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53680U - 铰接带扣 - Google Patents

铰接带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53680U
CN216453680U CN202122004890.1U CN202122004890U CN216453680U CN 216453680 U CN216453680 U CN 216453680U CN 202122004890 U CN202122004890 U CN 202122004890U CN 216453680 U CN216453680 U CN 216453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latch
latch
hook
cam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048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斯顿普
T·J·梅尔
O·契尔斯
R·沙夫斯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mc Rescue Co
Original Assignee
Cmc Rescue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mc Rescue Co filed Critical Cmc Rescue C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53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53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8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hooks engaging end-pieces on the strap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 A44B11/26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with at least one push-button acting parallel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buckle and perpendicularly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fastening action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铰接带扣,包括环侧和钩侧,通过将环侧的圆柱形杆插入钩侧的圆弧形凹槽中,环侧与钩侧可枢转地联接。通过圆柱形杆和圆弧形凹槽的联接使得环侧能够在两侧接合时相对于钩侧枢转。铰接带扣还包括第一凸轮闩锁和第二凸轮闩锁,第一凸轮闩锁和第二凸轮闩锁可枢转地联接到钩侧的底座,并且用于将圆柱形杆可释放地固定在圆弧形凹槽内。第一凸轮闩锁包括第一凸角,第二凸轮闩锁包括第二凸角,其中第一凸角和第二凸角用于当受到圆柱形杆的作用时将第一凸轮闩锁和第二凸轮闩锁分别朝向锁定位置偏置。

Description

铰接带扣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8月24日提交的题为“铰接带扣”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3/069,501的优先权。出于所有目的,以上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包括环侧和钩侧的铰接带扣,其中通过将环侧的杆体插入钩侧的钩部中而使环侧可枢转地连接到钩侧,并且其中圆柱形杆是在第一凸轮闩锁和第二凸轮闩锁处于锁定位置时,通过第一凸轮闩锁和第二凸轮闩锁固定在钩部内。
背景技术
带扣用于安全带、衣服、背包、头盔、车辆约束装置等,将织带、布料、绳索或织物片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环。带扣提供了一种方便地连接和分离两块或多块细长材料的方法。然而,本公开已经确定了传统带扣的几个问题。首先,传统的带扣在带扣的两个半部之间形成刚性连接,使带扣作为单个刚体。这种刚体可能很长,当用于背带、腰带或其他的服饰应用时,可能会在刚体与佩戴者的腰部、手臂、胸部、腿部的弧形部接触时产生压力点。这个压力点可能会引起佩戴者的不适。此外,传统带扣的两个半部可能仅在处于特定构造中时是可接合的,使得如果带扣被阻止形成该特定构造,则带扣的两个半部的接合(engagement)可能受到阻碍。此外,通常期望降低带扣的两个半部意外脱离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铰接带扣,包括:环侧,其包括接合杆;以及钩侧,其包括钩部和固定闩锁;其中,所述环侧通过将所述接合杆插入所述钩部中而能够与所述钩侧可枢转地接合,并且其中所述固定闩锁能够致动到锁定位置,当所述固定闩锁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接合杆被锁定成与所述钩部可枢转地接合。
可选地,所述接合杆包括一个或多个圆弧形表面,并且其中当所述接合杆被锁定成与所述钩侧可枢转地接合时,所述环侧能够相对于所述钩侧围绕所述接合杆的纵向轴线枢转。
可选地,当所述接合杆穿过钩部开口并进入所述钩部的圆弧形凹槽中时,所述接合杆插入所述钩部中,当所述接合杆位于所述圆弧形凹槽内时,所述接合杆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圆弧形表面与所述钩部的所述圆弧形凹槽的内表面接触。
可选地,所述接合杆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圆弧形表面的第一曲率半径等于所述钩部的所述圆弧形凹槽的所述内表面的第二曲率半径。
可选地,当所述固定闩锁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固定闩锁阻止所述接合杆离开所述圆弧形凹槽。
可选地,所述固定闩锁至少包括第一凸轮闩锁,所述第一凸轮闩锁能够从所述锁定位置致动到解锁位置。
可选地,通过使所述接合杆压靠在所述第一凸轮闩锁的第一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凸轮闩锁能够从所述锁定位置致动到所述解锁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弹性地偏向所述锁定位置。
可选地,通过致动所述第一凸轮闩锁的第一释放片,所述第一凸轮闩锁能够从所述锁定位置致动到所述解锁位置。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铰接带扣,包括:环侧,其包括圆柱形杆;以及钩侧,其包括:底座;钩部,所述钩部包括用于与所述圆柱形杆接合的圆弧形凹槽;第一凸轮闩锁,所述第一凸轮闩锁用于将所述圆柱形杆固定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其中,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底座;以及第二凸轮闩锁,所述第二凸轮闩锁用于将所述圆柱形杆固定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其中,所述第二凸轮闩锁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底座;其中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在处于锁定位置时将所述圆柱形杆固定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并且当所述圆柱形杆接合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时,相对于所述环侧,所述钩侧能够围绕所述圆柱形杆枢转。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包括第一释放片,所述第二凸轮闩锁包括第二释放片,并且通过致动所述第一凸轮闩锁的所述第一释放片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的所述第二释放片,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能够从所述锁定位置致动到解锁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释放片从所述钩侧的第一侧部延伸,所述第二释放片从所述钩侧的第二侧部延伸,所述第一侧部位于所述第二侧部的对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各自能够相对于所述钩侧独立地枢转。
