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56482U - 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56482U
CN216456482U CN202121911710.1U CN202121911710U CN216456482U CN 216456482 U CN216456482 U CN 216456482U CN 202121911710 U CN202121911710 U CN 202121911710U CN 216456482 U CN216456482 U CN 216456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cross
balloon
tip
section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117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清
常大伟
夏凡凡
夏莎莎
刘晓军
崔菊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Baixin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aixin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aixin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aixin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117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56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56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564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所述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包括球囊第一横截面端、球囊第二横截面端、导管、通气孔、连接口,所述球囊第一横截面端、球囊第二横截面端为平滑连接在一起的一体式结构。通过球囊第一横截面端、球囊第二横截面端不同直径的设计或不同弹性材料的设计,能够实现球囊在吹起过程中,朝某一方向突出,进而达到包裹住导管尖端的功效,以防止导管尖端损伤血管或者心脏内壁以及三尖瓣膜,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等优势,可在临床上大规模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置入体内的导管需要通过球囊随血液漂浮到心脏内的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
背景技术
临床医生在抢救、治疗心脏过速或严重心律缓慢的病人时,经常需要用到起搏导管医疗器械对心脏进行起搏,在测定肺动脉压力和静脉压力、心输出量及输液时则经常用到热稀释漂浮导管进行测量和输液,现有医疗器械起搏导管、热稀释漂浮导管等医疗设备的导管前端具有球囊,操作时将医疗器械的导管经置在病人皮肤上的鞘管推送进入体内,导管置入体内后对球囊进行充气,充气的球囊携带起搏导管顺血流进入右心房,漂过三尖瓣,到达右心室进行起搏,达到抢救或治疗等功效;充气的球囊携带热稀释漂浮导管顺血流进入心房,漂过三尖瓣以及肺动脉瓣,到达肺动脉,起到诊断或治疗等功效。由于导管的尖端带有球囊,无需X光透视即可进行操作、具有置入迅速、成功率高的优点,因此导管前端带有球囊的医疗设备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球囊在导管尖端的中间位置,球囊吹起后,导管的尖端裸露在球囊外面,导管尖端通过球囊经血流携带漂到心室,裸露的导管尖端有损伤血管、心脏内壁的风险,且临床医生无法实时监测、调整导管的导入位置,一旦导管尖端触碰损伤到心脏三尖瓣膜或血管壁等薄壁区域,对病人来说是极大的伤害,甚至会带来生命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在吹起过程中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以防止导管尖端进入心脏过程中损伤血管或者心脏内壁以及三尖瓣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
所述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包括球囊和导管,所述球囊为弹性材料,球囊通过两端的连接口固定在导管上,位于球囊两端连接口间的导管上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球囊包括第一横截面端和第二横截面端,第一横截面端处的直径大于第二横截面端处的直径,第一横截面端处的长度大于第二横截面端处的长度;所述球囊充气后所述第一横截面端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横截面端的体积,使得所述第一横截面端处的膨大后的体积能够朝向导管的顶部尖端处凸起包裹所述导管的尖端,使导管的尖端不裸露在球囊外面。
所述球囊的第一横截面端位于导管的盲端处,第二横截面端位于导管顶部的尖端处。
所述球囊的第一横截面端材料的弹性大于或等于第二横截面端材料的弹性。
所述球囊的第一横截面端和第二横截面端为平滑连接在一起的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球囊可在吹起后包裹导管的尖端,在血液的流动下,轻而细的导管可凭借前端充气的球囊进入心脏,当应用在起搏导管上时,导管尖端在球囊的作用下,通过右心房跨过三尖瓣漂到右心室,在跨过三尖瓣漂入右心室的过程中,导管尖端被柔软的球囊包裹住,可避免损伤心脏三尖瓣膜,降低对心脏以及血管造成损伤的风险性,进而进行临床救治,同样,将所述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应用在其他导管尖端带有球囊的医疗设备上时,也可降低导管尖端对血管壁及薄膜组织的损伤风险。
