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53743U - 伞骨关节接头及伞 - Google Patents

伞骨关节接头及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53743U
CN216453743U CN202123069468.0U CN202123069468U CN216453743U CN 216453743 U CN216453743 U CN 216453743U CN 202123069468 U CN202123069468 U CN 202123069468U CN 216453743 U CN216453743 U CN 216453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haft
umbrella
joint
side wal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694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陵
吴祥权
罗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694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53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53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53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伞骨关节接头,包括接头主体、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接头主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间隔以形成安装槽,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设置于安装槽内,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定位部分别凸设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两个第二定位部分别凸设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连接轴设置于接头主体;第二连接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槽,并且选择性地与第一定位部或者第二定位部卡合,第二连接轴与第一定位部的卡合用于使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为0°,第二连接轴与第二定位部的卡合用于使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为18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伞。

Description

伞骨关节接头及伞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接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伞骨关节接头及伞。
背景技术
接头广泛应用于伞及其他需要翻折和延展的产品当中,对于伞而言,需要凭借接头的展开和闭合来实现伞的展开和折叠。然而,现有的接头无法稳定地处于展开状态或者闭合状态,使得当伞展开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接头无法定位导致伞面翻折的现象,从而导致伞漏光,降低了伞的兼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骨关节接头及伞,以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伞骨关节接头,包括接头主体、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接头主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间隔以形成安装槽,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设置于安装槽内,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定位部分别凸设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两个第二定位部分别凸设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连接轴设置于接头主体;第二连接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槽,并且选择性地与第一定位部或者第二定位部卡合,第二连接轴与第一定位部的卡合用于使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为0°,第二连接轴与第二定位部的卡合用于使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为18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头主体还包括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当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为0°时,第二连接轴与第一支撑面接触,当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为180°时,第二连接轴与第二支撑面接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头主体还设有通孔,通孔显露于第一支撑面,通孔与安装槽连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头主体还包括连接弧面,连接弧面连接于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之间,第二连接轴包括外周面,外周面设置于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外周面用于与连接弧面相接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为180°时,第一连接轴的延长线与第二连接轴的延长线不共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头主体包括顶面和底面,安装槽贯穿顶面,底面与顶面相对,底面凸设有连接凸起,连接凸起设有连接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头主体设有插接孔,第一连接轴插接于插接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轴包括转动部和轴杆,转动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接头主体,并且选择性地与第一定位部或者第二定位部卡合,轴杆插接于转动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动部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接头主体,转轴的延长线与轴杆的延长线不共线。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伞,包括伞架、伞面以及上述任一伞骨关节接头,伞面设置于伞架,伞骨关节接头连接于伞架和伞面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伞骨关节接头及伞,包括接头主体、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接头主体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通过伞骨关节接头的第二连接轴选择性地与第一定位部或者第二定位部卡合,其中,第二连接轴与第一定位部的卡合用于使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为0°,第二连接轴与第二定位部的卡合用于使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为180°,使得第二连接轴相对第一连接轴能够实现0°和180°的定位,从而伞骨关节接头能够在闭合状态和展开状态间切换,当伞骨关节接头用于伞等需要翻折和延展的产品时,能够提高该产品的兼容性,扩大该产品的适用范围。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伞骨关节接头在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伞骨关节接头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图2所示的伞骨关节接头的部分爆炸图。
