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46291U - 一种吊顶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顶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46291U
CN216446291U CN202122590557.3U CN202122590557U CN216446291U CN 216446291 U CN216446291 U CN 216446291U CN 202122590557 U CN202122590557 U CN 202122590557U CN 216446291 U CN216446291 U CN 216446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iling
keel
splicing
suspended ceil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905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泽成
王文广
周东珊
王聪聪
蒋明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905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46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46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462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顶总成,包括多个前后延伸左右并排布置的吊顶板、多个前后延伸并且拼接相邻吊顶板的拼接龙骨、至少一个前后延伸并且拼接相邻吊顶板的灯槽基架、多个左右延伸前后间隔布置并位于吊顶板上方的吊顶龙骨;相邻所述吊顶板之间由拼接龙骨或者灯槽基架拼接两者;所述吊顶龙骨和所述拼接龙骨呈交叉关系,并且两者之间设有吊装卡件用于连接两者;所述吊顶龙骨和所述灯槽基架呈交叉关系,并且吊顶龙骨被灯槽基架截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灯槽基架和拼接龙骨同时作为相邻吊顶板的拼接部件,提高了整体的结构整合性。

Description

一种吊顶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顶总成,属于室内装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简单来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饰,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CN105464273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吊顶安装结构,其由主龙骨、吊件、连接件、次龙骨以及吊顶板组成,吊件一端通过吊杆连接头与吊杆固定,吊件的另一端通过主龙骨连接头与主龙骨固定。在该专利申请中,连接件通过插槽结构对次龙骨的连接牢固性还尚可,但是连接件的弯头结构勾住主龙骨的折边结构的牢固性较差,而且还存在左右受力不均衡的情况,容易加速弯头结构的老化从而造成主龙骨出现松动。另外,由于主龙骨是主要的负载结构,因此其受到的剪切应力影响较大,是最容易出现弯曲变形的部件,而该专利中主龙骨的结构形状对于增强抗剪切应力的性能相对较弱。
如公开号CN113417400A公开了一种暗灯槽吊顶拼接件。包括:主板、吊顶安装板;吊顶安装板,用于将主板与楼顶相连接;主板的两侧设置有插接槽、辅助槽;辅助槽与插接槽相连通;辅助槽由插接槽的一侧向靠近吊顶安装板的方向收敛以在主板的端部形成灯槽。在该专利申请中,所述插接槽壁板与所述限位板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插接槽,所述辅助槽壁板与所述限位板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辅助槽,暗灯槽吊顶拼接件通过插接槽以及辅助槽将相邻的铝蜂窝板卡嵌拼接,首先蜂窝铝板的大部分重量是由承重板承担的,导致承重板的负载重量较大,容易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尤其是吊顶靠近中心位置的部分还容易具有向下塌陷的变形倾向;其次,承重板和限位板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结构老化、弯曲变形的情况,导致插接槽槽口变大从而出现蜂窝铝板松动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吊顶总成,将灯槽基架和拼接龙骨同时作为相邻吊顶板的拼接部件,提高