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55788U - 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55788U
CN216455788U CN202122977583.1U CN202122977583U CN216455788U CN 216455788 U CN216455788 U CN 216455788U CN 202122977583 U CN202122977583 U CN 202122977583U CN 216455788 U CN216455788 U CN 216455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shank
supporting part
pad
venous thrombo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775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玉华
袁媛
西羽翠
张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29775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55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55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55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少一款同时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小腿垫高部、足部支撑部、活动部和连接部,其中,所述小腿垫高部和所述足部支撑部通过所述活动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足部支撑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能挂在所述小腿垫高部上;所述小腿垫高部能抬高小腿,患者的足部能抵接到所述足部支撑部上,通过改变连接部与小腿垫高部的连接位置能调节所述足部支撑部与所述小腿垫高部之间的夹角。

Description

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下肢深静脉是负责运送下肢血液返回心脏的主要通路血管。当各种原因使深静脉系统里的血液发生凝结形成血栓时,下肢的血液就无法顺利返回心脏,大量的血液滞留在下肢,静脉压力增高并发生血液成分的外渗,从而导致肢体肿胀及疼痛,这类疾病就称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由此,为了预防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则需要将病人小腿抬高来以使回心血量增加,避免血液瘀滞。
足下垂是常由胫前肌无活动或活动时异常引起,引起胫前肌无活动的原因,主要是脊髓损伤、小儿麻痹、外周神经损伤和肌肉疾病等。足下垂是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可表现足背伸不能达到功能位,踝关节受限,从而影响患者行走。由此,为了预防病人足下垂,则需要在病人足部外定期的施加压缩力来挤压其足部血管,以使加速血液循环,并敦促及指导病人不定期的进行足部的踝泵运动,以使保持其足部活力。
目前,在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时,只有依靠两种装置分别去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在现有技术中,缺少一款同时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少一款同时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包括小腿垫高部、足部支撑部、活动部和连接部,其中,所述小腿垫高部和所述足部支撑部通过所述活动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足部支撑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能挂在所述小腿垫高部上;
所述小腿垫高部能抬高小腿,患者的足部能抵接到所述足部支撑部上,通过改变连接部与小腿垫高部的连接位置能调节所述足部支撑部与所述小腿垫高部之间的夹角。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杆和挂钩,所述足部支撑部的侧面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小腿垫高部的侧面设置有挂杆,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挂钩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挂钩能挂在所述挂杆上。
可选地,所述挂杆的个数为多个,所有所述挂杆沿所述小腿垫高部的长度方向分布。
可选地,所述小腿垫高部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小腿垫高部上还设置有可调节固定带,所述可调节固定带用以绑住所述小腿。
可选地,所述足部支撑部上设置有束缚带,所述束缚带用以绑住所述足部。
可选地,所述足部支撑部包括足垫,所述足垫为针灸垫或按摩垫或加热垫。
可选地,所述活动部为弧形结构;所述活动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可选地,还包括网套,所述网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小腿垫高部和所述足部支撑部相连接,所述网套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网套分别位于所述活动部的两侧,所述网套用以覆盖所述患者的脚踝。
可选地,所述小腿垫高部采用的材料为海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患者需要躺在病床上使用本装置,将本装置放在病床上,患者的小腿放置在小腿垫高部上,由于小腿垫高部具有一定的厚度,进而可以抬高小腿,使得回心血量增加,避免血液瘀滞,达到预防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患者的足部可以放置足部支撑部上,由于活动部具有弹性,可以使得足部支撑部与小腿垫高部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当连接部挂在小腿垫高部的不同位置时,可以使得足部向小腿方向牵引的角度不同,当连接部挂在小腿垫高部上的位置不变时,可以使得足部一直保持牵引状态,进而可以实现定期的施加压缩力来挤压其足部血管,以使加速血液循环,达到预防病人足下垂,本装置实现了同时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少一款同时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小腿垫高部;11、挂杆;12、可调节固定带;