可选地,通过致动第一释放片,所述第一凸轮闩锁能够从所述锁定位置枢转至解锁位置,通过致动第二释放片,所述第二凸轮闩锁能够从所述锁定位置枢转至所述解锁位置,其中当通过致动所述第一释放片和所述第二释放片使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都枢转至解锁位置时,所述圆柱形杆与所述圆弧形凹槽脱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释放片和所述第二释放片能够通过用户的单手的拇指和食指致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轮闩锁通过第一弹簧弹性地偏向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第二凸轮闩锁通过第二弹簧弹性地偏向所述锁定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包括第一凸角,所述第一凸角从所述第一凸轮闩锁中的第一紧固件容纳孔偏移,其中当所述第一凸角受到所述圆柱形杆的作用时,所述第一凸角在所述第一凸轮闩锁上产生朝向所述锁定位置的第一旋转力,所述第二凸轮闩锁包括第二凸角,所述第二凸角从所述第二凸轮闩锁中的第二紧固件容纳孔偏移,其中当所述第二凸角受到所述圆柱形杆的作用时,所述第二凸角在所述第二凸轮闩锁上产生朝向所述锁定位置的第二旋转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包括具有第一外表面的第一闩锁,所述第二凸轮闩锁包括具有第二外表面的第二闩锁,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是倾斜的,从而在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被所述圆柱形杆压靠时,在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中产生朝向打开位置的旋转力。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铰接带扣的方法,包括: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铰接带扣的环侧从所述铰接带扣的钩侧脱离: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铰接带扣的钩侧内的第一凸轮闩锁和第二凸轮闩锁从锁定位置致动到解锁位置:朝所述铰接带扣的所述环侧拉动所述第一凸轮闩锁的第一释放片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的第二释放片,直到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都处于所述解锁位置;以及将所述环侧的圆柱形杆从所述钩侧的钩部移除,同时将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保持在所述解锁位置;其中,当所述环侧与所述钩侧接合时,所述铰接带扣的所述环侧能够相对于所述铰接带扣的所述钩侧绕所述圆柱形杆枢转。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铰接带扣的所述环侧与所述铰接带扣的所述钩侧接合:将所述环侧的所述圆柱形杆从第一凸轮闩锁的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的第二外表面压向所述钩侧的圆弧形凹槽,导致第一凸轮闩锁和第二凸轮闩锁从所述锁定位置到所述解锁位置;以及将所述圆柱形杆插入所述钩侧的所述钩部的所述圆弧形凹槽中,其中当所述圆柱形杆插入所述圆弧形凹槽中时,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和第二凸轮闩锁返回所述锁定位置。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确定的问题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包括环侧和钩侧的铰接带扣来解决,其中环侧经由例如杆体的接合元件可枢转地与钩侧接合,并且其中,当处于锁定位置时,固定闩锁将环侧锁定为与钩侧可枢转地接合。与传统带扣中使用的刚性接合相反,带扣的两个半部通过可枢转的接合手段可降低带扣的刚性,从而使带扣能够沿着佩戴者身体的曲线铰接/弯曲,增加舒适度的同时使得佩戴者可以轻松地接合或松开带扣的两个半部。此外,带扣可以响应于施加到环侧和钩侧的平面外力而铰接/弯曲,使得环侧和钩侧能够与施加到其上的力对齐。这可以减少作用在带扣上的弯曲力,从而减少带扣的磨损。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上述确定的问题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一种铰接带扣来解决,该带扣包括具有圆柱形杆的环侧和包括底座的钩侧、包括用于与圆柱形杆接合的圆弧形凹槽的钩部、以及用于将圆柱形杆固定在钩部内的第一凸轮闩锁,其中第一凸轮闩锁可枢转地连接到底座,以及用于将圆柱形杆固定在钩部内的第二凸轮闩锁,其中第二凸轮闩锁可枢转地连接到底座,第一凸轮闩锁和第二凸轮闩锁在处于锁定位置时将圆柱形杆固定在钩部内,并且其中当圆柱形杆接合在钩部内时,钩侧可相对于环侧围绕圆柱形杆枢转。通过经由第一凸轮闩锁和第二凸轮闩锁将圆柱形杆固定在钩部内,降低了铰接带扣的环侧从铰接带扣的钩侧意外脱离的可能性。此外,通过将圆柱形杆插入钩部中,铰接带扣的环侧与铰接带扣的钩侧接合,使得带扣的环侧能够相对于带扣的钩侧枢转,而钩侧和环侧通过第一凸轮闩锁和第二凸轮闩锁锁定接合。
在第三个实施例中,上述确定的问题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一种用于铰接带扣的方法解决,该方法包括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铰接带扣的环侧从所述铰接带扣的钩侧脱离: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铰接带扣的钩侧内的第一凸轮闩锁和第二凸轮闩锁从锁定位置致动到解锁位置:朝所述铰接带扣的所述环侧拉动所述第一凸轮闩锁的第一释放片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的第二释放片,直到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都处于所述解锁位置;以及将所述环侧的圆柱形杆从所述钩侧的钩部抬起,同时将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保持在所述解锁位置。其中,当所述环侧与所述钩侧接合时,所述铰接带扣的所述环侧能够相对于所述铰接带扣的所述钩侧绕所述圆柱形杆枢转。以此方式,通过仅在致动第一释放片和第二释放片时使环侧与钩侧脱离接合,减少了铰接带扣的环侧从铰接带扣的钩侧意外脱离的可能性。此外,通过使环侧能够相对于钩侧枢转,同时铰接带扣的两个半部锁定接合,铰接带扣可以降低在佩戴者上形成压力点的可能性,增加佩戴者舒适度,同时保持背带、头盔、背包或衣服中的两件或更多件材料之间的联接。