了整体的结构整合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吊顶总成,包括多个前后延伸左右并排布置的吊顶板、多个前后延伸并且拼接相邻吊顶板的拼接龙骨、至少一个前后延伸并且拼接相邻吊顶板的灯槽基架、多个左右延伸前后间隔布置并位于吊顶板上方的吊顶龙骨;相邻所述吊顶板之间由拼接龙骨或者灯槽基架拼接两者;所述吊顶龙骨和所述拼接龙骨呈交叉关系,并且两者之间设有吊装卡件用于连接两者;所述吊顶龙骨和所述灯槽基架呈交叉关系,并且吊顶龙骨被灯槽基架截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顶板相邻的边沿面具有向内凹陷并且前后延伸的拼接槽;所述拼接龙骨具有两个分别插嵌在相邻吊顶龙骨的拼接槽内的插嵌部;所述灯槽基架具有两个分别插嵌在相邻吊顶龙骨的拼接槽内的中支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拼接龙骨包括位于相邻吊顶板之间的拼接部、连接在拼接部顶端并向左右延展出的起吊部,两个所述插嵌部分别连接在拼接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吊装卡件包括上体结构、下体结构,上体结构形成有左右贯通并且套接在吊顶龙骨的上接口,下体结构形成有前后贯通并且套接在起吊部的下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顶龙骨包括多个首尾串联的分段龙骨、连接相邻分段龙骨的龙骨连接件;所述龙骨连接件位于吊顶龙骨和拼接龙骨相互交叉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段龙骨包括两个间隔开的侧立部、连接在两个侧立部中部的横梁部;所述龙骨连接件包括两个左右延伸并且上下间隔开的上主体部和下主体部、连接在上主体部和下主体部中部的分隔部,上主体部和下主体部之间形成有两个向前和向后开口的插槽;所述横梁部卡嵌在对应的插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立部的顶端具有向内弯折形成的第一折角部;所述上主体部的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个侧边均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上支撑部,上支撑部的顶端具有向内弯折并且卡嵌在第一折角部内的第二折角部;所述侧立部的底端具有向内弯曲的支撑脚部;所述下主体部的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个侧边均连接有向下延伸的下支撑部,下支撑部的底端支撑在支撑脚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槽基架包括用于安装灯管的底架、以及架设在底架上的顶架,两个所述中支脚分别连接在底架的左右两侧;所述底架的左右两侧具有支撑住吊顶板底面的下支脚板,所述顶架的左右两侧具有压在吊顶板顶面的上支脚板;所述底架和顶架之间设有多个沿前后间隔布置连接两者的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分别对底架、顶架施加将两者撑开的作用力,使得所述下支脚板和上支脚板夹紧吊顶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架的顶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拉紧机构包括竖向穿过通孔的拉紧杆、根部铰接在顶架顶部上的翻转柄,所述拉紧杆的底端铰接在底架顶部上,顶端具有水平延伸并且铰接在翻转柄中部的转轴;所述翻转柄转动至竖立状态时将顶架和底架拉紧,拉紧杆的底端、翻转柄的根部对对底架、顶架施加将两者撑开的作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顶龙骨上、吊顶龙骨和拼接龙骨交叉处、吊顶龙骨和灯槽基架交叉处直接或间接连接有吊装膨胀螺栓,所述吊装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基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将灯槽基架和拼接龙骨同时作为相邻吊顶板的拼接部件,通过插嵌部和中支脚板插入吊顶板的拼接槽内实现相邻吊顶板的拼接,提高了整体的结构整合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案例,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顶总成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拼接龙骨、吊顶板、吊顶龙骨、吊装卡件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拼接龙骨、吊顶龙骨、吊装卡件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