与现有导管尖端的球囊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等优势,可在临床上大规模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临床上使用的带球囊的导管在球囊吹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在吹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双极临时起搏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球囊;11-第一横截面端;12-第二横截面端;2-连接口;3-导管;4-通气孔;5-结合柄;6-球囊充气一通阀;7-远端电极连接器;8-近端电极连接器;9-远端电极;10-近端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此外,为了方便理解,放大(厚)或者缩小(薄)了图纸上的各种构件,但这种做法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单数形式的词汇也包括复数含义,反之亦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为了区分不同的单元,本说明书上用了第一、第二等词汇,但这些不会受到制造的顺序限制,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在发明的详细说明与权利要求书上,其名称可能会不同。
本说明书上的词汇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使用的,但不是试图要限制本实用新型。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理解上述属于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临床上使用的带球囊的导管在球囊吹起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球囊位于导管两电极间的中间处,当导管置入体内后需对球囊进行充气,球囊在吹起过程中,从球囊的中部位置开始体积慢慢变膨大起来,最终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形态,导管尖端被裸露在膨大的球囊外边,充气后的球囊借助自身在血液里的浮力把导管携带到指定位置,裸露的导管尖端有损伤血管、心脏内壁的风险。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在吹起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包括球囊1和导管3,所述球囊1为弹性材料,所述球囊1通过两端的连接口2固定在导管3上,所述连接口2与导管3通过医用粘胶固定连接。
可选的,导管3在球囊1的两侧可设置远端电极9、近端电极10,所述远端电极9位于导管3顶部的尖端处,所述远端电极9为导管3置入体内时最先与人体接触的一端,即导管3末端,所述近端电极10位于球囊1后侧的导管3上,即导管3的盲端处。
所述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还包括通气孔4,所述通气孔4设置在导管3上,位于球囊1的两端连接口2之间,用于球囊1进、出气。
所述球囊1包括第一横截面端11和第二横截面端12,所述第一横截面端11位于导管3的盲端处,所述第二横截面端12位于邻近导管3顶部的尖端处,充气后,所述第一横截面端11处的直径大于第二横截面端12处的直径,所述第一横截面端11处的长度大于第二横截面端12处的长度,由此使得球囊1充气膨大后,所述第二横截面端12处的膨大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横截面端11处的膨大的体积,使得所述第一横截面端11处的膨大后的体积能够朝向导管3的顶部尖端处凸起,用于包裹所述导管3的尖端,使导管3的尖端不裸露在球囊1外面。
具体的,所述球囊1为弹性材料,所述第一横截面端11和第二横截面端12的材料为弹性相等或同一种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的弹性材料包括采用橡胶、硅胶、乳胶、聚氯乙烯、聚氨酯、PEBAX(聚醚嵌段聚酰胺)等材料。
可替代的,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截面端11可替换为弹性大于第二横截面端12弹性的弹性材料,此时,所述第一横截面端11的直径可以与所述第二横截面端12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横截面端11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横截面端12长度,同样可以达到充气后所述第一横截面端11体积大于所述第二横截面端12体积,进而包裹导管3尖端的效果。
所述第一横截面端11和第二横截面端12为平滑连接在一起的一体式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临床医生在抢救心率过快或者心律缓慢的病人时,经常需要用到导管尖端带有球囊的医疗设备,尤其是将所述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应用在起搏导管器械上效果显著,因此以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结合应用在双极临时起搏导管上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3所示: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双极临时起搏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连接在双极临时起搏导管上,所述双极临时起搏导管包括结合柄5,所述结合柄5的一端设置有球囊充气一通阀6、远端电极连接器7、近端电极连接器8,所述球囊充气一通阀6、远端电极连接器7、近端电极连接器8通过结合柄5与导管3连接在一起,所述球囊充气一通阀6、远端电极连接器7、近端电极连接器8位于结合柄5的同侧,所述结合柄5的另一端连接有球囊1,所述球囊1位于导管3的前端。