应当理解,提供以上概述以简化形式介绍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选择。其并不旨在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或基本特征。此外,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上述或本公开的任何部分中提到的任何缺点的实现方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铰接带扣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移除盖体的铰接带扣的实施例的立体图,更清楚地示出了第一凸轮闩锁和第二凸轮闩锁。
图3示出了移除盖体和第一凸轮闩锁的铰接带扣的实施例的立体图,更清楚地示出了第一紧固件和第一弹簧。
图4示出了移除部件的铰接带扣的实施例的立体图,更清楚地示出了铰接带扣的钩侧的底座。
图5示出了与图1至图4不同角度的铰接带扣的钩侧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凸轮闩锁的实施例的第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示出了凸轮闩锁的实施例的第二角度的立体图。
图8示出了凸轮闩锁的实施例的第三角度的立体图。
图9示出了凸轮闩锁的实施例的第四角度的立体图。
图10A至图10H示出了从脱离位置致动到接合位置的铰接带扣的实施例。
图11示出了朝向凸轮闩锁中的锁定位置产生枢转力的铰接带扣的凸轮闩锁的凸角的实施例。
所述附图是按比例绘制的,但如果需要,也可以使用其他相对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涉及铰接带扣和操作铰接带扣的方法。本文公开的铰接带扣包括环侧和钩侧,其中环侧经由接合元件可枢转地与钩侧接合,其中接合元件是例如具有圆形、方形或其他横截面的直杆或弯曲杆,并且其中,固定元件(例如闩锁)在处于锁定位置时将环侧与钩侧可枢转地接合固定。图1示出了铰接带扣100的第一实施例,铰接带扣100包括彼此可枢转地接合的环侧102和钩侧104,其中铰接带扣100的接合元件包括环侧102的直圆柱形杆106和钩侧104具有圆弧形凹槽115的钩部114。铰接带扣100的固定闩锁包括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其中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都可以独立地从锁定位置致动到解锁位置,并且其中环侧102和钩侧104的接合和/或脱离必要地包括将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都致动到解锁位置。图2示出了移除盖体116的铰接带扣100以更清楚地示出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图3示出了移除盖体116和第一凸轮闩锁110的铰接带扣100以更清楚地示出第一紧固件128和第一弹簧130,其中第一紧固件128将第一凸轮闩锁110可枢转地联接到底座118,第一弹簧130使第一凸轮闩锁110弹性地偏向锁定位置。图4示出了处于分离状态中的环侧102和钩侧104,钩侧104的所有子部件被移除以更清楚地示出底座118。图5示出了钩侧104的侧视图,其更清楚地示出了钩部114中的圆弧形凹槽115,以及第一闩锁120和第一凸角122的相对位置。图6至图9示出了从各种不同角度的第一凸轮闩锁110的更近视图。图10A至图10H示出了铰接带扣通过基本上单次运动从分离状态到接合状态的致动过程。图11强调了当与圆柱形杆106接触时在第二凸轮闩锁112上的第二凸角134产生的力,这使得在锁定位置的方向上在第二凸轮闩锁112上产生扭矩。
本文公开的铰接带扣可以通过使带扣更紧密地贴合佩戴者身体的轮廓来减少佩戴者的不适感,同时通过提供第一凸轮闩锁和第二凸轮闩锁将圆柱形杆固定在钩部内,降低了环侧和钩侧意外脱离的可能性,其中将圆柱形杆从钩部脱离必要地包括将第一凸轮闩锁和第二凸轮闩锁都致动到解锁位置。此外,第一凸轮闩锁包括第一凸角,第二凸轮闩锁包括第二凸角,其中第一凸角和第二凸角在受到圆柱形杆的作用时分别在第一凸轮闩锁和第二凸轮闩锁上产生扭矩/旋转力,其中所述扭矩/旋转力在锁定位置的方向上。以此方式,圆柱形杆朝向第一凸轮闩锁和/或第二凸轮闩锁的运动导致凸轮闩锁朝向关闭/锁定位置的净扭矩。
图1至图11示出了各种部件的相对定位的示例构造。如果示出彼此直接接触或直接联接,那么至少在一个示例中,此类元件可分别称为直接接触或直接联接。类似地,至少在一个示例中,相互连续或紧邻示出的元件可以是彼此接触的或邻近的。例如,可以将部件彼此之间的面共享接触称为共面接触。作为另一示例,彼此分开定位的元件之间仅具有空间并且没有其他部件可以在至少一个示例中被认为是这样。作为又一示例,相对于彼此而言,彼此上方/下方、彼此相对侧或彼此左侧/右侧示出的元件可被认为是这样。此外,如图所示,在至少一个示例中,最顶端的元件或点可称为部件的“顶部”,而最底端的元件或点可称为部件的“底部”。如本文所使用的,顶部/底部、上部/下部、上方/下方可以相对于图的竖直轴线并且用于描述图的元件相对于彼此的定位。因此,在一个示例中,在其他元件上方显示的元件竖直定位在其他元件上方。作为又一示例,图中描绘的元件的形状可被称为具有那些形状(例如,圆形、直线、平面、弯曲、圆弧形、倒角、成角度等)。此外,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彼此相交示出的元件可以被称为相交元件或彼此相交。此外,在一个示例中,在另一个元件内示出或在另一个元件外示出的元件可以被认为是这样。
应当理解,被称为“基本相似和/或相同”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根据制造公差而彼此不同(例如,在1-5%的偏差内)。坐标系,例如坐标系190,可以包括在本文公开的一个或多个附图中。与坐标系的轴相关联的箭头所指的方向在此可以称为指定轴的正方向,而与轴的箭头所指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为指定轴的负方向。例如,坐标系190的x轴指向右侧(从正面看),因此,向右方向的运动可称为正x方向的运动,而相反,向左的方向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负x方向的运动。对于y轴和z轴,这里使用相同的约定。
首先参照图1,示出了铰接带扣100。铰接带扣100是根据本公开的铰接带扣的一个示例,并且旨在用于说明目的而非限制。应当理解,铰接带扣100的成分可以包括铝、碳纤维、镁、塑料、钢、铁中的一种或多种,或其组合。铰接带扣100在坐标系190旁边示出,坐标系190包括三个轴,即平行于水平方向的x轴、平行于竖直方向的y轴以及垂直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z轴。
铰接带扣100包括两个半部,第一半部在本文中称为环侧102,第二半部在本文中称为钩侧104。环侧102和钩侧104通过接合元件可枢转地彼此接合,其中应当理解接合元件可以包括不同于铰接带扣100中所示的其他构造。此外,环侧102和钩侧104可以通过固定元件以可枢转接合的方式锁定,其中应当理解,固定元件可以包括不同于铰接带扣100中所示的其他构造。固定元件可以从锁定位置致动到解锁位置,在锁定位置环侧102和钩侧104的接合和脱离被禁止,在解锁位置环侧102和钩侧104的接合和脱离被启用。此外,铰接带扣100是关于穿过纵向轴线180并平行于y轴的平面两侧对称的。在相对于纵向轴线的负z方向上的铰接带扣100的部件可以在相对于纵向轴线180的正z方向上具有相应的镜像部件。
环侧102包括圆柱形杆106和环杆108。圆柱形杆106包括具有圆形轮廓(如沿z轴观察)的直圆柱形杆,其中圆柱形杆106的圆形轮廓在圆柱形杆106和钩部114之间提供共形表面,使得圆柱形杆能够平滑地在钩部114内枢转/旋转圆柱形杆106。圆柱形杆106(其中纵向轴线180与圆柱形杆106相交)可包括位于圆柱形杆106的长度(沿z轴)的一半下方的突出部,其可抑制相对于钩侧104在正z方向和负z方向上的滑动,同时圆柱形杆106接合并锁定在钩部114内。该突出部可包括圆柱形杆106在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之间的凸起部分,该凸起部分用于限制圆柱形杆106的旋转和滑动的范围。在一个示例中,该突出部可以包括具有锥形金字塔形状的突起。在另一个示例中,该突出部可以包括圆柱形杆106的陡峭的圆形剖面,延伸到圆柱形杆106的外径之外。