吊顶龙骨、吊装卡件、龙骨连接件的断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吊顶龙骨的正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吊装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龙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灯槽基架和吊顶板的正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灯槽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拉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灯槽基架和吊顶龙骨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吊装机构和吊顶龙骨的正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吊装机构和吊顶龙骨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参照提1-图12,一种吊顶总成,包括多个前后延伸左右并排布置的吊顶板1、多个前后延伸并且拼接相邻吊顶板1的灯槽基架2、多个前后延伸的拼接龙骨3、多个左右延伸前后间隔布置并位于吊顶板1上方的吊顶龙骨4、多个在拼接龙骨3和吊顶龙骨4交叉处连接两者的吊装卡件5、以及多个吊装膨胀螺栓8,所述拼接龙骨3和所述灯槽基架2用于拼接左右相邻的吊顶板1,灯槽基架2用于安装灯管。其中,多个通过拼接龙骨3相邻拼接的吊顶板1、吊顶龙骨4、吊装卡件5构成了拼接式吊顶模块面板;而灯槽基架2、灯槽基架2左右相邻的吊顶板1、以及吊顶龙骨4构成了具有灯槽基架2的吊顶模块面板。
所述吊装卡件5用于将相互交叉设置的所述拼接龙骨3和所述吊顶龙骨4相连接,所述拼接龙骨3的顶部露出吊顶板1的顶面,能够使其被吊装卡件5连接,所述吊装卡件5包括一体化的上体结构51、下体结构52,所述上体结构51形成有左右贯通并且套接在吊顶龙骨4的上接口511,所述下体结构52形成有前后贯通并且套接在拼接龙骨3的下接口521。所述吊装卡件5通过上接口511和下接口521分别和所述吊顶龙骨4、拼接龙骨3形成套接的连接方式,即能够实现两个交叉体的连接,即使所述拼接龙骨3、所述吊顶龙骨4分别具有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的轻微错位移动,也不会对吊装卡件5的结构性造成破坏。
较为具体地,所述吊顶板1相邻的边沿具有向内凹陷并且前后延伸的拼接槽11;所述拼接龙骨3包括位于相邻吊顶板1之间的拼接部31、连接在拼接部31左右两侧并插嵌在拼接槽11内的插嵌部32、连接在拼接部31顶端并向左右延展出的起吊部33。拼接部31的两个侧面紧贴住吊顶板1的边沿面上,从而封闭住相邻所述吊顶板1之间的缝隙,拼接部31紧贴在吊顶板1边沿面上的侧面可设置成锯齿结构,在长期时间下吊顶板1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老化变形等现象,从而导致相邻吊顶板1之间的缝隙变小,锯齿状结构可以允许吊顶板1或拼接龙骨3存在容纳变形部分的缓冲空间,从而减少拼接龙骨3和吊顶板1之间出现的挤压损伤。所述拼接龙骨3的插嵌部32的宽度略微小于拼接槽11的槽宽,便于插入拼接,而插嵌部32远端的宽度略微大于拼接槽11,从而形成过盈配合,提高拼接的牢固程度和吊顶面板的稳定性。所述起吊部33露出吊顶板1的顶面,即形成了可插入下接口521的结构。所述下体结构52的底部是敞开的并且连通了下接口521,从而使得下体结构52的左右两侧分别套住了起吊部33向左以及向右延伸的两部分。另外,所述上接口511的底部和下接口521的顶部相连通,使得吊顶龙骨4的底部支撑在拼接龙骨3的顶部,可以减少吊装卡件5的负载。
由于所述吊顶龙骨4是吊顶总成的主体龙骨,是吊顶总成中承担负载最大的组成部分,其截面所占面积是大于拼接龙骨3的,并且在龙骨中空的结构特点下,吊顶龙骨4的剪应力负荷要大于拼接龙骨3,因此在吊顶龙骨4具有较长长度的情况下,相比拼接龙骨3更容易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发生,基于此,所述吊顶龙骨4设置成分段结构,其包括多个首尾串联的分段龙骨4-1、连接相邻分段龙骨4-1的龙骨连接件6。并且,考虑到吊顶龙骨4在两个相邻拼接龙骨3之间部分的结构连续性,所述吊顶龙骨4的分断处设置在吊顶龙骨4和拼接龙骨3的交叉处,即所述龙骨连接件6位于吊顶龙骨4和拼接龙骨3相互交叉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分段龙骨4-1为一体结构,其包括两个间隔开的侧立部41、连接在两个侧立部41中部的横梁部42,所述侧立部41和所述横梁部42均呈扁平的板状结构。两个所述侧立部41略微倾斜并且是对称的,使得分段龙骨4-1上宽下细,所述横梁部42横跨支撑在两个侧立部41之间,从而起到了加强所述侧立部41抗剪应力的加强筋作用,使得侧立部41的结构强度得到了增强,防止其弯曲变形。吊顶龙骨4通过在结构组成的分段、以及通过结构形状上的增强抗剪应力,综合提高了吊顶龙骨4的受力负荷。所述龙骨连接件6也是一体结构,其包括两个左右延伸并且上下间隔开的上主体部61和下主体部62、连接在上主体部61和下主体部62中部的分隔部63,所述上主体部61和所述下主体部62均呈水平的扁平板状结构,上主体部61和下主体部62之间形成有两个向前和向后开口的插槽6-A,两个相邻分段龙骨4-1的横梁部42分别卡嵌在所述龙骨连接件6两个对应的插槽6-A内。
