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9130U - 一种散热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39130U CN216439130U CN202122588073.5U CN202122588073U CN216439130U CN 216439130 U CN216439130 U CN 216439130U CN 202122588073 U CN202122588073 U CN 202122588073U CN 216439130 U CN216439130 U CN 2164391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fan
- housing
- air
- surface clea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横置于机体内的驱动组件及清洁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及减速箱,电机通过减速箱驱动清洁件旋转,电机包括电机壳、电机本体及风扇,电机本体与风扇设于电机壳内且风扇位于电机本体的一端,电机壳在远离风扇的一端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减速箱设于电机壳的横向端部且减速箱的内部与电机壳的内部连通,风扇转动能使外界空气经进风口流入电机壳内并沿电机壳的长度方向流动经过减速箱内后再经出风口排出。散热气流会沿电机壳的长度方向横向流经电机的内部,有效增大散热气流在电机内部的流动路径,有利于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避免电机内的电子原件因过热而受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清洁机器人逐渐进入越来越多人的日常生活中。清洁机器人可以通过驱动轮自行移动,并利用清洁件在移动过程中对待清理面进行清洁。现有的清洁机器人一般采用电机经减速箱驱动清洁件旋转的结构实现清洁,由于清洁机器人的连续作业时间较长、电机大多采用双轴输出方式驱动清洁件等原因,电机与减速箱在清洁机器人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热量,电机与减速箱的内部温度较高,减速箱内的润滑油脂容易变质、失效,电机内的电子元件容易过热受损,因此,需要对电机和减速箱进行散热。现有对电机和减速箱进行散热的结构中,散热气流流经电机内部的路径较短,不利于保证对电机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好的表面清洁装置,有效提高驱动组件的散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机体、横置于机体内的驱动组件及设于机体底部的清洁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及减速箱,电机通过减速箱驱动清洁件旋转,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电机本体及由电机本体驱动的风扇,电机本体与风扇设于电机壳内且风扇位于电机本体的一端,电机壳在远离风扇的一端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减速箱设于电机壳的横向端部且减速箱的内部与电机壳的内部连通,风扇转动能使外界空气经进风口流入电机壳内并沿电机壳的长度方向流动经过减速箱内后再经出风口排出。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设于电机壳的周向侧壁上,出风口设于电机壳端部且开口方向朝下。
优选的,所述电机壳包括壳体及具有电机本体容纳腔的座体,壳体套设于电机本体容纳腔的外部使壳体端部与座体之间形成进风口,壳体的内周壁及电机本体容纳腔外周壁之间形成与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间隙,出风口设于座体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座体设有朝壳体延伸且位于壳体端部外周的延伸部,延伸部遮罩住壳体的端部使进风口迂回设置。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的开口方向朝下设置。
优选的,所述座体设有一圈位于进风口内周的环形槽。
优选的,所述座体在背向壳体的一端与减速箱设有过渡腔,出风口设于过渡腔的底侧。
优选的,所述座体设有围合形成过渡腔的凸圈,凸圈的底侧设有加厚的基台,基台朝向电机轴心的一侧设有相对于电机轴向倾斜设置的基面,出风口设于基台处且出风口的延伸方向与基面的平面方向垂直。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周壁与座体的外周壁两者之一上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凸出部、另一者上设有与凸出部配合的凹槽,凹槽沿电机的轴向延伸。
优选的,所述风扇为离心风扇,或者,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或者,所述风扇包括离心风扇与轴流风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清洁装置,电机的电机壳在远离风扇的一端设置进风口与出风口,由于出风口与风扇之间的距离较远,风扇转动使外界空气经进风口流入电机壳内部形成散热气流,散热气流会沿电机壳的长度方向横向流经电机的内部,有效增大散热气流在电机内部的流动路径,有利于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避免电机内的电子原件因过热而受损。由于减速箱的内部与电机的内部连通,散热气流经过减速箱内部后再经出风口排出,有利于提高减速箱的散热效果,避免减速箱内的润滑油脂因过热而变质、失效。
2、进风口设于电机壳的周向侧壁上,有利于合理增大进风口的大小,从而有利于增大经进风口流入电机内部的风量,有利于提高电机及减速箱的散热效果。出风口的开口方向朝下设置,保证出风的顺畅性,也能避免外界的水或灰尘等杂质经出风口进入驱动组件的内部,有利于保证驱动组件的性能。