环杆108在一个示例中包括具有非圆形轮廓的可调节杆,可在环侧102的凹槽内滑动,可用于将环侧102可调节地附接到第一条织带、织物、布等(未示出)。环杆108的非圆形轮廓可以对插入的织带或其他材料产生比圆形轮廓的杆体提供的更大的摩擦力,从而抑制材料从环侧102滑动或脱离。类似于环杆108,钩侧104包括底座附接环152,其可用于将钩侧104附接到第二条织带、织物、布等(未示出)。底座附接环152可包括穿过钩侧104的底座118的椭圆形通道或开口,细长的材料片例如织带、布、织物等可插入穿过该长形通道或开口。环侧102与钩侧104的接合和脱离,在本文中也称为联接和断开,相应地使第一条织带、织物、布等与第二条织带、织物、布等联接和断开。在一个示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将环侧102与钩侧104接合来固定安全带。
通过将环侧102的圆柱形杆106经由钩部114的开口插入钩侧104的钩部114中,环侧102可以与钩侧104可枢转地接合。钩部114包括圆弧形凹槽115(图1中未示出),该圆弧形凹槽115包括具有贯穿钩部114的整个长度的开口的半环形凹槽,这使得圆柱形杆106能够进出圆弧形凹槽115(当开口没有被第一闩锁120和/或第二闩锁132阻隔/阻挡时)。圆弧形凹槽115包括内表面,其具有与圆柱形杆106的圆形曲率匹配的圆形曲率,其中当圆柱形杆106插入钩部114时,圆柱形杆106的外表面与圆弧形凹槽115的内表面的全部或部分共面接触。圆弧形凹槽115的直径等于或大于圆柱形杆106的直径,从而使圆柱形杆106能够装配在圆弧形凹槽115内。一旦圆柱形杆106插入到钩部114中,圆柱形杆106的外表面可以相对于圆弧形凹槽115的内表面滑动,使得环侧102能够围绕圆柱形杆106枢转。第一凸轮闩锁110和/或第二凸轮闩锁112可以阻止圆柱形杆106从钩部114出来。
钩侧104还包括底座118和盖体116,其中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分别通过第一紧固件128(图1中未示出)和第二紧固件140(图1中未示出)可枢转地安装在底座118和盖体116之间。第一紧固件128和第二紧固件140将底座118连接到盖体116,并为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提供可以绕其枢转的旋转轴,使得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能够从锁定位置通过分别绕第一紧固件128和第二紧固件140旋转,从而转变到解锁位置。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128和第二紧固件140包括插入钩侧104的下侧(与盖体116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两个螺纹紧固件,两个螺纹紧固件分别穿过第一底座紧固件容纳孔144(图1中未示出)和第一凸轮闩锁110的第一紧固件容纳孔126(图1中未示出)以及第二底座紧固件容纳孔146和第二凸轮闩锁112的第二紧固件容纳孔138(图1中未示出)。第一紧固件128的螺纹部分和第二紧固件140的螺纹部分与盖体116接合,从而连接底座118和盖体116,并且将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固定为与钩侧104可枢转地接合。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紧固件128和第二紧固件140可包括铆钉、螺栓、从底座118或盖体116延伸的圆柱形突起。
第一凸轮闩锁110包括具有第一外表面121的第一闩锁120,其中第一闩锁120用于阻止圆柱形杆106进入或离开钩部114。第一凸轮闩锁110还包括第一释放片124,该第一释放片124从钩侧104的面向外部的一侧突出。第一释放片124包括曲边三角形旋钮或开关,其使用户能够使用一个或多个手指将第一凸轮闩锁110从锁定位置致动到解锁位置。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释放片124可以具有不同于图1所示的形状。在一个示例中,用户可以将第一释放片124从底座附接环152朝向环侧102拉(或推)离,这可以导致第一凸轮闩锁110围绕第一紧固件128的中心轴线枢转,使得第一闩锁120移入底座118和盖体116之间的凹槽,再离开钩部114的开口,从而使圆柱形杆106能够从钩部114中出来或插入到钩部114中。第一凸轮闩锁110可以弹性地偏向锁定位置,使得在没有外力或物理阻隔的情况下,第一凸轮闩锁110可以返回到图1所示的锁定位置。
第一凸轮闩锁110还包括第一凸角122,当第一凸轮闩锁110处于锁定位置(如图1所示)时,该第一凸角偏离第一凸轮闩锁110的旋转轴线(其中旋转轴线包括第一紧固件128的中心轴线),如延纵向轴线180所视的。具体地,当在底座附接环152的方向上沿纵向轴线180观察时,第一凸角122相对于第一凸轮闩锁110的旋转轴线向右偏移(更远离纵向轴线180)。第一凸角122与第一凸轮闩锁110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偏移导致当第一凸角122受到圆柱形杆106作用时(例如,当圆柱形杆106远离钩部114移动时),由第一凸轮闩锁110中的第一凸角122产生朝向锁定位置的旋转力(扭矩),而圆柱形杆106与钩部114接合。朝向锁定位置的该旋转力降低了圆柱形杆106和第一凸轮闩锁110之间的碰撞可能导致第一凸轮闩锁110旋转到解锁位置的可能性。这样,第一凸角122可降低圆柱形杆106从钩部114意外脱离的可能性。
第二凸轮闩锁112包括具有第二外表面133的第二闩锁132,其中第二闩锁132用于在第二凸轮闩锁112处于锁定位置时阻止圆柱形杆106进入或离开钩部114。第二凸轮闩锁112还包括第二释放片136,该第二释放片136从钩侧104的面向外部的一侧突出,第二释放片136与第一释放片124突出的一侧相反。第二释放片136包括曲边三角形旋钮或开关,其使用户能够使用一个或多个手指将第二凸轮闩锁112从锁定位置致动到解锁位置。在一个示例中,用户可以使用单手的拇指和食指来致动第一释放片124和第二释放片136。在一个示例中,第二释放片136可以包括不同于图1所示的形状。在一个示例中,用户可以将第二释放片136从底座附接环152朝向环侧102拉(或推)离,这可以导致第二凸轮闩锁112围绕第二紧固件140的中心轴线枢转,从而导致第二闩锁132移入底座118和盖体116之间的凹槽中,离开钩部114的开口,从而使圆柱形杆106能够退出或插入到钩部114中或从钩部114中移出。第二凸轮闩锁112可以弹性地偏向锁定位置,使得在没有外力或物理阻隔的情况下,第二凸轮闩锁112可以返回到锁定位置。第二凸轮闩锁112在图1中示出为处于解锁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第二闩锁132在钩侧104的凹槽内,并且不阻挡钩部114的开口。
第二凸轮闩锁112还包括第二凸角134,当第二凸轮闩锁112处于锁定位置(例如图1中第一凸轮闩锁110所示的位置)时,该第二凸角偏离第二凸轮闩锁112的旋转轴线(其中旋转轴线包括第二紧固件140的中心轴线),如延纵向轴线180所视的。具体地,当在底座附接环152的方向上沿纵向轴线180观察时,第二凸角134在处于锁定位置时向第二凸轮闩锁112的旋转轴线的左侧偏移(更远离纵向轴线180)。第二凸角134与第二凸轮闩锁112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偏移导致当第二凸角134受到圆柱形杆106作用时(例如,当圆柱形杆106移离钩部114时),第二凸轮闩锁112中的第二凸角134产生朝向锁定位置的旋转力(扭矩),而圆柱形杆106与钩部114接合。朝向锁定位置的该旋转力降低了圆柱形杆106和第二凸轮闩锁112之间的碰撞可能导致第二凸轮闩锁112旋转到解锁位置的可能性。这样,第二凸角134可降低圆柱形杆106从钩部114意外脱离的可能性。
