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57440U - 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57440U
CN216457440U CN202122535652.3U CN202122535652U CN216457440U CN 216457440 U CN216457440 U CN 216457440U CN 202122535652 U CN202122535652 U CN 202122535652U CN 216457440 U CN216457440 U CN 216457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cooling
side wal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356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赢赢
张静雯
张晨昱
石玉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Yunshuzhiwei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Yunshuzhiwei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Yunshuzhiwei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Yunshuzhiwei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356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57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57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57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包括制冷机主体,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冷却装置、过滤机构、滤芯总成,所述制冷机主体的外侧壁安装有冷却装置;所述制冷机主体的左侧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冷却装置的左侧;所述过滤机构的内部安装有滤芯总成;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冷却装置,将现有技术将制冷机主体外壳做成空心的冷却方式,改进为利用螺旋状的冷却管紧贴制冷机主体的外侧壁,达到了给制冷机均匀散热的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增加了过滤机构和滤芯总成,达到了本实用新型在冷却的过程中除去用于冷却的冷冻水内部的杂质的目的,有效的保证了制冷机主体的制冷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冻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冷冻水系统包括冷冻水循环系统和热水循环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是中央空调设备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除污器、循环水泵进入冷水机组蒸发器内,吸收了制冷剂蒸发的冷量,使其温度降低成为冷水,进入分水器后再送入空调设备的表冷器或冷却盘管内,与被处理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再回到冷水机组内进行循环再处理;
传统的冷冻水循环系统内部的制冷机在使用的过程当中,由于长时间的运行,机体会逐渐的升温发热,且由于传统的冷冻水循环系统并没有针对制冷机进行散热降温处理,所以这会导致制冷机长期处于高温运作,这会使制冷机内部的元器件受到严重的损坏,大大降低了制冷机的使用寿命,并且对机体本身的制冷效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现有技术通过将制冷机的外壳做成空心,并在冷冻水流通的管外侧壁外接分支管路,将制冷机制冷后的冷冻水通过分支管路流到制冷机的外壳内部,并再次进入到制冷机的内部,以此循环对制冷机进行冷却散热,保证制冷机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虽然能够解决制冷机的散热问题,但是通过将外壳做成空心的方式,一种是操作技术难度大,另外将外壳做成空心,会使得外壳的厚度变薄,导致机体本身的强度减弱,并极易出现漏液的风险,当冷冻水漏到制冷机内部的时候,会直接造成制冷机内部带电元件的损坏,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现有技术的这种冷却方式在长期使用后,冷却空间的内部由于水体长期在内部,会产生水垢,金属碎屑以及铁锈颗粒等杂质,而这些杂质长期的累积很大可能会堵塞用于冷却的通道,而且这些啊杂质如果进入到制冷机的内部,还会大大影响制冷机的制冷效果,增加后期对制冷机以及管道的清洁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制冷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主体的顶部安装有冷冻出水管的一端;所述冷冻出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循环管的一端;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增压水泵的进水端;所述增压水泵与外界电源连接;所述增压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注水管的一端;所述注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热交换器输入端;所述热交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过渡水管的一端;所述过渡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水水泵的进水端;所述回水水泵与外界电源连接;所述回水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水进水管的一端;所述回水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水箱进水端;所述回水箱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水管的一端;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终端水泵的进水端;所述终端水泵与外界电源连接;所述终端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连接管的一端;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冷冻进水管的一端;所述冷冻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制冷机主体的右侧壁上;所述制冷机主体的外侧壁安装有冷却装置;所述制冷机主体的左侧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冷却装置的左侧;所述过滤机构的内部安装有滤芯总成;