3、电机壳的壳体套设于电机本体容纳腔的外部,壳体的端部与座体之间形成进风口,进风口大致为一个360°的环形进风口,合理设置进风口的结构,有利于合理增大风扇转动时经进风口流入电机内部的风量,有利于提高对驱动组件内部的散热效果。壳体内周壁与电机本体容纳腔外周壁之间形成进风间隙,进风间隙的一端与进风口连通,另一端与电机内部连通,使经进风口流入的空气能顺利流入电机的内部,散热气流中的杂质在流经进风间隙时可以进一步沉淀,避免杂质流入电机本体的内部。
4、座体的延伸部遮罩住壳体的端部,使进风口迂回设置呈迷宫式结构,避免外部的水或灰尘等杂质直接落在进风口处并被吸入电机内部对电机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5、座体上设置一圈环形槽,由于环形槽位于进风口的内周,外界空气自进风口处流入电机内部时,空气中的水、灰尘等杂质会在自重作用下落入环形槽内并沿着环形槽从电机的底部排出,利用环形槽构成一个防水防尘结构,避免散热气流中的杂质对驱动组件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6、减速箱通过过渡腔与电机的内部连通,散热气流中残留的灰尘等杂质在流经过渡腔时可以在自重作用下向下落在过渡腔中,有利于使驱动组件免受灰尘等杂质的影响。
7、凸圈的底侧设置加厚的基台,通过加厚的基台可以延长出风口的长度,有效避免外部的水或灰尘等杂质经出风口进入驱动组件的内部。出风口的延伸方向与基面的平面方向垂直设置,由于基面倾斜设置,散热气流经出风口排出驱动组件时产生一个竖直方向的分量,能使散热气流中的灰尘等杂质落在过渡腔的底部,使驱动组件实现散热的同时免受杂质的影响。
8、壳体与座体之间设置相互配合的凸出部与凹槽,凸出部与凹槽的配合可以在套装壳体与座体时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降低壳体与座体的组装难度。通过凸出部与凹槽的配合也能使壳体在组装完成后受到径向定位,使壳体相对于座体保持径向固定,避免电机本体震动或电机本体的磁吸作用使壳体偏心导致进风口局部失效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进风口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保证散热效果。
9、风扇可以采用离心风扇,也可以采用轴流风扇,还可以采用离心风扇与轴流风扇结合,风扇采用不同种类时散热气流的流向有所不同,当风扇采用离心风扇与轴流风扇结合时,有利于使散热气流分散流动,避免风扇产生共振,降低风扇工作时的噪音,分散的散热气流也有利于使电机内部散热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驱动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驱动组件的横向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电机的轴向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电机的爆炸图;
图7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装置中驱动组件内散热气流的流动示意图。
图中,10-机体,20-驱动组件,30-清洁件,100-电机,110-电机壳,111-壳体,112-座体,1121-延伸部,1122-环形槽,1123-凸圈,1124-基台,1125-基面,113-凸出部,114-凹槽,120-电机本体,121-定子,122-转子,123-转轴,130-风扇,140-进风口,150-出风口,160-进风间隙,170-第一通风口,180-第二通风口,200-减速箱,210-输出轴,310-过渡腔,320-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散热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机体10、横置于机体10内的驱动组件20及设于机体10底部的清洁件30,驱动组件20包括电机100及减速箱200,电机100通过减速箱200驱动清洁件30旋转。电机100包括电机壳110、电机本体120及由电机本体120驱动的风扇130,电机本体120与风扇130设于电机壳110内且风扇130位于电机本体120的一端,电机壳110在远离风扇130的一端设有进风口140与出风口150。减速箱200设于电机壳110的横向端部,减速箱200的内部与电机壳110的内部连通。风扇130转动能使外界空气经进风口140流入电机壳110内并沿长度方向流动经过减速箱200内后再经出风口150排出。
风扇转动使外界空气经进风口流入电机壳内部形成散热气流,散热气流会沿电机壳的长度方向横向流经电机的内部,有效增大散热气流在电机内部的流动路径,有利于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避免电机内的电子原件因过热而受损。由于减速箱的内部与电机的内部连通,散热气流经过减速箱内部后再经出风口排出,有利于提高减速箱的散热效果,避免减速箱内的润滑油脂因过热而变质、失效。
本实施例以图1所示的清洁机器人为例进行说明,电机100轴向水平的横置于机体10内部,减速箱200优选设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于电机100的两个横向端部,两个减速箱200的内部均与电机100的内部连通。
为了增大进风风量,进风口140设于电机壳110的周向侧壁上,进风口140可以设置为一个360°的环形进风口,以便通过增大进风风量的方式提高对驱动组件20内部的散热效果。为了避免外界的水或灰尘等杂质经出风口150进入驱动组件20的内部,出风口150设于电机壳110的端部且开口方向朝下设置。
结合图4,电机壳110包括壳体111及具有电机本体容纳腔的座体112,壳体111的内径大于电机本体容纳腔的外径,壳体111套设于电机本体容纳腔的外部,壳体111的端部与座体112之间形成进风口140,壳体111的内周壁及电机本体容纳腔外周壁之间形成与进风口140连通的进风间隙160,出风口150设于座体112的端部。本实施例中,座体112朝向壳体111的一端形成电机本体容纳腔,电机本体120包括定子121、转子122及转轴123,电机本体120设于该容纳腔中,转轴123的两端伸出电机100并伸入减速箱200中。风扇130套设于转轴123上且位于电机本体120的一侧,风扇130优选采用轴流风扇。壳体111呈一端开口的薄壳状,进风口140位于壳体111的开口端。
