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55260U - 一种骨折撑开器及手术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折撑开器及手术医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55260U
CN216455260U CN202122391483.0U CN202122391483U CN216455260U CN 216455260 U CN216455260 U CN 216455260U CN 202122391483 U CN202122391483 U CN 202122391483U CN 216455260 U CN216455260 U CN 216455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cture
adjusting
positioning
panel
adjus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914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剑锋
刘晓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uohu Peoplel'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ohu Peoplel'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ohu Peoplel'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ohu Peoplel'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23914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55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55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55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折撑开器及手术医疗装置,其中,该骨折撑开器包括:壳体,调节螺栓,与调节螺栓滑动连接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三调节件;与调节螺栓转动连接的第二调节件,以及与调节螺栓连接的摇柄和联轴器。本实用新型在需要撑开骨折断端时,可先固定第一调节件和/或第三调节件的位置,再将第一调节件和/或第三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分别与骨折的两侧断端上预先植入的骨科钢针通过卡槽固定连接,并通过转动摇柄驱动调节螺栓,从而移动第二调节件,使第一调节件和/或第三调节件与第二调节件的距离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既可以进行骨折断端的复位,也可拆卸摇柄及联轴器后转变为骨折外固定架,为进行骨折手术的医护人员提供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骨折撑开器及手术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折撑开器及手术医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医疗设备也随医疗技术的进步逐步适配,因此如何通过医疗设备为病患的治疗提供便捷,就成为了众多医护人员致力研究的方向。
骨折复位是手术操作治疗骨折的重要步骤,外伤后由于骨折断端受肌肉牵拉使得骨折断端短缩移位,过多的剥离骨折断端的软组织又会影响骨折端的血运,影响骨折的愈合。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难以复位的骨折往往需要助手使用复位钳全手动撑开骨折断端,以便于术者复位骨折断端,最后植入钢板并拧入螺钉,但由于复位过程需要助手持续牵引,撑开距离及角度难以准确控制,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骨折复位手术复位过程需要助手持续牵引,撑开距离及角度难以准确控制,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折撑开器及手术医疗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骨折撑开器,其中,所述骨折撑开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贯穿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壳体定位转动连接;
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一端,且与所述调节螺栓滑动连接;
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调节螺栓转动连接;
第三调节件,所述第三调节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另一端,且与所述调节螺栓滑动连接;
摇柄,所述摇柄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外的一端上,且与所述调节螺栓可拆卸连接;
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所述摇柄的相反一端,且与所述调节螺栓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骨折撑开器,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一侧,所述安装面板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和所述第三调节件上与所述第一滑槽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贯穿所述第一滑槽,且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的骨折撑开器,其中,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安装面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面板,所述第一定位面板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和所述第三调节件上与所述第二滑槽对应的位置设置分别有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贯穿所述第二滑槽,且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的骨折撑开器,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面板上与所述第二滑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安装柱的位置。
所述的骨折撑开器,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第二安装柱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第二安装柱上分别设置有螺纹;
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第二安装柱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可拆卸套设在所述螺纹上。
所述的骨折撑开器,其中,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插槽,若干所述定位插槽用于卡合钢针。
所述的骨折撑开器,其中,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第一定位面板相邻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面板和第三定位面板,所述第二定位面板和所述第三定位面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面板和所述第三定位面板夹合所述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和所述第三调节件。