图5是图4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所示的伞骨关节接头的在闭合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伞骨关节接头10,包括接头主体12、第一连接轴14和第二连接轴16,接头主体12包括第一定位部121、第二定位部123、第一侧壁128和第二侧壁129,第一侧壁128与第二侧壁129间隔以形成安装槽124,第一定位部121和第二定位部123设置于安装槽124内,第一定位部121和第二定位部12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定位部121分别凸设于第一侧壁128和第二侧壁129,两个第二定位部123分别凸设于第一侧壁128和第二侧壁129;第一连接轴14设置于接头主体12;第二连接轴16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槽124,并且选择性地与第一定位部121或者第二定位部123卡合,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定位部121的卡合用于使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连接轴14之间的夹角为0°,第二连接轴16与第二定位部123的卡合用于使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连接轴14之间的夹角为180°。
伞骨关节接头10可以用于伞等需要翻折和延展的产品,具体可以是雨伞或者汽车遮阳伞等。为了便于描述,以应用于遮阳伞为例对本实施例中的伞骨关节接头10进行详细说明。
接头主体12为用于安装第一连接轴14和第二连接轴16的主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接头主体12可以设置于伞架的末端,使得第二连接轴16相对第一连接轴14展开的状态下,可以将伞面撑开,以增加伞面的面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接头主体12还可以设置于伞架的其他位置,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接头主体12大致为中空的长条形结构,接头主体12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其中,接头主体1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连接轴14的延伸方向一致,接头主体12的宽度方向与呈0°夹角时的第一连接轴14至第二连接轴16的方向一致。
接头主体12包括第一定位部121和第二定位部123,第一定位部121和第二定位部123均可以对第二连接轴16的转动进行定位,使得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连接轴14之间的夹角可以处于预设角度。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定第一定位部121和第二定位部123的位置,使得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连接轴14之间的夹角选择性地处于0°或者18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定位部121和第二定位部123的位置发生改变时,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连接轴14的夹角还可以限定于其他角度,例如45°或者90°等。
请参阅图2和图3,接头主体12设有安装槽124,第一定位部121和第二定位部123设置于安装槽124内,使得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定位部121或者第二定位部123卡合时,至少部分第二连接轴16处于安装槽124内,安装槽124可以对第二连接轴16进行限位,避免第二连接轴16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偏转,使得第二连接轴16可以稳定地转动。
请参阅图4和图5,接头主体12还包括第一支撑面126和第二支撑面127,当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连接轴14之间的夹角为0°时,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支撑面126接触,当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连接轴14之间的夹角为180°时,第二连接轴16与第二支撑面127接触。第一支撑面126和第二支撑面127可以对第二连接轴16进行支撑,避免第二连接轴16的转动角度过大,例如,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连接轴14的夹角超过180°,使得伞骨关节接头10能够对伞面进行有效支撑,增加伞面的遮阳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面126和第二支撑面127在接头主体12的宽度方向具有高度差,使得第一连接轴14与第二连接轴16之间的夹角为180°时,第一连接轴14与第二连接轴16沿接头主体12的宽度方向可以减小。当第一连接轴14与第二连接轴16之间的夹角为180°时,第一连接轴14的延长线与第二连接轴16的延长线不共线,以提高伞面被撑开时的平整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头主体12还包括连接弧面120,连接弧面120连接于第一支撑面126和第二支撑面127之间。
接头主体12包括第一侧壁128和第二侧壁129,第一侧壁128与第二侧壁129间隔以形成安装槽124,第一支撑面126和第二支撑面127均连接于第一侧壁128和第二侧壁129之间。第一侧壁128与第二侧壁129可以相对设置,例如,第一侧壁128所在平面与第二侧壁129所在平面平行。
第一侧壁128设有第一轴孔1281,第二侧壁129设有第二轴孔1291,第二轴孔1291的位置与第一轴孔1281的位置对应,第一轴孔1281和第二轴孔1291可以用于安装第二连接轴16。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21和第二定位部12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定位部121分别凸设于第一侧壁128和第二侧壁129,且两个第一定位部121的位置相对,两个第二定位部123分别凸设于第一侧壁128和第二侧壁129,且两个第二定位部123的位置相对,即,第一定位部121和第二定位部123均为卡扣结构,第二连接轴16可以选择性地与第一定位部121或者第二定位部123卡合。第一定位部121和第二定位部123可以是塑胶材质,利用塑胶材质的变形可以实现对第二连接轴16的卡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121和第二定位部123还可以均为磁性件,第一连接轴14可以选择性地第一定位部121或者第二定位部123磁性吸合,同样可以实现第二连接轴16的定位。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121为卡扣结构,且第二定位部123为磁性件;或者,第二定位部123为卡扣结构,第一定位部121为磁性件,也可以实现第二连接轴16的定位。