图1所示的铰接带扣100锁定在接合状态,其中环侧102被第一凸轮闩锁110锁定在与钩侧104的可枢转接合中(注意到第二凸轮闩锁112处于解锁位置,然而只要一个或多个凸轮闩锁处于锁定状态,圆柱形杆106仍保持与钩部114枢转接合的锁定)。当锁定在可枢转接合中时,环侧102可以相对于钩侧104围绕圆柱形杆106的中心轴线枢转(其中如图1所示,圆柱形杆106的中心轴线纵向穿过圆柱形杆106的中心,平行于z轴)从而使铰接带扣100能够在环侧102和钩侧104之间的接合点处弯曲/枢转/铰接并且更紧密地贴合佩戴者的身体,这可以减少不适感并且能够更容易地接合和分离环侧102和钩侧104。在一个示例中,环侧102可具有相对于钩侧104的60度的可枢转范围(即,环侧102可在钩侧104所在平面的上方30度至下方30度的范围内枢转)。在另一个示例中,环侧102可具有相对于钩侧104的180度的可枢转范围。在另一个示例中,环侧102可具有相对于钩侧104在60度至180度之间的可枢转范围。
参照图2,示出了铰接带扣100的另一视图。图2中省略了盖体116以更清楚地示出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的结构和布置。应当理解,这仅用于说明目的,并不表示从图1所示的铰接带扣100的实施例中省略了盖体116。先前在图1中介绍和讨论的元件在图2中保留了与图1相同的编号,并且仅在图2的描述中简要讨论。类似于图1,图2包括坐标系190,其包括三个轴,平行于水平方向的x轴、平行于竖直方向的y轴以及垂直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z轴。
图2示出了通过包括圆柱形杆106和钩部114的接合机构与钩侧104可枢转地接合的环侧102。圆柱形杆106被第一凸轮闩锁110锁定在钩部114内,而第二凸轮闩锁112处于解锁位置。圆柱形杆106与钩部114的脱离必然包括在通过钩部114的开口将圆柱形杆106从钩部上移除/脱离之前,使用第一释放片124和第二释放片136将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致动到它们各自的解锁位置。通过提供一对可独立致动的凸轮闩锁,降低了圆柱形杆106与钩部114意外脱离的可能性。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关于纵向轴线180对称,因此第一凸轮闩锁110的特征也存在于第二凸轮闩锁112中,尽管呈镜像布置(即,第一凸轮闩锁110左侧的特征也存在于第二凸轮闩锁112的右侧),但第一凸轮闩锁110从锁定位置到解锁位置的致动包括绕第一紧固件128顺时针旋转,而第二凸轮闩锁112从锁定位置到解锁位置的致动包括绕第二紧固件140逆时针旋转,依此类推。
图2省略了图1中的盖体116使得能够看到第二凸轮闩锁112,其处于凹入钩侧104内的解锁位置。此外,盖体116的省略暴露了第一凸轮闩锁110中的第一紧固件容纳孔126,其包括穿过第一凸轮闩锁110的圆形孔/洞,从而能够插入第一紧固件128。类似地,盖体116的省略暴露了第二凸轮闩锁112中的第二紧固件容纳孔138,其包括穿过第二凸轮闩锁112的圆形孔/洞,从而能够插入第二紧固件140。
将第一凸轮闩锁110致动到解锁位置(图2中未示出)包括第一凸轮闩锁110围绕第一紧固件128顺时针旋转,其中第一紧固件128插入第一紧固件容纳孔126中,这导致第一闩锁120远离钩部114的开口移动并退回到钩侧104内形成在盖体116与底座118之间的凹槽内。在一个示例中,将第一凸轮闩锁110致动到解锁位置包括第一凸轮闩锁110围绕第一紧固件128顺时针旋转45度。类似地,将第二凸轮闩锁112致动到解锁位置包括第二凸轮闩锁112围绕第二紧固件140逆时针旋转,其中第二紧固件140插入第二紧固件容纳孔138,导致第一闩锁120远离钩部114的开口移动并退回到形成在钩侧104内的盖体116与底座118之间的凹槽内。在一个示例中,将第二凸轮闩锁112致动到解锁位置包括第二凸轮闩锁112围绕第二紧固件140逆时针旋转45度。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朝向解锁位置的旋转范围可以由盖体116与底座118之间的凹槽的突出部/后壁界定,其可以通过物理地阻止第一凸轮闩锁110和/或第二凸轮闩锁112的进一步旋转来充当止挡件。
第一闩锁120和第二闩锁132构造成使得当处于锁定位置时,第一紧固件128的中心与第一外表面121之间以及第二紧固件140的中心与第二外表面133之间存在偏移,使得向下抵靠第一外表面121和第二外表面133的力在解锁位置的方向上在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上产生扭矩,从而使得圆柱形杆106能够以基本上单次致动插入到钩部114中。换言之,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都可以通过将圆柱形杆106相对第一外表面121和第二外表面133向下(沿负y方向)按压而被致动到解锁位置。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表面121和第二外表面133可以是弯曲的,并且不限于平面实施例。
参考图3,铰接带扣100被示出为省略了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盖体116以进一步说明铰接带扣100的内部部件。应当理解,省略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盖体116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从图1所示的铰接带扣100的实施例中省略一个或多个部件。特别地,第一凸轮闩锁110的省略使得能够观察到第一弹簧130,其中第一弹簧130可以包括扭簧,该扭簧用于将第一凸轮闩锁110弹性地偏向锁定位置,使得第一凸轮闩锁110远离锁定位置的致动可能导致第一弹簧130的位移,从而导致在锁定构造的方向上在第一凸轮闩锁110上产生恢复扭矩。类似地,第二凸轮闩锁112包括第二弹簧142,其用于将第二凸轮闩锁112弹性地偏向锁定位置。
参考图4,铰接带扣100被示出为处于脱离状态,其中盖体116、第一凸轮闩锁110、第二凸轮闩锁112、第一紧固件128、第二紧固件140、第一弹簧130和第二弹簧142被省略以更清楚地示出底座118。具体地,图4示出了第一底座紧固件容纳孔144和第一底座弹簧容纳孔148(连同对应的第二底座紧固件容纳孔146和第二底座弹簧容纳孔150)。第一底座紧固件容纳孔144包括底座118中的圆形孔/洞,第一紧固件128的一部分可以穿过该圆形孔/洞。第一紧固件128可包括外径比第一底座紧固件容纳孔144更宽的法兰或其他终端膨胀部,从而阻止该法兰或终端膨胀部穿过第一底座紧固件容纳孔144。第一底座弹簧容纳孔148包括穿过底座118的孔/洞,第一弹簧130的一端可插入该孔/洞中,从而将第一弹簧130的一端固定到底座118。
类似地,第二底座紧固件容纳孔146包括底座118中的圆形孔/洞,第二紧固件140的一部分可以穿过该圆形孔/洞。第二紧固件140可包括外径比第二底座紧固件容纳孔146更宽的法兰或其他终端膨胀部,从而阻止该法兰或终端膨胀部穿过第二底座紧固件容纳孔146。第二底座弹簧容纳孔150包括贯穿底座118的孔/洞,第二弹簧142的一端可插入到该孔/洞中,从而将第二弹簧142的一端固定到底座118。
图4示出了钩部114内的圆弧形凹槽115,圆柱形杆106可以通过穿过钩部114的顶部开口插入到该圆弧形凹槽中。圆弧形凹槽115的内表面包括光滑的圆弧形表面,其曲率与圆柱形杆106的曲率匹配,使得圆柱形杆106在接合时可以同心地位于圆弧形凹槽115内。圆弧形凹槽115在z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圆柱形杆106(也在z方向上)的长度,使得圆柱形杆106的两个端部能够从圆弧形凹槽115的两端的圆弧形开口中突出。除了朝向正y方向开口的圆弧形凹槽115的开口(圆柱形杆106可以插入到该开口中或从中移出),圆弧形凹槽115还包括第一圆弧形开口和第二圆弧形开口,其中第一圆弧形开口位于钩侧104的第一侧,第二圆弧形开口位于与钩侧104的第一侧(相对于z轴)相对的第二侧上。圆柱形杆106和圆弧形凹槽115都可以具有平行于z轴延伸的直线中心轴线,当环侧102和钩侧104接合时,圆柱形杆106的中心轴线和圆弧形凹槽115的中心轴线可以重合。此外,环侧102可以相对于钩侧104围绕圆柱形杆106和圆弧形凹槽115的重合中心轴线枢转。
参照图5,示出了铰接带扣100的钩侧104的侧视图。钩侧104在坐标系590旁边示出,其中x轴从左到右水平延伸(与页面的顶部和底部平行),y轴从页面底部竖直延伸到顶部(平行于页面的左右边缘),而z轴延伸进出页面,垂直于x轴和y轴。图5的立体图强调了钩部114的环形形状。