首先,不使用螺丝螺钉、或者焊接的固定连接方式,而是插接的连接方式在连接相邻分段龙骨4-1更加方便,操作更加容易。其次,龙骨连接件6通过插槽6-A对拼接龙骨3提供了竖向的作用力,从而规避了吊顶局部向下塌陷的情况。最后另外更为主要的是,在结构关系上,所述龙骨连接件6相当于嵌在吊顶龙骨4之内,而所述吊装卡件5则是套接在吊顶龙骨4之外,不仅使得所述龙骨连接件6和所述吊装卡件5两者在空间上互不干涉,而且形成了一种三层的结构体,提高了整体结构强度,而且所述吊装卡件5和所述龙骨连接件6均对所述分段龙骨4-1首尾相连处分别提供了横向、竖向的支撑作用,保持住吊顶龙骨4的直线型结构。
所述上体结构51的顶部开有连通上接口511的敞口,所述上主体部61、横梁部42、下主体部62贯穿有吊装膨胀螺栓8,吊装膨胀螺栓8通过敞口并固定连接在基顶,即在吊顶龙骨4和拼接龙骨3交叉处形成了一个吊装机构,可进一步防止该位置发生向下塌陷。
所述侧立部41的顶端具有向内弯折形成的第一折角部411,所述上主体部61的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个侧边均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上支撑部64,上支撑部64呈扁平板状结构,上支撑部64的顶端具有向内弯折的第二折角部641,所述第二折角部641和第一折角部411均呈锐角,并且第二折角部641略微小于第一折角部411,所述第二折角部641卡嵌在第一折角部411之间。所述侧立部41的底端具有向内弯曲的支撑脚部412,所述下主体部62的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个侧边均连接有向下延伸的下支撑部65,下支撑部65同样呈扁平板状结构,下支撑部65的底端支撑在支撑脚部412上。一方面,通过所述龙骨连接件6四个边角第二折角部641和第一折角部411的卡嵌配合、下支撑部65和支撑脚部412的相互支撑限定了所述龙骨连接件6在吊顶龙骨4内部的位置,以免发生位置偏斜,另一方面,第二折角部641和第一折角部411的卡嵌配合对上主体部61的端部施加了向下的支撑力,下支撑部65在在支撑脚部412的作用下对下主体部62的端部施加了向上的支撑力,从而可以保持插槽6-A的槽口不会被撑大,进一步提高了龙骨连接件6对分段龙骨4-1首尾相连处的连接作用。另外,所述上支撑部64、下支撑部65也是略微倾斜的,倾斜的方向和对应的侧立部41相同,并且倾斜幅度略微大于侧立部41,从而使得侧立部41和上支撑部64、下支撑部65之间具有间隙,以提供长期使用后两者发生老化导致的变形空间,在将分段龙骨4-1插入插槽6-A时也可避免由于方向略有偏差导致的卡死现象。
所述拼接龙骨3在起吊部33的顶面,在其顶面具有向内凹陷并且前后延伸的直槽331,拼接龙骨3插入下接口521时所述直槽331和下体结构52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下接口521的前端以及后端在间隙处插嵌有过盈配合的定位件661,所述定位件661和上体结构51的前侧面以及后侧面之间连接有支撑两者的定位杆662。虽然吊装卡件5的结构可以允许拼接龙骨3可以有轻微的前后错位移动,但这只是在结构上的防御措施,理应避免,因此在间隙处的设置过盈配合的所述定位件可以在所述吊装卡件5和所述拼接龙骨3之间形成较强的摩擦作用力,以阻止拼接龙骨3出现错位移动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而连接在定位件和上体结构51之间的定位杆起到了对吊装卡机较好的前后支撑作用力,可以提高上体结构51前后两个侧面的结构强度,避免上体结构51发生前后方向上向外的扩展变形,从而造成的对吊顶龙骨4套接的松动。
另外,为了增加定位件661提供的摩擦作用以及减少定位件661和下体结构52、拼接龙骨3之间的摩擦损伤,在所述定位件661表面包覆有弹性层(图中未显示),弹性层可以使用形状匹配的橡胶套。
