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9534U - 智能系统康复仪 - Google Patents

智能系统康复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9534U
CN216439534U CN202120871341.1U CN202120871341U CN216439534U CN 216439534 U CN216439534 U CN 216439534U CN 202120871341 U CN202120871341 U CN 202120871341U CN 216439534 U CN216439534 U CN 216439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module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713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远瑞
周建飞
何小丽
周建菊
向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8713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9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9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9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系统康复仪,包括:用于对患者进行电磁理疗的康复床,用于实时显示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值、呼吸频率/分钟、体温、血氧饱和度以便于医护人员观察且位于康复床床头板上的监控显示屏,用于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且搭载有控制系统的控制台,控制台位于康复床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成多种疗法,系统化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解决了多种康复治疗无法系统地通过一个设备实现的问题。

Description

智能系统康复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智能系统康复仪。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社会环境的改与意外伤害的增加,使脑卒中、脑外伤、神经损伤、多发性硬化、老年痴呆、血管性痴呆、发育缺陷的患者越来越多,使患者身心功能受损,严重者甚至发生昏迷,植物状态。患者发病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多功能障碍,其中常见的有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多数患者疾病早期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随时发生变化,威胁患者生命。目前的一些康复监测及治疗方法零散,不集中,给康复医护团队增加了很大工作量,并且康复方案不具智能性,缺乏系统性,导致康复效果不佳。为了促进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急需要集监测功能与康复治疗功能一体的康复仪器。通过建立科学、客观、规范化的康复监测与康复治疗数据库;通过人机即时反馈,解决人工矫正患者一对一治疗费时、费力的缺点;精准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既减轻康复医护团队工作量,又能提高患者康复效果,使康复治疗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多种康复监测与康复治疗方式无法做到系统地实现在一个设备上,并且不能精准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系统康复仪,包括:
用于对患者进行电磁理疗的康复床,
用于实时显示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值、呼吸频率/分钟、体温、血氧饱和度以便于医护人员观察且位于康复床床头板上的监控显示屏,
用于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且搭载有控制系统的控制台,控制台位于康复床一侧。
进一步地,康复床包括:用于实时测量患者生命特征且与康复床床头板一侧连接的测量模块,用于数据传输的无线联网模块且位于康复床床头板一侧的无线联网模块,用于对头部进行电、磁刺激治疗与颈部进行电、磁刺激治疗且固定在康复床床头位置的头盔模块,用于对胸部进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且位于康复床中部的胸部治疗模块,头盔模块底部连接有靠枕,靠枕底部与床板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枕部高度以适应于不同状况下患者需求的液压杆,康复床靠近床尾的位置设有束缚患者以防止昏迷不配合患者跌倒的弹性带,其中,胸部治疗模块包括:位于康复床中部一侧背离床头板方向的封闭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数个卡槽,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顶部连接有胸部理疗仪,胸部理疗仪横向依次连接有固定条和卡块,康复床另一侧设有数个卡槽,卡块与卡槽卡合。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对患者进行基本情况管理的登录及个人管理模块,用于通过对患者进行智能识别纠正和情景互动的互动训练模块用于通过传感器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控的监控模块,用于控制头盔模块和胸部治疗模块对患者进行理疗并记录理疗情况的理疗模块,用于存储语音训练词库、认知训练词库、肢体训练样本库及患者个人信息的数据库,互动训练模块按照功能分为:用于对患者肢体活动进行检测、训练和恢复的躯体训练子模块,用于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检测、训练和恢复的语言训练子模块,用于对患者认知能力进行检测、训练和恢复的认知训练子模块。