所述的骨折撑开器,其中,所述第二定位面板和所述第三定位面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三调节件上设置有定位螺孔,所述定位孔上设置有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与所述定位螺孔可拆卸连接。
一种手术医疗装置,其中,所述手术医疗装置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骨折撑开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需要撑开骨折断端时,可先固定第一调节件和/或第三调节件的位置,再将第一调节件和/或第三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分别与骨折的两侧断端上预先植入的骨科钢针通过卡槽固定连接,并通过转动摇柄驱动调节螺栓,从而移动第二调节件,使第一调节件和/或第三调节件与第二调节件的距离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既可以进行骨折断端的复位,也可以拆卸摇柄及联轴器后转变为骨折外固定架,能够为进行骨折手术的医护人员提供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骨折撑开器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骨折撑开器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骨折撑开器在图2中的A节点结构放大图。
在图1至图3中:100、壳体;101、第一安装柱;102、第二安装柱;103、定位孔;110、调节螺栓;120、安装面板;121、第一滑槽;130、第一定位面板;131、第二滑槽;140、第二定位面板;150、第三定位面板;210、第一调节件;220、第二调节件;230、第三调节件;300、摇柄;400、支撑杆;500、联轴器;510、连接孔;520、固定孔;530、固定螺钉;600、定位插槽;700、定位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所述“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骨折复位是手术操作治疗骨折的重要步骤,外伤后由于骨折断端受肌肉牵拉是的骨折断端短缩移位,过多的剥离骨折端的软组织又会影响骨折端的血运,影响骨折的愈合。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难以复位的骨折往往需要助手使用复位钳全手动撑开骨折断端,以便于术者复位骨折断端,最后植入钢板并拧入螺钉,但由于复位过程需要助手持续牵引,撑开距离及角度难以准确控制,影响治疗效果。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折撑开器,如图1所示,该骨折撑开器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调节螺栓110,所述调节螺栓110贯穿所述壳体100且与所述壳体100定位转动连接;
第一调节件210,所述第一调节件210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的一端,且与所述调节螺栓110滑动连接;
第二调节件220,所述第二调节件220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且与所述调节螺栓110转动连接;
第三调节件230,所述第三调节件2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的另一端,且与所述调节螺栓110滑动连接;
摇柄300,所述摇柄300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外的一端上,且与所述调节螺栓110可拆卸连接;
联轴器500,所述联轴器5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外侧设置所述摇柄300的相反一端,且与所述调节螺栓110可拆卸连接,所述联轴器500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联轴器500的长、宽尺寸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在需要撑开骨折断端时,将第一调节件210(和/或第三调节件230)通过第一安装柱101与配置有匹配内螺纹的支撑杆400连接,并通过插槽卡合预先固定于一侧骨折断端的钢针,并通过第二及第三定位板面的定位孔110植入定位螺钉700以固定第一调节件。同法,将第二调节件220与另一侧骨折断端的钢针连接,并通过转动摇柄300驱动调节螺栓110,从而移动第二调节件220,使第一调节件210(和/或第三调节件230)与第二调节件220的距离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为进行骨折手术的医护人员提供便捷。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骨折撑开器的主体是壳体100,壳体100包括若干板件(在下文中详述),形成对壳体100内部构件的包裹,在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栓110沿壳体100的长轴方向设置并贯穿壳体100,调节螺栓110在壳体外部两侧均有外延部分,分别通过插槽设置连接摇柄300及联轴器400,调节螺栓110上连续设置有螺纹;可在壳体100内部转动。在壳体100的内部,设置的第一调节件210(和/或第三调节件230)和第二调节件220是对骨折断端支撑的作用构件,第一调节件210(和/或第三调节件230)和第二调节件220的分别对骨折断端进行施力支撑,第一调节件210(和/或第三调节件230)套设在调节螺栓110上,且与调节螺栓110滑动连接,可在壳体100的内部自由滑动,第二调节件220套设在调节螺栓110上,且与调节螺栓110转动连接,第二调节件220内螺纹与调节螺栓110匹配,并在壳体100的内部通过螺纹驱动发生位移。
具体地,在实际使用时,将第一调节件210(和/或第三调节件230)通过第一安装柱101与配置有匹配内螺纹的支撑杆400连接,并通过插槽卡合预先固定于一侧骨折断端的钢针,并通过第二及第三定位板面的定位孔110植入定位螺钉700以固定第一调节件。同法,将第二调节件220与另一侧骨折断端的钢针连接,医护人员通过转动摇柄300,控制调节螺栓110转动,在壳体100的限位作用下,第二调节件220沿螺纹设置的方向在壳体100的内部滑动,随着第一调节件210(和/或第三调节件230)和第二调节件220之间间隔的逐渐增大(或缩小),将病患骨折的两端分离(或压缩),在该分离(或压缩)过程中两端骨骼位置移动稳定,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述壳体100包括安装面板120,安装面板120可拆卸设置在壳体100上的一侧,在实际设置时,在安装面板120上还设置有第一滑槽121,对应地,在第一调节件210(和/或第三调节件230)和第二调节件220上与第一滑槽121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柱101,第一安装柱101贯穿第一滑槽121,并在第一滑槽121上自由滑动,本申请设置第一安装柱101的好处在于对第一调节件210(和/或第三调节件230)和第二调节件220的轴向位置进行限制,避免第一调节件210(和/或第三调节件230)和第二调节件220发生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壳体100上与上述安装面板120对应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定位面板130,第一定位面板130上设置有第二滑槽131,第二滑槽131与第一滑槽121相互对应,且平行设置,在第一调节件210(和/或第三调节件230)和第二调节件220上与第二滑槽131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柱102,第二安装柱102贯穿第二滑槽131,且在第二滑槽131上自由滑动,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第二安装柱102与第一安装柱101的作用相同,均是为了设置用于与骨科钢针适配的相关组件,第一安装柱101和第二安装柱102的尺寸不同,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设置不同型号的相关组件。