基于室内屋顶常规的灯光设置,所述灯槽基架2一般设置有两个,并且在吊顶总成上呈左右对称的位置关系。所述灯槽基架2包括用于安装灯管的底架21、以及架设在底架21上的顶架22,所述底架21的左右两侧均具有向外弯折延伸而形成的下支脚板2-1,所述下支脚板2-1支撑住吊顶板1底面,所述顶架22的左右两侧具有向外弯折延伸而形成的上支脚板2-2,压在吊顶板1顶面。所述底架21和顶架22之间设有多个沿前后间隔布置连接两者的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分别对底架21、顶架22施加向上、向下的作用力。所述灯槽基架2通过呈架设关系的底架21、顶架22,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的分体结构,所述底架21在功能作用上是用来安装灯管的,灯管通过底架21的底面向屋内照射光线,在结构上底架21作为类似拼接龙骨3的将相邻吊顶板1相拼接的主体,并且底架21和顶架22通过下支脚板2-1和上支脚板2-2形成了一个插接吊顶板1侧边的插设槽。所述拉紧机构不仅起到了将顶架22和底架21相连接的作用,而且分别对底架21、顶架22施加将两者撑开的作用力,进而使得下支脚板2-1和上支脚板2-2在插接吊顶板1的同时,还对其产生了夹紧作用,从而不会使得顶架22和底架21发生松动而导致下支脚板2-1和上支脚板2-2形成的插设槽槽口变大,即可以有效避免吊顶板1的侧边发生向下塌陷的情况发生,从而起到了提高主要由灯槽基架2、吊顶板1构成的具有灯槽基架2的吊顶模块面板的整体稳定性。
所述顶架22的顶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拉紧机构包括竖向穿过通孔的拉紧杆231、翻转柄232,其中所述翻转柄232在结构上呈现为U型,其根部的两端左右间隔并且铰接在顶架22的顶部上,所述拉紧杆231的底端铰接在底架21顶部上,通孔的前后长度大于拉紧杆231,使得拉紧杆231在绕其底端前后摆动时不会和顶架22碰撞干涉,拉紧杆231的顶端具有水平延伸并且两端分别铰接在翻转柄232两侧中部的转轴233,所述翻转柄232转动至竖立状态时将顶架22和底架21拉紧,拉紧杆231的底端、翻转柄232的根部对底架21、顶架22施加将两者撑开的作用力。安装时先将所述顶架22架设在所述底架21上,此时翻转柄232是处于水平状态的,并且拉紧杆231的转轴233和翻转柄232还未连接,然后将转轴233的两端和翻转柄232活动连接,使得再扳动翻转柄232使得拉紧杆231将将顶架22和底架21撑开,从而提高对吊顶板1的夹持力度。在翻转柄232呈竖立状态时拉紧杆231也呈竖立状态,两者均在同一竖线上,从而使得该状态能够稳定维持。
所述顶架22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侧架体,所述侧架体包括贴合在底架21侧面并竖向延伸的侧板221、连接在侧板221顶端并水平延伸的顶板222,两个侧架体的顶板222相叠加形成顶架22的顶部,所述上支脚板2-2连接在侧板221上,为一体结构。将顶架22再设置成分体的两个侧架体,可以进一步便于灯槽基架2的组装。另外,所述拉紧杆231套接有夹紧件234,所述翻转柄232转动至竖立状态时翻转柄232和夹紧件234将两个顶板222夹持紧,即通过该操作在将顶架22和底架21相互撑开的同时,还能降两个侧架体的顶板222夹持住,从而使得顶架22的顶部结构更为牢固可靠。
所述吊顶龙骨4和所述灯槽基架2也呈现为相互交叉的位置关系,一方面根据上文所述为了增强吊顶龙骨4抗剪应力的负荷,避免出现弯曲变形,所述吊顶龙骨4具有多个分段龙骨4-1,因此相对应地,所述吊顶龙骨4在和灯槽基架2交叉处也是断开的,从而形成了吊顶龙骨4被灯槽基架2截断的结构关系。基于此,所述侧架体还包括连接在侧板221顶端并水平延伸的顶沿板223,顶沿板223和侧板221为一体结构。所述顶沿板223、侧板221、上支脚板2-2形成凹槽结构,所述吊顶龙骨4的一端卡入所述凹槽结构。可以在侧板221的外表面上设置一个限位结构用于限定吊顶龙骨4卡入凹槽结构的具体位置,保持吊顶龙骨4的直线型结构。
和所述分段龙骨4-1首尾相连处设置吊装膨胀螺栓8用来防止吊顶在该位置向下塌陷相同的目的,所述吊顶龙骨4和灯槽基架2交叉处设有贯穿两个顶板222的吊装膨胀螺栓8,所述吊装膨胀螺栓8的顶端连接在基顶。
对于底架21,所述底架21包括开口向下并且呈C型的主体板211、水平延伸并且左右两端连接在主体板211两侧底部的透光板212,透光板212可选用亚克力材质以提高光线照射的通透性。所述主体板211即构成了所述底架21的顶部,因此所述拉紧机构的拉紧杆231底端铰接在主体板211的顶面上。所述主体板211基于其C型结构,和所述透光板212之间限定了一个空间,用来安装灯管,灯管可选用LED灯管。所述主体板211的顶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前后延伸并用于布线的收纳槽211-A,用于整理放置LED灯管的线路以及其他配置零件,可以在所述主体板211开设上下贯通的通孔用于将线路穿过。所述下支脚板2-1连接在主体板211的两侧,并且两者为一体结构。
为了进一步增强所述灯槽基架2拖住吊顶板1的效果,进而强化对于相邻吊顶板1的拼接强度,所述底架21的主体板211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中支脚板2-3,所述中支脚板2-3插嵌在拼接槽11内,分摊了下支脚板2-1对吊顶板1的支撑作用。
所述主体板211两侧底部、所述透光板212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对可以卡接配合的卡紧结构2-B,这样拆卸比较方便,方便清理透光板212上的灰尘提高发光亮度,也便于更换或维护灯管。
