过滤滤芯,反渗透膜滤芯以及后置活性炭滤芯。由于反渗透膜滤芯所产纯水口感较为生涩,现有的净水器通常需要在反渗透膜滤芯的纯水出水后端加装活性炭组件或活性炭滤芯,用于调节出水口感,使之满足大众口感要求。
然而,在反渗透膜滤芯的纯水出水后端无论是加装活性炭组件,还是加装活性炭滤芯,都需要额外增加大量零件,这会存在加装额外的部件及滤芯,不利于净水器体积的降低,制约了净水器的小型化设计,以及增加用户更换滤芯的成本,浪费物料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净水器由于需要在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水后端加装活性炭组件或活性炭滤芯,导致制约了净水器的小型化设计,增加用户更换滤芯的成本,浪费物料等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便于净水器的小型化设计、降低用户更换滤芯的成本和节省物料等特点的净水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净水器,包括:
前置滤芯,所述前置滤芯包括过滤滤芯和第一壳体,所述过滤滤芯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原水进水口和第一纯水出水口,所述原水进水口连通所述过滤滤芯的进水端,所述第一纯水出水口连通所述过滤滤芯的出水端;
复合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包括过滤滤芯组和第二壳体,所述过滤滤芯组设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纯水进水口、废水排出口和第二纯水出口,所述纯水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纯水出水口;所述过滤滤芯组包括含炭滤芯、反渗透膜滤芯和设有多个通孔的中心管,所述含炭滤芯设在所述反渗透膜滤芯和所述中心管之间,所述第二纯水出口连通所述中心管,所述废水排出口连通所述反渗透膜滤芯的浓水端,所述纯水进水口连通所述反渗透膜滤芯的进水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中,复合滤芯中的含炭滤芯可以达到现有的后置活性炭滤芯的作用即调节纯水的口感,由于将含炭滤芯集成组装在复合滤芯内,无需在复合滤芯的纯水出水后端加装活性炭组件或活性炭滤芯,可以提高净水器的空间利用率,便于净水器的小型化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用户更换滤芯的成本,还可以节省物料的使用,有利于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无需额外的加装器件,装配难度小。此外,由于无需加装活性炭组件或活性炭滤芯,可以在净水器的生产初期中极大地减少模具投入,从而可以降低企业经营者的成本压力。且,由于复合滤芯具有多功能过滤效果,可以降低滤芯、净水器整机的整体设计难度。
可选地,所述含炭滤芯为活性炭滤芯或者炭纤维滤芯。
可选地,所述含炭滤芯贴合所述中心管,所述反渗透膜滤芯贴合所述含炭滤芯。
可选地,所述纯水进水口、所述废水排出口和所述第二纯水出口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端。
可选地,所述原水进水口和所述第一纯水出口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
可选地,所述过滤滤芯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有原水通路,所述原水通路连通所述原水进水口;
所述反渗透膜滤芯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净水通路,所述净水通路连通所述纯水进水口。
可选地,所述过滤滤芯为聚丙烯滤芯、活性炭滤芯和反渗透膜滤芯中的一个。
可选地,所述过滤滤芯为聚丙烯滤芯、活性炭滤芯和反渗透膜滤芯中的两个或者三个复合的滤芯。
可选地,所述净水器还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为空心结构,所述固定底座的侧端设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连通所述固定底座的空间;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底端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固定底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方式或者管接方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具有便于小型化设计,降低更换滤芯的成本,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装配难度小,降低企业经营者的成本压力,降低滤芯、净水器整机的整体设计难度,提高过滤效率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水器的外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水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其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实施方式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附图中各个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可以包括:前置滤芯1和复合滤芯2。其中:
前置滤芯1可以包括过滤滤芯12和第一壳体11。具体地,过滤滤芯12可以设在第一壳体11内。第一壳体11可以设有原水进水口200和第一纯水出水口300,原水进水口200可以连通过滤滤芯12的进水端,第一纯水出水口300可以连通过滤滤芯12的出水端。