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阀门、冷却进水管、分支水泵、分支水管,所述循环管的外侧壁开设有分支口;该分支口的内部焊接有分支水管的一端;所述分支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分支水泵的进水端;所述分支水泵与外界电源连接;所述分支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冷却进水管的一端;所述冷却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阀门的一端;所述阀门的另一端连接有冷却管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净水管、上水泵、冷却回水管、过滤外壳、端盖,所述冷却管的左侧设置有过滤外壳;所述过滤外壳的外侧壁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该进水孔的内部;所述过滤外壳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过滤外壳的右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过滤外壳的左侧壁开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的内部连接有净水管的一端;所述净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上水泵的进水端;所述上水泵与外界电源连接;所述上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冷却回水管的一端;所述冷却回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制冷机主体顶部的进水端;
优选的,所述滤芯总成包括滑块、滤芯外壳、拦截网、PP棉、挡圈、第一支板、连接杆、第二支板、堵块、拉手、精滤网、粗滤网,所述过滤外壳的内部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个数为两个;所述过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滤芯外壳;所述滤芯外壳的外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个数与滑块的个数相同;所述滤芯外壳的左侧壁开设有过水孔;该过水孔的内部焊接有拦截网;所述滤芯外壳的内部设置有PP棉;所述滤芯外壳的内侧壁焊接有挡圈;所述PP棉设置在挡圈的左侧;所述滤芯外壳的内部设只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设置在挡圈的右侧;所述第一支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的内部焊接有精滤网;所述第一支板的右侧壁焊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的内部焊接有粗滤网;所述滤芯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滤芯外壳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堵块;所述堵块的内部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堵块的右侧壁转动安装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为螺旋形结构。
优选的,冷却管的侧壁与制冷机主体的外侧壁紧密贴合。
优选的,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个数为N个,N≥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冷却装置,将现有技术将制冷机主体外壳做成空心的冷却方式,改进为利用螺旋状的冷却管紧贴制冷机主体的外侧壁,达到了给制冷机均匀散热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循环管的外侧壁连接分支管,并通过分支水泵将冷冻水引导至冷却管的内部,利用这种螺旋的冷却管紧贴制冷机主体的外侧壁安装,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制冷机主体的散热面积,而且通过将冷冻水通入冷却管,又进一步的对制冷机主体进行冷却,相对于现有技术利用制冷机主体外壳进行冷却的方式,操作方法简单,并且不会对制冷机主体作出任何改变,保证了制冷机主体外壳的厚度,保证了机体自身的强度,避免出现漏液的情况,对制冷机主体内部的带电元件提供了很好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过滤机构和滤芯总成,达到了本实用新型在冷却的过程中除去用于冷却的冷冻水内部的杂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冷却的时候,冷冻水经过循环管会进入到分支水管,并通过分支水泵的作用,使冷冻水进入到冷却管内部,对制冷机主体进行冷却,当冷却管内流动一段时间的冷冻水后,其内侧壁会产生水垢,铁锈等杂质,因此冷冻书携带杂质继续流动之后会流进过滤外壳的内部,之后带有杂质的冷冻水会通过堵块内的进水孔,并经过粗滤网和精滤网的两级过滤除去水中的大小颗粒型杂质,并通过PP棉对水中一些细微的杂质进行最终过滤,之后,不含有杂质的冷冻水会通过净水管在上水泵的作用下流动,并通过冷却回水管重新回到制冷机主体的内部以此循环,本实用新型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冷却管内由于长时间使用产生水垢等杂质的时候,能够有效的在重新进入制冷机主体之前被过滤掉,避免这些杂质在了管道内堆积造成堵塞,另外最大程度的使循环重新进入到制冷机主体的冷冻水无杂质,避免杂质进入到制冷机主体的内部影响制冷效果;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