所述吊顶总成还设置有多个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连接所述吊顶龙骨4和基顶,这些吊装机构均位于吊顶龙骨4被相邻拼接龙骨3/灯槽基架2之间的部分,和其他吊顶龙骨4交叉位置设置的吊装膨胀螺栓8形成了连接吊顶总成和基顶的总的吊装系统。
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安装在吊顶龙骨4的装配组件、以及吊装膨胀螺栓8,所述装配组件包括支撑底座71、吊装连接件72、以及锁定结构73,所述支撑底座71支撑在横梁部42上,所述吊装连接件72架设在支撑底座71上并且可沿吊顶龙骨4的长度方向调整支撑位置,所述锁定结构73用于将支撑座锁定在支撑底座71上,所述吊装膨胀螺栓8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吊装连接件72上。设置所述吊装连接件72是为了可以在沿吊顶龙骨4长度方向(即左右方向上)有一定的位置调整盈余,其一方面可以应对吊装膨胀螺栓8固定连接在基顶的位置存在微小的尺寸偏差,另一方面还可以小幅度调节整个吊顶的拱起程度,由于吊顶越靠近中心处越容易出现向下塌陷的情况发生,因此可以通过沿龙骨长度方向调整所述吊装连接件72的位置,即在左右方向上调整了吊装膨胀螺栓8在吊顶的连接位置,可以将靠近吊顶中间位置的吊装膨胀螺栓8小幅度地倾斜设置,从而使其对所述吊顶龙骨4形成小幅度斜拉的施力状态,可以有效防止吊顶向下塌陷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所述锁定结构73需要设置两个,沿所述吊顶龙骨4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即一左一右的位置,所述锁定结构73包括锁定块731、锁定紧固件732,所述锁定块731在结构形状上整体呈方形体,其一部分支撑在吊装连接件72上,另一部分支撑在支撑底座71上,所述锁定紧固件732的顶端贯穿并固定连接锁定块731、底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支撑底座71和横梁部42,所述锁定紧固件732可具体设置成两端分别套接螺母的螺杆,螺杆两端贯穿后拧紧螺母即可使得吊装连接件72被支撑底座71和锁紧块竖向夹持,从而完成吊装连接件72的位置锁定住,在拧紧螺母前可将吊装连接件72沿着支撑底座71滑动以调整其位置。
对于吊装连接件72,更为具体的,所述吊装连接件72包括架设在支撑底座71上的吊顶基部721、以及两个连接在吊顶基部721上的止抵部722。所述吊顶基部721和止抵部722均呈扁平板状结构,并且两者为一体结构,吊顶基部721水平设置,止抵部722大体上竖向设置。两个所述止抵部722吊顶龙骨4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并且用于分别和两个锁定块731相抵接,即使得两个锁定块731可在水平方向上也将吊装连接件72夹持住,从而可以避免吊装连接件72左右方向上的松动。所述锁定块731具有上下贯通并且沿吊顶龙骨4长度方向延伸的腰型孔,所述锁定紧固件732的顶端穿过腰型孔,安装时可将锁定紧固件732的顶端不和锁定块731锁死,使得锁定块731整体上压住吊装连接件72并且还能使得锁定块731相对于锁定紧固件732左右方向上滑动,推动其中一个锁定块731完成位置调整并将该锁定块731和其锁定紧固件732顶端固死后,再将推动另一个锁定块731,使得两个锁定块731均抵靠在对应的止抵部722上完成水平方向夹持,之后同样固死后,完成竖向夹持即将所述吊装连接件72锁定在支撑基座上。
对于支撑底座71,更为具体的,所述支撑底座71包括支撑在横梁部42上并且被锁定块731支撑的支撑基部711、以及两个连接在支撑基部711上的支撑侧部712,所述支撑基部711和支撑侧部712均呈变平板状结构并且为一体结构,使得所述支撑底座71整体呈U型结构。两个支撑侧部712竖向延伸并且沿吊顶龙骨4宽度方向间隔布置,即一前一后的位置。所述支撑侧部712的顶边分为三段,中间为一段为用于架设吊顶基部721的架设段712-i、其两侧衔接的一端为用于支撑锁定块731的支撑段712-j,所述吊顶基部721架设在两个所述支撑侧部712的架设段712-i上,两个所述锁定块731支撑在两个所述支撑侧部712的支撑段712-j上。所述支撑底座71整体呈U型的结构使得所述吊顶基部721和支撑基部711之间均有一定的空间可以便于从吊顶基部721下方将吊装膨胀螺栓8和吊顶基部721固定连接,因此可将吊装膨胀螺栓8贯穿过吊顶基部721来将两者固定连接,连接部位及位于吊顶基部721的底面,这种贯穿过再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增强吊装膨胀螺栓8吊起吊顶龙骨4的强度,利于提高吊顶的整体稳定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吊顶基部721可被锁定块731支撑的部分、支撑段712-j都是倾斜设置的,并且两者的倾斜幅度相同。当吊装连接件72出现前后轻微的偏移时,会带动一个锁定块731发生同样的偏移,并且锁定块731的水平高度也会增高,从而使得锁定块731和支撑基部711之间的距离增大,使得锁定紧固件732顶端对锁定块731的固死作用力增加,从而避免进一步的位置偏移。