进一步地,控制台包括:用于控制系统运行服务且位于康复床床板底部的主机,位于康复床一侧的设有数个卡槽的横向封闭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顶部依次固定有直线电机、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和电伸缩杆,电伸缩杆顶部连接有第一转动关节,第一转动关节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连接有第二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与触摸显示屏转动连接,触摸显示屏一侧与扩音器连接,其中,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一侧设有第一红外线发射器和第一红外线相机,触摸显示屏正表面上方设有第二红外线发射器和第二红外线相机,第二红外线发射器和第二红外线相机与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电性连接,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与主机电性连接,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还包括:用于采集声音和过滤背景噪声且位于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一侧的麦克风阵列,控制台的设计使得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的高度可调,使得触摸显示屏的位置可以适应不同情况的患者,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进一步地,康复床床尾设有用于调节床的长度以适应于不同身高患者的L 型脚踏板,脚踏板上方设有可拆卸的床垫,脚踏板通过右侧底部的凸块与设有数个卡槽的第三滑槽滑动连接,以便于医生通过调整脚踏板的位置,使得全瘫或半瘫患者足部能够抵住床尾,不容易从床上掉落。
更进一步地,测量模块包括:位于康复床床头板一侧的连接块,连接块依次连接有连接带和监测手套,监测手套内部设有:位于手掌心位置的体温传感器,位于食指指尖位置的心率监测芯片,位于手腕位置的脉搏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测量模块可以实时获取患者的生命特征,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身体状态的了解。
头盔模块由主机模块、运动诱发电位监测模块、刺激线圈和Magneuro磁刺激仪软件Ⅵ1.0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成多种康复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头盔模块对患者的头部进行电、磁刺激治疗与颈部进行电、磁刺激治疗,胸部治疗模块对患者胸部进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
2、本实用新型通过互动训练模块对患者的肢体和关节进行运动治疗,并通过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对患者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进行检测和康复训练,并通过每次的检测结果对患者状态进行评估后,为患者定制下一步专属的个性化训练;
3、本实用新型中,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相机获取患者的动作,并与标准动作进行比对,其中,第一红外线发射器和第一红外线相机用于患者可站立完成动作训练的情况,且第一红外线发射器和第一红外线相机可通过直线电机调整以配合不同身高的患者,第二红外线发射器和第二红外线相机用于患者无法站立完成动作训练的情况,且第二红外线发射器和第二红外线相机的位置可通过电伸缩杆、第一转动关节、连接杆、第二转动关节配合进行精细化的调整,以适合不同情况及年龄段的患者,使得本实用新型在系统集成了多种疗法的情况下,能够更人性化、多样化地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互动训练模块的硬件部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监测手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触摸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整体架构图;
其中,1-康复床、2-头盔模块、21-靠枕、22-液压杆、3-监控显示屏、4-胸部治疗模块、41-第一滑槽、42-第一滑块、43-胸部理疗仪、44-固定条、45-卡块、46-卡槽、5-控制台、51-第二滑槽、52-第二滑块、53-直线电机、54- 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5-电伸缩杆、56-第一转动关节、57-连接杆、58-第二转动关节、59-触摸显示屏、510-扩音器、511-麦克风阵列、512-第一红外线发射器、513-第一红外线相机、514-第二红外线发射器、515第二红外线相机、 516-主机、6-测量模块、61-连接块、62-连接带、63-监测手套、64-体温传感器、 65-脉搏传感器、66-血压传感器、67-心率监测芯片、7-无线联网模块、8-弹性带、9-脚踏板、91-第三滑槽、10-床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来描述……,但这些……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一种智能系统康复仪,包括:
用于对患者进行电磁理疗的康复床1,康复床1包括:用于实时测量患者生命特征且与康复床1床头板一侧连接的测量模块6,用于数据传输的无线联网模块且位于康复床1床头板一侧的无线联网模块7,用于对头部进行电、磁刺激治疗与颈部进行电、磁刺激治疗且固定在康复床1床头位置的头盔模块2,用于对胸部进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且位于康复床1中部的胸部治疗模块4。康复床1床尾设有用于调节床的长度以适应于不同身高患者的L型脚踏板9,脚踏板9上方设有可拆卸的床垫10,脚踏板9通过右侧底部的凸块与设有六个卡槽的第三滑槽91滑动连接。头盔模块2底部连接有靠枕21,靠枕21底部与床板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枕部高度以适应于不同状况下患者需求的液压杆22,康复床1靠近床尾的位置设有束缚患者以防止昏迷或不配合患者跌倒的弹性带8。
其中,如图4所示,头盔模块2与康复床1之间设有用于起颈部支撑和缓冲作用的靠枕21,测量模块6包括:位于康复床1床头板一侧的连接块61,连接块61依次连接有连接带62和监测手套63。监测手套63内部设有:位于手掌心位置的体温传感器64,位于食指指尖位置的心率监测芯片67,位于手腕位置的脉搏传感器65和血压传感器66。
胸部治疗模块4包括:位于康复床1中部一侧背离床头板方向的封闭第一滑槽41,第一滑槽41内设有五个卡槽,第一滑槽41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2,第一滑块42顶部连接有胸部理疗仪43,胸部理疗仪43横向依次连接有固定条 45和卡块45,康复床1另一侧设有五个卡槽46,卡块45与卡槽46卡合。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系统康复仪,还包括:用于实时显示患者心电图、血压值、呼吸频率/分钟、体温、血氧饱和度以便于医护人员观察且位于康复床 1床头板上的监控显示屏3。
如图2所示,用于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且搭载有控制系统的控制台5,控制台5位于康复床1一侧,控制台5包括:用于控制系统运行服务且位于康复床1床板底部的主机516,如图3所示,位于康复床1一侧的设有十六个卡槽的横向封闭第二滑槽51,第二滑槽51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52,第二滑块52顶部依次固定有直线电机53、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4和电伸缩杆55,电伸缩杆 55顶部连接有第一转动关节56,第一转动关节56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7,连接杆57连接有第二转动关节58,第二转动关节58与触摸显示屏59转动连接,触摸显示屏59一侧与扩音器510连接。
其中,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4一侧设有第一红外线发射器512和第一红外线相机513,如图5所示,触摸显示屏59正表面上方设有第二红外线发射器 514和第二红外线相机515。
如图6所示,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对患者进行基本情况管理的登录及个人管理模块,用于通过对患者进行智能识别纠正和情景互动的互动训练模块用于通过传感器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控的监控模块,用于控制头盔模块2和胸部治疗模块4对患者进行理疗并记录理疗情况的理疗模块,用于存储语音训练词库、认知训练内容、肢体训练样本库及患者个人信息的数据库。
其中,互动训练模块的硬件部分包括:用于显示标准动作与患者动作的触摸显示屏59,用于通过动作比对后对患者动作进行语音纠正的扩音器510,用于录入标准训练动作并与患者训练动作进行比较的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4。
互动训练模块按照功能分为:用于对患者肢体活动进行检测、训练和恢复的躯体训练子模块,用于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检测、训练和恢复的语言训练子模块,用于对患者认知能力进行检测、训练和恢复的认知训练子模块。
其中,第二红外线发射器514和第二红外线相机515与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4电性连接,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4、触摸显示屏59、头盔模块2、胸部理疗仪43、报警灯11、扩音器12与主机516电性连接,体温传感器64、脉搏传感器65、血压传感器66、心率监测芯片67通过无线联网模块7与主机 516连接。
头盔模块2、液压杆22、监控显示屏3、胸部理疗仪43、直线电机53、 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4、电伸缩杆55、触摸显示屏59、扩音器510、麦克风阵列511、第一红外线发射器512、第二红外线发射器514、第一红外线相机 513、第二红外线相机515、主机516、体温传感器64、脉搏传感器65、血压传感器66、心率监测芯片67、无线联网模块7为市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1的语言训练子模块对患者进行语言检测及训练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优选地,语言训练子模块对患者进行语言检测及训练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语言训练词库,将用于语言训练的字、词、短语、句子、文章、图片及标准发音保存至数据库;
S2:医护人员登录控制系统,选择所需训练的患者,查看患者的训练记录;
S3:如果患者此前已经进行过语言训练,则直接进入语言训练模式,否则,为患者创建一条基础语言训练后进入语言训练模式,从单字开始,然后到词、短语、句子、文章,从简单到复杂;
S4:进入语音训练模式后,触摸显示屏59随机显示一条训练词汇,并通过扩音器510播放该词汇的标准发音;
S5:患者跟随标准发音读出相应内容;
S6: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4通过麦克风阵列511获取患者语音,并通过语音识别代码将语音转化为文字,与随机选中内容进行比对;
S7:对比相符,则直接计入患者训练成绩,并保存至数据库中,对比不相符,则通过扩音器510播放该内容的标准发音,并引导患者跟随读出后,计入患者训练成绩,并保存至数据库内;