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安装柱101和第二安装柱102上还设置有螺纹,对应地,本实用新型骨折撑开器还包括若干个支撑杆400,支撑杆400的内部设置有螺孔,与第一安装柱101和第二安装柱102上设置的螺纹适配,在实际使用时,可通过实际使用需求将不同型号尺寸的支撑杆400安装在第一安装柱101或第二安装柱102上,以实现对骨折骨骼两端钢钉配合的效果。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为实现与钢针的相互配合,在本实施例中还在支撑杆400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插槽600,定位插槽600凹陷固定设置至支撑杆400的侧边上,且间隔预定距离均匀设置,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将骨骼上预先埋入的钢钉与定位螺钉700进行配合固定,从而能够使第一安装柱101和第二安装柱102均匀施力。
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上述骨折撑开器还包括第三调节件230,第三调节件230滑动设置在壳体100内,且套设在调节螺栓110上,与调节螺栓110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调节件230设置在第二调节件220与第一调节件210对应的相反一侧,在实际使用时,医护人员可自由选择使用第三调节件230和第二调节件220实现撑开作用,或使用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二调节件220实现撑开作用。
具体地,第三调节件230上与第一滑槽121对应的一侧同样设置有第一安装柱101,第一安装柱101贯穿第一滑槽121,且在滑轨内滑动连接,并同样可通过第一安装柱101安装支撑杆400;在第三调节件230上与第二滑槽131对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柱102,第二安装柱102贯穿第二滑槽131,且在滑轨内滑动连接,并通过第二安装柱102安装支撑杆40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壳体100上与上述第一定位面板130相邻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面板140和第三定位面板150,第二定位面板140和第三定位面板150相对设置,且第二定位面板140和第三定位面板150对第一调节件210、第二调节件220和第三调节件230形成夹合,实现定向限位的效果。
具体地,在第二定位面板和第三定位面板140上还均匀设置有若干定位孔103,若干定位孔103沿第二定位面板和第三定位面板140的长轴方向设置,对应地,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三调节件230上与定位孔103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定位螺钉700,当需要对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三调节件230进行固定时,可通过定位螺钉700安装在定位孔103内,并与定位螺孔紧固,实现使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三调节件230在壳体100内的位置固定的效果,当需要移动第一调节件210和第三调节件230时,通过拆卸定位螺钉700并可调节螺栓110滑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在壳体100上设置摇柄300的另一端还设置有联轴器500,用于连接同款骨折撑开器以串联的形式延长工作距离,进一步提高骨折撑开的适用范围,联轴器500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510,连接孔510的尺寸与调节螺栓的直径尺寸适配,在连轴器500的侧面还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520,在固定孔520的内部设置有与固定孔520适配的固定螺钉530,固定螺钉530通过螺纹旋合设置在固定孔520的内部,当固定螺钉530旋合至预定位置时,固定螺钉530与套设在连轴器500内部的调节螺栓110形成抵接固定,从而使连轴器500固定在调节螺栓上。
另一方面,联轴器500用于对本实用新型骨折撑开器的使用范围进行延伸,在实际使用时可与另一相同设置的骨折撑开器进行连接,具体操作为将另一骨折撑开器的摇柄300卸除,通过联轴器500上的连接孔510与另一骨折撑开器中的调节螺栓110进行套设,并同样通过固定螺钉530与固定孔520的配合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将两个相同的骨折撑开器进行组合使用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当医护人员使用摇柄300转动调节螺栓110时,在联轴器500的连接作用下另一骨折撑开器的调节螺栓110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同步调节的效果,有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骨折撑开器适配病患骨骼的使用范围,实现对超距离骨骼撑开过程中的固定,本实施例加入的连轴器能够避免在组合使用时发生卡死的情况,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术医疗装置,该手术医疗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骨折撑开器,该骨折撑开器包括:壳体,调节螺栓,与调节螺栓滑动连接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三调节件;与调节螺栓转动连接的第二调节件,以及与调节螺栓连接的摇柄和联轴器。本实用新型在需要撑开骨折断端时,可先固定第一调节件和/或第三调节件的位置,再将第一调节件和/或第三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分别与骨折的两侧断端上预先植入的骨科钢针通过卡槽固定连接,并通过转动摇柄驱动调节螺栓,从而移动第二调节件,使第一调节件和/或第三调节件与第二调节件的距离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既可以进行骨折断端的复位,也可拆卸摇柄及联轴器后转变为骨折外固定架,为进行骨折手术的医护人员提供便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折撑开器及手术医疗装置,其中,该骨折撑开器包括:壳体,调节螺栓,与调节螺栓滑动连接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三调节件;与调节螺栓转动连接的第二调节件,以及与调节螺栓连接的摇柄和联轴器。本实用新型在需要撑开骨折断端时,可先固定第一调节件和/或第三调节件的位置,再将第一调节件和/或第三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分别与骨折的两侧断端上预先植入的骨科钢针通过卡槽固定连接,并通过转动摇柄驱动调节螺栓,从而移动第二调节件,使第一调节件和/或第三调节件与第二调节件的距离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既可以进行骨折断端的复位,也可拆卸摇柄及联轴器后转变为骨折外固定架,为进行骨折手术的医护人员提供便捷。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既可以进行骨折断端的复位,也可以拆卸摇柄及联轴器后转变为骨折外固定架,能够为进行骨折手术的医护人员提供便捷。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骨折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折撑开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贯穿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壳体定位转动连接;
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一端,且与所述调节螺栓滑动连接;
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调节螺栓转动连接;
第三调节件,所述第三调节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另一端,且与所述调节螺栓滑动连接;
摇柄,所述摇柄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外的一端上,且与所述调节螺栓可拆卸连接;