所述支撑底座71还包括滑动垫板713,所述滑动垫板713夹持在支撑基部711和横梁部42之间,所述滑动垫板713沿吊顶龙骨4宽度方向的两侧边向上隆起,支撑在横梁部42和侧立部41的拐角处。设置所述滑动垫板713可以将支撑侧部712和吊顶龙骨4的侧立部41之间留出间隙,由于支撑底座71是从吊顶龙骨4的一端装入并滑动至吊起位置的,因此滑动垫板713可以减少支撑底座71和吊顶龙骨4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更容易滑动,并且由于滑动垫板713支撑在横梁部42和侧立部41的拐角处也可起到限位作用,另外可以通过深度抛光工艺使滑动垫板713的表面更为光滑。
所述吊装连接件72还包括两个连接在吊顶基部721并且沿吊顶龙骨4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吊顶侧部723,即两个所述吊顶侧部723为一前一后的位置,并且为扁平板状结构,所述吊顶侧部723由吊顶基部721向上延伸,其顶端具向内弯折并且卡嵌在第一折角部411内的第三折角部7231,和上文所述的龙骨连接件6和吊顶龙骨4之间的结构相似,作用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所述吊顶侧部723和侧立部41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也是为了长期时候后发生老化变形的缓冲空间。
所述吊顶侧部723和所述止抵部722的侧边相连接,使得两个吊顶侧部723止抵部722形成合围结构,即使得所述吊装连接件72呈现为方形结构,从而提高了其整体结构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案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案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案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吊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前后延伸左右并排布置的吊顶板、多个前后延伸并且拼接相邻吊顶板的拼接龙骨、至少一个前后延伸并且拼接相邻吊顶板的灯槽基架、多个左右延伸前后间隔布置并位于吊顶板上方的吊顶龙骨;相邻所述吊顶板之间由拼接龙骨或者灯槽基架拼接两者;所述吊顶龙骨和所述拼接龙骨呈交叉关系,并且两者之间设有吊装卡件用于连接两者;所述吊顶龙骨和所述灯槽基架呈交叉关系,并且吊顶龙骨被灯槽基架截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板相邻的边沿面具有向内凹陷并且前后延伸的拼接槽;所述拼接龙骨具有两个分别插嵌在相邻吊顶龙骨的拼接槽内的插嵌部;所述灯槽基架具有两个分别插嵌在相邻吊顶龙骨的拼接槽内的中支脚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龙骨包括位于相邻吊顶板之间的拼接部、连接在拼接部顶端并向左右延展出的起吊部,两个所述插嵌部分别连接在拼接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吊装卡件包括上体结构、下体结构,上体结构形成有左右贯通并且套接在吊顶龙骨的上接口,下体结构形成有前后贯通并且套接在起吊部的下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龙骨包括多个首尾串联的分段龙骨、连接相邻分段龙骨的龙骨连接件;所述龙骨连接件位于吊顶龙骨和拼接龙骨相互交叉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龙骨包括两个间隔开的侧立部、连接在两个侧立部中部的横梁部;所述龙骨连接件包括两个左右延伸并且上下间隔开的上主体部和下主体部、连接在上主体部和下主体部中部的分隔部,上主体部和下主体部之间形成有两个向前和向后开口的插槽;所述横梁部卡嵌在对应的插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立部的顶端具有向内弯折形成的第一折角部;所述上主体部的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个侧边均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上支撑部,上支撑部的顶端具有向内弯折并且卡嵌在第一折角部内的第二折角部;所述侧立部的底端具有向内弯曲的支撑脚部;所述下主体部的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个侧边均连接有向下延伸的下支撑部,下支撑部的底端支撑在支撑脚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