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46763U - 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46763U
CN216446763U CN202122632870.9U CN202122632870U CN216446763U CN 216446763 U CN216446763 U CN 216446763U CN 202122632870 U CN202122632870 U CN 202122632870U CN 216446763 U CN216446763 U CN 216446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window
dust
frame bod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28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涛
王东
王玉泽
赵志宇
张卓
孟轲宇
李勇
黄梓焱
匡启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Bureau Group Nor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Bureau Group Nor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Bureau Group Nor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28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46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46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467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包括用于安装纱窗的第一框体、以及用于安装窗扇的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包括用于承载纱窗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框体包括用于承载窗扇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框体还包括与第二平面平行的第三平面,所述第三平面朝向第一平面所在的方向凹陷形成储灰槽。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灰尘堆积在窗框与窗扇的接触面中,减少对窗扇开合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
背景技术
窗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通风和采光。内开窗是一种常见的窗户结构,但是其窗框与窗扇的接触面、及其转轴部分容易因为灰尘和杂质的堆积,影响窗扇的正常开合。并且窗框的边角及转轴部分,因其弯折的结构,导致灰尘难以清理。
例如公告号为CN201103314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隔热内倾内开窗,包括固定的外窗框,所述外窗框上活动连接向内开起的内开窗,所述外窗框内安装窗纱形成固定窗,所述内开窗上设置玻璃形成活动内开窗。灰尘和杂质很容易透过纱窗堆积在外窗框的底部,从而影响内开窗的正常开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灰尘和杂质堆积对窗扇开合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灰尘堆积于窗框与窗扇的接触面之间的窗框结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包括用于安装纱窗的第一框体、以及用于安装窗扇的第二框体;
所述第一框体包括用于承载纱窗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框体包括用于承载窗扇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框体还包括与第二平面平行的第三平面,所述第三平面朝向第一平面所在的方向凹陷形成储灰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框体还包括第四平面;所述第四平面与第二平面垂直,且连接第二平面与第三平面;当窗扇闭合时,窗扇的外表面与第四平面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储灰槽内安装有对储灰槽内的灰尘进行清理的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放置于储灰槽内的积尘板、以及包覆于积尘板边缘的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与储灰槽的内壁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积尘板上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所述积尘板垂直,且贯穿所述积尘板;所述储灰槽的底部开设有容纳定位杆插入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包括抓取部、螺杆部和螺母;所述抓取部与螺杆部连接,且螺杆部穿过积尘板上的通孔,抓取部与积尘板的顶面相抵;所述螺母与螺杆部连接,且与积尘板的底面相抵;所述螺母隔开积尘板与储灰槽形成集水槽;所述储灰槽的底面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平面,使集水槽内的水从纱窗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储灰槽的底面为倾斜面,其倾斜方向为由第二框体至第一框体向下倾斜。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通过在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之间设置储灰槽,使得纱窗与窗扇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并使得用于承载窗扇的第二平面高于用于承载纱窗的第二平面;使得灰尘和杂质透过纱窗后,尽可能的会沉淀在储灰槽内,减少窗框与窗扇接触面上灰尘、杂质的堆积,保证窗扇的顺畅开合。并且通过在储灰槽内设置带有海绵垫的积尘板,使灰尘堆积在积尘板上;清理灰尘时,只需要取出积尘板对积尘板进行擦拭即可,且取出积尘板的过程中,海绵垫将对储灰槽内壁上附着的灰尘进行擦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窗框结构的部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窗框结构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窗框结构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平面;2、第二平面;3、储灰槽;4、第四平面;5、积尘板;6、定位杆;7、定位孔;8、海绵垫;9、抓取部;10、螺杆部;11、螺母;12、集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包括底框,该底框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第一框体用于安装纱窗,纱窗安装时嵌入第一框体内;第二框体用于安装窗扇,窗扇安装时,其一侧与第一框体铰接,闭合时,窗扇嵌入第一框体内。
具体来说,第一框体包括用于承载纱窗的第一平面1,第二框体包括用于承载窗扇的第二平面2;第二平面2的水平高度高度第一平面1;即纱窗和窗扇安装后,纱窗的水平投影面积将大于窗扇的水平投影面积。该第二框体还包括与第二平面2平行的第三平面,以第三平面为基准向第一平面1所在的方向凹陷,形成了储灰槽3,由储灰槽3收集灰尘和杂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储灰槽3,使纱窗与窗框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间距,并配合承载窗扇的第二平面2高于用于承载纱窗的第二平面2,使得灰尘、杂质透过纱窗之后首先会沉积在储灰槽3内,减少窗框与窗扇接触面之间的灰尘、杂质的堆积量,从而避免因灰尘、杂质堆积而对窗扇开合造成的影响。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框体还包括第四平面4,该第四平面4与第二平面2垂直,且连接第二平面2与第三平面;当窗扇闭合时,窗扇的外表面与第四平面4平齐。使得内开窗的在闭合状态下,灰尘尽量附着于第四平面4或窗扇的外表面,尽量避免灰尘附着于第二平面2,降低对窗扇开合的影响。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参照图1与图2所示,为了对储灰槽3内的灰尘能够进行清理,降低对拐角处的清理难度。所述储灰槽3内还安装有对储灰槽3内的灰尘进行清理的清理装置。具体来说,该清理装置包括放置于储灰槽3内的积尘板5、以及包覆于积尘板5边缘的海绵垫8,该积尘板5可以从储灰槽3内取放,各边缘处的海绵垫8分别与相应的储灰槽3的内壁相抵。