2、足部支撑部;21、转动轴;22、束缚带;
3、活动部;
4、连接部;41、连接杆;42、挂钩;
5、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包括小腿垫高部1、足部支撑部2、活动部3和连接部4,其中,小腿垫高部1和足部支撑部2通过活动部3固定连接,活动部3可以进行弯曲,连接部4的一端与足部支撑部2转动连接,连接部4的另一端能挂在小腿垫高部1上;
小腿垫高部1能抬高小腿,患者的足部能抵接到足部支撑部2上,患者的足跟能放置在活动部3内,通过改变连接部4与小腿垫高部1的连接位置能调节足部支撑部2与小腿垫高部1之间的夹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患者需要躺在病床上使用本装置,将本装置放在病床上,患者的小腿放置在小腿垫高部1上,由于小腿垫高部1具有一定的厚度,进而可以抬高小腿,使得回心血量增加,避免血液瘀滞,达到预防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患者的足部可以放置足部支撑部2上,由于活动部3具有弹性,可以使得足部支撑部2与小腿垫高部1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当连接部4挂在小腿垫高部1的不同位置时,可以使得足部向小腿方向牵引的角度不同,当连接部4挂在小腿垫高部1上的位置不变时,可以使得足部一直保持牵引状态,进而可以实现定期的施加压缩力来挤压其足部血管,以使加速血液循环,达到预防病人足下垂,本装置实现了同时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少一款同时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包括小腿垫高部1、足部支撑部2、活动部3和连接部4,其中,小腿垫高部1和足部支撑部2通过活动部3固定连接,活动部3可以进行弯曲,连接部4的一端与足部支撑部2转动连接,连接部4的另一端能挂在小腿垫高部1上;小腿垫高部 1能抬高小腿,患者的足部能抵接到足部支撑部2上,患者的足跟能放置在活动部3内,通过改变连接部4与小腿垫高部1的连接位置能调节足部支撑部2与小腿垫高部1之间的夹角。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连接部4包括连接杆41和挂钩42,足部支撑部2 的侧面设置有转动轴21,小腿垫高部1的侧面设置有挂杆11,连接杆41和挂钩42固定连接,连接杆41的自由端与转动轴21转动连接,连接杆41的自由端上设置有转动孔,转动轴21穿过转动孔且两者转动连接,挂钩42能挂在挂杆11上,进而可以使得足部一直保持牵引状态。连接部4的个数为两个,足部支撑部2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轴21,小腿垫高部1的两侧均设置有挂杆11,两个连接部4分别位于小腿垫高部1的两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挂杆11的个数为多个,所有挂杆11沿小腿垫高部 1的长度方向分布,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选择将挂钩42与不同位置的挂杆11 相连接,使得足部牵引力度不同,即足部与小腿两者之间的角度不同。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包括小腿垫高部1、足部支撑部2、活动部3和连接部4,其中,小腿垫高部1和足部支撑部2通过活动部3固定连接,活动部3可以进行弯曲,连接部4的一端与足部支撑部2转动连接,连接部4的另一端能挂在小腿垫高部1上;小腿垫高部 1能抬高小腿,患者的足部能抵接到足部支撑部2上,患者的足跟能放置在活动部3内,通过改变连接部4与小腿垫高部1的连接位置能调节足部支撑部2与小腿垫高部1之间的夹角。
连接部4包括连接杆41和挂钩42,足部支撑部2的侧面设置有转动轴21,小腿垫高部1的侧面设置有挂杆11,连接杆41和挂钩42固定连接,连接杆41 的自由端与转动轴21转动连接,连接杆41的自由端上设置有转动孔,转动轴 21穿过转动孔且两者转动连接,挂钩42能挂在挂杆11上,进而可以使得足部一直保持牵引状态。连接部4的个数为两个,足部支撑部2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轴21,小腿垫高部1的两侧均设置有挂杆11,两个连接部4分别位于小腿垫高部1的两侧。
挂杆11的个数为多个,所有挂杆11沿小腿垫高部1的长度方向分布,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选择将挂钩42与不同位置的挂杆11相连接,使得足部牵引力度不同,即足部与小腿两者之间的角度不同。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小腿垫高部1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便于放置小腿。小腿垫高部1上还设置有可调节固定带12,可调节固定带12用以绑住小腿。可调节固定带12是为了避免小腿脱离小腿垫高部1。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包括小腿垫高部1、足部支撑部2、活动部3和连接部4,其中,小腿垫高部1和足部支撑部2通过活动部3固定连接,活动部3可以进行弯曲,连接部4的一端与足部支撑部2转动连接,连接部4的另一端能挂在小腿垫高部1上;小腿垫高部1能抬高小腿,患者的足部能抵接到足部支撑部2上,患者的足跟能放置在活动部3内,通过改变连接部4与小腿垫高部1的连接位置能调节足部支撑部2与小腿垫高部1之间的夹角。
连接部4包括连接杆41和挂钩42,足部支撑部2的侧面设置有转动轴21,小腿垫高部1的侧面设置有挂杆11,连接杆41和挂钩42固定连接,连接杆41 的自由端与转动轴21转动连接,连接杆41的自由端上设置有转动孔,转动轴 21穿过转动孔且两者转动连接,挂钩42能挂在挂杆11上,进而可以使得足部一直保持牵引状态。连接部4的个数为两个,足部支撑部2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轴21,小腿垫高部1的两侧均设置有挂杆11,两个连接部4分别位于小腿垫高部1的两侧。
挂杆11的个数为多个,所有挂杆11沿小腿垫高部1的长度方向分布,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选择将挂钩42与不同位置的挂杆11相连接,使得足部牵引力度不同,即足部与小腿两者之间的角度不同。
小腿垫高部1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便于放置小腿。小腿垫高部1上还设置有可调节固定带12,可调节固定带12用以绑住小腿。可调节固定带12是为了避免小腿脱离小腿垫高部1。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足部支撑部2上设置有束缚带22,束缚带22用以绑住足部,束缚带22可以避免足部脱离足部支撑部2。足部支撑部2包括足垫,足垫可以为针灸垫或按摩垫或加热垫,足垫可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
实施例5: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活动部3可以为弧形结构,同时活动部3为一个薄片结构,活动部3用以支撑足跟,避免足跟压疮;活动部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方便活动部3进行弯曲,进而可以方便调节足部支撑部2与小腿垫高部1之间的夹角。