槽基架包括用于安装灯管的底架、以及架设在底架上的顶架,两个所述中支脚分别连接在底架的左右两侧;所述底架的左右两侧具有支撑住吊顶板底面的下支脚板,所述顶架的左右两侧具有压在吊顶板顶面的上支脚板;所述底架和顶架之间设有多个沿前后间隔布置连接两者的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分别对底架、顶架施加将两者撑开的作用力,使得所述下支脚板和上支脚板夹紧吊顶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的顶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拉紧机构包括竖向穿过通孔的拉紧杆、根部铰接在顶架顶部上的翻转柄,所述拉紧杆的底端铰接在底架顶部上,顶端具有水平延伸并且铰接在翻转柄中部的转轴;所述翻转柄转动至竖立状态时将顶架和底架拉紧,拉紧杆的底端、翻转柄的根部对对底架、顶架施加将两者撑开的作用力。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吊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龙骨上、吊顶龙骨和拼接龙骨交叉处、吊顶龙骨和灯槽基架交叉处直接或间接连接有吊装膨胀螺栓,所述吊装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基顶。
CN202122590557.3U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吊顶总成 Active CN216446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90557.3U CN216446291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吊顶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90557.3U CN216446291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吊顶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46291U true CN216446291U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50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90557.3U Active CN216446291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吊顶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462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46290U (zh) 一种吊顶的吊装机构
CN216446291U (zh) 一种吊顶总成
CN216446292U (zh) 一种具有灯槽基架的吊顶模块面板
CN113882577A (zh) 一种吊顶总成
CN216446311U (zh) 一种拼接式吊顶模块面板
CN215253811U (zh) 一种倾斜拉索式玻璃幕墙系统
CN111219009A (zh) 一种用于弧形铝型材造型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13882580A (zh) 一种拼接式吊顶模块面板
CN113863557A (zh) 一种吊顶的吊装机构
CN113863558A (zh) 一种具有灯槽基架的吊顶模块面板
CN212271348U (zh) 屋面阶梯状单元幕墙系统
CN111809726A (zh) 一种桁架结构及建筑结构
CN213268314U (zh) 一种桁架结构及建筑结构
JP2016116264A (ja) 太陽光発電パネル架台
CN113463822A (zh) 一种嵌入式龙骨连接件、吊顶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09976154U (zh) 一种新型桁架篷房
CN215959525U (zh) 一种支撑点可调整的支撑架
CN220124231U (zh) 大跨度会议桌
CN217975206U (zh) 一种承重能力好的全钢架空地板
CN216641570U (zh) 可拼接式钢平台
JP2022086243A (ja) 光電変換モジュール組立体
CN214884378U (zh) 一种组合拼接式钢架结构
CN216075863U (zh) 一种嵌入式龙骨连接件及吊顶系统
CN219671948U (zh) 一种装配式悬空凹凸造型背景墙系统
CN220401645U (zh) 一种平屋顶光伏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