如图所示,在图5中,第一凸轮闩锁110处于锁定位置,其中第一闩锁120阻挡钩部114的顶部开口(沿y轴正方向的开口)。xy平面中的钩部114示出圆弧形凹槽115的半圆形或半环形弧度。在一个示例中,圆弧形凹槽115的内表面的xy轮廓(如图5所示)占据270度的弧度,具有90度的开口,其中圆柱形杆106可以通过穿过90度的开口而与圆弧形凹槽115接合。当环侧102和钩侧104可枢转地接合时,圆弧形凹槽115的曲率中心可以充当旋转轴线,环侧102可以绕该轴线相对于钩侧104枢转。
xy平面中的第一闩锁120的轮廓包括在负x方向上从第一凸轮闩锁110的主体延伸的楔形或三角形延伸部/突出部。第一外表面121的斜面包括相对于x轴的大约30度角,使得作用在其上的向下的力能够在第一凸轮闩锁110中产生顺时针扭矩(如从上方观察)。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外表面121和第二外表面133可以包括弯曲表面,其中所述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变化。在一个示例中,诸如圆柱形杆106的刚性物体抵靠第一外表面121的向下运动导致第一闩锁120沿着刚性物体滑动,导致第一凸轮闩锁朝向打开位置枢转。相比之下,第一闩锁120的第一下表面(第一闩锁120的与第一外表面相对的一侧)包括基本上平行于x轴的表面,这可以防止接合在圆弧形凹槽115内部的圆柱形杆106向上(正y方向)运动以致动第一凸轮闩锁110到解锁位置。换言之,第一闩锁120的构造(以及类似地,第二闩锁132的构造)使得圆柱形杆106可以通过基本上单次致动插入到圆弧形凹槽115中而与钩部114接合,其中第一凸轮闩锁110在圆柱形杆106向下压(负y方向)抵靠第一外表面121(和第二外表面133)时,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未示出)枢转至解锁位置,远离钩部114的开口。相反,圆柱形杆106的脱离可能无法在基本上单次致动中实现,因为第一闩锁120的下表面(以及类似地,第二闩锁132的下表面)未被配置为使圆柱形杆106能够推动第一凸轮闩锁110并且通过与圆柱形杆106接触产生的向上的力(正y方向)将第二凸轮闩锁112推入解锁构造。换言之,作用在第一闩锁120的下表面上的向上的力可能不会转化为沿正x方向的力,因为第一闩锁120的下表面相对于x轴的斜率是不显著的。
当处于锁定位置时,第一凸轮闩锁110可以通过与钩部114接触而被限制在其枢转范围内。具体地,当第一弹簧130在锁定构造的方向上在第一凸轮闩锁110上产生扭矩时,在没有其他力的情况下,第一凸轮闩锁110可以逆时针枢转(如从上方观察)直到第一闩锁120接触钩部114的表面。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闩锁120和钩部114的接触点可以包括互补的几何形状,例如榫舌和凹槽。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闩锁120和钩部114之间的接触区域可以包括两个法向表面,使得由第一弹簧130产生的力不会在正y方向或负y方向上偏转(如图5所示)。
图6示出了第一凸轮闩锁110的俯视图(即,第一凸轮闩锁110的最靠近铰接带扣100中的盖体116的表面的视图)。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包括彼此的镜像,因此在考虑旋转方向的镜像和特征的相对定位/布置的影响之后,第一凸轮闩锁110及其特征的描述可以应用于第二凸轮闩锁112及其特征。图6包括坐标系690,其中坐标系690基本上类似于坐标系590。
如图6所示,第一凸轮闩锁110包括第一释放片124,其包括三角形突出部,具有圆弧形边缘,如在图6的xy平面中所见。第一释放片124用于使用户能够围绕其旋转轴线(第一紧固件容纳孔126的中心)容易地将第一凸轮闩锁110从锁定位置枢转至解锁位置。将第一闩锁120与第一凸角122相比较,可以看出第一凸角122包括比第一闩锁120更小的从第一紧固件容纳孔126的中心的x方向偏移和更小的y方向突起。
参考图7,示出了第一凸轮闩锁110的前视图,其中第一凸轮闩锁110的前部包括第一凸轮闩锁110在处于锁定位置时面向钩部114的部分。图7包括坐标系790,其基本上类似于坐标系590。图7所示的第一凸轮闩锁110的立体图强调了第一闩锁120和第一凸角122的相对布置。第一闩锁120被示为具有倾斜的顶面(第一外表面121),同时具有基本平坦/平面的底面。第一闩锁120的宽度(即,x方向上的长度,如图7所示)随着远离第一凸轮闩锁110主体的距离而逐渐变细。
参照图8,示出了第一凸轮闩锁110的下表面的视图(即,靠近铰接带扣100中的盖体116的第一凸轮闩锁110的表面的视图)。图8包括坐标系890,其基本上类似于坐标系590。图8所示的第一凸轮闩锁110的视图示出了第一凸轮闩锁110的下侧内的凹部,与第一紧固件容纳孔126相邻,第一弹簧130在铰接带扣100中驻留在该凹部中。当第一凸轮闩锁110旋转离开锁定位置时,凹部在负x方向上的范围使得第一弹簧130能够以足够的杠杆力矩作用,从而在第一凸轮闩锁110中产生朝向锁定位置的扭矩。
参照图9,示出了第一凸轮闩锁110的外侧的视图(即,第一凸轮闩锁110背离铰接带扣100中的纵向轴线180的一侧的视图)。图9包括坐标系990,其基本上类似于坐标系590。图9所示的第一凸轮闩锁110的立体图强调了第一闩锁120与第一凸角122相比的相对放置,特别地,第一凸角122朝向第一凸轮闩锁110的底表面(即,朝向第一凸轮闩锁110的与铰接带扣100的底座118共面接触的一侧)定位,而第一闩锁120朝向第一凸轮闩锁110的顶表面(即,朝向第一凸轮闩锁110的靠近铰接带扣100中的盖体116的表面)定位。
图10A至图10H包括铰接带扣100的侧视图以及钩侧104的俯视图,其中盖体116显示为透明以更清楚地示出接合过程中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的位置。应当理解,出于说明目的,盖体116被示为透明的,并且不将本公开内容限制为包括光学透明盖体的铰接带扣。先前在图1至图9介绍和讨论的元件,在图10A至图10H中保留相同的编号。
转到图10A和图10B,铰接带扣100显示为处于第一位置,其中圆柱形杆106与钩部114完全脱离。图10A和图10B示出了铰接带扣100的环侧102和钩侧104可以在相对定向的范围内时接合。例如,如图10A和图10B所示,环侧102相对于钩侧104枢转大约35度。环侧102和钩侧104可以通过铰接带扣100的接合机制实现的各种程度的相对枢转接合。以这种方式,用户可以更容易地接合铰接带扣100的两个半部,因为与传统带扣相比,铰接带扣100的环侧102和钩侧104的相对构造范围更大。
转到图10C和图10D,铰接带扣100被示出处于第二位置,其中向下的力(即,朝向钩部114中的圆弧形凹槽115的中心轴线所施加的力)由圆柱形杆106施加到第一凸轮闩锁110的第一外表面121和第二凸轮闩锁112的第二外表面133,已经使第一凸轮闩锁110的第一闩锁12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的第二闩锁132部分地缩回到盖体116和底座118之间的凹槽中。换言之,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已经枢转至部分解锁位置,其中圆弧形凹槽115的开口的一部分敞开且一部分被遮挡。
转到图10E和图10F,铰接带扣100显示为处于第三位置,其中圆柱形杆106的持续向下行进已在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中产生力,导致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枢转至解锁位置,其中第一闩锁120和第二闩锁132从被遮挡的圆弧形凹槽115的开口处移除,并且驻留在盖体116和底座118之间的凹槽内。
转到图10G和图10H,铰接带扣100显示在第四位置,其中圆柱形杆106被锁定为与圆弧形凹槽115可枢转接合。由于第一弹簧130和第二弹簧142分别产生弹性偏置压力,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已经枢转回到锁定位置。在图10G和图10H所示的构造中,环侧102可绕圆柱形杆106的中心轴线(和圆弧形凹槽115的中心轴线)枢转,而圆柱形杆106被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阻止离开钩部114。环侧102与钩侧104的分离必须包括在圆柱形杆106通过穿过圆弧形凹槽115的顶部开口以从圆弧形凹槽115移除之前,使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都致动到解锁位置(图10G和图10H中所示的位置)