S8:语言训练子模块根据上一步骤获取的训练成绩,调整下一次语音训练的难度。
其中,语言训练库包括:构音(产生语言所需的过程)、发音(协调嘴唇、下颌、舌头、软腭的动作而产生有意义的声音)、发声(呼气的改变,声门下气压改变声带长度,张力的改变)、共鸣(通过改变呼咽壁的张力、下颌、舌、唇、软腭、喉的位置调整原声带音)和韵律(言语节律、语调训练)五个部分。
在以上的语言训练过程中,语言训练子模块通过从听觉,视觉,触觉方面对患者产生刺激,词汇的难度随着患者的训练效果依次增加。词汇难度分为:初级单音节发音、中级多音节发音、高级较长词汇和短句,患者在完成所在级别的训练后,下一次训练则自动进入下一个级别的训练。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1的认知训练子模块对患者进行认知检测及训练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认知训练词库,将用于认知训练的词汇、图片及标准发音保存至训练词库;
S2:医护人员登录控制系统,选择所需训练的患者,查看患者的训练记录;
S3:如果患者此前已经进行过认知训练,则直接进入认知训练模式,否则,为患者创建一条基础语言训练后进入认知训练模式;
S4:进入认知训练模式后,触摸显示屏59随机显示符合患者训练难度的内容;
S5:患者对相应的内容进行认知反馈;
S6: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4通过麦克风阵列511获取患者语音,并通过语音识别代码将语音转化为文字,与随机选中项目所对应的内容进行比对;
S7:对比相符,则直接计入患者训练成绩,并保存至数据库中,对比不相符,则通过扩音器510播放该项目所对应的内容,并引导患者跟随读出相应内容后,计入患者训练成绩,并保存至数据库中;
S8:认知训练子模块根据上一步骤获取的训练成绩,调整下一次训练的难度。
认知训练库包括:定向、组织结构、记忆、专注、推理和计算六种能力训练的模块,将结构组织能力、定向能力、专注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分成不同的难度梯度。其中,定向能力包括:时间定向、地点定向、人物定向;专注能力包括:视觉专注、听觉专注、连线游戏;记忆能力:形象记忆、逻辑记忆、运动记忆;计算能力包括:直接运算、间接运算、创造性运算;推理能力包括:次序推理、图像推理、事件推理。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1对患者对头部进行电、磁刺激治疗与颈部进行电、磁刺激治疗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患者抬至康复床1上,将患者头部放入头盔模块2,并将患者的一只手套入监测手套63后,监控显示屏3上实时显示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和心率状况;
S2:开启康复床1床板下的主机516,医护人员通过与主机516电性连接的触摸显示屏59登录控制系统,建立患者的个人信息档案,并选择对患者头部进行电、磁刺激治疗与颈部进行电、磁刺激治疗;
S3:理疗模块控制头盔模块2对患者头部进行电、磁刺激治疗与颈部进行电、磁刺激治疗,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检测模块实时获取的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记录,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物理治疗的效果,存储至数据库内并显示在触摸显示屏59上。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1对患者胸部进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患者抬至康复床1上,将患者头部放入头盔模块2,并将患者的一只手套入监测手套63后,监控显示屏3上实时显示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和心率状况;
S2:医护人员推动与第一滑槽41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42,带动与第一滑块42固定连接的胸部理疗仪43滑动,使得胸部理疗仪43能够正对患者的胸部后,通过卡块45卡入康复床1另一侧的卡槽46使胸部理疗仪43准确固定在患者胸部上方;
S3:开启康复床1床板下的主机516,医护人员通过与主机516电性连接的触摸显示屏59登录控制系统,建立患者的个人信息档案,并选择对患者胸部进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
S4:理疗模块控制胸部理疗仪43对患者胸部进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检测模块实时获取的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记录,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物理治疗的效果,存储至数据库内并显示在触摸显示屏59上。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1对无法站立患者进行肢体训练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需要肢体训练且无法站立完成的患者抬至康复床1上,将患者头部放入头盔模块2,并将患者的一只手套入监测手套63后,监控显示屏3上实时显示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和心率状况;
S2:开启康复床1床板下的主机516,医护人员通过与主机516电性连接的触摸显示屏59登录控制系统,建立患者的个人信息档案,并选择对患者肢体训练;
S3:控制电伸缩杆55上下伸缩以调整触摸显示屏59的高度,通过第一转动关节56、连接杆57、第二转动关节58配合转动,使得触摸显示屏59上的第二红外线发射器514和第二红外线相机515对准康复床1上患者需要锻炼的身体部位;
S4:点击开始后,触摸显示屏59一侧播放对应的标准训练动作视频,另一侧显示第二红外线相机515拍摄的患者动作;
S5:与第二红外线发射器514、第二红外线相机515电性连接的KinectV2 体感识别设备54对患者动作与标准训练动作进行比对;