结合图5,为了避免外部的水或灰尘等杂质直接落在进风口140处并被吸入电机100的内部对电机100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座体112设有朝壳体111凸出的延伸部1121,延伸部1121的内径大于壳体111的外径,延伸部1121位于壳体111开口端的外周遮罩住壳体111的端部,使进风口140迂回设置呈单侧截面为U形的迷宫式结构,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为了避免空气中的水、灰尘等杂质随空气流入电机100内部,座体112设有一圈位于进风口140内周的环形槽1122,外界空气自进风口140处流入电机100内部时,空气中的水、灰尘等杂质会在自重作用下落入环形槽1122内并沿着环形槽1122从电机100的底部排出,利用环形槽1122构成一个防水防尘结构,避免散热气流中的杂质对驱动组件20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座体112在背向壳体111的一端与减速箱200之间设有过渡腔310,出风口150设于过渡腔310的底侧且开口方向朝下设置。本实施例中,座体112设有背向壳体111凸出的凸圈1123,凸圈1123与右侧减速箱200配合围合形成过渡腔310,凸圈1123的底侧设有加厚的基台1124,出风口150设于基台1124处。通过加厚的基台1124可以延长出风口150的长度,有效避免外部的水或灰尘等杂质经出风口150进入驱动组件20的内部。
具体的,基台1124在朝向电机100轴心的一侧设有相对于电机100轴向倾斜设置的基面1125,出风口150的延伸方向与基面1125的平面方向垂直设置。由于基面1125倾斜设置,出风口150相对于竖向也倾斜设置,散热气流经出风口150排出驱动组件20时产生一个竖直方向的分量,能使散热气流中的灰尘等杂质落在过渡腔310的底部,使驱动组件20实现散热的同时免受杂质的影响。
结合图2,左侧的减速箱200与壳体111的端部连接,左侧减速箱200与壳体111端部之间形成有一个腔体320,左侧减速箱200的内部与腔体320连通。壳体111的端部设有用于连通腔体320与电机100内部的第一通风口170,实现左侧减速箱200的内部与电机100的内部连通。右侧减速箱200的内部与过渡腔310连通,座体112上设有用于连通电机100内部与过渡腔310的第二通风口180,实现右侧减速箱200的内部与电机100的内部连通。
结合图6,壳体111与座体112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设于壳体111内周壁上的凸出部113及设于座体112外周壁上的凹槽114,凸出部113沿壳体111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数个,凹槽114与凸出部113一一对应设置,凹槽114沿电机100的轴向延伸。在组装壳体111与座体112时,凸出部113与凹槽114配合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降低壳体111与座体112的组装难度。组装完成后,通过凸出部113与凹槽114的配合使壳体111受到径向定位,从而使壳体111相对于座体112保持径向固定,避免电机本体120震动或电机本体120的磁吸作用使壳体111偏心导致进风口140局部失效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进风口140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清洁件30优选采用清洁盘。转轴123的两端套设有蜗杆套,减速箱200的内部设有轴向竖直的蜗轮与输出轴210,蜗轮与蜗杆套啮合,输出轴210与蜗轮之间设有齿轮传动结构,输出轴210的下端向下伸出机体10,清洁盘固定于输出轴210的下端。电机100工作时,转轴123通过传动结构驱动输出轴210转动,输出轴210带动清洁盘水平旋转对待清理面进行擦拭。
结合图7,电机100工作时,转轴123带动风扇130转动,风扇130转动使外部空气经进风口140和进风间隙160流入电机壳110内形成散热气流,部分散热气流经第一通风口170和腔体320流经左侧减速箱200的内部后回流至电机100内部,并与另一部分散热气流沿电机壳110的长度方向流经电机100内部并经第二通风口180流入过渡腔310中,部分流入过渡腔310中的散热气流直接经出风口150排出,另一部分则流经右侧减速箱200内部后回流至过渡腔310中再经出风口150排出,通过散热气流带走驱动组件20内部的热量,对驱动组件20进行散热。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结构不仅适用于上述记载和附图所示的清洁机器人,也适用于手动操作的擦地机等其他机型的表面清洁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环形槽1122沿轴向的单边截面形状可以设置成三角形、U形、半圆形、V形、凵形等合理的形状。
可以理解的是,风扇130也可以采用离心风扇;或者,风扇也可以采用离心风扇与轴流风扇结合的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凸出部113可以由壳体111的局部经冲压形成,也可以是设于壳体111内壁上的凸起等其他合理的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凸出部113与凹槽114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