应当理解,从图10A和图10B中描绘的第一位置开始至图10G和图10H描绘的第四位置的致动可以发生在基本上单次致动(具体地,圆柱形杆106抵靠第一外表面121和第二外表面133的向下压力)中,而从图10G和图10H描绘的第四位置至图10A和图10B中描绘的第一位置的致动,可能必须包括通过朝向铰接带扣100的环侧102拉动第一凸轮闩锁110的第一释放片124和拉动第二凸轮闩锁112的第二释放片136直到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都处于解锁位置,并且从钩侧104的钩部114提拉环侧102的圆柱形杆106,同时将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保持在解锁位置,从而将铰接带扣100的钩侧104内的第一凸轮闩锁110和第二凸轮闩锁112从锁定位置致动到解锁位置。其中,当环侧102与钩侧104接合时,铰接带扣100的环侧102可相对于铰接带扣100的钩侧104绕圆柱形杆106枢转。
图11示出了当圆柱形杆106压在第二凸角134上而圆柱形杆106在钩部114内时,第二凸角134如何在第二凸轮闩锁112中产生朝向锁定位置的扭矩。第二凸角134从第二凸轮闩锁112的旋转轴线偏移,其中该偏移由双侧箭头1102图示说明。当第二凸角134相对于第二凸轮闩锁112的旋转轴线朝向钩侧104的外侧定位时,第二凸角134和圆柱形杆106之间的接触(而圆柱形杆106在钩部114的圆弧形凹槽115内)在大体上垂直于圆柱形杆106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对第二凸角134产生力,如箭头1104所示,然后该力导致围绕第二紧固件140的扭矩(如弯曲箭头1106所示)在关闭位置的方向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第二凸轮闩锁112在箭头1106的方向上枢转,第二闩锁132将被进一步压在钩部114的开口上方,从而阻止圆柱形杆106从圆弧形凹槽115中退出。以此方式,圆柱形杆106的随机振动/移动不太可能使第二凸轮闩锁112致动到解锁位置,并且因此防止环侧102与钩侧104意外脱离。
在介绍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要素时,冠词“一”、“一种”和“该”旨在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旨在是包括性的,并且意味着除了所列元素之外可能还有其他元素。由于在本文中使用了术语“连接到”、“联接到”等,一个对象(例如,材料、元件、结构、构件等)可以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对象,而不管该对象是否直接连接或联接到另一个对象,或者在一个对象和另一个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对象。此外,应当理解的是,对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引用并不旨在被解释为排除也结合了所述特征的附加实施例的存在。
除了任何先前指出的修改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设计许多其他变化和替代布置。因此,虽然上文已经结合目前被认为是最实用和优选的方面具体和详细地描述了信息,但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许多修改包括但不限于在不背离本文阐述的原理和概念的情况下,可以做出操作和使用的形式、功能、方式和应用。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示例和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仅是说明性的,不应被解释为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

Claims (18)

1.一种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侧,其包括接合杆;以及
钩侧,其包括钩部和固定闩锁;
其中,所述环侧通过将所述接合杆插入所述钩部中而能够与所述钩侧可枢转地接合,并且其中所述固定闩锁能够致动到锁定位置,当所述固定闩锁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接合杆被锁定成与所述钩部可枢转地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杆包括一个或多个圆弧形表面,并且其中当所述接合杆被锁定成与所述钩侧可枢转地接合时,所述环侧能够相对于所述钩侧围绕所述接合杆的纵向轴线枢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合杆穿过钩部开口并进入所述钩部的圆弧形凹槽中时,所述接合杆插入所述钩部中,当所述接合杆位于所述圆弧形凹槽内时,所述接合杆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圆弧形表面与所述钩部的所述圆弧形凹槽的内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杆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圆弧形表面的第一曲率半径等于所述钩部的所述圆弧形凹槽的所述内表面的第二曲率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固定闩锁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固定闩锁阻止所述接合杆离开所述圆弧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闩锁至少包括第一凸轮闩锁,所述第一凸轮闩锁能够从所述锁定位置致动到解锁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接合杆压靠在所述第一凸轮闩锁的第一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凸轮闩锁能够从所述锁定位置致动到所述解锁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弹性地偏向所述锁定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通过致动所述第一凸轮闩锁的第一释放片,所述第一凸轮闩锁能够从所述锁定位置致动到所述解锁位置。
10.一种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侧,其包括圆柱形杆;以及
钩侧,其包括:
底座;
钩部,所述钩部包括用于与所述圆柱形杆接合的圆弧形凹槽;
第一凸轮闩锁,所述第一凸轮闩锁用于将所述圆柱形杆固定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其中,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底座;以及
第二凸轮闩锁,所述第二凸轮闩锁用于将所述圆柱形杆固定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其中,所述第二凸轮闩锁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底座;