所述双极临时起搏导管还包括远端电极9和近端电极10,所述远端电极9位于导管3顶部的尖端处,所述远端电极9为导管3置入体内时最先与人体接触的一端,所述近端电极10位于球囊1后侧的导管3上,即导管3的盲端处。
所述球囊1位于远端电极9与近端电极10之间,所述球囊1通过两端的连接口2固定粘结在导管3上,所述导管3前端包括通气孔4。
临床操作时,医生在患者皮肤表面置入扩张导管鞘,通过扩张导管鞘将导管3的尖端插入体内,当球囊1跨过扩张导管鞘进入体内后,通过通气孔4对球囊1进行充气,此时球囊1体积膨大将导管3的尖端处包裹住,所述导管3借助球囊1在血液里的浮力漂浮起来,球囊1通过血流将导管3经静脉输送到心室,在持续的心电图检测下,当出现心室起搏时立即放气,直至将导管3的尖端送至心尖部,在整个过程中,所述球囊1可根据导管3输送位置的情况,把导管3的尖端进行包裹,避免输送过程中导管3的尖端损伤血管薄壁或三尖瓣。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修饰和改进,这些修饰和改进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包括球囊和导管,所述球囊为弹性材料,球囊通过两端的连接口固定在导管上,位于球囊两端连接口间的导管上设置有通气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囊包括第一横截面端和第二横截面端,第一横截面端处的直径大于第二横截面端处的直径,第一横截面端处的长度大于第二横截面端处的长度;
所述球囊充气后所述第一横截面端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横截面端的体积,使得所述第一横截面端处的膨大后的体积能够朝向导管的顶部尖端处凸起包裹所述导管的尖端,使导管的尖端不裸露在球囊外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囊的第一横截面端位于导管的盲端处,第二横截面端位于导管顶部的尖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囊的第一横截面端材料的弹性大于或等于第二横截面端材料的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囊的第一横截面端和第二横截面端为平滑连接在一起的一体式结构。
CN202121911710.1U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 Active CN216456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11710.1U CN216456482U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11710.1U CN216456482U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56482U true CN216456482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31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11710.1U Active CN216456482U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564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79765A (en) Monitoring apparatus for use in obtaining bronchial electrocardiogram
US6016437A (en) Catheter probe system with inflatable soft shafts
EP0745406B1 (en) Coronary sinus catheter
JP3259249B2 (ja) 左心房用誘導導入器システム
JP3259250B2 (ja) 右心房用誘導導入器システム
US5984909A (en) Coronary sinus catheter
JP3804351B2 (ja)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CN108463176A (zh) 用于防止血液流过血管穿孔的临时性闭塞球囊装置和方法
US8734388B2 (en) Catheter for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pacing surgery and method of use
JP6558881B2 (ja) 一体化されたセンサ技術を有する灌流カニューレ
EP0363117A1 (en) A position-monitoring flow-directed catheter and method
CN216456482U (zh) 一种可包裹导管尖端的球囊
CN112516438A (zh) 一种双作用球囊导管
CN217472017U (zh) 一种切割震波球囊导管
CN110665123A (zh) 一种起搏导管、磁性贴附件及起搏导管套件
CN213466442U (zh) 一种可实施心脏介入治疗的ecmo股动脉插管
CN211245206U (zh) 一种起搏导管、磁性贴附件及起搏导管套件
CN114469315A (zh) 双腔化学消融球囊导管、化学消融组合产品及消融方法
CN110743102A (zh) 一种头端带可充气气囊的可调弯心腔内除颤导管
CN212346516U (zh) 一种具有漂浮电极的漂浮导管
CN207838011U (zh) 主动脉腔内双水平球囊阻断加压输注系统
CN115253070B (zh) 床旁tvtp电极导管
CN111184947A (zh) 环扎心脏起搏器导线
CN214965572U (zh) 一种超声引导下外科专用房间隔缺损直径测量球囊
CN215386897U (zh) 一种球囊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