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所述摇柄的相反一端,且与所述调节螺栓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一侧,所述安装面板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和所述第三调节件上与所述第一滑槽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贯穿所述第一滑槽,且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折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安装面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面板,所述第一定位面板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和所述第三调节件上与所述第二滑槽对应的位置设置分别有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贯穿所述第二滑槽,且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折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面板上与所述第二滑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安装柱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折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第二安装柱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第二安装柱上分别设置有螺纹;
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第二安装柱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可拆卸套设在所述螺纹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折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插槽,若干所述定位插槽用于卡合钢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折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第一定位面板相邻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面板和第三定位面板,所述第二定位面板和所述第三定位面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面板和所述第三定位面板夹合所述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和所述第三调节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折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面板和所述第三定位面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三调节件上设置有定位螺孔,所述定位孔上设置有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与所述定位螺孔可拆卸连接。
9.一种手术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医疗装置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骨折撑开器。
CN202122391483.0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骨折撑开器及手术医疗装置 Active CN216455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1483.0U CN216455260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骨折撑开器及手术医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1483.0U CN216455260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骨折撑开器及手术医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55260U true CN216455260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37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91483.0U Active CN216455260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骨折撑开器及手术医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55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9843B2 (en) External bone fixation system
EP3245966B1 (en) Connecting rod for an external fixation device
US7291148B2 (en) External fixator for Colles' fracture
US5827283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two bones into a desired relative position
US9066757B2 (en) Orthopedic external fixator and method of use
CN206950193U (zh) 一种反向螺纹撑开复位器
CN106361420A (zh) 一种骨外固定矫形支架
CN106725659A (zh) 一种反向螺纹撑开复位器
US8080016B2 (en) Wire retainer for surgical device
CN216455260U (zh) 一种骨折撑开器及手术医疗装置
US2013017886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nd placement of a surgical device
CN107496015B (zh) 骨折复位机构
CN103040507A (zh) 骨科用复位固定架
CN111643170A (zh) 一种骨折外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3983730B2 (ja) 創外固定器調整装置
CN208756126U (zh) 一种治疗四肢骨折的骨牵引复位固定装置
CN111134816A (zh) 一种单段和多段骨折二维螺纹调整复位的骨科外固定支架
RU2183435C2 (ru) Аппарат для репозиции и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костей предплечья
CN218636061U (zh) 一种肢体外固定装置
CN218792464U (zh) 一种髌骨克氏针导向装置
CN212547129U (zh) 动静结合式三维可调骨折复位外固定器
CN212490099U (zh) 一种骨折外固定装置
CN216365172U (zh) 一种创伤骨科骨钉植入用钻孔装置
RU2311886C1 (ru) Стержневой аппарат для чрескостного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RU21586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нешней чрескостной репозиции и фиксации для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стоп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