其中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在锁定位置时将所述圆柱形杆固定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并且当所述圆柱形杆接合在所述圆弧形凹槽内时,相对于所述环侧,所述钩侧能够围绕所述圆柱形杆枢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包括第一释放片,所述第二凸轮闩锁包括第二释放片,并且通过致动所述第一凸轮闩锁的所述第一释放片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的所述第二释放片,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能够从所述锁定位置致动到解锁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释放片从所述钩侧的第一侧部延伸,所述第二释放片从所述钩侧的第二侧部延伸,所述第一侧部位于所述第二侧部的对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各自能够相对于所述钩侧独立地枢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通过致动第一释放片,所述第一凸轮闩锁能够从所述锁定位置枢转至解锁位置,通过致动第二释放片,所述第二凸轮闩锁能够从所述锁定位置枢转至所述解锁位置,其中当通过致动所述第一释放片和所述第二释放片使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都枢转至解锁位置时,所述圆柱形杆与所述圆弧形凹槽脱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释放片和所述第二释放片能够通过用户的单手的拇指和食指致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闩锁通过第一弹簧弹性地偏向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第二凸轮闩锁通过第二弹簧弹性地偏向所述锁定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包括第一凸角,所述第一凸角从所述第一凸轮闩锁中的第一紧固件容纳孔偏移,其中当所述第一凸角受到所述圆柱形杆的作用时,所述第一凸角在所述第一凸轮闩锁上产生朝向所述锁定位置的第一旋转力,所述第二凸轮闩锁包括第二凸角,所述第二凸角从所述第二凸轮闩锁中的第二紧固件容纳孔偏移,其中当所述第二凸角受到所述圆柱形杆的作用时,所述第二凸角在所述第二凸轮闩锁上产生朝向所述锁定位置的第二旋转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接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包括具有第一外表面的第一闩锁,所述第二凸轮闩锁包括具有第二外表面的第二闩锁,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是倾斜的,从而在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被所述圆柱形杆压靠时,在所述第一凸轮闩锁和所述第二凸轮闩锁中产生朝向打开位置的旋转力。
CN202122004890.1U 2020-08-24 2021-08-24 铰接带扣 Active CN21645368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69501P 2020-08-24 2020-08-24
US63/069,501 2020-08-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53680U true CN216453680U (zh) 2022-05-10

Family

ID=80269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04890.1U Active CN216453680U (zh) 2020-08-24 2021-08-24 铰接带扣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72310B2 (zh)
CN (1) CN216453680U (zh)
DE (1) DE202021104483U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34870B1 (fr) * 2002-01-18 2004-03-19 Zedel Boucle de fixation a auto-verrouillage et a reglage d'une sangle
AT506214B1 (de) 2008-09-19 2009-07-15 Aba Hoertnagl Kg Werkzeuge Vor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gurtschnalle
AU2010239757A1 (en) * 2009-04-24 2011-10-27 Babybjorn Ab Band lock for a child carrying device
FR2962011B1 (fr) 2010-07-02 2013-07-19 Zedel Boucle de fixation perfectionnee a double verrouillage.
EP2944216B1 (en) 2014-05-13 2016-05-25 Camp S.p.A. Automatic buckle
FR3069138B1 (fr) * 2017-07-18 2019-08-23 Zedel Boucle de fixation et harnais comportant une telle bou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53888A1 (en) 2022-02-24
DE202021104483U1 (de) 2022-02-22
US11672310B2 (en)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66537B1 (en) Buckle
US5144725A (en) Side-release buckle with accidental release guard
US7506419B2 (en) Buckle using a slide cover type female buckle member
KR930003957Y1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 자물쇠 조립체
TWI566717B (zh) 扣具
US20060272136A1 (en) Buckle with safety latch
US6615460B1 (en) Optionally manual or automatic breakaway lanyard buckle
US6145172A (en) Locking device for a side-release buckle
US20110271499A1 (en) Buckle
US8484814B2 (en) Three point release buckle
US4977650A (en) Buckle assembly
CA2291398A1 (en) Ball and socket buckle
WO2021051916A1 (zh) 安全带自锁锁舌
US20200406072A1 (en) Articulated Harness Connection Arrangement with Integrated Retractable Attachment Element
CN216453680U (zh) 铰接带扣
KR930008620B1 (ko) 벨트 연결용 버클
JP4038164B2 (ja) 浮力調整器
WO2017063195A1 (zh) 扣具
US4751772A (en) Two part waist buckle with snap-fitting retention feature
JP2948559B2 (ja) バックル
JP2006204638A (ja) バックル
USRE26754E (en) Safety belt buckle
CA2190978A1 (en) A connector
CN219556501U (zh) 快速脱扣结构
JPH0711618Y2 (ja) 尾 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