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62583U - 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62583U
CN216462583U CN202122489505.7U CN202122489505U CN216462583U CN 216462583 U CN216462583 U CN 216462583U CN 202122489505 U CN202122489505 U CN 202122489505U CN 216462583 U CN216462583 U CN 216462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strip
welding
strip
guide pulley
n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895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895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62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62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62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涉及光伏组件制造领域,用于与串焊机的焊带上料机构配合使用,包括:机架;多个焊带卷转移轴,设置于机架,焊带卷转移轴用于装载新焊带卷,焊带卷转移轴能够与焊带上料机构的焊带卷轴对接,以使新焊带卷转移至焊带卷轴上;多个转移导轮组,沿新焊带卷的放卷路径分布,转动设置于机架,每个转移导轮组均包括多个同轴并排固定的弧形开口导轮,弧形开口导轮能够通过其开口部分对应套于焊带上料机构的焊带导轮的外圈并转动配合,弧形开口导轮的外圈用于导向新焊带卷放出的新焊带,通过弧形开口导轮相对焊带导轮转动,以使绕在弧形开口导轮上的新焊带转移至焊带导轮上。提高了焊带更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发电即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多种光伏组件产品开发推广,以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其中尤其多主栅产品组件凭借可靠性、轻量化、发电转化效率高等优势脱颖而出。光伏组件通过串焊机将焊带与电池片串焊而成,串焊机的焊带上料机构包括多个焊带卷轴和多个焊带导轮,如图1所示,每个焊带卷轴上设置一个焊带卷,焊带卷用于放出焊带,每个焊带卷的放卷路径上布置有多个焊带导轮,焊带绕过焊带导轮,通过多个焊带导轮的导向,避免焊带在放卷路径上出现翻折损坏,最后,焊带被串焊机获取后进行焊接操作。通常,多个放卷路径上的多个焊带导轮同轴线并排布置,形成焊带导轮组,以节省空间。
多主栅产品光伏组件受限于三角焊带循环段不一致的特殊影响,为避免多个焊带节点不一致,需将焊带上料机构上的多个焊带卷同时更换,受到焊带上料机构的空间限制,且人工更换焊带需要严格控制更换质量,不允许出现焊带节点反置,因此,同时更换焊带卷花费时间较长,通常需30min,焊带的更换效率较低,影响了光伏组件的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以提高焊带更换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用于与串焊机的焊带上料机构配合使用,包括:
机架;
多个焊带卷转移轴,设置于机架,焊带卷转移轴用于装载新焊带卷,焊带卷转移轴能够与焊带上料机构的焊带卷轴对接,以使新焊带卷转移至焊带卷轴上;
多个转移导轮组,沿新焊带卷的放卷路径分布,转移导轮组转动设置于机架,每个转移导轮组均包括多个同轴并排固定的弧形开口导轮,弧形开口导轮能够通过其开口部分对应套于焊带上料机构的焊带导轮的外圈并转动配合,弧形开口导轮的外圈用于导向新焊带卷放出的新焊带,通过弧形开口导轮相对焊带导轮转动,以使绕在弧形开口导轮上的新焊带转移至焊带导轮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事先将新焊带卷装载于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的焊带卷转移轴上,并事先将每个焊带卷转移轴上的焊带卷的焊带放卷并绕在位于各自对应放卷路径上的弧形开口导轮的外圈。之后,将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移动至待更换焊带的串焊机的焊带上料机构的位置,此时,焊带上料机构上旧的焊带卷已经取下,将焊带卷转移轴与焊带上料机构的焊带卷轴对接,将新焊带卷从焊带卷转移轴上平移至焊带卷轴上;将转移导轮组的各弧形开口导轮通过其开口部分对应地套于焊带上料机构的各焊带导轮的外圈,之后,转动转移导轮组,使各弧形开口导轮相对焊带导轮同步转动一定角度,由于放出的新焊带不随弧形开口导轮移动,因此,弧形开口导轮从新焊带与焊带导轮之间转出,使得新焊带由弧形开口导轮的外圈转移至焊带导轮的外圈,之后,将转移导轮组从焊带导轮上移出,完成串焊机的焊带上料机构的新焊带的更换。由于该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能够单独地预先备好多个焊带卷并预先设置好放卷路径,不受串焊机的空间限制,操作更加方便,在空间足够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分辨焊带的节点位置,不容易出错,之后,只需要将布置好位置的多个焊带卷同步一次性转移至串焊机的焊带上料机构上即可完成更换,相较于现有的人工直接在焊带上料机构上进行更换,操作更加简单,对操作人员的能力需求降低,大大减小人为更换焊带容错率,提高了更换效率,提高了产能。