接头主体12设有插接孔(图未示),插接孔用于设置第一连接轴14,例如,第一连接轴14可以通过过盈卡合的方式设置于插接孔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头主体12还设有通孔125,通孔125显露于第一支撑面126,通孔125与安装槽124连通。通设置通孔125,可以减轻接头主体12的重量,并且节省成本。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25大致为矩形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通孔还可以是圆形孔、椭圆形孔或者其他形状的孔。
请参阅图2、图5和图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头主体12包括顶面1201和底面1203,顶面1201设置于第一侧壁128和第二侧壁129,安装槽124贯穿顶面1201,底面1203与顶面1201相对。
底面1203凸设有连接凸起1205,连接凸起1205设有连接孔1207,伞骨关节接头1可以通过连接孔1207与伞面连接,例如,可以通过缝线穿过连接孔1207,并将缝线与伞面连接,以将伞骨关节接头1与伞面连接。将连接凸起1205设置于底面1203,能够减少连接孔1207与伞面的间距,利于缝线与伞面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14设置于接头主体12,例如,第一连接轴14插接于插接孔,即,第一连接轴14固定设置于接头主体1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轴14还可以通过螺钉锁付或者粘接等方式与接头主体12固定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轴14可转动地设置于接头主体12,第一连接轴14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二连接轴16的转动轴线。在第二连接轴16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连接轴14的转动也可以实现第一连接轴14和第二连接轴16之间呈0°和180°的角度。
第二连接轴16可转动地设置于接头主体12,并且选择性地与第一定位部121或者第二定位部123卡合,以实现第二连接轴16的定位。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定位部121的卡合用于使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连接轴14之间的夹角为0°,第二连接轴16与第二定位部123的卡合用于使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连接轴14之间的夹角为180°,即,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连接轴14之间的夹角选择性地处于0°或者180,从而伞骨关节接头10能够在闭合状态和展开状态间切换,其中,闭合状态指的是伞骨关节接头10在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连接轴14之间的夹角为0°时的状态,展开状态指的是伞骨关节接头10在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连接轴14之间的夹角为180°时的状态。当伞骨关节接头10用于伞等需要翻折和延展的产品时,能够提高该产品的兼容性,扩大该产品的适用范围。
第二连接轴16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槽124。例如,第二连接轴16可以通过转轴(图未示)可转动地连接于接头主体12,其中,转轴设置于第一侧壁128和第二侧壁129之间,例如转轴穿设于第一轴孔1281和第二轴孔1291,并位于安装槽124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转轴可以固定设置于第一侧壁128和第二侧壁129之间,第二连接轴16可转动地设置于转轴。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侧壁128和第二侧壁129之间,第二连接轴16与转轴固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侧壁128和第二侧壁129之间,且第二连接轴16可转动地设置于转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轴16选择性地与第一定位部121或者第二定位部123卡合,即,接头主体12通过卡合的方式对第二连接轴16进行定位。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接头主体12还可以通过磁性吸合的方式对第二连接轴16进行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轴16包括转动部162和轴杆164,转动部162可转动地设置于接头主体12,并且选择性地与第一定位部121或者第二定位部123卡合,第二连接轴16通过转动部162和接头主体12的卡合实现定位。转动部162可以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接头主体12。轴杆164的延长线与转轴的延长线不共线,例如,轴杆164的延长线与转轴的延长线垂直,使得轴杆164与第一连接轴14之间的夹角能够随着轴杆164的转动发生变化,从而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连接轴14之间的夹角能够位于0°-18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轴杆164可以插接于转动部162,实现轴杆164与转动部162的固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轴杆164还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与转动部162连接。轴杆164可以为圆杆状结构,可以用于连接于伞面。
转动部162包括外周面1621,外周面1621设置于第二连接轴16的一端,外周面1621用于与连接弧面120相接触,通过外周面1621与连接弧面120的接触,使得连接弧面120能够在第二连接轴16转动的过程中对外周面1621进行支撑,使得第二连接轴16的转动更加稳定。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伞骨关节接头10,包括接头主体12、第一连接轴14和第二连接轴16,接头主体12包括第一定位部121和第二定位部123,通过伞骨关节接头10的第二连接轴16选择性地与第一定位部121或者第二定位部123卡合,其中,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定位部121的卡合用于使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连接轴14之间的夹角为0°,第二连接轴16与第二定位部123的卡合用于使第二连接轴16与第一连接轴14之间的夹角为180°,使得第二连接轴16相对第一连接轴14能够实现0°和180°的定位,从而伞骨关节接头10能够在闭合状态和展开状态间切换,当伞骨关节接头10用于伞等需要翻折和延展的产品时,能够提高该产品的兼容性,扩大该产品的适用范围。
请参阅图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伞1,包括伞架30、伞面50以及伞骨关节接头10,伞面50设置于伞架30,伞骨关节接头10连接于伞架30和伞面5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伞1可以是雨伞、太阳伞和汽车遮阳伞等多种伞类。
伞骨关节接头10可以设置于伞架30的末端,例如,伞骨关节接头10通过第一连接轴14与伞架30连接,通过第二连接轴16与伞面50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伞1,包括伞骨关节接头10、伞架30和伞面50,通过伞骨关节接头10稳定地在闭合状态和展开状态间切换,在伞架30和伞骨关节接头10将伞面50撑开的情况下,避免出现伞面50翻折的现象,能够改善伞1的漏光性能,利于伞1的小型化,提高伞1的兼容性,扩大伞1的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伞骨关节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头主体,所述接头主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间隔以形成安装槽,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别凸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部分别凸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