可以理解的是,清洁件30也可以采用清扫刷等其他合理的清洁构件。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清洁件30的类型,减速箱200的输出轴210也可以轴向横置,以便与清洁件30连接。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散热好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机体、横置于机体内的驱动组件及设于机体底部的清洁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及减速箱,电机通过减速箱驱动清洁件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电机本体及由电机本体驱动的风扇,电机本体与风扇设于电机壳内且风扇位于电机本体的一端,电机壳在远离风扇的一端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减速箱设于电机壳的横向端部且减速箱的内部与电机壳的内部连通,风扇转动能使外界空气经进风口流入电机壳内并沿电机壳的长度方向流动经过减速箱内后再经出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于电机壳的周向侧壁上,出风口设于电机壳端部且开口方向朝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包括壳体及具有电机本体容纳腔的座体,壳体套设于电机本体容纳腔的外部使壳体端部与座体之间形成进风口,壳体的内周壁及电机本体容纳腔外周壁之间形成与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间隙,出风口设于座体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设有朝壳体延伸且位于壳体端部外周的延伸部,延伸部遮罩住壳体的端部使进风口迂回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开口方向朝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设有一圈位于进风口内周的环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在背向壳体的一端与减速箱设有过渡腔,出风口设于过渡腔的底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设有围合形成过渡腔的凸圈,凸圈的底侧设有加厚的基台,基台朝向电机轴心的一侧设有相对于电机轴向倾斜设置的基面,出风口设于基台处且出风孔的延伸方向与基面的平面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周壁与座体的外周壁两者之一上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凸出部、另一者上设有与凸出部配合的凹槽,凹槽沿电机的轴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离心风扇,或者,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或者,所述风扇包括离心风扇与轴流风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88073.5U CN216439130U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一种散热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88073.5U CN216439130U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一种散热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39130U true CN216439130U (zh) | 2022-05-06 |
Family
ID=81351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588073.5U Active CN216439130U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一种散热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39130U (zh) |
-
2021
- 2021-10-26 CN CN202122588073.5U patent/CN2164391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68070B (zh) | 电机风叶、无刷电机及其转子组件、食物料理机 | |
CN209743188U (zh) |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 |
JP2009511806A (ja) | 車両のための冷却機ファン | |
CN105846599B (zh) | 无刷吸尘器电机的冷却装置 | |
CN115459526B (zh) | 一种风扇节能电机 | |
KR20030018245A (ko) | 파워브러쉬를 구비한 진공청소기의 흡입헤드 | |
CN216439130U (zh) | 一种散热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 |
CN110994904A (zh) |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原理的电机散热装置 | |
CN212785062U (zh) | 一种新能源电动自行车的电机散热装置 | |
CN216060402U (zh) |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风机组件及清洁机 | |
CN112713695B (zh) | 一种机车用冷却风扇电机 | |
CN205829394U (zh) | 一种榨汁机用减速电机 | |
CN116865488A (zh) | 一种割草机轮子电机 | |
CN104541745A (zh) | 一种割草机 | |
CN218376958U (zh) | 风机组件和家用电器 | |
CN105406634B (zh) | 一种微型数码吸风电机 | |
CN208386304U (zh) | 电机、机座组件及食物料理机 | |
CN216741955U (zh) | 一种增压泵 | |
CN205453368U (zh) | 一种微型数码吸风电机 | |
CN218549642U (zh) | 一种配减专用电机 | |
CN217824607U (zh) | 一种咖啡机用直流电机 | |
CN113794298B (zh) | 一种双轴电机 | |
CN216342923U (zh) | 一种带有中弹簧结构的风扇 | |
CN2444338Y (zh) | 马达的散热构造 | |
CN208386357U (zh) | 电机、机座组件及食物料理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