可选地,在上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中,焊带卷转移轴的位置与焊带卷轴的位置一一对应,且同轴对接。如此设置,能够将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移动到更换位置后,使得各焊带卷转移轴与焊带卷轴一一对应,能够在同一更换位置将事先装载于各焊带卷转移轴上的新焊带方便地转移至焊带卷轴上,进一步提高了焊带更换效率。
可选地,在上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中,转移导轮组的位置与由多个焊带导轮同轴并排组成的焊带导轮组的位置一一对应。如此设置,能够将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移动到更换位置后,使得各转移导轮组一一对应地套接于各焊带导轮组,能够在同一更换位置将事先在转移导轮组上布置好的放卷路径方便地转移至焊带导轮组上,进一步提高了焊带更换效率。
可选地,在上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中,转移导轮组还包括固定于同轴并排布置的弧形开口导轮上的旋转手柄。如此设置,通过人工驱动旋转手柄,通过旋转手柄带动转移导轮组的各弧形开口导轮相对焊带导轮同轴转动,方便转移导轮组的转动。
可选地,在上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中,弧形开口导轮的外圈设置有用于限位导向新焊带的导槽。如此设置,通过导槽能够更可靠地限位导向新焊带,避免新焊带从弧形开口导轮的外圈脱出。
可选地,在上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中,弧形开口导轮的内径与焊带导轮的外径相匹配,弧形开口导轮的开口部分的圆心角小于或等于90°。如此设置,弧形开口导轮能够方便地通过开口部分套在焊带导轮上并通过开口部分从焊带导轮上退出,且弧形开口导轮的内径与焊带导轮的外径相匹配能够使得弧形开口导轮相对焊带导轮转动更平稳。
可选地,在上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中,还包括焊带压具,沿放卷路径,焊带压具位于最后一组转移导轮组之后,用于压紧固定放出的新焊带的末端。如此设置,通过焊带压具将新焊带的末端定位固定,方便转移至焊带上料机构上后与串焊机的焊接机构连接。
可选地,在上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中,焊带压具包括:
支撑板,支撑板开设有并排布置的多个穿孔,穿孔用于对应穿入新焊带;
压块,移动设置于穿孔,用于压紧位于穿孔中的新焊带;
驱动部件,与压块驱动连接,用于驱动压块移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焊带压具通过支撑板上的多个穿孔各自定位多个新焊带,并在驱动部件的驱动力下,通过压块将新焊带压紧固定于穿孔中,实现新焊带的固定。
可选地,在上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中,驱动部件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缸。
可选地,在上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中,焊带卷转移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焊带卷轴的一端同轴插接配合的插接孔。如此设置,能够更稳定地实现焊带卷转移轴与焊带转轴之间的定位对接。
可选地,在上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中,机架还设置有移动轮。如此设置,能够使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移动更加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串焊机的焊带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的转移导轮组未转移焊带前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的转移导轮组转移焊带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的转移导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转移导轮组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的焊带卷转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焊带卷转移轴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架、2-焊带卷转移轴、21-插接孔、3-新焊带卷、31-新焊带、4-转移导轮组、41-弧形开口导轮、42-旋转手柄、5-焊带压具、6-移动轮、7-焊带卷轴、8-焊带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以下简称焊带更换装置,用于与串焊机的焊带上料机构配合使用,焊带更换装置包括机架1、多个焊带卷转移轴2和多个转移导轮组4;其中,焊带卷转移轴2设置于机架1,具体固定于机架1,焊带卷转移轴2用于装载新焊带卷3,焊带卷转移轴2的数量根据光伏组件的版型所需的焊带数量而定,焊带数量与焊带卷转移轴2的数量相等,焊带卷转移轴2能够与焊带上料机构的焊带卷轴7对接,以使新焊带卷3转移至焊带卷轴7上。