复合滤芯2可以包括过滤滤芯组22和第二壳体21。具体地,过滤滤芯组22可以设在第二壳体21内。第二壳体21可以设有纯水进水口400、废水排出口600和第二纯水出口500,纯水进水口400可以连通第一纯水出水口300。过滤滤芯组22可以包括含炭滤芯222、反渗透膜滤芯221和设有多个通孔的中心管223,含炭滤芯222可以设在反渗透膜滤芯221和中心管223之间,第二纯水出口500可以连通中心管223,废水排出口600可以连通反渗透膜滤芯221的浓水端,纯水进水口400可以连通反渗透膜滤芯221的进水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如下:
原水从原水进水口200进入过滤滤芯12内,通过过滤滤芯12过滤后,得到的纯水从第一纯水出水口300流向纯水进水口400。纯水进水口400流入的纯水先经过反渗透膜滤芯221过滤,得到纯水和浓水。反渗透膜滤芯221过滤得到的纯水再经过含炭滤芯222过滤,反渗透膜滤芯221过滤得到的浓水经过废水排出口600排掉。经过含炭滤芯222过滤得到的纯水流向中心管223。中心管223内的纯水通过第二纯水出水口500流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中,复合滤芯中的含炭滤芯可以达到现有的后置活性炭滤芯的作用即调节纯水的口感,由于将含炭滤芯集成组装在复合滤芯内,无需在复合滤芯的纯水出水后端加装活性炭组件或活性炭滤芯,可以提高净水器的空间利用率,便于净水器的小型化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用户更换滤芯的成本,还可以节省物料的使用,有利于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无需额外的加装器件,装配难度小。此外,由于无需加装活性炭组件或活性炭滤芯,可以在净水器的生产初期中极大地减少模具投入,从而可以降低企业经营者的成本压力。且,由于复合滤芯具有多功能过滤效果,可以降低滤芯、净水器整机的整体设计难度。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含炭滤芯222可以为活性炭滤芯或者炭纤维滤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由于炭纤维滤芯的厚度小于活性炭滤芯的厚度,为了在满足调节反渗透膜滤芯221过滤后的纯水的口感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复合滤芯的体积以达到降低净水器的体积,可以将含炭滤芯222设置为炭纤维滤芯。
可选地,含炭滤芯222可以设置为贴合中心管223,反渗透膜滤芯221可以设置为贴合含炭滤芯222,可以在进一步降低复合滤芯的体积以达到降低净水器的体积的同时,提高复合滤芯的过滤效率。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可以在反渗透膜滤芯221制作过程中添加含炭滤芯222,可以使得含炭滤芯222和反渗透膜滤芯221互为一体,相互贴合。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纯水进水口400、废水排出口600和第二纯水出口500可以设在第二壳体21的底端,可以节省相应水管的使用,有利于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原水进水口200和第一纯水出口300可以设在第一壳体11的底端,可以节省相应水管的使用,有利于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过滤滤芯12和第一壳体11之间可以设有原水通路700。其中,原水通路700可以连通原水进水口200,即从原水进水口200进入的原水先流入原水通路700内,再流向过滤滤芯12。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反渗透膜滤芯221和第二壳体2之间可以设有净水通路100。其中,净水通路100可以连通纯水进水口400,即从纯水进水口400进入的纯水先流入净水通路100内,再流向反渗透膜滤芯221。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过滤滤芯12可以为聚丙烯滤芯、活性炭滤芯和反渗透膜滤芯中的一个,或者,也可以为聚丙烯滤芯、活性炭滤芯和反渗透膜滤芯中的两个或者三个复合的滤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还可以包括:固定底座3。具体地,固定底座3可以为空心结构,固定底座3的侧端可以设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其中,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可以连通固定底座3的空间。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2的底端可以分别设在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内,用于固定前置滤芯1和复合滤芯2。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与固定底座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方式或者管接方式,便于净水器的整机组装。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第一壳体11与固定底座3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第二壳体21与固定底座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定。为了进一步降低净水器的整机组装难度,可以将第一壳体11与固定底座3之间的连接方式,设置和第二壳体21与固定底座3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槽口的深度d可以小于第一壳体的底端的长度h。第二槽口d的深度可以小于第二壳体的底端的长度h,便于在相应的水管穿过固定底座3内的空间与原水进水口200、第一纯水出水口300、纯水进水口400、废水排出口600和第二纯水出水口500连通的同时,用于加强固定前置滤芯1和复合滤芯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置滤芯,所述前置滤芯包括过滤滤芯和第一壳体,所述过滤滤芯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原水进水口和第一纯水出水口,所述原水进水口连通所述过滤滤芯的进水端,所述第一纯水出水口连通所述过滤滤芯的出水端;