可拆卸的滤芯总成,达到了用于过滤的滤材可定期方便清洗更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对滤芯总成进行更换的时候,工作人员只需拧动端盖,将端盖从过滤外壳上去下来,之后工作人员即可拉动拉手将滤芯外壳整体沿滑槽滑块拉出,之后,转动堵块,将其从滤芯外壳的内部旋拧出来,之后,即可对内部的精滤网,粗滤网以及PP棉进行清洗和更换,避免长期不更换发生堵塞,本实用新型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加方便的过滤材料进行集中的便捷替换,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外壳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滤芯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制冷机主体,2-冷冻出水管,21-循环管,22-增压水泵,23- 注水管,24-热交换器,25-过渡水管,26-回水水泵,27-回水进水管,28- 回水箱,29-回水管,210-终端水泵,211-连接管,212-冷冻进水管,3- 冷却管,31-阀门,32-冷却进水管,33-分支水泵,34-分支水管,4-净水管,41-上水泵,42-冷却回水管,5-过滤外壳,51-端盖,52-滑块,521- 滑槽,6-滤芯外壳,61-拦截网,62-PP棉,63-挡圈,64-第一支板,65- 连接杆,66-第二支板,67-堵块,68-拉手,69-进水孔,610-精滤网,611- 粗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包括制冷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冷冻出水管2、循环管21、增压水泵22、注水管23、热交换器24、过渡水管25、回水水泵26、回水进水管27、回水箱28、回水管 29、终端水泵210、连接管211、冷冻进水管212、冷却装置、过滤机构、滤芯总成,制冷机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冷冻出水管2的一端;冷冻出水管 2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循环管21的一端;循环管21的另一端连接有增压水泵22的进水端;增压水泵22与外界电源连接;增压水泵22的出水端连接有注水管23的一端;注水管23的另一端连接有热交换器24输入端;热交换器24的输出端连接有过渡水管25的一端;过渡水管25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水水泵26的进水端;回水水泵26与外界电源连接;回水水泵26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水进水管27的一端;回水进水管27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水箱28进水端;回水箱28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水管29的一端;回水管29的另一端连接有终端水泵210的进水端;终端水泵210与外界电源连接;终端水泵210的出水端连接有连接管211的一端;连接管211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冷冻进水管212的一端;冷冻进水管212的另一端连接在制冷机主体1的右侧壁上;制冷机主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冷却装置;制冷机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设置在冷却装置的左侧;过滤机构的内部安装有滤芯总成;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冷却装置由冷却管3、阀门31、冷却进水管32、分支水泵33、分支水管34组成,循环管21的外侧壁开设有分支口;该分支口的内部焊接有分支水管34的一端;分支水管34的另一端连接有分支水泵33的进水端;分支水泵33与外界电源连接;分支水泵33的出水端连接有冷却进水管32的一端;冷却进水管32的另一端连接有阀门31的一端;阀门31的另一端连接有冷却管3的一端;冷却管3为螺旋形结构;冷却管 3的侧壁与制冷机主体1的外侧壁紧密贴合;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过滤机构由净水管4、上水泵41、冷却回水管 42、过滤外壳5、端盖51组成,冷却管3的左侧设置有过滤外壳5;过滤外壳5的外侧壁开设有进水孔69;冷却管3的另一端连接在该进水孔69 的内部;过滤外壳5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过滤外壳5的右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端盖51;过滤外壳5的左侧壁开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的内部连接有净水管4的一端;净水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上水泵41的进水端;上水泵 41与外界电源连接;上水泵41的出水端连接有冷却回水管42的一端;冷却回水管42的另一端连接在制冷机主体1顶部的进水端;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滤芯总成由滑块52、滤芯外壳6、拦截网61、 PP棉62、挡圈63、第一支板64、连接杆65、第二支板66、堵块67、拉手68、精滤网610、粗滤网611组成,过滤外壳5的内部焊接有滑块52;滑块52的个数为两个;过滤外壳5的内部设置有滤芯外壳6;滤芯外壳6 的外侧壁开设有滑槽521;滑槽521的个数与滑块52的个数相同;两个滑块52分别与滑槽521滑动连接;滤芯外壳6的左侧壁开设有过水孔;该过水孔的内部焊接有拦截网61;滤芯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PP棉62;滤芯外壳6的内侧壁焊接有挡圈63;PP棉62设置在挡圈63的左侧;滤芯外壳6 的内部设只有第一支板64;第一支板64设置在挡圈63的右侧;第一支板64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的内部焊接有精滤网610;第一支板64 的右侧壁焊接有连接杆65的一端;连接杆65的个数为N个,N≥2;连接杆65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支板66;第二支板66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的内部焊接有粗滤网611;滤芯外壳6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滤芯外壳6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堵块67;堵块67的内部开设有进水孔69;堵块67的右侧壁转动安装有拉手68。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冷却管3为螺旋形结构。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冷却管3的侧壁与制冷机主体1的外侧壁紧密贴合。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两个滑块52分别与滑槽521滑动连接。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连接杆65的个数为N个,N≥2。