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设置于所述接头主体;以及
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并且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定位部或者所述第二定位部卡合,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卡合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为0°,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卡合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为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骨关节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还包括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当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为0°时,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一支撑面接触,当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为180°时,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支撑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骨关节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还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显露于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骨关节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还包括连接弧面,所述连接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轴包括外周面,所述外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所述外周面用于与所述连接弧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骨关节接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为180°时,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延长线不共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骨关节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包括顶面和底面,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顶面,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相对,所述底面凸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设有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骨关节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设有插接孔,所述第一连接轴插接于所述插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骨关节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包括转动部和轴杆,所述转动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接头主体,并且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定位部或者所述第二定位部卡合,所述轴杆插接于所述转动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伞骨关节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接头主体,所述转轴的延长线与所述轴杆的延长线不共线。
10.一种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架、伞面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伞骨关节接头,所述伞面设置于所述伞架,所述伞骨关节接头连接于所述伞架和所述伞面之间。
CN202123069468.0U 2021-12-08 2021-12-08 伞骨关节接头及伞 Active CN216453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9468.0U CN216453743U (zh) 2021-12-08 2021-12-08 伞骨关节接头及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9468.0U CN216453743U (zh) 2021-12-08 2021-12-08 伞骨关节接头及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53743U true CN216453743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20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69468.0U Active CN216453743U (zh) 2021-12-08 2021-12-08 伞骨关节接头及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537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56673B2 (en)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to an electrical source
WO2020177177A1 (zh) 稳定器折叠结构及手持式稳定器
CN109981850B (zh) 一种移动终端
US7600298B2 (en) Hinge rotative on two mutual orthogonal axes
CN216453743U (zh) 伞骨关节接头及伞
CN207587291U (zh) 一种具有柔性屏的智能折扇结构
CN113014696B (zh) 折叠终端结构
KR200382808Y1 (ko) 텐트용 폴대 절첩구조
CN215664820U (zh) 一种收纳袋的折叠配件
KR200300951Y1 (ko) 휴대용 텐트의 장대 결합부재
CN208630440U (zh) 车辆及其杯托装置
CN220832836U (zh) 一种折叠浴桶
KR200172539Y1 (ko) 휴대용 텐트의 장대 결합부재
CN219406521U (zh) 一种平板车
KR200221306Y1 (ko) 절첩식 상품 진열대
CN212848942U (zh) 一种电源插头
KR200343609Y1 (ko) 다방향으로절첩이가능한텐트용폴대
KR102505937B1 (ko) 텐트 프레임
CN220503485U (zh) 一种改进折叠连接件的晾衣架
CN216983912U (zh) 一种下巢结构及雨伞
KR200337137Y1 (ko) 강도가 보강된 조립식 그늘막의 연결대
CN217365324U (zh) 可折叠衣架
KR100493551B1 (ko) 원터치 절첩식 텐트의 폴대구조
CN217612875U (zh) 一种拼插组件
CN216822617U (zh) 活动屏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