在灰尘、杂质的堆积过程中,主要堆积于积尘板5上,部分灰尘粘附于储灰槽3的侧壁上,在取出积尘板5的过程中,与储灰槽3内壁相抵的海绵垫8对自动对粘附的灰尘进行清洁,取出的积尘板5通过简单的擦拭或清洗即可完成清理工作。
作为本实施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使积尘板5稳定的安装于储灰槽3内,且保证积尘板5取出的过程为水平状,其边缘包覆的海绵垫8与各储灰槽3的内壁均充分接触。所述衬板上还连接有定位杆6,所述定位杆6的数量为两根;所述定位杆6包括抓取部9、螺杆部10和螺母11;所述抓取部9与螺杆部10连接,且螺杆部10穿过积尘板5上所设置的通孔;所述抓取部9与积尘板5的顶面相抵;所述螺母11与螺杆部10连接,并与积尘板5的底面相抵;通过螺母11隔开积尘板5与储灰槽3,在积尘板5的下方形成集水槽12,并且储灰槽3的底面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平面1,即集水槽12底面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平面1。所述储灰槽3的底部开设有容纳螺杆部10插入的定位孔7。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母11与抓取部9配合对积尘板5进行夹紧,安装时,将两个定位杆6的螺杆部10分别对准定位孔7,将其插入至定位孔7内,对积尘板5进行定位,且取出积尘板5时,只需要同时捏住两个抓取部9,即可将积尘板5取出,取出过程中保证积尘板5保持水平状态。当积尘板5放置于储灰槽3内时,螺母11与储灰槽3的底面相抵,使得积尘板5与储灰槽3之间形成了集水槽12。在窗框的使用过程中,难免因为降雨导致储灰槽3内积累雨水,雨水通过海绵垫8渗透至集水槽12内,由于集水槽12底面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平面1,使得积累的雨水能够从纱窗处向外排出;为了保证雨水的排出,所述储灰槽3的底面为倾斜面,其倾斜方向为由第二框体至第一框体向下倾斜。并且,在取出积尘板5之前,也可以向海绵垫8浇水,使其湿润从而增加对灰尘的吸附效果,而多余的水将从集水槽12内流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包括用于安装纱窗的第一框体、以及用于安装窗扇的第二框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框体包括用于承载纱窗的第一平面(1);所述第二框体包括用于承载窗扇的第二平面(2);所述第二平面(2)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平面(1);所述第二框体还包括与第二平面(2)平行的第三平面,所述第三平面朝向第一平面(1)所在的方向凹陷形成储灰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还包括第四平面(4);所述第四平面(4)与第二平面(2)垂直,且连接第二平面(2)与第三平面;当窗扇闭合时,窗扇的外表面与第四平面(4)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灰槽(3)内安装有对储灰槽(3)内的灰尘进行清理的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放置于储灰槽(3)内的积尘板(5)、以及包覆于积尘板(5)边缘的海绵垫(8);所述海绵垫(8)与储灰槽(3)的内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积尘板(5)上连接有定位杆(6);所述定位杆(6)与所述积尘板(5)垂直,且贯穿所述积尘板(5);所述储灰槽(3)的底部开设有容纳定位杆(6)插入的定位孔(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6)包括抓取部(9)、螺杆部(10)和螺母(11);所述抓取部(9)与螺杆部(10)连接,且螺杆部(10)穿过积尘板(5)上的通孔,抓取部(9)与积尘板(5)的顶面相抵;所述螺母(11)与螺杆部(10)连接,且与积尘板(5)的底面相抵;所述螺母(11)隔开积尘板(5)与储灰槽(3)形成集水槽(12);所述储灰槽(3)的底面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平面(1),使集水槽(12)内的水从纱窗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灰槽(3)的底面为倾斜面,其倾斜方向为由第二框体至第一框体向下倾斜。
CN202122632870.9U 2021-10-31 2021-10-31 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446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2870.9U CN216446763U (zh) 2021-10-31 2021-10-31 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2870.9U CN216446763U (zh) 2021-10-31 2021-10-31 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46763U true CN216446763U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51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287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446763U (zh) 2021-10-31 2021-10-31 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46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0797B (zh) 装有冷却机构的装置
EP2083224B1 (en) Ceiling type air conditioner with filter cleaning mechanism
JP2000170451A (ja) 引戸式サッシ構造
CN216446763U (zh) 一种内开窗的窗框结构
JP2836981B2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KR200478289Y1 (ko) 미닫이 문의 문틀 홈 청소기
CN212336627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采光井结构
CN214233235U (zh) 一种高效空气过滤器
CN208738624U (zh) 一种电气柜冷气机防带水装置
KR20080007759A (ko) 결로수 배수구조를 구비한 건축용 창호
CN213208127U (zh) 一种带有滤尘功能的室内通风装置
KR200180699Y1 (ko) 창문프레임 청소장치
CN213742909U (zh) 一种防霉效果好的金属制窗框
CN208578472U (zh) 便于推拉窗排水的窗框
JPS6146335Y2 (zh)
CN217204536U (zh) 瀑布式天台地漏
CN217976000U (zh) 冷凝水处理装置
CN218816012U (zh) 一种方便清理门窗滑轨的门窗结构
CN214463730U (zh) 便于清理的隔音推拉窗
CN207633999U (zh) 新型易清洁铝合金门窗
CN213685892U (zh) 一种方便屏幕除尘的屏幕框架
CN1566793B (zh) 空调机的吸入格栅开闭结构
CN210522153U (zh) 一种半导体厂房洁净室中的通风管空气过滤装置
CN218237839U (zh) 一种接水结构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CN215421279U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水质处理功能的脱硫塔用环保型电气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