操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接通制冷机主体1、分支水泵33、增压水泵22、回水水泵26以及终端水泵210的外界电源,并将阀门31打开,之后制冷机主体1制冷后的冷冻水会经过冷冻出水管2进入到循环管21的内部,经过增压水泵22的作用通过注水管23进入到热交换器24的内部,开始工作,之后经过热交换的冷冻水会排到过渡水管25,在通过回水水泵26经过回水进水管27进入到回水箱28的内部,并最终通过终端水泵210将回水箱28内部的水经过回水管29和连接管211,通过冷冻进水管212重新回到制冷机主体1的内部重新制冷,完成冷冻水的循环处理;
当本实用新型内的制冷机主体1由于长时间工作而发热的时候,通过在循环管21的外侧壁连接分支水管34,并通过分支水泵33将冷冻水引导至冷却管3的内部,利用这种螺旋的冷却管3紧贴制冷机主体1的外侧壁安装,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制冷机主体1的散热面积,而且通过将冷冻水通入冷却管3,又进一步的对制冷机主体1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冷却的时候,冷冻水经过循环管21会进入到分支水管34,并通过分支水泵33的作用,使冷冻水进入到冷却管3内部,对制冷机主体1进行冷却,当冷却管3内流动一段时间的冷冻水后,其内侧壁会产生水垢,铁锈等杂质,因此冷冻水携带杂质继续流动之后会流进过滤外壳5的内部,之后带有杂质的冷冻水会通过堵块67内的进水孔69,并经过粗滤网611和精滤网610的两级过滤除去水中的大小颗粒型杂质,并通过PP棉62对水中一些细微的杂质进行最终过滤,之后,不含有杂质的冷冻水会通过净水管4在上水泵41的作用下流动,并通过冷却回水管42 重新回到制冷机主体1的内部以此循环;
本实用新型在对滤芯总成进行更换的时候,工作人员只需拧动端盖51,将端盖51从过滤外壳5上去下来,之后工作人员即可拉动拉手68将滤芯外壳6整体沿滑槽521滑块52拉出,之后,转动堵块67,将其从滤芯外壳6的内部旋拧出来,之后,即可对内部的精滤网610,粗滤网611以及 PP棉62进行清洗和更换,避免长期不更换发生堵塞。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到的各个部件为现有领域常见技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包括制冷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冷冻出水管(2)的一端;所述冷冻出水管(2)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循环管(21)的一端;所述循环管(21)的另一端连接有增压水泵(22)的进水端;所述增压水泵(22)与外界电源连接;所述增压水泵(22)的出水端连接有注水管(23)的一端;所述注水管(23)的另一端连接有热交换器(24)输入端;所述热交换器(24)的输出端连接有过渡水管(25)的一端;所述过渡水管(25)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水水泵(26)的进水端;所述回水水泵(26)与外界电源连接;所述回水水泵(26)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水进水管(27)的一端;所述回水进水管(27)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水箱(28)进水端;所述回水箱(28)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水管(29)的一端;所述回水管(29)的另一端连接有终端水泵(210)的进水端;所述终端水泵(210)与外界电源连接;所述终端水泵(210)的出水端连接有连接管(211)的一端;所述连接管(211)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冷冻进水管(212)的一端;所述冷冻进水管(212)的另一端连接在制冷机主体(1)的右侧壁上;所述制冷机主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冷却装置;所述制冷机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冷却装置的左侧;所述过滤机构的内部安装有滤芯总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3)、阀门(31)、冷却进水管(32)、分支水泵(33)、分支水管(34),所述循环管(21)的外侧壁开设有分支口;该分支口的内部焊接有分支水管(34)的一端;所述分支水管(34)的另一端连接有分支水泵(33)的进水端;所述分支水泵(33)与外界电源连接;所述分支水泵(33)的出水端连接有冷却进水管(32)的一端;所述冷却进水管(32)的另一端连接有阀门(31)的一端;所述阀门(31)的另一端连接有冷却管(3)的一端。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净水管(4)、上水泵(41)、冷却回水管(42)、过滤外壳(5)、端盖(51),所述冷却管(3)的左侧设置有过滤外壳(5);所述过滤外壳(5)的外侧壁开设有进水孔(69);所述冷却管(3)的另一端连接在该进水孔(69)的内部;所述过滤外壳(5)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过滤外壳(5)的右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端盖(51);所述过滤外壳(5)的左侧壁开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的内部连接有净水管(4)的一端;所述净水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上水泵(41)的进水端;所述上水泵(41)与外界电源连接;所述上水泵(41)的出水端连接有冷却回水管(42)的一端;所述冷却回水管(42)的另一端连接在制冷机主体(1)顶部的进水端。