多个转移导轮组4沿新焊带卷3的放卷路径分布,转移导轮组4转动设置于机架1,每个转移导轮组4均包括多个同轴并排固定的弧形开口导轮41,弧形开口导轮41具有开口部分,为不闭合的环形导轮,弧形开口导轮41能够通过其开口部分对应套于焊带上料机构的焊带导轮8的外圈并转动配合,弧形开口导轮41的外圈用于导向新焊带卷3放出的新焊带31,通过弧形开口导轮41相对焊带导轮8转动,以使绕在弧形开口导轮41上的新焊带31转移至焊带导轮8上。其中,转移导轮组4沿新焊带卷3的放卷路径分布,能够使新焊带31在导向的过程中不发生翻折。
使用时,事先将新焊带卷3装载于焊带更换装置的焊带卷转移轴2上,并事先将每个焊带卷转移轴2上的新焊带卷3放卷并将新焊带31绕在位于各自对应放卷路径上的弧形开口导轮41的外圈,即提前装载新焊带卷3并布置好新焊带31的放卷位置。之后,将焊带更换装置移动至待更换焊带的串焊机的焊带上料机构的位置,此时,焊带上料机构上旧的焊带卷已经取下,将焊带卷转移轴2与焊带上料机构的焊带卷轴7对接,之后,将新焊带卷3从焊带卷转移轴2上平移至焊带卷轴7上。如图3所示,将转移导轮组4的各弧形开口导轮41通过其开口部分对应地套于焊带上料机构的各焊带导轮8的外圈。之后,转动转移导轮组4,如图4所示,使各弧形开口导轮41相对焊带导轮8转动一定角度,由于放出的新焊带31不随弧形开口导轮41的转动而发生移动,因此,弧形开口导轮41从新焊带31与焊带导轮8之间转出,使得新焊带31由弧形开口导轮41的外圈转移至焊带导轮8的外圈,之后,将转移导轮组4从焊带导轮8上移出,完成串焊机的焊带上料机构的新焊带31的更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和实施过程可知,由于该焊带更换装置能够独立于串焊机之外预先备好多个新焊带卷3并预先设置好放卷路径,不受串焊机的空间限制,操作更加方便,在足够大的空间下,能够容易分辨焊带的节点位置,不容易出错,之后,只需要将布置好位置的多个新焊带卷3同步一次性转移至串焊机的焊带上料机构上即可完成更换,相较于现有的人工直接在焊带上料机构上进行更换,操作更加简单,对操作人员的能力需求降低,大大减小人为更换焊带容错率,缩短了更换时间,提高了更换效率,提高了产能,能够每天增加60个以上的光伏组件的生产。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焊带卷转移轴2的位置与焊带卷轴7的位置一一对应,且同轴对接。即,焊带卷转移轴2在机架1上的布置位置与焊带上料机构的焊带卷轴7的布置位置保持一致,如此设置,能够将焊带更换装置移动到更换位置后,便可以实现全部焊带卷转移轴2与焊带卷轴7的一一对应的同轴对接,能够在同一更换位置将事先装载于各焊带卷转移轴2上的新焊带3沿轴向平移至焊带卷轴7上,完成新焊带卷3的转移,进一步提高了焊带更换效率。
当然,焊带卷转移轴2的位置也可以与焊带卷轴7的位置存在偏差,通过焊带更换装置的位置调整,完成各焊带卷转移轴2与焊带卷轴7的逐个对接,只是操作不如位置一一对应的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转移导轮组4的位置与由多个焊带导轮7同轴并排组成的焊带导轮组的位置一一对应。即,转移导轮组4在机架1上的布置位置与焊带上料机构中的焊带导轮组的布置位置保持一致,如此设置,能够将焊带更换装置移动到更换位置后,便可以实现全部转移导轮组4一一对应地套接于各焊带导轮组,能够在同一更换位置将事先在转移导轮组4上布置好的放卷路径方便快速地转移至焊带导轮组上,进一步提高了焊带更换效率。
以九个焊带卷转移轴2为例进行说明,对应地,焊带上料机构具有九个焊带卷轴7,如图1和图2所示,九个焊带卷转移轴2与九个焊带卷轴7的布置位置一致,每个焊带卷转移轴2上均装载一个新焊带卷3。其中,五个焊带卷转移轴2平行排列形成第一排,另外四个焊带卷转移轴2平行排列形成第二排,位于第一排上的新焊带卷3的放卷路径为第一放卷路径,位于第二排上的新焊带卷3的放卷路径为第二放卷路径,在第一放卷路径上,通过三个转移导轮组4对放出的新焊带31进行导向,在第二放卷路径上,通过三个转移导轮组4对放出的新焊带31进行导向,其中,第一放卷路径上最前面的一个转移导轮组4与第二放卷路径上最前面的一个转移导轮组4不同轴排布,第一放卷路径上的后两个转移导轮组4与第二放卷路径上的后两个转移导轮组4分别同轴固定。对应地,焊带上料机构上的焊带导轮组的布置位置与转移导轮组4的布置位置一致。焊带更换时,可以一次性地将九个新焊带31以及各自的放卷路径按照事先布置好的位置直接对应转移至焊带上料机构上,更换简单方便。当然,焊带卷转移轴2、转移导轮组4的布置位置还可以为其他布置形式,根据焊带上料机构的焊带卷轴7和焊带导轮组的位置而定,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列举的形式。