S6:对比相符,则直接计入患者训练成绩,并保存至数据库中,对比不相符,对比不相符,触摸显示屏59再次显示标准训练动作视频,并通过扩音器 510对患者进行指导,计入患者训练成绩,并保存至数据库中;
S7:躯体训练子模块根据上一步骤获取的训练成绩,调整下一次肢体训练的难度。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1对能够站立患者进行肢体训练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需要肢体训练且能够站立完成的患者站立在康复床1一侧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4的识别范围内,并将患者的一只手套入监测手套63后,监控显示屏3上实时显示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和心率状况;
S2:开启康复床1床板下的主机516,医护人员通过与主机516电性连接的触摸显示屏59登录控制系统,建立患者的个人信息档案,并选择对患者肢体训练;
S3:控制直线电机53调整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4的高度,使得 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4上的第一红外线发射器512和第一红外线相机513对准患者需要锻炼的身体部位,再控制电伸缩杆55上下伸缩以调整触摸显示屏 59的高度,通过第一转动关节56、连接杆57、第二转动关节58配合转动,使得触摸显示屏59正对患者;
S4:点击开始后,触摸显示屏59一侧播放对应的标准训练动作视频,另一侧显示第一红外线相机513拍摄的患者动作;
S5:与第一红外线发射器512、第一红外线相机513电性连接的KinectV2 体感识别设备54对患者动作与标准训练动作进行比对;
S6:对比相符,则直接计入患者训练成绩,并保存至数据库中,对比不相符,对比不相符,触摸显示屏59再次显示标准训练动作视频,并通过扩音器 510对患者进行指导,计入患者训练成绩,并保存至数据库中;
S7:躯体训练子模块根据上一步骤获取的训练成绩,调整下一次肢体训练的难度。

Claims (5)

1.智能系统康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对患者进行电磁理疗的康复床(1),所述康复床(1)包括:用于实时测量患者生命特征且与所述康复床(1)床头板一侧连接的测量模块(6),用于数据传输的无线联网模块且位于康复床(1)床头板一侧的无线联网模块(7),用于对头部进行电、磁刺激治疗与颈部进行电、磁刺激治疗且固定在康复床(1)床头位置的头盔模块(2),用于对胸部进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且位于康复床(1)中部的胸部治疗模块(4),所述头盔模块(2)底部连接有靠枕(21),所述靠枕(21)底部与床板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枕部高度以适应于不同状况下患者需求的液压杆(22),康复床(1)靠近床尾的位置设有束缚患者以防止昏迷不配合患者跌倒的弹性带(8),其中,所述胸部治疗模块(4)包括:位于所述康复床(1)中部一侧背离床头板方向的封闭第一滑槽(41),所述第一滑槽(41)内设有数个卡槽,第一滑槽(41)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2),所述第一滑块(42)顶部连接有胸部理疗仪(43),所述胸部理疗仪(43)横向依次连接有固定条(44)和卡块(45),康复床(1)另一侧设有数个卡槽(46),所述卡块(45)与所述卡槽(46)卡合,
用于实时显示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值、呼吸频率/分钟、体温、血氧饱和度以便于医护人员观察且位于所述康复床(1)床头板上的监控显示屏(3),
用于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且搭载有控制系统的控制台(5),所述控制台(5)位于所述康复床(1)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系统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模块(6)包括:位于所述康复床(1)床头板一侧的连接块(61),所述连接块(61)依次连接有连接带(62)和监测手套(63),所述监测手套(63)内部设有:位于手掌心位置的体温传感器(64),位于食指指尖位置的心率监测芯片(67),位于手腕位置的脉搏传感器(65)和血压传感器(6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系统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对患者进行基本情况管理的登录及个人管理模块,用于通过对患者进行智能识别纠正和情景互动的互动训练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体温传感器(64)、所述脉搏传感器(65)、所述血压传感器(66)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控的监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头盔模块(2)和所述胸部治疗模块(4)对患者进行理疗并记录理疗情况的理疗模块,用于存储语音训练词库、认知训练词库、肢体训练样本库及患者个人信息的数据库,所述互动训练模块按照功能分为:用于对患者肢体活动进行检测、训练和恢复的躯体训练子模块,用于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检测、训练和恢复的语言训练子模块,用于对患者认知能力进行检测、训练和恢复的认知训练子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系统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5)包括:用于控制系统运行服务且位于所述康复床(1)床板底部的主机(516),位于康复床(1)一侧的设有数个卡槽的横向封闭第二滑槽(51),所述第二滑槽(51)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52),所述第二滑块(52)顶部依次固定有直线电机(53)、