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总成包括滑块(52)、滤芯外壳(6)、拦截网(61)、PP棉(62)、挡圈(63)、第一支板(64)、连接杆(65)、第二支板(66)、堵块(67)、拉手(68)、精滤网(610)、粗滤网(611),所述过滤外壳(5)的内部焊接有滑块(52);所述滑块(52)的个数为两个;所述过滤外壳(5)的内部设置有滤芯外壳(6);所述滤芯外壳(6)的外侧壁开设有滑槽(521);所述滑槽(521)的个数与滑块(52)的个数相同;所述滤芯外壳(6)的左侧壁开设有过水孔;该过水孔的内部焊接有拦截网(61);所述滤芯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PP棉(62);所述滤芯外壳(6)的内侧壁焊接有挡圈(63);所述PP棉(62)设置在挡圈(63)的左侧;所述滤芯外壳(6)的内部设只有第一支板(64);所述第一支板(64)设置在挡圈(63)的右侧;所述第一支板(64)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的内部焊接有精滤网(610);所述第一支板(64)的右侧壁焊接有连接杆(65)的一端;所述连接杆(65)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支板(66);所述第二支板(66)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的内部焊接有粗滤网(611);所述滤芯外壳(6)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滤芯外壳(6)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堵块(67);所述堵块(67)的内部开设有进水孔(69);所述堵块(67)的右侧壁转动安装有拉手(68)。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3)为螺旋形结构。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3)的侧壁与制冷机主体(1)的外侧壁紧密贴合。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52)分别与滑槽(521)滑动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5)的个数为N个,N≥2。
CN202122535652.3U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6457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5652.3U CN216457440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5652.3U CN216457440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57440U true CN216457440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42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35652.3U Active CN216457440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574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7277A (zh) * 2023-03-24 2023-04-25 四川蜀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热电联供系统的调节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7277A (zh) * 2023-03-24 2023-04-25 四川蜀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热电联供系统的调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57440U (zh) 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
CN104457002A (zh) 一体式双冷冷水机组
US20090065188A1 (en) Water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an evaporative cooling water chiller and a system thereof
CN108413669A (zh) 一种可自动清洗和过滤冰晶的动态冰浆自循环系统
CN2937962Y (zh) 以压缩机排出制冷剂给蒸发器除霜的电冰箱
CN109631372A (zh) 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系统及空调器
CN102401502B (zh) 节能制冷装置及方法
CN210861811U (zh) 一体式压缩机油虹吸油冷并联机组
CN211233110U (zh) 一种利用冷凝水冷量的节能型风机盘管
CN213652580U (zh) 一种高强韧铝合金的淬火装置
CN108917228A (zh) 一种利用低温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制冷加热系统
CN213147015U (zh) 一种冷水机的回水机构
CN212309065U (zh) 一种冷水机组用多级过滤器
CN107957153A (zh) 一种带过滤装置的风冷热泵机组
CN209116594U (zh) 一种厂区冷冻水供水与空调箱冷凝水回收联合系统
CN210432295U (zh) 一种冷水型数据机房的冷却系统
CN216482501U (zh) 一种适用于冷凝器的四管制胶球在线清洗装置
CN208751069U (zh) 一种带有桥式冷媒流向设计的污水空气双源热泵
CN206131543U (zh) 集中供冷制冷剂输送使用系统
KR100574275B1 (ko) 냉동기를 이용한 폐수열회수시스템
CN205593205U (zh) 制冷压缩机冷却水与结冻间冲霜水的热能耦合系统
CN206369367U (zh) 一种生活空调系统与工艺空调系统联合冷却装置
CN217715503U (zh) 一种带自动反冲洗冷却机
CN220417713U (zh) 一种船用节能冷冻机
CN217709602U (zh) 一种用于管道去应力装置的冷却水回收处理再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