实施例6: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网套5,网套5的两端分别与小腿垫高部1 和足部支撑部2相连接,网套5的个数为两个,两个网套5分别位于活动部3 的两侧,网套5用以覆盖患者的脚踝。
实施例7: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小腿垫高部1采用的材料可以为海绵,避免小腿背部想成压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垫高部(1)、足部支撑部(2)、活动部(3)和连接部(4),其中,
所述小腿垫高部(1)和所述足部支撑部(2)通过所述活动部(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4)的一端与所述足部支撑部(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4)的另一端能挂在所述小腿垫高部(1)上;
所述小腿垫高部(1)能抬高小腿,患者的足部能抵接到所述足部支撑部(2)上,通过改变连接部(4)与小腿垫高部(1)的连接位置能调节所述足部支撑部(2)与所述小腿垫高部(1)之间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包括连接杆(41)和挂钩(42),所述足部支撑部(2)的侧面设置有转动轴(21),所述小腿垫高部(1)的侧面设置有挂杆(11),所述连接杆(41)和所述挂钩(4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1)的自由端与所述转动轴(21)转动连接,所述挂钩(42)能挂在所述挂杆(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杆(11)的个数为多个,所有所述挂杆(11)沿所述小腿垫高部(1)的长度方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垫高部(1)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垫高部(1)上还设置有可调节固定带(12),所述可调节固定带(12)用以绑住所述小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支撑部(2)上设置有束缚带(22),所述束缚带(22)用以绑住所述足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支撑部(2)包括足垫,所述足垫为针灸垫或按摩垫或加热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3)为弧形结构;所述活动部(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套(5),所述网套(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小腿垫高部(1)和所述足部支撑部(2)相连接,所述网套(5)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网套(5)分别位于所述活动部(3)的两侧,所述网套(5)用以覆盖所述患者的脚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垫高部(1)采用的材料为海绵。
CN202122977583.1U 2021-11-30 2021-11-30 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 Active CN216455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7583.1U CN216455788U (zh) 2021-11-30 2021-11-30 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7583.1U CN216455788U (zh) 2021-11-30 2021-11-30 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55788U true CN216455788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01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77583.1U Active CN216455788U (zh) 2021-11-30 2021-11-30 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557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11104B1 (ko) 척추교정 운동기구
KR100962515B1 (ko) 왕복식 족부 안마장치
US20050251067A1 (en) Lower extremity passive muscle manipu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216455788U (zh) 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装置
CN220193483U (zh) 一种下肢被动运动装置
CN207928640U (zh) 一种踝泵运动器
CN213525723U (zh) 一种可穿戴式中药下肢矫形器
CN213489906U (zh) 一种神经科护理用腿部活动调节装置
WO200209833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CN210472341U (zh) 一种韧带损伤康复护理装置
KR100632993B1 (ko) 스트레칭 운동매트
CN114404247A (zh) 一种心血管疾病辅助康复理疗装置
CN209847788U (zh) 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器械
CN219049017U (zh) 一种智能化多功能预防足下垂工具
CN213788649U (zh) 一种辅助病人踝泵运动的功能锻炼器
CN215584756U (zh) 一种下肢静脉血栓防治器
CN114259379B (zh) 一种用于骨科创伤的辅助康复设备
CN220938483U (zh) 一种新型电动踝泵运动辅助治疗仪
CN205181550U (zh) 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牵引治疗、预防以及锻炼装置
CN215229541U (zh) 一种下肢骨折支被架
CN209187120U (zh) 下肢皮牵引装置
CN216877744U (zh) 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锻炼装置
CN213994727U (zh) 一种深静脉血栓功能辅助锻炼装置
CN210991359U (zh) 一种骨科病人康复护理装置
CN215915630U (zh) 一种血液透析用按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