复合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包括过滤滤芯组和第二壳体,所述过滤滤芯组设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纯水进水口、废水排出口和第二纯水出口,所述纯水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纯水出水口;所述过滤滤芯组包括含炭滤芯、反渗透膜滤芯和设有多个通孔的中心管,所述含炭滤芯设在所述反渗透膜滤芯和所述中心管之间,所述第二纯水出口连通所述中心管,所述废水排出口连通所述反渗透膜滤芯的浓水端,所述纯水进水口连通所述反渗透膜滤芯的进水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炭滤芯为活性炭滤芯或者炭纤维滤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炭滤芯贴合所述中心管,所述反渗透膜滤芯贴合所述含炭滤芯。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进水口、所述废水排出口和所述第二纯水出口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进水口和所述第一纯水出口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滤芯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有原水通路,所述原水通路连通所述原水进水口;
所述反渗透膜滤芯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净水通路,所述净水通路连通所述纯水进水口。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滤芯为聚丙烯滤芯、活性炭滤芯和反渗透膜滤芯中的一个。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还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为空心结构,所述固定底座的侧端设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连通所述固定底座的空间;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底端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固定底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方式或者管接方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16461.0U CN216472506U (zh) | 2021-09-13 | 2021-09-13 | 一种净水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16461.0U CN216472506U (zh) | 2021-09-13 | 2021-09-13 | 一种净水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72506U true CN216472506U (zh) | 2022-05-10 |
Family
ID=81435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216461.0U Active CN216472506U (zh) | 2021-09-13 | 2021-09-13 | 一种净水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72506U (zh) |
-
2021
- 2021-09-13 CN CN202122216461.0U patent/CN2164725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770594U (zh) | 一种多级集成式复合滤芯 | |
CN211170137U (zh) | 一种复合滤芯结构、多级组合滤芯、净水机 | |
CN216472506U (zh) | 一种净水器 | |
CN211871582U (zh) | 一种纯水机及其复合滤芯 | |
CN215559336U (zh) | 集成式复合滤芯及净水装置 | |
CN215161523U (zh) | 复合滤芯及净水装置 | |
CN215480100U (zh) | 滤芯组件及具有其的净水器 | |
CN211706126U (zh) | 一种高通量复合滤芯结构 | |
CN216038922U (zh) | 一种复合滤芯及净水器 | |
CN208504585U (zh) | 一种进出风口可互换的新风和净化结构 | |
JP2009006239A5 (zh) | ||
CN213569749U (zh) | 复合滤芯 | |
CN212222600U (zh) | 一种四合一复合滤芯 | |
CN213924246U (zh) | 复合滤芯 | |
CN210528596U (zh) | 一种新型复合式净水器滤芯 | |
CN212076592U (zh) | 一种前置增压式多级集成式复合滤芯 | |
CN218231947U (zh) | 滤芯和净水装置 | |
CN211885633U (zh) | 一种复合滤芯结构 | |
CN218435070U (zh) | 一端进出水的分段组合式复合滤芯及净水装置 | |
CN218871398U (zh) | 净水机及其过滤装置 | |
CN220642825U (zh) | 一种多级层叠滤芯结构及净水器 | |
CN216662653U (zh) | 一种滤芯壳体及其复合滤芯 | |
CN220132033U (zh) | 一种滤芯及净水器 | |
CN111420454A (zh) | 集成水路板及净水机 | |
CN217614041U (zh) | 一种反渗透膜组件及其构成的净水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