如图1、图3-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转移导轮组4还包括固定于同轴并排布置的弧形开口导轮41上的旋转手柄42。即每个转移导轮组4的同轴布置的多个弧形开口导轮41通过旋转手柄42固定并一起旋转。旋转手柄42由固定杆和旋转杆组成,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杆将多个弧形开口导轮41同轴固定,且固定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机架1上开设的弧形槽内,弧形槽的圆心与弧形开口导轮41的圆心同轴线,因此,固定杆在弧形槽内移动时,固定杆带动多个弧形开口导轮41绕轴线转动。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旋转杆,通过人工驱动旋转杆,使得旋转杆带动整个转移导轮组4的各弧形开口导轮41相对焊带导轮8同轴转动,转移导轮组4的转动更加省力方便。当然,也可以不设置旋转手柄,而是直接转动转移导轮组4,只是转动较为费力。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开口导轮41的外圈设置有用于限位导向新焊带31的导槽。导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新焊带31的厚度,导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新焊带31的宽度。具体地,导槽的深度为5mm~6mm,优选为5.5mm,导槽的宽度为6mm~8mm,优选为7mm,导槽的槽壁厚度为0.5mm~1.5mm,优选为1mm。根据焊带的尺寸而定,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列举的尺寸。通过导槽能够更可靠地限位导向新焊带31,避免新焊带31从弧形开口导轮41的外圈脱出。导槽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梯形、半圆形等。
当然,弧形开口导轮41的外圈也可以不设置导槽,通过新焊带31与外圈表面的摩擦力保持定位。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开口导轮41的内径与焊带导轮8的外径相匹配,弧形开口导轮41的开口部分的圆心角小于或等于90°。例如,弧形开口导轮为半圆弧形导轮。具体地,弧形开口导轮41的内圈直径为60mm~80mm,优选为70mm,弧形开口导轮41的外圈直径为70mm~90mm,优选为80mm。如此设置,弧形开口导轮41能够方便地通过开口部分套在焊带导轮8上并通过开口部分从焊带导轮8上退出,且弧形开口导轮41的内径与焊带导轮8的外径相匹配能够使得弧形开口导轮41相对焊带导轮8转动更平稳。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焊带更换装置还包括焊带压具5,沿放卷路径,焊带压具5位于最后一组转移导轮组4之后,用于压紧固定放出的新焊带31的末端。使用时,先将各新焊带卷3的新焊带31放出绕过转移导轮组4后,通过焊带压具5将新焊带31的末端定位固定,避免新焊带31的末端散乱,方便手持焊带压具5,将新焊带31转移至焊带上料机构上后与串焊机的焊接机构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焊带压具5包括支撑板、压块和驱动部件;其中,支撑板开设有并排布置的多个穿孔,穿孔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新焊带31的数量,穿孔用于对应穿入新焊带31;压块移动设置于穿孔,用于压紧位于穿孔中的新焊带;驱动部件与压块驱动连接,用于驱动压块移动。
工作时,焊带压具5通过支撑板上的多个穿孔各自定位多个新焊带31,使新焊带31布置成一排,并在驱动部件的驱动力下,通过各压块将新焊带31压紧固定于穿孔中,实现新焊带31的固定。
作为优化,本实施例驱动部件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缸。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焊带卷转移轴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焊带卷轴7的一端同轴插接配合的插接孔21。使用时,当焊带更换装置移动到焊带上料机构的更换位置后,将焊带卷转移轴2的插接孔21套在焊带卷轴7的一端直至插接孔21的底部限位,将焊带卷转移轴2与焊带卷轴7同轴对接,之后将焊带卷转移轴2上的新焊带卷3平移至焊带卷轴7上,通过插接孔21能够更稳定地实现焊带卷转移轴2与焊带转轴7之间的定位对接。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机架1还设置有移动轮6。机架1可以为板状结构或框架结构,移动轮6设置于机架1的底部。如此设置,能够使焊带更换装置移动更加方便灵活。可适用于任意串焊机的焊带上料机构的焊带更换。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与串焊机的焊带上料机构配合使用,包括:
机架;
多个焊带卷转移轴,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焊带卷转移轴用于装载新焊带卷,所述焊带卷转移轴能够与所述焊带上料机构的焊带卷轴对接,以使所述新焊带卷转移至所述焊带卷轴上;