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4)和电伸缩杆(55),所述电伸缩杆(55)顶部连接有第一转动关节(56),所述第一转动关节(56)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7),所述连接杆(57)连接有第二转动关节(58),所述第二转动关节(58)与触摸显示屏(59)转动连接,触摸显示屏(59)一侧与扩音器(510)连接,其中,所述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4)一侧设有第一红外线发射器(512)和第一红外线相机(513),所述触摸显示屏(59)正表面上方设有第二红外线发射器(514)和第二红外线相机(515),所述第二红外线发射器(514)和所述第二红外线相机(515)与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4)电性连接,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4)与所述主机(516)电性连接,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4)还包括:用于采集声音和过滤背景噪声且位于KinectV2体感识别设备(54)一侧的麦克风阵列(5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系统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床(1)床尾设有用于调节床的长度以适应于不同身高患者的L型脚踏板(9),所述脚踏板(9)上方设有可拆卸的床垫(10),脚踏板(9)通过右侧底部的凸块与设有数个卡槽的第三滑槽(91)滑动连接。
CN202120871341.1U 2021-04-26 2021-04-26 智能系统康复仪 Active CN216439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1341.1U CN216439534U (zh) 2021-04-26 2021-04-26 智能系统康复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1341.1U CN216439534U (zh) 2021-04-26 2021-04-26 智能系统康复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9534U true CN216439534U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48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71341.1U Active CN216439534U (zh) 2021-04-26 2021-04-26 智能系统康复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9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976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alyzing brain activity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Green et al. The sequential development of jaw and lip control for speech
CN203564634U (zh) 多功能智能心理放松减压舱装置
Cohen et al. Muscle tension patterns during auditory attention
CN113180944A (zh) 智能系统治疗仪
CN1882372A (zh) 睡眠引导系统和相关方法
CN110507891B (zh) 一种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心理辅导的助眠装置
CN109646784A (zh) 基于沉浸式vr的失眠障碍心理治疗系统和方法
CN110090346A (zh) 一种全景式心理咨询室及其咨询系统
CN103055403A (zh) 情绪训练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KR20200031483A (ko) 수면 보조장치를 이용한 스케줄 추천 시스템 및 장치
CN102114321A (zh) 用于深呼吸训练的设备
CN110772699A (zh) 基于虚拟现实的自主调节心率变异性的注意力训练系统
Tsai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active intelligent medical agent
CN216439534U (zh) 智能系统康复仪
CN113517055A (zh) 一种基于虚拟仿真3d技术的认知评估训练方法
CN116850452A (zh) 一种监测睡眠时进行经颅电刺激的睡眠治疗仪及睡眠治疗方法
Ban et al. Development of a Cushion-Shaped Device to Induce Respiratory Rhythm and Depth for Enhanced Relaxation and Improved Cognition
CN114669028A (zh) 一种基于运动康复的协同训练机器人用交互系统及方法
RU2294691C2 (ru) Способ речевой реабилитации
KR102274918B1 (ko) 스트레스 이완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스트레스 이완 방법
CN113257386A (zh) 一种音乐治疗仪器用的音乐播放方法及其系统
JP2022088791A (ja) ソリューション提供システム
KR20220012497A (ko) 사용자의 심리가 안정화되도록 사용자에게 긴장이완 훈련을 위한 가상 현실 컨텐츠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5337611B (zh) 一种数字化便携式呼吸发声音乐治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