多个转移导轮组,沿所述新焊带卷的放卷路径分布,所述转移导轮组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每个所述转移导轮组均包括多个同轴并排固定的弧形开口导轮,所述弧形开口导轮能够通过其开口部分对应套于焊带上料机构的焊带导轮的外圈并转动配合,所述弧形开口导轮的外圈用于导向所述新焊带卷放出的新焊带,通过所述弧形开口导轮相对所述焊带导轮转动,以使绕在所述弧形开口导轮上的所述新焊带转移至所述焊带导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卷转移轴的位置与所述焊带卷轴的位置一一对应且同轴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导轮组的位置与由多个所述焊带导轮同轴并排组成的焊带导轮组的位置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导轮组还包括固定于同轴并排布置的所述弧形开口导轮上的旋转手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开口导轮的外圈设置有用于限位导向所述新焊带的导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开口导轮的内径与所述焊带导轮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弧形开口导轮的开口部分的圆心角小于或等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带压具,沿所述放卷路径,所述焊带压具位于最后一组所述转移导轮组之后,用于压紧固定放出的所述新焊带的末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压具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开设有并排布置的多个穿孔,所述穿孔用于对应穿入所述新焊带;
压块,移动设置于所述穿孔,用于压紧位于所述穿孔中的所述新焊带;
驱动部件,与所述压块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压块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卷转移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焊带卷轴的一端同轴插接配合的插接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设置有移动轮。
CN202122489505.7U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 Active CN216462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89505.7U CN216462583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89505.7U CN216462583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62583U true CN216462583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40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89505.7U Active CN216462583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62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43582A1 (zh) 制备电极组件的设备及电极组件的制备方法
JP4420251B2 (ja) フィラメントワインディング装置
CN109585898A (zh) 二次电池的电池组制造系统
KR20130025957A (ko) 전극 와인딩 방법
CN110429317A (zh) 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盒、装壳装置
CN109075313A (zh) 制片卷绕一体机
CN216462583U (zh) 一种串焊机焊带更换装置
CN109888407B (zh) 一种三针卷绕短极片方法及其结构
CN210214270U (zh) 一种自动换卷装置
CN209024658U (zh) 电解铜箔制造装置
JP4456053B2 (ja) コイルの巻線システム及び巻線方法
KR101125652B1 (ko) 이차 전지 전극군용 권취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극군 제조방법
CN206774629U (zh) 一种圆柱形锂电池双卷绕机
CN114516560B (zh) 一种自动换卷装置
CN213264883U (zh) 带状物料加工用物料站的物料盘抓取提升装置
CN115122006A (zh) 一种多用途智能焊机
CN201185210Y (zh) 卷绕机构及电池卷绕机
CA3167274A1 (en) System for replacing a reel of mater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
JPH04239428A (ja) ストリップ材料ロールの交換装置
CN212334127U (zh) 带状物料加工用物料站
CN208226024U (zh) 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
CN217589058U (zh) 一种电芯卷绕设备
CN216512068U (zh) 一种丝卷转盘装置
CN218319661U (zh) 一种放卷装置
CN219384140U (zh) 一种便于取用的膜卷存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